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8045248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毒有害气体防护知识化工厂的生产车间发生事故而使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运输有毒有害物的车辆发生泄漏或翻车都能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造成空气严重污染。因为属于突然发生意外事故,进入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数量突然加大而造成空气严重污染。这样的污染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危及公共安全。应对这类事故是我们要学会自我应急防护。有毒气体主要有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两种,是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原料或产品。发生中毒事故往往是由于生产中跑、冒、滴、漏或事故而致气体外逸,使人体呼吸道黏膜、眼及皮肤受到直接刺激作用,甚至引起肺水肿及全身中毒。常见的有毒气体有氯、氨、氯化氢、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

2、化硫、三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常见有毒有害气体按其毒害性质不同,可分为: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窒息性气体一一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1 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

3、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三酸”蒸气既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也可引起皮肤烧伤;长期接触低浓度酸雾,还可刺激牙齿,引起牙齿酸蚀症。氯、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水溶性大,遇到湿润部位即易引起损害作用。如吸入这些气体后,在上呼吸道粘膜溶解,直接刺激粘膜,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和分泌增加,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流涕、喉痒、呛咳等症状。氮氧化物、光气等水溶性小,它们通过上呼吸道粘膜时,很少引起水解作用,故粘膜刺激作用轻微;但可继续深入支气管和肺泡,逐渐与粘膜上的水分起作用,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刺激性

4、气体的预防重点,是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并作好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管道化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自动调节以维持正常操作条件,防止事故发生;提高设备的密闭性,防止金属设备腐蚀破裂;根据生产工艺特点选用合适的通风方法。加强个人防护,大量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耐腐蚀的防护用具,如聚氯乙烯、橡皮制品、橡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胶鞋等;戴防毒口罩或防护面具;涂皮肤防护油膏。加强健康监护,做好岗前及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病或皮肤暴露部位有湿疹等疾患、眼及鼻、咽喉、气管等呼吸道慢性疾患、肺结核(包括稳定期)以及心脏病患者,不应做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作

5、。1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在金属矿物的焙烧、毛和丝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亦有含二氧化硫的废气排出。二氧化硫是无色、有硫酸味的强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与水蒸汽接触生成流酸,对眼睛、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水肿。它是一种活性毒物,在空气中可以氧化成三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其毒性要比二氧化硫大 10 倍。二氧化硫对呼吸器官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使鼻、咽喉和支气管发炎。当空气中 S02 浓度达0.0005%时,嗅觉器官就能闻到刺激味;达 0.002%时,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头痛和喉痛;达0.05%时,可引

6、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死亡。我国二氧化硫安全卫生标准为 15mg/m3。2 氮氧化物(NOX)氨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及化工、电镀等生产过程。NO2 是棕红色气体,对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实验证明,NO2 会迅速破坏肺细胞,可能是肺气肿和肺瘤的病因之一。NO2 浓度在 13ppm 时,可闻到臭味;浓度为 13ppm 时,眼鼻有急性刺激感;浓度在 16.9ppm 条件下,呼吸 10min,会使肺活量减少,肺部气流阻力提高。3 光气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是在生产环境中吸入光气引起的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光气生产中,氯代烃高温燃烧中,光气进行有机合成,制造

7、染料、农药、医药等生产中均可接触到光气。生产环境光气浓度在 2030mg/立方米时,可发生急性中毒,100300mg/立方米,接触 1015min 可致严重中毒或死亡。临床主要引起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引起支气管痉挛,化学性炎症、肺水肿、窒息等。急性中毒治愈后,一般无后遗症,重度病例可留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2 窒息性气体中毒的预防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物等,它们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危害。1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能均匀散布于空气中,微溶于水,一般化学性不活泼,但浓度在 1375%时能引起爆炸。一

8、氧化碳多数属于工业炉、内燃机等设备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也有来自煤气设备的渗漏。一氧化碳毒性大,它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大于氧与人体血红素的亲和力的 250300 倍。人体吸入含一氧化碳的空气后,一氧化碳很快与血红素结合而大大降低雪红素吸收氧的能力,使人体各部分组织和细胞产生缺氧,引起窒息和血液中毒,严重时造成死亡。当空气中 CO 浓度达 0.4%时,人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失去知觉,若抢救不及时就会中毒死亡。一氧化碳中毒程度和中毒快慢与一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如表所示。由于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能均匀地和空气混合,不易被人发觉,因此必须注意防备。我国一氧化碳安全卫生标准为 30mg/m3。人体中毒程度和快慢与

9、一氧化碳浓度的关系2 硫化氢(H2S)无色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的可燃气体。可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自燃点 246C,爆炸极限:4.3%46%。硫化氢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达爆炸范围可引起强烈爆炸。硫化氢由硫化铁稀硫酸或盐酸反应制得或通过氢与硫蒸气反应制取,硫化氢很少用于生产,一般作为化学反应过程中,如含硫石油开采和提炼、粘胶人造纤维、合成橡胶、染料、鞣革,以及制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可作为分析试剂,农业上可作为消毒剂);它也可在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期间释放出来,急性中毒事故多是后种情况,也常在矿井、气井和下水道中遇到硫化氢。硫化氢是强烈的刺激神经的毒物,可引起

10、窒息,即使低浓度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可因其明显的臭蛋气味而被察觉,然而持续接触使嗅觉变得迟钝,高浓度硫化氢能使嗅觉迅速麻木。国家规定卫生标准为 10mg/m3。轻度中毒时,眼睛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痛,还可有眼睑痉挛、视力模糊症状;鼻咽部灼热感、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壮举晕、头痛可持续几小时,乏力,腿部有疼痛感觉。中度中毒时,意识模糊,可有几分钟失去知觉,但无呼吸困难。严重中毒时,人不知不觉进入深度昏迷,伴有呼吸困难、气促、脸呈灰色紫绀直至呼吸困难缓解,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强直性痉挛。大量吸入硫化氢立即产生缺氧,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引起肺部损害,导致窒息死亡。应加强生产

11、过程中的密闭、通风和排毒。生产过程应密闭化,在可能逸出硫化氢的场所安全排风通风设备,企业应纳入经常性卫生监督,应监测生产环境空气中 H2S 浓度。不得已进入含有 H2S 的局部空间操作设备或处理下水道时,应事先进行局部通风换气净化空气,并测定 H2S 浓度,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测定 H2S 浓度,决不可凭嗅觉检测有无 H2S 存在。对业经测得有 H2S 的场所,应加强人身防护,工人进入时应戴氧气呼吸器或有灰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必须有责任心强的工人在外监护。在下水道或清理污水池时工人应戴化学防护镜。在贮存或使用硫化氢场所,应禁止吸烟和明火,电器设备应是防爆型。运输过程中钢瓶应固定,并贴“有毒压缩

12、气体”标志,储藏应在防风雨日晒的密闭室内。含硫化氢的废气处理,排放应遵守环境保护法。为了减少硫化氢对人体的损害,建议选择相关的检测仪器(如硫化氢报警器),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措施,把对危害及损失降到最低。3 有毒气体泄漏应急要点1、发生事故后,人员和伤员要立即撤离至上风处,隔离至气体散净。2、合理通风,切断气源。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要根据泄露有毒气体性质,使用泡沫或沙土灭火。对有毒气体使用泡沫或喷雾状水稀释、溶解,并收集和处理废水。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3、处置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喝水;工作后立即淋浴更衣;进入有毒气体高浓度区域工作必须有人监护。4、处置中毒人员。迅速撤离中毒人员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和保暖。用清水清洗受污染的皮肤,脱去受污染的衣服。注意观察早期病情变化,必要时吸氧。中毒人员应避免活动,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4 有毒气体泄漏应急措施1、发生事故后,事故区域内的人员和伤员要注意观察风向,并立即撤离至上风处。2、事故处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戴好防护工具,必须使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穿化学防护服,手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