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7994469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2020/04/15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基于WSR系统方法论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方面对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确立权重。在一级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为事理、物理、人理,在二级指标中可行性这一指标是直接反映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在三级指标中,权重在5%以上的有7个,以期为我国体育课程的改进做出理论依据。关键词:WSR;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在20世纪末的时候,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同时体育课程也跟着党的步伐,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大家都积极探索体育课堂的有效性。WSR系统

2、的方法论是由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和1995年英国赫尔大学学者朱志昌博士提出的。这种方法侧重于对事物,事件和人的研究,为构建中学体育课堂有效的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体育课程是一个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促进同学的团结友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的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体育课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从中国知网,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等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收集关于WSR,体育课堂,有效互动,指标体系等一些文献,然后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为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

3、理论依据与支撑。1.2.2德尔菲法在归纳总结文献研究资料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请各高校省级的教学专家,高教课程研究所相关的专家5人,采用匿名的方式分两轮对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具体可信指标。第一轮主要是取消预先选定的不合适指标,第二轮是优化指标。1.2.3层次分析法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及各具体指标权重,调查人员仍为德尔菲法中参与两轮调查的专家与管理者,用该方法将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进行逐层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2结果与分析2.1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1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筛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能够客观反映中学生体育课堂互动的效果,体现出体育课堂教学的特征的一些指标,进行两次相关专家调查,完成初步的各个指标的确立筛选,同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准则层),14个二级指标(要素层)以及57个三级指标(指标层)。2.1.2第一轮专家问卷结果分析根据研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本轮把表1的预选指标进行了问卷设计,为了更加广泛地征求不同层面的专家的意见,得到全面且客观的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指标信息,在第一轮问卷调查中,我们通过开放式和封闭式的调

5、查问卷对学校体育产业的高级体育教师和高级专家学者进行了调查。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封闭式问卷回收效率较高、信度较高以及便于统计分析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可以发挥开放性问卷易于征收不同专家独特见解的特点,为本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结果显示:专家们更加了解中学体育课堂在物理,事物和人文三个维度上建立有效的互动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在三个指标中,专家的意见是删除无价值指标,合并重复指标,直接保留其他合理指标。最后,包含3个一级指标(准则层),10个二级指标(要素层)以及35个三级指标(指标层)。2.1.3第二轮专家问卷结果分析对于第一轮的专家意见,我们进行一些修改和调整,删除第一

6、轮专家多数认为不合适的指标,得出第二套指标,对第二套指标进行重要性设计,分五个等级,即“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然后向相关专家进行第二轮的问卷调查,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对指标进一步巩固和合并,使最终指标体系可以充分覆盖各方面的具体角度,最终构建了一个有效的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27个三级指标。2.2建立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运用AHP的权重层次结构模型绘制,按照AHP方法的步骤,由相关专家按1-9标度对各个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对比,运用AHP软件进行计算。最终通过软件计算结果得出各层次各指标所占权重值,

7、根据该权重值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2.2.1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2.2.2构造各层次的所有判断矩阵在中学体育课堂建立有效互动的等级结构模型后,要求专家按照从最上层级别到最下层级别的顺序比较各级评估指标的重要性,以利于逐层构建判断矩阵。指标两两比较的等级通常包括同等重要,略微重要,基本重要,确实重要和绝对重要等类,依次赋值为1、3、5、7、9,倘若两个相比较指标的位置互换,则依次赋值为1、3、5、7、9的倒数。如果两个指标相比较其重要程度介于以上相邻等级之间时,则值为2,4,6和8。换句话说,在构建各层次判断矩阵时,层次分析法一般来用比较符合人们逻辑习惯的1-

8、9的比例标度。2.2.3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表1显示:事理视角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为0.4286,人理视角的权重为0.1429,物理视角的权重为0.4286。在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指标体系中事理要素和物理视角所占比例一样大,而人理要素也是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的参考指标,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参数。表2是根据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准则层物、事、人三个视角不同的权重合成一级指标的排序。结果显示:可行性的权重要高于科学性与全面性的权重,运动参与的权重要高于身心健康与运动技能的权重,环境的权重则高于生成的权重和技巧的权重。结果表明:构建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三级指

9、标中,权重最高为0.1694,最小为0.0019,权重在5%以上的有7个,分别是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产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师生间物理空间距离合理、符合学生情感规律、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得到改善、与课堂教学设计区别联系,而合理选择互动时机、捕捉到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所占权重相同。3结论与建议3.1结论在通过两轮的德尔菲法和专家问卷,通过WSR的物、事、人最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这套指标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套评价指标层次模型进行各个指标权重,在一级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为事理、物理、人理,在二级指标中可行性这一指标是直接反映中学体育课

10、堂有效互动评价,它是衡量评估效果的重要标准。运动参与和科学性是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评价中同等重要的因素,在评价体系中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在三级指标中,权重在5%以上的有7个,分别是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产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师生间物理空间距离合理、符合学生情感规律、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得到改善、与课堂教学设计区别联系。3.2建议从学校的领导到学生家长,应该要注重中学体育教学,增加硬件投入,确保体育场馆和设备能够满足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需要;应合理调查中学体育教师的工资;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积极开展选修课程;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

11、平,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师观;在课堂上增加有效的互动,培养协作学习精神。参考文献:1段常源.基于WSR方法论河南省田径优势项目评价指标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4).2郭利军,李海杰.基于WSR方法论的冰雪赛事风险评估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7(6).3李晶星.基于WSR方法论的社区体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吉林:吉林体育学院,2016.4倪村广.探讨中学体育课堂有效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吉林教育,2016(13).5谭潇.我国体育院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6王建伟.中学体育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3.7张大超,李敏.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3(4):3-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