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堂PPT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059857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表达技巧课堂PPT(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诗诗 歌歌 鉴鉴 赏赏 诗歌的表达技诗歌的表达技巧巧 2考纲要求考纲要求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表达技巧。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类题型的、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类题型的 解题方法和技巧。解题方法和技巧。3、学会运用诗歌术语规范表述。、学会运用诗歌术语规范表述。4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3.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2、,规范答题。规范答题。5 表达技巧的种类表达技巧的种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塑造形象、创创造意境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各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结构技巧的使用。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表现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分析其本其本身的身的艺术效果艺术效果,评价评价其对其对

3、表现诗人的思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想感情所所起到的起到的作用作用。表达技巧一般从表达技巧一般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修辞方法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篇章结构结构等方面命题。等方面命题。6赏赏析析表表达达技技巧巧3、修辞类、修辞类1、抒情类、抒情类3、篇章结构、篇章结构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2、描写类、描写类4、其它类、其它类78记叙: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 过程。一般用于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琵琶行琶行和和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

4、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昔闻洞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庭水,今上岳阳楼。”议论: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鹊桥仙中:中:“两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9 描写: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孔雀

5、东南飞中对刘兰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其中中白描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抒情: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乐景哀

6、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10 题型一:赏析表达方式题型一:赏析表达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变式提问:诗人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变式提问:诗人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3、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析效果析效果)答案构成:答案构成:1、判断其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判断其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对于描写,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对于描写,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对于抒情,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对于抒情,先确定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明方式明方式)2、结合诗句加以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加以具体分析。(阐运用阐

7、运用)11例: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例: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游子吟游子吟 孟郊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问:这首诗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抒情的?问:这首诗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抒情的?答:第一、二句叙事,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答:第一、二句叙事,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第三、四句描写临行前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第三、四句描写临行前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通过描写动作和意态,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通过描写动作和意态,表

8、现了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第五、六句抒情,写出了表现了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第五、六句抒情,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儿子对母亲的深情。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美母爱。母爱。12 春春 日日 朱熹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 的?的?答:第一句叙事,风和日丽来到答:第一句叙事,风和日丽来到泗水泗水边寻觅边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第二句描写春天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第二句描写春天万物

9、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1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抒情类:抒情类 描写类描写类 修辞类修辞类 其他类其他类14 题型二:赏析手法类题型二:赏析手法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或某一联)。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或某一联)。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正确解答:这

10、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 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 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 方面来解答。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 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 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 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15 答题范式答题范式 1、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 法)法)2、阐运用(结合诗

11、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种手法的依据)3、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叙析析评】评】【是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样】16抒情手抒情手法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1 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2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 3、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 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咏史

12、言志 借古鉴今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怀古伤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5 5、用典抒情、用典抒情(一)抒情类(一)抒情类17 18二、间接抒情二、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术方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诗人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一般情况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

13、情的写法。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9(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王维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朝雨”“”“柳色柳色”除了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答:“朝雨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忧伤之情;“杨

14、柳杨柳”象征离别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厚的离别情意。绝句二首绝句二首 杜甫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以乐景写哀情哀情,别具韵致。,别具韵致。20 21 22(3)、托物寓理托物寓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那得清

15、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观书有感 朱熹朱熹 23 24(4)、叙事抒情)、叙事抒情: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者的内心感受。25(5 5)、用典抒情:)、用典抒情: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也有暗用。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

16、显得含蓄,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例:王勃例: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杜牧杜牧泊秦淮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李商隐锦瑟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6用典抒情。用典抒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采用明用、暗用、正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和反用反用四种方式。四种方式。a、明用典故、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江城子密州出密州出猎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这是明用史史记记冯唐列传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中的

18、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的反映。27b、暗用典故、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如江城子江城子密州出猎密州出猎的末句是:的末句是:“会

19、挽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表面看来好象是写来好象是写“出猎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楚辞东君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敌保国的决心。28c、正用典故、正用典故 李白的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中有“蓬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20、。”以典代人,通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蓬莱蓬莱”,为海中,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后汉书汉书窦章传窦章传言:言:“是时学者称东观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这首诗中的“蓬莱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是借指校书郎李云李云。“建安骨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

21、建安风骨。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小谢”,指,指谢眺谢眺;区别于;区别于“大谢大谢”(谢灵运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这两句,这两句,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29 d、反用典故、反用典故 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如辛弃疾的辛弃疾的满江红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极力鼓,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首句化用李白蜀

22、道难蜀道难中中的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将其概括为“蜀道蜀道登天登天”。本来,李白在。本来,李白在蜀道难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了。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在唐以后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

23、言志。志。总之都能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总之都能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感,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30用典有用典有用事用事和和引用前人诗句引用前人诗句两种。两种。用事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借赞扬历史上的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作者借赞扬历史上的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24、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3132【析】【析】【析】【析】33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此“物物”非非“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抒情的“景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物品。2、托物言志的、托物言志的“志志”可以指感情、志向、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专指热爱、憎恶

25、、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伤等感情。3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闽中秋思(杜荀鹤)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价极高。“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高境界。本诗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26、)分)353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分)清清 明明 黄庭坚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简要分析。(4分)分)37 38描写方法:描写方法:(二)描写手法(二)描写手法白描白描、工笔细描工笔细描、象征、点面结合、象征、点面结

27、合、正侧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结合、细节细节、粗笔勾勒、粗笔勾勒、乐景写哀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诗画结合、哀景写乐、诗画结合、渲染衬托渲染衬托、对比烘托对比烘托、等、等描写角度描写角度:形、声、色、态、味形、声、色、态、味。“形形”、“色色”是视觉角度;是视觉角度;“声声”是听觉角度;是听觉角度;“态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味”是触觉角度。是触觉角度。描写层次:描写层次:高、低、俯、仰的变化,高、低、俯、仰的变化,远、近、上、下的变化等。远、近、上、下的变化等。39 1、白描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

28、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

29、对事物的感受。即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如北朝民歌如北朝民歌敕勒川敕勒川中中“天苍苍,野茫茫,天苍苍,野茫茫,风风吹草低见牛羊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白描,显得简,显得简洁有洁有风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美,点染出牧民的生,点染出牧民的生活。又如刘长卿活。又如刘长卿逢逢雪雪宿芙蓉山主人宿芙蓉山主人40 逢逢雪雪宿芙蓉山主人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柴门闻犬吠,风雪风雪夜归人夜归人。田家田家 父耕田上

30、原,子斫山下荒。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苍山,苍山,风雪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风雪夜归夜归人人”的画境。的画境。【析】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析】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412、细描、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相对

31、于白描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春夜喜雨春夜喜雨 杜甫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色彩迷离的氛围。42 4344 45温馨提醒温馨提醒 表现手法的使用往往表现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清主次。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空分析。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反复筛选用词。46 归归 纳纳 总总 结结1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三环节三环节: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审清题审清题意意答出规范答出规范2答题答题三步骤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什么手法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怎样运用这这一手法的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什么感情情或起到了或起到了什么效果。什么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