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依从性地定义及其重要性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7965361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床依从性地定义及其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临床依从性地定义及其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临床依从性地定义及其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临床依从性地定义及其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依从性地定义及其重要性(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临床依从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临床依从性(clinicalcomplianee )是指患者执行医疗措施的程度,亦即患者执行医 嘱的程度。临床医生为了诊治病人的疾病,往往要给病人开出各种化验单、药物或一些治疗的处 方即医嘱。患者能否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执行医嘱的依从性 的高低。病人如按医嘱执行,无疑对患者的病情会有所改善,但患者有时因这样或那样 原因未按医嘱行事,则会造成医生对病情诊断上的困难及影响治疗效果,为此要了解病 人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分析未执行的原则,研究如何提高依从性,能及时解除病人疾 苦,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二) 产生不依从性的可能原因患者能完全按医嘱要求执行者称为

2、依从性好,否则称为不依从性。不依从可有各种表现,其中有些是因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造成,不依从性可分以下几 种情况:1. 病人由于病情恶化需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改用其他药物或作手术治疗等改变 原定治疗方案。2. 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患者死亡。3. 病人因迁居,不能继续按某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4. 病人在就诊后,虽得到医生的处方,但因某种原因未能取药。5病人服药后,发现有腹泻、心悸、头昏等药物不良反应因而停药。6. 病人经短期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因而对治疗缺乏信心。7. 患者不愿意作为受试者,认为多次检查血液或服多种药物对本人健康没有好处,故 不再按医嘱进行。不依从的原因还有医疗服务方面的因素,

3、如治疗措施过繁,患者年老、健忘,不知如 何按时服药或作某种治疗需排队等候,占用患者太多时间,影响工作以及医务人员服务 态度欠佳等,均会不同程度影响研究对象的依从性。(三)临床依从性的监测由于依从性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临床医生对自己所开医嘱在病人中的实际执行情 况,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应有所记录,以便定期总结,改进提高。目前对临床依从性 监测可以用以下方法。1直接法直接法是检测依从性的最基本方法,准确性高。可测定血或尿中所服药物及代谢产物来判断患者是否按规定用药。对不能直接测定原药物或代谢产物,可在原药中加入某种便于检测的指示剂(如维生素b2和荧光素)供检测依从性用。药物水平检测包括:药物水平

4、的检测;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标记物的检测。前两者常常用生化方法来测定患者的血药浓度或者尿药(代谢产物)浓度以确定患者依从性。目前直接法在临床上应用尚不普遍,这主要与检测方法不简便或所需费用较贵等有 关。2. 间接法 通过面询病人、药片计数、防治效果三方面进行监测。(1)直接询问病人:直接询问病人可了解研究对象的依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 进。当试验对象复诊时,采取问卷的方式,测定患者的依从性,通常是可行的。约95 患者都能说真话,反映他们服药的真实情况。为防止病人不愿意承认他是低依从者,在 询问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和技巧,以获得真实情况。询问依从性的问题要求简明、准确。如您服何种药物?剩了多少量

5、?未服用的原因?在服药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或停服,要求按实回答不能回避。表 6-4 依从性记录表药物处方量(片)剩余量(片)未服的原因副作用忘记痊愈其他A21040寸-B-C-2)药片计数:在研究对象每次接受询问时,比较病人瓶中实际剩下的药片数和应该剩余的药片数(可以从处方和用药时程推算出),以衡量病人服用的依从性。依从辱翌整径巒呈乂】咖(式 6-4)按上表结果可计算如下:A脱姑-坯島萨册图6-2中黑点示意为若干高血压的病人,随着服用药物量的增加,血压降至正常的 病人数渐增。图中所示,当服药量为处方量的80时,大部分的病人血压已降至正常即 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可定服用处方量80%,为依从性高低的

6、判断标准,服药量n 80处方药量者为高依从性,否则为依从性胝。图 62 高血压的控制与服药量的关系示意图(洪明晃等,1994)药片计数法判断依从性高低,要求医师或药片计数者熟知每位患者的处方药量、服用 方法及每次给药的日期。药片计数法在临床实践、科研中是一种较常用的、可行的方法,尤其是计数结果比应 有的多了时,能较准确地了解患者的依从性。但在下列情况下,药物计数可能过高估计 患者依从性;患者服用的药物可以与它人共享;一次吞服不成功而消耗部分药物, 此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服药;将药物遗忘在它处,或对于那些不忠实的病人甚至可能将 药物藏于某处或愿意扔掉。l 真_士比.備业n壷御F 誦申血R恤I空纬治疗

7、 LJ6-3诺吃訪意效果的园矗f诜明見号1押3图6-3 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洪明晃等,1994)总的来说,药片计数法比直接询问法简单易行,所得结果也比直接询问法可靠。(3)防治效果:研究对象的不依从可以导致防治措施无效,但光用防治效果来衡量依从性也是不够全面的,因为疾病的防治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图6-3。如Lowenthal等(1976 )曾观察207例高血压病人接受噻嗪类利尿降压药治疗效果,观察血压控制和尿中噻嗪结果作为依从性的判断标准。从表6-5可见,以尿噻嗪试验阳性作为依从性的判断标准,则依从组和不依从组中分别有44和16患者的高血压得到控制。但如以血压控制与否作为依从性判断标

8、准,如与尿噻嗪试验相比,敏感度仅44,而特异性为84。因此,血压控制作为治 疗效果以及作为依从性的衡量指标是不够敏感的。表6-5 207例高血压病人的疗效与依从性尿噻嗪试验阳性阴性病例数%病例数%血压得到控制59441216未得到控制75566184合计13410731000Lowenthal,1976(四)提高临床依从性的措施1.要提高临床依从性,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所研究的疾病,诊断必须正确。(2)所给予的防治措施应该是有效的,并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3)患者接受防治措施一定要坚持自愿而不能强迫。2.提高临床依从性包括以下几项方面措施:(1)使患者充分认识治疗的目的和意义,积极主

9、动接受有效的治疗。(2)改善医疗的各个环节:医师应向病人交待用药量、方法和次数、复诊时间以及 可能的不良反应,尽量降低服药遗忘率。(3)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持医师与病人间的良好关系,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一、临床疗效分析一种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是否有效以及疗效如何,这是临床医生经常需要解决的问 题。临床试验(Cli ni cal trial)是用来在病人身上比较不同治疗效果的一种科学的、具有 说服力的试验方法。目的是研究药物、手术、放射治疗以及其他各种治疗措施的疗效和 不良反应。(一)临床试验设计在临床进行药物等治疗方法的效果观察时,所遇到的影响因素远较在实验室复杂得 多,而且不易控制。因此必须有

10、周密的合乎科学的试验设计,有了它就可以用比较经济 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可靠的资料,并从中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周密 的试验设计应包括:1.试验对象对其总体的代表性 临床上同一疾病其严重程度不一,病人性别、年龄各 异,对个别特殊对象的临床试验,其结果不一定能代表患病人群总体。因此,在做试验 前应考虑好对象的代表性,并作出规定。2.诊断 诊断必须有一定标准。确定诊断标准后必须严格按标准纳入及排除试验对 象。标准过宽则易混入假阳性病人。3. 在均衡和齐同条件下设立对照组 对照组是临床试验的比较基础。正确设置对照组 是试验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任何科研项目中都需要设立对照组,有了对照才能进

11、行 比较。对照的作用在于用对比鉴别的方法来研究处理因素的效应,它可以减少或防止偏 倚和机遇产生的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尤其对可自然痊愈及变化的疾病,有季节变化 的慢性病,在以主观感觉或心理效应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时,都要有相应的对照,以减少 由于自愈、季节变化和主观心理效应带来的偏倚。否则会误认为用一种药物或一种疗法 治疗某病,病情有好转,该药就一定有效,或者认为该药无疑是病情好转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并不然。如鸡血疗法、卤碱疗法、甩手疗法等从轰动一时的“百病皆治”到销声 匿迹的“效果不佳”甚至有副作用。这就是未经很好设计对照而犯错误的例子。现在所谓保健品的效果宣传也都回避有无对照及如何对照这个关键

12、问题,而是以引证 所谓“专家谈话”“用户来信”某人“亲身经验”等违反科学方法的手段作为“证 明”。作为医生,必须掌握疗效分析的原则,才能对病人的治疗作出正确的决策,并能对大 量虚夸的广告和不确实的疗效报告作出自己的判断,才不至于不自觉地作了“义务推销 员”而损害病人利益。严格地说,对照要求除了少一个处理因素之外,其他条件均应与患者组尽量一致。这 就是均衡可比的原则。但是,在临床实际中,只要求在主要混淆因素和偏倚来源上均衡 可比,就是一个较好的对照了。现介绍常用的3 种对照设计方法:(1)配对比较设计:将研究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成对子,这样每遇到一对就分 别给予不同处理。如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可

13、选取同年龄组(年龄相差5 岁以内),同性 别、同疾病、同病情的患者配对进行对比观察。统计方法可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法或配 对X2检验。配对设计能减少每一对内部的实验误差,故较组间比较设计的效率要高。(2)自身对照设计:即用同一病人,按治疗前后进行疗效的比较。如50 例即得50 个差值,有了此数据即可作前、后比较的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这种设计方法 既节约例数,又容易控制试验条件,因为对照和试验在同一病人身一进行,是比较好的 一种设计。(3)组间比较设计:设计时将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临床试验中对病人的处 理比较复杂,经常的做法是以常规有效或传统的疗法作对照。在两组确实可比的情况 下,

14、将可得到的数据用两均数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才能判断其结果。这种设计效 率不如配对设计,常要用较多的观察单位才能得到与其他设计相似的效果。如两组例数 相等,又较例数不等时效率高。总之,设立对照组的原则是:对照组必须在开始试验前设计好;对照组在同时期 比不同时期好,在本单位比外单位好;对照组与试验组均应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组。从以上所述,可见对照组在临床试验设计中的作用及正确选择对照组的重要性。如试 验设计中缺乏对照组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 重要的是,将实际无效的药当特效药来用,耽误了病人的病情。因此说对照组是临床试 验的比较基础,设不设对照组是临床试验的核

15、心问题,再强调也不过分。4. 临床试验中如何决定样本大小 由生物体(特别是人)个体间有差异,无论多么高 明的抽样技术都不可能使样本完全反映总体的情况,所以抽样误差总是存在的。根据数 理统计原理,样本越小,误差越大。如曾有人用某药治疗5 例高血压病人,全部治愈,于是就说治愈率为100。这就 不妥。因为经计算率的抽样误差可知,根据这5 例的治疗情况,此方法对高血压的真正 治愈率可能高达100%,也可能低达47.8%(因这百分率的95%可信限是47.8% 100)。如果治疗例数增加到50例,仍然全部治愈,其治愈百分率的95可信限为93% 100%。所以说明样本必须够大,才能得出较正确结论,不然往往不

16、能区别差异是研究因素还是其他偶然因素所造成。一般说,试验的样本愈大则愈可靠,但试验对象过多,有时反而不易达到精密、迅 速,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例数太少,又不易得出有显著差别的结果。因此试验中 需要多少试验对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估计样本大小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条件:采用何种试验设计方法。了解合并标准差或合并阳性率的值各为多少。如无过去经验作参考,可用较少试验对象先做一个预试验。明确规定2个率或平均数间显著差别时最小相差数。医学研究中统计资料一般分为测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大类,不同的统计资料进行样本含量大小估计时要用不同的方法。(1)测量资料试验单位数的估计:测量资料是指每个观察单位的测量结果都

17、用数量 大小表示出来,如血压、脉搏、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转氨酶、胆固醇值等。1)配对比较(自身对照比较)(式 6-1)(式6-2)上两式中n为样本含量;t为给定条件下的t值;X为差数的均值;s为差数的标准 差。例:以A药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以提高血红蛋白量。已知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数,其 差数的标准差为5.5g%,假如该药有效,要求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数相差3g%,问需观 察多少病人的疗效?先用大样本公式计算由于n0.25)。表 6-2 不同疗法对心绞痛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精制冠心片安慰剂有效()无效()有效()无效()甲6177.023.08.291.8乙5184.315.725.574.5合计1128

18、0.419.616.183.9甲、乙两组分别于第一、第二疗程交叉服用,各 112 例,其心绞痛总有效率用精制 冠心片组为80.4%,而用安慰剂为16.1%。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甲组改服 安慰剂后疗效降至 8.2% ,而乙组改服精制冠心片后疗效升至84.3%。甲、乙两组各自 两个阶段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01 )。心绞痛分级与心绞痛疗效,见表6-3。精制冠心片对轻、中度心绞痛疗效较好,分 别为 82.5%与80.0%。安慰剂对多数患者无效。表 6-3 心绞痛轻重与疗效心绞痛分级例数有效无效例数%例数%精制冠轻度403382.717.5心片5中度655280.01320.0重度7571.4228.6安慰剂轻度40922.53177.5中度65913.85686.2重度7007100.0以上精制冠心片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例选择是根据统一诊断标准,随机分组,双盲治疗,并进行自身前后交叉用药,所以设计是比较严谨。两组病例的条件是可比的。观察结果防止了偏倚。因此,试验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