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8021377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题报告写作模板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 3-6 岁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emotional stability,parenting style and 3-6 years old childrensself-management abilit资格卡号:所在学院:专业名称:论文关键词:父母情绪;教养方式;幼儿;自我 管理能力目录第1章问题提出11.1研究背景 11.2选题意义 1第2章文献综述22.1国内研究现状 22.1.1父母情绪稳定的相关研究22.1.2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32.1.3幼儿自我管理

2、能力的相关研究42.1.4关于父母情绪稳定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52.1.5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52.2国外研究现状 62.2.1情绪稳定的相关研究62.2.2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72.2.3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研究82.2.4 父母情绪稳定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82.2.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9第3章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93.1研究对象 93.2研究任务 9第4章数据资料来源及调查方案设想104.1数据资料来源 104.2调查方案设想 10第5章研究目标、内容、过程及框架105.1研究目标 105.2研究内容 10第6章拟采用的研究方

3、法116.1问卷调查法 116.2归纳分析法 126.3案例分析法 12第7章预期达到的目标12第8章对完成本选题现有条件的分析12第 9章 研究进度安排12参考文献14第 1 章 问题提出1.1 研究背景20 世纪以来,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规定,家庭中出现了 6+1 的教育模式,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由于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社会 学会独立的良好行为,其发展状况对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自信心的培养和良好习 惯的养成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学者重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研究对幼儿来说, 3-6 岁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人生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幼儿各方面能力 水平发展的关键期。自我管理

4、能力是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自立水平、交往能力等社会性发展状况,也能够在客观上反应 一个人道德素养和个性魅力。因此,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幼儿 进行自我管理方面的教育意义重大。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 力,也有利于幼儿本身的身心安全。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自我管理教育是当前我国 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3-6 岁是幼儿各种情绪情感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情绪调节 策略对幼儿个性发展、社会性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是幼儿的直接抚养 人,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影响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 在孩子的认知性发展、社会

5、性发展、个性发展和性别角色发展等方面都发挥其巨 大的影响力,是家庭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父母的教养方式、 情绪稳定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父亲陪伴幼儿时间越多 情绪越稳定,采用的教养方式越科学,幼儿的性格发展越健全,逻辑性也越强。 相反父母情绪不稳定,采用的教养方式不合理,也会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产生不利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区域的父母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 影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主要考察了父母情绪 稳定、教养方式与3-6 岁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的研究,并通过地区之间的差 异,将不同地区的父母情绪稳定、教学方式与幼儿

6、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进行对比 分析,旨在进一步强调父母及家庭在幼儿成长教育中扮演的重要作用。1.2 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由于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陪伴幼儿的时间比较长,其教养方 式、行为观念、个性修养以及自身的情绪是否稳定都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对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6 岁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有利于 进一步探寻幼儿自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出他们之间的影响 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更好的促进幼儿全面、愉快而富有 个性的发展。(2)实践意义父母是幼儿成长历程中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则是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的基础。父母所采用的教养

7、方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家庭环境不同以及父母 教养方式不同会对幼儿产生不同的影响。和谐良好的家庭能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 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家庭不和谐会对幼儿的内心存在极大的影响,会在其以后的 发展中会逐渐显露。通过对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3-6 岁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的关系研究,并对不同地区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强调父母家庭在 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和幼儿父母更好地帮助幼儿 发展自我提供理论依据,争取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其教 养方式的改善;加大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关注力度,进而使幼儿更好地完善自 我,促进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的协调性。第

8、2 章 文献综述2.1 国内研究现状2.1.1 父母情绪稳定的相关研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左右的发展心理学中,开始出现了有关情绪调节的研究, 他们认为个体生命发展的动力核心是情绪的调节能力,并且意识到情绪调节能力 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维持人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重视家庭教育是所有父母义 不容辞的责任。幼儿在与父母相处中,学习父母的情绪理解方式以及父母的情绪 调节方式。翟晓婷(2018)认为幼儿情绪研究均由三大领域构成:幼儿情绪理解与心理 理论,幼儿行为、个性与精神卫生,幼儿情绪障碍、抑郁与问题行为。王柳(2018)认

9、为幼儿从 2岁开始便能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这个时候忽略了对其情绪的关注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那么可能给其今 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这个时期幼儿所处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因此 抚养人应加强家庭育儿观念,提升自身科学育儿知识的储备,注重幼儿心理特别 是情绪上的早期教育,尽量为幼儿营造利于其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施媚妮(2019)认为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社会适应力、亲社会性等的良好 发展,依赖于父母积极的协同教养行为。而幼儿焦虑、抑郁等问题行为,多半是 由于父母消极的协同教养行为所导致的。消极的父母协同教养行为对学龄前的幼 儿来说,也阻碍着幼儿在学业准备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准备

10、。刘佳(2019)认为积极的协同教养,能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的、安全的氛围 和环境。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成长,更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情绪能力。在幼 儿时期,父母温暖、接纳、支持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主性的简繁发展是极为有 利的。2.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2.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内涵郭竹娜(2021)认为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 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对父母教养行为特征的概括与总结,父母教养方式是具有稳 定性的行为风格与行为倾向。朱春燕(2020)认为父母抚养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它是父母对幼儿的控制 性、反应性和要求性三个维度的综合反映,其中包括父母的教养态度、信

11、念和教 养行为三方面的内容。简言之,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行为及对子女 的情感表现的组合。段旭(2020)在其幼儿母亲教养行为的研究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民主型 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基本类型外,又加入惩罚型、成就型和不一致型三 种类型。姜蕾(2019)在研究幼儿气质与教养风格的关系中,幼儿父母教养方式类型除 了溺爱性、民主性、放任性、专制性四个基本维度,又加入不一致性。2.1.2.3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工具常旭辉(2019)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关于父母教养自评问卷,把父母教 养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和放任三个维度。杨丽珠,杨春卿(1998)在幼儿气质与父 母教养关系的研究中重新编

12、制了父母教养方式自评式问卷,将父母教养方式进一 步细化分为五种类型,共有 40道测试题目,父母教养方式分别为溺爱性(1-7 题)、民主性(8-17 题)、放任性(18-26题)、专制性(27-34 题)、不一致 性(35-40题),问卷采用 5分制评价法(“从不发生”分值为 1,“总是发生”分 值为,平均分值在 1-5 分),所得分数越高则越能突出父母教养方式倾向的类型。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723,分半信度为 0.643,目 前在国内相关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白玲玉(2019)编制的幼儿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此问卷把父母教养方式 划分为五个维度,考虑到父母教养各方面

13、因素,符合国内当前父母教养行为的特 点,其调查结果也符合中国国情。另外,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增加了人口学统计 指标,包括幼儿班级、性别、年龄、家庭收入等指标。2.1.3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研究2.1.3.1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内涵 梁欣明(2018)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研究中指出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是 3-6 岁时期的儿童,针对自己所从事的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 活动和自己参与过或可能要参与的饮食、起居、玩耍、游戏、学习等行为活动, 而进行的认知、约束、判断、评价、反思、规划、协调、组织、调控等自我活动 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够反映幼儿自身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水平的心理过程

14、的综合,其主体结构包括基本的自理能力、简单的自我认知能力、初步的情绪管 理能力、浅显的自制一坚持力、低层次的自我组织能力和蒙昧的自我调控能力。姚梨园(2018)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出,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幼儿个 体对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事宜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自理能力、我控制能力以及交 往合作能力三个层面。张晓纯(2018)认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是在感知、表达自身情绪,理解他人的 情绪的基础上,在具体情境下控制、运用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做出适当行为的能 力。高学玲(2018)提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是指幼儿在识别、理解、表达自身情绪, 体察他人情绪的基础上所采取的调整自身情绪并有利于自身人际交往行为的

15、能 力。2.1.3.2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测量工具 翟晓婷等(2018)认为认知、行为、情绪和人际交往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 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其对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上,以认知、行为习惯、情 绪体验和社会交往四个范畴为理论框架,制定了一套测量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自 陈式量表。所以结合自我管理的概念定义(指一个人能在不同的场景中有效地调 节自己的情绪、思想和行为)以及前人的研究基础,在本研究中,将自我管理视 为幼儿对自己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认知、情绪、行动和人际的管理,即认知管理、 情绪管理、行为管理和人际管理四个维度。王柳(2018)认为现阶段关于幼自我管理能力的测量工具主要有专门针对生 活

16、自理能力的问卷;有将自理能力分为生活、学习自理能力的问卷;还有将自理 能力分为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能力的问卷。他们大都通过参考以上文献编制出 能够反映个体自理能力情况的问卷,但是问卷的信度、效度、区分度等都无从查 证。因此现有关于幼儿自理能力的问卷不仅缺乏严谨的问卷编制流程,而且问卷 考察的内容不是很全面,不能作为幼儿自理能力考察的研究工具,需要重新编制 问卷进行研究。2.1.4 关于父母情绪稳定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 张雪(2018)认为父母教养与道德情绪呈正相关,父母亲的教养行为能够有 助于幼儿道德情绪的发展。有利的父母教养与内疚倾向正相关,而不利的父母教 养羞耻倾向呈正相关。经常采

17、用积极情绪理解方式的幼儿,会采用积极的调节策 略来调节情绪,并能够与父母经常进行互动,而采用消极策略的幼儿,与父母互 动也是较少的。父亲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父亲对幼儿的态度是积 极的接纳,还是消极不理,对家庭的氛围会有重大影响。张爱玲(2018)认为道德情绪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心理理论、气质、归因方 式等内部因素和父母教养方式、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幼儿自身的气质特 点和父母早期的教养行为对儿童道德情绪的发展与成熟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幼 儿在3 岁左右,道德情绪的发展虽然还未成熟,但是已经获得了几种主要的道德 情绪。幼儿在随后的几年里,与道德情绪方面有关的情绪能力在不断的发展。2

18、.1.5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 张晓莉(2017)的研究角度是 80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民主型教养方式中成长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最强;而溺爱型教养方式中 成长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最差。施媚妮(2017)研究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正向预测中 学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相反,母亲的偏爱被试因子负向预测中学生学习能力 自我效能感。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倦怠、考试焦虑、学业压力等呈 负相关,而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则与学生的学习倦怠学习倦怠、考试焦虑、学业 压力呈正相关。熊莲君(2017)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教养方式能够负向预测幼儿的社

19、会 退缩行为,而过度保护、拒绝的教养方式则正向预测社会退缩行为。叶慎花(2011) 研究发现父母溺爱因子与幼儿的问题行为的相关因素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以看 出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社会性 的发展。吕晶(2017)认为父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与幼儿的内疚和耻辱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内疚和耻辱的发展同时与气质这 一中间变量有一定的关系。潘文雅(2016)还有研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型的教养方式与幼儿的说谎 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与幼儿的心理耐受力、情绪理解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他各因 子则与以上因素呈正、负相关的关系。2.2 国外研究

20、现状2.2.1 情绪稳定的相关研究2.2.1.1 情绪稳定的内涵Thompson(2021)研究发现,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与幼儿之间关于 情绪的谈话与探讨能够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Gary(2020)认为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情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直接模 仿父母对事件的情绪反应;通过观察学习父母的情绪调节策略,从而形成自己的 情绪调节策略;家庭环境和情绪氛围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Alice和,Rita(2019)研究认为父母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从幼儿期、童年期一 直持续到青年期,父母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的陪伴照顾, 共同玩耍并提供安全的情感支

21、持,激发幼儿面对情绪情境的能力,进而促进情绪 调节能力的发展。2.2.1.2 关于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情绪管理影响巨大。主要包括:父母情绪管理能力,Nind等(2021)的研究表明,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幼儿情绪 管理能力影响较大,若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经常表现积极情绪,往往其父母情绪也 较积极。Aigba等(2018)的研究也证明了相同的结论,特别强调了父母自身的情 绪管理能力对幼儿情绪发展的指示作用。家庭成员的关系,沃尔斯汀等(2017) 通过为期十年的纵向研究得出:5-6 岁的幼儿在父母离婚后数月后会表现出更多 的焦虑、退缩、攻击性行为等。2.

2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2.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内涵 就目前而言,国外的研究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 Armstrong最早提出父母教养方式这一概念,并将其分为三类:权威型、专制型及宽容型。 Prahbhjot 把父母教养方式定义为:父母与孩子在接触时所出现的一系列交往方 式形成的精神氛围;Gerards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种教养综合体,主要包括父 母较为稳定的态度、信念、行为等。Mehrin和Hamadani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 个综合过程,不仅包括父母抚养教育的观念和行为,还包括在教养过程中与子女 的情绪表达和情感传递。2.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工具(1)S

23、chaefer父母行为评价问卷Schaefer于1959年编制的父母行为评价问卷(CRPBI)是当时使用次数最 多,最为权威的问卷之一。但由于该问卷的填写者为子女,因此并不适用于年龄 较小的儿童。(2)Perri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瑞典研究者Penis在Schaefer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于1980年发表父母教养 方式评价量表(EMBU)。该量表能够测查15种教养行为,且各分量表的同质 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三年后,Arrindell等人对(EMBU)重 测,发现其信效度依旧良好。Simonton 等人将此问卷进行整改,分为了父亲( 6 维度)和母亲( 5 维度) 两

24、个分量表。我国学者岳冬梅等人根据我国的情况对上述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 的中文版(EMBU )仍然分为父亲、母亲两个分量表,经检验后,具有较好的信 效度。( 3 ) Robinson 教养方式与维度问卷Robinson 等人编制的问卷最适用于考察学龄前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且该问 卷在中国己有多位研究者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水平。因此,本研究将采 用此问卷对3-6岁儿童的父母进行教养方式的测查。Robinson将问卷分为三个维 度: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问卷的计分制为五点,从“1”到“5,依次表示由“从 不”到“总是”,分数越高表示父母越经常采用相应的教养方式。2.2.3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

25、相关研究2.2.3.1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Istvan和Beata (2018)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是指个体能觉察自己 与他人的情绪,并进行区别、辨识不同的情绪,进而处理、运用情绪信息来指引 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之后Syed(2017)又提出了“情绪能力”这一概念并 对其进行定义,指出情绪能力是个体觉察、理解自我和他人情绪,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适当的情绪表达和调节,以帮助自己应对挑战、达成目标以及有效参与社交 互动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总的来看,情绪管理就是对情绪智力或是情绪能力的有 效运用,涉及外化情绪管理以及内化情绪管理两个部分,具体体现在对情绪的识 别、理解、调节和表达上,最

26、终达到一种情绪的稳定和谐状态。Rothstein(2016)认为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对情绪的识别、表达和 调整三个方面。 Obstetric 认为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分为对情绪的理解表达、运用及 调控。 Achenbach 把儿童的问题行为分为两类:内隐问题行为与外显问题行为, 前者指焦虑、不安、抑郁、退缩等情绪问题,后者指攻击性、反抗性、反社会性、 过度活动等行为问题。问题行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相当普遍,并且持续的时间 长,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幼儿的行为管理就是指对可能发生或 己存在的行为问题进行的预防和控制,包括了外化行为问题的管理和内化行为问 题的管理,具体体现在自我

27、控制能力的增强,攻击性、破坏性、扰乱性等行为的 减少以及顺从、亲社会行为的增加。2.2.4 父母情绪稳定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Edwords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越高。Laibl 认为,母亲可以很好地同孩子共情,孩子自我控制会更好o Baumind认为受不同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下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的自我控制能力。如处于权威型家庭教养 方式下的孩子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2.2.5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Camilla (2018)研究显示,父子依恋能显著预测儿童的自尊行为及社会性 表现。父子依恋在父亲教养行为与学校适应间起链式中介作用。Vida父亲教

28、养 方式与女儿的安全感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安全感正向相关,严厉惩 罚、过度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与安全感负向相关;女儿的安全感与父亲 依恋显著相关。综上所述,关于父母情绪稳定的研究,国内更倾向于对父母情绪稳定对幼儿 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从父母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国外则更倾向于 在父母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从父母和幼儿两个角度出发案进行的 研究;在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方面,国内更倾向于研究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 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更注重定量分析。国外则更倾 向于通过测量工具的方式,采用工具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测量,更注重定性分析; 在幼儿

29、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国内主要是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 系的研究,强调二者的内在联系,国外主要是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的研 究,强调父母扮演的是引导的作用,最终管理能力培养的情况取决于幼儿自身。 但是对于不同地区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关系的对比分析的研 究相对较少。第 3 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3.1 研究对象三个不同发达地区的幼儿及家长。3.2 研究任务从父母情绪稳定、父母教养方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对三个不同 发达程度地区进行地欧查比较,主要从父母的自我价值观等心理特征、父母教养 方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从多个角度对父母情绪稳定、父母教 养

30、方式和幼儿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第 4 章 数据资料来源及调查方案设想4.1 数据资料来源对不同发达程度的地区的幼儿及家长发放问卷,共分为 3 个问卷。主要包含 父母情绪稳定、父母交往方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三个问卷调查表。4.2 调查方案设想假设 1:父母情绪不稳定、教养方式较为直接,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假设 2:父母情绪比较稳定,教养方式科学合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 较高。假设 3:父母情绪不稳定,但是教养方式合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居 中。假设 4:父母的情绪和教养方式不会受到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地区 父母的情绪和教养方式大同小异,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较高。第

31、5 章 研究目标、内容、过程及框架5.1 研究目标从父母情绪稳定、父母交往方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对不同地区 的幼儿及家长发放问卷,从而了解不同发达程度的地区在父母情绪稳定、父母交 往方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总体现状,指出父母情绪稳定、父母交往方式、幼 儿自我管理能力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捋顺父母情绪稳定、父母交往方式、幼儿 自我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地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进行系统的分析。5.2 研究内容1. 前言2. 文献综述2.1 关于父母情绪稳定的相关研究2.2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2.3 关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研究2.4 关于父母情绪稳定与幼儿自

32、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2.5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3. 研究设计3.1 研究目的3.2 研究内容3.3 研究方法3.4 研究对象3.5 研究工具3.6 数据处理4. 结果与分析4.1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总体现状4.2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4.3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4.4 不同地区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分析5. 讨论与反思5.1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讨论5.2 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性讨论5.3 父母情绪稳定,教

33、养方式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讨论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2 建议第 6 章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6.1 问卷调查法本文通过向不同发达地区的幼儿和家长发放问卷,针对家长发放家长情绪稳 定及教养方式的问卷,针对幼儿发放自我管理能力的问卷。本次问卷分别针对发 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很发达地区进行发放。本文的信效度越高,说明研究的问 题与实际情况十分的贴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问卷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 补本文文献研究的不足,能够使本文更加科学有效的获取需要的资料,使本文研 究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6.2 归纳分析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和整合最终得出内容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将本文对父母情 绪稳定,教养方式

34、对3-6 岁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问卷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归 纳出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关系,强调父母教养方 式及自身情绪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更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6.3 案例分析法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本文抽取了六名参加问卷调查的来自不同发达地区幼 儿和家长,对其教养方式及家庭氛围进行了访问和调查,深入的了解了六名幼儿 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期对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 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更为系统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数据支持。第7 章 预期达到的目标明确调查结果中父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之间的总体现 状;了解父母情绪稳

35、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父 母情绪稳定、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不同地区父母情绪稳定、教 养方式、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分析。并对父母情绪稳定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的作用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第 8 章 对完成本选题现有条件的分析首先,查找现有的文献材料,与幼儿教养方式、父母情绪稳定、自我管理能 力相关的国内外的文献材料,并围绕主题,确认课题的研究方向。其次,通过对 不同发达地区的幼儿及幼儿家长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自 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更清晰的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再次,通 过对不同地区的幼儿及家长进行访谈,通过收集的材料研究分

36、析确定写作提纲, 对三个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跨地区比较,找出最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 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在确认提纲后,开始进行写作。第 9 章 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郭竹娜(2021).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探究.现代职业教育.朱春燕(2020).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一以ZJG某镇幼儿园小(1)班幼儿为例.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4):92.段旭(2020) .关于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发展的相关研究.科幻画报,(03):132+134.姜蕾(2019) .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常旭辉( 2019) .浅析家庭教

37、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试题与研究,(25):141.白玲玉(2019)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延边:延边大学.梁欣明( 2018)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散文百家,(06):33.姚梨园( 2018) .“80”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探究.博士 学位论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张晓纯(2018) .幼儿自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高学玲(2018) .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关研.究博士学位论 文.河北:师范大学.翟晓婷(2018).3-6 岁幼儿移情发展特点及其与母亲移情

38、、家庭社会经济地 位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王柳(2018).3-6 岁儿童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张雪(2018).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问题行为:亲子依恋与祖辈共同养育的 作用.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华中师范大学.杨方娇(2018).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 文.河北:华中师范大学.张爱玲,马秀琴(2018).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 广河县为例.大庆师范学院学报,38(01):146-151.张晓莉(2017).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名师在线,(24):94-95.施媚妮(2017).

39、幼儿气质、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教学管理与教 育研究,2(20):26-28.熊莲君(2017).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卩!博士 学位论文.湖北:湖北师范大学.吕晶(2017)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人生十六七,2017(02):34.潘文雅(2016) .“80 后”父母教养方式与3-6 岁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关系研 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04):85-87.姜曼玉(2016).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华少年,(08): 4.沈丽雯(2016).幼儿父母教养方式调查报告.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华中师范 大学.刘佳(2016).让孩子

40、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文理导航(下旬),(01):88.冯丽(2017).浅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考试周刊,(30):17 9.黄娜娃,刘琳(2016).浅析幼儿自我控制力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青春岁月,(13): 328.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adolescent mathematics ability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s, parent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student behaviors and emotionsJ. Educational

41、Studies,2021,47(2).Gary Byrne,Graham Connon. The Use of Standard Parenting Management Training in Addressing 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A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2021(prepublish).Alice Guan,Rita Hamad,Akansha Batra,Nicole R. Bush,Frances A. Tylavsky,Kaja Z. L

42、eWinn. The Revised WIC Food Package and Child Development: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J. Pediatrics,2021,147(2).Nind Melanie. A question of perspectiveparenting and other matters in the lives of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British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2021,49(1).Aigba Sewanou Raym

43、ond,Zaouche Gaudron Chantal. Social Targets and Child Develo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J.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21,8(1).ArmstrongCarter Emma,Wertz Jasmin,Domingue Benjamin W. Genetics and Child Development: Recent Advanc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al Resear

44、chJ.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2021,15(1).Prahbhjot Malhi,Bhavneet Bharti,Manjit Sidhu. Stress and Parent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Psychosocial Impact on ChildrenJ. The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2021(prepublish).Gerards Sanne M. P. L.,Van Kann Dave H. H.,Kremers Stef P. J.,Jansen Mar

45、ia W. J.,Gubbels Jessica S. Do parenting practices mode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neighbourhood environment and changes in childrens time spent at variou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 exploratory longitudinal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2021,21(1).Mehrin Syeda Fardina,Hamadani Jena Dera

46、kshani,Salveen Nur E,Hasan Mohammed Imrul,Hossain Sheikh Jamal,Baker Henningham Helen. Adapting an Evidence-Based, Early Childhood Parenting Programme for Integration into Government Primary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Rural Bangladesh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1.Istvan Toth-Kiraly,Beata Bothe,Eva

47、 Gal,Gabor Orosz,Adrien Rigo. Perceived Parenting Practices as Predictors of Harmonious and Obsessive Passion Among High Schoolers and Adults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21(prepublish).Syed Moin.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A journal for open, transparent and inclusive science from prenatal t

48、hrough emerging adulthoodJ. Infant and ChildDevelopment,2021,30(1).Rothstein Jessica D.,Buckland Audrey J.,Gagnier Kristin,Ochoa Mayra,Allen Valley Aliya,Jivapong Belinda,Cabrera Lilia Z.,Leontsini Elli,Fisher Kelly R. Assessing the play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of children under two years in peri-

49、urban Lima, Peru: a formative research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2021,21(1).Obstetric, neonatal and child development outcomes following assisted hatching treatment: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Gynecological Endocrinology,2021,37(1).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young childrens problem behaedoting - e

50、ffects of parenting style and psychological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21,191(1).Ko Ling Chan,Camilla Kin-ming Lo,Lu Yu,Frederick K. Ho,Elsie Yan,Patrick Ip. A Child Development Fund Program,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J. Pediatrics,2021,147(1).Vida Ethel Obeng. Relationsh

51、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AcademicPerformance of StudentsJ. Education Journal,2021,4(1).Evandrou Maria,Falkingham Jane,Qin Min,Vlachantoni Athina. Menopausal transition and change in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Child Development Study.J. Maturitas,2021,143.Fourdain Solene,Simard Mar

52、ieNoelle,Dagenais Lynn,MaterassiManuela,Doussau Am61ie,Goulet Justine,Gagnon Karine,PrudHomme Joelle,Vinay MarieClaude,Dehaes Mathieu,Birca Ala,Poirier Nancy C,Carmant Lionel,Gallagher Anne.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Receiving Early Systematic Surveillance and

53、 Individualized Intervention: Brief Report.J. Developmental neurorehabilitation,2021,24(1).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2460 Months Attending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Centres in a Semi-Rural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1).Mig

54、ration as a Determin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Emotional and Behavior Problems: A Quantitative Study for Lisbon Region, Portuga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1,18(2).Makanjana Onwaba,Naicker Ashika.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24-60 Months Attendi

55、ng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Centres in a Semi-Rural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8(1).Yaffe Yosi. Students recollect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anxiety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

56、l Differences,2021,172.Pinheiro-Carozzo Nadia Prazeres,Murta Sheila Giardini,Gato Jorge Julio de Carvalho Valadas,Fontaine Anne Marie Germaine Victorine,Vinha Luis Gustavo do Amaral. Differential impacts of the Brazilian Strengthening Families Program (SFP 10-14): A study into changes in the parenti

57、ng styles of vulnerable families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1,121.WolanNieroda Andzelina,Dudziak Jadwiga,Dr诡bicki Mariusz,Pniak Bogumila,Guzik Agnieszka. Effect of Dog-Assisted Therapy on Psychomoto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Children (Basel, Switzerland),2

58、020,8(1).Chen IHua,Lee ZengHan,Dong XiaoYu,Gamble Jeffrey Hugh,Feng HungWei.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Time Management Tendency on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mong Adolesc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23).Gralewski Jacek,Jankowska Dorota Ma

59、ria. Do parenting styles matter? Perceived dimens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creative abilities and creative self-beliefs in adolescentsJ.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20,38.Chen Gui,He Jinbo,Cai Zhihui,Fan Xitao.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s and body appreciation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Exploring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ispositional mindfulness and self-compassion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2020,1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