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坤:山坡盐碱地培育染色体杂交作物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999916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朱培坤:山坡盐碱地培育染色体杂交作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朱培坤:山坡盐碱地培育染色体杂交作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朱培坤:山坡盐碱地培育染色体杂交作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培坤:山坡盐碱地培育染色体杂交作物(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朱培坤:山坡地盐碱地培育染色体杂交作物深圳市百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首席科学家朱培坤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一张由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签发的百绿珍宝112 (水稻一玉米)获得农业部植 物新品种授权的文件,使他多年来潜心发明的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获得的新品种得到了肯定。 朱培坤表示,染色体杂交技术在农业方面如果得到推广,有可能对现代农业产生巨大变革。新产品被验证反驳了曾经质疑的声音染色体杂交技术就是导入外源群体基因,改变植物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特别是数量 基因调控的性状。20多年来,朱培坤潜心钻研植物的无性远缘杂交,成功发明植物染色体 杂交技术,而他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掌握染色体杂交技

2、术的科学家。曾经有学者对百绿公司培育的大米草一水稻这一染色体杂交品种有过质疑。采用染色 体杂交技术,究竟能不能将外源的、异源的数量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和受体细胞染色体杂 交产生新品种,应该通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客观的科学验证。在国内外有关专家的 参与下,知名专家夏新界教授,近期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科学研 究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朱培坤创造的第八代染色体杂交植物小麦一玉米的基因组中,通 过基因芯片和标记基因以及DNA测序分析,充分证明染色体杂交植物小麦一玉米中存在至 少三个小麦基因。对于此次百绿珍宝112 (水稻一玉米)自交系被授权,朱培坤表示,这说明他们通过染 色体

3、杂交技术获得的作物新品种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定。“对于质疑的声音,只要去盐碱地上看看朱培坤种成的染色体杂交水稻和染色体杂交玉 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广东省农业厅原副厅长潘嘉念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百绿公司的 研发工作,他认为,以前国内外理论界都认为盐碱地是不能种粮食作物的,很多专家还没有 意识到染色体杂交技术所带来的技术革命,之所以部分专家对百绿公司产品存在质疑,主要 是部分专家的研究观念还没有发生转变。杂交作物被证明可在恶劣条件下生存记者注意到,朱培坤研发的染色体杂交作物的不同产品可以在不同的恶劣条件下生产,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在学术上称为抗逆性。据了解,朱培坤近年来一直在全国各

4、地进行染色体杂交作物的试验工作。“我们创造出 可以种植在东营花斑盐碱地上的大米草一水稻,创造出不再使用秧田和水田并可以种植在山 坡的高粱一水稻,从而改变几千年以来的稻作耕种方式。”朱培坤说,百绿生物公司已经成 功实现让水稻“上山近海”,如已经成功将水稻种植在盐渍化严重的花斑盐碱地上并获得有 开发价值的产量。另外已经成功将大米草一玉米种植在盐渍化严重的陕西卤泊滩盐碱地上, 也获得有开发价值的产量,今年大米草一玉米在陕西省已经进入区试。朱培坤介绍说,粮食作物中的高粱相当于动物中的骆驼,具有很强的耐旱能力。将高 粱染色体导入水稻的受体细胞,分化培育出高粱染色体和水稻细胞染色体杂交的新类型杂交 水稻,

5、然后经过筛选,获得抗旱能力明显的“高粱一水稻”。这种高粱一水稻不需要秧田和 水田,不需要插秧,而是直接点播或条播在地里。目前种在深圳市良种引进中心和惠州市博 罗农业科技示范场的“高粱一水稻”自交系,估计亩产在800市斤左右。朱培坤另一个重大突破是已经研发出高度耐盐碱的杂交作物。据介绍,在山东东营近 海花斑盐碱地上种植的“大米草一水稻”获得成功,亩产746斤干重,而对照水稻颗粒无收; 大米草一玉米在去年陕西卤泊滩盐碱地成功种植的基础上,亩产784斤干重。今年进一步扩 大种植面积,将达到3050亩,选择的依然是不能种植任何粮食作物的盐碱地。染色体杂交作物“大蕉一香蕉”试管苗有望年内量产据了解,百绿公司的研发产品大蕉一香蕉试管苗即将量产,首批量产产品是采用染色 体杂交技术获得的大蕉一香蕉,染色体杂交香蕉具有抗黄叶病的能力。该产品通过抗病筛选 后,正在进行最后的抗病鉴定,估计今年底明年初就可以大规模生产。朱培坤强调自己发明 的染色体杂交技术和“基因工程”是两码事。他说,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大多来源于病毒和 细菌,因此,转基因植物特别是转基因的蔬菜、水果和粮食,曾引起社会的担忧,所以需要 对转基因的产品进行严格控制。而他的染色体杂交植物使用的都是天然的染色体,这也是植 物染色体杂交技术与基因工程主要区别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