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8018445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新发展作者:付伟巍 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年第 20期【摘要】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外在形式、传播渠道、发行平台以及受众群体都发生了 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当下“视觉文化”开始发生转向,人们的感官体验更趋于追求多元化信息接 受时,“听觉文化”的苏醒也给广播剧市场的复兴带来的新的方向。本文基于新媒體语境之下, 分析广播剧在有声语言表达、传播平台、受众圈层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剧,受众分析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12246/j.issn.l673-0348.2021.20.0931. 背景分析广播剧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2、,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曾经评价广播剧“广播剧的艺术家 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当听众们进行收听时剧中一切人物的经 历、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表达都通过声音这种沉浸式的媒介传递出来。细数广播剧的发展历 程,于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播的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由陈开编剧的一万块夹板 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二泉映月林海雪原等一系列优质的广播剧作品,从二三十年代萌 芽,到七八十年代的顶峰,例如通过广播中王刚的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在当时引起了巨 大轰动,同时也为广播剧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介在技术加持之下开始了自我更新和淘汰的变革。正如麦克卢汉在 理解媒介:论人的

3、延伸中所说“任何媒介都是对人感官的延伸。”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当人们渴望获得更丰富的图像信息时,在视觉和听觉的多重诱惑下,受众逐渐远离了广播 而选择了电视,而电视画面所带来的的新鲜感也高出了广播剧声音,使得电视媒体成为主流。 随后电视机的普及也给广播和广播剧带来了致命性打击,受众和广告的流逝象征着影响力和吸 引力的下降,广播和广播剧在当时几乎无人问津陷入发展低谷。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不断 增加的影视剧数量吸引了大多数的年轻受众时,广播剧的发展也更加呈现出老龄化的态势。此 时的广播剧虽然没有在电视时代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却因为受众的锐减逐渐走向了小众。21 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

4、展、私家车的普及和网络文学的盛行,为广播剧发展提供了受众基 础和市场空间。大量的创作素材让文字转型为声音作品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即使 无法回到曾经的巅峰时代,但也开始形成一定气候规模,朝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广播和广播剧也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大众传媒诞生以来,媒介技术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特别是到了 Web2.0时代,互联网经 历着快速更新,不断给人们带来新鲜的体验。在这样的媒介发展形势下,广播剧在新型平台上 再一次出现,而且在内容、形式上与传统广播剧有着多种不同。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 长篇幅和深度挖掘的信息形式逐渐失去其影响力,而是曾经居于辅助地位的声音形式开始

5、呈现 更为突出的传播效果和更为多元的传播要素。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视觉文化开始逐渐发生 转向,当眼睛处于信息过载和饱和的状态时,大众渴望拥有一种新的感受的方式,此时耳朵开 始“被唤醒”,这也为人类重新塑造了一种陪伴式、沉浸式的感官氛围。以移动互联网为终端,以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企鹅FM为代表的多个网络 音频平台不断出现,广播剧借助这类新的广播平台以不同于传统广播的形态再次发展。同时在 我们移动网络音频传播平台的作品类别中,广播剧可以有自己专业的原创影视剧集和音频录制 作品,也可以有自己兴趣制作剧团的专业原创音频作品,甚至还还有专业个人作品制作的时代 内容,广播剧的时代内容比我们

6、传统电视广播剧的时代内容要丰富的多,其中发展势头很猛网 络广播剧更是占据了广播剧市场平台的半壁江山。本文以儿童广播剧作为切入,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发展的新变革。埙娃传奇之神奇 魔怪是半坡文化系列儿童广播剧之一,改编自杨军系列同名儿童小说,背景铺垫了人类在新 石器时期的发明,以儿童寻宝的探险之旅作为线索,以微小视角,塑造了以埙娃为代表的勇敢 智慧的原始先民形象,是一部具有奇幻情节又温暖感人的儿童剧。2. 广播剧的新发展特点2.1 增强互动情感陪伴,契合受众心理需求回溯广播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发现它低门槛的收听标准和伴随性的收听特质,使得它具 有较强的听众基础,虽然传统媒体时期的广播仍有各种传播

7、媒介条件的限制,但其所表达出的 伴随性特质也正是广播面对挑战和改革的重要竞争力。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的传播环境中,文 字的深刻性、多义性难免会被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和随意性、多元化的接收方式所冲击。而图像 的多元化审美也面临着“一对多”的受众判断和选择,因此,广播的伴随和随意性收听,让许多 “视觉疲劳”的受众能够从图像化、文本化的传播环境中解放出来。“移动媒介与声音的相适 配,创造了新的声音景观,唤醒了耳朵,使听觉文化再次回归。”同时,与传统的点对面的传统广播不同,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广播剧和微广播剧具有针对不 同圈层的受众需求出发,根据对个人的大数据分析,向个人定向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内容。专业 制定内容

8、,点对点传播,从受众出发再形成受众间的圈层互动文化,甚至可以推动受众对广播 剧内容衍生的再创作。而作为广播剧中较为独特的儿童广播剧来说,不仅兼具了广播本身的娱 乐休闲和放松心情的作用,同时也承担起了针对儿童受众群体的教育功能。教育不仅仅在课堂 中,更应该在家庭中,而忙碌的生活让很多家长缺失了在“家庭老师”身份,因此除了卡通片之 外,儿童广播剧让无法识别文字、年龄较小的受众也可以从听故事中学习知识,与此同时让相 对严肃枯燥的文字具有了听觉享受和视像化联想的空间,家长也可以在与孩子共同收听的过程 中提升亲子默契度,减少了儿童对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 理解能力。以埙娃传

9、奇为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展开叙事,不断在对比中将受众带回 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同时赋予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在历史问答和情景设定中 感受到半坡文化的特点和华夏文明的独有风采。2.2 打破“ 产 ”“ 学 ” 壁垒,共筑精良口碑在这个涉及移动客户端和企业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除了很多人为专业网络用户制作生产 基于网络音频内容的音视频广播PGC之外,还有很多专业用户更是专业制作生产基于网络音 频内容的音视频广播UGC,甚至这一类的专业网络内容广播剧在各个用户网络上的音频内容 传播服务平台中更是已经占着大多数。根据统计,在喜马拉雅、蜻蜓、荔枝等音频应用的分类 中是按照类型、年代、费用等多

10、种分类方式,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广播剧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不仅支持官方节目的发布,也鼓励个人个性化表达频道的生成。这也给很多热爱声音、渴望发 声的创作者更大的空间。甚至个人配音制作团队可以拥有固定的粉丝圈层和交流渠道,并持续 独立存在,演员之间甚至可以自由进行各种自由组合,吸引广大听众的广泛参与关注。从 UGC、PGC发展到如今的PUGC,产品内容的制作更加精耕细作,受众不断沉浸在声音的世 界中,用自身的感官经验获得与声音这一媒介的直接接触,更丰富的产品也为受众多样化、个 性化的选择提供空间。埙娃传奇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创声娱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 品。同时得到了喜马拉雅大学、

11、麦芒音乐、西安市碑林区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特别支持。 埙娃传奇之神奇魔怪也属于PGC和UGC并存的实例,在演员录制方面既有专业老师和团 队,也有在校大学生的参与,同时结合专业的音频制作团队和推广平台,更好的实现品质、宣 发、利润的循环链条。共同孵化精品儿童剧项目。内容新颖,寓教于乐,通过喜马拉雅的平台 推广,契合碎片化、精品化和娱乐化的多元受众需求,实现了文学作品到声音作品的转型,充 实广播剧市场。借助广播剧新发展、新形势的东风,为原小说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开拓了新 型产品链的新思考。2.3 展现独特视角,弘扬中华文化以埙娃传奇为主案例,根据少年儿童以及青少年对中国传统发明文化的研究兴趣,以

12、 “埙”这个发明文物作为整个故事的剧情内核,并且通过不同时空流转交错的表现手法通过穿插 人物叙事,将发明文物和奇幻的生活经历相互结合,既系统普及了中国传统发明文化,增强了 少年儿童对中国传统发明文化的研究兴趣,面向儿童亲子文化教育, “沉浸式的收听和体验”既 有教育意义,也充实了精品广播剧的内涵。任何媒介都是让外界了解我们的窗口,也是我们接 受新鲜事物的必要渠道。同时也是我们和外界发声沟通的有效载体。所以我们的媒介形式反映 了技术层面的进步和感官体验的需求,而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应该反映了时代的追求和价值引 领。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创作,让青少年儿童能够了解我们的历史,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之 美,也从

13、宏观上响应了文化自信的号召。这一新转向试图改善大众对眼睛的过度依赖,重新寻 回感官平衡。大众在视觉文化的主导中毫无招架之力,想要再次拥有一种想象的空白,暂时地 逃离,遁入了沉浸性的声音之中。提升艺术水平格调,讲好中国故事,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优良 作品。创新传播路径,营造健康的传播生态,才能真正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3. 广播剧新发展的反思和意义3.1 牢固版权意识,共筑创新机制广播剧市场在面对受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之下,一方面在内容、形式、传播渠道上进行创 新发展,以谋求更高层次的站位,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纯粹迎合市场利益的增长要求而 失去创作的初心和文艺作品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只为“叫座”忽略

14、“叫好” 或者过于追求碎片化时 间的传播,急于求成,窃取他人的版权成果,而忽略作品内容的逻辑顺序及长远的创新发展; 或是过于依赖由明星、网红的光环,过于捆绑“粉丝经济”等问题。随着全球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本土化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 交流沟通中,我們应运用国际正规网络媒介作为传播渠道,坚守相关版权规则底线,不断增强 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的国际接轨。强调IP版权的合法化,提升语言转换的精准化和标准化。 让文艺作品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立体名片,做好中国特色的价值引领。3.2 紧跟时代步伐,唱响时代华章优秀的广播剧作品的内核应该来自时代本身,这种天然正向的内容索引不仅将文艺作品

15、的 宣传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更是肩负起宣传教育引导的使命和任务。让艺术来自生活本 身,又关照人民对精神情感的需求,做到“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多维度生动的广播剧作品。 2020年,涌现出大量感人至深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速度、担当和力量。 相继共推出了大爱无疆、金银潭24小时等优秀的广播剧,再现英雄的事迹和精神, 表达了人民的决心和勇气,获得观众的喜爱,也提供精神力量。3.3 优化创作内容表达路径,融合新型传播方式从视觉到听觉这一新转向的确减缓大众对眼睛过度依赖的压力,探索寻找以求达到感官的 平衡与和谐。无论是“文本为上”还是“形式为上”,我们更应考虑的是“说什么”“怎么说”

16、并非割 裂的两个部分,二者是共同作用于整体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内容创作的起点,到传播路径 的多元化分叉,以及最后听觉或者视觉的渉身性的感官体验等等,不应该让速度决定我们在文 字和声音之间的对抗,这很显然会让真正的信息价值被掩藏与外在的形式之中。这一改变不仅 仅是由外在技术赋权之下的改变和社会变革中的受众需求所导致的,应是更为复杂的文化转向 等因素合理产生。参考文献:许加彪耳朵的苏醒:场景时代下的声音景观与听觉文J.编辑之友,2021:12-232 温燕霞精选题材一一广播剧创作的基础J.声屏世界,2000 (3): 15-16.3 尹保柱谈广播剧音响效果J.新闻爱好者,2002(06): 40.4 秦莹浅析广播剧如何体现有声艺术的优势J.才智,2012(36): 214.5 田嫣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J.传播力研究,2019(01): 27.6 王彪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传播规律J.西部广播电视,2016(20): 23-24.作者简介:付伟巍,1996.01.16,女,河南省洛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 播电视专业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