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8006882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41 大小:3.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1总 则11.1任务由来11.2评价目的11.3评价原则11.4评价依据21.5评价范围与时段81.6评价区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91.7环境敏感点(区)141.8评价重点161.9评价方法161.10评价工作程序162规划概述与分析182.1规划概述182.2规划协调性分析313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443.1自然环境概况443.2社会经济概况483.3源赋存与利用状况523.4区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情况563.5环境质量现状573.6生态环境653.7规划区与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关系673.8资源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743.9规划环境制约因素分析744环境影响识别

2、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764.1规划环境影响识别764.2主要环境目标774.3评价指标体系确定77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95.1规划强度和源强分析795.2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815.3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976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论证与优化调整建议1026.1规划方案环境合理性论证1026.2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1066.3低碳城区建设初步规划1097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117.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117.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1117.3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措施1117.4声环境保护措施1127.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127.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137.7对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措

3、施1147.8社会环境影响减免措施1157.9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167.10项目入区条件控制1167.11环境保护目标可达性分析1178环境影响跟踪评价1188.1环境管理1188.2环境监测1188.3跟踪评价建议1198.4下一层次建设项目环评建议1199公众参与1209.1公众参与的目的1209.2公众参与方式1209.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1229.4公众要求、建议及采纳情况说明12610执行总结12810.1规划概况12810.2环境现状12910.3规划区产业定位合理性13010.4规划发展规模合理性13010.5规划布局合理性13010.6规划优化调整建议13110.7环境影响减

4、缓措施13210.8环境准入条件13310.9环境管理13410.10公众参与13410.11综合结论134附 图附图1 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前 言巴南区位于重庆主城南部,属主城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幅员面积1825km2,辖8街道、14镇,区政府驻地龙洲湾。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以下简称“规划区”)位于巴南区木洞镇,规划范围包括中坝岛和滨江区两部分。其中,中坝岛规划范围为防洪堤岸

5、围合区域;滨江区规划范围北至长江内河、东至中坝大桥连接道、西至土地垴北路、南至土地垴路。2011年,巴南区人民政府提出编制“中坝岛浪琴游艇俱乐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为巴南区人民政府,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负责相关事宜。2011年7月11日,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中坝岛浪琴游艇俱乐部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年12月30日,巴南区人民政府在“关于浪琴游艇俱乐部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中要求“浪琴游艇公司抓紧时间完成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2013年8月22日,巴南区人民政府组织召开控规评审会,原则同意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审稿)

6、方案。2013年8月30日,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召开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审及专家评审会,提出修改意见,并将控规名称变更为“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年9月27日,重庆市规划局召开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会审会,提出规划限制条件,并对规划规模、用地、市政、交通等提出要求;2014年3月20日,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征求市级部门意见会,提出修改

7、规划的意见。2014年6月,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会议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并提交审查。根据最新的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06),规划区功能定位为以内陆游艇基地为重点的长江旅游节点,是集休闲旅游、商业、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岛屿式旅游发展区;规划总面积52.18hm2(中坝岛26.42hm2,滨江区25.76h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9.99hm2,规划居住人口0.42万人;规划空间布局结构为“一轴、两片”,“一轴”指依托中坝大桥来连接中坝岛与滨江区的景观交通轴;“两片”指中坝岛旅游休闲区与滨江宜居生态居住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8、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3号)等要求,规划实施单位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技术资料收集等工作,在深入分析和预测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巴南区人民政府、巴南区环保局、巴南区规划

9、局、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全面指导和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 总 则1.1 任务由来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巴南区木洞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20年)(正在修编稿)均明确了中坝岛片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明确了以商业和康体娱乐为主的城市用地功能,规划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和居住。此外,中坝岛护岸、游艇码头及中坝大桥涉河建设方案已在2011年初得到了长江委和巴南区移民局的批复,美国SWA公司编制的中坝岛片区概念规划也于2012年9月完成了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组织的评审会审查。为将中坝岛旅游项目和中坝岛片区概念规划的用地

10、布局形态、交通组织、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开发建设控制等要素落实到控规层面,特开展了“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单位为巴南区人民政府,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负责相关事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规划实施单位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委托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在实地勘察、现状资料收集、规划和环境承载力分析、公众参与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

11、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后的报告书将成为规划优化和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1.2 评价目的根据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资源环境现状,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确定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预测与评价规划实施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产生的影响;论证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实施后环境目标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跟踪评价方案,协调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1.3 评价原则(1)全程互动评价应在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或规划启动阶段)介入,并与规划方案的研

12、究和规划的编制、修改、完善全过程互动。(2)一致性评价的重点内容和专题设置应与规划对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应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3)整体性评价应统筹考虑各种资源与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和综合效应。(4)层次性评价的内容与深度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依据不同属性、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求,提出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以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5)科学性评价选择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应真实、有代表性,选择的评价方法应简单、适用,评价的结论应科学、可信。1.4 评价依据1.4.1 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

13、月22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2011年3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2012年7月);(12)中华人民

14、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正);(1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6月29日修订)。1.4.2 国家行政法规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根据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5号)修改);(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4)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1号);(5)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6)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

15、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7)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69号);(8)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9)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12)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国函201148号);(13)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国函2011119号);(14)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国函

16、2011123号文);(15)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函20128号);(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33号);(17)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国函201232号);(18)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40号);(1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63号);(20)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21)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函2012146号);(2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17、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2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4)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25)国务院关于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496号);(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310号);(2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28)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4年3月18日);(2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

18、011年本)(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发展改革委令 2013年第21号);(30)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31)关于促进成渝经济区重点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函2011180号);(32)关于做好“十二五”时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3号);(33)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99号);(3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35)关于发布中国生物

19、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第54号);(36)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13号);(37)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386号);(3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39)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40)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办201448号);(41)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令2011年第1号)。1.4.3 地方性法规和文件(1)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渝府令第259号);

20、(2)重庆市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暂行办法(渝府令第267号);(3)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第270号);(4)重庆市主城区尘污染防治办法(渝府令第272号);(5)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渝府发199890号);(6)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渝府发200493号);(7)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修编)(渝府 2008133号);(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8135号);(9)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渝府发201113号);(10)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渝府发

21、2011102号);(1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主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渝办201192号);(12)重庆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渝府发2011109号);(13)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24号);(1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渝府发201343号);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重庆市“碧水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重庆市“宁静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重庆市“绿地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

22、);(15)重庆市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渝办发2011306号);(16)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2010年7月23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正);(17)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委发201314号);(18)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20132020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237号);(19)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区域旅游协作发展机制推进“一心三带”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渝府办发20144号);(20)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

23、年)的意见(渝府发201330号)(2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规范整治都市功能核心区及拓展区建筑垃圾密闭运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201425号);(2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大气污染防治与湖库整治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201449号);(2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差异化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意见(渝府办发201480号);(24)重庆市三峡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11修订)(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126号);(25)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号)、

24、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渝环发200778号);(26)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巴南府发2011132号);(27)重庆市巴南区“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巴南府发201213号);(28)重庆市巴南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巴南府办发2012139号);(29)重庆市巴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巴南府办发 2013 148号);(30)重庆市巴南区三峡后续工作生态屏障区建设规划。1.4.4 环境评价规范及相关文件(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4) ;(

25、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0)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验收规范的通知(商建字200988号);(12

2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13)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14)重庆市城乡规划绿地与隔离带规划导则(试行)(渝规发20088号);(15)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渝规发200822号)。1.4.5 规划相关资料(1)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年6月);(2)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功能区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9月);(3)关于浪琴游艇俱乐部项目建设推进会会议纪要

27、(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办公室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12月30日);(4)关于巴南区木洞镇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评审会纪要(区政府专题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2013-156);(5)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审及专家评审会议纪要(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纪要2013-4);(6)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规会审会议纪要(重庆市规划局业务会议纪要 详规字20139号);(7)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征求市级部门意见会议纪要(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会

28、议纪要,渝规研字20143号);(8)关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的说明(重庆市巴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9)关于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中坝岛护岸、游艇码头及中坝大桥工程涉河建设方案的批复(水利部长江委员会行政许可决定,长许可201135号);(10)长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延长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中坝岛护岸、游艇码头及中坝大桥工程涉河建设方案行政许可有效期的批复(水利部长江委员会行政许可决定,长许可2014155号);(11)重庆市巴南区移民局关于木洞镇中坝岛功能恢复工程(中坝大桥)初步设计审查的复函(重庆市巴南区移民局,巴南移民函201387号);(12)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29、评价文件批准书,渝(巴)环准2012124号;(13)关于木洞长江大桥桥位选址方案评审会纪要(区政府专题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2013-102);(14)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修编稿);(15)重庆市巴南区桃花岛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修编稿);(16)重庆市主城区木洞-麻柳功能区C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7)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木洞污水处理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18)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咨询业务合同;(19)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报告。1.5 评价范围与时段1.5.1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规划区

30、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地域,并将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纳入评价范围,详见表1.5-1。表1.5-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类型评价范围总体评价规划区域、规划实施影响的周边区域,并将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纳入评价范围。主要环境要素环境空气规划区范围向外扩展1km的区域。地表水环境五布河:规划木洞污水处理厂入五布河排口上游500m至汇入长江河段。长江:长江鱼嘴断面至中坝岛下游1km间的江段。地下水土壤规划区范围向外扩展200m的区域。声环境规划区范围向外扩展200m的区域。生态陆生生态:规划区范围向外扩展200m的区域。水生生态:重庆市境内南岸区广阳镇

31、至涪陵区南沱镇的长江江段,重点评价规划区上下游1km间的河段。社会经济规划区及周边影响范围。1.5.2 评价时段与规划时段保持一致。评价基准年:2013年,社会经济数据采用2013年基础资料。评价水平年:以规划实施完成为准。1.6 评价区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1.6.1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根据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委发201314号),本规划区属于都市功能拓展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包括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处于内环以外的区域以及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全域。该区域集中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服务影响力,是全市科教中心、物流

32、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城生态屏障区,以及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宜居区。主要任务:有序拓展城市空间,组团式规划布局,产城融合发展,培育提升开放门户、科教中心、综合枢纽、商贸物流、先进制造业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保护好与都市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过渡带的生态环境,建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大都市。五是大力保护并用好“四山”生态屏障和水域生态廊道,维护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业。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差异化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意见(渝府办发201480号),都市功能拓展区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好“四山

33、”城市生态屏障和“两江”等水域生态廊道为目标,加大对大气、水环境的治理力度,打造现代高品质生态宜居城。1.6.2 环境(生态)功能区划与质量标准(1)生态功能区划根据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修编)(渝府 2008133号),规划区属于“都市外围生态调控生态功能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态屏障建设,辅助功能为水源水体保护,营养物质保持、水源涵养和都市园林美化,建立都市区的生态屏障带;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应突出饮用水源和长江、嘉陵江的水体保护及次级河流的污染治理;开展沿岸工业、生活污染废水的截流与处理,实施河道清淤与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区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

34、007),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2)环境空气根据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渝府发2008135号),评价范围属环境空气功能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评价范围内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产生的臭气污染物NH3、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见表1.6-1。表1.6-1 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浓度限值污染物取值时间单位浓度限值执行标准SO21小时平均g/m3500环境空气重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24小时平均g/m3150年平均g/m360N

35、O21小时平均g/m320024小时平均g/m380年平均g/m340PM1024小时平均g/m3150年平均g/m370PM2.524小时平均g/m375年平均g/m335NH3一次值mg/m30.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H2S一次值mg/m30.01(3)地表水环境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24号),长江大溪河口-明月沱、五布河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长江明月沱-扇沱江段为类水域,分别执行类、类水域标准,详见表1.6-2。表1.6-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序号污染物标准值(mg/L

36、)序号污染物标准值(mg/L)类III类类III类1pH695TN1.01.02COD15206TP0.10.23BOD5347石油类0.050.054NH3-N0.51.0(4)地下水环境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具体见表1.6-3。表1.6-3 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指标单位标准值指标单位标准值(类)(类)PH值无量纲6.5-8.5硝酸盐mg/L20高锰酸盐指数mg/L3.0总硬度mg/L450氨氮(NH3-N)mg/L0.2硫酸盐mg/L250铜mg/L1.0锌mg/L1.0氟化物(以F计)mg/l1.0镉mg/l0.01铬(六

37、价)mg/l0.05铅mg/l0.05汞mg/l0.001硝酸盐mg/l20(5)声环境根据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渝环发200778号),规划区内交通干线两侧、长江航道两侧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规划居住区、商业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见表1.6-4。表1.6-4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dB(A)dB(A)2居住区、商业区60504a交通

38、干线道路两侧(1)临路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的建筑为主时,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2)临路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的建筑(含开阔地)为主时,道路路沿外30m以内的区域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7055长江航道两侧航道河堤护栏或堤外坡角外30m以内的区域。(6)水土保持执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见表1.6-6。规划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土石山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500t/(km2a)。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巴南区属于国家级重点治理区中的三峡库区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为一级。

39、表1.6-6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级别侵蚀模数(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200,500,10000.15,0.37,1500011.1注:本表流失厚度系按土的干密度1.35 g/cm3折算,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干密度计算。 1.6.3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饮食业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见表1.6-71.6-8。表1.6-7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规 模小 型中 型大 型基准灶头数1,33,66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1.67,5.05.0,1010对应排气罩面总投影面积(m2)1.1,3.33.3,12C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

40、值为水温12C时的控制指标。(3)噪声营业性娱乐文化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具体见表1.6-12。表1.6-12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单位时段昼 间夜 间2dB(A)60504adB(A)7055(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执行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中相关要求。1.7 环境敏感点(区)规划区不涉及基本农田,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森林公园、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生态环境敏感区,评价范围内也无珍稀保护野

41、生动植物分布。本次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敏感目标及其与规划区的相对位置关系见表1.7-1。表1.7-1 规划区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特征与规划区的相对位置关系达到的标准或要求备注地表水五布河III类水域规划区纳污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现有长江II类水域中坝岛四周,滨江区北侧,规划区污水间接受纳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木洞镇饮用水源取水口III类水域规划区污水排口上游约1.5km处,库区175m水位时长江水倒灌可能会对其水质造成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巴南工业园区麻柳沿江团组麻柳清溪供水工程取水口II类水域规划区下游约22km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拟建环境空气

42、噪声土地垴村2社农村居民点紧邻规划区西侧,约126户,335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现有土地垴村农民新村香山社区农村居民点紧邻规划区西南侧,约160户,380人。土地垴公共服务中心农村居民点规划区外南侧30m,约33户,100人。松子村农村居民点规划区南侧400m,约260户750人。零星居民农村居民点紧邻规划区东侧,约3户共15人。红石咀农村居民点规划区外东南侧620m,约260户700人。土地垴村居民点规划区外东侧200m,约126户,330人。木洞镇镇区乡镇规划区外东侧500m,约4500户,20000人。规

43、划居住区(滨江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区内,规划人口4200人。规划生态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所在江段水域为保护区的实验区尽量减轻规划实施对保护区造成的不利影响现有木洞中坝内浩产卵场鲤鱼、鲫鱼产卵场,繁殖季节34月五布河入长江汇口处,位于规划江段尽量减轻规划实施对产卵场造成的不利影响洄游通道鲟鱼类洄游通道,洄游时间11月规划所在江段尽量减轻规划实施对鲟鱼类洄游造成的不利影响生态生态植被-规划区尽量降低规划实施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的影响程度现有水土流失-规划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尽量减少水土流失量社会规划范围内待拆迁居民点农村居民点规划范围内,510户1

44、420人。做好拆迁安置,尽量减轻对拆迁居民的影响万寿宫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建筑,占地275m2规划中坝岛范围内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保护1.8 评价重点(1)识别规划所在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因素。(2)分析规划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突出规划区功能定位、布局、结构、规模、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及其与周边规划的相容性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3)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环境保护规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4)分析区外污染对规划区的影响,重点分析区外噪声、大气污染源对规划区的影响,并提出布局

45、调整建议和防护措施。1.9 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的不同阶段、不同专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具体见表1.9-1。表1.9-1 评价方法序号评价环节方法名称1规划分析核查表法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与监测现状分析与评价:指数法、专家咨询法3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矩阵分析、专家咨询5规划开发强度估算负荷分析、类比分析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类比分析、负荷分析、数值模拟7环境风险评价类比分析8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供需平衡分析9公众参与网上公示、现场公示、问卷调查1.10 评价工作程序本次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0-1。规划初步分析收集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政策及规划背景等资料现场踏勘

46、,初步调查资源环境状况识别主要环境影响和制约因素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确定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要素的影响预测与评价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规划方案综合论证论证结论与建议推荐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提出放弃规划方案的建议规划未采纳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提出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编制跟踪评价方案,提出环境管理要求规划方案调整或修改规划采纳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图1.10-1 规划环评工作程序示意图- 37 -2 规划概述与分析2.1 规划概述2.1.1 规划背景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中确定的重庆市城市职能包括“

47、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其中包含“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西部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等职能。巴南区木洞镇总体规划修编(2012-2020年)(正在修编稿)中进一步明确了中坝岛0.4km2的城市建设用地,明确以商业和康体娱乐为主的城市用地功能,规划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和居住。2011年初,中坝岛护岸、游艇码头及中坝大桥工程涉河建设方案得到长江委和巴南区移民局的批复。同年,为了将中坝岛旅游项目和中坝岛片区概念规划的用地布局形态、交通组织、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开发建设控制等要素落实到控规层面,指导中坝岛片区的建设实施,巴南区人民政府提出编制“中坝岛浪琴游艇俱乐部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

48、限公司负责相关事宜。2011年7月,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中坝岛浪琴游艇俱乐部控制性详细规划(后2013年8月30日改名为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年1月,中坝岛游艇码头位置已取得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批复(长许可201135号、长许可2014155号),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012年9月,美国SWA公司开展的中坝岛片区概念规划完成由重庆浪琴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组织的研究会审查,为控规编写提供了支撑;2012年11月,巴南区木洞镇中坝岛功能恢复库岸整治工程取得了重庆市巴南区环保局的批文(渝(巴)环准

49、2012124号);2013年11月,木洞镇中坝岛功能恢复工程(中坝大桥)初步设计方案取得了巴南区移民局的批复(渝移发规字2013407号),目前正在建设。以上项目的开展均为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目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重庆市主城区界石组团木洞-麻柳B(部分)标准分区(中坝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巴南区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的控规评审会、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的初审及专家评审会、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的会审会及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主持召开的征求市级部门意见会。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见附图1。2.1.2 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地处重庆市主城区东南部、长江南岸、明

50、月山东侧、五布河西侧,距解放碑约30km,距江北国际机场约32km,距重庆火车北站约36km,距朝天门码头约28km。规划范围包括中坝岛和滨江区两部分。中坝岛规划范围为防洪堤岸围合区域;滨江区规划范围北至长江内河、东至中坝大桥连接道、西至土地垴北路、南至土地垴路。规划总面积52.18hm2,其中中坝岛26.42hm2,滨江区25.76hm2。2.1.3 规划年限规划基准年:2013年。评价基准年:以规划实施完成为准。2.1.4 规划区功能定位以内陆游艇基地为重点的长江旅游节点,是集休闲旅游、商业、生态居住为一体的岛屿式旅游发展区。规划中坝岛将充分利用滨江水资源、湿地资源和万寿宫旅游资源优势,与

51、邻近的木洞镇镇区、桃花岛共同打造集酒店、公园、文化旅游、康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2.1.5 规划规模(与最终稿核实)规划总面积52.18hm2,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9.99hm2,非建设用地面积12.19hm2。计容建筑总面积控制在38.14万m2以下,其中居住计容建筑面积控制在20.93万m2以下(含居住用地中10%的公建配套建筑面积),商业服务业建筑面积为17.21万m2。规划居住人口0.42万人,预计日游客接待量0.2万人。2.1.6 规划布局结构规划空间布局结构为“一轴、两片”。“一轴”指依托中坝大桥来连接中坝岛与滨江区的景观交通轴。“两片”指中坝岛旅游休闲区与滨江宜

52、居生态居住区。2.1.7 土地利用规划(1)居住用地在滨江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11.46hm2,占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28.65%。(2)文物古迹用地中坝岛东部有巴南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重庆市巴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关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的说明”中划定了万寿宫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范围。规划将万寿宫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划为文物古迹用地,用地面积0.05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12%。(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包括商业用地和娱乐康体用地(承担旅游服务功能),位于中坝岛和滨江区木洞连接道西侧。用地面积17.18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53、的42.96%。(4)公用设施用地污水泵站(位于中坝岛)和垃圾转运站(位于滨江区)用地,总用地面积0.16hm2,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0.4%。(5)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用地面积2.5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25%。公园绿地布置在滨江区中部;防护绿地布置在公用设施周围。(6)非建设用地即生态绿地,为分布于中坝岛中部以及滨江区北侧、南侧、东侧的生态绿带,用地面积12.19hm2。若下阶段利用生态绿地进行公园建设,则应参照公园设计规范,配套设施用地按不超过其用地规模(不含水体)的3%控制。规划区具体用地指标详见表2.1-1。表2.1-1 规划区土地利用汇总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

54、代码用地面积(hm2)中坝岛滨江区合计1居住用地R/11.4611.462文物古迹用地A0.05/0.053商业服务设施用地B16.740.4317.17其中商业用地B18.820.439.25商业及娱乐康体用地B1B37.92/7.924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2.476.188.65其中城市道路用地S12.475.467.93交通场站用地S4/0.720.725公用设施用地U0.110.050.16其中污水泵站用地U210.11/0.11垃圾转运站用地U22/0.050.056绿地与广场用地G0.621.882.50其中公园绿地G10.621.842.46防护绿地G2/0.040.04城市建设

55、用地19.9920.0039.997非建设用地(生态绿地)E6.435.7612.19规划范围-52.182.1.8 土地利用控制规划(1)“四线”控制规划“蓝线”将中坝岛五十年一遇洪水位(183m)线、滨江区百年一遇洪水位(186.5m)线围合区域设为“蓝线”范围。在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绿线”将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划为“绿线”范围,“绿线”范围内: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开展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规划的开发建设;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该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