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第六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创新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17955008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第六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第六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第六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第六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第六单元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创新(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 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 中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1. (2016娄底)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景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 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D. 近代报纸非常普及2. (2017原创)1912年全国使用动力机器的民族资本厂矿仅363家,全部动力不过24 544匹马力,平均每家只有67.6匹马力。而使用原动力的工厂、工场却多达20 386家。材料表明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 ( )A. 工厂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 B.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C. 市

2、场狭小,利润不稳定 D. 受外国资本的控制3. (2015张家口桥东区二模)下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B处的发展状况的是( )A. 千呼万唤始出来 B. 小荷才露尖尖角C. 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4. (2016泰安)阅读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年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年1 795家50亿元55万多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C.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D. 列强忙于战争,放

3、松了对华经济侵略5. (2017原创)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趋势图。造成第6阶段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势力的阻碍B. 长期战争的影响C.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D. 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6. (2016张家口桥西区二模)下图是中国近代火花(即火柴盒上的商标画,可做收藏品)图片,据此不可能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处于黄金时期B. 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自强爱国的民族精神C. 国共内战的爆发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影响D. 石龙火柴社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是一战即将爆发7. (2016梧州)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

4、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这里所说的文化娱乐方式是( )A. 听京剧 B. 看电影C. 赏花灯 D. 看皮影戏8. (2016河北模拟)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A. 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B. 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C. 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D. 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9. (2017原创) 它从创刊到1949年5月停刊前后总计经营了77年,共出版27 000余期,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同

5、时期其它报纸难以企及,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 申报 B. 中外纪闻 C. 民报 D. 新青年10. (2017原创)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于1897年2月11日创立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 )A. 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 B. 民族工业的产生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戊戌变法允许民间办报11. (2016张家口二模)1906年和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报章应守规

6、则和大清报律,建立了报刊检查制度,禁止所谓“抵毁宫廷”“淆乱政体”“扰害公安”的言论,对新式报刊进行了大规模的查禁和迫害。列强也不断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查封了一批登载有损于其在华侵略特权和利益的消息、言论的报刊。材料表明(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办新闻报刊的国家B. 清政府建立了科学的新闻报刊管理制度C. 近代中国报刊业受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D. 外国侵略势力反对在中国发展新闻报刊业12. (2016潍坊) 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大众传媒的普及 B. 男女

7、实现了平等C.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封建思想的根除13. (2017原创)康有为的女儿五岁时,按照习惯到了缠足的年纪,但是康有为拒绝给她缠足,这件事遭到全乡人的反对,一些长辈甚至要强迫给他女儿缠足。这表明( )A. 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传统社会习惯不可能改变C.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戊戌变法推动了社会习俗变迁14. (2016泰安)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表反映的是(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习俗风尚的变革C. 交通工具的更新 D. 通讯设施的完善15. (2016石家庄十八县摸底)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

8、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A. 清朝前期 B. 清朝后期C. 中华民国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16. (2017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14年到1919年,民族资本共新设厂矿379家,平均每年63家,新投资本8 580万元,平均每年1 430万元,年平均设厂数和投资额均比此前19年间增长一倍以上。从1913年到1920年,民族产业资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54。民族资本在全国产业资本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16%增至1920年的22%。材料二 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俩商量旧式钱庄已无“钱”途,决定将钱庄资金投向面粉加工业,但当时他们不

9、知近代面粉加工的生产流程,也不知设备如何配套不能一下筹齐数两巨款购买磨粉机器和麦子购地设厂时当地乡绅散布流言说烟囱破坏风水,阻挠建厂另外,南方人不大喜欢吃面粉,而北方销路还没打开克服了一系列困难,荣氏兄弟的的面粉厂由一个厂发展到数个厂,规模不断扩大,到1931年,其生产能力占据了中国面粉行业三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面粉大王”。(1)据材料一,指出1913年后中国民族资本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2)据材料二,归纳荣氏兄弟在建厂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曲折?(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17. (2015沧州模拟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洋人、洋务、洋行、洋楼等“洋族词”日益增多

10、,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材料二 革除“老爷”“大人”等清官场的称呼男人剪辫子,而女人裹脚的大大减少。材料三 2006年美国财经记者沙拉发现,自己家里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美国普通家庭亦大都如此。(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7分)(2)材料一、二的变化与材料三的变化有何相同之处?(2分)(3)材料三的变化是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三则材料折射出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5分)答案1. 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张謇的主要历史事迹。晚清状元张謇弃官从商,创

11、办了大生纱厂等民族企业,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C。2. A【解析】从材料中“使用原动力的工厂、工场却多达20 386家”“使用动力机器的民族资本厂矿仅363家”等信息推断出中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使用大机器生产,而仍在使用手工劳动,从而说明中国企业设备较差,技术相对落后,故答案选A。3. C【解析】从材料中的曲线图B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较快且处在一战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掠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入了“短暂的春天。”故选C。4. D【解析】从图表时间看,主要发生在一战期间,从变化看,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

12、知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答案选D。5. B【解析】图中第6阶段的时间是1937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时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战争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由此答案选B。6. C【解析】据图片所给时间“年”判断,当时正值一战前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发展的春天,、正确;“振兴国货挽回利权”体现中国人的爱国精神,正确。错误在于国共内战发生在4649年与题干“1911年”不符,故选。7. B【解析】根据题干当中“1909年”这个时间要素,排除D项,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新的”“身历其境”排除A、C项,故选B。8. C【解析】

13、由题干中“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可以排除B项;由“(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可以排除D项;由“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可知火车刚刚传入中国,由此可以排除A项。题干中材料反映了火车等西方发明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具备了接纳新生事物的能力。故选C。 9. A10.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897年”,、两项不符,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是在19世纪7090年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是在19世纪中期;项不对,戊戌变法是1898年;因此只有项符合,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正确答案为。 11. C【解析】题干材料有两句话,第一句主要是表述清政府对中国近

14、代报刊业的大规模查禁和迫害;第二句则是外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对中国报刊的查封情况。由此可见,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C。12. 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通过材料“西式衣”等可知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受西方思想的影响。C选项正确。13. A【解析】从材料中“遭到全乡人的反对”“甚至要强迫给他女儿缠足”的信息说明当时中国的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为此答案选A。14. B15. 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鲁迅的文章中体现了当时社会习俗的转变,从直接的称呼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新的变化,联系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取消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15、故答案选C。 16. (1)迅速增加。(2)技术薄弱;资金不足;封建势力的阻碍;市场开发不足。(3)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7. (1)表现:“洋族词”的出现;官员称呼的改变;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透;辛亥革命的影响;崇洋风气日盛。(7分)(2)都是受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变化。(2分)(3)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5分)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

16、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