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复习重点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8044339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财政与税收-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财政与税收-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财政与税收-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财政与税收-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税收-复习重点(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财政概论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合理有效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效率损失: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全/对称、竞争失灵、交易成本;分配不公:收入分配不公平、消费者偏好缺陷。)政府干预手段:1.行政、法律手段: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2.经济手段:组织公共生产,财政手段,金融手段。政府失灵: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政府失灵的表现:1.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未达到预期目标;2.政府干预达到预期目标但成本高昂;3.政府活动过度引发负面效应。(

2、具体表现:短缺和过剩,信息不足,寻租行为,缺乏市场激励,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政府失灵的原因:1.有限信息;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3.官僚主义:认识时滞、决策时滞、执行与生效时滞;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公共需要的特点:1.受益的外在性;2.需求的整体性;3.这种需求一般是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消费者无须为满足需求而直接付费。公共物品:指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公共定价的形式:1.纯公共定价:政府直接

3、制定自然垄断行业(能源、通信、交通公用事业,煤、石油、原子能基础产品行业)价格。2.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金融、农业、高教、医药行业)价格。公共定价的原则:1.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物品使用效用,政府支出效益;2.保证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公共定价方法:1.定价水平:提供每一单位的物品和服务的定价(收费)是多少;2.定价体系:考虑费用结构(固定费用可变费用)和需求结构(家庭享用企业使用、少量需求大量需求、高峰负荷非高峰负荷需求)的各种定价组合。【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财政的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

4、称性。财政的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外部不经济的矫正,信息不完备下低效率的矫正,对私人行为的直接干预。2.收入分配职能:政策工具有税收,公共支出,公共管制。3.稳定与发展经济职能: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补充:监督管理职能)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如何从个人偏好得出一个集体的偏好。公共选择理论:关于公共需求和公共产品决定过程和决定机制的理论。公共选择的原则:所做出的决策或选择应达到社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公共选择的机制:1.一致性规则;2.投票的多数性规则;3.最优多数性规则与交易成本。公共选择的交易成本:1.抉择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劝说成本,

5、谈判成本,机会成本;2.外部成本。第二章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财政支出原则:量入而出,优化支出结构,兼顾公平与效率。财政支出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等价性原则)财政支出规模指标:绝对量指标,相对量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变化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G(%)G/Gn1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Eg=G(%)/GDP(%);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MGP=G/GDP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1.宏观因素: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对经济体制的不同选择,中长期发展战略,当前经济政策;政治性因素:国家职能的扩大,政局是否稳定,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社会性因素:人口与义务教育、就业,

6、医疗卫生保健,失业与贫困救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2.微观因素:从具体支出项目支出效用来分析、控制总财政支出规模。3.政治决策程序:民主决策机制的科学性,重大问题集体决策机制、专家咨询制度的健全性,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的完备性,依法行政的完善性。财政支出增加原因的理论:1.瓦格纳定律;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4.官僚行为增长论。财政支出结构:(影响因素:政府职能、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总量、制度变迁)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1.内源性效益:总量效益,结构效益,项目效益;2.部门绩效评价;单位绩效评价。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

7、务”收费法。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1.“3E原则”即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规模效益指标体系: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出贡献率,财政支出公共物品产出率;2.结构效益指标体系:本级财政支出占本区域财政支出的比重,各类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项目支出类别的比重;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支出项目的成本收益率,财政资源使用成功率;4.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履行职能的标准成本率,政策目标完成率。第三章 财政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物品或劳

8、务所形成的支出,反映了政府在市场的交易活动中对社会资源直接配置和消耗的份额。(特点:有偿性,等价性,资产性,消耗性)社会消费性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科文体卫支出。财政投资的特点(与私人投资区别):投资领域、资金来源、使用规模、投资方式不同。财政投资必要性:1.克服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失灵;2.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3.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政府财政投资的范围:1.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它性的纯公共品;2.带有显著外部收益、能够创造社会公平的物品和服务;3.自然垄断产品。影响政府投资比重的因素: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阶

9、段。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1.基础设施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是社会先行资本;2.基础设施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生产条件”,基本上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1.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也包括本部门)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2.基础设施在产业锁链中的地位:当基础产业、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时,一般要求适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3.从价值构成上分析,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基础设施提供

10、方式: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反垄断的需要)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地方性公路和桥梁)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港口、中小型机场)BOT方式:政府与私人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权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承担该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和经营。即建设-经营-移交模式(发电厂、高速公路、能源开发、污水处理厂)TOT方式:通过出售现有投产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产权以获得资金来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ABS方式:以资产为支持的

11、证券化,它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证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它一般需要银行及证券公司的合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部门特殊性和财政投资必要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和重点: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的范围: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2.农业科研与农村教育;3.农业社会化服

12、务体系建设;4.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5.农业自然灾害救济。我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特点:1.一般特点:主要提供外部效用明显的农村公共物品。2.特殊性:农业效率低下,自身积累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环境保护支出财政投融资体制: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政府统一掌管,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人(入股)或融资(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资金筹集方式、投资方式、资金融通】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

13、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改革完善政府资金投融资机制:1.成立专门服务于政府投融资目标的政策性投资银行;2.扩大政府股份投融资活动;3.改进政府债务投融资机制;4.政府鼓励社会其他资金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5.财政周转金一般不再有偿使用。“三大”政策性银行:1.国家开发银行;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中国进出口银行。我国政策性银行特点: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完善政策性银行体制:1.财政投融资体制法制化;2.融资渠道多元化;3.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

14、资协调机制;4.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促进投资环节严谨高效。第四章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的社会集团所给予的部分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表现为资金的单向流动。(分类:转移性支出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补助支出又分为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社会保障功能:1.社会性功能:社会补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社会公平功能;2.经济性功能调节:投融资功能,平衡需求功能,收入分配功能,保护和配置劳动力的功能。政府承担社保原因:1.信息不对称导致私人保险市场的不完全,市场无法为个人面临的许多重大风险提供保险;2.只在普遍提供社会保障利益的社会保险具有有益产品

15、性质;3.商业保险和政府保险相比,前者无法做到按照通货膨胀情况将保险支付指数化;4.保险市场上,高成本与多样化选择之间具有替代关系;5.税收的稳定性。社保支出内容: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福利;社会抚恤。社保基金筹集方式:1.完全基金制(优点:在较长时间里分散劳动风险;费率稳定不变,个人和企业负担较轻;并可在实行保险初期产生大量储备金,不存在支付危机。缺点:在开办初期实行较高的缴费率;面对如何使这笔资金免于通货膨胀的威胁,不断有保值增值的问题。)2. 部分基金制:费率分阶段调整,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综合考虑了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原则。3.现收现付制(优点:简便易

16、行,并在开始时缴费率较低 ;可避免物价上涨而造成的资金贬值。缺点:缺乏长远规划及必要的储备积累,也存在税率不稳定,“代际转嫁”的缺陷。) 社保制度改革:1.国外:提高缴纳保险费标准;削弱社保资金开支;对社会福利津贴征税。2.国内:扩大社保体系覆盖范围;必须解决保障资金来源问题;适时改征社会保险费为保障税;加强社保资金科学管理。财政补贴: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业事业单位或居民提供的一定数额的财政性补助和津贴。财政补贴特征:较强政策性,一定灵活性,明显实效性。财政补贴性质:财政补贴是政府单方面的无偿支出,与价格变化联系紧密的支出,财政补贴可以影响

17、价格结构。财政补贴分类:1.从财政统计角度,分为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以及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税收支出三类较隐蔽补贴;2.从补贴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财政补贴可以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3.从政府是否明确的安排支出来划分,补贴分为明补和暗补。 财政补贴影响:正面:1.稳定物价,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安定;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3.促进对外贸易增长,增进技术交流与合作。负面:1.扭曲价格体系,影响价格调节作用的发挥;2.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3.加重财政负担。财政补贴制度的完善: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真正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供给增长的农业补贴政

18、策;2.改进公用事业补贴方式,提高补贴的效率;3.取消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推进企业改革的进程。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并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税收支出的分类:1.按税收支出性质:照顾性税收支出,刺激性税收支出。2.按税收支出方向:体现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体现国家区域发展税收政策、体现国家社会政策的税收支出。3.按税收支出方式:直接、间接。4.按税支出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如美澳德法比;准预算管理模式,如加英意荷;非制度化的临时监控。税收支出形式:税收豁免,税前扣除,加速折旧,盈亏相抵,优惠税率,税收抵免,税收饶让,优惠退税

19、,延期纳税。第五章 财政收入基本理论财政收入: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总和。(意义:1.财政支出的前提,实现国家职能的财政保证;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财政支出分类:1.按收入形式: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2.按收入持续与否:经常性收入,非经常性收入。3.按收入来源:国有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和其他部门收入,即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4.按收入管理方式:预算内和预算外,预算外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其他预算外收入。5

20、.按国际标准:税收收入,社会缴款,赠与,其他收入。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1.静态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财政集中率K=FR/GDP100%);2.动态指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价格(价格总水平,税收制度,产品比价关系变动)。财政收入构成:1.分项目构成:总体分析,具体收入项目,税收与非税收入,预算外资金;2.所有制构成;3.部门构成。预算外资金:政府财政资金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

21、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与非税收入的区别与联系:非税收入是按收入形式进行的分类,而预算外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现在广泛提倡非税收入概念,表明随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将逐渐淡化预算外资金概念。财政收入原则: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2.兼顾三者和两级利益;3.合理负担。第六章 税收原理及税制税收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直接税,间接税;从量税,从价税;价内税,价外税;中央税,地发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正税,附加税。税收原则:1.财政收入原则:充分原则,弹性原则;2.经济发展原则:税收总量体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要求,税收对微观经

22、济活动的效率损失最小;3.公平原则:受益原则,纳税能力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遵从成本,征管成本。税收负担种类:1.微观:企业、个人税收负担率。2.宏观: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T/GNP),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T/GDP),国民收入负担率(T/NI)。税负水平的确定:税制,拉弗曲线。税负转嫁规律:供求弹性,课税范围,市场结构。(商品税易,所得税不易;从价税易,从量税不易)我国的税负转嫁:1.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2.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3.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4.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5.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6

23、.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税收经济效应:税收收入效应,税收替代效应。税收影响微观经济:1.劳动供给: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人们对生活和闲暇的选择,税收政策影响人力资源基础和劳动力素质。2.居民储蓄:从税收替代效应看税收影响储蓄报酬率,从税收收入效应看征税会增加储蓄。3.投资。4.个人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累进所得税,选择性商品税,社会保险税,财产税,税收支出,所得税指数化影响收入公平分配和收入公平选择。单一税制:1.优点:一次课征,对生产流通影响小;范围小,方法简单,节约征收费用;减少苛捐杂税,减轻负担。2.缺点:单一税种难保证国家财政需要;范围小,无法实现普遍

24、课税和平等课税;易引发某一方面经济上的变动,导致税源枯竭,损害经济资源,阻碍经济平衡发展。复合税制:1.优点:税源充裕,保证财政需要,税制弹性适应时政变动;涵盖面广,易于普遍课税和公平课税;保证税源不枯竭,促进社会经济综合平衡发展。2.缺点:税种繁杂;税负分布不均;征收成本高。税收管理:1.内容:税收法制、税收征收、税收业务、税收行政管理。2.原则:依法治税,集权分权结合,组织收入和发展经济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效率原则。第七章 国债及国债管理国债结构:1.主体结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事业单位、基金、居民个人、外国投资者);2.期限结构;3.利率结构;4.品种结构(分国库券、财政债

25、券、建设债券、可转换债券、储蓄债券等。我国已记账式为主,储蓄式为辅,普通为主,特别为辅);5.内外债结构。国债的经济效应:1.资产效应:国债是财富的一部分,具有稳定功能。2.需求效应:央行购买,增加总需求;商业银行或居民个人购买,调节总需求内部结构。3.供给效应:政府发行国债主要用于投资,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增加了有效供给。国债政策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发展。财政负担内涵:经济、政府、认购者、纳税人、后代人的国债负担。国债规模制约因素:社会应债能力,政府偿还能力,私人部门闲置资金数量,公共物品供给。国债负担评价指标:1.国债负担率=国债累积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外债

26、负债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外债债务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100%;2.国债依存度:国家财政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国家财政总支出100%,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100%;3.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外债偿债率=当年偿还外债本息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100%;4.国债借债率=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国债市场类型:国债发行市场(政府,投资者,中介机构);国债流通市场(场内交易、场外交易市场)。国债市场功能:1.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国债市场具有顺利实现国窄发行和偿还的功能。2.国债作为金

27、融政策工具,国债市场具有调节社会资金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的功能(是一国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有利于银行资本结构完善,降低不良资产率,增强抗风险能力;连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渠道;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最重要的操作工具)。我国国债市场存在问题:国债市场间不连通,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市场的基础建设落后于市场规模和交易规模发展的需求。完善国债市场对策:1.采取渐进步骤逐步打通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构建统一互联的国债流通市场;2.完善投资者结构和功能,提高国债市场交易的持续性和连续性;3.加快法规建设,为国债市场的规范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4.加强市场创新,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国债交

28、易方式的创新。国债发行方式:固定收益出售,公募拍卖,连续经销,直接推销,综合。(平价.溢价.折价)国债还本付息法:还本:买销、抽签、一次偿还、调换偿还;付息:按期分次、一次支付法。国债偿债资金来源:经常性预算收入,预算盈余,举借新债,偿债资金。国债利率制度: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国家信用.社会资金供给量.国家宏观调节政策.物价指数。国债(余额)管理制度:1.每年向全国人大作预算报告时,报告当年年度预算赤字和年末国债余额限额,全国人大予以批审;一般情况下,年度预算赤字即为当年年度新增国债限额。2.年度预算执行中,如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有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相应追

29、加年末国债余额限额。3.当年期末国债余额不得突破年末国债余额限额。4.国债借新还旧部分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自行运作。5.每年一季度,在中央预算批审前,求财政部在该季度到期国债还本数额以内合理安排国债发行额。(作用:1.全面反映国债余额及变换情况;2.有利于改善国债期限结构,防止国债膨胀;3.增强财政部门发行国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高财政调配资金运用能力,增强财政政策灵活性;4.增大短期国债规模提高了国债市场流动性,强化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发挥央行票据替代作用,避免央行票据规模膨胀和成本过高;5.优化国债期限结构,有利于建立具有市场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收益率曲线。)第八章 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产权界

30、定原则:国家所有、分级管理;谁投资,谁拥有产权;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占用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形式:按交易方式:购买式、承担债务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承担安排全部职工等其他条件;按交易主体间组织形式:兼并、拍卖、股份转让、资产转让、承包、租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企业、行政单位)及权限划分(各级、国家)。2.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及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实施对国家出资企业监督管理(对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进行选择与考核,对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的管理,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

31、);国家出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其他机构对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及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4.国有资产所有权能的实现方式:国有独资、国有独资、国有资本控股、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国有资产投资宏观管理:1.国有资产投资规模管理:确定国有资产投资规模的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投资安排不留缺口)。制约国有资产投资规模的因素(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人口增产速度、国民经济技术构成、产业结构、投

32、资效果)。国有资产投资规模调控。2.国有资产投资结构管理:现实与特征(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政府对特定领域投资的行政性垄断导致某些行业内国有资本投资比例过高)。国有资产投资结构和方向调整(将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保持国有经济对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的较强控制力)。国有资产投资项目管理:1.基本原则;2.国资委的备案管理和审核管理;3.国家对企业内部投资管理里要求:应制定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明确相应管理机构,报国资委备案;投资活动应结合企业实情提出相应定量管理指标,纳入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在投资活动中发生重大事项,应向国资委报告;应按时报

33、送年度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和分析材料。国有资产投资效益评价:1.指标体系:项目的财务和经济评价,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实现程度及持续能力评价。2.评价方法:逻辑框架法: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对比法:前后、有无、横向;调查法。国有资本收益形式:股息红利类收益、国有产权转让收益、企业清算净收益、其他收益。国有资本经营管理预算原则:统筹兼顾,适度集中;相对独立,互相衔接;分级编制,逐步实施;以收定支,不列赤字。国有资本经营管理预算机构:主管部门为各级财政部门;单位包括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以及其他有国有企业监管职能的部门和单位;监督管理机构包括各级人大常务委员会、各级政府、各级审计机关等。国有资

34、本经营管理预算收入项目: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国家的利润;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获得的股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以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其他收入。国有资本经营管理预算支出项目:资本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其他支出。企业国有资产综合绩效评价原则:全面性,客观性,效益性,发展性。企业国有资产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制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标准,评价计分确定企业综合绩效分值,确定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内容:财务绩效: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管理绩效。第九章 政府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亦称财政预算、国家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

35、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政府预算的实质: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和国家重要立法文件。政府预算特点:1.从形式看: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与支分门别类列入特定表格,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2.从内容看:反映政府集中支配财力的过程,预算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3.从实质看: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国家的重要年度立法文件;4.从程序看:要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政府预算类别:按预算形式分: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36、按编制预算的依据和具体编制方法分:增量预算、零基预算。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分:项目预算、绩效预算。按预算收支管理范围分:政府总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按照预算级次分:中央政府预算、地方政府预算。政府预算功能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状况;国家重要立法文件;政府调节经济重要手段。政府预算编制原则:公开性,可靠性,法律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政府预算级次: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原则,设五级预算: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直辖市预算;乡、民族乡、镇预算。预算管理权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预算、决算的审批权;预算、决算的监督权;预算、决算撤销

37、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预算执行的监督权;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权;根据授权,对决算进行审批;对预算、决算方面不适当的决定的撤销权。各级政府的职权:预算管理体制具体办法的确定权;预算、决算草案的编制权;预备费动用的决定权;预算执行的组织和监督权;对预算、决算方面不适当的决定的撤销权。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或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备费动用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定期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决算监督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决算监督;乡、民族乡、镇人大对

38、本级预、决算监督;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预算管理: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决算。预算拨款原则:按预算计划、事业进度、核定的支出用途、预算级次拨款。政府采购: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公开招标、投标方式选择供货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或所属团体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原则: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政府采购范围:从资金性质看:所有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购

39、买的项目;从采购对象性质看:一般分为货物、工程、服务三大类。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政府采购程序:确定采购需求/选择采购方式/签订采购合同/履行采购合同/效益评估。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监督、检查有关采购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采购范围、方式、程序执行情况;监督、检查采购人员职业素质、专业技能。预算管理体制: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及地方各级财政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及地方各级政府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和规定预算管理权限的制度。预算管理体制的本质、核心:1.本质:正确界定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正确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

40、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2.核心:各级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一级政权构成一级预算管理主体;我国分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明确国家财力在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如何分配;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事权与财权相统一;收支挂钩、责权结合。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确定各级人大、各级人大常委会、各级政府在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监督等方面拥有的权限和应负的责任。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由财政部门提出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分税制:是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

41、围,按税种划分财政收入,以确定中央和地方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种分级预算管理体制。包括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分税制的基本做法、实质、关键:基本做法:按税种划分税权,分级管理。实质:通过对不同税种的立法权、司法权、执法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实现事权同财权的统一。分税制的关健:能否独立行使立法权。分税制类型:按分配级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级;中央、州、县政府三级。按完善程度:彻底型(美);不彻底型(英、日)。 按税权分配程度:集权为主型(英、法、瑞典);分权为主型(德);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型(美)。分税制具体内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多级预算体制,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

42、求平衡;国会只审批中央预算,地方预算由本级立法机关审批。2.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国防费和外交支出由中央支出,行政管理费由各级政府负担;中央预算一般以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为主,地方预算以文教、卫生保健和市政建设为主。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为主;划分方法上,大宗收入的税种(所得税、增值税)归中央,收入弹性小的税种(销售税、财产税)归地方。4.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纵向调节,中央对地方的补助金制度;横向调节,地区间互助式调节,不通过中央预算。5.体制整体相对稳定。长期形成,经常调整的是集权与分权关系、相应的调节方法。我国建立分税制基本原则:存量不动,增

43、量调整,逐步提高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合理的财政分配机制。现行分税制存在问题:1.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题的支出职责还缺乏科学、合理界定;2.财权和收入划分不够科学;3.省级一下预算管理体制不够完善;4.政府间转移支付方式和转移至额度的确定办法需进一步科学化分税制改革:1.进一步明确政府间事权财政支出划分;2.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财力分配体系;3.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4.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1.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划分。2.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确定。)第十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财政平衡的实质:相对、动态、综合平衡。预算赤字: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

44、有赤字,但并不意味预算执行结果(增收节支)一定有赤字。决算赤字: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预算编制有赤字、或减收增支),出现赤字。财政赤字:一个财政年度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赤字政策:政府有意识地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巨额赤字。结构性赤字(充分就业赤字)。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是一种外生变量,主动的;周期性赤字。赤字因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动地产生和增减,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是一种内生变量,消极被动的。政府调控财政收支的措施当总需求总供给时:直接削减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膨胀,使供需达到平衡;直接增加税收,扩大供给,使供需达到平衡;双管齐下,缩小总需求的同时,增加总供给,使供需达到平衡;当总供给总需求:扩大财政支出,使供需达到平衡;削减税收,使供需达到平衡;双管齐下,扩大开支,削减税收,使供需达到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