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供电半径定义几应运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8005365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供电半径定义几应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供电半径定义几应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供电半径定义几应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供电半径定义几应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供电半径定义几应运(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供电半径定义几应运(精)供电半径供电半径就是从电源点开始到其供电的最远的负荷点之间的线路 的距离,供电半径指供电线路物理距离,而不是空间距离。低压供电半径指从配电变压器到最远负荷点的线路的距离, 而不是空间距离。城区中压线路供电半径不宜大于3公里,近郊不宜大于6公 里。因电网条件不能满足供电半径要求时,应采取保证客户端电 压质量的技术措施。0.4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在市区不宜大于300米。近郊地区不 宜大于500米。接户线长度不宜超过20米,不能满足时应采取保 证客户端电压质量的技术措施。供电半径是电气竖井设置的位置及数量最重要的参数。250 米为低压的供电半径,考虑50米的室内配电线路,取200

2、米为低压 的供电半径,当超过250米时,每100米加大一级电缆。低压配电 半径200米左右指的是变电所(二次为380伏)的供电半径,楼 内竖井一般以800平方左右设一个,末端箱的配电半径一般 3050 米。供电半径取决于以下2个因素的影响:1、电压等级(电压等级越高,供电半径相对较大)2、用户终端密集度(即:电力负载越多,供电半径越小) 同种电压等级输电中,电压跌落情况小,那么供电半径就大。相比较来说:在同能负载情况下,10kV的供电半径要比6kV 的供电半径大。在统一电压等级下,城市或工业区的供电半径要比郊区的供 电半径小。三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的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J 为经济电流密度

3、):Lst=1.79X85X11.65/j=1773/jmLsl=1.79X50X11.65/j=1042/jm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Ldt=4.55X14X13.91/j=885/jm(ll)Ldl=4.55X8.3X13.91/j=525/jm(12)选定经济截面后,其最大合理供电半径,三相都大于0.5km,单相基本为三四百米,因此单纯规定不大于0.5km,对于 三相来说是“精力过剩”,对单相来说则 “力不从心”。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 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 不超过0.5km。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

4、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 定的依据,供电参考。1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1.1 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S=PL/CAU%(1)式中P有功功率,kW ;L输送距离,m ;C电压损失系数。系数C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 铝导线为50;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8.3。(1)确定4U%的建议。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 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即: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 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则为 407354V ; 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 231198V。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

5、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 则要求,而有的介绍4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 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2)确定4U%的计算公式。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6%=(U2 -Un)/Unx100,可改写为:A6=(U1 -AU-Un)/Un,整理后得:U二U1 -Un-A6 . Un(2)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AU=400 - 380 - (- 0.07x380)=46.6V,所以 4U%二U/U1x100=46.6/400x 100=11.65 ;对于单相

6、 220V, U=230-220-(-0.1x220)=32V,所以 4U% =55x100=32/230x100= 13.91。1.2 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1.2.1 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Sst=PL/85x11.65=1.01PLx10-3mm2(3)导线为铝线时,Ssl=PL/50x11.65=1.72PLx10 - 3mm2(4)1.2.2对于单相220V :导线为铜线时,Sdt=PL/14x13.91=5.14PLx10 - 3mm2(5)导线为铝线时,Sdl=PL/8.3x13.91=8.66PLx10-3mm2(6)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所以只

7、要知 道了用电负荷kW和供电距离m,就可以方便地运用(3)(6)式求出 导线截面了。如果L用km,贝【J去掉10-3。1.5 需说明的几点1.5.1 用公式计算出的截面是保证电压偏差要求的最小截面,实际选 用一般是就近偏大一级。再者负荷是按集中考虑的,如果负荷分 散,所求截面就留有了一定裕度。1.5.2 考虑到机械强度的要求,选出的导线应有最小截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主干线铝芯不小于35mm2,铜芯不小于25mm2 ;支线铝芯 不小于25mm2,铜芯不小于16mm2。1.5.3计算出的导线截面,还应用最大允许载流量来校核。如果负荷 电流超过了允许载流量,则应增大截面。为简单记忆,也可按铜线 不大于

8、7A/mm2,铝线不大于5A/mm2的电流密度来校核。2 合理供电半径的确定上面(3)(6)式主要是满足末端电压偏差的要求,兼或考虑了经济 性,下面则按电压偏差和经济性综合考虑截面选择和供电半径的确 定。当已知三相有功负荷时,则负荷电流lf=P/。如用经济电流密度j选 择导线,则S=lf/。根据规则规定,农网三相供电的功率因数取0.85,所以 S=P/x0.38x0.85j=P/0.5594j=1.79P/jmm2(7)三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的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Lst=1.79x85x11.65/j=1773/jm(8)Lsl=1.79x50x11.65/j=1042/jm(9)若为单

9、相供电在已知P时,则s=lf/j=P/Un/j=4.55P/j(按阻性负荷计)。按上法,令4.55P/j二PL/CAU%,从而求得:L=4.55CAU%/jm(10)将前面求得的4U%代入(10),同样可求出单相供电时,铜线和铝线最大合理供电半径计算公式如下。Ldt=4.55x14x13.91/j=885/jm(11)Ldl=4.55x8.3x13.91/j=525/jm(12)选定经济截面后,其最大合理供电半径,三相都大于0.5km,单相基本为三四百米,因此单纯规定不大于0.5km,对于三相来说是“精力过剩”,对单相来说则“力不从心”。山东省荣成市电业局 264300在当前的农网改造中,为了

10、保证电能质量,降低线损,减轻农民负担,一些文件和文章都提出了农网改造的技术要求,例如规定了各电压等级线路的供电半径:10kV 不超过15km,0.4kV不超过0.5km。这对于科学地规划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和保证供电质量,无疑是一件好事,在一定条件下, 这种规定也是必要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或验收时,有人则认 为,只要不超过15km和0.5km,就认定符合标准,这是一种片面的 看法,应予以纠正。例1 :我市某村原有功负荷P=750kW,采用LGJ - 50导线, 10kV专线供电,线路全长7km。后因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负荷 猛增至2200kW,功率因数平均为0.85,试问该线路该不该改造

11、?解:是否改造,需计算各项指标。(1) 线路载流量(负荷电流)和电流密度线路负荷电流:=149 - 6 A(2) 线路末端电压偏差电压损失末端电压 血二认-AC= 10 5CK) 1俠9 192 V末端电压偏差率(3)线路功率损失功率损失:4P =3fR = 3x 149. 41 x 0. 6 x 7 x10-J =304. 6 kW损失百分数:Ap占 P% - p + K 100 =304 6丫心“宀2 200 + 304, 6 X 100 = 12- 2上述结果表明,导线负荷电流为149.4A,小于允许载流量 220A,可长期运行不发热,但电流密度2.99A/m m2,比经济电流密 度1.

12、65A/mm2(按最大负荷利用小时3000以下计算)高许多,因而功 率损失高达 12.2。再从电压偏差率看,8.08也超出了供电 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定的7的范围(此处所说的电压 偏差系指规则所规定的用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百分数,并非是电压损失百分数)。所以,此例中供电半径 虽只有7km,仍需要改造。例2:某单相220V供电线路,路径长L=250m,有功负荷P=30kW,采用TJ-25导线供电,试分析运行状况。解: (1)电流密度及功率损失功率损失:(2)线路末端电压偏差因为是低压线路,线间距离小,感抗可忽略不计,可简化计算式中C常数,因为铜线,C取14。乂喘=型尹K

13、L09s绑-裁f -逊xl00_17上述计算结果也说明,供电半径虽只有250m(小于500m),线 路载流量(136.4A)也小于允许载流量(180A),但末端电压偏差高达- 17.9,大大超过了规则7、10规定的范围,有功损失 高至 18.6,因此仍需改造,或加粗导线,或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供 电方式。所以在农村电网改造中,除解决电杆、金具、导线严重老化 外,要重点解决电压偏差大和线损高的问题。因此,改造迂回线 路,缩短供电半径,增大导线截面和改进网络结构将成为我们工作 的重点。那么,又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呢?要达到供电半径的标准要求,导 线截面又如何选择呢?以往,我们根据农电手册的设计要求,对于0

14、.3810kV导 线截面的选择,一般先根据电压损失的要求来选择,然后用导线允 许截流量(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允许最小截面)来验算。一般情况, 特别是在考虑到510年的发展裕度,后两个条件也均可满足,不 过为了降损,用功率损失来校验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线损降低 了,也就为将来城乡同网同价铺平了道路。现以低压为例选择导线。采用简化公式:S二PL/CAU %(1)式中C,当为三相四线,负荷均匀分配时,铜导线为83,铝导线为 50;当为单相220V,铜导线14,铝导线8.3。AU%采用多大呢?即在最大允许电压损失时,末端电压的偏差不超过规则的最小要求值,可由下式计算:AU% =X JOO; = (f

15、/. - AU -X 100)当采用三相时,U=400V, Ue=380V, AU%=-7,求得AU=46.6V, AU%=11.65 ;当采用单相时,UZSOV, U =220V,1eAU%=- 10,求得 AU=32V, AU%=13.91。在供电半径为500m时,为保证电压偏差不超过规定范围时,其导线最小截面与有功负荷的关系是:三相四线制:据(1)式可得导线为铜线:Sst=500/83x11.65P=0.52P(2)导线为铝线:SSl=500/50x11.65P=0.86P单相220V时:导线为铜线: SDT=500/14x13.91P=2.57P(4)导线为铝线: SDL=500/8.

16、3x13.91P=4.33P(5)知道了有功P,就可以方便而简单地计算出导线截面。例 3 :用例 2 的条件,重选导线截面并求电压偏差及功率损 失。解:A仍采用单相供电方式,用(4)式导线截面:Sdt=2.57P=2.57x30=77.1,选高一级的 TJ-95。末端电压:U2=U - U=UPL/CSxU/100=230 - 30x250/14x95x230/100=217V电压偏差:AU%= (U2 - Ue) /Uex100=217 - 220/220x100=- 1.36功率损失: AP=I2R=136.42x0.2x0.25x2x10- 3=1.86kW功率损失率: AP%=AP/(

17、PAP) x100=1.86/(301.86) x100=5.8如果是500m,不难算出AU%和AP%分别为-7.2和11,其结 果均在合格范围内。所以在500m以内,按(2)(5)选择导线截面, 不但可满足现时负荷需要,还为发展留有了一定裕度。B 改为三相四线,用(2)式SST=0.52P=0.52x30=15.6ST为配合原采用的导线规格,可再加一根TJ-25的同样导线,其 中性线考虑机械强度并不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故选用TJ - 16型导 线。按前面计算方法,可算出AU%=1.46, AP%=3.7同样可求出500m时的AU%和AP%分别为-2.35和7.12从A、B两种改造方法看,改为三相四线更为合理,应优先采 用,这对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载更为有利。需强调的一点是:(2)(5)式计算出的导线截面,是按现时 500m末端集中负荷且保证末端电压偏差不超过规则规定范围的 最小截面,如果负荷分散或再按经济电流密度验算后,取截面较大 者,这样导线的选择就更加合理。毋庸置疑,在农网改造中,强调缩短供电半径是必须的,也符 合科学规律,在一定条件下规定供电半径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不顾 网络的实际情况不讲条件地认为只要小于0.5km和15km就是合理 的,而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有关计算和分析,以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 和确定合理的供电半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