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011386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内镜下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研究 2018/12/06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年月至年月该院例行血管减压术的颅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内镜组例经乙状窦后进路在神经内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探查相关区域有无异常血管或其他病灶压迫情况,对责任血管进行推移减压、垫片、分解粘连等治疗,显微镜组例行传统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后随访年。结果术后症状立即消失的患者内镜组例(),显微镜组例();术后年治愈的患者内镜组例(),显微镜组例();听力下降的患者内

2、镜组例(),显微镜组例();面部浅感觉减退的患者内镜组例(),显微镜组例();短暂性共济失调的患者内镜组例(),显微镜组例();脑脊液漏的患者内镜组例(),显微镜组例();口周疱疹的患者内镜组例(),显微镜组例()。两组均未出现颅内感染、死亡、面瘫、脑内出血。两种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不能获得更高的手术治愈率,但能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从而减少部分手术并发症。关键词神经内镜;显微镜;颅神经疾病;血管减压术随着血管压迫被广泛认识为颅神经疾病单侧特发性面肌痉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等的主要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已

3、成为治疗颅神经疾病的首选方法。多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光学系统的完善和手术器械的改进使得颅神经疾病的治愈率逐步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下降。临床手术中如何寻找及充分暴露责任血管,并进行相应有效的更是保证疗效的关键。近年来神经内镜技术不断发展,等对例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进行总结,认为神经内镜是一种有用的辅助方式。作者将本院例颅神经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与显微镜组,评估其手术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年月至年月本院行治疗的颅神经疾病患者例,入选标准:单侧特发性、原发性。排除标准:继发性、面瘫后、继发性();不典型;既往接受过外科治疗的,包括射频消融、甘油灌注、球囊压迫、神

4、经撕脱、神经阻滞、伽马刀;已有面部感觉减退的;继发性。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和显微镜组,内镜组():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病程个月至年,平均年;左侧例,右侧例;单侧特发性例,例,原发性例。显微镜组():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岁;病程个月至年,平均年;左侧例,右侧例;单侧特发性例,例,原发性例。两组患者入院前均经过药物、针灸等治疗个月以上无明显效果。术前均行头部扫描,桥小脑角区未见明显肿瘤。方法手术方法患者取健侧卧位,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口,以乳突根部为中心,行乳突后长约直切口,乙状窦后开圆形骨窗直径约,骨窗上缘暴露横窦和乙状窦边缘,十字切开硬脑膜。显微镜组:在显微镜下充

5、分打开桥小脑角()池及蛛网膜下腔,逐步释放脑脊液待脑组织回缩后,探查手术区,发现责任血管并小心分离,再于责任血管与神经或脑干区()之间垫入涤纶隔离片(),后逐层关颅。内镜组:在切开硬膜后用神经内镜沿小脑表面进入区,开始进入时应选择镜,如遇到区显露不充分时可以选用镜观察,发现责任血管并小心分离,再于责任血管与神经或之间垫入,撤出神经内镜,移入显微镜观察,并对比术野显露的效果,后逐层关颅。评价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症状立即消失、术后年症状消失、听力下降、面部感觉减退、共济失调、面瘫、颅内感染、颅内出血、脑脊液漏、口周疱疹、死亡等,参照文献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统计学处理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

6、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部分单元格计数太小(如听力下降、共济失调等)的采用精确检验,以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感染、死亡、面瘫、脑内出血。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典型病例患者,女,岁,左侧面部疼痛年,呈闪电样,疼痛部位由鼻翼、上唇向面颊部放射,洗脸、刷牙、咀嚼均可诱发。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讨论在颅神经疾病的诸多治疗方法中,能达到最高的治愈率和最长时间的缓解率。还有学者认为区解剖结构复杂,在神经根出脑干处容易形成死角,神经根区域有时由于小脑遮挡,显露困难或不充分,造成责任血管遗漏,手术中需要反复牵拉小脑

7、,导致脑、颅神经及血管损伤,致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部分手术失败和复发被认为与该区域责任血管遗漏或手术过程减压不充分有关。有文献报道提示神经内镜能多角度观察手术区域,弥补手术显微镜不足,甚至优于手术显微镜。一些文献报道了神经内镜下发现了显微镜下遗漏的责任血管。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在颅神经疾病的治疗中神经内镜下的疗效明显优于显微镜下,并发症明显低于显微镜下,也有研究者认为神经内镜在该领域应该是发展趋势。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作者认为内镜下有以下优点:()增加照明区域,增大显露范围(图、);()减轻对小脑及脑神经(主要是面听神经)的牵拉;()

8、成角内镜可消除区间隙内(主要是内听道嵴造成的显微外科)的解剖死角;()有利于分离粘连增厚的蛛网膜,减少对微血管的损伤;()有利于辨认责任血管与神经及的关系;()有利于术中评判垫入棉后的减压效果。但同时应该认识到:神经内镜只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视野及视角,并不能改变区的解剖结构。在手术中,即使内镜下可以看到责任血管,如果血管位于手术器械不容易到达的区域,仍然需要通过牵拉小脑及神经结构来达到分离减压的目的,因此,显微外科操作技术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一个有经验的显微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准确判断责任血管的位置。神经内镜技术同样存在着不利因素:()内镜下为二维视野,深度判别觉较差;(

9、)需要手眼协调配合。而且内镜操作需两人三手同时操作,在区狭小的空间内个器械同时操作,对术者和助手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说明手术时间的延长是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也有学者提出把显微镜和内镜结合,以避免遗漏责任血管,减少牵拉,减少并发症。在研究中,内镜组手术时间长于显微镜组,原因是早期内镜下操作不太熟练,当手术操作熟练之后,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率及颅内感染、口周疱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显微镜组听力下降、面部浅感觉减退及共济失调比例约高于内镜组(),其原因应与内镜组对小脑及神经牵拉较轻有关。术中对小脑的牵拉显微镜组强于内镜组,但并

10、不能因此得出显微镜需要较大程度牵拉小脑的确定性的结论,因为术中对手术区暴露的难易程度同时受到后颅窝发育情况、脑干周围池大小、小脑半球萎缩程度、岩静脉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神经内镜下虽然能够在不严重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取得良好视角,但看到并非能做到,手术器械要达到操作区域仍需要对小脑进行牵拉,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无法完成血管神经减压。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神经内镜在中的地位相对于显微镜并非有绝对优势。在经过良好训练的神经外科医生,通过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可达到相似的手术效果。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神经内镜在某些方面优于显微镜,但对术者与助手的配合有较高的要求。单纯神经内镜不能获得更高的手术治愈率,但能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从而减少部分手术并发症。参考文献樊明德,王成伟,顿志平,等神经内镜辅助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观察山东医药,():贺亚杰,孙淼,管勇内镜辅助手术与传统显微镜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杜浩,黄河,宋健,等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陆川,孙军,陈献东内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