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钢化玻璃》PPT课件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996055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均质钢化玻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均质钢化玻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均质钢化玻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均质钢化玻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均质钢化玻璃》PPT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GB15763.4 均质钢化玻璃标准宣贯班臧曙光2009 11 19为什么均质?玻璃主料石英砂或砂岩带入镍,燃料及辅料带入硫,在14001500高温熔窑燃烧熔化形成硫化镍。当温度超过1000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当温度降至797时,这些小液滴结晶固化,硫化镍处于高温态的-NiS晶相(六方晶体)。当温度继续降至379时,发生晶相转变成为低温状态的-NiS(三方晶系),同时伴随着2.38%的体积膨胀。为什么均质?为什么均质?为什么均质?引起自爆的硫化镍直径在0.040.65 mm之间,平均粒径为0.2 mm。l 前言GB 15763 建筑用安全玻璃目前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

2、防火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l 前言本部分中条、条及条为强制性要求,其余为推荐性要求。本部分与EN14179-1:2005建筑玻璃均质热钢化钠钙硅安全玻璃第1部分:定义及要求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l 范围GB15763的本部分规定了建筑用均质钢化玻璃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GB15763的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用均质钢化玻璃。对于建筑以外用的(如工业装备、家具等)均质钢化玻璃,如果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可参照使用本部分。l 规范性引用文件GB15763.2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l 术语和定义 共1个3.1

3、 均质钢化玻璃 heat soaked thermally tempered glass 热浸钢化玻璃是指经过特定工艺条件处理过的钠钙硅钢化玻璃(简称HST)。4 总则41生产均质钢化玻璃所使用的玻璃,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要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用于生产均质钢化玻璃的玻璃,其质量由供需双方确定。l 5 均质钢化玻璃技术要求 51尺寸及允许偏差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52厚度及允许偏差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53外观质量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l 5 均质钢化玻璃技术要求 54弯曲度 对于平型均质钢化玻璃,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55 抗冲击性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56 碎片状态 应符合

4、相应条款的规定。l 5 均质钢化玻璃技术要求 57 霰弹袋冲击性能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58 表面应力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59 耐热冲击性能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l 5 均质钢化玻璃技术要求510弯曲强度(四点弯法)以95%的置信区间,5%的破损概率,均质钢化玻璃的弯曲强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均质钢化玻璃弯曲强度(MPa)以浮法玻璃为原片的均质钢化玻璃镀膜均质钢化玻璃120釉面均质钢化玻璃(釉面为加载面)75压花均质钢化玻璃90l 6 试验方法 6.1 总则 尺寸、厚度、外观、弯曲度、碎片状态及表面应力的检验或测量以均质钢化玻璃制品为试样;抗冲击、霰弹袋冲击性能、耐热冲击性能试验及弯曲强

5、度试验,以与制品同厚度、同种类且同一工艺条件下制造及同一均质处理过程处理的平型均质钢化玻璃为试样。l 6 试验方法 62 尺寸检验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63 厚度检验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64 外观检验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l 6 试验方法 65 弯曲度测量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66 抗冲击性试验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67 碎片状态试验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l 6 试验方法 68 霰弹袋冲击性能试验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69 表面应力测量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610 耐热冲击性能 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611 弯曲强度(四点弯法)按附录B进行试验,并计算弯曲强度。l 7 检验规

6、则 7.1 检验项目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 出厂检验 均质钢化玻璃的厚度及偏差、外观质量、尺寸及偏差、弯曲度。其他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l 检验规则 7.1.2 型式检验本部分第5章中条、条及条规定的项目为必检项目,其余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试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满1年时。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有较大差异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l 检验规则 7.2 出厂检验组批及抽样方法7.2.1 产品的厚度及偏差、外观质量、尺

7、寸及偏差、弯曲度按表3规定进行随机抽样。批量范围样本大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18201915301162551226508235190133491150205615128032782815005010115011000801415l 检验规则 7.2.2 对于出厂检验所要求的其他技术性能,若用制品检验时,根据检测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均质产品中随机抽取;若用试样进行检验时,应采用同一工艺条件下均质的试样。当该批产品批量大于1000块时,以每1000块为1批分批抽取试样,当检验项目为非破坏性试验时可用它继续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l 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组批及抽样方法对于型式检验所要求的技术性能,若

8、用制品检验时,根据检测项目所要求的数量从该批均质产品中随机抽取;若用试样进行检验时,应采用与制品同一工艺条件下均质的试样。当该批产品批量大于1000块时,以每1000块为1批分批抽取试样,当检验项目为非破坏性试验时可用它继续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测。7.3.2 抽样时,抽样人员应现场见证检验试样的全部均质处理过程,对所抽样品进行封样,并保留该批样品的均质处理过程温度曲线。l 检验规则 7.4 判定规则进行厚度及偏差、外观质量、尺寸及偏差、弯曲度检验时,若不合格品数等于或大于表3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不合格。7.4.2 进行抗冲击性试验时,按相应条款的规定进行判定。7.4.3 进行碎片状态试验时,按相

9、应条款的规定进行判定。l 检验规则 7.4.4 进行霰弹袋冲击性能试验时,按相应条款的规定进行判定。7.4.5 进行表面应力试验时,按相应条款的规定进行判定。7.4.6 进行耐热冲击性能试验时,按相应条款的规定进行判定。7.4.7 进行弯曲强度(四点弯法)试验时,样品全部满足要求时,该项目合格。7.4.8 以上检验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8 标志 在玻璃或最小包装上标识“均质钢化玻璃”或符号“HST”。9 包装、运输、贮存 包装、运输、贮存应符合相应条款的规定。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A1均质处理过程均质处理过程包括升温、保温及降温三个阶段: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

10、及系统A11 升温阶段升温阶段开始于所有玻璃所处的环境温度,终止于最后一片玻璃表面温度达到280的时刻。该阶段应按条进行校准时所确定的过程进行。炉内温度有可能超过320,但玻璃表面的温度不能超过320,应尽量缩短玻璃表面温度超过300的时间。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A12 保温阶段保温阶段开始于所有玻璃表面温度达到280的时刻,保温时间至少为2小时。在整个保温阶段中,应确保玻璃表面的温度保持在29010的范围内。A13冷却阶段当最后达到280的玻璃完成2小时保温后,开始冷却阶段,在此阶段玻璃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当炉内温度降至70时,可认为冷却阶段终止。应对降温速率进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

11、玻璃由于热应力而引起的破坏。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A2均质处理系统A21均质炉均质炉采用对流方式加热。热空气流应平行于玻璃表面并通畅地流通于每片玻璃之间,且不应由于玻璃的破碎而受到阻碍。在对曲面钢化玻璃进行均质处理过程,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玻璃的形状的不规则而导致的气流流通不通畅。空气的进口与出口也不得由于玻璃的破碎而受到阻碍。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A23玻璃的支撑可以采用竖直方式支撑玻璃,如图A2所示。不得用外力固定或夹紧玻璃,应使玻璃处于自由支撑状态。竖直支撑可以是绝对竖直,也可以以与绝对竖直夹角小于15的角度支撑。玻璃与玻璃不得接触。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A23玻璃

12、的支撑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A24 玻璃间隔玻璃之间应该用不阻碍气流流通的方式进行间隔,间隔体也不应阻碍气流流通。一般情况下建议玻璃之间最小间隔尺寸为20mm,如图A3所示。当玻璃尺寸差异较大,或有孔及/或凹槽的玻璃放在同一支架上时,为了防止玻璃破碎,玻璃间隔应该加大。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A24 玻璃间隔l 附录 A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 A3 校准 玻璃间隔距离、间隔体的布置、材料和形状、玻璃装载架类型和布置,及生产过程中所用操作条件的校准参见附录C。l 附录 B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B1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环境温度:235,环境湿度:40%70%。为避免热应力的产生,在试验的全过程

13、中,环境温度的波动不应大于1。l 附录 B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B2 试样试样取至少12块试样进行试验。每块试样长度为1100mm5mm,宽度为360mm5mm。制备试样时,切割刀口应在试样的同一表面。试验前24h内不得对试样进行任何加工或处理。如果试样表面贴有保护膜,需在试验前24h去除。试验前,试样应在条规定的条件下放置至少4小时。l 附录 B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B3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 采用材料试验机进行试验。试验机应能连续、均匀地对试样加载,且能够将由于加载产生的震动降低至最小。试验机应装有加载测量装置,并在其量程内的误差应小于2%。支撑辊和加载辊的直径为50mm,长度不少于365mm。支撑辊

14、和加载辊均能围绕各辊轴线转动。l 附录 B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B4 试验程序试验程序B41 测量试样宽度及厚度。分别测量三次宽度,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mm。测量厚度时,为避免由于测量而产生的表面破坏,测量应分别在试样的两端进行(至少应在试样的位于加载辊以外的部分进行测量)。分别测量四点,并取算术平均值,精确至。也可在试验后测量破碎后的试样厚度每块试样取4块碎片测量厚度,并取算术平均值,精确至。l 附录 B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B42试样有切割刀口的表面朝上。为便于查找断裂源和防止碎片飞散,可在试样上表面粘贴薄膜。按图B1所示放置试样。橡胶条的厚度为3mm,硬度为4010IRHD。l 附录 B弯曲

15、强度试验方法 B43 加载 试验机以试样弯曲应力()MPa/s的递增速度对试样进行加载,直至试样破坏。记录每块试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破坏的时间(精确至1s)以及试样的断裂源是否在加载辊之间。l 附录 B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B44数据处理B441断裂源应当在加载辊之间,否则应以新试样替补上重新试验,以保证每组试样原来的数量。按下式 计算试样的弯曲强度:bg=hpgLs432 l 附录 C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的校准 C1 校准准则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在100%装载量和10%装载量的情况下,均应满足图C1中所示的时间-温度曲线的要求。1:第一片玻璃达到280;2:最后一片玻璃达到280;3

16、:玻璃温度。l 附录 C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的校准 C2 均质炉的装载及玻璃表面温度的测定均质炉装载1个、2个、6个,8个或9个装载架的类型、放置方式及热电偶的放置位置见图C2至图C9。应确定玻璃的间隔距离及间隔体的类型、位置、材料及形状。在校准过程使用的最小间隔应同均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最小间隔相同。l 附录 C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的校准 C3 校准过程C31 炉内温度的测量及玻璃表面温度的测量应在均质炉100%装载量和10%装载量两种状态下进行。100%装载量取决于玻璃的尺寸、厚度及均质炉的内腔体积。C32在靠近气流出口处安装控温件以测定热浸炉内空气温度。玻璃表面温度用热电偶测量,热电偶的数量

17、和布置见图C2至图C9,将热电偶与玻璃表面充分接触并粘在玻璃表面,其位置距玻璃边部距离应大于25mm。l 附录 C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的校准 C33 校准开始时,炉内温度不得超过50。C34 在加热阶段,玻璃任一部位的温度不得超过320,并记录如下参数:Tc 控温件的温度(任一时刻)t1 第一个热电耦达到280的时间Tc1 在t1时刻控温件的温度t2 最后一个热电耦达到280的时间Tcmax 控温件在整个加热阶段过程中的最高温度tcmax 出现Tcmax的时间Tglass 用热电偶测量的玻璃表面的温度(在任一时刻)(见图C2至图C9)l 附录 C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的校准 C35 保温阶段从t2开

18、始并保持至少2小时。玻璃表面温度Tglass应保持在29010范围内,记录控温件Tc的温度。C36 冷却阶段从t2+2h开始,记录控温件Tc的温度。可在Tc达到70或以下时打开均质炉门。l 附录 C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的校准 C4 记录试验参数:t1 ,Tc1 Tcmax,tcmax t2 Tc,Tglass 玻璃间隔距离 间隔体位置、材料、形状 装载架的类型及布置l 附录 C均质处理过程及系统的校准 C5 结果表达 如果温度曲线不能达到图C1的要求,则认为该均质炉校准不合格。只有在100%装载量和10%装载量两种情况下的校准温度曲线均满足图C1的要求时,均质炉才可用于实际均质处理。第1类 1个装载架 100%装载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