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氢充电器原理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8047611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镍氢充电器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镍氢充电器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镍氢充电器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镍氢充电器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镍氢充电器原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镍氢(Ni-MH)充电器原理前言镍氢充电电池在不同倍率恒流充电状态下,当充电能量达到相同容量时,其端电压是不同的,充电电流倍率越大,电压越高;比如对1200mAH(电池容量单位;毫安时)的充电电池以1CA(1倍率即1.2A)充电到额定容量的110%时,其电压约1.53V;以0.1CA(0.1倍率即120mA)充电到额定容量的110%时,其电压约1.47V。另外,充电电池一般都标称为1.2V,实际上如前所述,充电满时电压可达1.45V以上;放电时一般认为电压降至1.0V左右存储的能量基本用完。实际使用时,尽量不要让充电电池过充电或过放电,特别是在大电流时更要避免。 下面分析、介绍广东步步高电子公

2、司超薄型便携式VCD/MP3/CD附带的镍氢充电器。因该便携式VCD/MP3/CD机较薄,所以,它采用方型1200mAH镍氢充电电池,随之相配的充电器外型很象一个鞋刷,两节电池必须串联同时充电,充满(大电流)时间约4 4.5小时。便携式VCD/MP3/CD也有充电功能,只是充电电流较小(约140mA),充满需要1012小时。一、 强电部分:1 市电经1A/250V保险管加到压敏电阻RV和整流桥堆D1-D4上,压敏电阻用于市电瞬间过压保护,D1-D4整流后的脉动直流再经C1、L1、C2组成的型滤波电路滤波后加到变压器T1初级侧。2 观察变压器T1初、次级绕组的同名符号,可以看出它是典型的反激式变

3、换型,也叫回扫变压器型。如图(3)所示是其等效原理图,开关S导通时,变压器初级侧感应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次级侧感应电压,极性为下正上负,这时变压器初级侧以输入电压V1励磁蓄积能量,变压器次级侧电压极性使二极管VD反偏截止;开关S断开时,变压器初级侧电压极性反转为上负下正,次级侧感应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这时变压器次级侧以输电压VO消磁,蓄积在电感中的能量释放供给负载。 电压变比为 M = D / N(1 - D) 式中,N为变压器匝比,即N = N1 / N2; D是占空比,定义为D = TON / T,TON是开关S导通时间,T为工作周期3 U1(VIPer12A)是STMicroelec

4、tronics公于2002年研发出的低功率、离线式控制器,它内部集成了开关控制电路和功率场效应管,其第12脚是功率管的源极(SOURCE),第3脚FB是反馈信号输入端,作为内部电路控制使用,第4脚VDD是电源,第5 8是功率管的漏极(DRAIN),功率管的栅极(GRID)没有引出,在内部受一个RS触发器输出Q控制,该触发器有4个复位输入R1R4,分别代表温度、欠压锁定、过压和电流保护,1个置位S输入。因此,该器件具有过压、过流和温度保护功能,属电流控制型,漏极最大极限电流约420mA,工作频率为60KHz,特别适合于8 13W的小型家用电器使用。另外,当漏极为最大极限电流的12%,即约50mA

5、时,系统靠减少开关周期而工作于脉冲模式,这一点对于轻负载时的转换器尤其重要。4 变压器还有一个辅助绕组,经D6半波整流后作为U1的电源;开始起动时此绕组不能供电,起动电源是由U1(VIPer12A)的漏极进入到IC内部的,一旦系统正常工作后,就靠辅助绕组供电。 U1(VIPer12A)第3脚FB联接光耦,而光耦受精密可调基准电源TL431控制,从图示参数可计算低压侧稳压输出5.5V, 即 2.5V *(1K+ 1K)/1K = 5.0V 此外,电路中R1(620K),C3(102/1KV),D5(PR107)组成保护电路,因为,在U1关断瞬间,变压器T初级侧电压极性反转上负下正,该电压同桥堆整

6、流出的电源电压同相、相加,这个较高的电压同时加到U1上,所以,需要用上面的电路保护,同时吸收初级部分能量。二、 弱电部分:1 恒流充电:恒流充电单元由R8(56)、T1T3(S8050)和R9(2.2,1/4W)组成。正常工作时,T3的发射结与R9并联,其电压基本不变,约0.60V,因此,可以计算2.2流过的电流约270mA;如果输入电压偏高或充电电池电压较低,这时2.2流过的电流也相应增大,即T3的发射结电压升高,T3就会有更大的基极电流,于是T1、T2基极电压就会下降,从而保持流过2.2电流基本不变(稍稍增大一点)。2 滞回比较器:滞回比较器由LM358和R5(1K)、R6(10K)组成,

7、LM358接成正反馈;基准电压也是由精密可调基准电源TL431与R2(150)、R3(1.5K)、R4(10K)组成,因此,可以计算出基准电压: VREF = 2.5 V*(1.5K + 10K)/10K = 2.875(V) 而上、下翻转电压由下面公式导出: V+ =(VREF * 10K + 3.55 *1K) /(10K+1K) 其中3.55V是LM358输出的“高电平” V- =(VREF * 10K + 0.6 *1K) /(10K+1K) 其中0.6V是LM358输出的“低电平” 因此,计算得出: 上翻转电压 V+ = 2.936(V) 下翻转电压 V- = 2.668(V) 当把

8、充电电池放入电池槽,插入市电就开始大电流充电,充电电流约270mA;随后,电池电压会缓慢上升,LM358反相输入端一直检测电池电压的变化,一旦电池电压上升到上翻转电压 V+ = 2.936(V),LM358就会发生雪崩正反馈,其输出“低电平”,随后,系统转入涓流充电。3 涓流充电:LM358发生雪崩正反馈,其输出“低电平”时,这个较低的电压通过R14(2.2K)加到另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显然,该脚电压远小于其同相端的电压(为2.5V),因此,LM358的输出“高电平”,从而控制T4饱和导通,这样,R8和R10分压把T1、T2的基极电位控制在3.80 3.85(V)之间。则R9上的电压降为VR

9、9 = (3.803.85)- VBE VBATT VD0 式中: VBE是T1、T2的发射结电压,约为650mV; VD0是肖特基二极管正向电压,小电流时约为250mV; VBATT是(2节)充电电池电压,约为2.85V;注:镍氢充电电池在以大电流充电到较高电后转向小电流充电,其电压会立即下降一点,然后缓慢下降,一般会下降到2.752.85V之间;该电压随涓流充电电流的大小而不同,涓流大则相应的电池电压高,反之则低。这是充电电池的特性决定的,也是一个工程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得出VR9最大为100mV,最小为50mV,读者很容易计算出相应的涓流充电电流,此时T3处于截止状态。 为什么要

10、涓流充电呢?为什么要设下翻转电压? 因为电池在批量生产时一定分散性,如果把电池充到2.936(V)即关掉,实际上,对部分电池并未充满对使用者来,这也是一件憾事;因此,为了让每一个电池都充满,在电池电压到达2.936(V)后改为涓流充电即可做到;另外,以涓流充电较长(30天)时间内也不会损坏电池。 对第二个问题,如果只设一个阀门电压,比如前面讲到的2.936(V),那么可以想象:当电池电压超过该值后切换到涓流充电,电池电压会缓慢下降,一旦低于阀门电压,系统又回切换大电流充电这样如此反复一方面会损坏电池,另一方面会给使用者造成错觉:电池怎么总是充不满呢?! 现在再设置一个下翻转电压 V- = 2.

11、668(V),当系统转到涓流充电后,只要电池电压不低于下阀门电压,它就不会再翻转,一直保持涓流充电直到使用者取下。4 D0的做用和指示灯的含义; (1) 开始设计时由于考滤不周,电路中并没有D0,但在做实际充电实验时发现一个问题:当电池充满后不直接取下电池,而是连同充电器一起取下,这时电源指示灯LED1(red)亮了起来!读者暂不看下面的文章,先自行分析一下为什么?原因如下:当市电去除后,+5.0V不存在了,这时,电池电压就会经R9、T3的集电结(集电结此时正偏导通)、R8、R1最后加在LED1(red),所以它会亮,并且电池电压越高,LED1(red)越亮。读者还可分析:R8和T1、T2的集电结并联,电流为和不会直接经过它们的集电结而非要经过R8呢?仔细想一想,你会得出答案,只有这样多思多想你才可以提高自己理解、分析电路的能力。(2)指示灯的含义LED1(red)电源指示(红色),一旦插入市电即亮;LED2(green)大电流充电指示(绿色),靠LM358的 直接驱动;LED3(yellow)涓流充电指示(黄色),靠LM358的 直接驱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