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975552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熊老师 QQ:594707211 2014年9月12月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及形式方式:考查;形式:笔试。2、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笔试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纪律、作业、实验。计算机(Computer)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ENIAC)“埃尼阿克”。埃克特是电子计算机的总工程师;莫克利提出设想。经过6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可以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一、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

2、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2.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1949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 根据冯诺伊曼的思想,制成电子延迟存贮自动计算机“埃迪萨克”(EDSAC),这是第一台带有存储程序结构的电子计算机。从1953年起,美国的IBM公司开始批量生产应用于科研的大型计算机系列,从此电子计算机走上了工业生产阶段。下图是在第一代电子计算机中使用的磁鼓。磁鼓

3、被用来作为电子计算机中数据与指令的存储器,它的使用是计算机发展史上重大的技术进步 3.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取名“催迪克”(TRADIC),装有8000个晶体管。1958年,美国的IBM公司制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1959年,IBM公司又生产出全部晶体管化的电子计算机IBM 7090。1964年,中国制成了第一台全晶体管电子计算机441B型。4.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诞生。1964年4月7日,美国IBM公司同时在14个国家,

4、全美63个城市宣告,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列IBM 360系统研制成功。5.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在1967年和1977年,分别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美国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它标志着计算机的发展已到了第四代。6.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智能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是智能电子计算机,它是一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

5、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7.巨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巨型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巨型电子计算机是相对于大型计算机而言的一种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的计算机。在军事上,巨型机主要应用在快速判明目标和辅助决策,在高速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中心,在破译技术以及核武器,航天工具等装备的设计和模拟方面都是主力。在民用方面,巨型机的使用日渐广泛,已深入到机械,气象,电子,人工智能等几十个学科领域。在大型科学计算领域内,其他的机种难以与之抗衡。8.巨型并行矢量计算机巨型并行矢量计算机矢量计算机也被称为“向量计算机”,它是一种能够

6、进行矢量运算,以流水处理为主要特征的电子计算机。对多组数据(每组一般为两个数据)成批地进行同样的运算,得到一批结果的运算方法,即被称为“矢量运算”。9.第六代神经计算机(模仿人类大第六代神经计算机(模仿人类大脑功能)脑功能)第六代电子计算机是模仿人的大脑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可并行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神经电子计算机的信息不是存在存储器中,而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网中。若有节点断裂,电脑仍有重建资料的能力,它还具有联想记忆,视觉和声音识别能力。1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发展高速运算、大存储量和拥有超强的运算能力的超大型计算机。2.微型化 计算机的微型化主要指进一步提高集成度,利用高

7、性能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出更加可靠、性能更加优良、整机更加精小,价格更加低廉的计算机产品。4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特别是家用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希望将更多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同时也希望计算机之间能互相传递信息。1.1.3一、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在现在社会中到处都有计算机的身影,综合来讲,计算机可分为以下6类:(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实时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智能的应用 (6)通信和信息服务气象标识拥有加长手臂的工业机器人邮件收发 计算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1)按照计算机的用途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2)按照所处理的数据类型可分为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

8、混合型计算机;(3)按照1989年由IEEE科学巨型机委员会提出的运算速度分类法,把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微型计算机。1.1.51.1.5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 根据用途和性能的不同,电脑可以分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根据用途和性能的不同,电脑可以分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作站、超极本、一体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多种类型。工作站、超极本、一体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多种类型。台式电脑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 台式电脑分为主机和外围设备两大部台式电脑分为主机和外围设备两大部分,外围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分,外围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键盘、鼠

9、标、音箱音箱、摄像头、摄像头、光驱、光驱。台式电脑。台式电脑的主要优点的主要优点是是用途广、价格低、耐用、升级性能好。用途广、价格低、耐用、升级性能好。笔记本电笔记本电脑脑(NoteBook Computer)又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又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是一种小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主笔记本电脑主要优点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要优点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1.1.51.1.5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 工作站工作站 超极本超极本 工作站工作站(Workstation)是一种以个人是一种以个人计算机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主要面向计算机

10、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形、图像处理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 超极本超极本(Ultrabook)是)是 Intel 最新推最新推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2011年年 6 月份首次提出超极本笔记本概念月份首次提出超极本笔记本概念,超极本的特色为体积较薄、重量较轻、超极本的特色为体积较薄、重量较轻、拥有较久的电池续航力拥有较久的电池续航力 1.1.51.1.5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 一体电脑一体电脑 上网本上网本 一体电脑一体电脑(all-in-o

11、ne,缩写为,缩写为 AIO)把把主机集成到显示器中主机集成到显示器中,与,与台式台式电脑相比电脑相比有着有着连线少、体积小连线少、体积小、集成度更高的优势,可以集成度更高的优势,可以用来用来看电视、上网、办公看电视、上网、办公等等。上网本上网本(NetBook)是一种)是一种携带携带更加更加方便方便的、的、轻便和低配置的笔记本电脑,轻便和低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比较强调便携性,多用于在出差、上网本比较强调便携性,多用于在出差、旅游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动上网。旅游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动上网。1.1.51.1.5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 平板电脑平板电脑 掌上电脑掌上电脑 平板电脑(平

12、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简称简称 Tablet PC),是一种小),是一种小型、携带方便的型、携带方便的个人电脑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入设备,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行作业而不是使用使用传统的键盘或鼠标。传统的键盘或鼠标。掌上电脑即掌上电脑即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就是),就是个人数字助理个人数字助理的意思的意思,是是辅助个人工作的数字工具。掌上电脑辅助个人工作的数字工具。掌上电脑功能丰富,应用简便,可以满足日常的功能丰

13、富,应用简便,可以满足日常的大多数需求,比如看书,游戏等。大多数需求,比如看书,游戏等。1.1.51.1.5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欣赏各式各样的电脑 MBA UMPC MBA(MacBook Air)是苹果公司推出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最薄处的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最薄处为为 0.16 英寸英寸(约(约 4mm)最厚处为)最厚处为 0.76 英寸(约英寸(约 19.4mm)的笔记本。的笔记本。UMPC(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是是一一种新型便携式种新型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的提出来源

14、于提出来源于 Intel。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课件制作软件、绘图工具、数据库应用系统及各种用户程序等应 用 软件外设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控制器运算器主(内)存储器中央处理单元 (CPU)主机计 算机 系统硬 件系统软 件系统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扫描仪、触摸屏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辅助(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优盘、磁带等其他:网卡、调制解调器、声卡、显卡、视频卡等系 统 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Dos、Unix、Linux、OS/2等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C、Java等)语言编译

15、和解释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及通信软件系统服务程序:工具程序、诊断程序、连接装配程序等 1.2.1计算机硬件系统 1、主机(1)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2)主板。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桥芯片LGA 775CPU插座键盘插座鼠标插座打印机插座USB插座PCI插槽AGP插槽内存插槽电源插座IDE插座BIOS芯片南桥芯片面板跳线插座声卡插座主板固定孔CNR插槽IDE插座PCI-E插槽1.2.11.2.1主机内部结构的图解主机内部结构的图解 (3)辅助存储器(4)主存储器(5)显卡(6)声卡(7)网卡(8)光驱(9)机箱(10)电源 2、输入输出设备(1)键盘和鼠标(2)扫描仪(3)打印机(

16、4)显示器(5)音箱 1.2.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系统软件 2.应用软件 选购计算机要考虑用户的需求,价格承受能力、商家服务质量等。1.3.1 明确用户需求明确用户需求 购买计算机之前,首先要确定用户购买计算机的用途,需要计算机为其做哪些工作。1商务办公类型 在商务的办公中,计算机能够长时间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建议配置一款液晶显示器,可以减小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对人体的伤害。2家庭上网类型 这样用户不必要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选择一台中低端的配置就可以满足用户需求。1应用环境 对于经常出差或移动办公的用户应该选购笔记本。2性能需求 对于同一档次的笔记本和台式机在性能上有一定的差距,并且笔记本的

17、可升级性较差,对有更高性能的需求的用户来说,台式计算机是更好的选择。3价格方面 相同配置的笔记本比台式机的价格要高一些,在性价比上,笔记本比不上台式机,所以,对于价格因素上的选购,台式机相对较便宜。1品牌机 品牌机指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计算机厂商生产,注册商标、有独立品牌的计算机。如联想、戴尔、惠普等都是目前知名的品牌。品牌机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其特点是性能稳定、品质有保证,易用。2组装机 组装机是计算机配件销售商根据用户的消费需求与购买意图,将各种计算机配件组合在一起的计算机。1CPU的运算速度 CPU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台计算机的CPU运算速度通常采用主频

18、高低来描述。2显卡类型 显卡是将CPU送来的影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以接受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屏上形成画面,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显卡芯片为NVIDIA、ATI显卡。3内存储器容量 内存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计算机中所有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都要先读到内存中。内存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和应用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多,对内存的需求容量越来越大。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ENIAC的问世到现在,经过60多年的发展,计算机从电子管计算机到个人PC机,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主要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等部件,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购买计算机时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在性能、价格等方面综合考虑,购买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机。1、计算机的分类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4、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上网查资料:我国计算机发展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