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8040733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8.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学科概论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气工程概论论文摘要:电气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不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都是建 立在对电能的利用与控制上,电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电能普遍应用 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为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奠定了物质基 础。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 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本文介绍电气工程中的电机与电器、电力系 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 科,以及各自的研究热点容,其中还有个人的展望和心得体会。 关键字: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 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

2、技术绪论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我对自己选择的电气工程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 它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 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 且它发展迅速,有着广阔的前景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2,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 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 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在这里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 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 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

3、的基本训练, 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 的基本能力3。她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 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 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下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 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学科的研究领 域自成一体,各有所长,发展势头强劲。电机与电器电机与电器的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大型发电机、电动机,有着广泛 应用

4、的中小型电机。前者侧重于运行分析、建模仿真及监测诊断,后者侧重于理 论分析、设计方法及现代节能控制技术4。就电力工业本身而言,电机就是发电 厂和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它在机器制造业和轻、重型制造工业中应用广泛。可以 说,只要涉及电机的场所都能看到该学科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事大型电机运行分 析、监测控制或故障诊断等相关技术工作,也可从事电机设计及运行控制和节能 技术开发工作。电机与电器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中小型电机和低压电器 的制造与设计能力,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技术管理等实践能力的 应用型技术人才。电机的类型:按功能分为:1)发电机 : 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2)电动机 :

5、 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3)变压器、变频机、变流机、移相机 : 分别用于改变电能的电压、频率、 电流及相位;4)控制电机 : 作为自控系统中的元件。按功能分为: 电机中所用的材料:1导电材料 作为电机中的电路系统。为减小I2R损耗,要求材料的电阻 率小。常用紫铜及铝。2导磁材料 作为电机中的磁路系统。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较低 的铁耗系数,常用硅钢片、钢板和铸钢。3绝缘材料 作为带电体之间及带电体与铁心间的电气隔离。要求材料的 介电强度高且耐热强度好。按耐热能力可分为A、E、B、F、H、C等6级.4 结构材料 使各部分构成整体、支撑和连接其他机械。要求材料的机械强 度好,加工方便,重量轻。常

6、用铸铁、铸钢、钢板、铝合金及工程塑料。 电机中的损耗:铜耗pcu:电机运行时,导体中电流产生电阻损耗I2R 铁耗pFe:铁心变磁通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机械损耗pm :转动部分与轴承、电刷及空气间的摩擦,其大小与电机结构 及转速有关。附加损耗pad:由于齿槽存在,谐波,漏磁等因素而引起的额外损耗。当电 机产生的热量等于电机散发出去的热量时,电机的温度便不再上升而达到某一稳 定数值,此值与周围冷却介质温度之差,称为温升.电机的发热: 温度极限长期工作时,绝缘材料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都不会显著 变坏,通常可保证20年的寿命。若超过此温度,绝缘材料会因迅速老化而使性 能变坏,严重时可被烧毁

7、,造成电机的损坏电机的防护: 方式有开启式、防护式、封闭式和防爆式几种 开启式电机的定子两侧和端盖上都有很大的通风口,只能在清洁、干净的环 境中使用。防护式电机的机座下面有通风口,适用于比较干燥、没有腐蚀性和爆炸性气 体的环境。封闭式电机的机座和端盖上均无通风孔,完全是封闭的,适用于尘土多、特 别潮湿,有腐蚀性气体,易受风雨、易引起火灾等较恶劣的环境防爆式电机在封闭式基础上制成隔爆形式,机壳有足够的强度,适用于有易 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如矿井、油库、煤气站等。研究电机时常用的基本定律:全电流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力定律、电路定律、磁路及磁路定律。Ansoft maxwell

8、基本操作介绍:磁场分析方法:Maxwell 场量计算过程:No满足迭代停止 条件?计算开始结束并输出结果加密剖分初始剖分计算场醴量误差分析现在电机设计是该专业中比较热门的方向,电机的设计不得不提到设计软件有:ansoft、ansys、flux。其中较为常用的是ansoft其分析的基本过程: 建模*材料属性 -载荷及边界网格剖分计算机解算后处理5.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主要运用于:电力系统防雷保护设计、绝缘子在线监测、 防污闪、水果保鲜、真空断路器设计、脉冲储能技术及军工产品等,其研究容与 多个学科交叉,如脉冲与等离子方向、超导技术方向、自动化方向等7。主要在电力系统、电工制造和技术物

9、理等领域从事高电压、强电流技术、绝 缘技术、放电应用技术、过电压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或从事 设计、制造、运行工作8。如今,高电压这一传统专业又创新意,显现出前所未 有的生机,可谓“老树发新枝”。绝缘:是指使用不导电的物质将电位不等的导体分隔开来,从而保持不同的 电位。绝缘分类:绝缘通常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类。在实际中, 研究最多的是气体绝缘,使用最多的且最为可靠的是固体绝缘。绝缘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选择合适的绝缘距离以及如何提高绝缘体的耐压9。气体放电: 气体中流通电流的各种形式统称为气体放电。气体由绝缘状态突变为良导电 态的过程,称为击穿。当击穿过程发生在气

10、体与液体或者气体与固体的交界面上 时,称为沿面闪络。在实际中,很多设备采用空气绝缘,有可能发生电晕放电、 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两论:汤逊放电理论(需要巴申定律的补充)和流注理论10。防雷装置:常用的防直接雷的装置是:避雷针和避雷线。它们是由导体制成,比被保护 设备为高,且具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避雷针(线)的作用是将雷吸引到自己身上 并安全导入地中11。常用的防进行波过电压的装置是避雷器。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其作用 是释放过电压能量,限制过电压水平,从而保护设备的绝缘。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避雷器是氧化锌避雷器12.架空输电线路防雷:1为了降低雷绕击导线的概率,通常330500kV线路采用双避雷线

11、(保护角不同);山 区的 220kV 线路也采用双避雷线;2. 平原的220kV及110kV线路可用单避雷线。35kV 及以下的线路,因其绝缘很弱,装避雷线对限制感应雷过电压的效果不大, 所以一般不沿全线装设避雷线。3. 增加绝缘子片数亦可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但这会增加费用(包括绝缘子 和杆塔),一般不会采取这种办法。4.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最经济的办法。 电力系统接地:电力系统接地主要分为三种: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13。 防雷接地:以把强大的雷电流安全导入为目的的接地。防雷接地要求接地电 阻值在130 Q。工作接地:因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通常要

12、求接地电 阻为 0.510Q。保护接地:为保证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如高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要求接地电阻为 110Q。接地体:输电线路杆塔和避雷针的防雷接地常采用占地面积不大的垂直接地体和水 平接地体。在一般土壤中,单根长度为 2.5m 的垂直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约为 30Q。如果单根接地体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用多根垂直接地体并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一、二次系统:与电能的发送传输分配直接有关的系统属于一次系统。用于一次系统的设备 属于一次设备,如发电机、传输线、开关、断路器等14。对于一次系统实现测量、控制、信号、保护、自动及远动的功能的系统属于 二次系统。用于二次系统的设备属于二次设

13、备,如保护继电器、控制装置、计量 表等。电气主接线: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分为四类: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带 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双母线接线15。电网调度:常用电气主接线:电力系统分析:包括稳态分析和暂态分析16。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的基木知识和等值网络电力系统比常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一频率、无功功率 电压的控制与调整波过程一操作或雷击产生的过电压(过程最短)高压课程主讲电磁暂态过彳一与短路及励磁有关(过程较长) 涉及电压、电流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主讲,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及序网概念 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崎计算 机电暂态过程一与动力系统有关(过程最长) 涉及

14、功率、功角 j致毎统振荡、蒂定性碳坏 异步运行 J静穗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用电 等),其研究容衍生的各项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压器、输电线路和配 电装置中,涉及控制、优化、经济、稳定等多项指标。除了涉及电气工程相关知 识外,该专业对自动化、测量、计算机、通信等技术也有较高要求。 四遥17:四遥功能是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遥测:应用通信技术,传输被测变量的测量值。 遥信:应用通信技术,完成对设备状态信息的监视。 遥控:应用通信技术,完成改变设备运行状态的命令。 遥调:应用通信技术,完成具有两个以上状态的运行设备的控制。现场总线分类:全双工(RS

15、232、RS422)半双工(RS485、PROFIBUS)【. 电力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包括信息输入设备和命令输出执行设备 信息传输子系统:包括通信机和信道 信息采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处理采集信息,送往人机联系系统,接受人机 联系系统下达的命令19人机联系子系统:为运行人员提供完整的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信息 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结构20: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主要是在电网络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电 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电 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基于微机的现代电磁测量技术、电力系统的信号分析与 处理技术

16、。电工新技术的分类 :超导技术:超导是指某些物质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Tc以下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Tc称为该物质的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当超导体通过的电流超过某一数值Ic时, 超导体会由超导态变为正常态,Ic则称为临界电流。当外磁场强度超过某一数 值He时,超导现象也会消失,He称为临界磁场。超导态的基本性质:1、零电阻效应;2、完全抗磁性;即超导体磁感应强度为零。3、上述特性可稳定保持和重复。 这三点是国际上公认的检验物体是否超导的准则。应用:1. 超导电机 绕组由实用超导线绕制成的电机。具有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等 优点2. 超导变压器 电力系统部能量损失除发电机的损失外,变电和输电系统的 损失

17、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减少后者就是减少变压器等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 的损失,超导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3. 超导输电 利用超导体在临界温度下失去电阻转变成超导态的原理而研 制和开发的输电技术。超导输电的输送容量远远超过传统的架空输电线路 和充油电缆输电线路,也大于充气(如充SF6气体)输电管道和低温低 阻电缆输电4. 超导储能 将一个超导体圆环置于磁场中,降温至圆环材料的临界温度以 下,撤去磁场,由于电磁感应,圆环中便有感生电流产生,只要温度保持 在临界温度以下,电流便会持续下去。试验表明,这种电流的衰减时间不 低于10万年。这是一种理想的储能装置,称为超导储能5. 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其他

18、应用 超导磁悬浮列车、托克马克装置、磁流体发 电机、磁悬浮轴承、磁流体推进器等。聚变电工技术: 核聚变的能量是通过两个原子合并为一个原子而产生的。在核聚变反应堆中,氢原子发 生聚变,进而形成氦原子、中子,并释放巨大的能量。氢弹和太阳的能量就是靠这种反应提 供的。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更加清洁、安全、高效,其能量来源也更为丰富。 磁流体发电技术:磁流体发电机,又叫等离子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用导电流体,例如空气或液 体,与磁场相对运动而发电的一种设备。磁流体发电,是将带电的流体(离子气体或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喷射到磁场中去,利用磁场对 带电的流体产生的作用,从而产生电能。电工理论与

19、新技术在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很多人对这个专业了解不深,由于 其涉及面广,各院校在该专业上的发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在各级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新能源系统、 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家电产品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航天飞行器中 的特种电源、远程特高压电压传输系统,家用的空调、冰箱和计算机电源,都离 不开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技术24。电力电子技术在输电网中的应用直流输电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可控串补、静态无功发生装置等技术也正在快速发展中,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配电系 统则是近年来随着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发展起来的,发展前景光明主要研究容:电力电子变流技

20、术,电机数字控制实现,谐波治理与无功补偿、 电机调速技术。下面分别介绍!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两电平 pwm 两电平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利用伏秒平衡原理通过调制脉宽得到我们所期 望的波形。但谐波较多,调速时造成转矩扰动,最重要的是过高的谐波含量会干 扰电网侧!23为了提高其性能所以提出了多电平技术:三电平 pwm 三电平方式也称为中心点钳位方式,当输出电压较高时,它可以避免器件串 联引起的动态均压问题,且能够降低输出谐波和du/dt,三电平PWM电压源型高 压变频器与普通的两电平 PWM 变频器相比,由于输出相电压电平数由 2 个增加到 3 个,线电压电平数则由 3 个增加到 5 个,在同等开关频

21、率下,能够较大程度地 改善输出波形。在相同输出电压条件下,这种结构可使功率器件耐压等级降低 1/2。三电平克服了两电平的缺点,但其也有自身的问题。这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 向!谐波治理与无功补偿: 谐波抑制:为解决电力电子装置和其他谐波源的谐波污染问题,基本思路有 两条:一条是装设谐波补偿装置来补偿谐波,这对各种谐波源都是适用的;另一 条是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造,使其不产生谐波,且功率因数可控制为 1, 这当然只适用于作为主要谐波源的电力电子装置。无功补偿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供用电系统及负载的功率因数,降低设备容量,减少功率损耗。(2)稳定受电端及电网的电压,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

22、输电线中合适的 地点设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改善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输电能力。(3)在电气化铁道等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通过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平 衡三相的有功及无功负载。无功方式及各自特点如下:(1)同步调相机:响应速度慢,噪音大,损耗大,技术旧,属淘汰技术;(2)开关投切固定电容:慢响应补偿方式,连续可控能力差;(3)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目前相对先进实用技术,在输配电电力系统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4)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STATCOM):目前虽然有技术上局限性,属少数 示工程阶段,但SVG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新型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是灵活柔性交 流输电系统(FACTS )技术和定制

23、电力(CP)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无功功 率补偿装置的发展方向。电机调速技术:直流电动机传动控制(转速电流双闭环)以直流电机调速为例。转速外环使得转速跟随速度给定,PI形式的转速调节 器能使稳态速度误差为零24。转速调节器的限幅值给出了最大的电流给定,一方面能够实现恒流升速,以 达到最快的启动速度,另一方面也是限制了电机的最大电流。电流环也使其环扰动的抑制速度大大提高(例如对电网电压的扰动抑制)。 以此为基础可研究交流电机的调速: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下的等效模型在矢量控制方式下,参数是完全解耦的,结果有下图所示的等效模型。其中,R、L为定子绕组等效电阻和电感,Kc为转矩常数,J为电机与

24、负载的转动惯量, p为极对数,*r为转子磁链。可见,该模型与直流电动机等效模型基本一致。 可以按照直流电动机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进行调解器参数的整 定 21 。电机数字控制实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微控制器(MCU) 逐步应用到电机控制领域,使实现高精度的信号处理、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算法成 为可能,极促进了电机控制的发展。DSP在性能和设计复读方面介于ASIC和PC之间,其利用C语言或者汇编语 言进行开发,在开发中,需要较少的硬件设计知识。降低了难度!22以ASIC/FPGA为平台的算法开发是一种硬件的实现方法,可以针对具体情况 实现专门化,切不需要

25、耗费对指令进行解释的时间,可以利用空间的扩展实现高 度并行性,因此速度更快,硬件利用率更高!而且实时性高,灵活性也高!总结同时电气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随着时代的 进步,世界开始进入新技术革命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 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自动化设备来监视和控制 整个生产过程,使各个设备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呈现出最佳状态 ,生产出最好的产 品。因此,没有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根基。伴随着我国工业 化的到来,信息化时代已经先一步到达,如果我们没有实现工业化,那信息化就更 不可能完成,因为信息和工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

26、关系。我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实现 ,世界信息化的浪潮就已经到来 ,我们不可能 跨越工业化去实现信息化,工业自动化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点 ,我们将密 切关注国外电气自动化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实际情况继续创新和发展, 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为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也因此,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可以促进工业化的实现从而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 间的差距。通过这一个学期电气工程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本专业的性质、 特点、发展以及所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了解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工程现状和发 展趋势,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要求、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计 划安排

27、和教学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了解本专业各阶段的学习要求、 重点、要点和学习方法,积极引导我们专业入门,为我们打开研究生学习之门, 使我们在研究生时代能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成为研究生 时代学习的真正主人。参考文献1熊信银. 电气工程概论. :中国电力,2008.2 王仁祥.电力新技术概论M.:中国电力,2009.3 戈.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1册,电气一次部分M.:中国电力,1989.4 晓,仲恕. 电机与电器控制. :机械工业,2005.5 博. Ansoft 12 在工程电磁场中的应用. :水利电力,2010.6 小崎正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科学.20017

28、马福.雷击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M.:理工大学,2009.8 学军.继电保护原理M.:中国电力,2007.9 谷水清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中国电力,2005.10 骏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中国电力,1992 26-35.11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M.:中国电力,2009.12 天琪、邱晓燕.电力系统分析理论M.:科学,2005.13 锡普.发电厂电气部分M.:水利电力,198714 GB 50059-1992.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S15 解广润.电力系统过电压M.:水利电力,1991.16 丁毓山、雷振山.中小型变电所使用设计手册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9、 17志松、磊.中小型变压器实用手册M.机械工业,2008.18 介才.工厂供电M.:机械工业,1983.19 吴华.浅谈总降压变电所的防雷J.科技风,2009年,第15期.锦卫.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电力类) .:机械工业,201220 金伴、陆一心.电气材料手册M.化学工业,2005.唐跃进,任丽. 超导电力基础 . :中国电力,2012.21 伯时.交流调速系统M.:机械工业,1998.22 永东.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M.:机械工业,2002.23 伍小杰.大功率交-交变频双电枢绕组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 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1.24发海,朱东起.电机学(第3版)M.:科学,20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