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8057256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2.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点对点光纤布线设计方案第1章 光纤布线方案设计1.1设计原则*网络规模和网络信息流量在未来会不断扩大,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综合布线 系统以提高办公效率,为确保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成功,在本方案 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原则:标准性:符合设计及安装的国内、国际标准。 实用性:满足当前的各种通讯要求和未来的应用。 先进性: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安全性:利于防火、防水、防雷击、防静电、防破坏和抗干扰等。 维护性:便于维护和管理,有利于故障检查和排除。 兼容性:利于硬、软件的兼容,系统的升级和扩充。 可靠性:采用容错技术,保证系统在多重故障下仍能正常运行。 经济性:在满足现有需求和未来应用的基

2、础上,要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和保护 原有的投资。1.2设计依据ISO / IEC 11801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ANSI / TIA / EIA 568A/B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ANSI / TIA / EIA 568B 2.1六类线布线标准ANSI / EIA/TIA569A商用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ANSI / EIA/TIA606商用建筑电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ANSI / EIA/TIA607商用建筑接地和接线规范IEEE100 BASE-T100兆以太网中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CECS 09:89)建筑与建筑

3、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72: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 82)1.3安装与施工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95)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CECS89:97)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1997 )第1部分:总规范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2.1997)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 缆技术要求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3.1998)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 技

4、术要求1.4方案设计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光纤不但支持FDDI主干、1000BaseFX主干、lOOBase FX到桌面、ATM主干和ATM到桌面,还可以支持CATV/CCTV及光纤到桌面(FTTD ), 因而它和铜缆共同成为结构化布线中的主角。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布线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北美的标准 EIA/TIA 568A; 一个是国际标准 ISO/IECIS 11801。EIA/TIA 568A 和 ISO/IECIS 11801 推荐使用62.5/125um多模光缆、50/125um多模光缆和8.3/125um多模光缆,本 项目使用62.5/125um室外轻铠多模光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可

5、以从纤芯的尺寸大小来简单地判别。单模光纤的纤芯 很小,约410um,只传输主模态。这样可完全避免了模态色散,使得传输频带 很宽,传输容量很大。这种光纤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它是未来光 纤通信与光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的光纤网络中,距离超过 1000 米建议使用单模光缆。多模光纤又分为多模突变型光纤和多模渐变型光纤。前者纤芯直径较大,传 输模态较多,因而带宽较窄,传输容量较小;后者纤芯中折射率随着半径的增加 而减少,可获得比较小的模态色散,因而频带较宽,传输容量较大,目前一般都 应用后者。光纤布线中使用光波的几个波段:800nm900nm短波波段;1250nm1350nm 长

6、波波段和1500nm1600nm长波波段。在这些波段中,光纤传输性能表现最佳, 尤其是运行于波段的中心波长之中。所以,多模光纤运行波长为850nm或1300nm, 而单模光纤运行波长则为1310nm或1550nm。各波长下光纤的最大光衰减(介 入损耗)如下:布线链路长度(m)衷减 (dB)单模光缆多模光缆1310nm1550nm850nm1300nm水平1002.22.22.52.2建筑物主干5002.72.73.92.6建筑物主干15003.63.67.43.6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两种规定差别不大,都是非常严格的。因而光纤作为 主干布线的最长距离也有了规定。光缆应用于主干时,每个楼层配线间至

7、少要用 6芯光缆,高级应用最好能使用12芯光缆。这是从应用、备份和扩容三个方面 去考虑的。至于光纤的组网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实现:(1)点对点。在两台计算 机之间建立起高速通道。传输速率为几个Mbps至几百个Mbps,距离可达2公里, (多模)至5-100公里(单模)。(2)星型网络。通过光纤网络设备,建立起星 型的网络拓扑结构。(3)环形网络。由光纤把信号再生器连接,形成环路。本项 目此次由于是光纤网拓展项目,因此大部分结构为点到点结构。1.5设备选型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国产的8芯室外多模光缆和24芯室外单模光缆。多模 光纤我们推荐使用普通中心束管轻铠式光缆,主要应用在850nm波长区及1310

8、nm 波长区,应用带宽在l.OGbit/s及其以下系统。(a) 局域网(LAN )光缆室内外并用光缆系列-采用紧密填充的设计,可以安装在托盘上、管道里或 悬装于架空缆上,完全适用于室外或室内的干线电缆安装。而且该系列电缆采用 防火、防紫外线(UV)护套,其结构坚固而柔软,便于机房安装。我们的室内外 并用光缆能够采用多模、单模、或者两种混合结构,并且有1根至144根光纤芯 数以备用户选择。室外光缆系列一此系列光缆为室外光缆设计的最高水平,配备防水设计的缆 芯和缆管以及防紫外线套。这种结构设计使光缆直径最小,光纤芯数可由1芯到 144芯。此光缆系列实为应用于建筑物间的干线或广域网的连接线的最佳选择

9、。(b) 光纤传输介质的产品品牌选取所选用的传输介质产品品牌应能满足以下要求标准化 - 严格遵循设计标准:IEEE 802标准EIA/TIA 568工业标准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ISO11801 标准根据以上对传输介质的选用要求,在众多的国际、国内产品品牌中,本次网 络工程的光传输介质系统推荐选用国产的光缆产品。国产产品具有最大的可靠 性,较低的安装成本。光传输介质选用国产室外型光缆,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光传输介质。(3) 信号传输部件选国产信号传输部件。传输介质系统附件,选用国产光纤布线系统及系统附 件。1.6施工组织方案光缆的种类较多,其施工的方法就更多。按敷设方式可分为:架空光缆、管 道光

10、缆、埋式光缆和水底光缆。光缆线路施工工序复杂,工序之间必须衔接恰当,因按科学管理方法进行作 业程序,计划实施工程日期,确定具体路由位置、距离、保护地段等。对优质能 按期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起到保证作用。1.6.1光缆敷设方案(一) 光缆线路的路由复测1、按设计要求核定光缆路由走向选择敷设方式。(主要经现场勘察分为市 区、郊区和开阔区。一般市区、郊区的工程施工较为复杂,开阔区相对容易一些。 因此根据相关的地理环境来制定出工程价格的不等。)2、核定中继段至另一终端的距离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3、核定各路障、河道等障碍物的技术措施,并制定出具体实施的可能性。4、认真仔细观察地形地貌、初步确定线路接头位置

11、的环境条件。(二) 敷设光缆敷设线路必须按路由复测进行,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改动时,应及时征得主管 部门的同意。根据选择的敷设方式,工程难度,正确分配施工人员岗位,责任到人。1、架空光缆光缆架空的要求:架空光缆主要有钢绞线支承式和自承式两种。我国基本都是采用钢绞线 支承式,这种结构是通过杆路吊线托挂或捆绑架设。 架空线路的杆间距离,市区为 2540 米,郊区为4050 米,其他地段最 大不超过67 米。 架空光缆的吊线应采用规格为 7/2.2mm 的镀锌钢绞线,对于采用轻铠式光缆挂设时可采用7/2.0mm或/1.8mm的钢绞线。 架空光缆的垂度要考虑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载时产生的伸长率。

12、架空光缆可适当的在杆上作伸缩余留。 按设计要求进行立杆,放吊线或利用原有杆路进行整治达到规定要求。 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要求为 50 厘米允许偏差不大于3 厘米。光缆卡挂 应均匀,挂钩托板齐全,对各种光缆的外径选用不同大小的挂钩型号。附各种挂钩型号一缆表:塑料挂钩规格 25 35 45 55光缆吊线架设方法:采用导向滑轮、即在一终端结束沿线将吊线放入已预先装好的吊线线槽 内,在另一端电杆部位安装一个大号滑轮,经过变向后在利用收线机或葫垆进行 吊线收紧。 布放光缆时应每隔2030米安装1个导引小滑轮,将牵绳通过滑轮按顺 序,直至达到光缆所要牵引端头。施工中一般光缆分几次牵引。 光缆牵引完毕后,由一

13、端或几端同时用挂钩将光缆托挂于吊线上,通常 采用(工程人员坐滑板车操作较快较好)。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挂线时如果是 长途干线因考虑其一定的距离,留有适当的余线圈扎好吊于杆路上,以被特殊情 况时,线路较易回复。(3)墙壁光缆 墙壁光缆在没有杆路的情况时选用厂房或住宅楼进行光缆敷设。 墙壁光缆大部分在厂矿、企业内部和生活小区中使用的通信线路的施工。 其架设基本于杆路的架空。2、管道光缆对于城市巾90MM标准管孔,可容纳34寸塑料子管3根。1寸子管适合于直径小于20MM的光缆,对于其他种类光缆应选用合适的子管。 子管布放过程中容易产生扭曲,当扭纹节距在10米以内时,光缆与子管 内壁的摩擦力增大这样将

14、给光缆的敷设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敷设塑料子管应避 免扭曲。 管道光缆敷设要通过人孔的入口、出口路由上出现拐弯,曲线以及管道 人孔高差等情况适时配置导引装置减少光缆的摩擦力,降低光缆的牵引张力。 光缆牵引子管内应选用专用工具尼龙棒 ,按排适当的工程技术人员即 可牵引,待光缆牵引完毕后由人工将每个人孔中的余缆放至规定的托架上。为了 以后的安全一般采用软管或PE软管保护,并用扎带轧之固定。光缆的端头应留 余适当长度盘圈后挂在人孔壁上。不要浸泡于水中。3、埋式光缆敷设直埋光缆必须首先进行挖沟,根据不同的环境达到足够的深度沿线统一标准十分重要。挖沟标准一般普通土1.2米、半石质1.0米、流沙0.8米穿

15、越铁、公路时1.2米上述沟底应加垫10CM细土或沙土,沟底宽度一般为30CM。 如同沟敷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光缆时,光缆间应保持5CM的间距。在路面表层经常 受压的路段应预埋钢管或预放硬质塑料管。布放光缆在遇有坡度、穿越铁、公路 等特殊地段时应作S形敷设。 直埋光缆必须做两防措施防雷:采用直埋光缆多数选用加强件、防潮层和铠装层这些金属件,容易遭受雷电 冲击,损坏光缆严重时通信中断。处理措施:A、局内接地方式B、系统接地方式C、光缆上方敷设屏蔽线。防腐、防鼠等。1.6.2完工测试很多用户在选布线系统时,通常都只着眼于该产品是否符合认可标准,质量 及价钱等;虽然以上各点的确是重要的一环,但又可有想过在

16、施工过程中,施工 队伍没有足够的知识,作出了不符合标准的施工程序,但用户又不是一个专业布 线人员,往往就会出现一种付出与收获不相等而用户本身却不知情的情况。将布线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来表征其特性,可以为今后应用设备的设计提供 有用的数据。通过现场测试来验证电缆出厂的传输性能,可以使承包商将符合专 业技术要求的布线交到设备供应商手中。这将提高建筑物网络方案的整体有效 性,使用户更加满意。基于上述理由,测试工作以及测试报告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环。而EIA/TIA 568A TSB 67亦是针对测试而制定的标准。光缆传输性能的测试测试标准光缆传输性能的测试可参照GB/T 8401执行。A.光衰减无论是水

17、平布线子系统,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还是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光缆中的每芯光纤的光衰减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值。光缆布线各子系统光衰减子系统单模(1310nm)光衰减(dB)单模(1550nm)光衰减(dB)多模(850nm)光衰减(dB)多模(1300nm)光衰减(dB)水平布线(100m)2.22.22.52.2建筑物布线(500m)2.72.73.92.6建筑群布线(1500m)3.63.67.43.6B.全程光衰减由若干子系统组合成的光缆布线链路,在工作波长点,每芯光纤的全程光衰减不应超过11dBo 测试方法光功率计光耦合器 光纤 ST头 光纤跳线 光源光纤测试连接图在测试过程中,如有任何信

18、息端口不能通过测试,需作出检查,维修或更换,直 至全部通过测试为止。而当整个布线工程完成后,全部之测试报告则会连同其他 文件一并交到用户手上作为纪录。第2章 网络结构方案设计2.1 原信息系统网络的整体结构以下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体网络拓扑结构图。/PSTN、*计算机网络系统拓扑图计算机沏及光野网络茹扑图Catalyst 400bE l/PSTNI ooo衲比野 IOOMA 纤 100M 处歼;RJ 100MRJ160MS5A2.2 宽厚板网络拓扑简图湘钢信息网络平台一-新钢网络系统拓扑图靄+Catalyst 6509.新钢办公;Catayst 4506Catalyst 3560新钢综合楼办公

19、区外方INTERNET访问机2950C二期待建新钢网络系统一期已建新钢网络系统及工控网络系统2950C单模光纤100M多模光纤双绞线湘钢信息网络平台-新钢已建成一期内网网络拓扑图Catalyst 4506检化验中心检化验本地服务器控制室i连铸计算机室2950C转炉主控室精炼计算机室2950C加热炉计算机至2950C控制室1铁水控制室2950C轧机计算机室控制室2控制室1控制室4控制室3控制室2单模光纤100M多模光纤双绞线光纤网络方案设计2.3光纤系统简介光纤通信系统简述 1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波为载体、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起主导作用的是光源、 光纤、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

20、1)光源光源是光波产生的根源;2)光纤光纤是传输光波的导体;3)光发送机光发送机负责产生光束,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4)光接收机光接收机负责接收从光纤上传输过来的光信号,并将它转变成电信号, 经解码后再作相应处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如图所示:. 2光纤通信系统主要优点1)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短距离时达几千兆的传输速度2)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远;3)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4)线径细、质量小;5)抗化学腐蚀能力强;6)光纤制造资源丰富。 在网络工程中一般是625 m/125 m 规格的多模光纤,有时也用100 m/140 m 规格的多模光纤。户外布线大于2KM时可选

21、用单模光纤。光纤的种类主要有两大类,即单模与多模。单模光纤(SMF Single Mode Fiber)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 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光信号可以沿着光纤轴向传播,因此光信号的损耗 很小,离散也很小,传播的距离较远。单模光纤PMD规范建议芯径为810 m,包层直径为 125 m。多模光纤(MMFMulti Mode Fiber)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 光纤。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一般为50至200 m,而包层直径的变化范围为125到230 m,计算机网络用纤芯直径为62.5 m,包层为125 m,也就是通常所说的62.5 m。与

22、单模光 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要差。在导入波长上分单模1310nm、1550nm;多模850nm、1300nm 光缆的种类和机械性能单芯互联光缆主要应用范围包括:1) 跳线;2) 内部设备连接;3) 通信柜配线面板;4) 墙上出口到工作站的连接;5) 水平拉线,直接端接;6) 适于使用环氧树脂或LIGHTCRIMPLP连接端接。主要性能及优点如下:1) 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主;2) 900卩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3) 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髙对光纤的保护;4) UL/CAS验证符合OFNR和OFNP性能要求;5) 设计和测试均根据 Bellcore GR-

23、409-CORE 及 IEC793-1/794-1 标准;扩展级别 62.5/125|1 m 符合 ISO/IEC 1180。双芯互联光缆主要应用范围包括:1) 交连跳线;2) 水平走线,直接端接;3) 光纤到桌;4) 通信柜配线机板;5) 墙上出口到工作站的连接;6) 适于使用环氧树脂或LIGHTCRIMPLP连接端接。双芯互联光缆除具备单芯互联光缆所有的主要性能优点之外,还具有光纤之间易于区分的优 点。3室外光缆424芯铠装型与全绝缘型主要应用范围包括:1) 园区中楼宇之间的连接;2)长距离网络;3)主干线系统;4)本地环路和支路网络;5)严重潮湿、温度变化大的环境;6)架空连接(和悬缆线

24、一起使用)、地下管道或直埋、悬吊缆/服务缆。主要性能优点包括:1)高性能的单模和多模光纤符合所有的工业标准;2)900卩m紧密缓冲外衣易于连接与剥除;3)套管内具有独立TLA彩色编码的光纤;4)轻质的单通道结构节省了管内空间,管内灌注防水凝胶,以防止水渗入;5)设计和测试均根据Bellcore GR-20-CORE标准;6)扩展级别 62. 5卩 m/125y m 符合 ISO/IEC11801 (1995 标准);7)Aramid抗拉线增强组织提髙对光纤的保护8)聚乙烯外衣在紫外线或恶劣的室外环境有保护作用;9)低磨擦的外皮使之可轻松穿过管道,完全绝缘或铠装结构,撕剥线使剥离外表更方便。室外

25、光缆有4芯、6芯、8芯、12、24、36芯等,又分铠装型和全绝缘型。 楼群间及网络节点间光缆的选型实现计算机设备,中心机房与各光纤节点间的连接,常用介质是室外单、多模铠装光 缆,中心机房与各楼内光纤节点之间为室内,故华菱湘钢计算机光纤网络系统数据干缆采用 多模室内6 1 2芯光缆。中心机房与生活区机房光纤节点之间为室外,其间距远大于1 0 0 米,故华菱湘钢计算机光纤网络系统数据干缆采用单模室外612芯铠装光缆。 光纤收发器产品选型。新一代快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亦称光电介质转换器),可以将lOOBase - TX的双绞线电 信号的和lOOBase- FX的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它将网络的传输距离

26、从100米的铜线极限扩 展到100公里(单模光纤全双工方式)。可在网络中服务器同工作站间、服务器同交换机(或 集线器)间、交换机(或集线器)同工作站间、交换机(或集线器)同交换机(或集线器)间等实 行自由连接。支持即插即用,能自动协商全双工或半双工工作,四个LED清楚显示光纤收发 器的工作状态:电源指示、光纤连通/动作指示、全双工指示和双绞线连通/动作指示。快 速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使用标准的双绞线 RJ45 接口和光纤 ST/SC 接口。遵守 IEEE 802.3卩 100BASE-TX/FX 标准。 遵守 IEEE 802.3|i 100BASE TX and lOOBase FX标准。 快速

27、以太网双绞线到光纤间相互转换 一个RJ45 口支持100Base FX非屏蔽或屏蔽双绞线连接 一个ST或SC接口支持100Base FX光纤连接 ST/SC连接光纤尺寸为50/125|1 m或62. 5卩m/125|i m 光传输波长为1300nm,传输距离为:半双工400米,全双工2公里 三个选择方式:自动协商,全双工,半双工 四个 LED 指示:Power,FX Link/Activity,TX Link/Activity and Full-Duplex 外置电源:输入 AC220V 50/60HZ,输出:DC 15V600mA2.4设计遵循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SC72:

28、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SC 98: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IEEE 802.3 10BASE-T, 10BASE-FL IEEE 802.3u 100BASE-TX, 100BASE-FX IEEE 802.3z 1000BASE-LX EIA/TIA-568/569, EIA/TIA-TSB36/40,67 商业建筑综合布线标准 ISO/IEC JTCI/SC25/WG3 ISO 11801 标准 ANSI FDDI/TPDDI ANSI X3T9.5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3章 网络平台设计网络平台在整个华菱湘钢宽

29、厚板公司生产调度管理等系统光纤网络系统中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它是整个网络的基础。在网络平台上,数据传输、信息发布、资源共享、远程监 控系统、以及与其他兄弟单位的数据交换都将运行在这个网络上。因此,主干网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以后网络系统的运行效率,速度快慢,网络性能等参数。因此,建立一条高速的、多 能的、可靠的、易扩展的主干网络,解决目前存在的带宽问题,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是企 业信息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3.1以太网技术简介目 前 , 主 流 的 以 太 网 类 型 主 要 为 100BASE-FX/T(IEEE802.3u) 、1000BASE-FX/T(IEEE802.3z)。A)快速以

30、太网1995年3月,100BASET正式成为IEEE 802.3u标准,快速以太网标准得到众多著名 网络厂商的支持,其中包括Cisco公司、Cabletron公司、Bay Networks公司、3COM公司 等,以及众多的中小型公司和0 EM厂商,用户可以得到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和网络接口卡和 10Mbps 以太网相比具有更高的性能价格比。10/100Mbps网络接口卡的价格仅比10Mbps网络接口卡贵一倍左右,但性能确提髙到了 10 倍。10/100集线器每端口价格比10Mbps集线器每端口价格贵两倍左右。并可望随着用户量 的迅速增加进一步下降。10Mbps以太网可以方便

31、的升级为快速以太网,原有的10M型LAN可以无缝的连接到100M 型LAN上,通过10/100型交换机连接。这是其他新型网络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施。快速以太网也有它的不足:快速以太网是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的,当网络负载较重时,会造成效率的降低,这可以使用交换技术来弥补。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 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 频率为125

32、MHz。符合EIA586的5类布线标准和IBM的SPT 1类布线标准。使用同10BASE-T 相同的RJ-45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100BASE-FX100BASE-FX 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 (62.5 和 125um)。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它使用MIC/FDDI连接器、ST 连接器或SC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50m、412m、2000m或更长至100公里,这与所 使用的光纤类型和工作模式有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100BASE-FX特别适合于有电 气干扰的环境、较大距离连接、

33、或高保密环境等情况下的适用。100BASE-T4100BASE-T4 一种可使用3、4、5类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 使用4对双绞线,3对用于传送数据,1对用于检测冲突信号。在传输中使用8B/6T编码方 式,信号频率为25MHz。符合EIA586结构化布线标准。使用同10BASE-T相同的RJ-45连接 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介质无关接口是100BASE-T的MAC子层与不同物理层之间的电气接口,同10M以太网 的附属装置接口 (AUI)的作用相似,介质无关接口型号是一种数字逻辑信号。能驱动大约0.5 米的电缆。它使用40针的连接器。具有自动协商模式的集线器和网络

34、接口卡在上电后会定 时发快速链路脉冲(FLP)序列,该序列包含有半双工、全双工、10M、100M、TX的信息, 对方检测相应的信息,并自动调节到双方均能接受的最佳模式上,这样,可以保证双方能以 可接受的最佳速率连接。自动协商模式(Au to Nego tiat ion Mode)可大大的简化局域网的管 理。从而减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B)千兆位以太网1995 年 11 月,IEEE802.3 工 作组委任了一个髙速研究组(Higher Speed S tudy Group), 研究将快速以太网速度增至更髙该研究组研究了将快速以太网速度增至1000M以太网的可 行性和方法。1996年6月IEEE

35、标准委员会批准了千兆位以太网方案授权申请(Gigabit Ethernet Project Authorization Request)。随后 IEEE802.3 工作组成立了 802.3z 工作委 员会。IEEE 802.3z委员会的目的是建立千兆位以太网标准:包括在1000Mbps通信速率的情 况下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802.3以太网帧格式、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 技术、在一个冲突域中支持一个中继器(Repeater)、10BASE-T和1OOBASE-T向下兼容技术。千兆位以太网具有以太网的易移植、易管理特性,在处理新应用和新数据类型方面具 有灵活性,它是在赢得了巨

36、大成功的10M和100M I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基础上的延伸, 提供了 1000Mbps的数据带宽。这使得千兆位以太网成为髙速、宽带网络应用的战略性选择。关键特性 以太网标准IEEE802.3z 1000Mbps通信速率的情况下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 802. 3以太网帧格式。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A 在一个冲突域中支持一个中继器(Repea ter)。 10BASE-T和100BASE-T向下兼容技术。 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550米。 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000-10000米。 铜基连接距离最大为25米,并开发将基于5类无屏蔽双绞线的连接距离增

37、至100 米的技术。 基于光纤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 基于光纤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现完成,基于UTP的全双工和半双工操作尚未完成。 千兆位以太网支持一种新的全双工模式,用于交换机(SWITCH)和交换机、交换机 和工作站的连接。 半双工操作模式用于使用中继器(Reporter)和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 (CSMA/CD)访问技术的共享连接。 基于不同传输介质的连接距离 1000BASE-CX 一种基于铜缆的标准,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最大传输距离为 25米。 1000BASE-LX基于1300nm的单模光缆标准时,使用8B/10B编码解码方式,最大传 输距离为10公里。基于50微米或62

38、.5微米多模光缆标准,使用8B/10B编码解 码方式,传输距离为300到550米。 1000BASE-SX 基于 780nm 的 Fiber Channel optics,使用 8B/10B 编码解码方式, 使用50微米或62.5微米多模光缆,最大传输距离为300米到500米。1000BASE-T基于无屏蔽双绞线传输介质,使用1OOOBASE-T Copper PHY编码解码方式,传输距离为100米。1. RUBY光纤收发器系列产品FE-C130/FE-C130U是一可以将10/100Base-TX转换成100Base-FX的光纤转换器。具备 LFP的功能,容易追踪网络连结是否失败,同时可以加

39、强双绞线至光纤连结的完整与一致性, 增进网络的维护性。FE-C130的电源采用外接的变压器,而FE-C130U的电源则来自所连结 的桌上型或笔记型个人计算机的USB端口。这种独到的电源设计,能让此转换器的应用更为 弹性。5组LED的指示能够充份监管转换器的工作状态,而侧板上的开关则可以视实际应用 而调整。FE-C130/FE-C130U能够单独使用,或为模块搭配CR-10xx转换器机箱而适合局端使用。 特点:支持 LFP (Link Fault Pass-through)功能弹性的电源供应设计,可采外接的变压器(FE-C130)或来自USB埠(FE-C130U)多种光纤接头可供选择,SC,ST

40、或LC,多模或单模具侧板开关,容易使用设定支持封包长度最大至1536 bytes技术规格:作业标准:IEEE802.3u 10/100Base-TX, 100Base-FX数据传输率100Mbps:148,800 pps10Mbps:14,880 ppsMAC address:2KBuffer Memory:384K接头RJ-45:10/100Mbps (Auto-negotiation)ST/SC/LC:100Mbps缆线双绞线:Cat.5 (最长距离至100m)光纤(多模):50/125, 62.5/125, 100/140 um(最长距离至2Km)光纤(单模):8.3/125, 8.7/

41、125, 9/125, 10/125 um(最长距离至100Km)流量控制IEEE802.3x compliant for full-duplex (全双工)Backpressure flow control for half-duplex (半双工)光纤接头规格Connector TypeFiber TypeWavelength(TX/RX)Typical DistanceMinTX PWR(dbm)MaxTX PWR(dbm)Sensitivity(dbm)LinkBudget(dbm)SC/STM-M1310nm2 km-19-14-3011SC.S05S-M1310nm5 km-20-

42、8-3212SC.S20S-M1310nm20km-15-8-3116SC.S40S-M1310nm40 km-8-2-3426SC.S60S-M1310nm60km-50-3429SC.S80S-M1550nm80km-6-4-3428SC.SA0S-M1550nm100km-6-4-3630 LED指示FX LNK/ACTGreenLit when both fiber & TP connection are goodBlink when fiber data is present(FE-C130 及 FE-C120 的差异处)FX FDX/COLAmberLit when full-du

43、plex mode is activeOff when half-duplex mode is activeBlink when collision is presentTX LNK/ACTGreenLit when TP connection is goodBlink when TP data is receivingTX 100GreenLit when TP speed is 100MbpsOff when TP speed is 10MbpsPOWERGreenLit when 5V power is coming up侧板指拨开关功能自动(设定值)或手动100或10 (手动)全双工或半双工 (手动)LFP激活(设定值)或停止100全双工(设定值)或100半双工1 TP port mode2 TP port speed3 TP port duplex4 LFP5 Fiber port duplex电源需求: FE-C120:外接电源变压器2A+5VDC FE-C120U: USB 接口 0.5A+5VDC 环境温度:050C湿度:590%尺吋:26.2(高) x 70.3(宽) x 94(深) mm安规:FCC Part 15 Class A & CE Mark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