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蒸汽利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957682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钢铁企业蒸汽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钢铁企业蒸汽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钢铁企业蒸汽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钢铁企业蒸汽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企业蒸汽利用(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蒸汽网络钢铁企业余热蒸汽的特点l 余热蒸汽的品位较低l 余热蒸汽的回收具有一定的波动性o烟气的流量和温度在冶炼周期内的变化曲线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蒸汽利用效率不高蒸汽系统中,有18是管网损失,蒸汽利用率为82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一、蒸汽利用效率不高 从蒸汽利用环节来看,以低于0.6 MPa的低压蒸汽用户为主,主要用于化工生产、生活、采暖等,而高中压蒸汽主要消耗在高炉鼓风机、转炉的真空处理及冷轧等工艺中。其中,将高压蒸汽降级为中压蒸汽使用的占16,将中压蒸汽降级为低压蒸汽使用的占13。由于蒸汽系统的管网损失和未能按质用能造成的损失,使得钢铁企业整个蒸汽管网的火用效率为70以下,蒸汽管网系统的优化大有

2、潜力可挖。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 由于蒸汽系统的管网损失和未能按质用能造成的损失,使得钢铁企业整个蒸汽管网的火用效率为70以下,蒸汽管网系统的优化大有潜力可挖。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二、季节性供需不平衡钢铁企业的蒸汽产量因受用户的制约而呈季节性变化,尤其北方更为明显。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余热蒸汽回收系统同时也是工艺操作运行必不可少的冷却系统,因此余热蒸汽系统必须全年持续运行,造成夏季大量蒸汽被放散掉。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三、供汽方式不合理和计量仪表不完善l 生产用汽与采暖、生活用汽联用同路蒸汽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生产的组织与调整,浪费了能源l 计量仪表的不完善也不利于蒸汽系统的准确评价余热蒸汽利用的现状余热

3、与能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用户对能量品质的需求,在供需之间尽量做到能级匹配、温度对口、梯级利用。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工序 种类 产品资源量 企业蒸汽平均回收量 Qh(GJ/t)工序余热潜力 Qq(%)热量 Qc(GJ/t)火用量 Ec(GJ/t)能级 焦化 焦炭显热 1.4 1.2 0.85 0.8 33 烧结 烧结矿显热 0.62 0.32 0.52 0.15 53 转炉 LDG显热 0.8 0.6 0.75 0.4 34 轧钢 加热炉烟气显热 0.32 0.18 0.56 0.12 30 从该表可以看出,每个工序回收的余热蒸汽量占可用能的比例并不大,烧结

4、工序甚至不足50%。而钢铁企业的余热资源量非常大,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潜力也很大(潜力都在30%以上),因此如何利用好余热蒸汽将是钢铁企业努力的方向。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平衡热力学第二定律能质效率现状:能级及能级匹配性差,普遍存在高质低用、低质无用的现象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一、加强余热蒸汽的回收,提高余热回收火用效率二、余热蒸汽管网建设重视蒸汽调节系统的建设主要设备为蒸汽蓄热器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中冶京诚设计400m和650m蓄热器分别用于联峰钢铁有限公司转炉炼钢项目蒸汽蓄热器系统和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VD精炼炉配套蒸汽供应系统,为用户节约了宝贵的工厂占地。钢铁厂余

5、热回收利用的潜力三、推广成熟技术,开发新技术l干熄焦(CDQ)技术l烧结低温余热发电技术l转炉余热(饱和)蒸汽发电技术l转炉蒸汽过热系统供应真空精炼技术l副产煤气发电技术l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CCPP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四、优化能源网络,建设能源管理中心五、提高企业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监测制度钢铁厂余热回收利用的潜力总原则:根据余热资源的数量、品质(温度)和用户需求,按照能级匹配原则,做到“按质用能、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热尽其用”。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的发展方向若有合适的热用户,直接利用余热则最为经济如产品显热不经转换直接供给下一道工序,用余热预热空气和煤气、预热或干燥物料、生产蒸汽和热水对于高温余热应采用动力回收如发电或热电联产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的发展方向本着高质高用、等效替代、耦合集成、系统能效的能源优化原则,提出创新用能新模式设想: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的发展方向(1)寻求新的能量载体,如以热导油、电伴热、直燃式来代替低效蒸汽传热介质(2)以换热代替载热体加热或补偿加热,以系统余热高效回收利用节约煤气资源消耗(3)以负压洗涤、蒸馏等技术降低过程能源消耗强度(4)以等效替换提高过程能效,将蒸汽的使用降低到最低甚至不用。如:以机械真空泵代替蒸汽喷射真空、以直燃制冷代替蒸汽制冷、以工艺过程热水替代蒸汽采暖、以太阳能取代蒸汽加热洗澡。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