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8029336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摘要:综述了国内外首套不同类型渣油加氢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介绍了待工程化的渣 油加氢技术研发现状及工业示范试验进展。指出我国渣油加氢技术开发要从反应器类型、大型 化、一体化组合技术研究方向发展。关键词:渣油加氢 转化率 现状分析1 前言渣油加氢技术包含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切换床(活动床)渣油加氢处理、移动床渣油 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悬浮床渣油加氢裂化、渣油加氢一 体化技术及相应的组合工艺技术。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及劣质化、分子炼油技术的发展、环境 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市场对轻质油品需求、石油产品清洁化和石化企业面临的激烈竞争, 各种渣油加氢

2、技术将快速发展。2 国内外已工程化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现状我国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起步较晚。1999年12月我国开发的首套2.0 Mt/a固定床渣油 加氢技术实现工程化;2000 年 1 月世界首套上流式渣油加氢反应器在我国某企业 1.5 Mt/a 渣油加氢装置改造中实现工程化;2004年8月我国开发的50 kt/a悬浮床渣油加氢技术进行 了工业示范;2014年2月我国开发的50 kt/a沸腾床渣油加氢工业示范装置建成中交;2014 年45 kt/a油煤共炼的重油加氢装置建成;目前引进的一套2.5 Mt/a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正 在建设中。20122014年10月投产的渣油加氢装置处理能力达到19.3

3、 Mt/a,正在规划、设 计和建设的渣油加氢处理能力超过30 Mt/a。RIPP开发的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重油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技术于2006年工程化应 用,将RFCC装置自身回炼的重循环油(HCO)改为输送到渣油加氢装置作为渣油加氢进 料稀释油,和渣油一起加氢处理后再一同回到 RFCC 装置进行转化,同时有利于渣油加氢 和催化裂化装置。国外渣油加氢工程化技术起步较早。1963年首套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实现工程化;1967 年着套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实现工程化; 1977 年首套可自动切换积垢催化剂床层的固定床 渣油加氢技术实现工程化; 1989年可更换催化剂的料斗式移动床+固定床渣油加氢技

4、术实现 工程化; 1992 年催化剂在线加入和排出的移动床+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实现工程化; 1993 年切换反应器的移动床+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实现工程化; 2000 年上流式反应器+固定床渣 油加氢技术实现工程化。各种技术工业应用后都经过了不断的技术改进及完善,见下表 1。表 1 首套渣油加氢技术应用特点及改进应用时间技术名称原料技术特点及后续改进1963H-Oil减压渣油1963年,采用沸腾床反应器,催化剂在线高压加入和排出,反应 器外置循环泵,渣油转化率 65%。1992年,H-Oil与延迟焦化集成技术在加拿大Husky石油公司应 用。1997 年,二段排放催化剂再生后作为一段催化剂使用,

5、占一段催 化剂需求量的 40%,最多达 45%。2004年,集成减压蜡油加氢裂化技术(HyK),生产欧V标准柴油。 2008 年,集成柴油加氢精制技术(Prime-D),生产欧V标准柴油。 2012年,集成反应器间分离系统、减压蜡油加氢裂化技术和二段 排放催化剂再生后作为一段催化剂使用技术。2013年,H-Oil与HTI技术集成1967BCDUnibon常压渣油1967年,采用多个固定床反应器,以常压渣油为原料。1972年,采用多个固定床反应器的RDS技术实现工业化。1976年,采用多个固定床反应器的Unionfining技术及HDS技术 实现工程化。积垢脱金属反应器可切除。1999年,采用多

6、个固定床反应器的S-RHT技术工程化,高压循环 氢提纯技术得到应用。1977VRDS减压渣油1977年,采用多个固定床反应器以减压渣油为原料。1983年,第一次短期加工100%沙特重质减压渣油。 1986年,第一套设计100%加工减压渣油得到工业应用。 1993年,掺炼70%100%减压渣油的装置运行达1年。1977Residfining减压渣油1977年,采用多个固定床反应器,前端反应器可自动切换积垢催 化剂床层的控制系统及反应器内构件,实现最小系统压力降下的 深度脱硫。1984LC-Fing减压渣油1984年,采用沸腾床反应器,催化剂在线高压加入和排出,反应 器内置循环泵,渣油转化率70%

7、80%,未转化油作焦化原料。与 延迟焦化集成技术在美国BP公司德克萨斯城炼油厂应用。 1987年,沸腾床反应器采用第二代循环杯,降低气含率20%。1988年,高压街环氢提纯技术工程化,提纯氢纯度达96%。与流 化焦化集成技术在加拿大合成油公司应用。1997年,沸腾床反应器采用第三代循环杯,反应器内气体表观气 速可增加到5.5cm/s。采用集成馏分油加氢处理技术,柴油硫含量 小于 100p g/g。2002 年,采用集成馏分油缓和加氢裂化技术,渣油转化率 76%, 柴油硫含量小于5p g/g,未转化油为低硫燃料油。2010年,适宜的高芳烃油作为反应稀释油,优化了反应器间的冷 却和蒸馏系统,并在韩

8、国 GS Caltex 公司丽水炼油厂应用。2011年,与溶剂脱沥青集成技术在Shell加拿大公司应用。1989Hycon减压渣油前端脱金属反应器采用可更换催化剂的料斗式移动床反应器,催 化剂可在线加入和排出,原料油和氢气自反应器顶部进入,反应 物流与催化剂的流动方向相同,后段脱硫、转化反应器采用固定 床反应器,扁平化反应器内构件,全自动催化剂处理系统,渣油 转化率可达70%。1992OCR/RDS减压渣油前端脱金属反应器采用移动床,催化剂在线加入和排出,原料油 和氢气自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物流与催化剂的流动方向相反, 后段脱硫、转化反应器采用固定床。1993Hyvahl常压/减压渣油前端脱金

9、属反应器采用切换反应器(PRS),切换出的反应器可通 过低压加氢系统处理,后段脱硫、转化反应器采用固定床,再生 后的反应器可切换并入运行系统,565 C馏分转化率 25%55%,370 C馏分作催化原料。2000UFR/VRDS减压渣油2000年,前端脱金属反应器采用上流式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处于 微膨胀阶段,后段脱硫、转化反应器采用下流式固定床反应器, 产品为硫含量 0.4%0.7%的催化原料。2002 年,采用 RHT 技术。2005年,两系列中的一个系列采用SHIFT-G技术。3 待工业应用的渣油加氢技术现状各国研究单位从围绕提高渣油转化率、延长装置运转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等目标开展 了大量

10、探索性研究和工业示范试验。3.1 Eni公司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EST技术)20002003年,Eni公司进行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EST47.7 L/d的中试工艺试验,2005 年实现其60 kt/a规模工业示范装置的运转,最长运行周期为6个月,2007年,基本完成了 工业示范装置试验数据的收集工作。在意大利Sannazzaro de Burgondi炼油厂建设的加工能 力为1.15 Mt/a的EST工业装置已经投产;第二代EST技术正在开发中。3.2 UOP公司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Uniflex)UOP 公司 2007 年获得 Canmet 技术,并将 Canmet 工艺与 UOP 的 Uni

11、onfining 和 Unicarcking 工艺整合形成了 UOP 的 Uniflex 技术,在加拿大 Montreal 炼油厂开展了 25 kt/a 工业示范装置运行,并进行了超过1000 h的试验。集成加氢处理的Uniflex可生产超低硫柴 油,也可生产船用燃料油。巴基斯坦卡拉奇炼油厂加工减压渣油的U niflex装置正在建设中。3.3 SINOPEC渣油加氢裂化技术(STRONG)20世纪60年代中国石化开展了 STRONG的相关研发工作,50 kt/a的工业示范装置已 于2014年开发,开发了 STRONG技术工艺流程、带三相分离器的全返混沸腾床加氢反应器、 气力输送与气力+液力混相

12、输送催化剂在线加入技术、高温高压催化剂在线排出技术、外排 催化剂的处理方法及催化剂加排专用控制系统等。3.4 Intevep公司的HDH和集成技术HDH PLUS委内瑞拉Intevep公司与Veba合作开发了渣油加氢裂化技术HDH, 1984年进行了 23.85 m3/d规模的中试工艺试验,1986年在1 t/h试验装置上进行HDH工艺开发工作:转化部分 与催化剂分离部分联用,以验证催化剂分离技术(CSS)和未转化渣油循环操作。19982003进行了 1.59 m3/d规模的工艺试验,开发了渣油加氢裂化集成技术HDH PLUS, 将渣油加氢裂化与裂解的减压馏分油用加氢处理/加氢裂化集成工艺处理

13、,生产优质中馏分 油。2006年与AXENS公司合作,推广该技术。委内瑞拉Puerto La Cruz炼油厂的HDH PLUS装置计划于 2016 年工业化。3.5 BP和KBR公司的BP VCC技术1983年Veba与Lugri合作开展了 lt/h规模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工艺试验,1988年在德 国Bottrop炼油厂进行了 175200 kt/a规模的工业试验,形成了 VCC技术。2002年BP收购 Veba,进行了 19种减压渣油试验,将VCC与加氢处理技术集成形成BP VCC技术,可生产 清洁燃料。采用该技术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500 kt/a煤焦油加氢、450 kt/a煤油共炼装置即 将

14、进行工业验证。3.6 CLG公司VRSH渣油加氢裂化技术该技术于2003年开始小型试验和中型试验,2010年在密西西比州Pascagoula运行了 175 kt/a规模的工业示范装置,生产汽油、煤油和柴油产品,验证了工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为大型工业生产装置提供设计数据和解决工程放大问题。该技术采用 3台反应器,每台反应 器出口设分离器,热高分油可循环回第一反应器。3.7 EMRE公司的Microcat RC渣油加氢裂化技术该技术通过了 1550d 的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微型催化剂,设置催化剂加入系统, 在440 C465 C操作温度下,加工524 C以上馏分冷湖减压渣油,565 C以上原

15、料的转化 率为 95%。3.8日本出光兴产和美国凯洛格的MRH渣油缓和加氢裂化1980 年日本出光兴产公司在千叶炼油厂进行了 MRH 小型试验,美国凯洛格公司根据 小型试验结果设计的1.59 m3/d规模的中型试验装置于1985年运转,该技术主要用于重质原 油和油砂沥青改质。3.9 中国石油的渣油加氢裂化技术32001 年,中国石油以新疆克拉玛依常压渣油和中东含硫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了加氢裂 化中试实验, 2004年, 50 kt/a 规模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工业示范装置运行,进行了3次工业 试验,开发了工艺流程及环流反应器等。4 渣油加氢技术工程化发展方向4.1 活动床渣油加氢技术活动床渣油加氢可

16、转化60%95%的渣油,液体产品体积收率可提高68个百分点,当 转化率为 70%时, 63%的生焦前驱物在加氢裂化过程中被转化,从而降低了石油焦的产量,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活动床渣油加氢技术开发包括以下方面:工艺流程(包括短循环、长循环技术)、专用 活动床反应器及配套设备、专用催化剂处理技术、专用催化剂加入技术、专用催化剂排出技 术、设备内构件、防结焦技术(包括助剂、设备、流程)、防堵塞技术(包括稀释剂、分布 器、过滤器、流程)、防磨损技术(包括催化剂、操作条件、管件、阀门、流程)及事故处 理技术(包括泄压、催化剂排放)。4.2 大型化渣油加氢工程技术在设备制造能力范围内,渣油加氢装置建设投资

17、与加工规模指数成正比,可比条件下, 渣油加氢装置加工规模越大,能耗越低,对单系列渣油加氢装置,装置规模越大投资利用率 越高,对双系列或多系列渣油加氢装置,集成度越高,装置规模越大,投资利用率越高。大型化渣油加氢工程技术开发方向包括:直径不小于5.6 m的加氢反应器及内构件;直 径不小于2m的螺纹锁紧环高压换热器、多股流缠绕管换热器、螺旋板换热器;分离分馏一 体化设备;大通量大压力降循环氢压缩机;高效能量回收设备;复合式空气冷却设备等。4.3 渣油加氢裂化与减压馏分油加氢裂化一体化技术渣油加氢裂化装置可产生 25%45%的减压馏分油,通过渣油加氢与减压馏分油加氢裂 化可全部转化为轻质燃料油品,大

18、大提高渣油转化率。一体化工程技术开发方向包括:活动床渣油加氢与固定床减压馏分油加氢裂化一体化 流程;减压馏分油净化技术(包括过滤、分馏、洗涤);两段压力平衡技术(控制、调节技 术);氢气技术(分配、压力控制等)。5 结束语我国渣油加氢技术起步较晚,与国外技术有很大的差距。国内运行的渣油加氢装置普通 存在能耗较高的现象,应从大型化、新设备应用、与延迟焦化、汽柴油加氢等装置集成进行 工艺流程改进,使渣油加氢装置为炼油企业应对原油重质化、油品质量升级双重压力以及效 益提升目标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李立权,方向晨,高 跃,等.工业示范装置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 STRONG 的工程开发.炼油技术与工 程,2014,44(6):13-16.2 王建明,江 林.减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当代炼油工业的前沿技术.中外能源,2010,15(6):63-76.3 柴 海.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试验进展.当代化工,2008,37(5):487-48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