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佳明的论文2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8013869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谢佳明的论文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谢佳明的论文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谢佳明的论文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谢佳明的论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谢佳明的论文2(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调查)2009 届)题目三台县退耕还林地杨树虫害调查及防治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 业: 林学教育学生姓名:谢佳明学号:20056013指导教师:黄玉梅职称:讲师辅导教师:黄玉梅职称:讲师三台县退耕还林地杨树虫害调查及防治作者:谢佳明(四川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生态工程系,611830)导师:黄玉梅(四川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林学教育专业,611830)摘 要:对三台县退耕还林全地区杨树害虫的多年调查的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 ,主要以 毒蛾类 、刺蛾类和天牛类等的为害重。本文针对杨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 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三台县;退耕还林;

2、杨树;虫害;防治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of forests returning fromfarmland in Santai countyAuthors:Xie Jiaming(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forestry professionals in theeducation field,611830)Tutor: Huang Yumei(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

3、si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ecological engineering,611830)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verstigation on the pests of poplars i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Proj ect in Tongren Prefecture,the most popular pests belonged to Lymantriidae,Eucleidae and CerambycidaeBased on their deve

4、lopment characteristics,relevant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proposed.Key words: Santai county; returning farmland toforest; poplar trees; pests; control1前言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 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1。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 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

5、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然而,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退耕后一般栽 植纯林,生物多样性低,系统自身防御能力差,加之,原来土壤中有大量宿存的病原物和 虫卵等,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已威胁到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2。三台县自 2002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总投资 7765.1 万元,退耕还林 4.0 万亩, 同时完成工程建设匹配的荒山造林6.89万亩,总规模达10.89万亩,其中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和意杨(Populus euramevicana cv.)栽培面积达3.3万hm2。由于毛白杨和意杨 都是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 不

6、严,耐烟尘,抗污染。深根性,根系发达, 萌芽力强 ,生长较快 ,常用作营造防护林 。但近年来发现三台县杨树林 虫害发生较为 严重。因此 为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本研究对三台县退耕还林地杨树虫害进行调查,获 得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出针对性强的、适合三台县县情的综合防治措施, 力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出谋划策,贡献一份绵薄的力量。2 调查对象及方法2.1 调查对象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北纬 30 度至 32 度之间,东经 104 至 105,海拔 307-672m。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最高气温39.9C,最低气温一15C,年平均气温16.7C, 日照1376h,无霜期28

7、3d,降水量882-1134mm,空气相对湿度79%。幅员面积2661km2, 其中丘陵面积占 94 . 3 94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绝大多数为黄壤,黄壤形成的热量 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2.2 调查方法在熟悉情况的基础上,采用线路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每 1800 亩设一条 调查线路, 640 亩作为一标准地,全县共设 30 条线路点, 65 个标准地,其中东山林场设 28条线路,65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lOmXIOm)调查样株20株,调查其虫口密度及其 相关因子。3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发现,三台退耕还林地中杨树害虫种类繁多达 94 种。其中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有舞毒蛾

8、(Lymantria clispar)杨毒蛾(Telenomus nitidulus)等;间歇性大发生的有黄刺蛾(Monemaflavescens)、褐边刺蛾等;常见但为害不重的有袋蛾类、尺蠖蛾、银杏大蚕 蛾、叶甲类等。这些均是食叶性的初期性害虫,它们为吸引更多的次期性害虫创造了条件; 次期性害虫中发生普遍而严重的有天牛类(星天牛、云斑天牛等),发生普遍而为害轻的有 象甲类、吉丁虫类等。因此,要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真正地做到造一片活一片,达到造福当 地农民、振兴地方经济的目的,必须重视杨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害虫的防治工作。为此,很 有必要提出杨树三大主要害虫 毒蛾类、刺蛾类、天牛类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建议

9、。表 1 各害虫危害结果分析虫种虫害危害程度(重度)虫害危害程度(中度)杨树有虫株率虫口密度舞毒蛾2500(亩)400(亩)95%30只/株杨毒蛾1500(亩)2600(亩)90%25 只株黄刺蛾4200(亩)3800(亩)70%18 只/株4 原因分析引起杨树虫害的原因主要有:Q林分结构不合理,树种、林种单一,生态自控能力 差。Q生态环境恶化。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极大杀伤了害虫天敌,同时也使害 虫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难度。良种繁育、复壮工作差,导致杨树品质退化,抗病 能力减弱。即使有好的杨树品种,也不注重引种、推广。Q重栽轻防,对病虫害的防治 重要性、艰巨性认识不够,组织领导、测报防

10、治跟不上。Q防治手段落后,防治技术不 完善。Q林权分散,大多林木属于一家一户,加上群众防治意识淡薄,所以组织防治难 度较大。Q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执行不力,依法限期除治没得到落实。5 防治对策5.1 初期性害虫与防治5.1.1毒蛾类5.1.1.1为害种类属鳞翅目,毒蛾科。在三台县各地普遍发生而严重的有舞毒蛾、杨毒蛾等。(1) 舞毒蛾(Lymantria clispar(L.)舞毒蛾的食性杂,除为害杨树外,还可食害多种果树,经济绿化林木达几百种,是一 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害虫。1998年在三台行道手白杨树上猖獗为害,将叶片吃光后转移到 其它林间继续为害,造成大片林木受害

11、,削弱树势。1年1代以卵块在树皮裂缝、树干、枝 权处、落叶层等处越冬。次年45月孵化为幼虫,初孵幼虫有群集性,毛长体轻,受惊吐 丝下垂借风吹送分散,2龄后白天潜藏在树下石块间,杂草丛和树皮裂缝内,傍晚后上树 为害,幼虫有很强的迁移能力。 67月老熟幼虫在树干上、树洞内、枝叶间吐丝固定虫体 化蛹。成虫羽化后可交尾产卵,成虫有趋光性。(2) 杨毒蛾(Leucoma camdida Staudinger)杨毒蛾为寡食性,主要为害杨树、柳树等相近的植物,它常与柳毒蛾伴随发生。 2002 年在印江、石阡一些杨树上大发生,在短时间内,幼虫将大片杨树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严 重影响了被害树的光合作用,对树势影响

12、大。发生特点:在三台地区一年可发23代,以 12龄幼虫在枯枝落叶、树皮裂缝内越冬。次年34月杨树展叶时开始活动,白天潜伏、 夜间取食为害, 45月越冬幼虫开始老熟,便在树洞或下树到土内化蛹, 5月中旬羽化后 交尾产卵于树叶或枝干上成块状,初孵幼虫吐丝下垂被风吹送分散为害。在10月中下旬由 第三代初龄幼虫下树寻找越冬场所,成虫有趋光性6。5.1.1.2毒蛾类防治对策Q消灭越冬幼虫:利用幼虫均有下树化蛹或越冬的习性,可在树干上束草诱集幼虫 集中消灭.也可结合冬季修剪,收集落叶消灭越冬虫源。Q人工寻找摘除卵块及消灭初 孵群集幼虫。在被害严重的成片杨树林区,于成虫羽化高峰期用灯光诱杀。Q用药剂 防治:

13、幼虫期可直接喷药,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成龄乔木期可用呋喃丹作根 区施药防治均可受到良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杀死毒蛾,又能保护天敌,增强以虫治虫的自 然控制能力。5 生物防治:可用每克活孢子12亿个的苏云金杆菌或青虫菌液喷洒杀幼虫,也可用核型多角病毒和性信息素来防治。5.1.2 刺蛾类5.1.2.1 为害种类又称洋辣子,属鳞翅目,刺蛾科。在三台各地发生普遍为害重的主要有黄刺蛾和褐刺 蛾等。(1) 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lker)黄刺蛾食性很杂,能为害多种果树、经济、绿化树木,用杨树作为大面积的退耕还林 树种,将给黄刺蛾提供良好的食物条件。2002年在三台

14、县郊杨树上发生,将整株叶片吃光 仅留枝条和叶柄,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发生特点:在铜仁各地一年可发生2代,以老熟 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次年5月化蛹,羽化交尾产卵。6月是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老熟幼 虫在树干、树枝上吐丝缠绕,随即分泌粘液造茧化蛹。89月为第二代幼虫危害期,老熟 后在树上结茧越冬7。(2) 褐刺蛾(Setorapostornata Hampn)褐刺蛾的食性及为害与黄刺蛾相似,在三台城郊杨树上常年发生为害。发生特点:在 铜仁各地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干周围的疏松表土层或草丛间、树叶堆或石缝 中结茧越冬8。次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产卵, 6月中至7月中旬是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

15、中旬9月下旬是第二代幼虫为害期,成虫有趋光性。5.1.2.2刺蛾类防治对策Q人工捕杀虫茧:可根据不同刺蛾的结茧地点分别用摘、敲、挖、翻等方法铲除化 蛹或越冬虫茧,也可集中深埋。Q灯光诱杀:掌握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受害重的片段 用灯光诱杀。药剂防治(同毒蛾的)。Q生物防治: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对刺蛾有一定自 然控制能力的多种寄生蜂如刺蛾广肩小蜂、赤眼蜂、姬蜂等天敌;喷洒收集的罹病虫尸捣 碎液以及青虫菌等生物制剂均可起到持久性的防治效果。5.2 次期性害虫和防治5.2.1 天牛类5.2.1.1为害种类属鞘翅目天牛科,为杨树的主要次期性害虫,对成林杨树的危害大,常造成树体千疮 百孔,枯萎甚致死亡。(1)

16、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星天牛的食性杂,主要钻蛀食害杨树等几十种果树、经济、观赏绿化和造林树种。以 幼虫钻蛀杨树主干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严重削弱树势,逐渐干枯死亡甚至被风吹 折断成无头树。发生特点:在三台各地1年1代, 以幼虫在被害树干的木质部内越冬,次 年3月活动并有粪便从通气孔排出,4月化蛹,5月羽化为成虫并从羽化孔爬出,飞往寄主 幼嫩的树梢啃食树皮作为补充营养。67月交尾产卵于寄主茎干基部及露地侧根已咬伤的 刻槽内,幼虫孵化后即从产卵处蛀人表皮与木质部之间,形成不规则的扁平虫道。一个月 后向木质部蛀食23cm深后就转向上蛀,此时虫道加宽

17、并开有通气孔于表皮外,内充满 粪便,也有在木质部盘旋上下蛀食的最后在其内越冬9。(2) 云斑天牛(Botocera horsfieldi(Hope)云斑天牛又称双白条天牛,食性与为害同星天牛。识别特征:成虫体为大型种、体表 黑色被有黄褐色的短绒毛,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对肾状纹白色或黄白色,每鞘翅上有23列 不规则的白斑或黄白斑10个,体两侧从复眼后方至腹末有一条白色的纵带。发生特点:在 铜仁地区23年1代。卵多产在寄主树干离地1.7m以下的胸径处,常可围绕一圈产58次。 被害树干的皮层不久可向外张纵裂(通气孔),由此排出以木屑为主的粪便。其他与星天牛 相似。5.2.1.2 天牛类的防治对策Q人工捕

18、杀:根据天牛有咬刻槽产卵的习性和初孵幼虫在刻槽处蛀食多有少量树液流出的特点可用木棰击打虫卵和初孵幼虫;也可从有新鲜粪便的虫孔处用小刀挑开皮层或用 铁丝钩杀幼虫;此外由于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又有假死性,在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等 活动期间进行人工捕杀。清除虫源:在及时找出枯死树和风折树的同时可剪除枝梢(对 其他天牛)。更新衰老树并及时运出造林区进行有效处理,以此减少虫源基数。灯光诱 杀:在成虫羽化、活动的高峰期进行灯光诱捕杀灭。Q树干刷白和露根培土对防治成虫产 卵均有效。Q药剂防治:主要针对被害的植株,虫体蛀入木质内,可将有新鲜粪便的通气 孔掏空,再将有熏蒸作用的敌敌畏药棉塞入,也可用内吸作用强的

19、氧化乐果、甲胺磷等药 棉塞入。6结语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三台县退耕还林中存在诸多的虫害问题。因此,三台县应从生 态环境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森林害虫防治工作在退耕还林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 做好退耕还林中虫害防治工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以促进三 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 李育材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50-512 孙绍芳.在退耕还林中应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J,林业建设,2001(3)3 王与元.浅谈如何做好退耕还林工作J.现代农村科技,2009(2):36-364 三台政务网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学校主编.森林病虫害防治M,中国林

20、业出版社.通讯,1999 (2) :42-446 宋玉双,韩少敏.等对加强我国森林病虫害治理工作的思考J.森林病虫害7 张冬红,景海斌.等退耕还林中“熟地”造林的病虫害防治J.现代种业8 李世东中国退耕还林优化模式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9 朱清科,朱金兆.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10 张美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1 王鑫庆阳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04(4):222312 王绍林等.核桃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J 中国果树,2004(2)致谢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

21、尾声,作为一个本 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 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 以想象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黄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她严肃的 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黄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 支持。多少个日日夜夜,黄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 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敬佩黄玉梅老师的专业水平外,她 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 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刘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 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 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我还要感谢生态工程系和我的母校四川农业大学四年来对我的栽 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