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医体检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7979943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展中医体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开展中医体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开展中医体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中医体检(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展中医体检所谓中医体检,就是中医理论在体检上的开拓性应用。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各 种信息进行体质辨识、经络测评、腹诊以及四季养生指导,对不同体质和健康状况给予早期 干预,如中医体质调理对策、经络疏通建议、四季养生及饮食指导、健康生活习惯培养、心 性平和修行等等,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预防疾病是优势黄帝内经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最好的医生在疾病还没形成前就给出健康 指导阻止疾病的发生。袁尚华的观点是,中医体检可使人人受益,西医体检只能让部分发现 疾病的人受益。这是因为,中医体检的优势是预防疾病,是预防医学的具体体现;而西医体 检的优势是发现疾病。对慢性病而言,西医体检即使是早期发

2、现疾病,也是到了疾病临床阶 段的中期,整个发展过程的中晚期。以恶性肿瘤为例,一般是因为免疫力严重低下,过多的致癌毒素长期作用于机体而形成 癌前病变,进而诱发基因突变、形成癌细胞,癌细胞扩增形成瘤灶、局部侵润,一直到转移 扩散、五脏衰败,整个发病过程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大多数人只有在体检或有症 状时才会发现癌症,此时疾病已到了中晚期,就是人们常说的“病入膏肓”,采取的措施往往 是治标治不了本,事倍功半。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认识人的身体、功能、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性都要 从整体观出发。疾病预防同样需要整体调护,比如饮食起居、心态情欲、生活习惯及气候环 境等。因此,与西医体检相互补

3、充的是,中医体检是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注重未病先 防,从体质辨识及调理、经络测评及疏通、天人相应及四季养生指导、心身并调及整体观念 指导健康养生理念及方法。四大手段显特点中医体检手段有多种,包括传统的望、闻、问、切,也包括耳诊、手诊、足诊等,但体 质辨识、经络测评、腹诊和四季养生指导是其四大手段,体现了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 中医把人们的体质分为 9 种,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阴阳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 瘀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除了平和质之外,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健康问题。当您来到体检 中心,医生首先会为您做“中医体质辨识”测试。该测试是通过体检者填写一个体质量表, 让医生分析与评估,从

4、而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易患疾病。袁尚华说,体质不是绝对的,也经常有两者或两者以上兼而有之者,如阴阳两虚、痰湿 兼湿热、气郁兼瘀血,或者气虚兼痰湿兼瘀血,这叫复合质,还要结合舌苔、脉象,由中医 专家进行辨体辨证综合分析。他提醒大家,人的体质是会随着年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变化 而有所变化。当自我感觉身体的一些反应发生变化时,需要不断调整体质调理方案。“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传统的经络测评是医生用按压某个重要对应脏器的穴位,如背 俞穴,看测试者对这些压痛点的反应情况,一来判断经络的通畅与否,二来可以通过针灸、 按摩、火罐及刮痧疏通经络,缓解身体不适,预防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 小到大。运用

5、腹诊方法也是中医体检中的一个特点。一般来说,喜温喜按为虚,惧怕按压为实。 辨别脏腑虚实,有助于体检者知晓自己该如何进行调补,也帮助医生为其“虚则补之,实则 泻之。”进行四季养生指导,是医生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季节给予个体化建议。 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各种人群均适宜健康体检针对的是相对健康的人群,更需要尽早培养预防疾病的意识和更新健康理念, 比单纯西医体检发现疾病以后再去干预要好得多。作为健康体检的一种,中医体检大多采用 非创伤性方法,不会对机体带来不适与危害,适合少年儿童、亚健康人群等各种人群。袁尚华说,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躯体出现头晕头痛、两眼干涩、疲倦乏力、食欲 不振等状

6、态,做西医检查后,并未出现异常指标,医生也说不需要什么药物治疗。但这种状 态又难以忍受,怎么办? 袁尚华建议,不妨试试中医体检。中医可根据您的体质,结合后天 脏腑功能状况,给出针对性防病建议,比如平衡饮食、平和心态、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充 足睡眠以及选择针灸、按摩、火罐、刮痧等干预指导,对体质偏颇较重的配制个体化中药调 理,防止疾病发生发展。为了让医生做出准确判断,袁尚华提示,中医体检前不宜吸烟或饮酒,不要吃乌梅、葡 萄、橘子以及口香糖等食物,不要使用香水、花露水等气味浓烈的护肤品,不宜化妆,不宜 进行剧烈运动。他强调,中西医体检各有长处与不足,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体检结果 将会更加准确。如在中医体检前,辅以一份血压、血脂、心电图等组成的报告单,将会有助 于医生的正确判断以及制订调养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