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面到立体的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948478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6.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平面到立体的艺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从平面到立体的艺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从平面到立体的艺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资源描述:

《从平面到立体的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平面到立体的艺(8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艺术造型的发展陈红帅2013.9.20一、平面造型阶段v原始人类留存下来的洞窟壁画、岩画等谱写了人类最早的艺术篇章。这些作品采用平涂、晕染的方法准确生动的描绘了原始人狩猎及日常生活的场景,开创了美术史上最早的平面艺术。古埃及、希腊、罗马、中国等国的早期艺术虽有差异,但都毫无例外的采用了这一简便的绘画形式,可谓殊途同归。艺术的平面造型阶段可以从史前追溯到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跨度近2万年,可谓发展漫长。平面图像的示意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约公元前15000-13000年v野牛人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v公元1940年,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三个儿童带着狗在追捉野兔。突然野兔不见了,紧追的狗也不见了。

2、孩子们这才发现兔和狗跑进一个山洞,他们带着电筒和绳索也进入洞里,结果发现一个原始人庞大的画廊。它由一条长长的、宽狭不等的通道组成,其中有一个外形不规则的圆厅最为壮观,洞顶画有65头大型动物形象:有2米到3米长的野马、野牛、鹿,和4头巨大公牛,最长的约5米以上,真是惊世的杰作。这就是同阿尔塔米拉洞齐名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维林多夫母神维林多夫母神v这是一尊很小的女性裸体雕像,高仅11厘米。据考证,这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属于奥瑞纳文化期的作品,距今两万年左右。雕像的体积虽然很小,但以肥胖、成熟而有力的形态,显示了宏伟的纪念碑式的气度。v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

3、是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的。因为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只有那些最肥胖、最强壮的女性能生育,能有力量抚养后代,能避免被饿死,所以肥胖是富足、力量和称心如意的象征,它是一种特殊魅力。手持角杯的裸女v在欧洲奥瑞纳文化期发现的人物雕像很多,其中以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为最杰出。古代埃及艺术古代埃及艺术v埃及阿蒙神的箴言:“大水灌溉之处即为埃及,埃芳提尼之居于此而饮其水,此乃埃及人也。”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它东接阿拉伯沙漠,南傍荒瘠的高山,西靠撒哈拉,北临地中海,是块完整而封闭的绿洲。每年6月当红鹤飞临这块狭长的河谷时,尼罗河开始泛滥,到11月大水才消逝,留下一层沃土。七千年前就有人在这块土地

4、上耕作。v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离开躯体飘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人可以复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尸体做成“木乃伊”妥为保存,并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复活。由于担心尸体腐烂就不能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保存下来。国王在阴间称王称霸,也要享受在人间时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墓壁上以供享受。这样就发生、发展了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古埃及狩猎图(公元前24502350年)拉姆赛斯一世墓壁画拉姆赛斯一世墓壁画v在这幅壁画中间是拉姆赛斯一世,他的右边头戴王冠,头部呈鹰形的是荷拉斯神,它是奥西里斯神和伊西丝神之子,他的双眼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成为后来基督的

5、雏形,他是上帝的化身;左边那个长着豺狼头人身的神叫阿努比斯,它是陵墓之神,还负责管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它在阴间审判庭上担任重要角色,他手中握有进入冥世大门的钥匙。这是一幅将国王引入冥世的画。v这尊狮身人面像是在一个软石灰石小丘的基础上雕刻而成的。它雄踞在巍峨的金字塔旁,更为法老的陵墓增添超人间的威仪和神秘感。狮身长240英尺,高66英尺,人面部是哈夫拉法老的理想肖像。这种创造起源于图腾崇拜:把某种动物当成祖先或神加以崇拜,再把法老的面容雕在这种动物身上,这就意味着法老是神的化身,借以显示无上权威。拉蔌荷特普及妻诺佛列特像v拉蔌荷特普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王子,他和妻子诺佛列特的坐像集中体现了埃及王

6、族的雕像规则:人物正襟危坐,双腿并齐,男子右手横陈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女子双手护胸,面容平静严肃,没有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v这两尊像各有不同的美感。王子具有力的健美,妻子主要呈现出纯洁的柔美雕刻的艺术语言极为简练,于概括中见刚柔变化,可谓古王国时期审美理想的典范作品。希腊艺术v真正意义的欧洲美术该从古希腊开始。希腊美术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也被视为爱琴美术的延续。v“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后来创造出许多雕刻艺术杰作的希腊人正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v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

7、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埃皮道罗斯剧场v这个巨大露天剧场是希腊古典后期建筑艺术的最大成就之一。v埃皮道罗斯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沿海的一个城邦。公元前4世纪中期兴建了以最崇敬的医神阿斯枯拉庇乌斯神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露天大剧

8、场。它的设计者是著名雕刻家波里克里托斯的儿子小波里克里托斯。v古希腊剧场起源很早,基本造型是利用山坡地势,观众席逐排升高,呈半圆形,并有放射形的通道。表演区是位于剧场中心一块圆形平地,后面有化妆及存放道具用的建筑物。剧场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自由民集会的地方,因此规模巨大。v掷铁饼者v米隆生于公元前492年,艺术活动于公元前472年到前440年间。v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一望而知是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常常造成不稳定感,所以作者将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支撑辅助,以头为中心两臂伸展成上下对称,从而使不稳

9、定的躯体获得稳定感。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米隆的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的一个支点的重心问题,为后来的雕塑家创造各种运动姿态动作树立了榜样。休息的赫拉克勒斯v哀伤的雅典娜希腊黑绘陶瓶(公元前625600年)罗马艺术v罗马艺术是希腊艺术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本身的艺术并不发达,当罗马人征服了许多文化艺术繁荣的国家,将那里的大量艺术品,尤其是雕塑和绘画当作战利品劫运到罗马,同时还把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当奴隶和人质集中到罗马,这就为繁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据说当时

10、罗马城人口只有6万,而劫得的希腊雕刻艺术品却有几十万之多。正如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所言:“被俘的希腊反使蛮族主人成为俘虏,她把艺术带给了粗野不文明的拉丁姆。”v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奠定了罗马肖像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捧着祖先头像的罗马人v维埃伊的阿波罗v夫妻像v这是在庞贝一家面包铺墙壁上发现的,因此又称面包房夫妻像,这是一幅重要的肖像画。这说明1世纪前后罗马肖像画成就。v画中人物的神态生动、自然,艺术手法质朴,人物形象既形

11、神兼备又立体感很强,是古罗马优秀的现实主义肖像画。新石器时期v阴山岩画 新石器时期战国早期牧马图 西晋(4世纪前半叶)山西太原楼睿墓墓道西壁壁画(6世纪后半)东晋 顾恺之女使箴图 敦煌莫高窟285窟壁画 西魏北魏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v章怀太子墓道壁画 唐中世纪的艺术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绘画形式上依然采用平面的表达方式,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发生缓慢的改变,尤其在文艺复兴的前夜。所谓“中世纪”,就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大约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前后大约一千年。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特点:艺术作品的主题是神。在中世纪的

12、人们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v中世纪的艺术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教堂内部的玻璃镶嵌画二、立体造型阶段v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末v从奇马布埃、乔托等出于本能地摹写自然的偶然运用到达芬奇的新发展并在绘画中的完美应用,透视法几乎历经了从萌芽到盛期的整个文艺复兴的历程.艺术家通过运用透视法则,可以在平面上创造出逼真的立体形象。把真正的三维立体空间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来。v乔托(Giotto,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他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

13、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立体图像的示意v圣经中说,东方三博士得知人类未来的救世主耶稣诞生,即前往耶路撒冷朝拜,以色列希律王得知后甚为恐惧,立即下令将耶稣诞生地的伯利恒地区所有男婴全部杀死,借以灭掉耶稣根除后患。上帝托梦于耶稣义父约瑟,赶快将圣母玛利亚和刚出生的耶稣带往邻国埃及避难,乔托描绘的正是这一情节。乔托这幅画中充满世俗的人情意味。我们所见情景,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抱着孩子骑在驴背上,在丈夫引导下和同路人在乡间山道上行进,这是一幅活生生的世俗画面。画家把神请到了人间,将神变成人。乔托逃亡埃及马赛克镶嵌画v受胎告知v受胎告知是画家安杰利科在40岁左右为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画的壁画中的一幅。

14、画中内容是上帝派天使通知马利亚,说上帝要她受孕生一个儿子,取名叫耶稣,他是未来以色列的王,人类的救世主。这是一幅教堂必有的传统宗教题材画,为很多画家画过。人物被置于真实的透视空间里。埃斯特王族的公主像作为15世纪上半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皮萨内洛在绘画题材上已开始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在技法上逐渐脱离哥特样式。这幅公主侧面肖像描绘得十分工整细腻,尚存哥特遗风,强调装饰美感,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笔触色彩的处理,都显示出一种过渡风格。埃洛特的欢宴 在利皮的画中,已经解决了人和生活环境的透视关系。在埃洛特的欢宴中,画面依平行透视画法,主体人物处在中间,形成视觉对称均衡式构图。这是一幅完全没有神性神

15、迹的现实生活画面。一位画家正在为喂乳的母子画像,有趣的小婴儿像成人似地摆好姿势,作出一副认真的神态,温柔善良的母亲露出丰乳,羞怯的掩盖更显人情味。宗教题材在韦登的笔下只是一个符号而已。韦登的人物造型和环境描绘写实逼真,喜欢透过门窗描绘自然风光,可见画家热爱生活和自然,这正是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韦登圣路克画圣母像米开朗基罗大卫被俘的奴隶v西斯廷壁画创世纪v原罪和逐出伊甸园v米开朗基罗在这个画面上描绘了两个情节: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和被天使逐出伊甸园。在米开朗基罗的笔下,亚当和夏娃除了具有凡人的肉体和情感之处,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画幅中间以蛇和天使盘踞的善恶树将画面

16、一分为二,右面描写亚当和夏娃在蛇诱导下采摘树上的果实,亚当和夏娃既没有偷食的慌张,更没有违背上帝旨意的犯罪感。雅典学派拉斐尔v在雄伟庄丽的大厅里,汇聚着人类智慧的明星,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杰出学者、思想家,古今同堂,自由热烈地进行学术讨论,可谓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天才智慧的精华。画面构图宏大,视觉中心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围绕这两位大哲学家画了 50多个学者名人,各具身分和个性特征。他们代表着古代文明中七种自由学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v画家借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明的赞颂,对未来发展的向往。拉

17、斐尔巴尔达萨雷伯爵像 披纱巾的少女v圣马太感召v基督召唤使徒马太是一个神圣的宗教题材,而在卡拉瓦乔的笔下却是另外一番情景:一群流浪汉们躲在阴暗的类似地下室的屋子里赌博,突然推开门,一束光线射进来,耶稣和彼得进门,手指着人群方向,惊呆的人们回首往外,中间那位老者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似乎在发问:“是召唤我吗?”另一个刚赢钱的人正埋头数钱币,不理会发生的事,画面毫无神圣气氛。这是卡拉瓦乔第一幅宗教画,其实就是一个意大利底层社会的小赌场。抢夺留希波斯的女儿们 鲁本斯v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宙斯和丽达所生的孪生兄弟卡斯托耳和波吕克斯,一个善骑,一个善战,英勇无敌,他们共同爱上了迈锡尼王的两个孪生女儿。v画中

18、所描绘的是传统“抢婚”情节。画面上人物和马匹扭动交错形成一个艺术整体,大轮廓近乎圆形,构成一幅充满生命运动的图案,在地平线上激烈地滚动着。v爱之园v画家40岁时,爱妻勃兰特去世,甚为悲痛,四年后与年仅16岁的海伦富尔曼结婚,又过着幸福生活。这时画家的天才开始朝向往人生欢乐与爱的寓言题材,借以宣泄他对眼前的一片玫瑰色景象的情怀。爱之园是画家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v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伦勃朗v自哈尔斯开创群体肖像画之后,群体肖像画成为荷兰绘画的一种独特形式而流行,26岁的伦勃朗以自己赋予情节性独特的构思和聚光法的艺术处理受到画坛和社会瞩目。v绘画的寓言v这是一幅画家的画室写照,也是维米尔一幅风俗

19、性的自画像。v画中的画家身着荷兰17世纪中期流行的服装,背向着观众正在专心写生女模特儿,那是画家的女儿,她化装成头戴月桂冠、手持长号和书本的女神,迎面的壁面挂着尼德兰的地图,室中悬挂一盏精美的吊灯,厚重的帷幕使近景处在背光里,由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充满画室,画面中心和人物处在阳光下,明暗对比强烈,地平面上铺着黑白相间的地砖,由于透视处理巧妙而造成极强的空间感,观此画如置身其中。v唯米尔到牛奶的农妇荷兰v梅杜莎之筏v19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梅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

20、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半个月后得救的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上岸后又死去2人。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席里柯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v希阿岛的屠杀v1822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属于希腊版图的希阿岛,并血洗掠夺了这个小岛。据说被杀平民有二万三千人,被卖为奴隶的有四万七千人。侵略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v引导民众的自由女神v引导民众的自由女神又名1830年7月27日,取材于1830年革

21、命,那是法国人民最后推翻封建王朝的“光荣的3天”。德拉克洛瓦以象征手法在画面的视觉中心塑造了一位丰硕半裸的女性形象,她一手握枪,一手高举三色旗。她是自由的象征,正在勇敢地领导人民前进去夺取最后的胜利。日出印象莫奈这幅画于1874年4月15日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以这幅画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印象派”由此而得名。v格勒努耶尔v莫奈自幼生活在海边,他热爱大海以至愿在它的波涛中长眠。因此,他的画总显出水的流动和跳跃,映照和变幻着无穷无尽的自然色彩的水,无论是河水还是海水都是波光粼粼,他在许多画面上表现出水的不同面貌和形象。菜园和花树蓬特瓦兹的春天毕沙罗毕沙罗蒙马特大街法国温室

22、里的塞尚夫人 塞尚凡高v衔烟斗的自画像v凡高在阿尔时期的最后岁月,即1889年初,从精神病院刚出院时,借一个难得的神智清醒的时候画了这幅衔烟斗的自画像,是他最辉煌的杰作之一。但画面却隐藏着令人激动而疯狂的情绪,一种面临死亡的可怕情绪。三、立体主义阶段v毕加索与立体主义v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画面中不仅要表现客观对象可视的部分,而且要表现看不见的那一面。从空间上看,这就超出了三维空间的范畴。看到的是有前后,有上下,有重叠、遮挡的六度空间。谢谢大家!v 谢谢!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