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格渗透教育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8031740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议人格渗透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人格渗透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人格渗透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浅议人格渗透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人格渗透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议人格渗透教育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升学生准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思维品质、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何种模式,使用什么手段来完成上述任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此我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渗透问题谈一点浅陋的看法。 一、人格渗透的意义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向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总体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

2、教师的穿着打扮,情趣爱好无不影响着每个学生。所谓的人格,即是人的性格、气质、水平等特征的总和,亦即个人的道德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师的人格渗透,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人,以优美的语言教育人,以高尚的行为打动人,以敏锐的思想启迪人,让学生逐步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他便为学生树立了一座丰碑诚、爱国,才在青年的毛泽东心中播下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宏伟大志,毛泽东在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时仍深情地对徐老说,“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于漪老师,从教五十年,

3、成就卓著,彪炳千秋,仍如此谦虚,奋斗不止。正是这种高尚的人格教育感染了千千万万的学生,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持续拼搏取得了事业的辉煌! 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本身就是一座无形的资源库,他的宽广胸怀,他的谦虚美德,他的平等博爱,他的务实求真,他的公而忘私,无不潜移默化渗透给学生,使学生拥有了健全的人格,甘愿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祖国。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一个人格低下的教师绝难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个别教师人格低下,行为不端,有的不拘小节,上课袒胸露臂,穿拖鞋,叼烟卷,弄得教室烟雾迷漫;有的喜欢自吹自擂,态度傲慢,高高在上,一派盛气凌人的架势;

4、有的不能平等待人,重优生,轻差生,厚此薄彼;有的利欲熏心,“一切向钱看”,变着法儿攫取钱财。这样的教师,他的人格已被学生所鄙弃,他在课堂上的人文教育岂不是空头说教,苍白无力?他的知识传授又有几个愿听?退一步讲,纵然他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教学方法,他培养出的人才又怎会是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 (三)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对语文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学语文新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重新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这就标明语文不但是文化传授的载体,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它告诉我们,指导学生学习本国语文,实际上也是在学习本国文化。语文学科的这种人文性,对语

5、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行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必须从自身做起。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试想一个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教师,他还有什么资格谈文明礼貌,维护公德?一个刚愎自用、体罚学生的教师又有什么资格谈和谐民主,平易近人?一个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教师他还有什么资格谈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必然导致学生对人类文明产生怀疑,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人文教育又从何谈起?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必须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感染,熏陶学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准确的观点,促动其智力

6、因素的发展,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学科赋予我们的任务。 二、人格渗透的前提 一个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教育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坚定的信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各种不良思想沉渣泛起,什么“得过且过”、“即时行乐”、“金钱至上”等腐朽观点,侵蚀着人们的灵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时刻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以对教育事业的痴迷与执着,不为金钱所动,不受物欲所诱,甘于清贫,耐得寂寞。在语文教改的道路上寻求刺激,在培育桃李的耕耘中觅得欢乐,排除各种邪念的干扰,坚定终身从教的信念,持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养,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 (二)扬起“爱”的风帆 教育是一项“爱

7、”的事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爱祖国、爱职业、爱学生。爱祖国才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建设人才。爱教师职业,才能以苦为乐,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持续探求教育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完成从“教书匠”到“学者型”的转变。爱学生,才能尊重、理解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济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以教师的真诚换取学生的信任,以教师的爱心换取学生的尊重,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挥洒在育人的园地里,这其实就是一种崇高的人格。 (三)牢记“严于律己” 教育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

8、的工程。它不但仅局限在课堂上,书本里,还渗透于方方面面、时时刻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的言谈举止,都摄入学生视野,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不让学生去做的事,教师首先不做。在生活上俭朴大方,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在教学中认真负责,给学生做出一个表率。让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比有对象,教师的人格渗透才见成效。 三、人格渗透的方式 语文教学中人格渗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尝试了以下几点: (一)微笑型教育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 微笑,是友好的表示,是善意的外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他一走上讲台,留给学

9、生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微笑。提问学生应该是微笑,指导协助学生应该是微笑。让学生从微笑中缩短与老师的距离,表达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创观一种平等的气氛。既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智慧又使学生感悟到对人应该是友善的、平等的、民主的。特别是对于班内一些性格内向、比较腼腆的同学,一个甜甜的“请”字,能够温暖他们那冰冷的心灵;一个善意的微笑,能够鼓起他们大胆回答下列问题,主动探求真理的勇气。微笑是人格高尚的特征,而那种动不动就横眉竖眼、大声呵斥,甚至大打出手的行为是人格低下的表现。 (二)宽容型教育表达对人的尊重与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哪怕是一个纪律性很差的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

10、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有一次我在讲课时,教室门外会因响亮一声的“报告”声打断了我们津津有味的讲解。乍一看,是一位平时学习较差的同学,今天又迟到了。我怒不可遏,不容他解释,劈头一阵挖苦与痛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那位同学的脸由白变红,又由红变白,最后竟一扭头冲出了教室,留给我一个极大的难堪。事后我作了调查理解,原来这位同学是去送一位生病的同学去医院,输了液后又匆匆跑步返校的,没想到做了好事反而遭了我的一顿臭骂。他怎能没有情绪?从这件事上,我深深感到一位教师必须学会宽容,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不管是学生答不来问题,还是犯了什么错误,都要头脑冷静地处

11、理,特别是不要当着别的同学的面去指责、挖苦他,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台阶下,给他补充过失的机会。老师对学生宽容,学生也就学会了对别人宽容,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也就换来了学生对别人的尊重与理解。 (三)激励型教育让学生树立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 看到学生的长处,哪怕是一个微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即时给以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这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特别是班内中等以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处于劣势,成功时少,失败时多,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严重时会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做出一些不利于班集体和他个人的事。对于这样一些同学,最关键的问题是让他们树立充足的自信心,从而鼓起不甘

12、落后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科学领域进军。一次,班里有一位成绩较差的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即使还不如那些优秀生的作文老练,但有一定的新意。我即时抓住了他的这个“闪光点”,写了这么一段评语:“文章构思新颖,具有独创性,说明你很有文学细胞。努力下去,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并且在评讲时,让他当众念了自己的文章。从此以后,该同学好象变了个人似的,每天早起晚归,刻苦用功,语文成绩提升很快。毕业考入大学后,他给我来信说:“老师,在我万念俱灭、心灰意冷的时刻,是您的评语点燃了我的希望之灯;是您的表扬鼓起了我奋斗的勇气。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您的激励、协助,再一次深深地感谢您,亲爱的老师。” 育是一种教学手段更

13、是一种人格的表达,它需要教师关爱每一位同学,发现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小的一处闪光点,以此作为教育的契机,作为一个突破口,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品尝成功,进而育人成才。(五)示范型教育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马克思在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中写道:“最可靠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人类的天性可分作理解、行为、情感,或是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的观点。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美是感受的最终目的。”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文精神的最大表达。但往往空洞的说教是无力的,在这方面,我们应注重自身的示范性教育,以教师的人格行为教育感染学生。如每

14、次上课,我们衣着整洁,朴素大方,不吐痰,不吸烟;教室里发现学生扔下的纸片我就悄悄地把它拣起扔到垃圾箱;哪位同学家中发生了意外,我会带头捐款给以资助;作文教学中,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写作,一起交流,对那些能够吐露真情实感的作文,我们应表扬、鼓励,对那些弄虚作假、照搬抄袭的作文予以批评,针砭时弊,弘扬正气,使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树立高尚情操,增强个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完成学生人格的塑造。综上所述,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对人格渗透的一些初步尝试,其实这些方式往往是综合使用的,分条陈述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人格渗透还是一个有待继续探究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