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8000587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后劲实证 2018/11/11 摘要:本文立足于研究吉林省县域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人口素质评价模型,得到了代表人口素质水平的综合得分序列和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生产总值对数的序列,利用格兰杰检验对其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可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关键词:人口素质、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一、引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衰减、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供

2、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息息相关,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从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工业经济时代关注的重点是人口的数量和结构,知识经济时代关注的重点将转向人口的质量(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成本增加,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情况下研究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夯实供给基础

3、的关键,也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二、县域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主要研究县域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建立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将反映人口素质的指标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一)影响人口素质的直接指标1.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平均预期寿命,平均死亡年龄,婴儿死亡率,人口粗死亡率,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本文选取平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这2个指标反映人口的身体素质状况。2.反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文盲率,识字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数,高中在校学生比重,每十万人口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数等指标。本文选取文盲率,

4、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数这3个指标反映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3.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犯罪率,犯罪案件立案数,自杀人数等。由于衡量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且缺乏反映吉林省县级人口思想道德状况的指标数据,因而本文没有选取反映这一方面的指标。4.反映人口劳动技能素质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数,农业技术人员数,专利授权数,科技人员占从业者比重,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量,第三产业人口占从业者比重等指标。本文选取专业技术人员反映人口的劳动技能素质。(二)影响人口素质的间接指标主要包括性别结构,城乡构成,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公共图

5、书馆图书总藏量,环境监测状况与污染指数等。本文选取性别比、非农业人口比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这4个指标来代表影响人口素质的间接指标。性别比通常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为计算标准,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人口性别比的合理区域应在102和107之间。根据以上分析建立了反映吉林省县域人口素质状况的指标体系,即平均预期寿命,婴幼儿死亡率,文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小学、初中、高中学校数,专业技术人员,性别比、非农业人口比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等11个指标。由于地方统计年鉴中关于人口素质方面的统计指标相对较少,因而部分指标通过计算

6、获得。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2016年吉林统计年鉴,2010年吉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和2015年吉林省1%人口抽样调查。三、人口素质水平的因子分析用SPSS软件运行,结果显示KMO值为0.661,符合可行性标准,并且Bartlett球度检验的P值为0.000(四、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之间的关系选取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结果作为人口素质水平的代表数据,以各县的人均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数据。对人均生产总值的数据取其对数来部分消除异方差,得到了代表各县域人口素质水平的综合得分序列和代表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生产总值对数的序列。利用Eviews软件对这两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用ADF检验法。检验结果见

7、表3。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两个序列都是平稳序列,因此可以利用格兰杰检验对其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这里选择滞后2期,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不是人口素质的格兰杰原因为原假设的前提下,P值为0.5500(0.05),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经济发展不是人口素质的格兰杰原因。以人口素质不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为原假设的前提下,P值为0.0495(五、结论与建议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为地区提高人口素质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人口素质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吉林省县域人口素质的提升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前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于人口素质的“反哺作用

8、”却并不明显。为此,政府必须加快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实现创新驱动。使社会进入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提升人口素质的良性循环中。(一)加强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大财政支出中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吉林省教育投入的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依据全省各县域不同的特点调整教育投入的数量和结构,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人口素质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在农村要大力普及基础教育,大力推行专业教育、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来到城市,提高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加快促进城镇化的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泉。提高

9、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加强职业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二)加快推进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投入,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使社会医疗保障实现全范围、多角度的覆盖。缩短城乡、群体之间医疗保障方面的差距,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社会福利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来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大部分附着于户籍之上,农村

10、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地区有着显著差距。区域、城乡不平衡,已经影响到全国统一要素市场的形成,这种格局决定了我国虽然进入新常态,但并不意味着各地区、城乡同步进入新常态。吉林省广大农村仍有非常广阔的财政投资空间,潜在经济增长能力较为充足,以人口的居住地而非以户籍制度来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减少本地优秀高素质人才的外流。从经济学角度看,没有人口的位移,就没有经济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互作用下才能创造经济价值。一个地区人口过于单向流动则不正常,吉林省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要消除人口流动给经济和人口素质

11、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度培养本地的创新型、专业型和技术型人才。改善创业环境,提高财政补贴,加快引进外来人才,为外来人才择业、创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便利。市场要充分发挥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四)吉林省要加快实施县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新型开放的经济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根据各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差别化的经济政策。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统筹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强制造业和提升服务业。吉林省处于东北亚的地理

12、中枢,“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给吉林省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吉林省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补齐发展短板、提高供给质量、增强创新活力、扩大开放水平等方面发力。利用区位优势,通过金融创新机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不断增强吉林省经济的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可以为驶入新征程的中国经济贡献力量。作者:赵子英 上一个文章: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疾病影响因素下一个文章: 流动人口非正规就业对居留意愿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