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昆虫病与原虫病学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797045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5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五章-昆虫病与原虫病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五章-昆虫病与原虫病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五章-昆虫病与原虫病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昆虫病与原虫病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昆虫病与原虫病学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卵卵幼虫幼虫蛹蛹成虫成虫 幼虫与成虫形态、生活幼虫与成虫形态、生活习性不相同。习性不相同。如:蝇类如:蝇类2 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虫卵内孵出幼虫,经幼虫期发育为成虫。虫卵内孵出幼虫,经幼虫期发育为成虫。(1)渐变态渐变态:幼虫和成虫形态、生活习性上很相:幼虫和成虫形态、生活习性上很相似,幼虫阶段除第一期幼虫外,称为若虫。似,幼虫阶段除第一期幼虫外,称为若虫。卵卵L1若虫若虫成虫。成虫。如:蜱、螨如:蜱、螨(2)半变态半变态:幼虫、成虫在形态、生活习性上差异:幼虫、成虫在形态、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很大。卵卵L1稚虫稚虫成虫成虫 如蜻蜓如蜻蜓三三 对动物危害方式对动物危害方

2、式1 直接危害直接危害(1)叮咬、搔扰()叮咬、搔扰(2)增加营养消耗)增加营养消耗(3)引起特异性疾病)引起特异性疾病 如:螨病、蝇蛆病如:螨病、蝇蛆病2 间接危害间接危害 传播多种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播多种疾病(细菌、病毒、寄生虫)传播方式:传播方式:(1)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2)生物性传播:病原进入昆虫体内,并要在其体内)生物性传播:病原进入昆虫体内,并要在其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才能达到感染阶段。病原对昆虫要求进行发育、繁殖才能

3、达到感染阶段。病原对昆虫要求严格。严格。(3)遗传性传播(经卵传递):病原进入昆虫体内的)遗传性传播(经卵传递):病原进入昆虫体内的生殖器官中,并进入卵内,待虫卵孵出幼虫时,又传生殖器官中,并进入卵内,待虫卵孵出幼虫时,又传给其它动物。如:微小牛蜱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可传给其它动物。如:微小牛蜱传播双芽巴贝斯虫,可传7代。代。第二节第二节 动物动物蜱病蜱病 硬蜱科(种类多)硬蜱科(种类多)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 软蜱科(少数)软蜱科(少数)纳蜱科(一个种)纳蜱科(一个种)全世界发现全世界发现900余种,我国已报导余种,我国已报导120余种。余种。一一

4、 硬蜱的形态构造硬蜱的形态构造 1 外部形态外部形态 卵园形,背腹扁平,头、胸、腹完全愈合,卵园形,背腹扁平,头、胸、腹完全愈合,呈黄色或褐色。呈黄色或褐色。p3-1-1.jpg 假头假头 p3-1-2.jpg p3-1-3.jpg 躯体躯体 假头基假头基 第一节短第一节短 (1)假头)假头 须肢须肢1对对 第二、三节长第二、三节长 口器口器 第四节短,位于第三第四节短,位于第三 节的凹陷内节的凹陷内 定趾(内侧)定趾(内侧)螯肢螯肢1对对 螯肢干螯肢干 口下板口下板 螯肢鞘螯肢鞘 动趾(外侧)动趾(外侧)()躯体()躯体 背面背面 p3-1-1.jpg 雄蜱有一几丁质盾板遮盖整个背面;雌蜱盾

5、板雄蜱有一几丁质盾板遮盖整个背面;雌蜱盾板只盖前面部分。只盖前面部分。腹面腹面 p3-1-4.jpg 四对足(幼蜱三对)位于前半部两侧,每四对足(幼蜱三对)位于前半部两侧,每足分为六节(基、转、骰、足分为六节(基、转、骰、跗、后跗节),、跗、后跗节),第一对足跗节背侧有哈氏器。第一对足跗节背侧有哈氏器。生殖孔:前半部中央;生殖孔:前半部中央;肛门:后半部中央肛门:后半部中央 气孔及气门板:第四对足基节的后外侧气孔及气门板:第四对足基节的后外侧 生殖沟生殖沟 肛沟肛沟 肛前沟肛前沟 肛后沟肛后沟 肛后中沟肛后中沟 几丁质板(雄蜱):生殖前板()几丁质板(雄蜱):生殖前板()中板中板 ()()侧板

6、()侧板()肛板()肛板()肛侧板()肛侧板()副肛侧副肛侧 板()板()肛下板()肛下板()内部构造内部构造 三三 分类分类硬蜱科有硬蜱科有个属,与家养动物有关的有个属,与家养动物有关的有个属。个属。二二 发育发育 p3-1-5.jpg 不完全变态:卵不完全变态:卵幼蜱幼蜱若蜱若蜱成蜱成蜱 根据硬蜱各发育阶段吸血是否更换宿主,可分为三根据硬蜱各发育阶段吸血是否更换宿主,可分为三种类型:种类型:p3-1-6.jpg1 一宿主蜱一宿主蜱:蜱在一个宿主体上完成幼蜱至成蜱的发:蜱在一个宿主体上完成幼蜱至成蜱的发育,成蜱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育,成蜱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如:微小牛蜱

7、蜱2 二宿主蜱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如:残缘璃眼蜱如:残缘璃眼蜱3 三宿主蜱三宿主蜱:幼蜱、若蜱和成蜱分别在三个宿主体上:幼蜱、若蜱和成蜱分别在三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都需要离开宿主落地蜕皮或产卵。吸血,饱血后都需要离开宿主落地蜕皮或产卵。四四 危害危害1 直接危害直接危害 p3-1-7.jpg p3-1-8.jpg 吸血引起贫血、消瘦并损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吸血引起贫血、消瘦并损伤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其毒素可引起蜱瘫痪。其毒素可引起蜱瘫痪。2 间接危

8、害间接危害 传播疾病传播疾病 五五 防治防治 1 消灭动物体上的蜱消灭动物体上的蜱 (1)手工、机械灭蜱手工、机械灭蜱 (2)药物灭蜱药物灭蜱 2 消灭动物圈舍内蜱消灭动物圈舍内蜱 3 消灭自然界中蜱消灭自然界中蜱 (1)超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 马拉硫磷等马拉硫磷等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寄生蜂、真菌。寄生蜂、真菌。4 免疫及遗传防治免疫及遗传防治 选育抗蜱畜种及抗蜱免疫,澳大利亚重组疫苗选育抗蜱畜种及抗蜱免疫,澳大利亚重组疫苗已投入市场。已投入市场。第三节第三节 动物动物螨病螨病 由疥螨科、痒螨科及蠕形螨科的螨所引起的接由疥螨科、痒螨科及蠕形螨科的螨所引起的接触性、慢性皮肤病。触性、

9、慢性皮肤病。一一 疥螨科螨病疥螨科螨病 疥螨属疥螨属 突变膝螨突变膝螨 疥螨科疥螨科 膝螨属膝螨属 背肛螨属背肛螨属 鸡膝螨鸡膝螨 1 疥螨病疥螨病(1)病原形态病原形态 p3-1-9.jpg p3-1-10.jpg 虫体小,近园形,灰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身虫体小,近园形,灰色,背面隆起,腹面扁平,身体上有横、斜的皱纹。头、胸、腹完全合并在一起,体上有横、斜的皱纹。头、胸、腹完全合并在一起,可分为假头和躯体两部份。可分为假头和躯体两部份。假头假头 短而宽,蹄铁形,咀嚼式口器(由一对须肢、短而宽,蹄铁形,咀嚼式口器(由一对须肢、一对螯肢组成,无口下板)。一对螯肢组成,无口下板)。躯体躯体 背

10、面背面 前部有一几丁质呈长方形的胸甲,后缘处有一前部有一几丁质呈长方形的胸甲,后缘处有一肛门,身上有棘(刺)突,两边有对称的刚毛。肛门,身上有棘(刺)突,两边有对称的刚毛。腹面腹面 有有4对足,粗短,园锥形,前对足,粗短,园锥形,前2对位于虫体前对位于虫体前1/3向前伸,比后足长,可从背面看见;后向前伸,比后足长,可从背面看见;后2对足位对足位于虫体后于虫体后1/3,伸向后方,短,背面不能见到。每对,伸向后方,短,背面不能见到。每对足基部有一呈足基部有一呈“Y”字形的角质化支条,第一对足的支字形的角质化支条,第一对足的支条合并成长干,足的末端有吸盘或长刚毛。吸盘有长条合并成长干,足的末端有吸盘

11、或长刚毛。吸盘有长柄,且柄不分节。柄,且柄不分节。雄螨雄螨 有有1、2、4对足上有吸盘,对足上有吸盘,3对足上只有长刚毛;对足上只有长刚毛;生殖孔位于第生殖孔位于第4对足间,周围有呈倒对足间,周围有呈倒“V”字形的几丁字形的几丁质构造。质构造。幼螨幼螨 只有三对足。只有三对足。若螨若螨 4对足,但无产卵孔。对足,但无产卵孔。卵卵 长椭圆形,灰色,卵内常有一幼螨。长椭圆形,灰色,卵内常有一幼螨。(2)发育史发育史p3-1-10.jpg p3-1-11.jpg 卵卵幼螨幼螨若螨若螨成螨成螨(3)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分布分布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 流行季节流行季节 冬季及初春冬季及初春 喜阴暗、潮湿喜阴暗

12、、潮湿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 诱因诱因 带螨现象带螨现象 宿主特异性宿主特异性 伪疥螨病伪疥螨病 (4)致病作用致病作用 皮肤损伤,引起剧烈痒觉,皮肤发炎形成小结节或皮肤损伤,引起剧烈痒觉,皮肤发炎形成小结节或形成水泡,破后形成痂皮,皮肤增厚,弹性降低形形成水泡,破后形成痂皮,皮肤增厚,弹性降低形成龟裂或皱裂,皱折;毒素可引起代谢紊乱。成龟裂或皱裂,皱折;毒素可引起代谢紊乱。(5)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p3-1-12.jpg p3-1-13.jpg p3-1-14.jpg p3-1-15.jpg p3-1-16.jpg p3-1-17.jpg p3-1-18.jpg p3-1-19.jpg p3-1-

13、20.jpg 消瘦、剧痒、皮肤痂皮形成、脱毛。多先发生消瘦、剧痒、皮肤痂皮形成、脱毛。多先发生于毛少皮肤柔软的地方,以后向全身扩展。于毛少皮肤柔软的地方,以后向全身扩展。(6)诊断诊断 p3-1-21.jpg 病料采集病料采集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活虫检查法活虫检查法 直接涂片检查:直接涂片检查:50%甘油蒸馏水;热源法甘油蒸馏水;热源法 死虫检查法死虫检查法 a、煤油浸泡法、煤油浸泡法 b、沉淀法(、沉淀法(10%NaOH)c、漂浮法、漂浮法 先沉淀再用先沉淀再用60%Na2S2O3漂浮漂浮(7)治疗治疗 涂擦法涂擦法a、患部准备、患部准备 b、安全、安全 一次不能超过一次不能超过1/3c、重

14、复治疗、重复治疗 d、防病原扩散、防病原扩散 e、防再感染、防再感染 药浴、淋浴及喷雾药浴、淋浴及喷雾 p3-1-22.jpg 双甲脒;倍特;杀灭菊酯;螨净;辛硫磷、林丹双甲脒;倍特;杀灭菊酯;螨净;辛硫磷、林丹乳液等乳液等 浇泼(注)法浇泼(注)法 赛巴安浇泼剂(辛硫磷赛巴安浇泼剂(辛硫磷 Pour-on)猪)猪 口服及下注射口服及下注射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碘硝酚、佳灵三特等。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碘硝酚、佳灵三特等。(8)预防预防 治疗病畜;畜舍及畜体卫生;检疫;治疗病畜;畜舍及畜体卫生;检疫;药浴、淋浴及喷雾。药浴、淋浴及喷雾。2 背肛螨病背肛螨病 主要见于猫,引起耳疥螨病。主要见于猫,

15、引起耳疥螨病。3 膝螨病膝螨病 p3-1-23.jpg p3-1-24.jpg 突变膝螨:鸡的无毛脚部,引起突变膝螨:鸡的无毛脚部,引起“石灰脚石灰脚”鸡膝螨:鸡的大羽毛根部,引起脱羽症鸡膝螨:鸡的大羽毛根部,引起脱羽症 二二 痒螨科螨病痒螨科螨病 痒螨属痒螨属 痒螨科痒螨科 足螨属足螨属 耳痒螨属耳痒螨属(一)(一)痒螨病痒螨病1 病原形态病原形态 p3-1-25.jpg 比疥螨大,肉眼可见。假头呈锥形,躯体较细比疥螨大,肉眼可见。假头呈锥形,躯体较细长,长,4对足长。对足长。雄螨雄螨 1、2、3对足上有吸盘;有对足上有吸盘;有1对性吸盘,对性吸盘,尾端有尾端有2个结节,上有刚毛。个结节,上

16、有刚毛。雌螨雌螨 1、2、4头足上有吸盘;有产卵孔。头足上有吸盘;有产卵孔。2 生活史生活史 p3-1-26.jpg 在皮肤表面生长、发育与繁殖。在皮肤表面生长、发育与繁殖。卵卵幼螨幼螨若螨若螨成螨成螨3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皮炎、发痒、痂皮形成与脱毛皮炎、发痒、痂皮形成与脱毛 与疥螨病的区别:皮肤形成皱折不明显,但脱毛更与疥螨病的区别:皮肤形成皱折不明显,但脱毛更严重,最先发病部位为毛长并稠密的地方。严重,最先发病部位为毛长并稠密的地方。山羊(耳壳内);兔(外耳道)山羊(耳壳内);兔(外耳道)4 诊断诊断p3-1-27.jpg 热源法热源法 5 防治防治(二)(二)足螨病(

17、食皮螨病)足螨病(食皮螨病)牛、大熊猫牛、大熊猫(三)(三)耳痒螨病耳痒螨病 犬、猫犬、猫 三三 蠕形螨科螨病蠕形螨科螨病 蠕形螨科蠕形螨属。蠕形螨科蠕形螨属。1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p3-1-28.jpg 蠕虫样,分为头、胸、腹三部份。蠕虫样,分为头、胸、腹三部份。头头 口器(须肢、螯肢及口下板)口器(须肢、螯肢及口下板)胸胸 四对足,短四对足,短 腹腹 有许多横纹有许多横纹2 生活史生活史 卵卵幼螨幼螨若螨若螨成螨成螨3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p3-1-29.jpg p3-1-30.jpg 4 诊断诊断 5 防治防治 第四节第四节 动物昆虫病动物昆虫病一、蝇蛆病一、蝇蛆病(一

18、)(一)牛皮蝇蛆病牛皮蝇蛆病狂蝇科皮下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及中华皮蝇。狂蝇科皮下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及中华皮蝇。1 病原形态病原形态 成蝇:蜜蜂样,全身有绒毛,口器退化。成蝇:蜜蜂样,全身有绒毛,口器退化。L1-3:L1头端有口沟头端有口沟 p3-1-31.jpg p3-1-32.jpg2 生活史生活史雌、雄蝇交配后,雄蝇很快死亡,雌蝇产卵后死亡。卵雌、雄蝇交配后,雄蝇很快死亡,雌蝇产卵后死亡。卵幼虫幼虫蛹蛹成蝇成蝇 幼虫在体内寄生幼虫在体内寄生10-11个月。个月。3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L1钻入时引起痒痛不安,幼虫移行造成组织损伤并钻入时引起痒痛不安,幼虫移行造成组织损伤

19、并可引起蜂窝组织炎,皮张质量下降。幼虫分泌毒素引可引起蜂窝组织炎,皮张质量下降。幼虫分泌毒素引起贫血、消瘦、生产力下降。成蝇搔扰牛只。起贫血、消瘦、生产力下降。成蝇搔扰牛只。4 诊断诊断 L3在脊柱两旁有隆起。在脊柱两旁有隆起。5 防治防治(二)(二)羊鼻蝇蛆病羊鼻蝇蛆病 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内引起。额窦内引起。1 病原形态病原形态 p3-1-33.jpg 成蝇成蝇 蜜蜂样,口器退化。蜜蜂样,口器退化。幼虫幼虫 有发达的口沟,体表有小刺。有发达的口沟,体表有小刺。2 生活史生活史 L1-3(胎生)(胎生)蛹蛹成蝇成蝇 幼虫体内寄生

20、幼虫体内寄生10-11个月。个月。3 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 4 诊断诊断 5 防治防治(三)(三)伊蝇蛆病伊蝇蛆病 三色伊蝇三色伊蝇 二、吸血昆虫二、吸血昆虫(一)(一)虻、蚊、蠓、蚋病虻、蚊、蠓、蚋病 p3-1-34.jpg 1 1 生物习性及危害特征生物习性及危害特征 2 2 防治防治 三、三、蚤、虱病蚤、虱病 蚤科:猫栉首蚤、犬栉首蚤、致痒蚤蚤科:猫栉首蚤、犬栉首蚤、致痒蚤蚤蚤 p3-1-35.jpg p3-1-36.jpg 蠕形蚤科:花蠕形蚤蠕形蚤科:花蠕形蚤 血虱科血虱科 毛虱科毛虱科虱目虱目 食毛目食毛目 长角羽虱科长角羽虱科 颚虱科颚虱科 短角羽虱科短角羽虱科1

2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p3-1-37.jpg p3-1-38.jpg 吸血虱头窄长,窄于胸,刺吸式口器;食毛吸血虱头窄长,窄于胸,刺吸式口器;食毛虱头宽短,宽于胸,咀嚼式口器。虱头宽短,宽于胸,咀嚼式口器。2 发育发育 卵卵若虫若虫成虫成虫 无幼虫无幼虫3 防治防治第四章第四章 动物原虫病学动物原虫病学 第一节第一节 绪绪 论论一一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1 单细胞动物,身体微小,单细胞动物,身体微小,1-2100 2 结构简单,有的形态固定,但有的则随发育阶段结构简单,有的形态固定,但有的则随发育阶段而变。而变。二二 生殖方式生殖方式 1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 (1)二分裂法)二分裂法 先核分裂:纵分裂

22、、横分裂先核分裂:纵分裂、横分裂 (2)裂殖生殖(复分裂生殖)裂殖生殖(复分裂生殖)核经数次分裂,形成多个核,以后原生质向核集核经数次分裂,形成多个核,以后原生质向核集中,形成一个多核体(称为裂殖体),再由裂殖体中,形成一个多核体(称为裂殖体),再由裂殖体分裂形成裂殖子。分裂形成裂殖子。出芽生殖出芽生殖 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二部份(相互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二部份(相互联接),小部分再分裂形成二个分核,原生质再联接),小部分再分裂形成二个分核,原生质再向两个核集中,形成芽状的突起,逐渐长大,母向两个核集中,形成芽状的突起,逐渐长大,母体缩小,最后裂开形成两个虫体。体缩小,最后裂开形成两个虫体。孢子生

23、殖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分裂形成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分裂形成许多子孢子的过程。许多子孢子的过程。2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 虫体在分离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由裂殖体形成大虫体在分离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由裂殖体形成大配子体(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大、小配子体再分),大、小配子体再分裂发育形成许多在大配子、小配子,小配子钻入大配裂发育形成许多在大配子、小配子,小配子钻入大配子内结合形成合子。子内结合形成合子。三三 寄生特异性寄生特异性 1大多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少数(如伊氏锥大多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少数(如伊氏锥虫)有广泛的宿主。虫)有广泛的宿主。2寄生部位特异性寄生

24、部位特异性 四四 原虫的分类原虫的分类 1 鞭毛虫纲:有鞭毛鞭毛虫纲:有鞭毛18根。根。锥虫科锥虫科 毛滴虫科毛滴虫科 鞭毛阿米巴科鞭毛阿米巴科 2 根足纲:有伪足作为运动、摄食器官。内阿米巴科根足纲:有伪足作为运动、摄食器官。内阿米巴科 3 梨形虫纲:无运动器,生活史复杂。梨形虫纲:无运动器,生活史复杂。巴贝斯科巴贝斯科 泰勒科泰勒科 4 孢子虫纲:无运动器,生活史复杂。孢子虫纲:无运动器,生活史复杂。艾美耳科艾美耳科 隐孢科隐孢科 肉孢子虫科肉孢子虫科 弓形虫科弓形虫科 疟原虫疟原虫 科科 住白细胞虫科住白细胞虫科 5 纤毛虫纲:有纤毛。纤毛虫纲:有纤毛。小袋虫科小袋虫科第二节第二节 动物

25、动物鞭毛虫病鞭毛虫病一、一、伊氏锥虫病伊氏锥虫病 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由伊氏锥虫寄生于马、牛、犬等动物的血液马、牛、犬等动物的血液内所内所引起。对引起。对马属动物致病力强马属动物致病力强,死亡率高。而牛大多,死亡率高。而牛大多为慢性。为慢性。p4-1-1.jpg p4-1-2.jpg p4-1-3.jpg(一)(一)病原形态病原形态 虫体纺锤形,形态固定。虫体纺锤形,形态固定。(二)(二)生活史生活史 动物体内二分裂法(纵分裂方式)繁殖。动物体内二分裂法(纵分裂方式)繁殖。由吸血昆虫(虻、螯蝇)机械传播。由吸血昆虫(虻、螯蝇)机械传播。(三)(三)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1 宿主范围广宿主范围广 各种家

26、畜、实验动物及野生动物各种家畜、实验动物及野生动物 2 传染源传染源 各种带虫动物各种带虫动物 3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 主要经皮肤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主要经皮肤感染(吸血昆虫叮咬),消毒不严的注射用具等。消毒不严的注射用具等。p4-1-4.jpg 4 感染季节感染季节 吸血昆虫出现的季节,但其发病吸血昆虫出现的季节,但其发病 季节不一定一致。季节不一定一致。(四)四)致病作用致病作用(五)五)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六)六)病理变病理变化化 (七)(七)诊断诊断 1 临床症状的检查临床症状的检查 2 全血压滴标本检查全血压滴标本检查 3 血涂血涂片染色检查法片染色检查法 4 动物接种试验动物接种试验

27、 5 血清学诊断法血清学诊断法(八)(八)防治防治 1 1 及时治疗病畜及时治疗病畜 (1 1)拜尔拜尔205 205 (2 2)甲基硫酸喹嘧胺(安锥赛)甲基硫酸喹嘧胺(安锥赛硫酸甲酯或抗锥灵)硫酸甲酯或抗锥灵)(3 3)锥虫净锥虫净 (4 4)三氮脒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贝尼尔;血虫净)2 隔离检疫隔离检疫 3 消灭吸血昆虫消灭吸血昆虫 4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 二、二、组织滴虫病组织滴虫病 盲肠肝炎或黑头病盲肠肝炎或黑头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火鸡、鸡、雉鸡及鸭的肝脏及盲肠内引起。火鸡、鸡、雉鸡及鸭的肝脏及盲肠内引起。(一)(一)病原形态特征病原形态特征 p4-1-5

28、.jpg p4-1-6.jpg 似园形,盲肠肠腔内虫体有一根鞭毛,而在肠壁、似园形,盲肠肠腔内虫体有一根鞭毛,而在肠壁、肝脏中的虫体无鞭毛。肝脏中的虫体无鞭毛。(二)(二)生活史生活史 二分裂法繁殖。虫体抵抗力弱,但可侵入禽的异二分裂法繁殖。虫体抵抗力弱,但可侵入禽的异刺线虫体内,并进入其虫卵内,随虫卵排到外界,刺线虫体内,并进入其虫卵内,随虫卵排到外界,其抵抗力强,可长期生存。其抵抗力强,可长期生存。(三)(三)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危害危害3-12周龄的雏禽,引起腹泻,粪呈黄绿周龄的雏禽,引起腹泻,粪呈黄绿色或淡绿色,严重者粪中带血,火鸡头部皮肤变色或淡绿色,严重者粪中带血,火鸡头部皮肤变成兰

29、色或黑色。成兰色或黑色。(四)(四)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p4-1-7.jpg p4-1-8.jpg 盲肠肿大,肠壁增厚,肠腔内有凝固栓子,切开盲肠肿大,肠壁增厚,肠腔内有凝固栓子,切开呈同心层样结构,中央是凝固的血液呈黑红色,肠呈同心层样结构,中央是凝固的血液呈黑红色,肠壁上有溃疡灶。肝脏上形成凹陷的溃疡灶,呈淡黄壁上有溃疡灶。肝脏上形成凹陷的溃疡灶,呈淡黄色或黄绿色,园形或不规则形,周围微隆起。色或黄绿色,园形或不规则形,周围微隆起。(五)(五)诊断诊断 1 病理剖检病理剖检 2 取新鲜肠内容物,加温生理盐水镜取新鲜肠内容物,加温生理盐水镜检活虫体,虫体呈钟摆样来回运动。检活虫体,虫体呈钟摆样

30、来回运动。(六)(六)防治防治 1 治疗病禽(治疗病禽(1)呋喃唑酮呋喃唑酮(2)甲硝唑(灭滴灵甲硝唑(灭滴灵)2 驱虫与消毒驱虫与消毒 第三节第三节 动物动物梨形虫病梨形虫病 一、一、绪绪 论论 由梨形虫纲巴贝斯科及泰勒科的原虫寄生于动由梨形虫纲巴贝斯科及泰勒科的原虫寄生于动物红血球内所引起的疾病。物红血球内所引起的疾病。(一)(一)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结构简单的单细胞个体,由一个核和原生质构成,结构简单的单细胞个体,由一个核和原生质构成,虫体大小及形状因种而有别。虫体大小及形状因种而有别。血片用瑞氏或姬氏染液染色,核为紫红色,原生血片用瑞氏或姬氏染液染色,核为紫红色,原生质为天兰色,而宿主红

31、细胞为红色。质为天兰色,而宿主红细胞为红色。(二)(二)发育史发育史 虫体寄生于红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中,以渗透方虫体寄生于红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中,以渗透方式吸取营养。式吸取营养。裂殖生殖(或二分裂法生殖):在哺乳动物体内裂殖生殖(或二分裂法生殖):在哺乳动物体内进行。进行。配子生殖:在蜱肠管内进行。配子生殖:在蜱肠管内进行。孢子生殖:在蜱的唾液腺内或其它孢子生殖:在蜱的唾液腺内或其它器官内进行。器官内进行。(三)(三)分类分类 梨形虫纲、巴虫贝斯科与泰勒科梨形虫纲、巴虫贝斯科与泰勒科 1 巴贝斯科巴贝斯科 牛牛 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 马马

32、 驽巴贝斯虫、马巴贝斯虫驽巴贝斯虫、马巴贝斯虫 羊羊 莫氏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 犬犬 吉氏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 2 泰勒科泰勒科 牛牛 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 羊羊 山羊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山羊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四)(四)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1流行的基本环节流行的基本环节 病原体病原体 病原可在患病动物或蜱体内存活很长时间,病原可在患病动物或蜱体内存活很长时间,患环形泰勒虫的牛可带虫达患环形泰勒虫的牛可带虫达6年之久;伞形扇头蜱可年之久;伞形扇头蜱可传递羊巴贝斯虫传递羊巴贝斯虫7个世代以上。个世代以上。传播媒介传播媒介蜱蜱 易感动物易感动物2 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1)经卵传

33、播)经卵传播 大多数巴贝斯虫以这种方式。大多数巴贝斯虫以这种方式。(2)期间传播)期间传播 在蜱的同一个世代内传播,泰在蜱的同一个世代内传播,泰勒科原虫以这种方式。勒科原虫以这种方式。3 流行病区的划分流行病区的划分 由于蜱的种类和分布的地区性,其活动又有明由于蜱的种类和分布的地区性,其活动又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具有明显显的季节性,因此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安全区安全区 无蜱、无病原(无蜱、无病原(2)受威胁区受威胁区 三项中三项中有两项有两项 (3)隐伏地区隐伏地区 流行三个环节均存在,但未流行三个环节均存在,但未流行,流行,其

34、原因:每年蜱叮咬注入病原,形成带虫免其原因:每年蜱叮咬注入病原,形成带虫免疫;某些因素使蜱的数量、滋生与活动减少形成假疫;某些因素使蜱的数量、滋生与活动减少形成假安全区。但一旦条件适应,即可恢复流行,特别是外安全区。但一旦条件适应,即可恢复流行,特别是外来动物可引起暴发流行。来动物可引起暴发流行。(4 4)固定流行区固定流行区 流行三因素均存在,每年固定流行三因素均存在,每年固定时间都要流行本病,只是时间早、晚,数量多少时间都要流行本病,只是时间早、晚,数量多少不同。不同。(五)(五)致病机理致病机理 动物梨形虫病大多表现为动物梨形虫病大多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血高热、贫血、黄疸、血尿尿等症

35、状群。等症状群。1 高热高热 虫体代谢产物的毒素作用。虫体代谢产物的毒素作用。2 贫血贫血 虫体繁殖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虫体繁殖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3 血尿与黄疸血尿与黄疸 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一部份进红细胞被破坏后,血红蛋白一部份进入肝脏变成胆红素滞留于血中;另一部分血红蛋白入肝脏变成胆红素滞留于血中;另一部分血红蛋白经肾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白尿。经肾随尿排出,产生血红蛋白尿。(六)(六)免疫学特征免疫学特征 带虫免疫带虫免疫 它是机体防御力和梨形虫之间它是机体防御力和梨形虫之间处于暂时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患病动物由于营,患病动物由于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及其它疾病

36、使机体防御养不良、过度疲劳及其它疾病使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可破坏这种平衡,从而使该能力下降时,可破坏这种平衡,从而使该病复发或重复感染同样的梨形虫。病复发或重复感染同样的梨形虫。二、二、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一)(一)双芽巴贝斯虫病双芽巴贝斯虫病 一种经蜱传播的急性发作的季节性血液原虫病。一种经蜱传播的急性发作的季节性血液原虫病。1 病原形态特征病原形态特征 p4-2-1.jpg p4-2-2.jpg 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的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的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位于红细胞内的中央,二虫体尖端相红细胞半径,位于红细胞内的中央,二虫体尖端相联呈锐角。虫体经姬氏染

37、色法染色后,核(染色质)联呈锐角。虫体经姬氏染色法染色后,核(染色质)呈紫红色,原生质(或胞浆)呈淡蓝色。虫体形态呈紫红色,原生质(或胞浆)呈淡蓝色。虫体形态有梨形、椭圆形,眼眶形等,典型虫体为双梨形,有梨形、椭圆形,眼眶形等,典型虫体为双梨形,约占约占70%。2 生活史生活史 在牛体内行成对出芽生殖,在蜱体内行有性生殖在牛体内行成对出芽生殖,在蜱体内行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及孢子生殖。(配子生殖)及孢子生殖。3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1)分布分布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流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南方于南方14个省区。各种牛均可感染与发病。个省区。各种牛均可感染与发病。(

38、2)传播媒介传播媒介 在我国主要为微小牛蜱,经卵传播。在我国主要为微小牛蜱,经卵传播。微小牛蜱为一宿主蜱,一年可繁殖微小牛蜱为一宿主蜱,一年可繁殖2-3代;双芽巴代;双芽巴贝斯虫在牛蜱体内可继代传递贝斯虫在牛蜱体内可继代传递3个世代之久。个世代之久。(3)发病季节发病季节 与蜱的活动基本一致,在南方多发于与蜱的活动基本一致,在南方多发于7-9月份。月份。(4)牛发病特点牛发病特点 在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的犊牛发在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病率高,但症状轻,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重,死亡率高;当地牛对本病有抵抗力,良但症状重,死亡率高;当地

39、牛对本病有抵抗力,良种牛和由外地引入的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严重,病种牛和由外地引入的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严重,病死率高。死率高。4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高热,呈稽留热(高热,呈稽留热(40-42);贫血,可视粘膜苍白;黄疸及);贫血,可视粘膜苍白;黄疸及血尿。血尿。5 病理剖检变化病理剖检变化 脾肿大;胆囊肿大,粘膜出血;膀胱扩脾肿大;胆囊肿大,粘膜出血;膀胱扩大,内充满血尿;可视粘膜苍白或显黄疸;大,内充满血尿;可视粘膜苍白或显黄疸;血稀薄等。血稀薄等。6 诊断诊断 (1)临床检查初步诊)临床检查初步诊 (2)血涂片染色作病原检查,查找传播媒介)血涂片染色作病原检查,查找传播媒介 (3)鉴别诊断)

40、鉴别诊断 炭疽炭疽:发病无季节,血尿中含有红细胞,天然孔出血,:发病无季节,血尿中含有红细胞,天然孔出血,血凝固不全,呈黑色,脾梁不显。血凝固不全,呈黑色,脾梁不显。牛出败牛出败:无血尿,脾脏正常:无血尿,脾脏正常 牛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小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成双的梨:小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成双的梨形虫体尖端以钝角相连,位于红细胞边缘。形虫体尖端以钝角相连,位于红细胞边缘。环形泰勒虫病环形泰勒虫病:无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无血尿,体表淋巴结肿大。(4)免疫学诊断)免疫学诊断7 治疗治疗 (1)贝尼尔)贝尼尔 (2)台盼兰)台盼兰 (3)黄色素)黄色素 (4)焦虫净)焦虫净 8

41、 预防预防 (1)发病季节,新引进牛和育成牛不在有微小牛)发病季节,新引进牛和育成牛不在有微小牛蜱的地方放牧。蜱的地方放牧。(2)畜体及畜舍内灭蜱;疫苗接种。)畜体及畜舍内灭蜱;疫苗接种。(3)及时查治病畜。)及时查治病畜。(二)(二)牛巴贝斯虫病牛巴贝斯虫病 1 1 病原形态特征病原形态特征 p4-2-3.jpg 小型虫体,大多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小型虫体,大多位于红细胞的边缘(80%以以上),梨形虫体的长度小于红细胞的半径,两虫的上),梨形虫体的长度小于红细胞的半径,两虫的尖端相联呈钝角,染色质只有一团。尖端相联呈钝角,染色质只有一团。2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 我国为微小牛蜱,以经卵传递方式传播

42、。我国为微小牛蜱,以经卵传递方式传播。3 发病特点发病特点 本病多发于本病多发于1-7月龄月龄犊牛,犊牛,8个月以上犊牛发病率较个月以上犊牛发病率较低;成年牛为带虫者,带虫现象可持续低;成年牛为带虫者,带虫现象可持续23年。年。4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5 病理剖检变化病理剖检变化 脾脏变化较严重,有时出现脾破裂,脾髓色暗。脾脏变化较严重,有时出现脾破裂,脾髓色暗。6 诊断与防治诊断与防治 三、泰勒虫病三、泰勒虫病(一)(一)环形泰勒虫病环形泰勒虫病 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高热、贫血、出血、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胀为特征;危害牛、羊等动物。特征;危害牛、羊等动物。1 病原形态病原形态

43、p4-2-4.jpg p4-2-5.jpg p4-2-6.jpg 红细胞内虫体形态多样,环形虫体呈戒指红细胞内虫体形态多样,环形虫体呈戒指状最为常见,染色质一团位于虫体一侧边缘状最为常见,染色质一团位于虫体一侧边缘上。上。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殖生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形成多核虫体为裂殖体(亦称石榴体、柯殖形成多核虫体为裂殖体(亦称石榴体、柯赫氏体)。赫氏体)。2 生活史生活史 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二宿主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二宿主蜱。期间传播。蜱。期间传播。3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5 诊断诊断 血涂片染色查红血球内虫体;淋血涂片染色查红血球内虫体

44、;淋巴结或脾脏触片或抹片查石榴体。巴结或脾脏触片或抹片查石榴体。6 治疗治疗(1)贝尼尔)贝尼尔 (2)焦虫净)焦虫净(3)磷酸伯氨喹啉磷酸伯氨喹啉 7 预防预防(二)(二)羊泰勒虫病羊泰勒虫病 病原为绵羊泰勒虫及山羊泰勒虫,以后者致病病原为绵羊泰勒虫及山羊泰勒虫,以后者致病力强。力强。1 病原形态特征病原形态特征 虫体形态多样,以园形和卵圆形占大多数虫体形态多样,以园形和卵圆形占大多数(80%以上),在脾、淋巴结涂片上的淋巴细胞以上),在脾、淋巴结涂片上的淋巴细胞内常见到柯赫氏体。内常见到柯赫氏体。2 生活史生活史 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3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临

45、床症状 高热、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高热、贫血、黄疸、体表淋巴结肿大。5 诊断与防治诊断与防治 附:附红体病附:附红体病 1 病原病原 2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3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4 诊断诊断 5 治疗治疗 6 预防预防 第四节第四节 孢子虫病孢子虫病一、一、球虫病球虫病 (一)(一)概述概述1 卵囊形态构造卵囊形态构造 p4-3-1.jpg2 生活史生活史 p4-3-2.jpg p4-3-3.jpg (1)内生性发育)内生性发育 在宿主体内进行,包括裂殖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包括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两个阶段。和配子生殖两个阶段。裂殖生殖裂殖生殖 在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在上皮细胞内进

46、行无性繁殖,产生34代裂殖体。代裂殖体。配子生殖配子生殖 (2)外生性发育)外生性发育 在外环境中进行孢子生殖在外环境中进行孢子生殖3 分类分类 A 无孢子囊,无孢子囊,8个子孢子直接处于卵囊内个子孢子直接处于卵囊内 泰泽属泰泽属(鸭、鹅)(鸭、鹅)B 有有4个孢子囊个孢子囊 a 每个孢子囊内含有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即个子孢子(即1个卵囊内个卵囊内共含共含16个子孢子)个子孢子)温扬属(鸭)温扬属(鸭)b 每个孢子囊内含有每个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子(即个子孢子(即1个卵囊内个卵囊内共含共含8个子孢子)个子孢子)艾美耳属(各种动物)艾美耳属(各种动物)C 有有2个孢子囊个孢子囊 每个孢子

47、囊内含有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即个子孢子(即1个卵囊内共个卵囊内共含含8个子孢子)个子孢子)等孢属(犬、猫)等孢属(犬、猫)(二)鸡球虫病(二)鸡球虫病 1 病原病原 有有9种,以柔嫩艾美耳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种,以柔嫩艾美耳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虫致病力最强。p4-3-4.jpg 2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1)分布)分布 (2)易感宿主)易感宿主(3)感染源)感染源 成年鸡感染后几乎不发病,多为带虫者而成年鸡感染后几乎不发病,多为带虫者而成为感染源;患球虫病耐过的鸡,可继续排出卵成为感染源;患球虫病耐过的鸡,可继续排出卵囊达囊达7.5个月之久。卵囊在室外潮湿的土壤中可个月之久。卵

48、囊在室外潮湿的土壤中可存活存活2年;在有树荫的运动场上可生存年;在有树荫的运动场上可生存1518个个月。连续使用陈旧鸡舍和场地往往是引起球虫病月。连续使用陈旧鸡舍和场地往往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流行的重要因素。(4)感染途径)感染途径 (5)发病季节)发病季节(6)诱发因素)诱发因素 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也是球虫病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也是球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发生的重要因素。3 致病作用、病理变化与临床症状致病作用、病理变化与临床症状 当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时引起肠管当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时引起肠管发炎和大量上皮细胞崩解,以致使肠管的分泌、运发炎和大量

49、上皮细胞崩解,以致使肠管的分泌、运动及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肠壁的炎性变化和血管破动及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肠壁的炎性变化和血管破坏则使大量的体液和血液流入肠管内。病鸡可见消坏则使大量的体液和血液流入肠管内。病鸡可见消瘦、贫血和血痢等症状。上皮细胞崩解后产生的有瘦、贫血和血痢等症状。上皮细胞崩解后产生的有毒物质蓄积在肠管中引起机体自体中毒,表现为精毒物质蓄积在肠管中引起机体自体中毒,表现为精神沉郁、昏迷及足、翅的轻瘫。肠粘膜被损伤后为神沉郁、昏迷及足、翅的轻瘫。肠粘膜被损伤后为病原微生物和肠内有毒物质侵入机体打开了门户,病原微生物和肠内有毒物质侵入机体打开了门户,导致各种继发性感染。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剖

50、解变化导致各种继发性感染。其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型急性型和和慢性型慢性型。p4-3-5.jpgp4-3-5.jpg p4-3-p4-3-6.jpg6.jpg p4-3-7.jpgp4-3-7.jpg p4-3-8.jpgp4-3-8.jpg p4-3-9.jpgp4-3-9.jpg p4-3-10.jpgp4-3-10.jpg p4-3-11.jpgp4-3-11.jpg(1)急性球虫病)急性球虫病 盲肠球虫病盲肠球虫病 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在裂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在裂殖生殖阶段发病,感染后殖生殖阶段发病,感染后45天,鸡突然排泄大量天,鸡突然排泄大量

51、血便,贫血明显,运动迟钝,呆立鸡舍角落呈假睡血便,贫血明显,运动迟钝,呆立鸡舍角落呈假睡状。血便发生起状。血便发生起12天内,鸡大批死亡,第天内,鸡大批死亡,第7天多天多停止出血,第停止出血,第8天已不再有血便。存活的鸡则逐渐天已不再有血便。存活的鸡则逐渐康复。病理剖检变化为:视病程的发展可见盲肠肿康复。病理剖检变化为:视病程的发展可见盲肠肿胀,充满大量血液;或盲肠显著萎缩,长度与直肠胀,充满大量血液;或盲肠显著萎缩,长度与直肠相近或短,内容物很少,呈樱红色。相近或短,内容物很少,呈樱红色。小肠球虫病小肠球虫病 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它在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它在小肠肠壁深层进行裂殖生殖,在盲

52、肠内进行配小肠肠壁深层进行裂殖生殖,在盲肠内进行配子生殖。感染后子生殖。感染后45天,鸡突然排出大量带天,鸡突然排出大量带粘液的血便,重感染在粘液的血便,重感染在12天内死亡,临床天内死亡,临床症状与盲肠球虫相同。发病后幸存的鸡,体质症状与盲肠球虫相同。发病后幸存的鸡,体质衰弱,不能迅速恢复。衰弱,不能迅速恢复。(2)慢性球虫病)慢性球虫病 一般由除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一般由除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以外的其它以外的其它7种球虫引起。慢性型病程较长,可种球虫引起。慢性型病程较长,可延续数周至数月,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不明显。延续数周至数月,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不明显。4 诊断诊

53、断 p4-3-12.jpg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及粪检或病变部刮取物中查到大量卵囊。粪检或病变部刮取物中查到大量卵囊。5 治疗治疗 (1)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SM2)(2)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SDM)(3)磺胺氯吡嗪()磺胺氯吡嗪(Esb3三字球虫粉)三字球虫粉)(4)百球清(百球清(Baycox)6 预防预防(1)药物预防)药物预防 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高效抗球虫药物,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高效抗球虫药物,主要作用于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主要作用于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a 莫能菌素(欲可胖)莫能菌素(

54、欲可胖)b 拉沙霉素(球安)拉沙霉素(球安)c 马杜拉霉素马杜拉霉素(加福、抗球王)(加福、抗球王)化学合成药化学合成药 a 氨丙啉氨丙啉(安保乐)(安保乐)b 尼卡巴嗪(球净)尼卡巴嗪(球净)c 氯羟吡啶(可爱丹或克球粉)氯羟吡啶(可爱丹或克球粉)d 溴氯常山酮溴氯常山酮(速丹)(速丹)e 地克珠利地克珠利 (2)抗球虫药物的使用方案)抗球虫药物的使用方案 连续给药连续给药 穿梭用药穿梭用药 在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生在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轮换用药轮换用药 在春季和秋季变换药物。在春季和秋季变换药物。联合用药联合用药(3)免疫学预防)免疫学预防

55、(三)(三)鸭球虫病鸭球虫病 p4-3-13.jpg p4-3-14.jpg p4-3-15.jpg 主要病原虫种为毁灭泰泽球虫与菲莱氏温扬球虫,主要病原虫种为毁灭泰泽球虫与菲莱氏温扬球虫,寄生于鸭小肠。寄生于鸭小肠。(四)(四)鹅球虫病鹅球虫病 截形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寄生于鹅的肾脏。截形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寄生于鹅的肾脏。(五)(五)兔球虫病兔球虫病 1 病原病原 p4-3-16.jpg 艾美耳属艾美耳属14种球虫,其中种球虫,其中斯氏艾美尔球虫斯氏艾美尔球虫致致病力最强,寄生于病力最强,寄生于胆管上皮细胞内胆管上皮细胞内。2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1)宿主)宿主 各品种的兔均有易感性各

56、品种的兔均有易感性 (2)发病季节)发病季节 温暖多雨季节多发。温暖多雨季节多发。(3)发病年龄)发病年龄 断乳后至断乳后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高。月龄的幼兔发病率高。(4)感染途径。)感染途径。(5)感染源)感染源3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兔球虫病可分为兔球虫病可分为三三型:型:肠型、肝型和混合型肠型、肝型和混合型。典型症状为典型症状为: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动作迟缓,伏卧不动,眼、鼻分泌物增多,唾动作迟缓,伏卧不动,眼、鼻分泌物增多,唾液分泌增多,口腔周围被毛潮湿,腹泻、便秘液分泌增多,口腔周围被毛潮湿,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尿频或常作排尿姿势,后肢和肛门交替出现。尿

57、频或常作排尿姿势,后肢和肛门周围为粪便污染。由于肠膨胀、膀胱积尿和肝周围为粪便污染。由于肠膨胀、膀胱积尿和肝肿大而呈现腹围增大,肝区触诊敏感。可视粘肿大而呈现腹围增大,肝区触诊敏感。可视粘膜苍白或黄染。膜苍白或黄染。4 病理剖检变化病理剖检变化 p4-3-17.jpg p4-3-18.jpg (1)肠型)肠型 肠管扩张,充血,肥厚,粘膜发肠管扩张,充血,肥厚,粘膜发炎,肠粘膜上出现许多小而硬的白色结节。炎,肠粘膜上出现许多小而硬的白色结节。(2)肝型)肝型 肝表面及实质内有白色、淡黄色,肝表面及实质内有白色、淡黄色,粟粒大至碗豆大的结节病灶。粟粒大至碗豆大的结节病灶。5 诊断诊断6 防治防治

58、(1)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 (2)氯苯胍氯苯胍 (3)地克珠利地克珠利 (4)莫能菌素莫能菌素 (六)(六)猪球虫病猪球虫病 p4-3-19.jpg (七)(七)牛球虫病牛球虫病 病原有病原有10种,以邱氏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种,以邱氏艾美尔球虫致病力最强。(八)(八)羊球虫病羊球虫病(九)(九)犬与猫球虫病犬与猫球虫病(十)(十)野生动物球虫病野生动物球虫病 p4-3-20.jpg p4-3-21.jpg p4-3-22.jpg p4-3-23.jpg p4-3-24.jpg p4-3-25.jpg p4-3-26.jpg p4-3-27.jpg p4-3-28.jpg 二、二、隐孢子虫病

59、隐孢子虫病由真球虫目隐孢子虫科的原虫引起。由真球虫目隐孢子虫科的原虫引起。(一)(一)病原病原 p4-3-29.jpg 我国共发现我国共发现4种。种。1 小鼠隐孢子虫小鼠隐孢子虫 寄生于人和动物胃粘膜上皮细胞上。寄生于人和动物胃粘膜上皮细胞上。2 小隐孢子虫小隐孢子虫 寄生于人和动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寄生于人和动物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3 贝氏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 寄生于禽的法氏囊、泄殖腔及呼吸寄生于禽的法氏囊、泄殖腔及呼吸道。道。4 火鸡隐孢子虫火鸡隐孢子虫 寄生于禽的肠道。寄生于禽的肠道。卵囊内含有卵囊内含有4个裸露的香蕉形的子孢子和个裸露的香蕉形的子孢子和1个残个残体,残体内由体,残体内由

60、1个折光体和一些颗粒组成。个折光体和一些颗粒组成。(二)(二)生活史生活史 p4-3-30.jpg 隐孢子虫在胃、肠道、呼吸道、法氏囊上皮隐孢子虫在胃、肠道、呼吸道、法氏囊上皮细胞的刷状缘或表面膜下寄生,行裂殖生殖、配细胞的刷状缘或表面膜下寄生,行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并在宿主体内行孢子生殖。在宿主体内子生殖,并在宿主体内行孢子生殖。在宿主体内产生两型卵囊:薄壁型卵囊破裂释放子孢子,在产生两型卵囊:薄壁型卵囊破裂释放子孢子,在宿主体内可自身感染;厚壁型卵囊则随宿主的粪宿主体内可自身感染;厚壁型卵囊则随宿主的粪便排出,可直接感染新的宿主。便排出,可直接感染新的宿主。(三)(三)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1

61、 传染源传染源 2 易感宿主易感宿主 3 流行情况流行情况(四)(四)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致病作用与临床症状(五)(五)诊断诊断(六)(六)防治防治 三、三、弓形体病弓形体病由弓形体科的刚地弓形体寄生于人与动物体内引起。由弓形体科的刚地弓形体寄生于人与动物体内引起。(一)(一)病原形态特征病原形态特征 p4-3-31.jpg p4-3-32.jpg 在其生活发育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形态:在其生活发育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形态:1 滋养体(速殖子)滋养体(速殖子)新月形或香蕉形,一端偏尖,新月形或香蕉形,一端偏尖,另一端较钝园,主要见于急性病例,在其腹腔液中另一端较钝园,主要见于急性病例,在其腹腔液中常

62、可见到游离的单个虫体。常可见到游离的单个虫体。速殖子在宿主的有核细速殖子在宿主的有核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内行内双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内行内双芽生殖,被侵害的细胞肿胀呈囊状(称为假包囊)。芽生殖,被侵害的细胞肿胀呈囊状(称为假包囊)。2 缓殖子缓殖子 见于慢性病例的脑、眼、骨骼见于慢性病例的脑、眼、骨骼肌及心肌中,是虫体的休眠阶段,虫体肌及心肌中,是虫体的休眠阶段,虫体的分泌物可形成一层囊膜,内含数千个的分泌物可形成一层囊膜,内含数千个缓殖子,这个囊称为包囊。缓殖子,这个囊称为包囊。3 3 裂殖体裂殖体 4 4 裂殖子裂殖子 5 5 卵囊卵囊 含含2个孢子囊,每

63、个孢子囊内有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个子 孢子。孢子。包囊包囊假包囊假包囊 猫及山猫的肠上皮细胞内(裂殖生殖及配子猫及山猫的肠上皮细胞内(裂殖生殖及配子 卵囊卵囊 生殖)生殖)卵囊卵囊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中间宿主中间宿主(三)(三)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1 传染源传染源 病猫排出的卵囊;病畜、带虫动物的分泌病猫排出的卵囊;病畜、带虫动物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唾液、痰、眼分泌物、腹腔液等)物及排泄物(唾液、痰、眼分泌物、腹腔液等)2 易感动物易感动物 100种以上种以上 3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 经口、胎盘、皮肤及粘膜。经口、胎盘、皮肤及粘膜。(二)(二)生活史生活史 p4-3-33.jpg 中间宿主

64、为:人和动物;终末宿主为猫及山猫。中间宿主为:人和动物;终末宿主为猫及山猫。(四)(四)临床症状与病理剖解变化临床症状与病理剖解变化 猪猪 高热、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在耳、高热、精神沉郁、眼结膜充血,在耳、鼻、下腹、股内侧等处出现紫红斑或小点状出血;鼻、下腹、股内侧等处出现紫红斑或小点状出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呼吸道症状为特有症状,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呼吸道症状为特有症状,腹式或犬坐势呼吸。式或犬坐势呼吸。p4-3-34.jpgp4-3-34.jpg p4-3-35.jpg(五)(五)诊断诊断 p4-3-36.jpg 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1)脏器涂片法)脏器涂片法 肺、肝、淋巴结等涂

65、片染色镜检。肺、肝、淋巴结等涂片染色镜检。(2)集虫法集虫法 (3)动物接种法动物接种法 2、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1)HIA (2)ELISA (3)Dot-ELISA(六)(六)治疗治疗 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四、四、住肉孢子虫住肉孢子虫 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肉孢子虫属的原虫引起。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肉孢子虫属的原虫引起。(一)(一)病原形态病原形态 p4-3-49.jpg p4-3-50.jpg p4-3-51.jpg 肉孢子虫寄生在宿主的肌肉内,形成与肌纤维相平肉孢子虫寄生在宿主的肌肉内,形成与肌纤维相平行的包囊(称为米氏囊),多呈纺缍形,圆柱形或卵行的包囊(称为米氏囊),多呈纺缍形,圆

66、柱形或卵园形,色灰白至乳白,大小差异很大,囊壁由两层组园形,色灰白至乳白,大小差异很大,囊壁由两层组成,内壁向囊内延伸,构成很多中隔,将囊腔分成若成,内壁向囊内延伸,构成很多中隔,将囊腔分成若干小室。干小室。发育成熟的包囊,小室中包藏着许多肾形或发育成熟的包囊,小室中包藏着许多肾形或新月形的滋养体(缓殖子),又称为南雷氏小体。新月形的滋养体(缓殖子),又称为南雷氏小体。米米氏囊的中心无中隔和滋养体,充满肉孢子虫毒素。氏囊的中心无中隔和滋养体,充满肉孢子虫毒素。卵囊长椭圆形,内有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卵囊长椭圆形,内有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囊壁薄,从粪中排出的多为孢子囊。个子孢子。囊壁薄,从粪中排出的多为孢子囊。(二)(二)生活史生活史 p4-3-52.jpg 人及各种家畜为中间宿主人及各种家畜为中间宿主,犬,犬、猫为终末宿、猫为终末宿主。主。米氏囊犬、猫食入米氏囊犬、猫食入南雷氏小体南雷氏小体小肠固有层进小肠固有层进行有性生殖行有性生殖卵囊。卵囊。卵囊(或孢子囊)中间宿主食入卵囊(或孢子囊)中间宿主食入子孢子进入肠子孢子进入肠壁血管内皮细胞内行裂殖生殖,产生裂殖子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