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7988463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3.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岩石学、矿相学实习讲义_6岩石矿石组成和结构鉴定 第四章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 第一节:变质岩分类第二节:变质岩结构构造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丁强编 2005-5)第四章 变质岩标本和薄片观察与鉴定第一节 变质岩分类与化学分类和物理分类不同,岩相学分类是基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相学特征把 岩石划分成不同类型,不同岩石类型有不同的基本名称。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岩相学分类不 同,在变质岩分类中,常可找到一些名称是基于岩石构造的,如片岩;而另一些则基于矿物 成分,如榴辉岩,还有基于产地俗成约定的,如麻粒岩、大理岩。变质岩岩相学分类方案有两类: 一类建立在矿物成分基础上称为矿物学分类,常限

2、于结晶质的区域变质岩,用矿物含量在双 三角形分类图解上的投影点位置得出岩石的基本名称,称为矿物学分类,由于矿物学分类基 本名称采用片岩、片麻岩等结构名称,会出现岩石名称 与岩石构造不符合的问题。而结构分类中岩石的基本名称与结构构造等最显著的特征一致, 容易掌握,便于野外工作。近十年来国外岩石学教科书均采用变质岩的结构分类,已成为变 质岩岩相学分类的主流。所有分类在命名岩石时都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以矿物名称+基本 名称命名岩石,基本名称前矿物以含量多少为序排列,含量高的矿物靠近基本名称”的原则;当岩石的变余结构构造非常发育,原岩十分清楚时,则以“变质XX岩”命名之,其中“X X岩”是原岩名称,如

3、变质长石砂岩、变质玄武岩等。教材中以变质作用类型先把变质岩分为几大类,再按成分细分,较为繁琐,且多有重叠,以 下仅按结构把变质岩分为面理化和无面理至弱面理化两大类,进一步按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 特征划分基本类型。分类中保持了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基本名称的构造定义,也保持了大理岩、石英 岩、蛇纹岩、榴辉岩等基本名称的矿物成分定义。一些岩石类型如片岩、角岩中,列出了一 些有特殊定义的亚类名称,如绿片岩、蓝片岩、钙硅酸盐角岩、钠长-绿帘角岩等。变质岩岩相学简单分类1 5m m)变晶 结构、中粒(5 1mm)变晶结构、细粒(10.1mm)和显微(vo.lm m)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 构则是指矿

4、物粒度大小不等的岩石结构,又可分为连续不等粒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连续不等粒变晶结构是指矿物粒度在几个粒级内的分布量无一占优势。这种结构通常见于多 期变质岩和大部分交代变质岩石中。如 夕卡岩大部分是在早期接触热变质基础上叠加接触 交代作用而成。由于交代过程的多阶段性,流体又极为丰富,故某些矿物可以发育得较为粗 大,但有的中等,有的则很细小,遂形成连续不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分属两个较为悬殊的粒度范围,通常较粗粒的矿物含 量略低一些。其中,较大的矿物叫变斑晶,小的叫变基质,简称基质。变质矿物粒度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概括起来可有变质作用方式、岩石成分、成核速率、反 应速

5、率、生长速率、生长时间、温压条件、流体状况等,这些因素又彼此互相制约。 杂质既可以促进颗粒生长,也可以阻碍晶粒界面迁移而抑制变晶生长(图 4-2)。流体的存在 可以增进扩散而利于矿物生长。卑的忧嵌电讯姑科石處畧ffiil苗凰炷貳漏却f右夷曲竝边捍呼时2变晶的晶习与形状许多变质矿物有比较固定的结晶习性,称晶习。矿物的晶习体现了矿物的外在三维空间的基 本形状,如粒状、柱状、针状、纤状和板片状。据组成岩石的矿物形状,可分为鳞片变晶结 构、柱状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粒状变晶(又称花岗变晶)结构等。不过,自然界中的岩 石大多由多种形状的矿物共同组成,因而复合性结构更为普遍。如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即指主要

6、由粒状矿物、其次由片状矿物组成的 岩石结构。对于粒度中等的岩石,可再考虑粒度要素,故称之为中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即 把粒度要素加在形态要素之前。有些特殊的结构名称仅适用于特定的岩石,如角岩结构,即 专指接触热变质岩中与显微粒状变晶结构相当的岩石结构。角闪石和黑云母等柱、片状矿物 为岩浆岩和变质岩共有。然而,在变质岩中,其延展率比岩浆岩中的高出 23 倍而长成柱 状、纤维状、宽片状等,这是应力因素参与作用的结果。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应力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因素。应力的作用可使矿物柱面或层面上的 组分溶解,溶解的组分迁移到柱体两端或叶片两侧的低压域内沉淀、生长,结果使柱体加长 或叶片加宽。生长速率大

7、大高于成核速率可导致针状变晶和这一特殊的集合体形式,如束状、 蝴蝶结状。粒状矿物边界是针状体成核和生长的有利场所。针状体进一步分散可形成蝴蝶结。 在斑点板岩、钙质片岩和变质火山岩中,角闪石常呈蒿束状。矿物反应一停止,颗粒边界和 形状将调整,以降低颗粒边界能。矿物为了变得更稳定,便通过发育规则的界面来降低总表 面积。在单矿物岩中常出现的多边形变晶结构和交叉结构即是典型的调整结构。交叉结构是指云母和角闪石等片、柱状矿物以不同方位相互交叉生长,反映了无应力状况下 的生长,常是区域变质作用的构造后变晶,也见于接触热变质岩石中。交叉结构是不同晶核 向外生长导致晶面相互妨碍所致。多边形变晶结构又称镶嵌变晶

8、结构,其矿物颗粒间的接触界面平整,任何三矿物界面均以近 等角度相交,每个矿物切面轮廓形似多边形。在单矿物岩中,切面垂直所有晶界时任何三颗 粒结合点的二面角多为 120,这也是相干生长的结果。多边形结构的意义是; 矿物边界调整期间无应力作用; 界面两侧矿物的表面能大体一致; 相干生长的矿物已达力学平衡,但并不一定意味着达到了化学平衡。复矿物岩和矿物各向异性很强的单矿物岩,任何三矿物的界面不以等角度汇聚,晶界也不一 定平直,这乃是不同晶界的表面能差不同而产生的张力差异所致(图 43)。当一些片状或 柱状矿物定向排列时,粒状矿物(尤其是石英和长石)间界面以近 90与片IH n聪矿鬥i心兔鸟百时芒北矿

9、樹界眄射约徒底W vimwn, | I柱状矿物相交或相适(图 44),也就是说,这些片柱状矿物的晶面,不受长石或石英的碰 撞而调整。一些强韧性剪切而成的糜棱岩中退火石英条带重结晶为一系列矩形石英,即是受 两侧定向排列的云母片限制生长的结果。3自形矿物的形成与意义 每种矿物都是由一套固有的晶面包围起来的,但天然矿物中并不是所有的晶面都全部发育。 当得以出现的晶面都发育完好时,称自形晶;若只有个别晶面发育完好,称半自形晶;无一 完整晶面发育者,称它形晶;全自形变晶结构、半自形变晶结构和它形变晶结构即指分别主 要由自形晶、半自形晶和它形晶矿物组成的岩石结构。变质岩矿物基本是在固态下生长的,每个生长中

10、的颗粒都受到外界阻力和晶体本身成面能的 限制。同一岩石中,成面能相对大的矿物,其晶面愈易发育成自形。因之,变质矿物的自形 程度只反映矿物在固态下的结晶能力或结晶势,而不反映矿物的结晶早晚,这是与岩浆岩矿 物的不同之处。实践观察对比可以建立不同岩石类型矿物的结晶势序列,称变晶系列。结晶片岩的变晶系列是榍石、金红石、赤铁矿、钛铁矿、磁铁矿、石榴石、电气石、十字石、 蓝晶石、夕线石、硬绿泥石、钠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石英、堇青石、正长石、 微斜长石。在该序列中,越靠后的矿物结晶势越低。粗大矿物的自形程度在手标本上就可以确定,细小的晶体则需在偏光显微镜下综合多个切面 的观察分析才能判断。千万注

11、意,切不可将具平直边界(如多边形结构)的矿物断言为自形晶。 如图 45 所示,石榴石晶界平直,各切面的多边形内角大体相同,因其属等轴晶系,故为 自形晶;黑云母(001)面晶界平直,但110面参差不齐,为半自形晶;堇青石和石英的晶界 虽平直,但不是矿物的实际晶 面,应为它形晶。已建立的变晶系列告诉我们,变质成因的长石和石英毫无例外属它形晶, 故变质岩中的半自形一自形长石和石英多半为残余斑晶,其原岩应为岩浆岩。在自由空间和 流体介质中生长的角闪石、云母和帘石等矿物,可以成为自形晶。4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要素包括包裹、交生和附生,故相应分别有包裹变晶结构、交生结构 和附生结构。

12、这三种结构属局部结构性质,仅当描述变斑晶特点时才涉及。附生结构和交生 结构多是变质反应产物,将在下一节中介绍,这里仅涉及包裹变晶结构的类型和成因。 包裹变晶结构形式可分两类; 包裹物不定向分布的有包含变晶结构和筛状变晶结构;包裹物定向分布的有十字交叉结构、星状结构、砂钟结构和残缕结构。包含变晶结构是指在较大的颗粒内包含不定向分布的细小矿物,前者称主晶,后者称客晶。 主晶矿物多为变斑晶,主要成分常为石榴石、红柱石、蓝晶石、十字 石和堇青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偶见。客晶矿物视原岩成分而定,但常见石英、碳质和石墨等, 也偶见长石及镁铁质矿物。包裹物少而主晶边缘封闭完整是包含变晶结构的主要特征。筛状 变晶

13、结构特点是包裹物太多,致使主晶矿物边缘不完整形如筛孔状。包含变晶结构和筛状变 晶结构统称为变嵌晶结构。残缕结构是指主晶内包裹物呈连续或断续定向排列,并往往与基 质中同类矿物相连通,也可不连通,据定向包裹物的排列特点,又可以分出多种结构名称 即直线状残缕结构、弯曲状残缕结构、“S”型旋转结构、微褶结构、雪球变晶结构一包括 单线螺旋结构和双线螺旋结构,这些结构样式统见图 4-6。A曙応前購味绘樹“或dti J F-.B*rd S5M3 住廿小l知红牧11验M麗虽咼Ef垦双线螺旋结构中的包裹物多半为石英或石墨,它们来自石榴石压力影内,随压力影旋转生长 被石榴石包裹。变斑晶转的速率比值越高,包裹物迹线

14、就越复杂,但总体上以双边缘螺旋盘 绕为特征。随变斑晶继续生长和旋转,螺线继续盘绕加密,而压力影可以保持侧向发展。这 种机制可以解释石榴石旋转大于 800,而基质并没有发生同程度片内旋转的结构现象。十字结构、星状结构和砂钟结构是与主晶矿物晶体构造有关的包裹物的规则排列而形成的结 构。十字结构常见于红柱石的变种空晶石,也常见于十字石和堇青石;星状结构多见于石榴 石,砂钟结构最常见于硬绿泥石。(四)反应结构 变质反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变质作用方式。不彻底的变质反应使反应物与产物以特别的结构 形式保留在岩石中,即便在反应彻底进行后,也会有具某些特征矿物曾发生过反应关系的结 构。这种记录隐含了变质反应过程

15、的结构现象,称为变质反应结构,简称反应结构。变质反 应在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中均可发生,特别地,把开放体系中发生的变质反应称交代反应, 这种反应过程涉及了体系内外物质的带入和带出。同一种变质反应可以有不同的结构现象, 同一种结构现象又可以由不同的变质反应所形成,故从结构形式判断变质反应性质和形式时 应当慎之又慎。1、反应边、冠状体、后成合晶和次变边结构除次变边结构为变质岩所固有的反应结构外,反应边结构、冠状体结构和后成合晶结构均取 自岩浆岩的结构名称。反应边结构指寄主矿物与周围岩浆反应的产物在其边缘上呈带状分布的结构特点,最早将其 称为放射晕。冠状体结构指在岩浆岩中(指辉长岩中),在一个橄榄石或

16、一个紫苏辉石晶体四 周封闭环状分布着辉石、角闪石和石榴石等反应产物的结构。后成合晶结构指两个次生矿物 的交生体,且其中一个矿物常具蠕虫状习性。次变边结构的结构特点与冠状体相似。次变边中若有多种矿物,则其中一种矿物一般与核部 反应矿物的边缘垂直生长,次变边也不一定要像冠状体那样呈封闭状包绕核部的反应矿物。从成因来说,反应边、冠状体、后成合晶和次变边都是反应的产物。冠状体和次变边均属反 应边,只不过冠状体呈封闭状环绕核部的一种矿物,是一种特殊的反应边。变质岩中矿物的 生长与岩浆矿物不同,它们是在固态下成核生长起来的。矿物生长需要物质组分源源不断的 补充。在封闭体系中,组分的运输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17、。组分在固体中扩散的困难性决定 了反应产物必然分布在反应物的附近或周缘。递进变质和退变质的产物都可以形成反应边、 冠状体和后成合晶结构,均属次生成因。后成合晶结构中的矿物至少有两种,它们紧密地交生在一起,其中的一种矿物呈蠕虫状、指 状或杆状等特殊的形状产出,并因矿物间的密切交生而得名交生结构。冠状体和后合成晶尤 其常见于麻粒岩相和高角闪岩相等高温变质岩和榴辉岩中,且大多与退变质有关。2、残余结构和假象结构 残余结构和假象结构是表征反应矿物相特点的反应结构。残余结构有反应残余和屏蔽残余两 种。反应残余是指不彻底的反应所致的反应矿物相的残留现象,残留矿物边部通常呈港湾状 或溶蚀状,四周为冠状体、次

18、变边或附生等包绕,屏蔽残余则是指由于被某个矿物包裹,无法与其他矿物反应而有幸存留下来的矿物,故称为屏蔽残余包裹物。假象结构是指一个矿物或一个矿物集合体取代先存的某个矿物后具有该矿物的特征外形和 某些内部构造特征。假象矿物既可纯为先存矿物近等化学转变而成,也可以是交代反应的结 果。4条纹结构 条纹结构又叫条纹构造,是指在一个矿物晶体内部嵌有其他矿物相的交生现象。这些矿物的 形态各异,但多为条纹状、绳状、杆状、补丁状、火焰状、条带状或网状。条纹矿物称客晶, 包容条纹的矿物称主晶。客晶矿物以具相同的光性方位与包裹物相区别,以不具熔蚀状或港 湾状边缘与变质反应和交代残余矿物相区别。变质岩中的条纹有出溶

19、和交代两种成因机制。 交代条纹多见于长石中,与混合岩化过程有关。出溶条纹又称出溶叶片,是指高温混溶的矿物相在低温条件下分解出两种以上的固溶体端 员,量少的客晶呈条纹等各种形状分布在主晶内。在矿物成分一定时,冷却过程愈慢,作用 时间越长,出溶的条纹数量就越多。出溶条纹明显受主晶晶格结构方位控制,出溶前后主晶 的大小和形状仍保持不变。钾长石出溶钠长石条纹(正条纹长石)和中奥长石出溶钾长石 条纹(反条纹长石)为最常见的条纹结构。在麻粒岩相岩石中,还可见主、客晶数量几乎一 致的条纹长石,称中条纹长石。极高温变质岩中的辉石不仅与岩浆岩一样发育单斜辉石斜方 辉石条纹,而且还常见到石榴石和尖晶石(同时可有帘

20、石等)的出溶纹。高温变质的黑云母和角闪石混溶了较多的Ti,冷却过程中,Ti将呈金红石或钛铁矿出溶。 高温变质方解石常富含镁,在冷却过程中镁将出溶,形成白云石条纹分布在方解石内。4环带结构 环带结构又可称环带构造,是指矿物在不改变晶体结构的情况下成分或光性从核部到边缘有 规律的变化现象。成分的环带状变化称成分环带,光性的环带状变化叫光性环带。光性环带与成分环带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光性环带包括子矿物内的包裹物、生长纹、颜色或多色性的规律变化和正交偏光镜下干涉色 的规律变化。角闪石、帘石和黑云母及斜长石等矿物的颜色或干涉色的规律变化实质是成分 变化的反映。变质岩中斜长石的环带数目一般较少,属简

21、单环带。(五)、变形结构 变形结构主要见于动力变质岩,应力是造就变形结构的主要因素。因矿物的强度不一,岩石 局域受应力作用程度不一,变形后颗粒的大小也不一。较大的颗粒称碎斑,较小的颗粒称碎 基。强应变期后的退火可形成细粒的重结晶颗粒。重结晶颗粒和碎基统称基质。变形结构就是指动力变质岩的碎斑,碎基和重结晶颗粒的大小和数量特征及相关系;脆性变 形形成碎裂结构,塑性变形产生糜棱结构,它们是动力变质岩的总体结构。若从显微尺度观 察,动力变质岩中的颗粒内部和一些颗粒周缘有着某些特殊的配置关系,类似于构造概念中 的空间排列和充填,所以称“显微构造”。1、碎裂结构碎裂结构的典型特征是组构凌乱,无定向性,颗粒

22、边缘呈参差状,基质一般缺少重结晶颗粒。 碎裂颗粒按其粒径可分为构造角砾或构造砾(2mm)、碎斑(0. 52mm)、碎粒(0. 10. 5mm)、 碎粉(v0. Imm)。构造角砾或构造砾一般为岩石质,碎斑颗粒多为矿物质,两者界线一般变 化在 25mm 之间,但切勿硬套。碎斑和碎基是碎裂类结构的主要组成要素。根据某种粒径的碎裂颗粒在岩石中的含量百分比 可分:压碎角砾结构,角砾90%,碎基10%,且主要由碎斑颗粒和碎粒颗粒组成; 碎斑结构,碎基10%50%,碎斑50%90%,后者由碎斑颗粒和角砾组成;碎粒结 构,碎基占50%一 90%,碎斑大部分由碎斑颗粒组成,少见角砾;碎粉结构又称超碎裂 结构,

23、碎基占90%以上,粒度0.1 mm。两种典型的碎裂类结构如图4-7所示。itisij吐 El IK1IST-烷坯石士十瞎石+謊城石t MQ醍垮WCO.樹匸序兜于S置炸飾山耐岩申1 基性:哎!医甘RJJ5 K H-用旳1巔莊4(3打冥犷总H片晋吨的込艸加-*-H环石汕E眼氈坝妊紙空用申渾餐岳改-用辽M處FT昔心TJX-MA一方卑石稱COj匪*5经石nJcesiT. XCO.田起石FiLffl円石用尽臣、乞忆芒右訊JF訶耳加人玄l用叼卑fi.P7 5-tfiiJDAn CCFIftla?-却电忑ras碎裂结构表明,岩石发生动力变质时处于地壳浅部,温度低,应变速率高,应力加载快。极 高的加载速率可使

24、局部发生熔融、产生熔浆,加载终止后,因与环境温差甚大,熔浆快速冷 却成玻璃,形成玻化岩或假玄武玻璃,玻化岩在断裂带多呈不规则的细脉状。2糜棱结构 糜棱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发育流动面理,碎斑边缘圆化而成透镜体状,碎斑和重结晶颗粒是糜 棱结构的基本要素,但其中也或多或少含有碎基物质;重结晶作用在动态过程中进行时称动 态重结晶。动态重结晶物质在单偏光镜下呈带状集合体,正交偏光镜下呈一系列压扁拉长、 边缘呈锯齿状的颗粒,拉长方向与剪切方向斜交,转动载物台显醒目的丝带状消光,故又称 拔丝结构。据碎斑与基质以及基质中动态重结晶颗粒的量比,划出:初糜棱结构,基质占 10% 50%,碎斑50%,基质中动态重结晶颗

25、粒占一半以上;糜棱结构,基质占50% 90%,基质中的动态重结晶颗粒亦占90%以上;超糜棱结构,基质90%,且几乎全 为动态重结晶颗粒组成。-切壬时若十崩im筍岭斤打斛舖-同壬時上轴SF右卑h-柯JH壬時则 5ETT-WK 4恥青町、+ Sjfl曽毋土逐TE西如桂对、Eiii.-轿近即KEi鱼盏申)-fcf.-ftl (启忌讯胚趾+U圧石#吉口:、旺理晁打一纽沱石带云世刃丘币一绿溼石社铁扌-WITfin-嶺歧击*5辰硏-坤祁石弘矿抹:tn s;丢土宾矿扫-G同种岩石从初糜棱结构经糜棱结构到超糜棱结构,主要颗粒变小(图 4-8)。不同岩石在同一 变形条件下结构的粒度界限不一,不宜硬性规定,基质含

26、量及其动态重结晶颗粒在其中的含 量才是细分结构的可靠标志。应力停止作用后的退火过程将导致静态重结晶,与动态重结晶不同,静态重结晶颗粒多具平 直边缘,呈多边形或矩形状,内部无应变现象,层状硅酸盐矿物常发育自形晶。千糜结构(构造)的特征是基质占 90以上的糜棱类岩石沿片理面发育大量细小的层状硅酸 盐矿物;手标本上显示清楚的丝绢光泽。变余糜棱结构是指糜棱结构因退火作用其动态重结 晶颗粒全部转变为静态重结晶颗粒,但眼球状碎斑仍保存完好的岩石结构,相应岩石为变晶 糜棱岩。全部静态重结晶的超糜棱岩具有与区域变质岩的变晶结构相似的岩石结构,因而可 按变晶结构的命名原则命名。糜棱结构的存在表明岩石形成于地壳较

27、深部位、温度较高、应 变速率低和加载慢的过程中。3,显微构造 显微构造包括显微裂隙、波状消光、带状消光、扭折带、变形纹、出溶纹、机械双晶、压力 影和云母鱼等。显微裂隙指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微细裂隙,多限于晶内,也可穿过晶体,多呈不规则状、平 行状或共轭状,一般不破坏岩石的完整性。显微裂隙分剪裂隙和张裂隙,前者裂隙面平直、 紧闭、少见充填物,后者锯齿状、较开放、有充填物。波状消光、带状消光及扭折带均是晶 内不均匀的消光现象,是由晶内滑移变形机制所致。波状消光是指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时,晶内消光影呈扇状、云影状或不规则状掠过切 面,消光界面不明显。波状消光是晶格受变形发生不均匀扭曲或弯曲的光性表

28、现,也可见于 区域变质岩中同构造和前构造生长的矿物中。带状消光是晶内一种较宽、晶带较清晰的规则带状消光影。扭折带是指界面更清晰、更平直、 消光影过渡更截然的消光带,是带状消光的极端。带状消光多发育在解理双晶不发育的非层 状硅酸盐矿物中,如石英、橄榄石。扭折带则发育在层状硅酸盐矿物和解理双晶发育的非层 状硅酸盐矿物中:如云母、长石、方解石等,地幔橄榄岩类(变质岩)中的橄榄石也常发育扭 折带。矿物发育带状消光和扭折带,表明晶格链已发生了尖锐扭折,严重者已形成滑移面。变形纹又称毕姆纹,是变形晶体内平直或微微弯曲的密集平行纹带,宽不足2um,消光位与主晶略偏离 13,因而在同一切面上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略

29、有差异,表现为接触边界 有贝克线或色散及干涉色亮度的不同。天然变形纹多见于石英,在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中 亦有。机械双晶又称变形双晶或滑移双晶,是矿物晶体在应力作用下沿晶内某二滑移面发生双晶滑 移,导致滑移面两侧的晶格具有镜面映像的对称关系,在正交偏光镜下表现为聚片或歪格子 双晶形式,但以晶纹一般较密集,弯曲尖细,楔状或火焰状尖灭在晶体内部而区别于晶纹平 直等宽的生长双晶(图 4-9)。谢属艸雄右整艮心韶恂胃比叮町團出乂申f“廨握幡lt$ ttM4h.蓦腐岂 献公也审克醫鼻EB科尹鼻5i苗i?p掛帽-:fl J. &R*ud. 1SHI1 口】VJE Ak 烬 1 iilfiOt. eMAAi

30、SKtrwna垦为世赳:羅址域虎A Ji J lUiltnl r UIllF1D Klfti U7 -机械双晶多见于方解石和白云石,长石和辉石也可见及。压力影是指一些矿物受应力作用时,在两侧低受力域或应力屏蔽区内沉淀了受应力较强部位 溶解下来的物质,形成了一个结构不均匀区,刚性的晶体叫中心晶体,沉淀的物质为压力影; 片状或纤状矿物定向排列的压力影称压力裾,它们可垂直或平行中心晶体的晶面生长。共轴 变形一般形成斜方对称压力影,非共轴变形一 般形成单斜对称压力影。多期次或递进变形可形成复合压力影(图 4-10)。云母鱼构造是指韧性剪切带内一些云母碎斑呈菱形状(垂直岩石剪切面切片)产出,形似鱼而 得

31、名。云母鱼是脆性变形与晶体塑性变形作用的结果。云母(001)解理的夹角可以指示剪切 方向,强烈的剪切可使云母鱼分解(图 4-11)。角闪石也偶见呈鱼状构造,可称角闪石鱼。确定构造变形作用的物化条件,尤其是 PT 件, 向来是构造岩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粗略地看,脆性变形见于低温,塑性变形见于较高的温 度环境。对同一种矿物而言,低温的变形产生微破裂、破碎、碎粒和碎粉化。随温度和围限 压力增高,可因晶内滑移而产生玻状消光、带状消光、扭折带及变形纹,因位错滑动和位错 蠕变及扩散蠕变而出现动态重结晶、压力影、压溶缝合线、应力蠕英、剪切出溶纹、亚颗粒 和粒化。随温度继续上升,岩石从破碎到脆塑性过渡的碎裂流动或高温的塑性流动乃至超 塑性流动。同种矿物在不同温度、应变速率、流体条件和围限压力等条件下因有不同的变形机制而有不 同的显微构造。在同一条件下同一岩石内不同的矿物亦可有不同的变形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