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改变分析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7977426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改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改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改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改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改变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改变分析年 级:学 号:姓 名:专 业:指导老师:二零一三年十二月目录摘要1ABSTRACT1绪论2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2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3结 论4致 谢4参考文献5摘要自从大学变成普遍性后,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加上当今社会竞争激励,每年 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也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 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 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的同时也要提高大学生竞争的能力。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原因;市场需求;对策AbstractSince University be

2、comes universal,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increasing, coupled with current social competition and incentive, each year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increasingly bleak, and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come major issues directly affecting survival, social developme

3、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we must re-examine this issue. Change that will be needed to increase employment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compete.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he reason; Market demand;Countermeasures绪论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

4、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 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 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 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 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 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 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 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

5、右毕业生未 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 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 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1经济原因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就中国而言,作 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 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夕卜,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 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

6、不利的信息。2. 社会原因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 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 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 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 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 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

7、业能力,适应实 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3. 自身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 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 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 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 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 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 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

8、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 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 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 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逐步树 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 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

9、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 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 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 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 压力。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 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 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 业指导工作。

10、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 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 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 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九在各自 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结 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我终于

11、完成了本次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 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没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目 前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期间我了解了很多,也懂的了很多,比以 前更深的懂的了大学生就业严峻,这迫使我现在更加努力的学习,为以后找工作创造 更好的条件。致 谢感谢这一年教导我的老师,感谢和我一起生活两年半的室友,是你们让我们的 寝室充满快乐与温馨,愿我们以后的人生都可以充实、多彩与快乐!感谢我的同门谢 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你们在我失意时给我鼓励,在失落时给我 支持,感谢你们和我一路走来,让我在此过程中倍感温暖! 一个人的成长绝不是一件 孤立的事,没有别人的支持与帮助绝不可能办到。我感谢可以有这样一个空间,让我 对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的人说声“谢谢”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工作!好好 学习!好好生活!参考文献1 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