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影响因子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7956187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术 影响因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术 影响因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术 影响因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学术 影响因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 影响因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期刊影响因子是美国SCI创始人加菲尔德(E. Garfield)率先提出并且已经 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期刊定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 各国学者围绕着影响因子 的评价功能正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一场讨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影响因子究竟能 否用来评价科学研究活动15?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质量究竟有无直接的关系? 影响因子究竟能否说明期刊的学术质量7,8?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说明:(1) 影响 因子是表征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 (2) 影响因子与期刊论文质量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3) 是否能用影响因子评价论文质量应取决于评价 目的。1讨论的前提1.1一般与个别

2、的关系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大规模统计样本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可以解释一般 性的现象,符合大多数事实。对于与定量研究结论相悖的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必 须通过定性分析加以调整或解释,切不能用个别现象或少数事实否定能够解释一 般性现象的定量研究结论。本文所要论证的问题正是一般性的问题。1.2 同类相比原则 在利用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时,应该遵循同类相比这一基 本原则。这是因为各数据库在选择来源期刊时很难做到学科结构的合理性。据统 计,美国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所报道的近5000种期刊中,医学期刊 就占33.71%。来源期刊明显居多的学科,影响因子必然比

3、来源期刊少的学科要高 从1997年JCR所列的各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来看,医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是 37.796,而数学领域最高的影响因子仅为2.467。研究还表明,各学科在科研规 模、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 各学科在引文频次总体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同类相比是定量研究中必须恪守的 原则。这也是本文分析的前提。2关于影响因子2.1 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 期刊影响因子是以期刊为对象,统计在一定时域内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 在这里, 论文量、时间和被引次数是计算影响因子的三个基本要素。论文量是指 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载文量。时间的跨度取决于引文的高峰期。国际著

4、名的科 学计量学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论文发表后的两年 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 引文年度规定为两年。在三个基本要素中,被引频次是一个可变量。当论文量不 变,引文时间已定时,影响因子的高低取决于被引频次的多少。期刊的影响因子用 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揭示了学术思想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它使期刊学术质量的 评价变得可以用量化的方法加以测度。这就是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之所在9。2.2 引文关系: 影响因子的基础科学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也是科学家个人的学术思想和学 术观点向社会传播,最终转化为社会的科学财富的起始点。然而,

5、任何一项科学 研究都不是孤立进行的,科学的研究必然是在继承、借鉴和积累的基础上得到提 高和发展的。牛顿那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名言就是对科学活动中继承关系的 深刻揭示。科学活动中创新与发展以论文正文的阐述来表现,而对前人学术思想 的继承、借鉴抑或批判通常以文后参考文献来表现。这种引证与被引证关系,即 为引文关系。可见,引文关系是科学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它由科学论文的相互引 证而形成一种任何科学家个人都无法左右的学术关系。期刊影响因子正是建立在 这种客观的学术关系基础之上。与其他指标(流通量指标、文摘量指标、载文量 指标、复制量指标等)相比,影响因子是一种最直接体现引文关系的期刊评价指标2

6、.3 影响因子与期刊质量的关系 影响因子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有无直接的关系?对此,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些学 者认为,影响因子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usefulness)或者显示度(visib ility) 的指标。本文认为,影响因子不仅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 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在某一学科中,影响因子大的期 刊,不仅是该学科研究人员经常翻阅的期刊(体现期刊的有用性和显示度),而且, 也是人们在论文投稿时经常考虑的重要期刊。因此,这些期刊十分丰富的稿源和 更加严格的审稿制度(对论文质量的同行评议)为其刊登高水平的论文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大多数高影响因子的期刊

7、是载有高质量论文的著名期刊10。在这里, 影响因子和论文质量(指期刊论文平均质量水平)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可见,影响 因子所体现的期刊的有用性和显示度是以期刊内容,亦即论文质量为基础的。没 有高质量的论文,何来期刊的有用性和显示度?我们认为,期刊的有用性、显示度 和论文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3期刊学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在肯定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重要指标的前提下,我们来讨论期刊学 术水平与论文质量的关系。期刊的学术水平可以由多方面因素构成, 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 办刊的宗旨和方针; 二是论文的学术质量。这里, 我们着重分析期刊学术水平与 论文质量的关系。众所周知, 期刊不

8、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科学论文的一种载体。科学论文 的质量决定了期刊的学术水平。在这样一种因果关系中,对科学论文质量的评估 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对科学论文质量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同行评议,二是 引文数量。同行评议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论文发表前的审稿过程中。在自然科学学 术期刊的审稿制度中,通常经过初审、评审和和终审三个阶段。初审主要由责任 编辑对来稿作出初步评价并选定审稿人。审稿人对稿件进行评审的过程也就是同 行评议的过程。审稿人要就稿件的学术水平给出评判,对内容提出取舍建议及其 依据。在此基础上,最终由责任编委决定稿件是否可以接受发表。初审、评审和 终审的共同责任是判断论文是否具有学术

9、性,主要是从论文的科学意义和结果的 可信性两方面加以考察,对稿件的质量作出评价并决定取舍。可见,编审稿的过程 就是同行评议的过程,是论文质量评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同行评议, 要在众多的来稿中根据办刊的宗旨和方针筛选出优秀者,甚至需要时,还要把握 热点问题主动向知名科学家约稿。同行评议是期刊论文质量前期控制的一种重要 手段。审稿人的水平与期刊论文的质量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引文量是计算影响因子的基础,也是目前国际上已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对论文 质量进行后期评估的方式。就某篇论文而言,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该论文受人 关注的程度越高,其学术影响力越大。高引频论文常常表现为该论文研究的内容 是某一

10、时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甚至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一种期刊的 被引量是该期刊论文被引量的总和。影响因子是表征期刊近两年论文平均被引率 的指标。影响因子越大,则期刊论文平均被引率就越高。如果期刊编辑部能在前 期同行评议阶段评审出高质量的论文(包括对学术问题持不同观点的论文等),引 起广泛注意,那么,该刊自然会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可见,同行评议和论文被引数量都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水平的同 行评议是论文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论文是期刊高被引频次的基础,高被引频次 又是计算影响因子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变量。4NATURE 和 SCIENCE 现象: 一种证明这里, 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 NATUR

11、E 和 SCIENCE 为例,说明同行评议与论 文质量、论文质量与期刊影响影子、期刊影响因子与同行评议之间的互为因果的 关系。NATURE 和 SCIENCE 在三轮评审中对初审都比较重视。由于二者都是多科性 刊物,因此,在初审阶段都很强调论文的科学意义和比较广泛的兴趣。NATURE每周收到的稿件约有170篇,折合年来稿量约8000余篇。SCIENCE 每年要收到 7000 多篇来稿。通过论文评审程序: 编辑初选、同行评议、编辑评 价和论文修改, 最终都仅有 10%的稿件被选用。正是因为有如此广泛的稿源作为同行评议的基础,加之专家的高水平评议, 才构成了 NATURE和SCIENCE的“学术聚

12、焦”效应。这种聚焦效应不仅体现在期 刊的内容对科学的重要事件有快速反应, 而且还体现在它们对世界范围内科学 家的吸引力。正是这种学术聚焦效应才保证了 NATURE和SCIENCE的高影响因子 水平。据统计,多年来,NATURE和SCIENCE的影响因子一直保持在25左右,并且 在综合期刊中一直名列前矛。NATURE和SCIENCE这种学术聚焦现象当然也存在 于各专业学术期刊中。美国ISI编制的SCIENCE WATCH根据SCI的数据对论文的被引频次按学科定 期统计并公布当前的热点论文。这里,我们将对SCIENCE WATCH 1997年第6期 至1998年第5期上列出的“热点论文表”中所涉及

13、的期刊进行分析,看这些期刊 1996年和1997年的影响因子以及它们在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中的位置。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按1997年的影响因子排序,有69%(占多数)的期刊处于本学科的 前5名,有82%的期刊(占绝大多数)处于本学科的前10名。这一数据说明, 这些期刊中的一些论文因被引频次高而被列为热点论文不是偶然的。它们不仅在同类期刊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而且有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来保证论文的学术水平表 1 载有热点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及其在 JCR 中的学科排名期刊名称1997 年1996 年影响因子JCR学科排名影响因子JCR学科排名Cell37.297140.9971New Engl

14、J Med27.766124.8341Natrue27.368128.4171Science24.676223.6052Lancet16.135217.9482Macromelecules3.50023.3312Nucl Fusion2.25421.5987Appl Phys Lett3.03323.0923Angew Chem8.56038.1843Phys Rev D3.42033.5582JAMA-J Amer Med Assoc9.25849.2774Organometallies3.22743.1347Phys Rev Lett6.14046.4774Nucl Phys B3.531

15、43.4623Mon Not R Aston Soc3.38343.4854J Amer Chem Soc5.65055.9485J Chem Phys3.24753.5162J Catalysis3.45253.6358Phys Lett B3.58163.6706J Phys Chem3.39273.36611Tetrahedron Lett2.50072.4978Inorg Chem2.73672.9908Chem Phys Lett2.44172.5895Ann Thoracic Surg2.053141.86113Japan J Appl Phys1.261191.15923Elec

16、tron Lett1.005341.141195 讨论5.1 影响因子:评价的有限性影响因子作为定量评价的指标不是万能的,其适用范围是有限的。这是因为 任何一项评价工作都是由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当 评价对象明确, 评价指标能够满足评价目的时, 评价工作才是有效的。本文的分析表明,影响因子与期刊整体学术水平有直接关系,是评价期刊质 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 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前期的同行评 议来实现正相关的关系的。也就是说, 如果认为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载有高水平的 论文,其前提是建立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必定同行评议水平也高的假设基础上。 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高

17、影响因子的期刊均属于此种情况。因此, 该假设是成立 的。明确了影响因子与期刊质量的关系和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后,在具体实施一项 评价工作时,如何利用影响因子指标来达到评价目的就需要评价工作的实施者进 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即:(1) 如果评价对象是期刊,由于影响因子指标与期刊的整体学术水平是直接 相关的关系,因此,将影响因子作为期刊评价指标之一是毋庸置疑的。需要注意的 是,影响因子指标在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也就是与其他指标相比,影 响因子指标占多大权重的问题。(2) 如果评价对象是科技人员或者说是论文水平,由于影响因子与论文质量 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前期的同行评议来实现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在使用

18、影响因子 指标时应取决于评价目的。如果评价目的是为了鼓励科技人员到高影响因子的期 刊上发表论文,扩大论文的学术影响力,那么,作为同行评议的量化指标, 即影响 因子是可以实现评价目的的。将影响因子与论文水平相挂钩,实质上还是一种定 性评价方法。这里,对论文作出评判的标准是同行评议过程中的专家意见。如果评价目的是为了考察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如人才选拔、职称评定、成 果评价等,影响因子指标应该说是一个间接的指标,或者说是一项定性的指标。比 较客观的定量指标应该是论文的被引频次,也就是某个科技人员的论著或某篇论 文的具体被引证次数。发表的论文能否被引用,除了论文的学术水平外,该篇论文是否发表在经常 被

19、人翻阅的核心期刊上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的评价工作既要鼓励科技 人员到影响因子高的核心期刊上去发表论文,同时又应该从引文频次这样一种直 接考察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的指标来考察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目前, 我国在 评价科技人员学术水平时, 比较注重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情况,而较少利用 引文频次指标,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5.2正确对待定量评价结果所不能解释的个别现象在讨论影响因子评价期刊或者评价论文学术水平时,人们经常会列举一些个 别例子来加以否定。对此,我们认为,定量研究对于宏观问题的解释一般来说比较 符合经验判断。例如,人们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文献分布的一般规律性的问题已经 有许多令人信

20、服的结论,或者用大样本论文数据对国与国的科学能力进行国际比 较亦早有共识。然而,一旦用定量指标,特别是用某种单项定量指标去衡量或评价 某一个人或某一种期刊时,由于评价对象已经是极小化了的个体,此时,原来不能 用定量研究结论加以解释的少数现象就会在无意间被人们用来作为否定定量方 法或定量指标本身的根据。因此,在考察定量指标时,在分析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 时,首先应该看一看它是否能说明大多数情况,然后,对少数个别情况,或者通过 补充其他相应指标,或者通过专家评议来进行调整,以便使评价结果更趋合理。5.3 关于负引问题在讨论影响因子的评价功能时,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意见:错误的观点也能 被别人引用,难道

21、能说这样的论文学术水平高吗?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倡导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既然 是对未知的探讨,就应该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中国的古话点出了 失败的价值。学术争鸣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而学术争鸣必定是在不同的学术观点 之间展开。被负引的观点不一定就是谬误,这在科学史上有许多典型的事例可以 说明。此外,在统计样本的全部被引频次中,被后人的研究证明为错误的论文应该 是少部分,即使它在发表之初获得了因学术争论而产生的负引次数,但它不会长 久,很快就会销声匿迹,不会影响引文指标和影响因子指标的总体评价功能。我们 认为,负引只是学术讨论的一种特殊的文字记载形式。这种讨论在某种程度上刺 激了新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思想的发展。继承与批判铺垫了科学发展之路,负引不应该成为否定影响因子指标的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