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8006687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放下孩子第1节:不抱孩子的睿智父亲(1) 蒋旭峰2009年10月底的一个艳阳天,我、太太和一个老友坐在家乡杭州千岛湖畔的一间茶室里。我和太太津津有味地品着翠绿如玉的千岛银针茶,老友则一边聊家常一边诉说着自己的苦衷,核心意思是她7 岁的儿子云云实在太调皮捣蛋了,不好管教。 老友正说着,云云就从桌子下爬到我腿上,把我吓一跳后,又爬回自己妈妈所坐的沙发,接着又从沙发跳到地上。我们几个好久没见面的大人聊得正在兴头上,云云又把自己妈妈连拉带扯地拽去广场上给他买礼物了。临走时,老友无奈地对我说了一句:“我实在管不了他的话,就只能把他送到少林寺了。” 我对老友说:“我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

2、就像养盆景一样,是一种艺术,不修剪不行,不蟠扎造型不行,矫枉过正也不行。现在手里正在翻译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对你、对我都会挺有启发的,出版后马上送你看。” 送走老友和云云,返回茶室坐定,太太有感而发地问我:“谈起家教之道,你恨你爸爸吗,你爸爸从小管你特别凶,不听话的时候打你绝不会手下留情。” “你这个问题很尖锐,答案不仅是否定的,我还很感谢爸爸的严格要求。玉不琢,不成器,只要我内化得好,效果还是好的。”我回答道。 改变我对父亲严格家教方式看法的是七年前出现在韩国首尔的一个画面。当时我参加一个大学生交流访问项目在韩国学习,有一天和同学去公园,回程途中发现一个四五岁的女孩蹲在地上号啕大哭

3、,站在一旁的大人嘴里叽里咕噜地在说着什么,但就是不去抱她、安慰她。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我们的脚步也都停住了,觉得这位看似父亲模样的男人怎么这么狠心。在中国,这种情况是少见的,孩子在公园摔倒了,哭心肝、哭宝贝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和爷爷奶奶。出于不解,我遂问身边的韩国朋友。 韩国朋友说:“这个父亲在说,你越是哭哭啼啼的,我越不抱你,你已经是这么大的人,应该坚强地自己走上斜坡去公园,你要学会自立。” 这番话让我醍醐灌顶。换位思考,这位韩国父亲何尝不心疼自己女儿会哭坏了嗓子呢?但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前瞻性智慧指导着这位父亲要硬下心肠、板起面孔。难怪几位韩国朋友都跟我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我们很多韩国人都像

4、我们的国花木槿花一样,坚韧无比,生机勃勃。”我想这和很多韩国家庭的教育理念大有关系。 记得读初中时看过一篇文章,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父母是睿智的。”我就是从首尔的那一天起,真正发现自己父亲从小的严格家训是睿智的:让我从五岁坚持用毛笔小楷写日记换来的是我现在一手工整的字迹,用这手毛笔字我交了很多中外朋友;从小做完作业才能吃饭的要求换回的是我至今做事有计划、一丝不苟的习惯,当我面对多重压力的时候,这种思维习惯让我临危不乱;父亲要求我去别人家必须拿礼物的家训让我至今养成了尊重别人、体贴别人的思维惯性,一些朋友说和我交友就是看重了我这一点;从小做家务活的经历让我打心底尊重每一

5、位送奶工、公交车司机等最普通的劳动者,我曾经走了北京七八个城区,和几十位公厕保洁员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情。第2节:不抱孩子的睿智父亲(2)同样,当我拿到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一书的时候,我觉得也是如获至宝,书中“培养感恩之心” “在餐桌前你要树立榜样” “善于引导恶的冲动”等章节想必会让很多读者豁然开朗。在翻译的过程中,“让家务活变得重要” “给予也是一种拥有”等章节我越读越有滋味。“为了替孩子们着想,现代的父母们不仅在物质上溺爱孩子,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宠着他们”“尽管现代父母不想成为孩子眼中的集权者,却并没有让孩子变得坚强起来,而是让孩子心中多了一份不安全感”“ 现代教育方法

6、的一个致命缺陷是父母们过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成就感,而忽视了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等金玉良言让人拍案叫好。 子女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需要父母来指引人生方向,但我们不能指望自己对感恩、责任感、餐桌礼仪等都看不清重要性的父母能教会孩子这些。 其实,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家教哲学博大精深,本书中的很多篇章都让我想起中国的很多传统习俗和古训,很多理念都是中西共通的。例如,本书中“家务事是人生的基础课程” “好好享用食物” “对品格的终身追求” “学习自己社区的风俗” “敬重客人”等章节,和曾国藩的八字家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多么相近相通。不过,看透迷局往往需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在通览本书的过程中,

7、大家不妨站在犹太人家教之道的角度,来反观自家和中华民族的家教文化。 现代的一些父母似乎只知道把舶来的“家庭民主” “放任自由”等观念作为教育孩子的唯一准绳,只把孩子学好英文、钢琴当作家教的终极目标,过分满足于给孩子创造自己童年没有享受过的优越物质条件,而对于孩子成长和长远发展更重要的品质则疏于引导和培养,更没有想过子女哪些重要的生存和沟通能力需要充电归根结底,为人父母的我们,有很多功课要做,而且这门功课要一直做下去,因为父母的思想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子女的思想高度,父母的引导方法影响着子女通往这一高度的效率和“家庭融洽度”。 光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还不够,关键在于“父母如何教子”的

8、方法和执行力。如果借用本书中建议的一些家教之道并假以时日,或许这种愿望能成为现实。 我父母对我说过一句话:“父母对孩子总是倾注了一百分的心血,可是孩子对待父母往往就没有多少分了。”此话在理。天下最伟大的莫过父母,我由衷地希望各位父母通过良好的家教之道,让自己倾注了“一百分”雕琢出人生杰作之后,发现这件作品不仅有其独特风采,而且能用接近一百分的感恩心来回馈父母。 只要您有心,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您的子女总会有一天倏然察觉您是睿智的。第3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1)二、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前一阵子,我读了一份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校刊,在两页的篇幅里,“特别”一词就出现了五次:感恩节

9、献唱很“特别”;拼字马拉松比赛很“特别”;新秀艺术家画展很“特别”;看似普通的馅饼义卖活动也很“特别”,尽管校刊里并没有清楚阐明理由;最后,本学期三年级的班级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团体。我觉得奇怪,这可能吗?这么多的“特别”全集中到了一个地方?是莫大的机缘巧合?抑或这确实是一所超乎寻常的学校,有极为光芒四射的孩子、任重道远的教师和慷慨且富有活力的家长?事实上,该校只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孩子们聪明且行为规矩,老师们富有爱心,父母也乐于付出时间和金钱。但这显然并不是一所无与伦比的学校。因为几乎每所我访问的学校,其教职员工、墙上的海报以及学校整体的氛围,都在向你强调这并不单单是一处学习的场所,

10、也是培育有智慧、有同情心的优等学生的园地。学校的这种自吹自擂并非狂妄自大。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期待使得更多的学校注重各自教育的独特性。我的朋友保拉管理着一所很棒的小学,她告诉我某次引导即将入学的某个孩子的妈妈参观校园的事情。这位妈妈说,她的女儿思洛娜对科学很有兴趣。她表示:“在我所参访的另一所学校,连幼儿园老师都给树系上了彩带,来向学生生动地诠释什么是风。我希望你在这里也这么做。我不想思洛娜落后了。”“本校树上都有叶子,”保拉回答说,“它们的效果和彩带一样,我不能保证会用彩带。”思洛娜的母亲便把女儿转到了树上系有彩带的学校。另一所学校的校长跟我抱怨,他对父母们的期待感到沮丧。太多父母想要孩子在八岁

11、时就搞定一切。他们想要孩子有完美的成绩,希望孩子的学习能力不逊色于西半球的任何小孩。孩童的智力发展是时断时续的,却没有哪位父母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能晚发芽、不能晚结果,任何反常全不能接受!要是孩子没能各科成绩都得到优秀,父母就开始烦恼,认为小孩可能有学习障碍或是学习动力不足。常态曲线消失了。家长们似乎认为小孩只有两种类别:没有能力学习的和有天分的。并不是任何儿童都拥有各个领域的无限潜能。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够上大学,不能在成人世界里有所成就。几乎所有孩子其实都会有所建树。父母们需要的不过是放松一点,更有耐心一点。第4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2)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思洛

12、娜的母亲这么急着让女儿在幼儿园就体验到小型的物理实验呢?为何家长就不能让自己的八岁小孩用自然的、跌跌撞撞的步调来前进呢?开始研习犹太教时令我心动的一件事情,就是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为人父母的压力问题。根据犹太人的想法,父母不应该期待孩子成为不同于本身性情的人。哈西德派有句格言说:“假使你的孩子具有成为面包师傅的才能,就别要求他成为医生。”犹太教认为,每个小孩都是以上天的形象创造的。要是我们忽略孩子的内在有种种力量,促使他活出我们所谓非凡成就的话,我们就破坏了上天的旨意。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变得出类拔萃的压力过大的话,那么孩子往往最后就会进心理治疗师的诊所,患有睡眠及饮食失常、长期胃痛、扯头发、抑郁等

13、症状。他们是父母追求完美的驱逐力下的受害者。促使我在标准诊疗程序之外寻求助力的,正是这些儿童。我在犹太教里发现一套方法,它既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也同时心平气和地接纳每个孩子普普通通的特点。不必追求完美在第一章里,当我进行测验后告诉父母们孩子在“正常范围之内”时,父母常常显得失望,我也感到惊讶与困惑。在一些父母看来,诊断出来问题,总比正常的、与生俱来的局限性要更好。如果孩子有问题的话,就可以想办法进行纠正,但如果孩子与生俱来就有局限性的话,那就需要父母对原先的期望值进行调整来接纳并不完美的子女。要是自己停不下来的孩子真的是患有多动症,爱做梦的孩子患有注意力缺失症,数学不好的孩子得了学习能力失调

14、症,害羞的孩子得了社交恐慌症,经常做错事的孩子患有间歇暴发性疾患症的话,父母才觉得有希望。只要有了一份孩子的病情诊断书,父母就可以找专家和教练给予药物、 做出治疗计划,于是家长就可以继续幻想不完美是可以克服的,家长对孩子就会继续抱着孩子具有无穷潜能的信念。为什么父母这么急于培养出完美的孩子呢?答案有两方面:骄傲和对未来的恐惧。骄傲1:我的孩子,我的杰作珍妮特跟我和亲子教育班上的其他人请教,商讨该如何跟她大儿子来“讲道理”。你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才能测验吗?他们提供机会给六年级学生参加学力性向测验(SAT)的机会。不论是语言测试或是数学测试,假使学生能拿到跟高三学生平均分数一样的成绩,他们就有

15、资格参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组织的特定暑期课程。我知道迪伦能在数学测验时及格,可是他却说他不想参加测验。迪伦的这个说法太不明智了,因为不参加考试的话,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根本不知道他的优异成绩,要是他能通过大学才能测验的话,那么在他的简历上将加上亮丽的一笔。第5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3)外行人把它称为炫耀,心理学家则把它描述成“代理成就感症候群”。有些父母喜欢用自己子女的成就,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和个人荣耀,或是达成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即便是那些不想拿子女当做防范生活恐惧挡箭牌或是标榜自身价值的家长们,也可能觉得很难不屈服于父母之间“比孩子成就”的攀比热潮。事情并非总是如此。在过去

16、,父母生养孩子是为了他们的劳动价值(给农场增加帮手)。时至今日,许多家长把孩子的成就视为家庭重要的“产品”。这种态度导致了一种上下颠倒、以子女为中心的观点:人们设法迎合孩子的奇思妙想,却迫使他们不惜任何代价(学业、社交和竞技方面的代价)去有所建树。然而,这种压力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觉得家长期待自己必须超越父母已然很高的成就,或是需要展现出超乎自己能力的技能的孩子们,身心会受到折磨。有些孩子只会习得单项技巧,所以想让他们熟练各种技能,不仅不会有效果,而且具有破坏性。要是长此以往,他们甚至会忘掉自己已经掌握的单项技巧。有些孩子会开始意识到,自己好像只是为了父母满意在行事,于是就会公然反抗。有些孩子

17、会因为应对这种压力而失去了原本学习技巧时的快乐,也有人以身体或心理的不适为借口来摆脱这种局面。借着夸大自己的缺陷,这些儿童希望能避免挫折,并让自己的进步由更合乎实际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并非你的杰作。按照犹太人的思想,孩子并不真是“你的”。在希伯来文里,并没有表示拥有的动词,我们所翻译成“拥有”的某些词语,实际含义是“它是给我的”或者“有给我的东西”。尽管任何事物都不属于我们,上天还是让一切都可以出借,并通过我们的拥有来进一步弘扬上天的旨意。这也包括了我们的子女,他们是上天给予的宝贵借贷。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条侍奉上天的独特途径,我们的职责就是帮助他们发现那是一条什么途径。骄傲2:陪伴优秀的小通才征服

18、未来如果只让孩子在某些特定方面表现突出,那么他们就比较能够满足父母的期待。心理学家麦可?汤普森说过,我们对青春期少年提出了不合情理的、“无所不通”的要求:“人生只有在这段时期里,父母期待孩子要做好所有事情,而成人自己并不遵守这些标准。我们找小儿科医师看病时,并不会问他是否会投篮;我们找会计师为我们报税时,也不会测验他知道多少生物学知识。在中小学,我们鼓励通才,然而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参加美国著名的危险知识抢答节目以外,通才并没有什么发展空间!”我们期望孩子在更小的年纪就能无所不通,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家长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不确定性正以比之前更快的速度向我们袭来。我们买的计算机刚刚拆箱,就已

19、经有更便宜、更轻巧、性能更好的计算机问世了。父母们担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只有样样杰出的孩子才能生存下来。如果年少的玛雅设计不出自己的网页,成绩不能在班上名列前茅,不能参加马拉松赛跑,不能在公众场合自信满满地发表演讲,她就会落在别人后面。第6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4)我们努力想为子女迎接未来做好准备,但是我们的努力受制于自己想象力的局限性。我们忧虑,但孩子却不然。这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世界,在我们看来似乎非常劳心费神,对他们却稀松平常。把孩子变成极具竞争力的通才来为这个新世界“做准备”是没用的,因为我们预料不出他们在今后二十年所需要的技能。唯一可以确定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培养孩

20、子的人格特质,例如诚实、毅力、应变力、乐观和同情心。千百年来,人类的这些特质始终会让人受益。害怕1:害怕平凡还记得盖瑞森?凯勒在小说中所创造的假想城镇瓦伯格湖吗?在这个湖区,“女人都强悍,男人都帅气,儿童智商都超出一般水平”。这个阳光灿烂、统计数字好得难以想象的世外桃源,也成了小学老师所熟悉的领域。每当家长会来到时,这些老师们就会描述起年复一年重现的情形。某位忧心忡忡的中学校长告诉我:家长们很神经质。如果孩子们在各方面都表现很好,那么他们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有面子。如果孩子的表现平平,那么家长们就会慌张起来。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老师已经开始给出“瓦伯格湖式”的成绩报告单了。老师们担心,要是

21、他们没有给学生“优”的成绩,家长们倒是不会责备孩子们能力不足,而是会怪罪老师缺乏能力。这是件憾事。因为直到孩子念四年级之前,他们身上真正的问题一直被粉饰或没有得到家长重视,直到这些问题无法再隐藏。儿童能力较弱的领域已经在标准化测验中显现出来。有些父母对子女的特殊迷恋会持续到小学四年级之后甚至更久。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有好处吗?听听我所采访的一位贵族学校学生伊莎贝尔的情况吧。伊莎贝尔明年要上高二。她告诉我,她的社交生活不顺利,前两个她喜欢的男孩子对她一直没有兴趣,她的老师似乎都偏袒其他学生。为此,她觉得困惑,也很受伤。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觉得这么难受。妈妈和爸爸从来都让我觉得,我是最好的:最漂亮,最聪

22、明,最有魅力。而且,大多数时候,我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不过,我现在发觉,我并不是那么不同寻常,也许我算挺不错的,但更高的评价我就不敢说了。就像许许多多的父母一样,伊莎贝尔的父母也怕女儿认为她自己普普通通。是否他们自己也拒绝承认孩子“不过是”平凡的,我并不知晓。可是他们的瓦伯格湖态度并不会给伊莎贝尔带来什么益处。他们把她摆到看似很高的基座上,而现在她却卡在那儿了。伊莎贝尔也没法确定,自己要是有机会和别人真正展开竞争,自己会登上哪一层平台。第7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5)害怕2:男孩和女孩平等但有所不同当今还有一个培养孩子的观点使得孩子们肩头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教师和

23、社会科学家一直强调要弱化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异。这一想法是为了矫正过去男女不平等的局面,但造成的结果却是:我们开始期待,男孩子要表现得像女生,而女生也要表现得像男孩子。这在有些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毫无疑问,所有儿童都应该受到鼓励,去探知任何使他们感兴趣的领域。然而,一种对性别盲目不加区分的教育方法,有时却会给已经过度受压的小孩增加压力。过去以性别为基础的安全港湾已经消失,如今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机会(也承担着压力)要在各方面表现优秀,既要成绩好,也要体育好,既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也要力争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上天是种种区别的最初创造者:把光亮从黑暗中分去,从六天的工作分出第七日的安息,从粗俗中

24、分出圣洁。尽管我们潜意识中可能还保留着对男女性别的歧视,但我们还是能够对男孩、女孩之间的天生差异保持尊重。例如说,他们的兴趣和发展阶段通常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不用刻意忽略或抹杀这些差别,而是可以留意这些区别在孩子行为中的具体显露方式。如果你害怕承认任何性别差异会导致不公平待遇,那么你的孩子就有可能错过自己需要的东西。若要公平对待女儿和儿子,有时需要给予他们不同的待遇。尊重差异化反而可以促进彼此得到平等的机会。对男孩不恰当的期待劳里的儿子诺亚出生时,女儿雷切尔四岁。“一开始的各种差别就让我感到惊讶,”她说,“当诺亚还是婴儿时,只要看到字母,他就叫着球球。上街时,他一定要我走车多的一边,而不是住宅

25、区可爱的树那边,这样他才能就近看到卡车,他对每个人发出隆隆的声音。”诺亚十分专注,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如果劳里要他听她讲话,她就得用两手捧着他三岁的小脸庞。她不能带着他在外面办事,因为他会乱跑。劳里和先生马克决定,绝不许诺亚拥有玩具枪或看电视(除了教育片)。这样也制止不了诺亚对于所有东西“开枪”,他只要竖起手指,或是拿着烤面包片或全麦饼干都能发出“枪响”声。等到这个爱看卡车、过度专注、任意开枪的小家伙上幼儿园时,会发生什么事呢?当他得安安静静地坐在桌前吃一餐饭,或是临摹大小写字母时又会怎样呢?当他一整天都得好好合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在不允许发出任何车声或是手指枪声时他能做得到吗?“诺亚,我知道你

26、记得怎么用这些词语,对吧?”他的耳边可能会传来老师的声音。第8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6)诺亚的老师可能会跟劳里这么说:“诺亚很难安静坐着并遵从教导。我们认为这有可能是注意力缺失症。当然,诺亚年纪还太小,我们并不能确定。不过,你们可以考虑明年让他接受测验。” 过去,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就是开心地捏捏橡皮泥,唱唱歌和听听故事,而用不着有其他的烦恼。幼儿园老师的目标,就是帮助儿童学习如何成为团队的一分子,教会他们如何在比自己家要大的环境里生活。然而,在如今的很多幼儿园和学校里,低年级的孩子却要背负着学习艰难课业的任务,但是完成这些学业所需要的专注、自律和运动技巧,却是许多孩子还没有开发出来

27、的。洛杉矶的学生学习专家黛比?戴维斯描述了她最近所评估的一群二年级男孩和女孩:“测验头一天,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就很明显。女孩能够达到的平均专注时间比男孩要长一倍,而且愿意尽其所能来取悦我。她们告诉我说喜欢我的手镯。然而,男孩在枯燥地看字读音练习时注意力没法集中太久,没过一会儿,几个伙伴就开始凑在一块大谈特谈如果你在船上呕吐时会发生什么了。” 一般而言,男孩在学校的表现还算过得去,但是很多男孩却因为我们对他们表现和举止的不恰当期待而深受其害。一旦教室变得拥挤,问题就会显得更严重了。我想,要是马克?吐温笔下的顽童汤姆?索亚在如今的学校里呆着,恐怕也得靠打兴奋剂才能和更顽皮的孩子们保持合拍。对一些男孩

28、来说,我们对他们不恰当的期望成了他们道德败坏、厌恶功课以及讨厌正常的孩子气的理由。压在女孩身上的沉重标准我们对女孩的期望又是什么呢?十五岁的阿蕾吉拉漂亮、能力强而且口才好。她读的是女校,成绩全都是优。阿蕾吉拉也会吹巴松管,但并不是因为她喜爱它的音色,而是因为她认为,能驾驭这种不好学的双簧片乐器会带给她进入常春藤名校的优势。阿蕾吉拉再也没有时间去参加派对了,她多半是在忙正事。阿蕾吉拉经常熬夜或是在清晨五点钟起床写英语作文,而且她打出的页数比老师要求的会多出一倍。去年,她还算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中学生,现在她已经瘦了四五公斤,几乎总是在胃痛,念书时不断用手指卷头发,在毛衣上也扯出很多个小洞。 假使说男

29、孩所承受的压力是在低年级时精神受到压抑,那么女孩所面对的则是不同的挑战,她们需要在青春期实现不可能的期望。阿蕾吉拉就饱受长辈要求事事出色的压力困扰。她也相信女孩们向来信奉的事情:要成为一个有同情心的倾听者,要擅长英语和艺术,身材要像模特一样苗条。她还觉得,为了展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她还得在各个男孩擅长的领域里表现优异:在科学展览中得奖,组成排球校队,当选学生会会长。阿蕾吉拉对未来有着这样的期待:“我知道,我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有时候甚至觉得,假如我一生不曾出席过一次高峰会议,并参与解决卢旺达的饥荒问题,我就是个失败者。这不是针对我父母的期待而言,是对我自己而言。”第9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

30、闪光点(7)当我们在促进女性平等权利、认识到男性情感脆弱性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男孩、女孩所需要的保护,我们需要保护小男孩天生的率真,也要让女孩免于感到自己必须随时随地都要表现突出。假如我们想给子女提供成长的沃土,那么就必须尊重他们的本性,让他们表现出正常的男子气或女孩子气,内向或外向、任性或成熟,其实都无所谓。以平凡的神圣性克服优异观念犹太哈西德派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它表达了一种平衡观:“你只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写着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在犹太教的观念中,崇高和平凡是水乳交融的。一年当中最神圣的日子,并不是庄严肃穆的赎罪日,而是每个礼拜

31、六(安息日)。每星期中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是个极具特色的时刻。根据传统说法,信徒从犹太教堂回家途中,都会有一位守护天使尾随,来帮助迎接这个特别日子的精神使者。在犹太教里,所谓圣地并非富丽堂皇的大教堂,而是为了庆祝初秋的收获,在自家后院或阳台所搭建的简陋棚子。所谓圣物呢,不过是以两根不起眼的木质卷轴所卷成的一捆羊皮纸摩西五经。圣餐则是加入鸡蛋的白面包。而这个世界的未来要以什么为依靠呢?靠的不是英雄人物的伟大作为,而是靠学习自己传统的学生身上的活力。这种民主气息浓厚的宗教给予每个孩子特殊的赏赐,却不认为任何人头上有特别耀眼的光环。要克服我们文化中滋生的“优异观”,大家可以在犹太教里找到良方。犹太

32、教主张我们养育自己的子女,并不是寄希望他们成为救世主,而是让他们活出自我。思考一下初期哈西德派领袖拉比祖西亚的金玉良言吧。祖西亚去世前表示:“当我来到另一个世界时,上天不会问我,我怎么没有活得更像摩西?而会问我,为什么没有活得更像祖西亚自己?”作为一个犹太教徒,经常会有人提醒说:要正确认识自己孩子身上的差异性,容许他们天生的禀赋得以显现。在摩西五经中,圣贤们总是提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道。在过犹太教逾越节时,按照传统,大家要讲述祖先逃离暴政、争取自由的故事,并要以恰当的语调和措辞来让聪明的孩子、顽皮无知的孩子甚至愚钝等不同类型的孩子能够理解,对理解程度不同的孩子,我们要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表述

33、方式。犹太教所表述的信息是一致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待任何孩子都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否则你无法说到他们心坎上。你要如何才能清楚地看出子女的天资和潜质呢?有多少是能够而且应该留在上天手里的呢?下面有一些准则,它们对于我所协助的父母们一直帮助很大。第10节:接纳之道: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8)期待差别我曾经读到一位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精辟说法:“你要设法把自己的孩子看成一颗没有标签包裹的种子。你的工作是为种子提供环境和养料,并拔除杂草。你没办法决定种子会开出什么花或是让它在哪个季节开花。”当我们敞开胸怀,正视子女身上的差异性时,便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土壤来开花结果。认识并接纳子女的气质西蒙的

34、父母来找我,因为西蒙的学习成绩落后了。他是家中三个子女里的老二,他做事的速度和能力有别于家中其他成员。他用餐速度比别人要慢得多,对报纸上的漫画版也缺乏兴趣,但在运动和绘画方面却相当拿手,也比父母和兄妹更为外向。要是一家人出外郊游,走到某个吃着冰淇淋的人旁边时,性格随和的西蒙可能就会说:“看起来很好吃耶!是什么口味的?”他随即就轻松交到新朋友了。西蒙念的小学课业压力大,他在学业方面追赶得很辛苦。我第一次家访时,发现西蒙脸色苍白,而且有些不敢说话。他五门课程里四门需要补习,还要接受注意力缺失的药物治疗。他胃口不好,也有脸部痉挛的症状。自从他转到一所节奏较慢、课业及社交压力较小的学校之后,并以每周放

35、学后到公园玩两次滑板来取代补习之后,他又变得活泼起来了。他不必再接受药物治疗就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功课了,整个人也变得精神饱满。许多家庭中都有西蒙这样的孩子,他的才能、做事节奏和需求与周围其他人认为的“正常”标准有所不同。你家“和想象不同的”孩子也许是性子急、没耐心或行动迅速,而其他子女的行动则比较迟缓而且更喜欢三思而后行。你子女的气质是上天所赐予的,即使他有心改变,也无力扭转。因此,与其担心他不能照你所了解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还不如让自己能更加宽容地对待他身上的这种差异化。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精神病学对“正常”的界定范围相当宽广。在一份堪称范例的气质研究当中,美国研究学者史黛拉?翟斯和亚历山大

36、?汤马斯发现,甚至在婴儿时期我们就拥有不同的气质,而且这种特点非常明显。他们所研究的性格属性主要包括: 活跃程度:有些婴儿很少哭闹而且容易安抚,有的却经常感到受挫或气恼而号哭数个钟头。 持久力有些婴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而且关心的问题得不到回答也无所谓;有的则拒绝妥协,并硬要坚持自己所选定的东西。适应性有些孩子容易适应变化、惊奇或打破惯例,有的则坚决排拒任何新事物,例如把吐司从矩形改切成三角形都接受不了。敏感性有些孩童情绪容易受到干扰,如果遇到较大的噪音、刺激性气味、粗糙和黏糊糊的东西,或是看到衣物上的商标都会感到不舒服。这些孩子往往对情绪上的微小波动和任何一点看不顺眼的东西反应都很敏感。他们会

37、留意到你情绪上的波动、水沟中的彩虹倒影、妈咪的新耳环 精力有的孩子睡觉时还在敲敲打打,进门时总要跳起来摸一下门框,每次喝奶时总会弄洒,也耐不住长时间坐车。有些孩子却会安静地坐着玩上几个小时,直到让他去玩别的才会略微移动一下。 在面对新食物、车内新座位或新玩伴时,有些孩子总是非常小心,有的却是马上投入。 心情有的孩童快乐而乐观,有的则严肃或容易发怒。 社交能力有的孩子较孤僻而且喜欢独处,喜欢借着玩任天堂游戏之类的单独活动来打发时间。有的则喜欢和人聚在一起来消磨时间,他们能轻松地与别人分享想法和感觉,让别人觉得惬意而且喜欢说话。这些孩子会跟你到洗手间,站在门旁自言自语讲个不停。 父母总是把子女的行

38、为解释成叛逆,其实他不过是忠于自己的天性而已。换言之,我们想把子女当成自己的作品。我们期许他们能像我们(甚至比我们更优秀、更聪明、更有志向)。而要是他们朝不同的方向走得太远,我们便认定,他们是想吸引别人注意或是反叛。收养子女的父母会承认,在孩子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亲生父母有时却不容易理解这一点。你所能给子女最慷慨的一个礼物,就是研究他的气质,等到你有所了解时,想办法接纳孩子的气质。第11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1)三、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前不久的一天个下午,朋友芭芭拉打电话请我到她儿子的学校谈谈。以下是她在我俩电话快结束时语无伦次的话:我想你应该在四月十号周四来谈谈,你找过最

39、下面的抽屉了吗?因为三号是四年级的家长会,试试找找爸爸的书桌,放学后他们会来接小孩,不要在晚饭前吃,那天晚上他们可能想跟孩子待在家里。我说过,吃完晚饭你才可以吃这个,现在不能吃。你十号有空吗?我在听电话时得费心解读哪些话是对我说的,哪些又是针对她儿子山姆说的,山姆在母亲打电话的时候一边找透明胶,一边跟妈妈吵着要吃冰棍。我一边克制着恼火,一边在想这是芭芭拉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难道她才是个友好、随和的人,而我却太挑剔、古板?她在一心多用吗?还是说她任由儿子这样干扰她,其实是害了她儿子呢?孩子对父母缺乏尊重会让父母抱怨。孩子的各种不尊重包括对父母说“妈,我希望你马上就死掉”这么重的话,直到把饼干屑留

40、在父母床上这样不起眼的小事。父母们通常都抱怨孩子会顶嘴,不肯承认自己错了,不肯做较重的家务活,没有先征得同意就取用父母的东西。当我预想到以后到处都是只顾自己、粗鲁、不会体贴人的孩子时,就觉得很担心。摩西五经里有些段落要我们爱上天、爱自己以及爱邻居。不过,当中上天并没有指示孩子必须爱自己的父母!十诫中的第五诫“尊重你的父母”讲的是在行为方面的要求,而非情感要求。正如上天所洞悉的那样,人产生妒忌之情容易,但要产生感激之情却不容易。上天也认识到孩子天生就不容易尊重自己的父母,所以才有这样的诫命。第12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2)十诫中包括了这第五诫,就证明了没礼貌的孩子并不稀奇。而今,温柔宽

41、厚的父母们甚至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把自己造就成受到尊敬的家长。然而,不少跟我谈话的父母,对于向子女要求尊敬这件事却感到相当内疚。他们告诉我,充当权威者令他们反感,让人觉得蛮横、苛刻、不民主。许多人宁可把自己看成是子女的朋友。我听过一些母亲夸耀自己跟小孩喜欢同样的款式、相同的电影和一样的音乐呢。不过,你的孩子并不需要再多加两位大朋友。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朋友,所有这些人也都比你们更酷。他们所需要的乃是父母。只有你们才能引导他们,使他们安安稳稳地茁壮成长;只有你们才能够教会他们自己的文化习俗,让他们在成年时懂得如何融入团队。关键在于,只有当你的孩子尊重你们时,孩子才会接受你们的指导,听从你们的劝告。平心

42、而论,假使你们不教会孩子尊重你们,想再教他们其他事情就会非常困难。在建设家庭文化方面拥有两千年历史的犹太教观念,可以协助你成为一家之长。摩西五经指出,在造就人时有三位同工上帝、父亲和母亲。“上帝说:如果人能尊敬父母,我会认为我与他们同住而他们敬重我。”在这个世上,父母就是上帝的代表,通过敬重他们,子女就有机会表示对上帝的敬爱。尊敬家中的父母也有助于孩子从家庭跨入社会共同体,这是进化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方式。做敬重长辈的典范孩子们是以我们作为学习榜样的。如果要孩子培养起对你们真正的尊敬,他们得明白尊敬的具体含义。孩子们不仅会听你讲话,也会观察你和配偶是如何对待自己父母的。在犹太教神学中,行为的分量比

43、信条还要重。 平民施穆尔的故事也精辟地表达了这个道理,他年老的父亲由于手指颤抖,老是把汤汁洒落在桌布上。有一天晚上,老人掉落了一只精致的茶杯,摔碎在地板上。施穆尔说:“爸,从现在开始,你自己在房间吃饭,这个木碗给你用。用这个你就不会摔破了!”第13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3)隔天,施穆尔回家时,看到年纪还小的儿子义奇克坐在地板上削一块木头。“宝贝儿,你在做什么?”施穆尔问道。“这是给你准备的,爸,”儿子解释道,“这样在你变老,手开始抖的时候就可以拿来在房间里吃饭了。”对于任何家里有上了年纪的父母的人,这则寓言都很有警示意义:我们是该给父母应有的尊敬,还是太忙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丢给他们

44、一个木碗显得更有益呢?平心而论,即便我们有心,但要表现出对父母的尊敬也不容易。我们不是铁匠跟徒弟的关系,所以他们教不了我们手艺。我们也不需要经常和他们见面。很多老人生活独立,住得离我们也远,他们有养老金、退休公寓以及支付医疗费用所需要的钱。他们并不需要我们拿钱给他们,也住得不够近,没法帮忙照顾我们年幼的孩子。我们对彼此的需要越少,就会越少见面。亲人团聚的场合通常只在感恩节、逾越节和母亲节等节日。我们现在的生活步调是快节奏的,用具及服务也应有尽有,这也会侵蚀我们跟老一辈之间的联系。不妨观察下次你孩子在场的生日宴会场合:即使相对年轻、健康的祖父母,出席这种场合主要也是一种象征,他们就像是来自古老文

45、明的人,搞不清楚该按数码相机上的哪个按键来操作。虽然有心,但他们并不需要帮忙做饭或是安排娱乐活动,因为饭菜可以让餐厅送上门,糕点可以去蛋糕房买,而其余节目也有专人服务。现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并没有对彼此的实际需求,爱本身成为使整个关系得以延续的纽带。这种与自己父母的联系,常常只出现在像卡片、礼物和支票等抽象领域。在富裕家庭,现在就连送礼也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一位祖母哀叹道:“我真不知道要买什么东西给孙女了,她已经有三百件衣服了。”为了对付这种状况,你得尽量增加大家团聚的次数,并刻意制造机会来敬爱自己的父母。这并不是说,就是要父母带小孩或是为你们到市场上去买东西。这种事情的目的并非帮你省下力气或者时

46、间,而是要你向孩子示范,你们珍惜自己父母对这个家所做的独特贡献。例如,我会让孩子们知道,我丈夫的祖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驴、牛以及一系列动物的叫声,逗孩子们开心;我的公公会为孩子伴舞和弹钢琴唱歌;我父亲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我们请他讲述当年在英格兰布赖顿湾,他和其他年轻的冰淇淋小贩朋友不被警察抓住的故事在想办法鼓励子女对你更尊敬之前,不妨先花点时间反省一下你自己对长辈们的行为方式。现在你对自己的长辈更加尊敬也是一种投资,等到你的子女能够决定是让你坐在餐桌前吃饭还是给你个木碗时,你现在的投资会改善你日后的待遇。第14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4)对那些和前辈相处得有些焦头烂额的人,在这里给你一个

47、提醒:你可以搬离前辈的住处而请人代为妥善照顾,这样可以让子女离开动辄口出恶言训斥的前辈,因为这种前辈会对孙辈产生不好的影响。 父母要树立必要的权威多数人都同意自己的父母是值得尊敬的。不过,在教导子女尊重你这方面,你能做到多少?下面我们来检视一下。?当你和另一位大人说话时,会任由孩子们打断你吗??你在餐桌上有固定的位子吗?孩子们会占用你的位子吗??孩子们会借口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断反驳你的话吗??孩子们会在众人面前跟你顶嘴吗?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吗??你会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来帮忙吗?会让他们来表现对你的体贴和重视吗??当孩子在取用果汁、香蕉或冰淇淋时,是否会问你也要呢??孩子们尊重你的隐私吗?他们会

48、没先问过就进你的房间或拿你的东西吗??你较大的子女会抢遥控器吗?会占用电话吗?会忘记把写下来的电话留言交给你吗??孩子们在家中说话是否很大声?在公共场合也这样吗?检视下来,你觉得不安吗?别烦恼,很多人都遇到过相同的情况。许多聪明、善良、细心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养育了基本上不懂得尊重的孩子,因为他们并没有跟孩子们要求过尊重。为什么呢?在内心深处,父母并不认为自己应受到尊重,或是认为自己能够主导局面。在我的诊所和亲子教育班里,我遇到过不少这种觉得自己“不配受到尊重”的父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位。抱持平等理念的父母自由设计师彼得和律师连恩在同十岁的女儿萨沙相处时有了麻烦。当他们问萨沙问

49、题时,她往往瞥一下眼睛或干脆当做没听见;萨沙未经允许就借穿连恩的衣服;在彼得打电话时,也会时常打断他。当彼得的父母来访时,萨沙只顾干自己的事,都不到门口去和爷爷奶奶打声招呼。“碰到她这么做时,你有什么感受?”我问彼得。“我们为她感到难过,因为她并不想亲近我们。”彼得说。“难过?”我问道,“难道你不觉得烦恼?我单是听你们说这件事就够烦恼了。你考虑过要告诉萨沙,她跟家中的长者讲话时需要怀着敬意吗?”“我们希望在家里有平等和相互尊重,”彼得回答说,“我不喜欢那种强加的而非自然而然的权威。”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我的思绪回到了“质疑权威”的时代,想起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印着“别相信任何超过30岁的人”的

50、T恤。这是一对三十好几的父母,其平等政治理念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彼得和连恩为了维护萨沙自我表达的权利以及没有尊卑的家庭权利结构,而在为自己的恼火、气愤以及受伤的感觉自圆其说。他们表示,这个家庭毕竟也是萨沙的。 第15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5)内心充满了负疚感的父母当单亲妈妈塔玛拉六岁的小儿子杰克表现得像个爱挑毛病的丈夫,对她所选的指甲油颜色、广播节目和晚餐表达不满时,或当她的大儿子莱恩不理会宵禁时间的时候,她感到目瞪口呆。当塔玛拉对儿子的行为感到恼火时,便告诉自己说这个年纪的男孩都这样,或是勾起了自己内心的负疚感,反而对孩子们感到抱歉,因为孩子的爸爸并不关心他们的生活。离婚所带来的

51、内疚,使塔玛拉以为自己亏欠了孩子一大笔债,而不会认为孩子们已经亏欠她尊敬之类的东西。 “只要成绩好,你就可以视我如粪土”的父母海瑟和罗伯特的六年级儿子盖文,在功课和体育方面很优秀。他在家里简直是颐指气使,等着让别人来伺候他。父母对他这种不合礼节的行为并不以为然,只为他各方面的成绩感到骄傲,他们对待孩子的哲学是“要是没坏,就不用修理”。认为“孩子自己有数”的父母艾瑞娜和亚历山大刚从俄罗斯移民来到美国,正设法入乡随俗。虽然这对夫妻都很有成就,艾瑞娜是生物学家,亚历山大是个工程师,但他们却让出了不少身为父母的权威,因为他们把两个念小学的孩子看成比自己更像“美国人”。孩子们每天把很多时间都花在看电视上

52、,讲话也流里流气的。当他们用“随便”或是“那我干吗要知道”来回应父母的问题时,艾瑞娜和亚历山大表现得像是听不懂孩子所用的贬损语气和词句似的。“这就是美国,”他们这么提醒我,“所有的孩子不都是这样讲话的吗?” 过度关注孩子感受的父母戴维的儿子格兰特12岁了,戴维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孩子听大人的话就行了”的那种类型。戴维自己为人之父后却很注意听取儿子的感受,尽管格兰特行为轻率、浮躁而且不肯合作,对自己父母想要了解他的诚意也不为所动。每当夜深人静时,戴维就会思考格兰特的将来。他明白,除非事情有所转变,否则格兰特一辈子都很难跟老师、教练和老板相处。如今,父母都比较尊重子女的想法和感受,这是没有错的。可是

53、一旦子女掌握了话语权,而父母却屈居在下时,这世界就颠倒过来了。孩子并不是我们的同辈,而他们也不想当这种同辈。在上课研讨时,除了教授犹太智慧,我经常引用另一批贤人驯狗师为证。这些专家知道,当狗头一次到人家家里时,树立起权威对它有多么重要。驯狗师教新主人不断加强自己的“优势”地位,方法是不让狗坐得比主人高,也别让它们跨过门槛。倘若狗会说话,驯狗师肯定也不会让它们顶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小孩。第16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6)“民主制度”并不太适用于小孩:那只会让他们觉得不安。由于孩子很懂得狡辩,父母经常遭到捉弄,但孩子的心理尚未足够成熟到赢得这些争论。他们在节制看电视的时间、控制自己的语言

54、或是教会自己遵守礼仪方面,并没有足够的成熟度。我们或许都读到过类似的俗语:“以孩子该走的路子加以训练,长大时就不会走上歪门邪道。”当子女还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他们你才是老大,并不断提醒他们直到长大成人可以离家为止,这一点很重要。同样的道理是你要树立自己在家中的权威。首先,尽管孩子懂得玩上整整四个小时的游戏是不健康的,但也可能会一直玩上那么久,这是人之常情。只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才能使他们摆脱这种诱惑。此外,有些诫命孩子会执意不理:“为什么克尔克总是在我们家玩?为什么我不能去他家?”那些顽固的孩子,每到傍晚甚至会抗议:“为什么在做功课之前,我不能看科学小子呢?那很有教育性啊!”各种严肃和无趣的问

55、题会接踵而来,你可能花一两个钟头也没法解释每个问题。孩子有权了解道理,但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话语,而不是你的解释。犹太律法划分成律令和律例两种。律令具备清楚的逻辑,律例则是指没有合理解释的律令,它们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律法要求我们尊重长辈,这其实就是一种律令,而教导孩子尊重也有很多实质性的好处。这么一来,对于父母的要求是否合理,就没有了争议,也就不必谈及合乎实际和逻辑的议题,孩子仅仅因为这是律法的指示而加以执行。要立哪些规矩既然认同了这种观点,即使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不习惯,你也应该在家里穿上权威的大衣,现在就该来给孩子立下规矩了。但究竟要立下哪些规矩呢?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崇尚随意自然,当我们要给

56、孩子设限时,注意不要全然抵触这种随意自然。犹太教在这方面帮助很大,它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标准,也就是尊敬的底线,这套标准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犹太律法要求成年人为年长的父母提供饮食、衣物、住处和照料,就是说不要忽略或者遗弃父母。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犹太律法指出他们应当:?始终和颜悦色地和父母说话;?别在他人面前顶撞父母;?尊重父母和别人的隐私;?不要占用父母的餐桌位子;?尊重继父继母。有趣的是,两千年前拉比所设法明订的行为,依旧让我们感到重要(也让我们感到苦恼)。单是前两条规矩就让我们觉得孩子很难做到。有礼貌、有教养、讲话和颜悦色、不在别人面前顶撞父母?简直是在做梦吧。然而,只要你抱有充分的决心

57、,帮助孩子克服起初的惊讶和抗拒,并相信最后的结果是值得的,我们就真的可以教导孩子改善行为,让他们更尊敬地对待我们。 第17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7)须纠正的言辞和语气“我讨厌这顿饭!”“奶奶很臭。我不想去她家,“小朋友的游戏还没有完呢!滚开!”“为什么呢?跟我讲为什么啊?”语气和言辞是交织在一起的,孩子并不一定需要语言来表示否定的态度,咋舌、冷笑或是生气的表情一样可以达到否定的效果,但孩子的言辞确实会影响到他所使用的语气。诚然,如同要用柔和的语气来表示轻蔑很不容易,每晚用矫揉造作的语气说“妈妈,谢谢你准备的晚餐”也很难,但做到这一点并非不可能。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感受是伴随行为产生的,

58、与其坐等孩子开始想变得亲切,不如由你去培养他们礼貌的习惯。如果你每天都能跟他们一起使用有礼貌的措辞,感谢和尊重的感觉就会从他们的行为中油然而生。除了培养良好的态度,以下的措辞和举止会使你的孩子更在意自己的幸运、责任和别人的辛劳,要求他们学会说这些话对于教会他们规矩是个不错的起点。?问候和提问应该包括家长的称谓:“爸爸,我可以离开饭桌吗?”“谢谢你开车送我们到卖场,妈妈。”?当人家给孩子提供某样东西时,他应该说“好的,谢谢”或是“不用了,多谢”,不要让孩子养成不出声地点头或是摇头的习惯。?儿女在回家和出门时,不能装作没看见你而跑向游戏机、筐篮、冰箱或是电话答录机,而是应该主动打声招呼:“嗨,妈,

59、我回来了。”“回头见,爸。”?当孩子在父母、朋友或兄弟姊妹面前拿取东西时,应该养成和人分享或者也为别人拿来一些的习惯。“我要去倒杯橙汁,你也要吗?”“你也要吃这种薯片吗?”?孩子在吃完饭后,应该问一下父母吃完了没,并自动起身清理干净自己和父母的位子,学会与家人分担家务。?只要你们的房门是关着的,子女就应该敲门并说一声:“嗨,我是杰米,我可以进来吗?”即使是没有锁上也应该这样。提醒一下:正如教会小孩尊重很重要一样,你在责备他们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避免随意指责,否则就会失去他们的合作意愿,而让这项培养规矩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这里有几个孩子不够礼貌的例子,你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龄前儿童难过或生气

60、时说的话:“妈咪,你是便便。”艾玛经常跟我说:“我想用一百颗石头砸扁你。”?用冷笑回应你的责骂,通常这反映的是难为情而并非不知羞耻。?十岁以上的孩子要求父母不要唱歌,在公开场合和他们不要太亲密,或是在他们朋友面前不要背着你的花格子背包。?各种年龄阶段孩子喜欢的翻白眼。第18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8)坚持种种有可能是虚伪的礼貌方式,似乎会显得挺无聊或稍显古板,但这就是我们养成终身习惯的方式。犹太教强调言辞的力量是一种表达工具,可从小事见人品。 对付无礼的口吻相比于孩子每天跟父母讲话所花的那点时间,他们在看电视上花的时间更多。只可惜连续剧中的年轻人经常顶撞大人,不断耍嘴皮子,很少用有教养

61、的方式跟父母交谈。尽管这在不少父母认为难以置信,可是看很多电视的孩子通常察觉不到自己所使用的无礼语气或鲁莽言辞,孩子们对这样讲话已觉得稀松平常了。如果想提升孩子注意语言礼貌的自觉性,并使他们在说话不礼貌的时候能意识到,我发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措辞委婉地跟孩子说,不要对他们发表长篇大论,而且没有必要去探究孩子为什么讲话尖酸或脸色难看,重点是要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去抚平他们的情绪。在教导孩子说话有礼貌的时候,你自己心里要有清楚的标准。要是孩子顶撞你,你应该握住他的手,语气平缓地说:“你不可以这样对我讲话。”另外,做到始终如一也很重要,否则孩子不会把你的话当真,你的一番苦心就将付诸东流。 减少

62、争辩孩子不得在外人面前与父母顶撞的犹太诫命,看起来挺容易理解的。“顶撞”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与礼貌不一样的含义。孩子说“爸爸,我希望能够表达同你不一样的意见”,和孩子让你在外人面前下不来台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和教育孩子的许多其他领域一样,让孩子接受家长有权主导局面的概念,让孩子知道他们并不需要了解或者同意规矩,只要照父母说的做就行了,对于解决父母同孩子之间的分歧还是大有好处的。然而,在现实中让孩子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你在公共场合劝服孩子的不少策略,现在可能都需要改变。为了显示不同说话技巧之间的效果差异,让我们看看七岁的罗比和妈妈安在离开派对场合之前的情形。首先,我要分析母女彼此给对方的信息,然后

63、我会改写妈妈的说法,而不是让罗比占上风。安:罗比,我们该回家了。罗比:不要,妈,我现在还不想走。安:我们该走了。玛利亚(罗比的保姆)在等我们五点回家,然后她得回自己家。罗比:打电话问她能不能待晚一点。安:罗比!我们得走了。罗比:别这样,你为什么不能给她打电话呢?我现在不想回家!安:该是准备晚饭的时候,你也在这里待够久的了。罗比:还没呢。我还在玩。妈,你可以打电话给玛利亚的,好不好?安:(已经相当厌烦、恼火了)罗比,该走了!(握住她的手,将她拉走)第19节:敬重之道:懂得尊重才有机会(9)在这段母女对话中,最明显的是罗比不情愿离开派对。不过,安要是给女儿合理的离开理由,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这时候的

64、罗比并不在乎保姆的家人,也不认为自己已经在派对上待了很久,她还想待一整晚呢!安等候罗比离开的“认可”等于是给女儿拒绝的空间。罗比的违抗是不礼貌的,但这扇门是安打开的。安要怎样做才比较好呢?把谈话的目标从让罗比愿意离开派对转移到听从并尊重安的重要性,那么母女间的对话就会有所不同了。安:罗比,我们十分钟后得离开派对,所以现在你应该开始跟大家说再见了。罗比:不要,妈,我现在不想走。安:我知道在你还想玩的时候叫你离开并不容易,但你现在得听我的话。我们在十分钟后离开。罗比:为什么我们非得走呢?安:先上车,在回家的路上我再告诉你理由。罗比:现在就告诉我啊。安:罗比,长大并可以参加派对的一个条件是,当我告诉你该走的时候,记得要听话。罗比:好的,可是我们要找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