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057220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湖南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钟江临【摘 要】通过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香花岭地区有色、稀有多金属矿主要类型 及地质特征,总结了本区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对矿床 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岩浆岩是内因,有利的地层岩性及构造空间是外 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香花岭地区找矿前景,并指出了炮金山-杉木 溪(铷铌钽钨锡铅锌)、黄沙寺-长冲(铅锌锡)、蕉溪-塘官铺-癞子岭(锡铅 锌)、新风深部及东部(锡铅锌)、五里山 -铁砂坪(锡钨铅锌)、唐家洞(铅锌) 等勘查区找矿工作部署重点位置。It is to summarize mineralizatio

2、n conditions and regulations of Xianghualing area through research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mineralization and major types of Nonferrous and rare polymetallic ore in this area, and its assumed that stratum, structure and igneous rocks have different controls over the formation of de-posi

3、ts, of which igneous rocks are internal cause, favorable formation lithology and structure space are extern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is,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Xianghualing area are further analyzed;strategic prospecting locations of exploration areas such as Paojinshan-shanmuxi (rubidium, niobium

4、, tantalum, wolfram,tin, lead, zinc), Huanshashi-Changcong (lead, zinc, tin), Jiaoxi-Tangguanpu-Laiziling(tin, lead, zinc), the deep and eastern part of Xinfeng (Tin, Lead, Zinc ), Wulishan-Tieshaping (tin, wolfram, lead, zinc), Tangjiadong (lead and zinc) are pointed out.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4(000

5、)002【总页数】10页(P99-108) 【关键词】 有色;稀有多金属矿;主要类型;找矿方向;香花岭;湖南【作 者】 钟江临【作者单位】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一总队,湖南郴州 423000【正文语种】 中 文【中图分类】 P618.4;P618.6香花岭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矿产地(图 1)。区内矿产资 源丰富,矿床类型多,矿产种类复杂。曾有多支地勘队、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香花岭 地区开展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资料1-9。近年来我队在该区开展地质勘 查,找矿屡有突破,在塘官铺一带发现了寒武系与泥盆系不整合面附近的锡矿体2,在杉木溪矿区发现了深部隐伏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铷矿体,在

6、南海塘一带找到 了层控型的铅锌矿体,香花岭新风工区深部也找到了矽卡岩型、云英岩型锡钨矿体, 老矿区找矿有新思路,有新突破,证实本区找矿仍有很大潜力。本文通过总结前人 工作并结合近年来该区在矿床类型、矿种上的新发现及多个地段良好的找矿效果, 进一步分析了香花岭地区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重点勘查区段。 香花岭地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成矿带中段北缘,耒(阳)-临(武)南北向成矿带南 端,炎陵-郴州-蓝山北东向基底深大断裂通过本区(图 1)。 本区地层从寒武系到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及中、新生界的三叠系、侏 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均有出露。主要出露寒武系下统(C1),泥盆系中统跳马 涧组(D2t)

7、、棋梓桥组(D2q )。其中D2t与C1不整合面附近,D2t上段与下 段之间,D2t与D2q过渡层及D2q含生物碎屑白云岩是赋矿的主要层位。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具有多期性。以南北向香花岭短轴背斜为主体,两侧发育南北 向压性断层和北北东向紧闭复杂线形褶皱(图2 ) 。背斜核部南端为通天庙穹窿, 穹窿内发育众多断裂构造,大部分具控岩、控矿特性。以一组张剪性共轭正断层为 主,其一为NE-SW走向,主要代表为溪涧冲断层F1、长冲矿区的F102、F103 和南风脚断层F101,其二为NW-SE走向,主要代表为铁砂坪断层F2和子母山 断层F3。这些断层对区域的岩浆活动及矿床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区内岩浆活动

8、频繁,岩体主要有癞子岭岩体、尖峰岭岩体、通天庙岩体及花岗斑岩脉,同位素年龄为170 -102 Ma,成岩时间为燕山早期及中期。岩体多充填于断裂内或沿断裂交汇部位侵入。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次 有细晶岩、云英岩、煌斑岩等。岩性特点为富硅,富碱,贫CaO和MgO,高F, 富含Sn、Pb、Zn、Cu、W等多种成矿元素,属陆壳重熔型花岗岩。本区矿床类型复杂,矿床分布以岩体为中心,其中在岩体内部以花岗岩型钽铌矿床 细晶岩脉型钽铌矿床、斑岩脉型锡铅锌银矿床为主;在岩体近围以接触交代矿床(条纹岩铍矿床、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交代型白钨矿床)为主;在岩体外围以 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锡

9、铅锌矿、黑钨矿)、层控型铅锌矿床为主。2.1 花岗岩型钽铌矿床 主要分布在尖峰岭黑云母花岗岩体内。花岗岩体蚀变强烈,从上到下分为七个带, 矿体主要赋存于IIV带,岩体顶盖云英岩及云英岩化、钠长石化花岗岩中。铌钽 矿体以1号矿体为主,其平面形态与尖峰岭岩体近似,面积约为1.5 km2,矿体 产状以尖峰岭岩体为中心向四周倾斜,倾角5。20。,厚度20-50 m,矿体品位 Ta2O5 + Nb2O50.026%左右,并伴生有 Li2O、Rb2O、Cs2O、Sn、WO3 等矿 种,其中Ta2O5、Rb2O、Cs2O均已达大型规模。矿石类型为花岗岩型细晶石、 钽铌铁矿矿石,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矿物有:细晶石

10、、钽铌铁矿(钽铌锰矿)、钛钽 铌矿、富铪锆石、氟碳铈矿、氟铈镧矿、磷钇矿、独居石、锡石、黑钨矿、锂黑云 母(锂云母)、长石、石英等。2.2 细晶岩型钽铌矿床主要分布在癞子岭岩体东侧细晶岩脉内。脉长约1770 m,宽1.8 -18.4 m,矿带 总体走向近东西向,矿体呈脉状,倾向165。205。,倾角42。78。细晶岩脉蚀 变强烈,其中石英-黄玉化、萤石化、伊利石化、蒙脱石化与铌钽矿化关系密切。矿体平均厚 3.03 m,单工程品位 Ta2050.007%0.044% , Nb2050.010% 0.049%,并伴生有Li2O、Rb2O、BeO、Sn、WO3等矿种。矿石类型为钽铌铁 矿、铌铁矿矿石

11、,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矿物有:富锰铌铁矿、富锰钽铌铁矿、富铪锆 石、钇屑石、锡石、黑钨矿、石英、黄玉、云母类矿物中赋存有锂、铷、铍等。2.3 斑岩脉型锡铅锌银矿床矿体主要产于香花岭北部荷叶冲一门头岭一带的近东西走向的Yn(I)、Yn(口)花 岗斑岩脉中(浅部为石英斑岩脉),两条岩脉分别控制了I、口号斑岩脉型锡铅锌 银矿体。I号锡矿体走向长约760 m,延深约170 m,厚度1.00 12.96 m,平均厚度4.48 m ;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Sn 0.22% 0.82%,平均品位Sn 0.41%。口号锡 铅锌矿体走向长为1850 m,倾向延深250 m。厚度2.57 8.70 m,平均厚度为 5.5

12、3 m ;矿体平均品位Sn 0.67%、Pb 1.07%、Zn 0.94%。1、口号矿体产状与 岩脉相一致,倾向南,平均倾角75,矿体呈板脉状、透镜状。矿石类型为锡石硫 化物型、石英型、云英岩型和铅锌硫化物型。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方铅 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少量黑钨矿、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钾 长石、斜长石、绢云母、萤石等。岩脉中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主要有云英岩化、 黄玉萤石化、萤石化等蚀变作用,其对应的矿化为锡矿化、锡铅锌矿化、铅锌银矿 化。2.4 接触交代型矿床2.4.1 条纹岩铍矿 主要分布在深坑里、铁砂坪、热水坳及香花岭等矿区,以赋存于癞子岭、尖峰岭花 岗岩接触的

13、棋梓桥组粒状白云岩裂隙带中为主。花岗岩接触带之条纹岩,因受构造 影响,其产状变化大,按照构造控制的程度,可分为断裂构造带,层间裂隙带及节 理裂隙带三种。含铍条纹岩矿体最长约2500 m,宽约数10 m,产状与裂隙带产 状基本一致。条纹岩铍矿体BeO平均品位一般在0.1%0.2%,并伴生有锂、锡、钨、铋、硼、 萤石、铅、锌、铷、铯等,BeO远景规模为大型。矿石类型分为白色、绿色、黑 色含铍条纹岩及硫化物条纹岩,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矿物有:香花石、锂铍石、金绿 宝石、塔菲石、硅铍石,锂云母、萤石、方解石、氟镁石、白钨、锡石等。2.4.2 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区内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主要赋存于四个部位,一

14、是癞子岭岩体南西缘与跳马涧组 砂页岩接触带上,二是跳马涧组与寒武系不整合面底砾岩中,三是棋梓桥组下段灰 岩与跳马涧组砂岩过渡层中(硅钙岩性界面),四是新风工区深部隐伏花岗岩与棋 梓桥组灰岩接触带上。(1)癞子岭岩体西南接触带上,锡矿体赋存于跳马涧组上段D2t3和中段第二层D2t2-2 上部含泥钙质砂页岩形成的简单矽卡岩中,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体状, 矿体产状同岩层产状基本一致。主要矿层两个,分别为产于跳马涧组上段D2t3中 的I矿化层和中段第二层D2t2-2中的II矿化层。其中I矿化层已控制走向延长大 于3000 m,倾向延伸50 300 m,倾向40。50。,倾角30。45。,矿化层厚 0

15、.9 18.9 m,锡品位 0.02% 3.97%。(2)跳马涧组底部与寒武系不整合面上的锡矿体赋存于底砾岩(强矽卡岩化)中。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体产状同底砾岩产状一致。在荷叶冲-南吉岭已控制皿、 IV两个矿体。其中皿矿体走向长大于1700 m,倾向延伸大于450m,矿层倾向 NNW-NNE,倾角15。30。,矿体厚度0.35-2.00 m,锡单工程平均品位 0.10%4.60%IV矿体走向延长大于1400 m,倾向延深大于500 m,矿层倾向 NNW-NNE,倾角15。34。,矿体厚0.85-4.08 m,锡单工程平均品位 0.37%-0.73%。(3)棋梓桥组下段灰岩与跳马涧组砂岩过渡

16、层中锡矿体,以炮金山矿区55号矿 体为代表,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下段的灰岩、泥质灰岩及跳马涧组顶部的 石英砂岩中(过渡层),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走向NNE,倾向SEE , 倾角2041,矿体走向长大于100 m,厚度最大13.62 m,平均厚度5.76 m , Sn品位最高4.04%,平均品位1.94%。(4)新风工区深部隐伏花岗岩与棋梓桥组灰岩接触部位的锡多金属矿,为典型的 矽卡岩矿床。矿体产状与岩体接触带形态相似,矿体厚度1.5-4.59 m,锡单工程 平均品位0.47% - 0.84%,矿体走向延长数百m。矿石类型为锡石-矽卡岩型锡矿石。矿石中主要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化

17、、毒 砂、锡石、石英、透闪石、阳起石等,另有少量的方铅矿、铁闪锌矿、绿泥石、萤 石、黄玉等。围岩蚀变主要是矽卡岩化、角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等。2.4.3 萤石交代岩型白钨矿床主要分布在深坑里、香花铺、东山及癞子岭岩体东部牛脚坑、新风深部隐伏岩体接 触部位一带。矿体主要分布在尖峰岭岩体和癞子岭岩体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近围 的断裂构造带中。多与含铍条纹岩共存,矿体形态受断裂构造和岩体接触界面形态 控制,呈脉状或不规则状。矿体往往在岩体凹陷部位及断裂交汇部位变富变大,WO3品位一般在0.5%1.5%,矿体走向、倾向一般延伸100-200m。矿石类 型有萤石交代岩型白钨矿、石英萤石交代岩型白钨矿、石英

18、交代岩型白钨矿、矽卡 岩型白钨矿、大理岩型白钨矿。主要矿物有石英、萤石、白钨矿、叶腊石、绢云母、 方解石及其他矽卡岩矿物,次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等硫化物。 围岩蚀变主要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萤石交代岩、硅化、绿泥石化等。2.5 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2.5.1 锡铅锌矿床在本区广泛分布,主要赋存在F1、F101、F2等含矿断裂,及其派生断裂中,或 层间破碎带内。矿体明显受断裂或层间破碎带控制,多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在 两组断裂交汇处形成柱状或囊状矿体。主要矿床有:产于F1断层及次级断裂中塘 官铺大型锡铅锌矿床、新风锡铅锌矿床;产于 F101 断层中泡金山大型锡铅锌矿床、 茶

19、山铅锌矿床;产于F2断层及次级断层中铁砂坪大型锡钨铅锌多金属矿床。在本 区,各组成矿前断层带上大多见锡铅锌矿(化)体,且沿断裂带矿化蚀变垂向分带 明显,自下而上为矽卡岩锡(铅锌)矿体-锡铅锌矿体-铅锌银矿体-锑铅银矿体。以塘官铺矿区的I号矿体为代表:1号矿体赋存在F1断裂破碎带中,为一连续的 SnPbZn多金属组合的综合矿体,其上部以铅锌矿为主,下部以锡矿为主。其中以 铅锌为主要金属组份圈出的矿体走向长大于1100 m,倾向最大延深大于200 m , 矿体平均厚度0.35 10.24 m,平均为3.25 m,单工程平均品位Pb0.73% 37.85%、Zn 0.74%34.11%,矿体平均品位

20、 Pb 3.98%、Zn 1.13% ;以锡为主 要金属组分圈出的矿体走向长大于2100 m,倾向最大延深大于500 m,矿体厚 度0.47 14.12 m,平均1.51 m,单工程平均品位Sn 0.12% 10.29%,矿体平 均品位Sn 1.85%。矿体形态受F1破碎带控制明显,呈似层状或板脉状产出。I 号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基本一致,倾向为140。170。,倾角为40。70。,矿体以 10左右的侧伏角向西南侧伏。 矿石类型以锡石-硫化物型锡矿石、锡铅锌矿石、硫化物型铅锌矿石为主。 主要金属矿物有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 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绿

21、泥石等。围岩蚀变主要有大理岩化、矽卡 岩化、萤石交代岩、硅化、绿泥石化等。2.5.2 黑钨矿床 主要分布在瑶山里-鸡脚山-通天庙一带花岗岩体周边之寒武系浅变质砂岩中,属高 中温热液充填型黑钨矿床。矿脉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按走向分NE(NEE )向 和NW向两组,NE(NEE )向一组总体倾向SE,局部倾向NW,倾角45。86。矿脉延长400 3200 m不等,矿脉厚度0.40 4.68 m,以1号矿脉规模最大; NW向一组矿脉,倾向SW,倾角65。78。,延长数十m至百余m,破碎带宽 0.82.2 m。1号矿脉(体):位于矿区南东部,地表出露长3200 m,出露标高440 1150 m,矿脉

22、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矿体长1250 m,真厚度0.994.68 m,平 均真厚度1.80 m。WO3工程平均品位在0.381% 1.835%,矿体平均品位 0.99%。矿石类型为脉型钨多金属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黑钨矿、锡石、方铅矿、闪锌矿、 辉锑矿、毒砂、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锂云母、绿泥石、绿柱石、铁白 云石、方解石、萤石等。围岩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为主,其中硅化与 钨、铅、锌矿化关系密切。2.6 层控型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黄沙寺-南海塘一带,该类矿床主要赋存在棋梓桥组含生物碎屑白云岩 中,矿体产状同岩层产状基本一致,形态呈似层状,较为稳定。以黄沙寺矿区3号铅锌矿体为代表

23、,矿体控制走向约300 m ,倾向约1100 m。呈似层状、透镜体状赋存于隐伏的黄沙寺向斜核部棋梓桥组中段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中。单工程矿体厚度2.65-24.77 m,平均厚度10.8 m ;单工程矿体品位:PbZn 1.28%2.59% ;平均品位:PbZn 2.17%。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 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白云石、方解石等。矿石类型为硫化物型铅锌矿石。矿区 内围岩蚀变简单,仅有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铅锌黄铁矿化和轻微重结晶现象。矿床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关系密切,其中岩浆岩是内因,有利的地层岩性 及构造空间是外部条件。3.1 地层岩性与成矿的关系本区主要出露地层岩性为寒武系下统

24、(C1 )浅变质石英砂岩、千枚岩化绢云母石 英砂岩、黑色炭质板岩等,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 )石英砂岩、泥质石英砂岩、 砂质页岩等,棋梓桥组( D2q )灰岩、白云岩等。各地层岩石中成矿元素 W、Sn Pb、Zn、Ag、Cu、Be 等均高于涂氏值(表 1),有的高出几个数量级。石英砂岩、白云岩、灰岩性脆易裂,在受到构造-岩浆作用下,易产生裂隙,这为 含矿汽液上升提供了通道,为元素富集提供了地质空间,砂页岩透水性能差,能有 效地阻止矿液的扩散溢流。本区各层位中除成矿元素含量较高外,且矿化剂元素 FCl、B也很高,F、Cl、B是成矿元素的搬运剂,促进了成矿元素的流通。 本区棋梓桥组白云岩中含有

25、较多生物化石,大量层孔虫等生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 产生生物化学作用,其所产生的还原硫不但在沉积成矿中生成矿层或矿源层,即使 无矿体形成,它还可以为后期成矿提供丰富的硫而作为硫源层,非常有利于铜铅锌 等元素形成硫化物堆积。3.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断裂构造是本区矿床的主要构造控制因素。它既是矿液运移的通道和活动场所,也 是矿体赋存的储矿空间,并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空间位置。矿床的形成与容矿构造的性质和规模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中、小型的张裂隙及层间 裂隙是提供矿液交代沉淀所需的较封闭的稳定环境,因而成矿反应能较充分和完全 地进行。岩浆期后含矿气水热液,沿着一定的构造裂隙运移上升,攫取围岩中

26、的成矿元素, 于适宜的构造环境聚集沉淀成矿。3.3 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 本区的隐伏花岗岩体,成矿元素多,丰度高,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另一 方面多次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使花岗岩中的成矿元素活化、运移,在有利的成 矿部位沉淀,形成了本区矿床。癞子岭岩体中富含w、Sn、Pb、Zn、Li、F等元素,其含量高出华南花岗岩平均 的数倍(表2),矿化剂元素 F 特别高。尖峰岭钾化黑云母花岗岩中稀有元素除Zr外,其他普遍较高,特别是Ta、Nb、Li、Rb、Cs等元素的含量分别为正常花岗岩平均值的数倍(表3),稀有元素的 高含量是本区形成稀有矿床的有利条件。3.4 成矿规律 燕山早期,燕山运动导致富含

27、成矿元素的地壳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桨。随着花岗岩桨 演化,分异出含矿流体,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富含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在不 同构造部位沉积淀下来形成不同类型矿床。这些矿床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都属壳 源重熔型的 w、Sn、Nb、Ta、Be、Pb、Zn、Ag 成矿系列,并具明显的垂直及 水平分带规律,围绕岩体向外(从高温到低温)分别是:NbTaRb(WSn)矿床Be-Li(Sn)矿床-SnW矿床-SnPbZn矿床-PbZnAg矿床-黄铁矿、锑矿化 (图3),与其对应的蚀变为:强云英岩化、强钠化-萤石交代岩化(条纹岩化)、 矽卡岩化(角岩化)-萤石化、硅化-矽卡岩化(角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碳 酸盐

28、化。区内具有岩浆侵入的多期性、多种成矿作用、多个阶段成矿叠加、多种物 质来源和多种热液水源特点。区内断层走向明显转折时的凹弯部位;断层倾角由陡 变缓部位;破碎带由窄变宽部位;次级断层与之相交部位;隐伏岩体中有上侵的花 岗岩枝部位均可形成富大矿体。根据香花岭地区的成矿规律,香花岭地区的找矿以三个主岩体(癞子岭岩体、尖峰 岭岩体、通天庙岩体)为中心,分为岩体内、中、外带找矿,本区在以往已开展勘 查工作的基础上,可在以下地段进一步寻找新的矿产资源。4.1 炮金山-杉木溪勘查区(1)该区位于尖峰岭岩体外带,区域性断层F101的上盘,以往工作以尖峰岭岩 体及与F101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近年来工作在该区深

29、部隐伏岩体中见到铷矿体, 结合尖峰岭岩体勘查时查证的矿产类型,可证实该区为一特大型铷矿床,兼顾铌钽 钨锡。从炮金山深部到杉木溪深部均有钻探工程控制到了隐伏岩体,该区岩体内部 及外接触带找矿潜力巨大。(2 )该区受尖峰岭岩体隆起影响,出露多组与F101平行的东西向断裂及北东向 断裂,地表分布有W、Sn、Pb、Zn等多元素组合化探异常,是寻找裂隙充填交 代型锡钨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3)本区已有钻探工程控制了棋梓桥与跳马涧过渡层、跳马涧上段与下段之间存 在的层间裂隙带控制的层位锡铅锌矿体,该层位在本区分区较广,找矿空间极大。(4)该区发育多组含铍条纹岩,既是寻找铍矿体,又是寻找深部隐伏锡矿

30、体的直 接标志。4.2 黄沙寺-长冲勘查区(1)根据香花岭矿田航磁异常和重力异常特征,推测区内中部(铜坑)深部有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中酸性岩体侵入。近年来,我队在南海塘矿区开展勘查工作,钻孔 中也见到棋梓桥组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矿体,铅锌矿体单层矿体厚度0.36-6.7 m,矿体品位:Pb Zn 1.08%4.33%。品位、厚度、赋矿层位均较稳 定,结合以往工作已探获的黄沙寺矿区沉积+改造型铜铅锌矿床特征,从南海塘 黄沙寺,中间有长约10 km的类似层位,寻找层控型铅锌矿体(棋梓桥组生物碎 屑白云岩及含碳质白云岩中铅锌矿体)潜力较大。( 2 )区域化探显示良好的找矿潜力,区内东侧分布 W、Sn

31、、Mo、Bi、Cu、Pb Zn、Ag、Sb、F化探次生晕异常,并在南窝Pb异常中心部位,见到了层间破碎 带型铅锌矿点。化探次生晕异常区是寻找破碎带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3 )长冲勘查区处于香花岭短轴背斜北部,主要断层有北东向F95、F92、F103 等,走向延长57 km,其产状、矿化蚀变特征与区域性控矿断层F1相一致。以 往地质工作在F95断层上布设有钻孔,控制三个锡铅锌体和数个脉状铅锌矿体; F92断层地表已有多个槽探见到了赋存在破碎带中的铅锌矿化体,F103断层北东 端民采巷道中见断裂带中的铅锌工业矿体。探索F95、F92、F103断层走向及倾 向方向赋矿情况兼顾D2t与C1不整

32、合面的矿体,及寻找北东向次级含矿断裂,应 有较好的前景。4.3 蕉溪-塘官铺-癞子岭勘查区(1)F1断裂带西段(塘官铺矿区玉岭)深部找矿,该地段已有钻探控制的矿体已 采完,但矿带一直连续,往深部仍未封闭,且深部无工程控制到隐伏岩体,按照本 区矿体垂直分带规律,本区深部锡铅锌找矿潜力仍巨大。(2)在塘官铺矿区对蚀变底砾岩已初步控制了一定的分布面积,层厚和层位相对 较稳定,埋藏较浅,矽卡岩化作用和锡矿化普遍,但仍有大片底砾岩地段未进行控 制,应是下步该区找矿的重要方向。(3)在塘渣头-焦溪(塘官铺)一带,地表出露多条花岗斑岩脉,沿走向上深部 有相连的趋势。岩脉中均见有硅化,局部见有黄铁矿化和紫红色

33、萤石细脉发育,地 表发现了钨矿化,且在玉岭矿范围已有钻探、坑道工程探获了浅部有斑岩脉型锡铅 锌矿,其所反映的矿化信息与区内赋矿的Yn(口)岩脉相似,具有寻找斑岩脉型锡 铅锌矿床的前景。4.4 新风深部及东部勘查区(1 )新风深部通过施工坑内钻及坑探工程,不仅发现了分布在F1及其次级、派 生断裂及层间破碎带中锡铅锌矿体,而且发现了深部隐伏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锡钨矿 体,深部的岩体隆起带可作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2 )控矿断裂F1已延伸至新风东部。在新风矿区北东端坑内钻中,F1断层破碎 带及旁侧见厚大矽卡岩或矽卡岩化灰岩,矽卡岩中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发育,并见脉 状锡铅锌矿体;在深部见到隐伏岩体,其顶盖见

34、云英岩型钨锡矿体。我队在新风东 部已施工少量钻探工程,虽因钻探深度的原因未见到深部隐伏岩体,但在浅部已见 到受热液活动影响形成的裂隙充填型锡矿体,发现有很好的找矿信息,深部寻找 F1断层东延段深部矿化情况及隐伏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体极为有利。4.5 五里山-铁砂坪勘查区 (1)鸡脚山矿区发现的矿脉已往东延伸至五里山一带,且与铁砂坪矿区北东向构造为同一成矿带,该地段工作程度相对偏低,近年来有民采活动,主要开采北东向 次级构造中的锡铅锌矿体及近南北向的黑钨矿石英脉,该区段具有发现新石英脉型 黑钨矿、云英岩型钨锡矿及矽卡岩型铅锌矿潜力。(2 )铁砂坪矿区F2、F101断裂往深部至隐伏花岗岩还

35、存在很大的空间,锡矿带 往深部延伸,找矿潜力较大;另外F2、F101上盘存在多条次级构造且找矿远景较 好。(3)区内底砾岩大面积出露,具有寻找蚀变底砾岩型锡铅锌矿的前景。4.6 唐家洞勘查区区内存在3个水系沉积物异常,异常组合元素主要有Cu、Pb、Zn、Ag等,异常 面积较大,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封闭较好,异常展布方向与断层走向一致,呈近南 北向、北东向展布。一异常区内发现分布有断裂破碎带中的铅锌矿体,呈脉状产出, 矿脉长约 400 m,宽约 1-1.5 m,品位 Pb 0.147% 0.455% , Zn 3.05% 7.58%,该矿脉往深部及走向上的延伸情况均未有工程控制。本区是寻找裂隙充填

36、 交代型铅锌矿床的有利位置。(1)本地区矿床类型复杂。以岩体为中心,内部以花岗岩型钽铌矿床、细晶岩脉 型钽铌矿床、斑岩脉型锡铅锌银矿床为主;接触带以接触交代矿床(条纹岩铍矿床 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交代型白钨矿床)为主;外围以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矿床 (锡铅锌矿、黑钨矿)、层控型铅锌矿床为主。(2)矿床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关系密切,其中岩浆岩是内因,地层岩性 及构造空间是外部条件。(3)炮金山-杉木溪(铷铌钽钨锡铅锌)、黄沙寺-长冲(铅锌锡)、蕉溪-塘官铺 -癞子岭(锡铅锌)、新风深部及东部(锡铅锌)、五里山-铁砂坪(锡钨铅锌)、 唐家洞(铅锌)是找矿工作的部署重点位置。【相关文献】1李诚

37、,杨长明,钟江临香花岭矿田地质特征与地球化学的关系几矿产与地质,2005 ,19(5):529-532.2钟江临,李楚平湖南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J.矿产与地质,2006,20(02):147-151.3杜方权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的分带性及其找矿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3,7(3):239-247.4张生辉,陈富文,魏道芳南岭中段锡矿主要类型及找矿方向J地质与勘探,2005,41(4):18-22.5蔡宏渊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探讨J.矿产与地质,1991,5(4):272-283.6邱瑞照,彭松柏,杜绍华.香花岭花岗岩型铌钽矿床的成因兼论超临界流体在成岩成矿过程中的作用J.湖南地质,1997,16(2):92-98.7付建明,徐德明,杨晓君,等南岭锡矿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8王新元,王吾堤湖南香花岭有色多金属矿床地质M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地质矿产系列丛书,19979王正东,熊永久,刘干宏,等湖南临武香花铺矿区尖峰岭钽铌矿床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R.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97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