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推理MoralReasoningPPT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945496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道德推理MoralReasoning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道德推理MoralReasoning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道德推理MoralReasoning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道德推理MoralReasoning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推理MoralReasoningPPT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道德推理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課程網站:課程網站:HTTPS:/CEIBA.NTU.EDU.TW/1001MORALREASONING第十講:第十講:Capital Punishment一、前言一、前言(一一)兩種爭論:兩種爭論:1.取消死刑:不能殺人、尊重生命的神聖性、尊重人的尊嚴。2.維持死刑:懲罰罪犯、給予謀殺者應有的懲罰、一命還一命、用終極懲罰阻止終極犯罪(謀殺)。(二二)共同接受的基本原則:共同接受的基本原則:不殺人、尊敬人的尊嚴、處罰犯罪者。一、前言一、前言(三三)差異:差異:對這些原則的解釋不同1.維持死刑者:謀殺者的罪行太恐怖,只有死刑才是合適的懲罰。2.取

2、消死刑者:無辜者被處死、執行不力使受刑者遭折磨、對窮人和少數族群被高比例判處死刑的質疑。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一一)名詞定義:名詞定義:1.懲罰:對違法者施加的痛苦或傷害,這是由社會賦予的合法制裁,因為被懲罰者破壞社會正式的規範。2.死刑:處決被官方判決犯有嚴重罪行的人。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二二)有關死刑的資料:有關死刑的資料:1.西方社會自古即有這樣的刑罰,判處死刑的罪行包括:強暴、謀殺、偷馬賊、綁架、叛國、間諜、褻瀆神明、巫術。2.執行的方式包括:古代和中世紀的釘十字架、分屍、燒死、刺死,以及最近兩百年的絞刑、射殺、毒氣、電刑、注射。3.二十一世紀的美國有38州維持對謀殺犯判處死

3、刑,致命的注射是主要的執行方式。(根據Doing Ethics,2008這本書)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4.2003年12月,美國有3374人在死刑名單中,65人被處決,其中41個白人,20個黑人,3個西班牙裔,1名原住民。死刑名單中加州最多,有629名,德州453名,賓州230人。5.有12州及哥倫比亞特區沒有死刑。6.在美國,死刑的執行在過去幾十年有些變化,在1930-1970年代,從最高200人降到1976年的0人,但是1977-1999又從1人升到98人;而2004年又降到59人。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7.過去十年死刑執行人數逐漸下降,和公共支持對謀殺犯判死刑的主張同步。根據蓋洛普民

4、調,1994和2004年之間,美國人支持謀殺犯判死刑的比例在64-80%。8.其它大部分國家(121)都正式取消死刑,或停止使用,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所有的西歐國家都在這個行列。仍然有75個國家和地區維持死刑。2004年全世界執行死刑有90%左右是在中國,據估計中國至少處決3400人。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9.根據國際特赦組織2009年的報告,全世界各國在1977年只有16個國家取消死刑,到2009年則有95個取消所有犯罪行為的死刑,有9個取消一般犯罪的死刑,而不執行死刑的國家(最近十年內沒有執行案例)則是35個,還保留死刑的國家是58個。南韓在2010年2月25日,憲法法庭裁定維持死刑,但是

5、從1997年(1998年金大中就任總統)以來都未執行過死刑。全世界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以2008年為例,全世界估計2390人被處死,其中中國大陸保守估計是1718人,佔總數的72%,伊朗346人,烏干達114人,美國111人,沙烏地阿拉伯102人。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10.根據2010年的統計,美國有35州有死刑,15州沒有死刑。從1976年2010年3月,美國執行的死刑數有1196人,而在死刑判決後,最後有139人被改判無罪。美國的民調顯示,1994年有80%的人贊成死刑,而2006年5月蓋洛普的民調的結果是:支持死刑的人降至65%,在這項民調中問受訪者,如果以終身監禁不准假釋代替

6、死刑,則有47%的還是贊成死刑,48%支持替代方案。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 11.死刑的使用在美國受到幾個指標性判決的影響,1972年最高法院對一個案例宣佈違憲,理由不是死刑本身違憲,而是目前在行政上的方式違憲,因為陪審團在缺乏法律指引的情況下,任意裁定死罪。全國因此停止執行死刑。12.許多州因此修改法令,有些州通過法律只針對特殊的重大罪行強制判處死刑。但是在1976年,最高法院判決強制性死刑違憲。有些州設計判決指引,提供給法官和陪審團思考是否給予死刑,而最高法院稱這樣的做法合憲。這等於死刑又恢復。二、議題背景二、議題背景 13.最近法院禁止對特殊的犯罪者處死,譬如對智障者、十八歲以下者。1

7、4.一個重要的法律傳統是區分死刑的類別:一級謀殺、二級謀殺和殺人。(1)一級謀殺有幾個要件:a)預謀。b)重大犯行,如携械搶刼、綁票或強暴。c)涉及特殊情境,如造成許多人死亡,或造成兒童或警察的死亡。(2)二級謀殺是沒有預謀,但有某種程度的意圖。(3)純粹殺人行為則沒有預謀和意圖,譬如酒醉或情緒高亢的殺人。在美國,通常只有一級謀殺會被判死刑。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一一)結果論:結果論:支持和反對死刑的論證論證論證:1.支持死刑:(1)避免再犯罪:無期徒刑者會殺害其他犯人和警衛,或越獄而危及社會。(2)嚇阻作用:使潛在的罪犯卻步,J.S.Mill認為死刑是最有效的犯罪嚇阻手段。三、道德理論三

8、、道德理論 2.反對死刑:(1)死刑能避免殺人、嚇阻潛在罪犯的觀點,缺乏經驗證據,即使支持死刑者都同意,有關嚇阻效果的研究是衝突的或不具決定性的。(2)進行這類研究的主要困難在於:許多變數需要控制,才能得到可靠的結果。即使社會科學家可以找兩個幾乎相似的區域,一個有死刑,另一個沒有,藉以比較謀殺發生率。但是實際上很難排除其它外在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因為謀殺率不只和刑法制度相關,也可能受到許多其它變數的影響:失業率、文化習俗、道德信仰、政治氣候、媒體效應、致命武器取得、犯罪史、所得。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論證論證:1.支持死刑:基於普通常識 (1)大部分人希望遠離監獄,較長的刑期對潛在罪犯的嚇

9、阻效果較佳。(2)死刑具有最佳嚇阻效果,理由是:a)大部分罪犯評估犯罪活動的利益和風險,而且越來越多人被較輕罪刑的行為吸引。b)事實顯示死刑具最大嚇阻作用,因為許多被判死刑的人,想盡辦法延遲判決或降到較長的刑期,而無期徒刑者不會這樣做,這表示罪犯害怕死亡甚於終身監禁。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2.反對死刑:(1)即使死刑的懲罰比終身監禁重,這並不導得它的嚇阻作用較佳,終身監禁的嚇阻效果可能和死刑一樣有效。(2)死刑的威脅可能促使潛在罪犯不是避免殺人,而是儘量不要被逮到。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論證論證:1.支持死刑:(1)我們的選擇是使用死刑或不使用死刑,即使我們不知道哪一種具有較佳的嚇阻作用,

10、仍然必須選擇其中的一種。(2)如果我們選擇死刑,我們所冒的險是殺害謀殺犯,拯救無辜的生命;如果我們取消死刑,我們冒的險是無辜受害者的死亡,救了謀殺者的生命。(3)如果一定都要冒險,所冒的險最好是謀殺者的生命,而不是無辜者。(4)因此我們最好是保留死刑,我們沒有權利為了救謀殺者一命,而讓許多未來無辜的犧牲者冒險。相反的,我們的道德義務是:冒著死刑執行可能對嚇阻犯罪無效的險。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 2.反對死刑:(1)上述論證的效益計算不完整,它沒有考慮死刑可能鼓勵而非嚇阻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因為暴力犯罪者知道他們可能被判死刑時,可能採謀殺的方式避免被逮到。(2)死刑對社會產生的效果是:社會變得殘

11、酷,它使得殺人在道德上和心理上似乎較能接受,因此處決人可能造成的傷害大於好處。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論證論證:1.反對死刑:(1)終身監禁的幸福總量大於死刑,終身監禁可以避免謀殺犯再殺人,因而提升社會福祉,而且也不會衍生死刑制度內在的缺點和痛苦。(2)死刑的判決耗費昂貴的社會資源。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 2.支持死刑:(1)有關死刑審判的成本計算不正確且不公平。(2)非結果論的回應:如果死刑是一個正義的懲罰,則和其成本多少並不相關。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二二)非結果論:非結果論:支持和反對死刑的論證論證論證:基於生命權的論證 1.反對死刑:(1)訴諸基本的道德原則:死刑涉及的不是社會效

12、益,而是危及人的價值和尊嚴。(2)每一個人都有生命權,即使是重犯也有,所以死刑違反他們的生命權。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 2.支持死刑:(1)人確實擁有生命權,但是這個權利不是絕對的,有時候它可以被較好的理由所超越。譬如:當你生命受到威脅時,道德上允許你為了自衛而殺害侵犯者。(2)謀殺者先以非人性的方式待人,所以對生命權貶抑的說法是倒果為因。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論證論證:基於公平或正義的論證 1.反對死刑:刑法制度本身是不正義的,有時候會處決無辜者,由於死亡是無法恢復的,處決無辜者是最大的不正義,因此我們應該廢除死刑。2.支持死刑:處決無辜者的錯誤不是來自死刑制度的本質,而是刑法程序的缺失

13、,所以該關心的是盡可能改善刑法程序,而不是廢除死刑。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論證論證:報應論(retributivism)1.支持死刑:(1)違規者應該被懲罰,懲罰應和他們罪行的嚴重程度成比例。如果違規者不被懲罰,正義沒有實現。(2)兩種報應論:a)一報還一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b)比例報應論:懲罰必須反應罪行,但不一定要以相同的行為懲罰罪犯。譬如:多條人命的謀害者,不必讓他死去活來很多次。對強暴犯的懲罰也不是讓他被受害者或他人強暴。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 (3)報應論和黃金律(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你怎麼待人)具有相近性,都是強調人的平等性,它可以有兩種進路(approach):a)黑格爾

14、式的:罪行破壞人的平等,報應論的懲罰是以解消罪行的方式恢復平等。b)康德式的:尊敬一個人,指的就是把他當成理性的行為者,能夠自由選擇及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理性行為者對別人所做的,等於授權給他人也對他這樣做。所以公平地懲罰人(給予他們應有的報應),是承認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負責任的人。因此死刑不是對人的尊嚴的冒犯,而是肯認。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 (4)黑格爾和康德出發點不同,前者基於受害者和罪犯是平等的,而後者則從罪犯是理性存在者,他的所做所為等於授權給受害者對他施加相同行為。但兩種進路最後的結論是一致的:人的平等和理性蘊涵罪犯罪有應得,而其受害者有權施加他同等的痛苦。(5)值得注意的是,報應論主

15、張懲罰罪犯是一種權利,但不是一個責任,否則我們將有一個責任對所有理性人做任何他們對別人所做的,不論好壞。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 2.反對死刑:(1)即使報應論是對的,懲罰罪犯是一種權利,但是受害者或國家是否該執行這個權利,至少確定的是有些罪行不宜一報還一報,譬如:強暴、嚴刑拷打、多起冷血謀殺犯。也就是說有些罪行只能採比例報應論,是否處決一個人可能也應屬於這類。(2)兩種違反一報還一報的情形:道德上偏離和實踐上偏離。冷血殺人包含令人震驚的成分,這個成分在懲罰罪犯時無法複製,所以實踐上不可能真正一報還一報。對強暴的懲處則是道德上偏離。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 (3)比例報應論並沒有違反報應原則,

16、但卻是基於社會其它的道德考量而不採取一報還一報的方式,因此我們有理由把死刑執行視為和強暴、嚴刑拷打這一類。理由如下:a)這些行為都是非常恐怖的行為,作為一個社會我們拒絕和罪犯一樣,做同樣的行為,這傳遞的訊息是:我們是一個文明的社會。b)文明進步的特點是:我們對自己痛苦和對他人受折磨的容忍度降低。文明擴大我們同理心所涉及的人群,拒絕複製恐怖行為顯示我們的文明水準,也表示我們願意繼續文明化的工作。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c)拒絕對罪犯嚴刑拷打或折磨,不只表示我們不對自己同胞“做什麼”,也表示“我們”不想對自己同胞做什麼,因為施加這種刑罰的人必須要有鐵石心腸,才能抗拒受懲罰者身體折磨、心志崩潰的乞求

17、,而一個社會具有這種心腸的人,並不應該炫耀。d)嚴厲的肉體懲罰都應禁止,為何鞭刑比坐牢更可怕?雖然坐牢對罪犯的代價可能更高。因為坐牢是一種反思的痛苦,而鞭刑則是身體的痛苦,它會使身心都處於極度的恐懼中,George Orwell對身體痛苦的認知是,你只能希望一件事:它應該停止。三、道德理論三、道德理論e)拒絕處決謀殺者,即使他們罪有應得,這表示文明人不會對自己同胞做這種恐怖的事,如果把這個訊息大聲、清楚地傳遞出去,長期會有助於對謀殺的厭惡,只要這個想法深入民心,這對謀殺會具有嚇阻作用。f)廢除死刑是當代國家文明化使命的一部分。四、道德論證四、道德論證(一一)反對死刑的論證:反對死刑的論證:1.

18、如果死刑制度歧視弱勢族群,則它是不正義的。2.如果死刑是不正義的,則它應該被廢止。3.死刑制度歧視弱勢族群。4.因此應該廢止死刑。四、道德論證四、道德論證(二二)討論:討論:1.這是一個有效論證。2.前提1和前提2是道德命題,然而前提3則是一個經驗命題,這個前提的內容可以是任何一個少數族群。3.前提3是真的嗎?這個前提更精確的意思應該是:死刑的行政過程歧視弱勢族群。許多反對死刑者認為這個前提是正確的,他們認為弱勢族群被證明犯有謀殺罪,比強勢族群更可能被判死刑。證據是什麼?四、道德論證四、道德論證4.前提1也可以更明確地寫成:如果死刑的行政過程歧視弱勢族群,則它是不正義的。(1)直接解讀這個命題

19、,支持或反對雙方似乎都可以接受,採用偏頗的方式應用死刑確實是不正義的。(2)許多反對死刑的人則有不同的解讀,他們認為,如果死刑的行政過程歧視弱勢族群,則死刑本身就是不正義的。有些主張死刑的應用根本不可能公平,死刑的行政過程在本質上就不正義;有些則認為死刑和死刑的行政過程根本無法分開。(3)反對這種解讀的人認為,反對死刑者錯失一個重要的區別:懲罰制度行政上的不正義並不導致懲罰本身的不正義。四、道德論證四、道德論證5.前提2也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成:如果死刑的行政過程是不正義的,它應該被廢止。(1)這個命題也會產生和前提1一樣的模糊性。反對死刑者認為,死刑在應用上的不正義等於是對死刑本身的一個指控,所以死刑應該廢止。(2)不同意這種解讀的人,可以提出和前提1相同的論證。四、道德論證四、道德論證(三三)修正過後的論證:修正過後的論證:1.如果死刑的行政過程歧視弱勢族群,則它是不正義的。2.如果死刑的行政過程是不正義的,則它應該被廢止。3.死刑的行政過程歧視弱勢族群。4.因此死刑應該被廢止。四、道德論證四、道德論證(四四)討論:討論:1.這個論證的關鍵在於:死刑制度的不正義是否等同於死刑本身的不正義,如果反對死刑者能證明這一點,這個論證更可能成立。2.支持死刑者可以同意死刑的應用歧視弱勢族群,這種差別待遇是不正義的,應該修正或取消,但他們仍然相信死刑是道德上可以允許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