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8008546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再见了亲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见了亲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见了亲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文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贵州省教育学会2014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征集评选登记表学科类别:小学语文论文题目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作者姓名吴家会学校名称仁怀市城北小学课题组成员姓名学校地址 市(州、地)仁怀 县(区、市、特区)中枢街道办事处乡(镇) 联系电话固定电话:08522291038 移动电话:15185336806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本篇文章选自现代作家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它主要讲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2、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个人诚信承诺(在括号内打“”):1.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并非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他人()2.所写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材依据: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属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内容。设计理念:本篇文章选自现代作家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它主要讲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它是落

3、实单元重点,即“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重点课文。课文感情真挚,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以情感体验为主线,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去议、在读中体会,体会重点语句及反问句等一些特殊句式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其中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情谊、忘怀、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理解课文

4、主要内容。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5.朗读前三自然段,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6.课后小练笔:从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教学难点:理解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开展读书活动,了解志愿军抗美援朝,英勇牺牲的战斗故事。课件及相关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发兴趣1我们的同学都在爱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

5、心爱护你的?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战争年代的故事,了解一个关于“亲人”的故事,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老师启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补充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者魏巍。二、初读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学生初读课文,老师巡视,适时指导。3反馈、交流.(1)老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谊(y)”、“耗”(ho)等生字读音。(2)课堂练习学习生字词,练习写生字词,指导难点字的写法,注意“噩”、 “嫂”等字的写法。(3)查阅资料及

6、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阿妈妮 打糕 金达莱花 雪中送炭 唯一 噩耗三、初读课文,概括大意听录音,体会作者欲表达的感情;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老师板书大娘送打糕 救伤员小金花 救老王大嫂 挖野菜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练习概括课文大意的能力。四、布置作业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老师动情讲述) 1958年10月26日,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日子。此时,朝鲜人民把自己的千般不舍化作了一声声深情的-(学生读课题“再见了,亲人”),此刻,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自己的万般留恋也化作了一声声深情的-(学生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7、”)。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在这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走进历史,走进那依依惜别的深情。二、走进文本,品读深情1 引导:众所周知,有血缘关系的人才称为亲人,但文中把一些没有血缘的朝鲜人民称为亲人。到底是哪些人呢?学生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娘 小金花 大嫂。2 引导读:按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背井离乡长达八年之久,应该归心似箭,但是今天,就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今天,他们却希望师动情朗读课文五六自然段。3 引导: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这么亲呢?亲到想再多停留片刻,亲到不愿意离开。4 回顾课文所讲的主要事例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关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故事,看看他们到底亲在哪?

8、5老师小结 激情引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当我们读起再见了,亲人时,心中一定会涌起和作者魏巍同样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阅读,看看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学生读课文,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句子谈自己的感受。老师巡视,参与交流。)三、倾心研读深入文本1 、组织小组学习: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结合自己所划的句子谈谈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感动了你?找出相应的语句,分别勾画出来,写一写令你感动的原因,小组内交流,谈一谈令你感动之处,用心读一读)2 、读悟结合,反馈学习成果,体会感动(按学生反馈顺序)A、引导学生读关于大娘的事例的感受:启发提问:什么是雪中送炭?课文中

9、指的是什么?同学们理解的非常深刻由于这件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朝鲜人民非常关心志愿军战士,朝鲜人民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所以无顾劳累,不怕危险,也要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过渡:所以志愿军才会充满感激的说这真是雪中送碳啊!要求学生谈读“救伤员”部分感受: (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引导体会:同学们,理解”唯一”吗?(独一无二)“唯一”说明了什么?(大娘的亲人只有孙子一个人,大娘除了孙子再没有别的亲人了)“失

10、去唯一的小孙孙”就意味着什么?(大娘今后将孤独一人,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要独自承受)小结:但即便如此,当敌机呼啸而至的时候,大娘却坚定地背起了伤员,永远地舍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引导延伸:其实,在这8年的时间里,大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付出的太多太多!师:让我们放飞思绪,想一想,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大娘还可能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做过什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过渡:同学们,尽管这都是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但正是这些,却让远离祖国的中国战士感受到了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母亲慈祥宽厚的疼爱!同学们,学生反馈想法。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大娘?文中是怎么来形容大

11、娘对我的深情的。(出示句子: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志愿军深深的感念。)同学们,透过刚才的语言文字,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大娘?引导学生读出深情:而今,在与朝鲜人民分别的日子,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也赶来相送了!此时,我们的战士深情地对大娘劝说,劝住大娘送别的脚步,大娘却坚持要相送(要求学生饱含深情地诵读:出示句子: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慈母般的温暖。)B、引导学生读关于小金花的事例的感受:小金花这个亲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学生谈“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失去妈妈”。结语:这就是小金花,这就是我们的亲人!(板书)读这一部分,你觉得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小女孩?找到形

12、容小女孩性格的词语。学生反馈:刚强。老师质疑:那为什么落泪呢,刚强的孩子怎么会落泪呢,这矛盾吗?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并不矛盾,因为本身刚强的小金花,在得知母亲牺牲的时候,能够化悲痛为力量,可是在即将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时候,却因为不舍掉下眼泪。你说她是志愿军的亲人吗?C、引导学生读关于大嫂的事例的感受:要求学生读“大嫂为了志愿军能吃上野菜失去了双腿”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动。老师介绍:大嫂,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她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然而为了志愿军能吃上野菜,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双腿。而在志愿军即将回国的日子, 她也赶来了。她是拄着双拐来的,她是背着孩子来的,她的脸上满是汗水,她

13、,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就是我们的大嫂,这就是我们的亲人。 (要求学生读出大嫂的送别深情,出示句子: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3、小结:同学们,这就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所作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亲人!其实,在朝鲜人民的心中,中国人民又何尝不是他们的亲人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近40万志愿军战士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比如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长眠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底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文中也有星星点点的描述,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读书反馈,指出学生读出相应句子。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为了朝鲜人民付出的也是比山还高比还海深!你觉

14、得中朝人民之间的深情是怎么样?(出示,板书)(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出示图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58年10月26日,照片上75岁的朝鲜李大娘和23岁的中国战士张喜武相拥而泣,其实,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可以这样说,那一天,中朝两国人民是在情海中前行,泪雨中前进。本文作者魏巍对当时的场景还做过这样的描述 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泣,这是全朝鲜民族在捧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这前行的队伍,不分行列,也许这不像队伍吧?可是这确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队伍,这是心连着心,肩并肩的友谊巨流!这支巨流,行进在晨曦初露的东方,行进在依依惜别的深情!-改编

15、自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指名读,齐诵读。感受作者在和朝鲜亲人离别时表达的深厚情谊。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相关史料及其透露出的感情,以及作者魏巍写的和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情景,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用鲜血凝成的情谊,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抒情部分的描写的特点。4、课堂小练笔:主题1(课后小练笔)假如你是志愿军,在即将分别时,想对朝鲜亲人说些什么?主题2现在你想对志愿军或朝鲜人民说点什么?主题3请你以小金花的身份,仿照课文的写法,对志愿军叔叔说几句话。学生自由写,指名学生说一说,老师简评。设计意图:通过读写结合,继续延展学生情绪,体会课文表达的中朝军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16、通过课堂写作练习,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体会表达方法。四、总结升华,延续情感师:同学们,中朝两国人民8年的浴血奋战,生死相依,用鲜血铸成的伟大友谊跨越国界,穿越时空,这友谊行进在依依惜别的深情,行进在晨曦初露的东方!最后,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凝聚在这深情的呼唤中(生再读课题),相信这份深情也会留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记住这感人的场面,让我们记住这深厚的友情吧!板书设计:14、再见了,亲人大娘 送打糕 救伤员 亲 志小金花 救老王 愿大嫂 挖野菜 人 军教学反思: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领者,但决不是牵引着学生走进课堂,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旁,是指面对课堂的生成,怎样进行有效的应对,怎样与学生真正

17、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设计的目标。在感悟重点句的时候,设计中也明确哪几句是要“咬文嚼字”感悟的,那么在课堂中,就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引领抓字词感悟,在我的课堂中,学生说到“冒着”体现大娘不顾生命危险,而我没有顺势让他们找找还有那些动词也体现了这个。当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都快流泪的时候,教师表扬到:“老师似乎真的看到志愿军流下了眼泪。”这一表扬,读的学生倍加有信心,听的学生有了试一试以及想挑战的欲望,让朗读更加有感情,让感悟更加深刻了。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把握好自身的角色,真正把学生装在内心,随时改变引领、合作、鞭策的角色。我知道,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这条路还很漫长,我只是刚刚站在起跑线上,还需要不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