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8046603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艺术片创作笔记(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崛起人类社会步入20世纪之后,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这其中,电视就是其中伟大的发明,它以日益深远的意义正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世界。电视文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所有原来固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如文字传播、无线电传播等,都为之相形见绌。电视观众的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文化传播方式所难以比拟的。伴随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发展,势必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态。在当代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了“电视艺术”的新时代。由于电视艺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方式,有剧场、影院回到了家庭;而且改变了以往的社会文化结构,使得本来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文

2、化形态,开始降为次要地位。电视艺术对其他艺术形态的冲击 p41 电视艺术给电影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 电视艺术的发展,几乎将戏剧艺术逼上了“绝路”。3 电视艺术给文学这一最古老的文化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上述事实足以证明,电视艺术的飞速崛起,正将人类带入一个电视艺术的新时代。第二节 什么是电视艺术“电视”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主要是传播的功能。“电视艺术”则是被电视传播的那种艺术形态。再从以下诸方面做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考察,从而对“电视艺术”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和理解。首先,从电视的传播形态考察。看他是以“实用性”为构成特征,还是以“幻想性”为构成特征1 传达形态2 表现形态3 混合形

3、态其次,从电视传播的功能考察。1 信息传播2 新闻纪实3 艺术表现第三,从电视传播的表现手段考察。1 客观性2 感情性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中所具备的:表现形态艺术表现感情行,均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电视艺术”,这是客观存在;它本是一个科学的命题。“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史书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造型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P12只有在电视节目中,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的屏幕作品,才称之为“电视艺术”;只有经过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活动,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加

4、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并集中表现为屏幕作品的美,才能称之为“电视艺术”。第三节 电视艺术的类别 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层出不穷。目前,“电视分类学”虽已引起电视理论界的重视,然而却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一、目前有几种分类的方法。 (一)内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四类节目形态。1、新闻类。2、教育类。3、文艺类。4、服务类。(二)外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外在形态,可将其分为三大类。1、综艺节目。2、主持人节目。3、受众参与节目。(三)平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实用性,可将其分作四种类型。1、一般型。2、综合型。3、专题型4、对象型。二、电视理论家王维超将“电视艺术”分作三类。(一)舞台演出的的

5、直播和实况录像。(二)演播室加工的舞台艺术节目。(三)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艺术。三、真正意义上电视艺术的分类。P17(一)电视文学类。 (二)电视艺术类。(三)电视戏剧类。(四)电视综艺类。第二章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1 兼容性:诸家所长,集于一身2 多样性:尺幅荧屏,大千世界3 参与性:荧屏内外,情感交融4 当代性:现代观念,当代意识第一节 兼容性:诸家所长,集于一身电视艺术是兼容性极强的艺术,它综合各家艺术之所长,集于一身,努力丰富和发展自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样式,使之具有了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审美特征。一、 电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兼容。二、 电视艺术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的的

6、兼容。三、 电视艺术是诸多艺术元素的兼容。四、 电视艺术是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 电视艺术所具有的兼容性审美特征,使得它成为一种“侵入的艺术”、“占有的艺术”乃至于“抢夺的艺术”。这正是电视艺术所独具的顽强生命力的所在,也是电视艺术这个时代的艺术骄子,得以成为于整个艺术领域的重要美学因素。第二节 多样性:尺幅荧屏,大千世界一、 电视艺术题材的多样性。二、 电视类别的多样性。三、 电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四、 电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五、 电视艺术结构的多样性。(一) 戏剧结构。(二) 散文结构。(三) 心理结构。第三节 参与性:荧屏内外,情感交融1 电视的传播共性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2 特殊审美

7、心理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3 特殊表达方式决定了电视艺术的参与性。第四节 当代性:现代观念,当代意识一、真实的展现中国社会现实。二、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三、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第三章 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1 画面语言: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2 有声语言:声画艺术的重要一翼 p543 造型语言:声画结合的语言构成 p68第一节 画面语言: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达方式。P44一 构图语言的构成元素和作用构图语言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

8、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屏幕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主体、陪体、环境和空白。二 光效语言的构成元素和作用 P46 光效语言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得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主要作用有:(一) 记叙时序(二) 描写环境(三) 塑造人物(四) 表现感情三 色彩语言的构成元素和作用 p48 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主要作用有:(一) 描述自然环境(二) 抒发深沉感情(三) 确定情绪基调实例:电视风光艺术片西藏的诱惑四 影调语言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影调

9、,主要是指画面的明暗处理,这是一种更细腻的语言形态。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影调语言,是物体的结构、色彩、光线效果的客观再现,是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表现手段的直接体现。主要表现方式:(一) 影调层次。景物或影像的明亮程度(二) 影调反差。景物或影像的敏感差别(三) 影调对比。景物或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对比实例:电视专题艺术片巾帼风流第二节 有声语言:声画艺术的重要一翼 p54有声语言主要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态,如

10、人声、音乐、音响,总称之为有声语言。一 人声语言的定义及表现形态:(一) 人声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诸如,言语、啼笑、感喟等。这些有声语言,是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二)主要的表现形态:1、 对白 人物对话2、 独白 自言自语3、 旁白 画外音4、 心声 内心活动5、 播音 向观众直接传达信息6、 解说 客观叙事者的角度7、 主持人 8、 同期声 当事人的现身说法9、 现场声 实例:电视纪实作品少年启示录、沙与海二 音乐语言 p63音乐语言主要是指专为电视艺术作品编配的音乐,主要由节奏、旋律和音韵所组成,它构成了电视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意、抒

11、情的语言要素。音乐语言的特征:1它的语言表达内容,一般以电视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构想为基础,音乐语言的听觉形象和画面语言的视觉形象,应该结合、交融为一体。2音乐语言根据电视艺术作品的情景和画面的长度来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视画面编辑的制约。3音乐语言在电视艺术作品中出现时,必须经过演奏、演唱、录音、编辑等一系列制作工艺流程。音乐语言的体现音乐语言的表意功能,只有在与画面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音乐语言的方式(一)表述方式1 音画同步2 音画对位 (二)出现方式1有声源的2无声源的 音乐语言的类别1 背景性音乐语言2 戏剧性音乐语言 3 抒情性音乐语言4 描绘性音乐语言5 说明性

12、音乐语言6 主题歌、主题音乐和插曲三 音响语言 (一)音响语言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电视艺术作品中,除人声语言、音乐语言之外,所有能 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代环境的一切声音形态的总称。但是,音响语言的应用范围之广,几乎囊括自然界的一切音响。 (二)音响语言在介入创作时,应该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自然音响的还原。2、音响应该成为语言。3、音响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实例:电视纪实作品雕刻家刘焕章第三节 造型语言:声画结合的语言构成 p68造型语言,就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超越和升华,具有较强的绘画性、雕塑性和可读性,给观众以立体感、凝固感和陌生感,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内涵充实,艺术冲击力强。并与

13、有声语言相结合,构成满足观众某种窥视欲的独特屏幕语言形态。一、观念造型语言通过独特的屏幕造型语言,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观念,称之为观念造型语言。观念造型语言的运用范围极广,凡主观的、表现性的造型,均可纳入观念造型语言之列。实例:西藏的诱惑,通过三代僧侣,不远万里磕着长头行走在朝圣路上的独特造型,并非单纯的客观纪实,而是一种观念造型语言的应用。二、象征造型语言通过屏幕上特定的景物或物体,表现创作者的思想,促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深悟其中蕴含着的意念。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隐喻、对比、双关等,均具有某种象征性。比如:在电视片中各种不同颜色象征的不同含义。三、心理造型语言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形象而深刻

14、地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造型语言,谓之心理造型语言。实例:沙与海,运用了大量心理造型塑造人物形象。四、模糊造型语言造型语言在思想内涵的表达上,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只给观众一种朦胧的意识,目的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引发观众再创造能力的屏幕造型语言。实例:沙与海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第四章 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遵循一部电视艺术作品产生的过程,有哪些值得重视的思维程序?1 角度:艺术眼光的试金石 p782 结构:开放型的艺术结构 p823 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升华 p854 细节:艺术的丰腴血肉 p885 含蓄:艺术的崇高境界 p916 节奏:艺术的和谐旋律p947 意境:鉴赏者总体的艺术感

15、受 p978 哲理:思想的艺术结晶 p100第一节 角度:艺术眼光的试金石 p78所谓角度,主要是指创作者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总视点,也就是站在什么位置,选取什么方向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同一的创作题材,同一的生活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试点加以观察和表现。但是,选择独特的最佳视点,则可以更艺术的表现社会风貌、时代气息、生活气氛和人物心态。一、主观视角。以创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眼睛,直接观察生活和抒发感情的角度。犹如小说中“第一人称”表述方式。实例:大红大绿。二、客观视角。以旁观者的立场,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再现社会生活的视角。犹如小说中的“第三人称”表述方式。实例:西藏的诱惑。三、主客观交叉视角。这是

16、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特殊角度。有时在客观视角中插入主观表现;有时,在主观视角中插入客观陈述。实例:朝阳与夕阳的对话。四、多角度表现。这是一种站在创作者或作品中诸多人物的不同角度上,共同阐明同一对象的本质特征。实例:中华百年祭。第二节 结构:开放型的艺术结构 p82 所谓“开放型”的电视艺术结构,就其纵向来说就是截取生活长河中的一段,它既无头也无尾,这样观众可以通过各自的联想和想象,去主动探求生活的来源和去向,从而便于展现电视艺术的的历史深度; 就其横向来说即便是这一段生活,也不做按部就班的、滴水不漏的展现,而是只选择几个断续的、不连贯的情节点,这样,观众的思维触角,反而可以伸向四面八方,从而扩大

17、了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所以说,开放型是容量最大的电视艺术结构。 开放型的电视艺术结构,在电视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态,有如下三种:一、纵向开放结构。是一种依据时间流程缀连而成的纵向开放结构。实例:赤土。二、横向开放结构。是一种依据空间变化组合而成的横向开放结构,犹如“拼盘”和“板块”。实例:西藏的诱惑。三、纵横交错的开放结构。它可以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较为随意地将时空组合在一起、延伸观众的视听空间。实例:走西口。第三节 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升华 p85 所谓“表现”就是调动一切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具体实物,集中表现某种意念、情绪、感情和思想;通过这样的表现,揭示生活

18、中那最有诗意的、最富内容的深刻思想内涵。通过具体实例去把握再现与表现的关系,理解表现这种美学意境。第四节 细节:艺术的丰腴血肉 p88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屏幕体现,往往是由许多细节所组成的。细节表现要服从屏幕形象的塑造和主体意念的表达。一、细节,可以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二、细节,可以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历程。三、细节,可以结构全部作品。第五节 含蓄:艺术的崇高境界 p91所谓“含蓄”,是指藏而不露,含有深意,虽不做正面说明,却用委婉隐约的画面将思想表达出来的艺术手法。电视艺术只有含蓄,才能够在有限的屏幕画面之中,藏蕴

19、画外之意、声外之情、形外之神。使观众在感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精神的陶冶。第六节 节奏:艺术的和谐旋律p94所谓“节奏”,就是电视艺术作品的编辑章法,画面运动的和谐内在旋律,以及内部组合的艺术规律。它体现为时空处理、以及长短、快慢、张弛的有机组合。一、时间运动节奏。(镜头长度)二、空间运动节奏。三、时空交融的运动节奏。电视艺术作品的节奏形态还体现为两种基本方式:1“外部节奏”画面中主体的运动2“内部节奏”人物内心情绪起伏第七节 意境:鉴赏者总体的艺术感受 p97所谓意境,就是一部电视艺术作品给予观众的总体艺术感受。意境,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对他们描绘的自然景观、生活场景,与他所表现的观念

20、意识、思想情感,如何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美学家宗白华在论述意境时说:“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 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 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 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 因与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在电视艺术片中,往往通过各种元素使气氛、情绪、格调、韵律所确定的协调一致的艺术基调。第八节 哲理:思想的艺术结晶 p100所谓哲理,也就是电视艺术作品中深沉、含蓄而不外露的思想。有了这种哲理性,电视艺术的思想深度就得以加强,从而进一

21、步地引起观众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追索和探求,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结束作品思想的启迪和教益。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哲理性一、创作者要俯视生活。二、俯视生活是为了揭示规律。三、透过生活表象揭示生活本质。四、让哲理美渗透着美学的思想。为什么说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P771 综合艺术而言戏曲艺术的思维方式是冲突电影艺术的思维方式是冲突2 电视节目本身新闻的思维方式是真实艺术的思维方式是审美专题的思维方式是介于两者之间第五章 电视艺术的文学性为什么说电视艺术具有鲜明的文学性? P1051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 2 文学思维是基本思维3 画面语言本身也渗透文学性4 文

22、学性是电视艺术的基本元素第一节 什么是电视艺术的文学性 p107主要是指从文学中汲取的构成电视艺术的文学元素。这种文学元素使得电视艺术具备了某种文学性电视艺术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1081 借景抒情2 托物抒情3 叙事抒情4 直接抒情第二节 文学性的画面体现 p1121 象征2 隐喻3 夸张4 对比5 烘托第三节 加强电视艺术的文学性 p119为什么说电视剧导演的文学修养体现在电视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1 对原著的理解,需要文学修养2 整体艺术构思3 布局结构4 人物塑造5 屏幕造型语言第六章 电视文学创作第一节 文学电视化的大趋势1 电视文学的开创者2 电视文学的探索者 多种文学样式的

23、探索 多种文学形态的探索作品式的探索节目式的探索栏目式的探索 多种艺术风格的探索3 电视文学的追求者 空灵的再现 意境的统一 整体的把握第二节 电视文学 主要是指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情感,充满了文学的氛围,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第三节 电视小说主要是指通过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转化为具有声画艺术特质的“屏幕作品”,具有浓郁的文学氛围,保留小说创作风貌,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文学样式。创作特征1 追求文学的审美价值2 文学语言的屏幕再现3 环境场景的“假定性”4 具有电视屏幕的具象性第四节 电视散

24、文 要是指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的电视文学样式。创造特征1 立意新颖2 联想丰富3 文采飞扬第五节 电视诗 是指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集中凝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创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画面清新、诗句凝炼,富于想象,强调节奏,具有诗的空灵意境和朦脆美的电视文学样式。艺术特征1 诗化的镜头2 驰骋的想象3 多轨的组合第六节 电视报告文学 是“新闻”和“文学”联姻的产物,它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属性;既需要新闻所要求的真人真事,又需要用文学

25、形象化的手段进行创造,在“新闻”相互渗透的边缘上,自成一体,显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艺术特征1 鲜明的新闻性2 浓郁的文学性3 深刻的论辩性第七节 电视文学的社会价值1 它是普及文学作品的好形式2 提高民族文学素质的好途径3 文学传统教育的好教材4 以及陶冶精神情操的好方式.第七章 电视艺术片的创作 第一节 电视艺术片创作群体的崛起 p167一、电视艺术片,为什么会日渐成为电视屏幕的新热点。p1681、大量优秀电视艺术片的涌现。 西藏的诱惑刘郎、明天的浮雕潘涛2、电视艺术片具有的艺术特色。3、电视观众的鉴赏水平。4、电视台对电视艺术片的重视和支持。二、国内初步形成了电视艺术片的小团体,具有的一些

26、鲜明的共同的特征如下: p1701、成员大多出自地方台。 青海刘郎、新疆潘涛2、创作群体较为年轻。3、大多受过专业训练。4、具有孜孜以求的创作精神。三、电视艺术片在审美价值取向上,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可循。 P1731、强烈的思辨意识;2、浓重的文化意识。3、深沉的审美意识。4、鲜明的主体意识。第二节 什么是电视艺术片 p177所谓电视艺术片是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电视艺术”的定义:只有在电视节目中,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出创作

27、者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艺术感染力的屏幕作品,才称之为“电视艺术”;只有经过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活动,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加以艺术的概括和提炼,并集中表现为屏幕作品的美,才能称之为“电视艺术”。二、“电视艺术片”的两层含义 p1761、广义的“电视艺术片”凡带有某种艺术性的电视节目,都可称之为“电视艺术片”。2、狭义的“电视艺术片”这是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的,它专指某种特定的电视艺术片种。电视艺术片的类型 1 电视风光艺术片 p178 2 电视风情艺术片 p182 3 电视音乐艺术片 p185 4 电视舞蹈艺术片 p189 5 电视专题艺术片 p192 6 电视文献艺术片 p197 7 电

28、视民俗艺术片 p201第三节 电视风光艺术片 p178 西藏的诱惑 电视风光艺术片,主要是指以独特的屏幕造型,精美的画面语言,艺术的展现自然景观的秀丽和壮美,为其主要内容,在自然景观的展现中,注入创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具有较强主观抒情色彩的电视艺术片种。其主要表现内容有:一、 显现自然风貌的神韵;1 抓住景物的内在特征2 写意的同时要给予必要的造景3 允许对画面主体作适当的艺术处理4 不排除某些意向性的画面的运用二、寄寓创作者的情思;三、蕴含深刻的哲理意念。第四节 电视风情艺术片 p182 椰岛海韵费翔专辑电视风情艺术片,主要是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以介绍、歌颂和赞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

29、一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以充满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的音乐、歌曲、舞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艺术片种。其主要表现内容有:一、展现地域的风情;二、内蕴丰富的知识;三、充满生活的情趣。第五节 电视音乐艺术片 p185 走西口山西电视台电视音乐艺术片,主要是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的手段,以音乐语言为其抒情表意的主要艺术方式,以画面语言为其烘托渲染的辅助表现形态,给观众以音乐审美愉悦的电视艺术片种。其独特的特点有:一、以音乐艺术为母体;二、以画面语言为烘托;三、完成声画有机结合。第六节 电视舞蹈艺术片 p189 梦电视舞蹈艺术片主要是指以舞蹈的艺术形式为主体的电视艺术片,其中的舞蹈表演,既具有独立的

30、观赏价值,又是为表现统一的、完整的思想意念而设计的,是纳入整体艺术构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艺术片种。其主要特点是:一、以舞蹈艺术为形式;二、以时空交叉为手段;三、以艺术鉴赏为目的。第七节 电视专题艺术片 p192 巾帼风流电视专题艺术片,主要是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采用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段,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揭示一个共同主题、阐明一个统一思想,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和“艺术性”,达到一定审美品格的电视艺术片种。其主要特点是:一、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二、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三、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第八节 电视文献艺术片 p197 血沃中原电视文献艺术片,主要是指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其画面的主要内

31、容,通过电视技术的画面切换和组接,以及诸多艺术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达到介绍历史事实,表达浓厚情感的电视艺术片种。其主要特点是:一、以现实的视角审视历史;二、以情感的流动负载思想;三、以意象的表现创造艺术。第九节 电视民俗艺术片 p201 喜歌所谓电视民俗艺术片,主要是指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艺术的反应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各民族不同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诸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崇尚禁忌。衣冠服饰、烹调饮食等。通过这种民间习俗的展现,揭示不同的民族心理、志趣、信仰,以及历史发展和文化特征。其主要特点是:一、民间习俗的艺术表现;二、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三、文化内涵的深刻揭示。第十

32、节 电视艺术片的审美特征 p205很好的认识和把握电视艺术片独特的审美特征,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艺术规律的电视艺术片,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艺术享受和审美需求。一、主体性二、抒情性三、意象性四、兼容性五、知识性六、娱乐性第十一节 电视艺术片的艺术价值电视艺术片,是电视屏幕上颇具特色的电视品种,它不同于其他的任何节目样式。它承担着其他节目样式所不可替代的艺术功效,给观众带来其他节目样式不可替代的审美愉悦,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一、提高电视屏幕的文化品位; 二、给予观众艺术的审美享受; 三、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第八章 电视剧的创作第一节 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替一 电视剧观念的诞生 (1958-1966)

33、(直播电视剧时期)1958年,我国开始组建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我国第一个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 (编剧陈庚,导演胡旭、梅村) 特征:直播电视剧时期,时效性和纪实性是构成电视剧总体观念的基础。 电视剧,是指在演播室里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的艺术处理,运用电子传播手段,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特定的艺术样式。主要是以戏剧美学作为支撑点。 二 电视剧观念的嬗变 (1978-1982) (电视单本剧时期) 此时期电视剧的创作特征:1 由室内走向室外2 由演播室搭景,走向实景拍摄3 由三维空间,走向多维空间4 由时空限制,走向时空自由5 总之,电视剧的制作,走向电影的

34、模式,主要以电影美学作为支撑点。 1978年5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单本剧-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三家亲 新岸电视单本剧的代表作 三 电视剧观念的更新 (电视连续剧时期) 此时期电视剧的创作特征: 通过多集电视剧的艺术形态,容纳更广的社会生活,叙说漫长的人物命运,满足观众长期收看的嗜好,跨越了模仿戏剧,模仿电影的阶段,终于发现了自我-电视美学的支撑点。 1980年,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揭开我国电视连续剧的序幕 代表作四世同堂1985年四 电视剧观念的创作(1985年以后)此时电视剧的特征: 电视剧的题材、样式、风格大大扩展,凡是来自社会生活,构成一定情节,有那么一两个人物

35、的电视文艺节目,统统囊括在“电视剧”这一总体观念中,成为最具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形态。体现为诸多美学形态的兼容。女记者的画外音,有意识的追求本体观念,自我价值的电视剧。新闻启示录,更以独立思考,大胆的创新,推动了电视剧观念的发展。巴桑和她的姐妹们,电视剧观念的创新之作。五 电视剧观念的成熟 20世纪90年代初,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电视剧终于跨入了“电视化”生产的历史新时期。 此时电视剧的创作特征: 室内搭景、多机拍摄、现场录影、当场切换、同步完成。这是遵循电视技术和艺术规律生产的独特屏幕艺术形态。至此,电视剧终于发现了自我、认识了自我,它完善了“自我”的美学体系,构成真正以电

36、视美学为支撑点,充分“电视化”了的电视剧。第二节 电视小品、短剧 多棱镜电视小品,是电视屏幕上小小的艺术品 (重“意境”)电视短剧,是屏幕上短小的电视剧 (重“情节”)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短小”,是电视剧家族中最短小的艺术样式。艺术特征: 1 短小隽永,言简意赅 2题材广泛,富于哲理 3情节凝练,诗意盎然创作方式: 1选材,要适当,小中见大 2构思,构思要新颖(选材新、表现新),构思要精巧 3表现,恰当的剪裁,浓郁的情趣,生动的细节,绝妙的结尾 (表现手法)第三节 电视单本剧 凡人小事 新岸 是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所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一次将戏演完的电视剧艺

37、术形式。从情节、结构来看,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独幕剧”。艺术特征:1 结构完整2人物集中3 情节紧凑4 风格多样创作方式:1 取材现实生活2 塑造人物形象3 描绘生活场景4 注重屏幕造型第四节 电视连续剧 敌营十八年 渴望 是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电视剧,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只播出整个故事的一部分,但它也可以单独成立,只在结尾时留下悬念,以待下集时人物和情节再继续发展。它类似我国的章回小说和长篇小说,往往说到紧要的高潮处,来一个“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借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吊住观众的胃口,达到吸引观众收看下集的目的。艺术特征: 1 开放式的艺术结构 2 叙事

38、式的表现手法 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 叙事线索:单线型、复线型、网状型 3 悬念的设置和安排创作方式: 1 书写漫长的命运轨迹 2 渲染跌宕的思绪情怀 3 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编剧方法: 1 构筑典型的生存环境 2 编织错综的人物关系 3 开拓复杂的情感世界 4 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第五节 电视系列剧 编辑部的故事 是一个分级播出的电视剧,但它与电视连续剧不同。它虽然由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但故事本身并不连贯。电视系列剧的每一集都是一个新的、完整的故事,但是这一集的故事和下一集的故事没有内容上的联系。也就是说,人物保持着连贯性,而每一集的情节是独立的。观众在观赏电视系列剧时,既可以连续看,也可

39、以断续看,就是偶尔看一集,也能看懂。艺术特征: 1 背景相同 2 独立成篇 3 情节取胜创作方式: 1 统一的主题 2 统一的人物 3 同一的风格第六节 通俗电视剧 公关小姐 以反映大众的世俗生活和情感为主要内容,以一定的程式化和模式化为主要形式,以给大众提供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明白晓畅,浅显易懂,便于接受的大众文化文本。背景: 1 社会开放 2 经济搞活 3 电子传播 4 大众文化特征: 1 世俗化 2 技术化 3 标准化 4 商业化 5 娱乐化历程: 1 起步期(19801984) 敌营十八年1980 2 探索期(19851990) 四世同堂1985 3 发展期(1990至今) 渴望类型:

40、 1 伦理剧 渴望 2 言情剧 爱你没商量 3 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4 警匪剧 西部警察5 怪异剧 西游记 6 武侠剧 海灯法师 思辨:1 梦幻与现实2 商品与艺术3 娱乐和审美4 俗与雅第七节 电视历史剧 三国演义 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剧。创作电视历史剧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客观地认识历史,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现实服务。因此,电视历史剧总是以今推古,借古喻今,古为今用。电视历史剧的创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眼光 2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3 细节描写加强生活场面的历史感艺术特征: 巾帼悲歌 1 深沉的历史把握

41、2 厚重的文化思考 3 严峻的自身审视 创作方式: 三国演义 1 浩瀚的历史画卷 2 宏观的战争景观 3 众多的历史形象 4 精美的造型艺术 创作思辨: 三国演义 1 原著与改编 2 过程与情节 3 形似与神似 4 写实与虚幻第八节 纪实性电视剧 赖宁 以真人真事为基础,遵循戏剧创作的艺术规律,强化戏剧冲突,塑造屏幕形象,注重细节描写的独特电视剧戏剧样式。艺术特征: 好人燕居谦 1 塑造真实的屏幕形象 2 纪实手法的艺术运用 3 电视语言的综合运用 创作思辨: 1 全是真的 2 全是假的 3 半真半假第九节 电视剧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的产生缘由地域特色的文化基础地域特色的艺术成就 一部成功的具有

42、地域特色的的电视剧,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独特艺术创造 1 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2 独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3 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形态 4 独特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 5 独特的语言构成和行为风范第十节 电视剧的观念创新与理论建设理论空白期(19581980)理论混沌期(19801985) 理论觉醒期(19851987) 理论建设期(1987至今)一 理论空白期(19581980) 1 电视剧尚未造成社会影响 2 电视剧尚未形成独立的艺术 3 电视剧尚未涌现典范作品二 理论混沌期(19801985) 1981年2月,全国电视剧编导经验总结会 (电视剧界的第一次理论研讨会) 1982年2月,

43、全国电视剧座谈会 1983年1月,全国电视剧导演艺术理论座谈会 1985年10月,全国提高电视剧质量研讨会 此时期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特点: 1 电视剧界开始重视理论研究,决心逐步建立中国自己的电视剧艺术理论 2 电视界尚无自己的理论工作者,电视界本身,尚未取得一席发言之地 3 电视剧编导者的理论阐释,也尚停留在“经验总结”的阶段,尚未提到理论的高度1983年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研究部,开始出版电视剧艺术资料选编(双月刊、内部发行)。我国最早的“电视剧理论刊物”,是我国开始有意识地对电视剧给予理论的研究和探讨的重要标志1 亦步亦趋的学习戏剧,特别是电影理论2 充分借鉴国外的理论经验3 电视剧理论初

44、见端倪正统 正宗 名正言顺王浩,电视剧本体理论意识的觉醒电视 电视剧奚里德,对电视剧的“本体特征”做出初步的探讨,从而对日后建立独立的电视剧美学体系,奠定了一块基石。电视剧初探王维超1983,我国第一部有关电视剧的理论专著电视文学概论刘树林1985,较为系统的阐述了电视剧文学剧本的特征和构成三 理论觉醒期(19851987)主要标志: 1 “电视理论座谈会” 1986年7月,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部”和 “学院出版社”联合召开 2 “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术研讨会” 1987年2月,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和北京电 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召开3 “全国电视剧美学研讨会” 1987年3月 太原,

45、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山西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 第二个标志,是“纯理论”的电视刊物开始出现 1 电视文学 1987.1 河北省广播电视厅 2 电视剧 1987.4 陕西电视台 3 当代电视 1987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4 电视艺术 1986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 5 电视艺术研究参考 1986.12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三个标志,有关电视剧的理论专著开始较多的出版 1 电视剧的足迹 丁浪 1986.3 2 电视剧创作概论 高鑫 1986.1 3 电视剧编剧技巧 陆海波 1986.7电视剧观念上的变化和发展 1 电视剧是独立的艺术形态 2 电视剧理论本体意识加强 3 电视剧理论的多向探索四 理论

46、建设期(1987至今)深入的专题理论研究 1 儿童电视剧的研究 2 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3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 4 电视剧地域特色研究 5 室内电视剧研究 6 电视喜剧研究 7 行业电视剧研究 8 通俗电视剧涌现的评论及理论文集电视剧理论专著的出版 第九章 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充分调动电子的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的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艺术形态。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历史轨迹 1 舞台演出实况转播 2 演播室现场直播 3 电视综艺节目实况录像 4 电视综艺节目综合艺术制作第二节 电视综艺节目的电视化1 手

47、段电视化, 从“记录传播型”向“电子创造型”转化 电脑绘画技术的开发 视频特技制作技术的开发 多层制作技术的开发 数码特技技术的开发2 语言化电视, 从“单一语言型”向“多元语言型”转化3 时空电视化, 从“时空束缚型”向“时空自由型”转化4 思维电视化, 从“线性思维型”向“场性思维型”转化 第三节 电视综艺晚会 以现场直播副技术手段,文艺晚会的艺术形式,通过电子技术手段的制作,对各种文艺节目进行再创作,经过节目主持人的组织和串联,将文艺与娱乐融为一体,给观众以综合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一 电视综艺晚会电视化 1 电视直播技术手段 2 电视多时空表现 3 独特的电子切换技术二 电视综艺晚会

48、的类别 1 电视节日文艺晚会 (创造中注意的问题) 创造节日气氛 注重节目内容 讲究艺术形式 2 电视专题文艺晚会 (审美特征) 专题性 多样性 观赏性 三 电视综艺晚会的创作特征 1 开掘新颖题材 2 独创艺术形态 3 追索地方特色 4 探求文化底蕴四 电视综艺晚会的审美追求 1 审美主动性 2 审美选择性 3 审美趣味性第四节 电视文艺节目 黄河神韵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多样化和整体感的审美享受。一 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化 1 走向自然时空 2 电子特技的综合开发 3 场性信息的艺术体现二 电视文艺节目的类

49、别 1 电视音乐节目 电视声乐节目 电视器乐节目 综合音乐节目 电视专题音乐节目 2 电视舞蹈节目 电视民族舞蹈 电视芭蕾舞蹈 电视社交舞蹈 电视现代舞蹈 电视新潮舞蹈 3 电视戏曲节目 电视戏曲剧目 电视戏曲晚会 电视戏曲集萃 电视专题戏曲 4 电视曲艺杂技节目 电视曲艺节目 电视杂技节目 5 电视文艺竞技节目 竞技性 现场性 观赏性 娱乐性第五节 电视综艺栏目 东西南北中 以栏目化的形式出现,通过电视栏目主持人的主持串联,将诸多电视文艺样式组合在一起,经过电视杂志化的艺术处理,给观众以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文艺形态电视综艺栏目电视化 1 发挥栏目化优势 2 文艺样式的多样化 3 电视主持

50、人的风采第六节 电视综艺节目的审美特征1 多样性2 同步性3 群众性4 综合性第七节 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1 屏幕意识2 观众意识3 文化意识第八章 电视艺术片编导的素质与修养1 基本功2 综合文化艺术修养3 人格修养4 社会生活修养5 创造性思维第一节 基本功 1 口语表述能力 2 文字表述能力3 电视语言表述能力 电视艺术片的编导,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是基本的表达能力,也就是能顺畅的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力。一、口语表述能力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看别人的作品,听别人的东西,往往产生“正合吾意”之感,但自己产生了很多朦胧的想法,却往往难以找到特别准确、到位、清晰的语汇。这就需要口语与文字表述能力

51、的强化与训练。口语表述能力的提高须借助大量的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在不同的场合找到适应场合的得体语汇。二、文字表述能力 作为电视艺术片的编导,若想成功地拍摄一部电视艺术片,少不了口语与书面语(或文字)的基本功。因为他需要经常地对自己的创作意图、创作动机,不论是拍摄计划的制订、拍摄方案的实施,还是拍摄过程中的传达,以及对于自己创作的宣传推广等,都离不了“说”,离不了“写”,说不出来或说不到位,写不出来或写不到位,都将大大影响拍摄质量和宣传效果、收视效果,口语表述能力与文字(书面语)表述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容易遗忘和衰弱的东西。由于电视特殊的制作方式和运作方式,使许多编导在大量事务性

52、的工作中逐渐减弱了口语表述特别是文字(书面语)表述的能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优秀的电视艺术片编导就非常注意这个问题,无论是在拍摄前期的准备阶段,还是在拍摄过程之中,乃至于拍摄完毕之后,都能够刮进时间用很准确到位的语汇将其梳理、表达清楚,这样长期积累,就不至于使口语与文字(书面语)表述能力下降,从而保证不断地推出新成果。三、电视语言表述能力对电视艺术片的编导来说,对电视专业语言的熟悉与把握的基本功至关重要。电视专业语言与其他艺术门类、媒介门类的语言还很不相同,它的基础是电子技术,对于电视艺术片编导来说,对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等及其手段的熟悉与把握是很有必要的,从对它们的操作

53、,它们的功能,到它们的多种可能性,都应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如何把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构思与这种特殊媒介的特殊语言结合起来,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对于画面语言、声音语言(人声、音乐、音响等)及造型语言等电视语言手段自身的诸多特征,以及它们如何更好地为编导的电视艺术创作服务等,都是值得电视艺术片编导好好思考的。第二节 综合文化艺术修养一、文化艺术修养的含义一个优秀的电视艺术片编导,应当具备丰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概括起来就是面与点的积累。 1 所谓“面”,主要指的是知识面,举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历史的与现实的种种知识。 2 所谓“点”,主要是指在某一方面有较为高深的钻研,形成一家

54、之言甚至成一家之说。总的来说,面要广,要杂;点要深,要专。二、必要性作为电视艺术片,它的外延范围较为广泛,只有一方面的知识积累不够;但又是创作性的成品,需要编导在自己的拍摄对象身上开掘出不同寻常的、富于个性的东西,这就需要编导在某一方面有较为精神的研究与理解。三、如何达到这种要求除了接受较多、较好的正规教育之外,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积累是最好的途径。一些成功的电视艺术片编导,他们多是有良好的文化艺术基础,同时在实践中又不断丰富、长进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西藏的诱惑的编导刘郎,在拍摄电视艺术片之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经典,如唐诗、宋词、元杂剧、明传奇等都有所涉猎研究,对传统文化存着浓厚的兴趣

55、,正是因为有这样厚实的积累,才有了他功底扎实的作品。文化艺术修养的工夫无法偷懒,也无法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自觉长期的坚持;有了它的保证,才有可能有滚滚而来的才思,否则就容易过早地干枯,而无法进入创作状态,或无法提高创作水准。第三节 人格修养一、人格修养的含义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心理、气质、个性、学识等的综合体。较高的人格修养意味着有较为稳定、积极的情感心理状态,有较为准确深刻的思想,由教委的提示度的气质个性,有较为浓厚的学识等。二、必要性 电视艺术片尽管与其他种类的艺术创作有很大不同,但总的来说,它还是有较强个人创作色彩的,作为主持电视艺术片创作的核心人物电视艺术片编导,他的人格水平如何,

56、对电视艺术片成品影响最大。艺术片编导的人格修养是带来电视艺术片个人风格、个人魅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出色的电视艺术片编导,应当具备较高的人格修养。三、人格修养的表现(一)敬业精神(二)对自己的创作精益求精(三)有不断追求真、善、美理想的精神第四节 社会生活修养 电视艺术片编导单有书本知识还不够,更需要他个人丰富多样的生活经验、丰富多样的人生阅历。电视艺术片编导的社会生活修养是保证电视艺术片的深度、厚度、力度的基本前提。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 作为电视艺术片编导,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就是具有发现、开拓、创新、求异的思维。对于电视艺术片编导来说,要想富于创造性思维,除了积累自己个人的经验外,还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创作突破点。此外,应该相信自己的艺术知觉,相信自己的艺术想象力,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有了这些,再加上上述各种修养的积累,就有可能形成创造性思维,在发现、开拓、创新、求异之中就不断会产生新的灵感,就会催生一部部优秀的电视艺术片问世。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