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18022268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如春风细雨,包含在字词的赏析中,在文章的感悟中,包含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地、温暖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与无形中感染、熏陶着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语文

2、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这里能够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德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各种途径采用“渗透”的方式实行思想教育,得以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感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在讲述重点词句、关键语段中渗透德育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关键语段,教学中要扎实抓住,带着学生细心品读体味,在分析语言文字时,有意识渗透课文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将课文内在思想性得以

3、透彻阐明,使学生自不过然受到启迪,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受到人情美、人性美、道德美、精神美的熏陶,从而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课文中重点句子能够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教学时,必须深入引导,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引导理解时,先让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文,说说“可爱”、“破碎”各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色和

4、自然资源去考虑,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能够“不加节制”,“随意破坏”去思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重要性,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破碎的一面。指导学生完课文后,让他们畅谈: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那么,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又如:教学桃花心木时,课文中句子:“不但仅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棵独立自主的心”这句含义深刻的话,可采用边读边思考,比方“不确定”,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从而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从中受到了人要生存

5、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去接受考验和磨练。二、在联系实际时渗透德育教学中还能够把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作合理的延伸,联系学生实际渗透德育,以能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高晓松笔下慈母情深,学生都会被文章中深沉的母爱所打动,不过,细心品味,那位伟大的母亲在身处困境时的坚强又是多么令我们钦佩,年少无知的“我”对母爱的不理解又怎能不引发我们深思呢?指导学生学习慈母情深,就要教他们学会坚强地面对困难,学会尊重爱、回报爱。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绝不能简单带过,而是要细致地将它们融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在发掘教材内容时渗透德育德育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就教材来说,每篇课文都能

6、够纳入德育的范围,课课都有渗透的必要。现行的教材中很多文章的德育内涵都非常丰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这就是说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实行,而要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的和谐统一,完美结合,关键是教者在自己受到教育基础上,擅长诱发深之内含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擅长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做到引而步发,启发学生思考。如:教学开国大典时,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时,让学生思考。 题目是开国大典,为什么对大典前群众写得特别详细。 学生带着问题精读思考,领会作者对旧中国农民深受地主、资本家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永远不能摆脱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无情

7、揭露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是由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这样,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进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以文悟道。通过比照,使学生理解到社会主义好,理解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让课文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像霏霏的细雨,不知不觉地洒落在学生那幼小的心田里,启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不但如此,当他们跨社会,这颗种子便会长成参天大树,这朵美丽多姿,经过沃土培育的花朵便会结出丰硕之果。孔子的论语十则主要谈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特别是学习态度方面的,择善而从,不耻下问,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等的论述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端正学习态度是大有好处的。四、在语文课堂中巧设问题

8、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起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课文中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因素实行启发、引导、提问就能够起到深化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作用。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当学生学到邱少云被熊熊烈火包围这个段时,思绪会如海水一样翻滚的。这时候抓紧时机,巧妙地设计问题:“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他怎么能做到一动也不动的?假设他动了后果会怎么样?”等。面对此问题,便对问题的答案产生兴趣,这样就要积极地开动脑筋。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到邱少云是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才会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评析:巧妙地设计问题能揭示蕴含在课文深层次德育因素的内涵。总来说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结合语文课文特点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实行渗透德育,哪怕是点滴,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悟思想内容,并将其融合于自己的思想之中。在培养人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思想不可无视这个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品质,让学生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