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原理问题总结2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8015927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0.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凝土原理问题总结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原理问题总结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原理问题总结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原理问题总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原理问题总结2(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 结构设计中,塑性极限分析方法与弹性分析方法的区别,采用哪种方法更加 安全。答:线弹性设计偏于保守,塑性设计偏于经济。歸塑性梆盼杭对蹴4S性极敕态确制鋼兜琥嗣杭酣颛翻某-极廳.錨即变肌肌數貼邂无翩曙怡从而失去譴能九这种腿称艦构繼性挪瞅蕊腫 性极限射斤旺由于不匏弹住死而使分析过母斓他且廉BH帧限載萌鵲輕性魄所關曲 勰融相畐几是在挪藤件中起作關内力,脇广麵九当某点的广义应力龊极穩IW表示飜 上诙点SM屈服狀态;当蹴上有若千麵翻屈跚隸即蹴机飢册邢賠哋増帔臥翳 加了梆脇态.假定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遵循胡克定理,结构的位移与荷载成线性关系,荷 载完全卸载后,结构将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无任何残余变形。基

2、于上述假定的计 算,称为弹性分析。与此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法是许用应力法:根据弹性分析的结 果,找出各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要求此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 上述设计方法是不够完善的,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以个别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应力作 为衡量整个结构承载能力的尺度 事实上在一般结构的,特别是在超静定结构中, 虽然最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应力已达到弹性极限值,但考虑到材料的塑性,整个结 构仍能继续承受荷载而不破坏。因此,这种许用应力的设计方法不能正确的反应 整个结构的强度储备,是不够经济的。6. 混凝土的徐变和收缩在什么情况下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解1)答:(参考)徐变,是物体在荷载作用下,随时间

3、增长而增加的 变形,与荷载的大小关系不大。一般提到的徐变都是指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 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其应变随时间而持续增长的特性。混凝土的徐变在不同结构物中有不同的作用。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能消除 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减弱混凝土的开裂现象。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的徐变使预应力损失大大增加,这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预应力结构一般要 求较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减小徐变及预应力损失。(2)在长期荷载或应力作用匸 混凝丄的徐变和收 缩对结构的变形、结构的内力分布和结构内截而(合 组合截面帖况下)的应力分布都会产个很大的影响。 归纳起来为:结构存受丿k区的徐变和收缩会增大挠

4、度;徐变会增大偏压柱的弯illiTlI此增大初始偏心, 降低柱承载力;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徐变和收缩将 导致预应力损失;结构构件截面如组合截両(不同材J L 二二 -LL- .I r14fewS3 -一 * 4few .I h m口何XiA瓦徐变与收缩对桥梁结构的影响(1)结构在受压区的徐变和收缩将引起变形的增加;(2)偏压柱由于徐变使弯矩增加,增大了初始偏心,降低其承载能力(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收缩和徐变导致预应力损失;(4)结构构件表面,如为组合截面,收缩和徐变引起截面应力重分布(5)超静定结构,引起内力重分布;(6)收缩使较厚构件的表面开裂。7、钢筋的包兴格效应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怎么

5、评价?钢筋的包兴格效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的力学性能与单向受拉或受压 时的力学性能不同。1887年德国人包兴格对钢材进行拉压试验时发现的,所以将这种当受拉(或受压)超 过弹性极限而产生塑性变形后,其反向受压(或受拉)的弹性极限将显著降低的软化现象,称为包兴格效 应。包兴格效应(Bauschinger effect,又译包辛格效应或包申格效应)是 某些塑性材料的一种力学性质,表现为当材料受到某一方向的载荷作用(如 拉伸)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若接着施加相反方向的载荷(如压缩),将会 发现此时材料的屈服应力会比直接施加后一种载荷时降低。包兴格效应在绝大多数多晶金属材料中都可以

6、观察到。一般认为,该效 应与材料内部因为塑性变形产生的残馀内应力以及位错塞积等因素相关。如图:包兴格效应的一个表征一一拉伸方向的塑性变形导致了材料压缩 屈服应力的降低,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呈现出拉压不对称性。8、平截面假定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有何作用?如果结构应变分布不符合平截 面假定(例如,深受弯构件),怎样建立承载力计算公式?答:即贝努力法则,它的含义是截面上各点的混凝土和钢筋的纵向应变与该点 到中和轴的距离成正比。大量实验表明,只要混凝土和钢筋之间保持着良好的粘 结,则在直到弯曲破坏为止的各个加载阶段中,这项假定都是很接近于正确的。 在受压区,这个假定是肯定正确的,在受拉区,出现裂缝意味着混

7、凝土与钢筋之 间有滑移,这也就是这个假定不完全适用的原因。从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推导过 程可以看出,应力应变曲线等效和界限受压区高度确定都运用了平截面假定。因 此平截面假定是后续简化计算的基础。平截面假定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提供了变形协调的几何 关系,可加强计算方法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计算公式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深受弯构件计算模式的确定:深受弯构件受力特点:钢筋混凝丄深受弯构件是指跨高比较小(2 h GHL15-0 血书式中h构件的计算长度.按本规范第7.3.H 定 ft截面髙度f英中#对环形截闻,取外克径F对圆形 截面,耿克径58%截面有效高度其中,对环形截面,取鸟=观+ 片

8、对圆形截面,4Z妬= *?;$此处,入也和片 按本规范第7-3.7条和第7.3.8务的规定取用fG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当垃A1 打取 =1*0$A构件的截面面积債对丁形、I形截面,均取A=bb +2 ( fif1 6)耐 *G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当nM 30 时,因控 制截面的应变值减小,钢筋和混凝土达不到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属细长柱.此时,柱 的破坏是因构件纵向弯曲失去平衡 ,已不再是材料破坏而属于失稳破坏 .此时,如 果采用公式计算柱的承载力则误差比较大,已超出公式的使用范围, 规范 的 条文说明建议采用模型柱法或者其他可靠的方法计算 . ,我国规范的计算方法相 对保

9、守。根据实验结果表明,长细比对n的影响:i)柱的长细比对柱的偏心距增大系 数n影响很明显;2)长细比小于20时,长细比的变化对柱偏心距增大系数n影 响不大,但当长细比大于20以后,偏心距增大系数n增加很快,其原因是二阶弯矩 增加过大.偏心距对n的影响:i)偏心距对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n影响很明显.2)相对偏 心距小于0. 5时,偏心距的变化对柱偏心距增大系数n影响较大,但当相对偏心距 大于0. 5时以后,偏心距增大系数n变化很慢.13、设计规范中0.7ftbho的物理意义分析?7-5-4矩形“ T形和1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仅配置箍筋 时,英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台下列规定=足叫+叫7-51)

10、人=。%+1.25 怎令福C7-5.4-2)岭=0防曙(7-53)式中v一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髄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刁 *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栽力设计值F亂置在同一截面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去 = M-i此处,廉为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胶数. 心曲单肢蛊筋的截面面积,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彳心蛊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2.8-1 H的为 值采用F卜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纵向预应力钢筋炭养预应力钢筋的台力,按本规范第6丄皿条计算!当 AtU4吋,取璋= O-SJcAx此孙,菇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1.1度灯受剪承栽力的彫响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粱的受

11、剪破坏均是由于混凝土达到 相应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而发生时,所以混凝土强度对受剪承 载力的影响很大,试验表明: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与混凝 土抗拉强度近但呈正比。事实上梁在斜压破坏时,受剪承 載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斜拉破坏时受剪承载力取 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拄剪压破坏时受剪承载力与混 擬土的压剪辕合受力强度有关。国内外的无腹筋简直梁实验得到极限承载力Vu随3个因素,剪跨比、混凝土抗v _ 0.08100p压强度和纵向配筋率。可得到一个回归公式:fbh _兀二03+fc 0 c上述实验数据表达成极限承载力和单一因素剪跨比的关系,其上、下限曲线近似计算公式v0.5u ,maxf bh入c0为:

12、v,min0.12u ,mmf bh九-0.3c0考虑到混凝土梁弯剪破坏的突然性和实验数据的离散度比较大,从设计原则上应该使弯剪 的安全度超过抗弯的安全度(剪强于弯),取用承载力的下限值较可靠。同时实际工程中常 遇到连续梁和梁腹加载等不利情况,宜采用更低的弯剪承载力计算式。V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无腹筋梁,试验结果显示的下限值为:uk _ 0.07,对于高强度混 f bhc0_ 0.7P fbh , Ph t 0 h(800 4凝土梁而言,其抗剪承载力的增长幅度小于抗压强度的增长率,而约与抗拉强度成正比,故 规范取/ _ 0.1 f,考虑构件截面高度的影响系数后,有Vt c c参考:对于混凝土抗剪

13、承载力一项采用的混凝土强度指标,规范采用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是合理 的, 适用于从低强度到高强度的混凝土梁, 可以较好解决高强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设计时偏 向不安全的问题。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锚固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 la;2.当V0.7ftbh0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 的截面以外不小于h0且不小于20d处截断,且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不应小于1.2 la+ h0;0.7ft bhO是指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矩形、T形、丨形截面的简支梁且仅配箍筋时,混凝土承 担的剪力当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T形及I字形截面受

14、弯构件符合公式(3-59)时, 则可不必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即不必按计算配置腹筋。V W 0.7ft bh0(3-59) 但由于仅靠混凝土承受剪力时,斜裂缝一旦出现梁即破坏,因此混凝土规范规定,当满足以上公式时,仍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14、梁承受间接作用的集中荷载时,受剪承载力为什么会降低。对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栽,其中集中荷载对 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價的75%UI;|J 情况)的独立梁,当按公式(7-5-4-1)计算吋)应将公式(7.5.J 2)改为下列公式匸%=风+為令Ao(人5*44戎中A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入=时窃0为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或节点

15、边缘的距离j当A2.50寸,受 剪承载力变化逐新趋于平缓,直至不再降低却瞪二町二见 +丄尬j如给当仅配箍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试验表明,剪跨比对集中荷载作用下梁受剪承载力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故公式中引人了计 算剪跨比入,可取A=a /h a为计算截面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计算截面取集 中荷载作用点处的截面。入1. 5和入3时,往往发生斜压和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时,入约 1.5-3,故九的取值范围为1.5-3。当九1. 5时,取九=1. 5 ;当九 3时,取九=3, 因而,第一项的系数1.75/ X +1.0在0.7-0.44之间,说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大,梁的受剪承 载力降低。第二

16、项的系数为 1.0 ,小于以均布荷载为主时的系数值。由此可见,当荷载形 式以集中荷载为主时,独立梁的受剪承载力将下降。h对于均布荷载而言,V二0.7fbh + 1.25tA f,其中第二项的系数1.25是考虑斜裂缝cs t 0s sv yv沿轴线的投影长度内箍筋的直接抗剪力,和它对限制裂缝宽度后的间接抗剪作用。而在许多实际工程中梁的承載与支承状况则与此不同,如肋形楼盖中的生壤和轉、框架和 舔梁制中的纵獅横勲支承在比较越柱或墙15上的梁以卿些剪力墙氣在这齡构 申,荷藏常常是通过刚接或铁接在梁上的横向构件来曲加的(间) t支座反力也常常 晁通过梁的整个战面来传逆的(间接支承)甚至一根弟同时处在间極

17、加载和间接支承的 状况下。因此,就有必要搞清楚这两者之间有多大差乩以及在抗鸭设计中如何来处理这一 建别的冋題。魏接鵬的情祝兀务于艇玻坏的爲临脚貓开爾荷讎板下部比由于受 到耕力产生的局部垂直压应力心)的绷作用而枱于稳鼠踊荷载的軸,锻統 増上部的歸土由于受到双粧应力(弯曲圧应加利局部垂直葩加)和剪動(切) 胖用撮后导矽駆甌土盡复今应力蚀下破尿而在间鉤删敝下個于帶緜通过横启构址卯于梁側:不展竜接捉于契顶.因比就没有上述局部垂貢圧应为的约束,弍者约 東作用较小.甚至受到垂直如应力的作用c矗緩土的强度理论指岀,混鹽土真向受压比单向受 压时的抗压强度高,而在拉JK应力复合作用下,极限拉应力和压应力均比单向

18、受力时大为降 低。从强度理论脚观点出发可以说明间接加载的抗剪强度应低于直接加截梁,试脸研究培果 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对于直搂加栽的斜压碳坏梁衣其较高的抗剪强度主要是由模拟标架中 航斜压杆”的单向抗压强度决定的j而芒间接加载皓因托原来的amffB范圈内増加了局部垂 直拉应力仪抗剪强度有所降低无乩破环形态电有改变:下丽珥据汰脸结冤棘化进行分折。15、高强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为什么不能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随着钢筋强度的不断提高,正常使用状态下钢筋应力不断增加,这是影响筋混凝土构件 裂缝和刚度的主要因素。当采用具有更高的极限强度和更高的使用应力的高强钢筋作为受力 筋,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和挠度能否满

19、足最大限制等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情况来看还难以 做出回答。钢材强度越高,混凝土强度级别也相应要求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强钢材的抗 拉强度,有效地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因而也可减轻自重。所以,高强钢筋更适用于高强度混 凝土梁。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梁达到受弯承载力极限时,纵向受力钢筋均可屈服。(1)配置高强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的发展过程与配置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发展过程基本相同。(2)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由于高强钢筋应力较大,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较 难满足规范要求。试验表明:高强混凝土与变形钢筋之间的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梁 的裂缝开展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梁,因此与普通混凝土梁

20、相比,相同裂缝宽度限值下的纵向 受拉钢筋应力限值可以提高。这就为高强混凝土梁中采用高强钢筋(III、IV级钢筋)提供了可 能性,使其在提高承载力的同时,仍能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高强钢筋屈服点比普通钢筋高,在相同配筋率下,混凝土开裂后,拉区混凝土一部分退 出工作,钢筋的拉应力突增,中和轴明显上升,由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较钢筋低很多,开裂 后,裂缝不断扩展,随着弯矩的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中和轴位置和曲率等继续稳定 的增加。当中和轴不断上移时,受压区混凝土面积减少,截面的增加的弯矩由于力臂的增加 而继续承担,当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混凝土被压酥,而受拉区钢筋未屈服。这种 破坏类似于

21、超筋破坏。高强钢筋运用于普通混凝土中,不仅造成不经济,而且对提高梁的极 限弯矩有限。16、试验结果表明,梁的抗剪承载力随着混凝土强度和箍筋强度的提高而增加,在相同配箍 率下,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较普通强度箍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有显著提高。斜箍筋能 有效抑制斜裂缝的开展,同时也能提高梁的抗剪承载力1 3左右。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 0. 2002用于高强箍筋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基本安全,但是对于 高强混凝土无腹筋梁、配有高强箍筋的普通强度混凝土梁和纵筋配筋率较小的梁安全度偏低。 配有高强箍筋的高强混凝土梁,其剪切延性系数较普通箍筋混凝土梁提高1 倍左右,可见高 强箍筋和高

22、强混凝土的组合,能使两者的材料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高强箍筋更适用于高强混 凝土梁。高强箍筋混凝土梁的剪切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作为箍筋使用,往往会存在破坏时 箍筋不能屈服,强度难以有效利用和使用阶段的斜裂缝宽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无腹筋梁的弯剪承载力有限,若不足以抵抗荷载产生的剪力时,设置横向箍筋是很有效的措 施。从实验可知,在荷载较小时箍筋应力较低,继续增大荷载,受拉裂缝往下延伸,斜角减 小,形成剪裂缝,靠近支座处则出现倾斜的腹剪裂缝,并往上、下两边延伸。当这些裂缝和 箍筋相交后,箍筋应力突然增大。由抗剪机理知道,“桁架机构”包括受压悬臂混凝土(斜 压杆)、受拉区钢筋(拉杆)、箍筋(

23、拉杆),高强钢筋作为箍筋,增强竖向拉杆作用,由抗 剪公式可知,抗剪承载力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平缓的斜压杆和坡度较陡的箍筋意味着混凝土 的压应力,若箍筋含量较多,这种梁内由斜压杆引起的压应力,可以导致剪切破坏。所以高 强钢筋作为箍筋,可以部分的提高抗剪承载力,但是配箍过多,导致弊大于利。答:无腹筋梁的弯剪承载力有限,若不足以抵抗荷载产生的剪力时,设置横向箍筋是很有效 的措施。从实验可知,在荷载较小时箍筋应力较低,继续增大荷载,受拉裂缝往下延伸,斜 角减小,形成剪裂缝,靠近支座处则出现倾斜的腹剪裂缝,并往上、下两边延伸。当这些裂 缝和箍筋相交后,箍筋应力突然增大。由抗剪机理知道,“桁架机构”包括受压

24、悬臂混凝土 (斜压杆)、受拉区钢筋(拉杆)、箍筋(拉杆),高强钢筋作为箍筋,增强竖向拉杆作用, 由抗剪公式可知,抗剪承载力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平缓的斜压杆和坡度较陡的箍筋意味着混 凝土的压应力,若箍筋含量较多,这种梁内由斜压杆引起的压应力,可以导致剪切破坏。所 以高强钢筋作为箍筋,可以部分的提高抗剪承载力,但是配箍过多,导致弊大于利。17. 在试验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受弯构件先剪切破坏,然后弯曲破坏;或反过来, 先弯曲再剪切。18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延性怎么评估,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延性是指材料、构件和结构在荷载作用或其他间接作用下进入非线性状态后,在承 载力没有显著降低情况下的变形能力。为

25、了度量和比较结构或材料的延性,必须有一个明确 的数值指标,一般取延性或延性比。其定义为:在保持结构或材料的基本承载能力的情况下, 极限变形Du和初始屈服变形Dy的比值,即0 =Du/Dy当广义变形 D 定为具体物理量时,就有相应的延性比,比如截面曲率延性比,构件或结构 的挠度延性比、转角延性比等,滞回曲线,耗能能力也是度量延性的重要指标。影响构件延性的因素有:1 纵向钢筋配筋率,试验表明,当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很高时,在弯矩达到最大值时,弯 矩曲率曲线很快出现下降;当配筋率较低时,弯矩达到最大值后能保持相当长的水平段, 因而大大提高了梁的延性和耗散能量的能力。理论上,当梁的纵向配筋率取为平衡配

26、筋率时, 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截面延性系数为零。因此,应限制纵向受拉 钢筋配筋率,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延性。混凝土受压区配置受压钢筋,可以减少相对受压区 高度,改善构件延性。单筋截面的延性是随着受拉钢筋的增加而降低的,而受压区钢筋的存 在则是显著提高了延性。2 约束构件延性,在受压构件或压弯构件中配置封闭式箍筋、螺旋筋等密排横向钢筋,可以 限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使得混凝土构件在极限荷载下 具有良好延性性能。箍筋对构件延性的贡献,取决于箍筋的形式和体积配箍率。不同形式的箍筋对核心区混凝土 的约束作用时不相同的,螺旋箍筋对核心区混凝土产生均匀分布

27、的侧向压力,使混凝土处于 三向受压状态,矩形箍筋只对角隅处混凝土产生有效的约束,侧面混凝土有外凸的趋势,约 束作用降低。因此配有螺旋箍筋的构件,其延性好于配有矩形箍筋的构件。3 构件的破坏类型,构件的结构的破坏由受拉钢筋引起的,常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如适筋梁、 大偏心受压柱等;而破坏由混凝土拉断、剪坏和压溃控制的常表现为脆性,如素混凝土板、 超尽梁、地震作用下剪切破坏的短柱等当结构中截面出现受压破坏时,塑性变形小,结构延 性差;当结构中截面出现受拉破坏时,塑性变形大,结构延性好。4 轴压比的影响,柱的轴压比是影响框架结构延性的重要因素。柱的延性随轴压比增大而减 小,轴压比超过界限值将发生小偏压脆

28、性破坏。在抗震设计中应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超过限值, 使其发生大偏压破坏并具有一定延性。18.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延性怎么评估,与哪些因素有关?结构或构件超过弹性极限后,在没有明显强度和刚度退化的情况下的变形能力称为延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受较大的非弹性变形,同时强度没 有明显下降的能力,第二,利用滞回特性吸收能量的能力。对于结构的延性称为 整体延性,对结构构件的延性称为局部延性。整体延性与局部延性密切相关但并 不意味着结构中一些延性很高的构件,其整体延性就一定高。若设计不合理,个 别构件延性很高,但结构的整体延性却可能相当低。结构与构件延性之间的这种 关系,即为整体延性与局部延性之

29、间的关系。根据结构所承受外部作用的性质, 延性可分为静力延性和滞回延性。静力延性概念对应结构在静载下的延性滞回延 性则对应结构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含义。对位于强震区的抗震结构而言,后 者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最常用的衡量延性的量化指标为曲率延性系数和位移延性系数。前者用于反 映延性结构构件临界截面的相对延性,后者用于反映延性结构构件局部以及延性 结构整体的相对延性。影响延性的因素:(1)轴压比的影响 低轴压比时截面的应变分布如同受弯 构件,应变梯度较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大,截面的应变梯度逐渐减小,当轴压比 很高时,截面的应变分布近似于轴心受压构件。(2) 约束箍筋的影响 含箍率越 高,即塑性铰区

30、截面核心混凝土的受约束程度越高。(3)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提 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在不加大截面尺寸的情况下提高轴压比,并且随着混凝土 强度等级提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变小,变形能力变差,对构件的延性将产生 不利的影响。(4)纵筋的影响:主要包括纵筋的强度和纵筋配筋率的影响。纵筋 强度提高,使得构件的屈服曲率和屈服位移增大,而对其极限曲率几乎没有影响。17.在试验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受弯构件先剪切破坏,然后弯曲破坏;或反过来, 先弯曲再剪切。答:不会。在受弯构件中,若先出现弯曲破坏,表明钢筋首先达到屈服,某 一截面上的弯矩达到塑性极限弯矩,并由此产生转动,之后,在荷载不减小的情 况下,位移会不断增加

31、,故不会发生剪切破坏。若先出现剪切破坏,表明钢筋砼 所受的剪力已经达到它的抗剪能力,受弯构件因发生脆性破坏而丧失其承载力, 故不会再发生弯曲破坏。16.可否采用高强钢筋作为箍筋抗剪?(1)高强钢筋作为箍筋使用,弹性模量很接近,在同样形变下产生的拉力是相 同的,使用高强钢筋是浪费。(2)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能发挥两者的性能就是因为二者的粘结,高强钢筋 的刚度远大于混凝土刚度,会导致二者变形不协调,使裂缝的发展更为明显,不 但不能做抗剪箍筋,也不宜做纵向受拉筋,但是可以通过使用高强混凝土来解决 这一问题。(3)高强钢筋作为箍筋使用,往往会存在破坏时箍筋不能屈服,强度难以有效 利用和使用阶段的斜裂缝宽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高强钢筋作为箍筋,增 强竖向拉杆作用,由抗剪公式可知,抗剪承载力可以得到提高。但是平缓的斜压 杆和坡度较陡的箍筋意味着混凝土的压应力,若箍筋含量较多,这种梁内由斜压 杆引起的压应力,可以导致剪切破坏。所以高强钢筋作为箍筋,可以部分的提高 抗剪承载力,但是配箍过多,导致弊大于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