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986505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卷首语近日里寒风犀利,晨霜凝结,我们仍沉浸在国培学习的浓烈的氛围中,因为这里不仅有我们的良师益友,还是我们收获希望的开心乐园。我们的梦想犹如一片片六角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染遍漫天的辉煌,冬天的纯净让我们沉醉,满天飞舞的不是雪花,是冬的语言,述说着我们勤奋学习共同研修的丰采和一朵朵花儿的成长。小学科学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1、探究发现法:探究发现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

2、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2、实验探索法: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通过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

3、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叫1u:小组讨论法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法,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专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深入认识或进一步了解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所以比较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使用。4、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就是运用小品、短剧、或实况模拟等形式进行模拟活动的一种方法。在角色扮演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情境,由一部分学生担任各种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表演,认真注意与活动目标有关的具体行为。表演结束后,讨论在表演中的体验和表现出的行为。这种活动

4、形式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5、现状调查法:现状调查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有关的种种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进行调查,从而明确现状、找出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一种活动方法。现状调查法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各种调查活动,使学生从多渠道米集和占有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了解现状、分析合乎把握现状的能力。6、作品制作法:作品制作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工具、设备,通过模仿或重新设计,加工制作作品的活动,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由于制作活动符合儿童喜欢动手,爱玩的天性,具有玩玩做做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小

5、学中、低年级科学课中使用。茅、信息搜集法:信息搜集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应个专题的有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综合,从而认识事物的活动方法。通过信息搜集,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搜集法的基本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搜集、处理、交流、应用、评价信息的能力。信息搜集法的运用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信息搜集获得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搜集、整理、分析、交流信息的全过程,学到运用信息搜集开展研究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模拟创造法:模拟创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独立或协作完成某种科技作品的活动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模拟创造,能够

6、通过模拟创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和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声音的产生莫旗哈达阳中心校吴群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队鼓、盐、泡沫小球、水、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

7、些泡沫碎粒)2、学生准备: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2、接下来做一个抢答题,看谁说得多,说得快:从走进教室到现在你都听到了那些声音?一、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1)放录音: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你都能听到什么声音?.V雀、7听到这些声音让我们知道了什么?说明声音对我们的生活重要f-Ji(2)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

8、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2、明确目标(1)能制造声音并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学会“做”中学。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在自己动手观察和小组的讨论中能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二、民主导学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猜测.)。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才制造声音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唱歌、拍手、跺脚)还可以怎样做也能发声?(2)那么这些声

9、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对物体施加外力就能产生声音呢?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明确实验要求:先预测后实验,细观察现象得结论。2、自主学习(1)全班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提出要求:(1)看谁的发现最多;(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3)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2)教师引导: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使用哪些方法实验,结果怎样?观察交流尺子或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10、即发生了振动。3、展示交流(1)小组展示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发声的原因。(小01组互相帮助)课件填实验记录表(小组订正表)师生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这些“颤动”“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什么情况尺子和皮筋不会发出声音?弯曲挤压尺子发声了吗?弯曲拉长皮筋发声了吗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学生一起小结)(2)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

11、一些呢?演示鼓面上的盐粒振动。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演示按压鼓面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3)刚才我们验证固体振动产生声音,那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1)拿杯子倒水,这是什么在振动?(2)拿出空饮料瓶,对着瓶口吹。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在水中和饮料瓶中加入黄豆大的泡沫塑料小球来验证)这里演示的两个实验,一个证明了液体的振动,一个证明了气体的振动。小结:通过实验大家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吗?声音是由物体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看题直接写出答案)(1) 判断:A、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B、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2) 看图说出什么地方在振动?吹长号、摇铃铛、敲架子鼓、弹钢琴、弹吉他。(3) 唱歌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配合动作感觉唱歌、拍手、跺脚等声音发声时是什么振动产生的。2、结果反馈看答案同桌互相判,互相解决问题。3、反思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今后改进的?拓展:还想研究有关声音的什么问题?(如声音的高低、怎振动物体板书样传播等)声音的产生停止振动声音消失产生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