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课讲稿(36页)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7960047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课讲稿(3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课讲稿(3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课讲稿(3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课讲稿(3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课讲稿(36页)(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课讲稿)前 言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喜迎十九大的日子里,我想从十九大报告中经济视角的一些要点内容切入,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并且将这个精神用于指导工作和实践,实现十九大报告中所规划的宏伟蓝图。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就是“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角度和新的工作指导方法,而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角度、新方法既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也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内容既是未来宏伟蓝图实现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

2、局的重要支撑,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指向目标。因此,从经济的角度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具有良好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指导意义。 我要跟大家汇报的内容一共分为七个方面:第一,从“两个一百年”的宏图蓝图的角度来学习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时代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创新和重点工作。第二,十九大报告在经济领域提出一个统领性的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所以我们从现 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概念创新入手,讨论一下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它的内涵又包括哪些方面。第三,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进行充分展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等六个方

3、面来跟大家交流和分享。“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个用于补短板,一个强调平衡发展,所以我把它们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翼”。对短板的补齐和对平衡的创造可以使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顺畅,也可以使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目标覆盖范围更广、覆盖效果更好。因此,我把这“两翼”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进行统一讲解。 一、“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和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创新 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一个是要让中国老百姓过上

4、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生活,另外一个是让中国老百姓不仅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且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两个一百年”既是脚踏实地的宏伟战略目标,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对民族、对国家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为世界和人类提供国家从落后经济向现代化文明跃升的典型发展道路。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的过程中,现在的我们正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

5、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界定之中,大家可以充分感受到“全面”和“小康”二字。首先,“全面”既是在各项发展任务上的全面,也是在覆盖范围和领域上的全面。也就是说,我们

6、要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过上小康的日子,也要让小康是包括了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平稳有序、人的全面发展等在内的综合性小康。另外,“小康”不是低水平的小康,而是高水平的小康;“小康”不是数字层面的小康,而是内化在老百姓的认知里、内化在老百姓的赞许里、内化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内化在老百姓的行动里的小康。“小 康”要得到人民的认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之间,还构建了两个“十五年”发展战略的创新。这两个“十五年”的发展战略,既是把这30年进行有效地阶段性划分,并且提出阶段性发展目标,以使得各项发展工作更加具体,同时又是对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宏伟目标的有益分解。这个分解不仅可以

7、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而且可以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有效形成社会发展合力,和衷共济,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万众一心,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

8、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由此可以看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要求,全面覆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和奋斗的重要基础和指引。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通过十五年的奋斗,通过对全国人民智慧的有效整合,我们一定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伟大发展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

9、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叶,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间点,中国将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中华文明将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中华民族将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坚实的支撑力量,为人类的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提升,作出重大的贡献。 以上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十九大报告所提出

10、的两个“十五年”发展战略创新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在经济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要提升经济发展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更好地协调经济运行中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支撑和全面地服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概念创新“两个一百年”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必须要对社会矛盾有科学性、战略性的判断。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对主要矛盾的表述就是创新。此时矛盾的关键点已经不在落后的社会生产上,而是表现为结构上的不足和机制上欠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规模的要求、对于速度

11、的要求。我们的生产已经不再落后,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正在迈向经济强国。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化解结构性问题,重视和解决机制性问题,重视解决发展中不平衡、短板,从而实现经济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通过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我从框架和概念上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一个简短的提炼。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表述,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共包括四个板块的内容:第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规划;第二,现代产业体系,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第三,经济体系的

12、运行体制;第四,要不断完善、改善和提升市场,这是企业行为、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产品形态创新领域的逻辑主线和发展 要求。 (一)体系目标规划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我想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结合之前对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的分析来解释。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经济组织模式,它着力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并形成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战略构成。也就是说,现代经济体系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产业的内容,又包括体制机制的内容,还包括微观企业行为的内容。 于是我们根据上述理念,把所涉及到的要点部分划分为三个方面:现代产业体系

13、、经济运行体制、市场改革完善。 (二)现代产业体系 从十九大报告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界定来看,一共包括四个要点:一是实体经济,二是科技创新,三是现代金融,四是人力资源。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让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从而全面优化中国的经济面貌、市场运行、经济运行,并开创未来发展的重要上升动力和上升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产业体系并不是强调一定要有多少新的产业落地,或者是有多少玄之又玄的概念在产业中传播。现代产业体系构成的要点,仍然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内容,比如都有哪些产业,需要哪些创新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实现对创新的运用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们需要良好的

14、金融力量; 面对创新,面对产业融合,我们需要新的人才体系提供支撑。 这里,我想跟大家重点分享关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些创新内容。十九大报告中,不仅是在经济部分,在社会部分、文化部分、生态部分都涉及到了人才问题,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反映出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对中国迈向现代化、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现代产业体系中,我们强调的人才资源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让管理人才、企业家人才能够积极主动地从事管理和企业经营工作,为中国企业走向战略时代、走向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管理支持和企业决策支撑。 第二类是技能人才。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

15、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有效调动全社会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发挥主人翁精神,并作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光荣主体,为国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贡献力量。 第三类是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人才。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发展和对团队的带动与整合,在科技领域形成以科技为基础的模式创新、形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三)经济运行体制第一,要为市场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在资

16、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将生产经营与市场运营牢牢结合在一起,提升效益,提高质量,实现企业发展转型,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第二,在不断完善与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转向微观主体,实现有活力的发展。当然,企业的活力来自于市场机制的竞争压力、规则透明、公平竞争、依法科学管理等。 第三,要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战略性作用。战略性作用就是要让宏观调控有度有序。宏观调控不应直接影响甚至扭曲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和对产出的合理分配。但是,在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或者是在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导致市场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地方,宏观调控要及时补位,并且大力推进改革

17、,提高市场效率。 (四)市场改革完善 我们要完善市场,推进改革,使全面深化改革现代化程度、科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使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更加平稳有序。从这个目标出发,市场改革完善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 第一,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的原则。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要重视两个词:质量和效益。质量不仅指产品的质量,还包括产业的质量、发展的质量、经济发展和人民获得感之间的质量感受。 这种质量感受是中国经济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改善。当然,关键的问题仍然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是我们以质量为生产目标的新生产体系的建构。 在质量第一的模式下,我们要形成有力的外部环境支

18、撑。质量第一不仅是中国制造的魅力,也是中国制造的新特点,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向差异化竞争、走向现代化组织、走向创新型生产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客观上要求市场要有差异化产品和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匹配能力。但是,要想实现差异化产品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匹配,我们就必须解决一个难题,就是差异化产品只基于差异化参与于市场配置,如果市场对差异化的筛选不足,或者是无力筛选差异化,那么市场上销售的仍然是同质的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甚至最终导致生产者之间打价格战,追求低价格、低质量。 质量第一,既是生产上的概念,也是市场营销上的概念,更是消费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第二,效益优先。

19、我们不再简单地强调生产规模有多大,生产增长速度有多快,而是强调生产最终能够创造出多少效益,这些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文化效益。生产出的效益可以使中国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内生动力越来越足。 第三,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这里我重点谈一下动力变革的特点。 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是把投资当成刺激总需 求的手段,也就是当社会出现总需求不足的时候,我们往往通过加速投资来解决市场供求失衡。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牵引,推动着经济发展。如果从当前的发展要求来看,投资不仅是增加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变供给,把投资驱动型的总需求的动力理念转变成投资引导型的总供给的驱动

20、理念,实现动力变革。 第四,实现全要素的生产率。通过一系列的变革,追求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最终结果就是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市场改革不断完善。质量第一并不是强调减少生产、提高成本,我们追求的仍然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而且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化解和解决成本增长、劳动者工资上涨和企业效益提升之间的矛盾。 从以上四点要求来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市场不断改善和提升的关键性要求。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主线 五年来,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1.

2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我国经济增长换挡不失势,降速不失质,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2013年至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 增长,明显快于同期世界经济2.6%的增长水平。我国经济体量持续扩大,增量尤为可观。经济每增长1%,相当于五年前增长1.5%、10年前增长2.5%。7.2%左右的经济增长、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2%左右的物价涨幅和7.8%左右的居民收入增速,充分表明我国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但步履蹒跚、国内“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的情况下

22、实现的,成绩来之不易、弥足珍贵。2017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6.9%,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而且我们的经济质量更好、效率更高,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0%,比美国、欧盟、日本加起来的贡献率还要高,一些世界性组织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以“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为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保障下,全面展开,深入推进。化解钢煤产能超过预期目标,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正在提升,供给大幅改善。 3.数字经济等

23、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特别是数字经济,如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等奇迹般地崛起,连西方发达国家民众都自叹不如。在我国,已经出现像杭州这样的无现金消费城市,出现了无人值守超市。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和中国高铁还被 “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与数字经济紧密相连的快递业更是发展神速。据预测,2017年的“双十一”,一天的快递量将超过10亿件。2015年,反映“三新”的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全国GDP的14.8%,沿海地区的比重还要高一些,比如上海、广东、深圳等。2017总的趋势比上年还要好。 4.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

24、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项项名列世界前茅。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2012年至2016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由不到1万公里增加到2.2万公里以上,“和谐号”列车已发展成为“复兴号”,持续运行时速达35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增加到13.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4153公里,拥有运营线路的城市30个。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世界第一。全世界10座特大桥,有5座在中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年预计在2017年底通车。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世界超级工程都落户在中国。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上台时曾信誓旦旦美国要修高铁,要改善基础设施。可当他八年任期届满,美国竟然连一公里的高铁也没有

25、修成,铁路、机场、地铁的面貌依然是老样子。两相对比,泾渭分明。 5.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2016年底粮食总产已经超过一 万二千亿斤,袁隆平团队培育的耐盐水稻已实现亩产600斤,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农业提供的菜果奶、肉蛋禽十分充足,居民餐桌十分丰富,真正实现了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绝不靠人吃饭。 6.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建设实施成效显著 “一带一路”提出近4年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全方位推进沿线国家双边和区域合作,取得可喜进展。2017年五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使这一倡议延伸,获得更大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密切,已经使60余个

26、国家获益。 7.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富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喜煞国人,惊动世界。天眼能够接收外星信号,墨子能够从地球上看到月球的火柴光。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蛟龙- 600、大型运输机运20、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在蓝天上组成了中国制造的航空编队。这五年,中国投运的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1.94万公里,让全球能源互联互通成为可能。在水下1266米,“蓝鲸1号”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我国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这五年,世界首座全自动“智能渔场”、第六代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相继亮相,我国完全自主

27、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即将海试、第二艘正在建造,中国正在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 迈进。太空绕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海里钻的、深海采的,应有尽有,几乎项项领先。 8.中国制造不仅翻身而且牛气冲天 “我想乘着复兴号看更多中国风景。”正在北京举行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现场,有外国观众留下如此感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产品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句广告语,正日益成为现实。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如果要把中国排名第一的所有工业品都罗列出来,那将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一大串名单。超级计算机在世界上无国可比,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全球销量第一,“人造太阳”世界唯一,

28、民用无人机研发生产世界第一,大量出口,华为手机麒麟970全面超越苹果。8万吨模压机创多项世界第一,“天鲸号”绞吸式挖泥船惊动世界,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将冲击马里亚纳海沟,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的动车试验时速达到了605公里。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中国为塞尔维亚量身定制的电力机车将运行在巴尔干区域最繁忙的货运线路上;在美国波士顿、洛杉矶,中企亦拿下多份地铁订单。美国地铁将用“中国造”进行更新改造。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一)加

29、快建设制造业强国我们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质量第一为方向,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当然,这需要我们在新产业的创新、老产业的升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型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上实现突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有效地调整产业链和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的产业步入高端,实现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为此,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如果大家对前几年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发展战略还有所记忆的话,有些名词应该不会陌生。比如说“中国制造2025”“互联+”、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国智造”等。在这些内容中,核心而关键的问题都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比如说“中国制造2025”

30、强调的是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互联网+”强调的是要用互联网的技术加互联网的思维所生产的组织模式,实现对制造业发展的有效支撑和引领。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要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支撑之下,利用模式创新、产品和生产组织形态创新,以及科技创新,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在这些概念中,有很多概念可能并不容易把握,比如共享经济。我们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共享经济的成功案例,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不知道怎么开启或顺应共享经济时代。 就在大家设想共享经济的时候,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向我们

31、展示了共享经济的魅力;就在大家对自助游还稍感陌生的时候,分时度假理念也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那么,如何来“捕捉”这一理念呢?方法有两个:一是从人性需求出发,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的。当然这个需求并不是全时段的,也不是以完全占有为目标的。二是结合政策要求。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北京的房车消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因政府对牌照的限制而导致很多家庭没有办法去消费房车。政策法规上的要求和约束就会催生房车消费领域中共享理念的产生。也就是说,在很多家庭中,房车都不会作为出行的主体车辆使用,而是一种体验性的、阶段性的、间歇性的出行方式。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就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北京的房车消费。 当然

32、,还可以从人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找到共享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比如在共享房车的时候,很多家庭很难接受对卧具的共享。所以从人的需要出发,就可以再催生一种居住性模块,比如说床单、被褥、马桶垫等,形成一种模块化产品的提供方式每个人在共享房车的情况下,形成属于自己独享的模块。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形成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从而有效支撑共享经济的全面提升,同时还把共享经济跟私人经济有效打通。所以,在很多领域,基于人的需求、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短板、现行体制机制存在的缺失,我们可以进行突破、展开、创新、跨越,这些 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的新空间和新平台。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地在原有发展模式、路径和方法之下有

33、效推进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柔性,更好地满足与社会需求变化相匹配的能力和对消费者需求差异性的衔接能力。 当传统产业越来越采用新的模式进行组建时,产业之间的标准化程度、中心外围强制性分工程度也会出现一些变动和调整,而这种调整,使得我们必须在制造企业内部叠加必要的生产服务环境,以形成上下游之间对相关产品、技术变动、标准规格差异的有效弥合,从而成为向用户特别是向最终用户展示产品特性、质量、功能的重要基础条件。所以,建设制造业强国的要求有三点,一是有创新型产业,二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三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的高度融合和整合。要使产业有效改变我们在价值链中的布点和布局,促进我国

34、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依此培养出一系列在全世界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那么,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概念是什么呢?要想改变中国产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曲线的中高端跃升;第二种方法是接受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形成以企业自我产出为目标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体系的再造。比如,企业基于自己的生产优势参与市场分工。在很多情况下,本身就是基于自己对产品的理解而开展的自认为是最 好的、最具功能性的、最完美的产品的生产,那么这种产品生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心外围模式上的一环,只能算是长长的产业链当中的一环。因为你是基于自己的模式进行生产的,你拥有

35、着一个属于自己的价值链曲线,这个价值链曲线跟你的产业链之间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叠加性。这也可以改变中国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转向对刚才这种价值链的追寻,客观上就要求市场机制极富效率,那么市场就要基于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基于新的智能技术进行最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和生产与需求之间的撮合,才能够让我们实现单独生产,或者是基于自己的认知而开展生产的企业,有效地嵌入到国民经济体系当中。上述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生产组织、市场运行都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而这种生产理念在国际上也有一个名字分布式生产。 那么,不论是从价值链底端跃升到价值链曲线的中高端,还是对现行价值链进行调整甚至是对

36、它进行离散化,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价值链曲线,我认为这两种模式都可以去做,并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特色,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要具有开放性思维,不能再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惯性思维去对待我们今天的发展环境和产业创新环境。 (二)基础设施建设 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做支撑,是显然无法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 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制度基础、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技术的大幅度运用,就没有办法走向分布式生产。从这个角度来讲,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强国不仅有着巨大的支撑能力,同时还有着巨大的引导能力和促进能力。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并且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网

37、络的管理和运用,更好地实现基础设施网络的重要生产效能。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重要的外部条件。要坚持“三去一降一补”,通过对“三去一降一补”的推进,剔除当前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压力,缓解市场运行中的成本压力,给市场运行中的创新动力以有效的支持,弥补市场运行中的缺失部分。这就是“三去一降一补”的重大意义和重大战略价值。 在这个条件下,我们要处理好存量、增量和平衡的关系。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其中,“动态”二字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总量平衡实际上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动态平衡的

38、要求就要比静态平衡高得多。动态平衡不仅要求生产体系能及时高效准确地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调整,也要求市场能借助高效的手段迅速找到匹配自己需求的供给。在这种条件下,不采用一些新的生产组织模式、不实现产品形态中的重大变化、不实现流通渠道和流通 组织模式的重要调整,显然很难实现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所以说,供需动态平衡就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供给体系的重要要求,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够匹配需求的重要要求,进而成为在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条件下,实现供给体系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四、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

39、于这个要求,可以把它提炼为一句核心的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想谈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基础,必须以创新发展为前提。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没有创新的实现,就不能引领发展。 (一)完善创新驱动发展基础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这里提到了五个“强国”以及两个和强国相类似、相衔接的概念。那么,这五个“强国”中的“强”字既是一个形容词,也是

40、一个动词:作为形容词,它强调的是国家在科技上的较高发展水平;作为动词,它强调的是以科技、质量来推动国家的富强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创新、质量、航天、网络来实现创新基础上对经济的驱动,而不能只看创新,不看驱动。要 想让创新实现对国家、经济、民生的驱动,就必须给创新落地的便利。要让创新能更快更好更深层次地跟制造业以及其他能够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实现充分的、有效的融合。 十九大报告还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战略科技力量是形成中国面向战略领域、实现重大科技领先的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一方面为人类社会在未来领域的探索作出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对其他领域科技创新的有

41、效支撑和关键性推动,从而使一个方面的突破形成了一条线领域的全面提升,并带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提升和改善,这就是战略性科技力量。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在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的条件下,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那么,企业作为主体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企业知道市场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对技术的需求点在哪里,这样它就可以在技术创新得到实现的条件下,以最好的比率和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与生产的转化应用和高效结合。第二个好处,企业是一个经营主体,有自己的资产和资金,有自己的利润诉求和目标,在这个条件

42、下,它也将为我们的创新成果提供最好的定价、交易和整合的良好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中市场的高度参与和有效孵化,就可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 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另外,我们还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比如说,我们正在推进一项重要的金融领域的创新,叫做科技金融。科技金融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有效发掘科学知识产权的价值,并使其权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全面的改善。这是科技体制创新的相应内容。 五、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了主线,创新驱动战略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

43、善提供了支撑,接下来就要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插上“两个翅膀”。为什么说是“两个翅膀”呢?因为它本身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哪一个方面,但是这两个方面往往都有一点短板的属性或者有一点约束性的特点,一旦短板得到修正、约束性被打破,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其所带动的中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将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 以“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翼”,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近些年,我们一般讲的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优先发展,而很少提到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优先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更具有突破性的一

44、种表述。 我们先对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农业优先发展进行一下总结。从区域的角度来讲,要强调农村的优先发展;从产业的角度来讲,要强调农业的优先发展。但是这两者之间又不能完全对应,因为农村地区优先发展的未必就是农业,而农业的优先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又未必是通过农村的市场和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实现的现代化。所以说,对待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还要保持正确的认识视角,并按照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有效地实现发展目标。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内容,在这个领域中,大家要重视几个关键词。第一个,为了建设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我们要对农村的产权制度进

45、行改革、完善和提升。第二个,要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三个,从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来讲,过去农业的生产经营是和农民紧紧绑在一起的,现在要把农业的生产模式和农民之间的距离拉开,我们把它称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或经营体制。这些都是十九大报告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出并且有效丰富和提升其内涵的概念。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角度进行学习。 第一,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个要求下,就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 置制度,这不仅使农民的承包权更加富有现代

46、产权的气息和特点,也使农民的经济利益、财产保护得到了有效提高。此外,还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在提出“三权”分置改革的条件下,再谈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战略决策,这就和简单地再延长30年的概念完全不同。它将使农民的承包权作为一种重要财产性权利,给农业农村特别是农民个人的发展和财产的积累带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从农业的职能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还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按照质量第一的要求,大幅度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

47、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上述这些要求,都要基于产业、生产、经营、制度、环境等各领域自身能力来共同实现。比如,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方面,我们要实施“绿箱补贴”措施。而这一措施,需要农业生产者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的条件下有效展开。再比如,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方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市场衔接,一种是生产衔接。在生产衔接领域,我们进行了许多重大探索,实现了很好的市场价值,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像食品安全问 题。客观、辩证地看,这一问题的出现不能完全归咎于生产模式,也不能

48、把板子简单地打到农户和企业身上。因为这一问题形成于企业把内部品控交给外部交易的过程之中,与企业筛选外围企业、保障供应链、对农户产品进行有效生产指导和质量检验筛选紧密相关。要是这几点做不好,不论采取哪种生产模式,都有可能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体制、机制、流程等方面的管理,这样就能较好控制、突破并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大家还要注意一个新理念。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并不是基于生产而是基于市场。比如,2016年国务院推动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这一举措,把农村分散式的生产者与城市零散性的需求有效匹配和衔接起来,构建了一种重要的分布式物流体系,同时也为小农户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展

49、示自己产品及特色,并让消费者产生差异化购买欲望提供了一个重要前提。而小农户会由此更加重视生产质量、产品安全,也更加重视市场。十九大报告把这一点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进行表述,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农村生产和城市消费之间形成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手段,以现代物流体系发展为支撑的一系列有效衔接。 再往下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由此更加主动、深入、科学、 规范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建议意见、技术服务和管理支持。 (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50、 接下来,我们讲另外一个“翅膀”,就是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的是城乡差距、乡村短板问题,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的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落后区域发展短板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一些特殊地区给予一些特殊政策。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在中央财政中,对上述特殊地区都有一定政策倾斜。比如,在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方面的一些特殊政策安排。国家通过这些安排,为上述特殊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对“四大板块”发展,要进行全面突破和提升。十九大报告指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

51、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第三,在“四大板块”发展基础上,要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有效突破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联动协同关系。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四,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 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第五,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

52、国。 以上是第五个方面内容,强调的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翼”,也就是通过纠正平衡、弥补短板,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插上翅膀,推动其快速、有序发展。 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部分内容的核心是: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整体改革要求 经济体制改革到底要怎么深化?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答案,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环境,十九大报告又把这句话进行了细化,即“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也就是说,要素市场和产权制度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通过这一重

53、要基础条件,要“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整体改革目标要求。从这一目标要求来看,基本强调三点内容:一是强调竞争,二是强调透明化,三是强调要以生产为抓手,推动形成生产与消费间有效匹配的消费满足导向。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对十九大报告的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要多多琢磨。因为这一部分内容在当前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典型作用。从构成情况看,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到底要不要全面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的组建?十九大报告对此作出了明确安排,“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

54、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由此可见,国有资本的改革要求相当明确,就是要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主体功能、作用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同时,还将通过大力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造条件。 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压力,就是债务高企、产能过剩问题。在去产能背景下,部分过剩的产能已得到良好化解。但是,高杠杆问题还比较严重,这导致国有企业的风险累加,活力下滑。从这一情况看,我们还要继续解决

55、好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和高杠杆风险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推进一件事,就是要让一部分国有资产配置到更高、更好的生产领域当中,并使接受这一资产配置的市场空间和生产领域愿意对之前持有该资产的国有企业给予一定的议价性补偿。而这种议价性补偿就成为化解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对 于是否接受国有资产,企业也是根据生产效率承受能力和未来发展目标而作出判断。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混合所有制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为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撑。在这一条件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或者部分新建项目的混合所有制建设与发起,都成为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管

56、理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的要点内容。 (三)市场准入管理与“放管服”改革 市场准入管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引进负面清单制度。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另外,“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的“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推进市场准入管理制度改革,目前已达到预期成效,并实现对市场垄断的有效控制、抑制,推进其转化。 这些改革措施,为当前降低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突破国有企业发展瓶颈,创造了良好的

57、条件。 (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 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近几年,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建设已取得良好进展,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这些进展的科学化、机制化、规范化水平。比如,在政府财政支出与央行国库管理之间已形成高度联动关系。央行会根据财政支出进度、政府存款下降情况,进行有效的流动性管控,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流动性叠加及其所形成的扰动市场的局面。目前,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之间至少已形成以下三大构成机制:一是国债发行与管理机制,二是政府投资及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和引导机制,三是国库资金管理机制和

58、国库库底资金余额管理机制,等等。 就产业政策与金融、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来讲,近年来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在最后一部分都会明确提出保障措施。而这一保障措施所涉及的重要政策,往往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体包括财政支出、税收及相应补贴等,同时对金融市场的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也有相应要求。 从区域发展战略看,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都与区域政策有着良好的联动关系。比如,在西部地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园。这些承接性产业园在建设发展中享受到税收、财政、金融、土地和产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再比如,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园在外迁到西部地区之后,外迁出去的企业可将自己的工业用地进行一定的土

59、地权能转换,实现土地溢价,并由此形成企业外迁的重要激励和补偿。因此,未来要进一步提 升这些政策间的联动关系,使其联动效果更好、联动水平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机制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最近三年的发展情况看,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对经济稳定增长、市场平稳运行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201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消费增速7.3%,GDP增长6.8%,消费再度为GDP增长贡献了最大支撑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投融资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阶段,更为注重提升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有效

60、控制、约束融资成本,实现融资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另外,通过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提升投资属性。也就是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将不再追求投资的需求拉动效应。尽管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并不是以这种客观存在的政策效应作为追求的对象。我们之所以要开展投资、鼓励投资、推进投资、服务投资,最关键的是要让它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整和完善,并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提升。 (五)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是我们面向2020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财政发展目标。以现代财政制度统领和整合财政领域各方面工作,有效形成财政改革的主线,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闭幕

61、后一段时间内的财政改革 与财政工作的主线。 第一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基本改革原则和思路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和确认,并且根据当前的实践发展和运行环境,对改革的三大板块内容提出了更加具体、更加契合、更加富有针对性的要求。比如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而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提出了12个字的明确要求“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 第一,权责清晰。从资金的配置情况来看,责权力相统一,也就实现了三中全会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第二,财力协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要在财力与责权之间要形成有效的协调性。也就是说,财力不能过于

62、刚性、僵化,要通过实现财力的有效统筹和协调运用,从而在权责之间实现有效支撑。 第三,区域均衡。要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客观上就要求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在区域上要有均衡性的特征。另外,从核心内容来看,区域发展也要有良好的内生属性。政府“看得见的手”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在分配领域也发挥作用。区域均衡,既是一种结果的均衡为了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均衡,也是一种生产过程的均衡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约束条件的有效突破和调整,使发展机遇更加公平、更加协调。从区域均衡的角度来讲,还有政策设计 上的平衡。比如说,在正在推进的“营改增”的过程中,我们对于房地产行业和建筑业做了这

63、样的设计:如果是异地的房地产项目或是建筑企业在异地的项目,现在允许这一类项目在非注册地先进行增值税预缴,然后再回到注册地进行补缴。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兼顾项目所在地和企业注册地之间的财力关系,避免企业竞争实力较强地区对企业竞争实力相对较弱地区的收入外流和能力挤出。 第二个方面,我们还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请大家注意这个表述。作为一个预算制度,第一,要形成约束力,告诉大家花钱的时候只能花多少钱,只能在哪些领域花,只能怎么花。第二,在约束基础上要形成科学性,否则也难以实现预算目标。花钱不是目标,把钱花好、实现花钱的产出才是我们的目标。为了防止在管理过程

64、中产生重大瑕疵,为了让社会进行有效监督,使公众意见可以得到顺畅表达,财政的财力既然是公共资金的典型代表,那么其预算制度也必须做到规范透明。从刚才的角度出发,财力是一种约束性支出,而且在公开透明的机制下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实现目标。在目标实现之前,在目标方向上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判断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第二,在现有财力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最大化。这两点合到一起就构成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就是要判断是否能实现绩效目标,以及考察在实现绩效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税收制度改革的。这也是财税体制改革的又一条主线。近几年,中国税收制度改革推进的速度非常快:直接税占比得到有效提升和改善;随着

65、“营改增”的推进,间接税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甚至出现了一定量的下滑。中国的税制结构开始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优化生产性企业的税负,从而实现生产性企业税负持续有效降低,对相应的资产和财产性税收采取更加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实现了对资产市场管理和调控的长效机制。 在我们当前已经取得的成绩的条件下,十九大提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以健全地方税体系作为重大发展方向,来定义和推进未来五年我国的税制改革。通过构建地方税体系,我们将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地方的主体税种问题;二是地方的财政能力问题;三是完善中国税制结构,对资产市场的有效调控问题、对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我国税制改革将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一是财产税领域,特别是房产税的改革;二是所得税领域,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三是资源领域,特别是资源税从量计征转从价计征的改革;四是环境税的领域,特别是部分的排污费转成环境税收。这些就是我们加快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着力点。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三句话。 第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面对当前杠杆率较 高、市场债务积累水平较高的情况,我们强调金融既要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