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菌菌物学ppt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958698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9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鞭毛菌菌物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鞭毛菌菌物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鞭毛菌菌物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资源描述:

《鞭毛菌菌物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鞭毛菌菌物学ppt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菌物学-第二章 鞭毛菌专业:森林维护2019级1-2班林学讲授人:池玉杰2019年8月概 述 壶 菌 纲 壶菌门根 肿 菌 纲 根肿菌门卵 菌 纲-卵菌门第第 二二 章章 鞭鞭 毛毛 菌菌 亚亚 门门种类:鞭毛菌亚门包括种类:鞭毛菌亚门包括1100?种低等真菌,其?种低等真菌,其形状差别很大。形状差别很大。共同特点:产生游动孢子。共同特点:产生游动孢子。生活方式:这类真菌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具生活方式:这类真菌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具有两栖有两栖(生活在潮湿土壤里生活在潮湿土壤里)或陆生习性,营腐或陆生习性,营腐生或寄生生活。除寄生于藻类、蕨类、昆虫和生或寄生生活。除寄生于藻类、蕨类、昆虫和真菌

2、外,也有少数是植物病原真菌,可引起具真菌外,也有少数是植物病原真菌,可引起具有消灭性的流行病。有消灭性的流行病。引起的主要病害:疫病、霜霉病。引起的主要病害:疫病、霜霉病。一、概一、概 述:述:(一一)、形状:、形状:1、营养体:具有多种不同、营养体:具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和构造,较原始的类群是没有细的形状和构造,较原始的类群是没有细胞壁的原质团;较进化类群是单细胞或胞壁的原质团;较进化类群是单细胞或简单的菌丝体;高级类群是分简单的菌丝体;高级类群是分 枝繁茂的枝繁茂的无隔菌丝体。在老菌丝上或产生繁衍无隔菌丝体。在老菌丝上或产生繁衍 器器官或受伤时也可产生分隔,但其隔膜均官或受伤时也可产生分隔,但

3、其隔膜均无小无小 孔,为封锁式的。孔,为封锁式的。2、无性繁衍:根本特征是产生游动孢子、无性繁衍:根本特征是产生游动孢子 囊和游动孢子。根肿菌纲的营养体是原囊和游动孢子。根肿菌纲的营养体是原质团、和低等单细胞的壶菌质团、和低等单细胞的壶菌 多为整体产多为整体产果,而某些单细胞壶菌为分体产果。鞭果,而某些单细胞壶菌为分体产果。鞭毛菌繁衍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毛菌繁衍时,有的整个营养体全部转变为繁衍体,称为整体产果;有的只是营为繁衍体,称为整体产果;有的只是营养体的一部分转变为繁衍体,称为分体养体的一部分转变为繁衍体,称为分体产果。产果。1 游动孢子游动孢子Zoospore产生在孢子囊产生在孢

4、子囊sporangium内,孢子囊成熟后破裂,将孢子释放内,孢子囊成熟后破裂,将孢子释放出来。这种孢子没有细胞壁,有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出来。这种孢子没有细胞壁,有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孢子囊多产生在菌丝的顶端或分化的孢囊梗动。孢子囊多产生在菌丝的顶端或分化的孢囊梗sporangiophore上。形状、大小不一,此孢子囊上。形状、大小不一,此孢子囊称为游动孢子囊称为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zoosporangia。游动孢子囊的外形有:球形、游动孢子囊的外形有:球形、卵形、洋梨形、棍卵形、洋梨形、棍棒形、丝状、圆筒棒形、丝状、圆筒 状等多种,有的与菌丝无显著区状等多种,有的与菌丝无显

5、著区别。别。2游动孢子为洋梨形或肾形,具一根或两根鞭游动孢子为洋梨形或肾形,具一根或两根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游动孢子的鞭毛着生在游毛,可以在水中游动。游动孢子的鞭毛着生在游动孢子的端、后端或侧端。动孢子的端、后端或侧端。不同类型的真菌所产生游动孢子的鞭毛数目、着不同类型的真菌所产生游动孢子的鞭毛数目、着生位置及鞭毛的形状构造不同。生位置及鞭毛的形状构造不同。一种游动孢子囊一种游动孢子囊(3)鞭毛的类型:茸鞭:呈羽毛状构造,中鞭毛的类型:茸鞭:呈羽毛状构造,中 间有间有一根主轴,主轴两侧有许多向外延伸的茸毛,茸一根主轴,主轴两侧有许多向外延伸的茸毛,茸毛的顶端还有更细小的毛的顶端还有更细小的1

6、3根。尾鞭:有较长的根。尾鞭:有较长的而坚实的基部,端部细软而有弹性,但在电镜下,而坚实的基部,端部细软而有弹性,但在电镜下,尾鞭上也有很细的茸毛。当孢子游动时,无论一尾鞭上也有很细的茸毛。当孢子游动时,无论一根或两根鞭毛,往往尾鞭朝后,茸鞭朝前,很多根或两根鞭毛,往往尾鞭朝后,茸鞭朝前,很多真菌学家以为鞭毛的性状在研讨亲缘关系和分类真菌学家以为鞭毛的性状在研讨亲缘关系和分类上占有重要位置。上占有重要位置。在电镜下察看,真菌的鞭毛是在电镜下察看,真菌的鞭毛是9+2型,即每根型,即每根鞭毛由鞭毛由11根纤丝组成。其中根纤丝组成。其中 9 根较粗排成一根较粗排成一个园筒形,外面包以胶质鞘,另外两根

7、较细,个园筒形,外面包以胶质鞘,另外两根较细,位于园筒形体的中央。所谓位于园筒形体的中央。所谓 9+2 型,即周围型,即周围 9 根纤丝和中央根纤丝和中央2根纤丝。根纤丝。93+22=31亚纤丝亚纤丝 游动孢子鞭毛类型:游动孢子鞭毛类型:尾鞭式:基部坚实,端部尾鞭式:基部坚实,端部细软而有弹性,无茸毛。细软而有弹性,无茸毛。茸鞭式:呈羽毛状构造,茸鞭式:呈羽毛状构造,有一长的主轴,沿主轴两有一长的主轴,沿主轴两侧有茸毛。侧有茸毛。“9+2鞭毛:鞭毛:9根纤丝根纤丝3根亚纤丝根亚纤丝/根根+2根纤根纤丝丝2根亚纤丝根亚纤丝=11根纤丝根纤丝31根亚纤丝根亚纤丝 鞭毛的构造鞭毛的构造“9+2鞭毛的

8、生物学意义:从真菌、鱼类、青蛙、老鼠到人类都是9+2鞭毛,9根周围纤丝,2根中心纤丝,共有11根纤丝见下表,这就阐明各类生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的相关性和类似性,也阐明生命之间是同源的。9+2鞭毛类型鞭毛类型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 低等:有水才干萌生低等:有水才干萌生 高等:高等:有水,温度低,产生游动有水,温度低,产生游动孢子孢子间接萌生间接萌生 温度不高,直接产生芽管温度不高,直接产生芽管直接萌生直接萌生。3、有性繁衍:主要经过游动配子或配、有性繁衍:主要经过游动配子或配子囊结合而构成休眠孢子囊和卵孢子。子囊结合而构成休眠孢子囊和卵孢子。进展交配的两配子多为同型的,也进展交配的两配子多为同型的

9、,也可以是异型的。交配的二配子囊多为异可以是异型的。交配的二配子囊多为异型的,交配时由雄器上产生授精丝,将型的,交配时由雄器上产生授精丝,将雄核保送到雌器中,最后在藏卵器内雄核保送到雌器中,最后在藏卵器内(雌雌配子囊配子囊)构成一个或多个卵孢子。构成一个或多个卵孢子。有性配合可产生休眠孢子、卵孢子。有性配合可产生休眠孢子、卵孢子。有性结合方式有性结合方式 游动配子配合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 copulation:两个游动配子的外形类似,:两个游动配子的外形类似,有鞭毛,产生于配子囊内,进展交配的两个有鞭毛,产生于配子囊内,进展交配的两个配子,多半是同型的,也有异型的,交配时配子,

10、多半是同型的,也有异型的,交配时两个配子接合在一同,构成一个双核的接合两个配子接合在一同,构成一个双核的接合体,称作合子或接合子。壶菌纲。体,称作合子或接合子。壶菌纲。配子囊接触交配配子囊接触交配gametangial contact:进展交配的配子囊如外形、大:进展交配的配子囊如外形、大小类似,称同型配子囊。如差别很大称异型小类似,称同型配子囊。如差别很大称异型配子囊。通常把体积小的那个叫雄器,大的配子囊。通常把体积小的那个叫雄器,大的称雌器。交配时称雌器。交配时 雄器中的核和原生质进入雌雄器中的核和原生质进入雌器中。卵菌。器中。卵菌。异形配子囊异形配子囊二、生物学习性:二、生物学习性:1、

11、水生、水生两栖两栖陆生。陆生。2、寄生、专性寄生、腐生、兼性寄生、寄生、专性寄生、腐生、兼性寄生或腐生。或腐生。3、水生腐生菌常见于植物残体上,或、水生腐生菌常见于植物残体上,或见于鱼类、昆虫的尸体剩余上,水生寄见于鱼类、昆虫的尸体剩余上,水生寄生菌寄生在藻类或其它水生菌上;陆生生菌寄生在藻类或其它水生菌上;陆生菌的腐生型生长在土壤或动物植物的残菌的腐生型生长在土壤或动物植物的残骸上,寄生性陆生菌在土壤中的可以引骸上,寄生性陆生菌在土壤中的可以引起经济作物的危险性病害,如根腐病、起经济作物的危险性病害,如根腐病、猝倒病等,此外经常引起许多经济作物猝倒病等,此外经常引起许多经济作物流行病如疫病、

12、霜霉病等。流行病如疫病、霜霉病等。4、诱饵法搜集:果实、枝条、种子、诱饵法搜集:果实、枝条、种子如大麻籽、花粉、毛发、皮革、昆如大麻籽、花粉、毛发、皮革、昆虫、玻璃纸等作为诱饵投入塘水中,诱虫、玻璃纸等作为诱饵投入塘水中,诱发水生鞭毛菌的生长。发水生鞭毛菌的生长。三、生活史:三、生活史:n-haploid;n+n-dicaryon;2n-diploid。1、单倍体型:多数鞭毛菌,核配后进展减数分裂。、单倍体型:多数鞭毛菌,核配后进展减数分裂。长长n短的短的n+n短的短的2n。2、单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型:异水霉二倍体型:异水霉Allomyces,长,长n短的短的n+n长的长的2n。3、二倍体型

13、:卵菌纲,短的、二倍体型:卵菌纲,短的n短的短的n+n长的长的2n。综上所述,本亚门的形状特征可归纳为:菌体为单细综上所述,本亚门的形状特征可归纳为:菌体为单细胞、单细胞具须、单细胞具根状菌丝无核至兴隆、胞、单细胞具须、单细胞具根状菌丝无核至兴隆、无隔、分枝的菌丝体;整体产果或分体产果,孢子囊无隔、分枝的菌丝体;整体产果或分体产果,孢子囊或游动孢子囊中以液泡割裂方式构成游动孢子;游动或游动孢子囊中以液泡割裂方式构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前、后、单、双四类鞭毛,为茸鞭式、尾鞭式、孢子具前、后、单、双四类鞭毛,为茸鞭式、尾鞭式、9+2鞭毛;有性繁衍是经过配子的结合,构成厚壁的鞭毛;有性繁衍是经过配子

14、的结合,构成厚壁的合子,合子经过休眠后才干萌生。合子,合子经过休眠后才干萌生。四、分类四、分类鞭毛菌亚门根据游动孢子鞭毛的数目、类型及着生位置鞭毛菌亚门根据游动孢子鞭毛的数目、类型及着生位置,分分4 4个纲。个纲。1 1壶菌纲:游动孢子后端具壶菌纲:游动孢子后端具1 1根尾鞭。根尾鞭。2 2丝壶菌纲:游动孢子前端具丝壶菌纲:游动孢子前端具1 1根茸鞭。根茸鞭。3 3根肿菌纲:游动孢子前端具根肿菌纲:游动孢子前端具2 2根长短不等尾鞭。根长短不等尾鞭。4.4.卵菌纲:游动孢子具卵菌纲:游动孢子具1 1根尾鞭和根尾鞭和1 1根茸鞭。根茸鞭。后生尾鞭后生尾鞭-壶菌纲壶菌纲 (1)(1)单鞭单鞭-前生

15、茸鞭前生茸鞭-丝壶菌纲丝壶菌纲 前生双不等尾鞭前生双不等尾鞭-根肿菌纲根肿菌纲 (2)(2)双鞭双鞭-前茸,后尾前茸,后尾-卵菌纲卵菌纲二、壶二、壶 菌菌 纲纲胞 营养体:变化较大,寄生在细胞内,可以是原质团,高等的可构成假根或假菌丝体;较高等壶菌可构成兴隆或不兴隆的无隔菌丝体。无性繁衍:无性孢子繁衍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有的有盖,成熟时囊盖翻开释放游动孢子;有的无盖,经过孢子囊的孔或构成出管释放游动孢子。每个游动孢子囊可释放多个游动孢子。有性繁衍:有性生殖方式有多种,大多是有性繁衍:有性生殖方式有多种,大多是经过两个游动孢子配合构成的合子;有的经过两个游动孢子配合构成的合子;有的经过假根

16、间的交融,或两个配子囊的接触经过假根间的交融,或两个配子囊的接触交配产生休眠孢子囊;少数经过不动的雌交配产生休眠孢子囊;少数经过不动的雌配子囊配子囊(藏卵器藏卵器)与游动配子与游动配子(精子精子)的结合构的结合构成卵孢子。成卵孢子。此菌多数是水生藻类、真此菌多数是水生藻类、真菌及昆虫的菌及昆虫的寄生物,少数腐生。此纲寄生物,少数腐生。此纲中包括四目,中包括四目,有有500多个种。分类:按营多个种。分类:按营养体和无性、有性繁衍方养体和无性、有性繁衍方式分为:式分为:肋壶菌目肋壶菌目(Harpochytriales)壶菌目壶菌目(Chytridiales)芽枝菌目芽枝菌目(Blastocladi

17、ales)单毛菌目单毛菌目(Monoblepharidiales)整体产果式整体产果式分体产果式分体产果式单元分体产果式体外生单元分体产果式体外生单元分体产果式体内生单元分体产果式体内生多中心多中心壶菌目菌体类型壶菌目菌体类型 壶菌目真菌的营养体为单细胞、球形或近球形,有的有假根或在膨大细胞间有细丝相衔接,但不构成典型的无隔菌丝体,多数壶菌目真菌在基质内或寄主细胞内生活,有的为外寄生。内寄主的壶菌目真菌营养营养体发育早期不具细胞壁,为裸露的原生质团,后期构成几丁质的细胞壁。本目有9科93属,其中3科3属与植物病害有关。壶菌目常见科检索表:壶菌目常见科检索表:1、整体产果,内寄生、整体产果,内寄

18、生1、分体产果,体内外寄生、分体产果,体内外寄生 节壶菌科节壶菌科2、菌体构成单个孢子囊、菌体构成单个孢子囊 油壶菌科油壶菌科2、菌体构成一个具有被膜的孢子囊堆、菌体构成一个具有被膜的孢子囊堆或原孢子堆或原孢子堆集壶菌科集壶菌科(3属属)节壶菌属节壶菌属(Physoderma)(Physoderma):营养体:有根状菌丝,有细胞壁,分体产果。营养体:有根状菌丝,有细胞壁,分体产果。无性繁衍:每个膨大细胞构成一个休眠孢子,无性繁衍:每个膨大细胞构成一个休眠孢子,后期发育成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单生,休眠后期发育成休眠孢子囊,休眠孢子单生,休眠孢子囊有盖,厚壁,黄色,休眠孢子囊萌生从孢子囊有盖,厚壁

19、,黄色,休眠孢子囊萌生从盖口释放许多单鞭毛的游动孢子。休眠孢子囊盖口释放许多单鞭毛的游动孢子。休眠孢子囊在枯燥的土壤和寄主组织存活在枯燥的土壤和寄主组织存活3 3年。年。有性繁衍:不清楚,有能够产生合子。有性繁衍:不清楚,有能够产生合子。代表病害:玉米褐斑病代表病害:玉米褐斑病(分类上有意义分类上有意义),经济,经济为害不大为害不大,在我国的南方发生较重。此病在玉米在我国的南方发生较重。此病在玉米叶鞘及叶基部出现稍隆起的紫褐色小斑,内有叶鞘及叶基部出现稍隆起的紫褐色小斑,内有大量黄褐色粉沫,即病菌的休眠孢子囊。大量黄褐色粉沫,即病菌的休眠孢子囊。节壶菌属节壶菌属Physoderma:引起玉米褐

20、斑病引起玉米褐斑病P.maydis 集壶菌属集壶菌属Synchytrium:休眠孢子囊结合成堆。如内生:休眠孢子囊结合成堆。如内生集壶菌集壶菌S.endobioticum侵染马铃薯地下块茎,引起马铃薯侵染马铃薯地下块茎,引起马铃薯癌肿病。此菌使受侵染的马铃薯块茎表皮细胞肿胀和畸形癌肿病。此菌使受侵染的马铃薯块茎表皮细胞肿胀和畸形生长,使块茎变成一团难看而无用的癌状组织团。生长,使块茎变成一团难看而无用的癌状组织团。是我国是我国对外一类检疫对象。对外一类检疫对象。油壶菌属油壶菌属(Olpidium):有:有30来个种,其中芸薹油壶来个种,其中芸薹油壶菌菌 Olpidium brassicae是专

21、性寄生菌,引起十字花科是专性寄生菌,引起十字花科植物的幼苗猝倒病,番茄、烟草、亚麻等根部亦受植物的幼苗猝倒病,番茄、烟草、亚麻等根部亦受害,并且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它可传播烟害,并且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它可传播烟 草坏死草坏死病毒、卫星病毒、烟草矮化病毒、莴苣巨脉病毒。病毒、卫星病毒、烟草矮化病毒、莴苣巨脉病毒。瓜油壶菌瓜油壶菌(Olpidium cucurbiacearum)可传黄瓜坏死可传黄瓜坏死病毒。病毒。芽枝菌目芽枝菌目(Blastocladiales)三、根肿菌纲三、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根肿菌纲真菌的营养体为原生质团,生活在寄主细胞内。以整体产果的方

22、式繁衍,营养体以原生质割裂的方式构成大量散生或堆积在一同的孢子囊。无性繁衍时原生质团开展成为一个或多个游动孢子囊,具薄膜,内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一端生有两根长短不等的尾鞭式鞭毛。有性繁衍由同型配子囊配合构成合子休眠孢子囊。本纲仅有一目一科,本纲仅有一目一科,1010个属,个属,3535个种。个种。根据:休眠孢子囊的有无、形状、能否结合成丛根据:休眠孢子囊的有无、形状、能否结合成丛或堆。或堆。根肿菌纲真菌为寄主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寄生于根肿菌纲真菌为寄主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寄生于高等植物的根或茎细胞内,构成肿瘤引起细胞高等植物的根或茎细胞内,构成肿瘤引起细胞膨大或组织增生,受害根部肿大,故称为根肿膨

23、大或组织增生,受害根部肿大,故称为根肿菌。菌。根肿菌属根肿菌属 PlasmodiophoraPlasmodiophora形状:休眠孢子在寄主内分散,呈鱼卵状,寄生形状:休眠孢子在寄主内分散,呈鱼卵状,寄生在根部,构成肿瘤,细胞内专性寄生。该属都是在根部,构成肿瘤,细胞内专性寄生。该属都是植物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寄主范围很广,引起十植物细胞内专性寄生菌,寄主范围很广,引起十字花科根肿病。为害植物根部引起手指状或人参字花科根肿病。为害植物根部引起手指状或人参块状的膨大,称为根肿病。块状的膨大,称为根肿病。芸苔根肿菌芸苔根肿菌 P.brassicaeP.brassicae A 萌生的休眠孢子 B 初生

24、游动孢子 C 囊化的游动孢子穿透寄主细胞 D、E 初生或产孢囊原质团展现出十字形分裂 F 游动孢子囊组成一个孢囊堆 G、H 构成次生游动孢子 I 囊化的次生游动孢子穿透寄主细胞 JN 次生或产孢原质团发育生长 LN 减数分裂中的核 O 有休眠孢子组成的成熟孢子堆 根肿菌生活循环的根本特征粉痂菌属粉痂菌属(Spongospora)(Spongospora)休眠孢子聚集成多孔的海绵状孢子球,中间休眠孢子聚集成多孔的海绵状孢子球,中间多空隙,胞内可有多个球,侵染根部或块茎,多空隙,胞内可有多个球,侵染根部或块茎,构成粉痂或瘤肿。代表菌马铃薯粉痂菌构成粉痂或瘤肿。代表菌马铃薯粉痂菌(S.(S.subt

25、erranea)subterranea)为害马铃薯块茎的皮层,构成为害马铃薯块茎的皮层,构成疮痂状小瘤。检疫对象。疮痂状小瘤。检疫对象。多粘菌属多粘菌属(Polymyxa)(Polymyxa)休眠孢子堆不规那么形,产生在草本植物根表皮休眠孢子堆不规那么形,产生在草本植物根表皮细胞内,寄生植物上,但不引起寄主组织肿大。细胞内,寄生植物上,但不引起寄主组织肿大。代表菌禾谷多粘菌代表菌禾谷多粘菌(P.graminis)(P.graminis)寄生禾本科植寄生禾本科植物根部,不引起明显病症,游动孢子可以传播小物根部,不引起明显病症,游动孢子可以传播小麦土传花叶病毒和小麦梭条花叶病毒。麦土传花叶病毒和小

26、麦梭条花叶病毒。四、卵菌纲四、卵菌纲Oomycetes(一)营养体:多数具有兴隆的无隔菌丝体,自在分枝,多为分体产果式;少数低等的为有细胞壁的单细胞,为整体产果式。卵菌的营养体是二倍体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与其它真菌有明显不同。(二无性繁衍:构成游动孢子囊,其中产生多个双鞭毛的游动孢子。茸鞭向前,尾鞭向后。高等的卵菌孢子囊直接萌生产生芽管,构成菌丝体,作用相当于分生孢 子。游动孢子有单游景象、双游景象或多游景象。两游景象:首先从游两游景象:首先从游动孢子囊中产生洋梨动孢子囊中产生洋梨形游动孢子,经过一形游动孢子,经过一段休止以后,萌生产段休止以后,萌生产生肾脏形的游动孢子,生肾脏形的游动

27、孢子,再经过休止以后,萌再经过休止以后,萌生产生芽管。生产生芽管。(三三)、有性生殖:产生高度分化的雌雄配子囊,雌、有性生殖:产生高度分化的雌雄配子囊,雌配子囊称作藏卵器配子囊称作藏卵器(oogonium),雄配子囊称作雄器,雄配子囊称作雄器(antheridium),藏卵器常为圆形,内含一至多个卵,藏卵器常为圆形,内含一至多个卵球。雄器:常呈棍棒形或圆柱状。进展卵配生殖,球。雄器:常呈棍棒形或圆柱状。进展卵配生殖,在藏卵器内产生在藏卵器内产生1多个卵孢子。高等卵菌只产生一多个卵孢子。高等卵菌只产生一个卵孢子。所以这类真菌称为卵菌。个卵孢子。所以这类真菌称为卵菌。卵孢子壁厚,卵孢子壁厚,具纹饰

28、,能抵抗不良环境。具纹饰,能抵抗不良环境。四习性:典型的水生,有些两栖或陆生。四习性:典型的水生,有些两栖或陆生。腐生、寄生到专性寄生。低等卵菌多习居于水腐生、寄生到专性寄生。低等卵菌多习居于水中,大多腐生或寄生于藻类、其它水生真菌或中,大多腐生或寄生于藻类、其它水生真菌或水生低等动物上,通称为水霉。部分兴隆的卵水生低等动物上,通称为水霉。部分兴隆的卵菌过渡为两栖生,多腐生于土壤中,亦有在水菌过渡为两栖生,多腐生于土壤中,亦有在水的,当条件适宜时又能侵染活的有机体,行寄的,当条件适宜时又能侵染活的有机体,行寄生生活,如腐霉、疫霉等。高等卵菌开展成为生生活,如腐霉、疫霉等。高等卵菌开展成为陆生植

29、物的专性寄生菌,孢子囊靠风传播,引陆生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孢子囊靠风传播,引起栽培植物的流行性病害,如晚疫病菌起栽培植物的流行性病害,如晚疫病菌(Phytophthora)、霜霉菌、霜霉菌(Peronospora)、白锈、白锈菌菌(Albugo),一些卵菌危害鱼类及经济植物,一些卵菌危害鱼类及经济植物,呵斥很大的经济损失。呵斥很大的经济损失。五卵菌纲分目五卵菌纲分目根据:菌体形状、孢子囊萌生的方式根据:菌体形状、孢子囊萌生的方式(直接萌生还直接萌生还是间接萌生是间接萌生)、有无两游景象、产果方式、有无两游景象、产果方式(分体产果分体产果式或整体产果式式或整体产果式)、隔膜有无、卵球数目、游动孢、

30、隔膜有无、卵球数目、游动孢子类型:子类型:分分4目,目,14科,科,70属,属,550种。种。水霉目水霉目Saprolegniales水节霉目水节霉目Leptomitales链壶菌目链壶菌目Lagenidiales霜霉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 1、水霉目、水霉目Saprolegniales 营养体:营养体:多数具有兴隆的无隔菌丝体,自在分多数具有兴隆的无隔菌丝体,自在分枝,多为分体产果式;少数低等的为有细胞壁的枝,多为分体产果式;少数低等的为有细胞壁的单细胞,为整体产果式。单细胞,为整体产果式。无性繁衍:产生游动孢子囊,圆柱形、棍棒形、无性繁衍:产生游动孢子囊,圆柱形、棍棒形、梨形

31、。孢子囊有层出景象。游动孢子具两游景象梨形。孢子囊有层出景象。游动孢子具两游景象或多游景象。或多游景象。有性繁衍:雌雄配子囊交配,产生有性繁衍:雌雄配子囊交配,产生1多个卵孢多个卵孢子。子。习性:主要是在水中有机物上的腐生菌,生于淡习性:主要是在水中有机物上的腐生菌,生于淡水或海水中的各种有机物上。或习居于土壤中生水或海水中的各种有机物上。或习居于土壤中生活,少数是寄生菌,寄生于藻类、其它水生真菌、活,少数是寄生菌,寄生于藻类、其它水生真菌、水生小动物、鱼及鱼卵、种子植物根部,引起根水生小动物、鱼及鱼卵、种子植物根部,引起根病。病。分类:分分类:分5科,科,32属,属,150种。种。水霉科水霉

32、科Saprolegniaceae破囊壶菌科破囊壶菌科Thraustochytriaceae外囊壶菌科外囊壶菌科Ectrogellaceae海壶菌科海壶菌科Halipthoraceae小细囊菌科小细囊菌科Leptolegnillaceae最常见的是水霉科最常见的是水霉科Saprolegniaceae1.水霉属水霉属Saprolegnia 次生游动孢子囊层生,极少数侧生。游动孢子在囊次生游动孢子囊层生,极少数侧生。游动孢子在囊内排成多排,游动孢子双游景象明显;腐生的大都内排成多排,游动孢子双游景象明显;腐生的大都生存于水和土壤中,少数寄生鱼类和植物。寄生水生存于水和土壤中,少数寄生鱼类和植物。寄生

33、水霉霉(S.parasitica)引起鱼、鱼卵疾病。引起鱼、鱼卵疾病。2绵霉属绵霉属Achlya游动孢子囊无层出景象,新游动孢子囊无层出景象,新孢子囊在老的孢子囊侧面产孢子囊在老的孢子囊侧面产生;两游景象不明显。代表生;两游景象不明显。代表:水稻绵腐病水稻绵腐病(A.oryzae),引起,引起水稻烂秧,尤其在低温,长水稻烂秧,尤其在低温,长期淹水的条件下。期淹水的条件下。总状绵霉总状绵霉Achlya racemosa 的藏卵器的藏卵器O和雄器和雄器A的光学的光学显微照片显微照片-藏卵器内有两个卵球和授精管箭头所示藏卵器内有两个卵球和授精管箭头所示2、霜霉目、霜霉目Peronosporales1

34、 1菌丝体:营养体为兴隆的无隔菌丝体,专性寄菌丝体:营养体为兴隆的无隔菌丝体,专性寄生的和寄生性较强的霜霉菌,菌丝体多在寄主的细生的和寄生性较强的霜霉菌,菌丝体多在寄主的细胞间扩展,并产生吸器进入寄主的细胞内汲取营养。胞间扩展,并产生吸器进入寄主的细胞内汲取营养。吸器有不同外形,球形、丝状等,可分枝,如白锈吸器有不同外形,球形、丝状等,可分枝,如白锈菌属菌属(Albugo)(Albugo)的吸器为哑铃形,霜霉属的吸器为哑铃形,霜霉属(Peronospora)(Peronospora)的吸器为根状或丝状分枝,致病疫的吸器为根状或丝状分枝,致病疫霉菌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

35、s)(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菌丝穿透寄主细的菌丝穿透寄主细胞直接汲取养料。胞直接汲取养料。2 2无性生殖: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孢子囊着生于无性生殖: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孢子囊着生于孢囊梗上或菌丝上,形状变化大,从与菌丝没有多少孢囊梗上或菌丝上,形状变化大,从与菌丝没有多少区别的线形、裂片状,直到卵形、梨形、柠檬形或近区别的线形、裂片状,直到卵形、梨形、柠檬形或近球形;低等类型的孢囊梗很少分化,常与菌丝无区别。球形;低等类型的孢囊梗很少分化,常与菌丝无区别。孢子囊产生在营养菌丝的顶端或中间,游动孢子释放孢子囊产生在营养菌丝的顶端或中间,游动孢子释放后不零落;进化类型

36、的孢子囊产生在明显分化的形状后不零落;进化类型的孢子囊产生在明显分化的形状不同的孢囊梗顶端,或串珠式生于不分枝的孢子梗顶不同的孢囊梗顶端,或串珠式生于不分枝的孢子梗顶端,成熟后零落借风传播。孢子囊萌生直接构成而释端,成熟后零落借风传播。孢子囊萌生直接构成而释放游动孢子,或产生泡囊,泡囊有时生在排孢管顶端,放游动孢子,或产生泡囊,泡囊有时生在排孢管顶端,游动孢子在泡囊中构成而释放;少数种的孢子囊萌生游动孢子在泡囊中构成而释放;少数种的孢子囊萌生将原生质释放出,尔后原生质萌生生芽管,高级类型将原生质释放出,尔后原生质萌生生芽管,高级类型的孢子囊萌生产生芽管,功用同分生孢子,故又称为的孢子囊萌生产生

37、芽管,功用同分生孢子,故又称为“分生孢子囊或分生孢子囊或“分生孢子。分生孢子。3有性生殖:配子囊接触交配构成卵孢子。性器官有性生殖:配子囊接触交配构成卵孢子。性器官分化比较完善,产生藏卵器和雄器,交配后由受精分化比较完善,产生藏卵器和雄器,交配后由受精的卵球发育成卵孢子。藏卵器常为球形,顶生或间的卵球发育成卵孢子。藏卵器常为球形,顶生或间生,分化为卵球与卵周质。卵球普通一个,极少数生,分化为卵球与卵周质。卵球普通一个,极少数为多个卵球,可达为多个卵球,可达6个,卵球单核或多核。雄器单核,个,卵球单核或多核。雄器单核,棍棒状或椭圆形,大小、数目、接触方式多种多样。棍棒状或椭圆形,大小、数目、接触

38、方式多种多样。卵孢子休眠后萌生方式多样,有的产生泡囊,其中卵孢子休眠后萌生方式多样,有的产生泡囊,其中有游动孢子,有的产生芽管再发育成菌丝或在芽管有游动孢子,有的产生芽管再发育成菌丝或在芽管顶端产生一个游动孢子囊。顶端产生一个游动孢子囊。4习性:霜霉目代表鞭毛菌最高开展阶段,为一较习性:霜霉目代表鞭毛菌最高开展阶段,为一较大的目,包括水生、两栖和陆生的种类,腐生、寄大的目,包括水生、两栖和陆生的种类,腐生、寄生和高度专性寄生菌均有。许多种类是经济植物的生和高度专性寄生菌均有。许多种类是经济植物的消灭性寄生物,经常引起病害流行而导致严重损失,消灭性寄生物,经常引起病害流行而导致严重损失,如猝倒病

39、、白锈病、霜霉病、晚疫病的病原菌。如猝倒病、白锈病、霜霉病、晚疫病的病原菌。5分类:分类:分类根据:孢囊梗形状和孢子囊的发生方式。分类根据:孢囊梗形状和孢子囊的发生方式。有性阶段因差别不很明显不作分类的重要根据。有性阶段因差别不很明显不作分类的重要根据。分类:分分类:分4科,科,20属,属,300种。种。腐霉科腐霉科Pythiaceae霜疫霉科霜疫霉科Peronophythoraceae霜霉科霜霉科Peronosporaceae白锈科白锈科Albuginaceae霜霉目分科检索表霜霉目分科检索表1、孢子囊单生、丛生或轮、孢子囊单生、丛生或轮生生21、孢子囊串生,卵周质明显,植物的专性寄生、孢子

40、囊串生,卵周质明显,植物的专性寄生菌菌白锈菌科白锈菌科Albuginaceae2、孢子囊生于菌丝上或生于无限生长的孢囊梗上,、孢子囊生于菌丝上或生于无限生长的孢囊梗上,卵周质薄或无;植物兼性寄生菌或腐生卵周质薄或无;植物兼性寄生菌或腐生菌菌腐霉科腐霉科Pythiaceae2、孢子囊生于有限生长的孢囊梗、孢子囊生于有限生长的孢囊梗上上33、卵周质明显;植物的兼性寄生菌,孢子囊由风、卵周质明显;植物的兼性寄生菌,孢子囊由风传播传播霜霉科霜霉科Peronosporaceae3、卵周质不明显;植物的兼性寄生菌,孢子囊不、卵周质不明显;植物的兼性寄生菌,孢子囊不能由风传播能由风传播霜疫霉科霜疫霉科Per

41、onophythoraceae霜霉目分科检索表霜霉目分科检索表1、孢囊梗与菌丝无显著区别,菌丝生于寄主细胞、孢囊梗与菌丝无显著区别,菌丝生于寄主细胞内或细胞间,非严厉寄生物内或细胞间,非严厉寄生物腐霉科腐霉科Pythiaceae1、孢囊梗与菌丝有显著区别,严厉寄生、孢囊梗与菌丝有显著区别,严厉寄生物物22、孢囊梗以特定的方式分枝,孢子囊生于孢囊梗、孢囊梗以特定的方式分枝,孢子囊生于孢囊梗的顶端、单生的顶端、单生霜霉科霜霉科Peronosporaceae2、孢囊梗棍棒状,不分枝,孢子囊串生,向基性、孢囊梗棍棒状,不分枝,孢子囊串生,向基性构成构成白锈菌科白锈菌科Albuginaceae游动孢子囊

42、成熟时释放出多个肾形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成熟时释放出多个肾形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没有二游景象,藏卵器内产生一个卵游动孢子没有二游景象,藏卵器内产生一个卵孢子。卵孢子的细胞壁厚,壁的外表平滑或有孢子。卵孢子的细胞壁厚,壁的外表平滑或有瘤和皱纹。瘤和皱纹。此目与水霉目的主要区别为:此目与水霉目的主要区别为:孢囊梗和菌丝区别不大,分化不明显,孢囊孢囊梗和菌丝区别不大,分化不明显,孢囊梗无限生长。梗无限生长。包括腐生到兼性寄生种类。包包括腐生到兼性寄生种类。包括括6个属。个属。1 腐霉科腐霉科Pythiaceae1 腐霉属Pythium:孢子囊外形变化大,有丝状、瓣状、和球形,成熟后普通不零落;孢子

43、囊萌生先产生泡囊,在泡囊内构成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单卵球。多数腐生于土壤中或水中。主要危害植物的非绿色部分。代表菌:瓜果腐霉 (P.aphanidermatum)为害园林植物的幼根、幼茎基部或果实等,引起多种针、阔叶树及花卉幼苗的猝倒、根腐和果腐等病症。普通土壤潮湿、多雨的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2)疫霉属(Phytophthora):孢囊梗分化明显,与菌丝有一定的差别。孢子囊球形或倒梨形,顶端有明显的发芽区域。普通孢子在孢子囊内构成,不构成泡囊。雄器侧生或包围在藏卵器基部。代表菌:致病疫霉(P.infestans)引起马铃薯、番茄晚疫病。腐霉属Pythium与疫霉属Phytophthora

44、的区别 (2)霜霉科霜霉科Peronosporaceae 陆生,专性寄生,存在生理小种。陆生,专性寄生,存在生理小种。构成霉层,通称构成霉层,通称downy mildew。孢子囊梗分化程度高,树枝状分支梗的末孢子囊梗分化程度高,树枝状分支梗的末端着生孢子囊,普通为椭圆形,成熟后孢端着生孢子囊,普通为椭圆形,成熟后孢子囊零落。孢囊梗的形状多样而且稳定,子囊零落。孢囊梗的形状多样而且稳定,是分属的重要根据。是分属的重要根据。含含7个属,均为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个属,均为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重要属:重要属:指梗霉属指梗霉属Sclerospora 单轴霉属单轴霉属Plasmopara霜霉属霜霉属P

45、eronospora 假霜霉属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盘梗霉属盘梗霉属Bremia1.指梗霉属指梗霉属孢囊梗主轴粗短,顶端孢囊梗主轴粗短,顶端不规那么二叉状分枝;不规那么二叉状分枝;孢子囊萌生产生游动孢孢子囊萌生产生游动孢子,也可直接产生芽管。子,也可直接产生芽管。代表菌:禾生指梗霉代表菌:禾生指梗霉(S.graminicola)引起谷引起谷子、狗尾草等青丝病。子、狗尾草等青丝病。2.单轴霉属单轴霉属(Plasmopara)也称也称直梗霉属直梗霉属孢囊梗单轴直角分孢囊梗单轴直角分枝,末端平钝。代枝,末端平钝。代表菌:葡萄生单轴表菌:葡萄生单轴霉霉(P.viticola)引起

46、引起葡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葡葡萄萄霜霜霉霉病病 3.霜霉属霜霉属(Peronospora)孢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锋利。端锋利。代表菌:寄生霜霉代表菌:寄生霜霉(P.parasitica)寄生多种植寄生多种植物,以十花科植物受害最物,以十花科植物受害最重;东北霜霉重;东北霜霉(P.manschurica)引起大豆引起大豆霜霉病。霜霉病。霜霉属引起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4.假霜霉属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孢囊梗主干单轴分枝,孢囊梗主干单轴分枝,然后作然后作23回不完全对称回不完全对称的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的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细。代表菌:古巴假霜

47、尖细。代表菌:古巴假霜霉霉(P.cubenisi)引起黄瓜引起黄瓜等霜霉病。等霜霉病。引起黄瓜霜霉病 5.盘梗霉属盘梗霉属(Bremia)孢囊梗二叉锐角分枝,孢囊梗二叉锐角分枝,末端膨大呈盘状。寄生末端膨大呈盘状。寄生菊科植物。菊科植物。代表菌:莴苣盘梗霉代表菌:莴苣盘梗霉(B.lactucae)引起莴苣及菊引起莴苣及菊科植物霜霉病。科植物霜霉病。霜霉菌致病性特点:霜霉菌致病性特点:寄生程度高,专性寄生菌;寄生程度高,专性寄生菌;在寄主外表构成霉层,颜色不同,多数为白在寄主外表构成霉层,颜色不同,多数为白色霜霉,还有灰色等。色霜霉,还有灰色等。多数部分侵染,少数系统性侵染。多长在叶多数部分侵染

48、,少数系统性侵染。多长在叶片的反面片的反面(气孔位置气孔位置)。无性繁衍特别兴隆,侵染的主要来源。无性繁衍特别兴隆,侵染的主要来源。3白锈科白锈科Albuginaceae 本科只需一个属:白锈菌属。全部是高等植本科只需一个属:白锈菌属。全部是高等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在寄主上产生白色粉状孢物的专性寄生菌。在寄主上产生白色粉状孢子堆,很像锈菌的孢子堆,颜色的白色的,子堆,很像锈菌的孢子堆,颜色的白色的,故称之为白锈病,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破表故称之为白锈病,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破表皮,释放孢子皮,释放孢子白色粉末白色粉末。孢子囊梗为棒状,很多梗呈栅栏状陈列成一孢子囊梗为棒状,很多梗呈栅栏状陈列成一层,顶

49、端产生成串的孢子囊层,顶端产生成串的孢子囊,孢子囊圆形或椭孢子囊圆形或椭圆形。圆形。孢子囊梗棍棒形,平行陈列在寄孢子囊梗棍棒形,平行陈列在寄主表皮下。游动孢子囊串生,扁主表皮下。游动孢子囊串生,扁球状,在叶背表皮下寄生,构成球状,在叶背表皮下寄生,构成白瓷状物。卵孢子单生在寄主细白瓷状物。卵孢子单生在寄主细胞。胞。寄生十字花科、苋科。引致白锈寄生十字花科、苋科。引致白锈病。病。小白菜白锈病反面小白菜白锈病正面病原油菜白锈病A.candida霜霉目三科特点比较霜霉目三科特点比较 项 目 腐霉科 白锈科 霜霉科 生 态 水生,两栖 陆生 陆生 寄 生 性 腐生,弱寄生 专性 专性 吸 器 有或无 有 有(很兴隆)孢 子 囊 形 态 不规那么 扁球形 梨形,卵圆形 孢子囊能否零落 不零落或零落 零落 零落 孢 子 囊 萌 发 产生次生游动孢子 次生游动孢子 次生游动孢子或芽管 传 播 水,风 风 风 孢 子 囊 梗 无分化 有分化 明显分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