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944306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6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资源描述:

《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测绘师讲稿(下篇)(2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广东省测绘学会 彭先进2011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应 试 辅 导下 篇2第二科目测绘综合能力暨第三科目测绘案例分析下篇内容3q第二科目 测绘综合能力【考试目的】考察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测绘专业技术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测绘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测绘专业之间综合性问题的能力。q第三科目 测绘案例分析【考试目的】考察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测绘综合能力科目在实务应用时体现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际执业能力。4q第三科目 测绘案例分析【考试内容】本科目考试内容参照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综合能力两个科目的大纲。特别注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地图编制、地理

2、信息系统工程、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的实务应用。5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1q根据国家、区域和工程测量的不同需求,优化设计满足要求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卫星定位控制网、边角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重力控制网等空间框架基准,并应充分考虑到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的要求。6q某点的高程异常是指该点的大地高与()之差。A正高B力高C地区力高D正常高D7q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法定高程系统是()。A大地高系统B椭球高系统C正高系统D正常高系统D8q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A旋转椭球面B水平面C水准面D参考椭球面C9qA级GPS网用于建立国家一等大地控制网,进行()。A地球动力学研究B地壳形变测量C精密

3、工程测量D卫星精密定轨测量E建立地方坐标基准框架ABD10q下列属于地心坐标系统的有()。A1954北京坐标系统B1980西安坐标系统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D新1954北京坐标系统EWGS-84CE11大地测量案例(大地控制网)任务概况:某区域现有的大地控制网是采用传统的天文测量与三角/导线测量等方法建立的,目前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求。目标: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逐级控制的原则,利用GPS技术建立大地控制网,为“数字区域”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为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建设、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等提供基础性测绘服务。121、计算题。本案例中,需设计GPSB级点点位28

4、点,其中新埋点20点,利用旧标志8点;设计GPSC级点点位229点,其中新埋点119点,利用旧标志110点;其中GPSB级点埋设为基本标石,C级点为普通标石。GPSB级网观测采用基于连续运行站的同步观测模式,要求每点观测3个时段,每时段不少于,GPSC级网采用基于连续运行站的观测模式,要求每点观测不少于2个时段,每时段4h。GPSB级网观测要求联测测区及周边的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点4个(不包含在设计点位中),GPSC级网的观测至少需要联测10个GPSB级网点。生产单位现有GPS接收机12台,作业人员、车辆等能够满足12台接收机同时工作。13数据处理是要求收集测区及周边5个GPS连续运行

5、站点的数据一同进行数据处理。城市困难类别按类计算。(1)请计算所需的工程总费用(包括内外业)是多少?(2)不考虑迁徙时间,且每天每台仪器观测一个点,采用12台仪器同时作业的点连接观测模式,先观测GPSB级网,再观测GPSC级网,则该工程的外业观测(不包括选埋)需要多少时间?14工程总费用计算1516工时计算同步环个数为不小于(n1)/(m1)的最小整数,其中n为设计观测点数,m为同步仪器总数;观测总天数位点观测所需天数同步环个数。GPSB级网的观测点总数为32点,每点观测3天3夜,用12台仪器同时作业,采用点连接的观测模式,每个同步环间需要重复观测1个点,则需要观测3个同步环。则B级网观测总天

6、数为339天。GPSC级网的观测总点数为239点,每点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4h,且每天每台仪器可观测1个点,则C级网需要观测23811,所以最少22天综上所述该项目需要31天能够完成外业观测工作。17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2q根据不同作业区域的地质、环境、地物以及气象等情况,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点(站)址,并建造适合该区域的测量标志。18q在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中,把()作为主要质量控制标准。A精度B可靠性C时效性D费用E测量技术ABD19qGPS网点位应均匀布设,所选点位应满足()条件。AGPS观测B天文大地观测C三角网联测D水准联测E导线网联测AD20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3q根据控制网的布设

7、情况,编写实施方案,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检验,并依据设计的作业方法进行外业观测。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获得合格的观测成果。21q下列属于GPS外野观测数据质量检核主要内容的是()。A同步观测环闭合差B各时间段的较差C复测基线长度差D精处理后基线分量及边长的重复性E独立环闭合差及附和路线坐标闭合差ACE22q水 平 角 观 测 一 般 采 用 的 方 法 有()。A方向观测法B往返观测法C分组方向观测法D全组合测角法E对向观测法ACD23q在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若不输入棱镜常数和大气改正数,则()测量值。A影响水平角,不影响竖直角B不影响水平角,影响竖直角C影响

8、水平角和竖直角D不影响D24q下列不符合GPS观测作业要求的是()。A架设天线要严格整平对中,天线定向线指向磁北B在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天线高,读数精确至C严防人或牲畜碰动仪器、天线或遮挡卫星D雷雨过境时应关闭接收机并卸下天线E若观测手簿没有现场填写,事后必须补记BE25q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倾斜,则其读数值()。A当前后倾斜时增大B当前后倾斜时减小C当左右倾斜时增大D当左右倾斜时减小E不变AC26q以下可以减弱三角高程测量中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的措施有()。A对向观测B提高观测视线高度C利用短边传算高程D延长观测时间E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ABCE27q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

9、或削弱()。A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B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C大气折光误差D阳光照射产生的误差E水准尺分划误差ABC28q简述B级、C级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规定。GPSB级网观测要求: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0;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20颗;观测时段数3;时段长度23h;采用间隔为30s。GPSC级网观测要求: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6颗;观测时段数2;时段长度4h;采用间隔为1030s。29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4q根据观测方法和工程项目的要求,选择经过验证、可靠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外业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应符合设计的要求。30q高差闭

10、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成比例分配。A高差大小B测站数C水准路线长度D水准点间方向角E站点高程BC31q地面某点的经度为E8532,该点应该在三度带的第()带。A26B27C28D29D32q水准测量的精度可以用每公里高差中数的()来评定。A单位权中误差B偶然中误差C理论闭合差D全中误差E往返闭合差BD33q精密水准测量概算中计算工作包括()。A水准标尺每米长度误差的改正B正常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C水准路线闭合差计算D高差改正数的计算E概略高程表的编算ABCD34qGPS网平差流程内容包括()。A基线向量提取B复测基线长度差计算C三维无约束平差D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E质量分析与控制ACDE35大地测

11、量考试基本要求-5q根据卫星定位控制网的特点,依据工程需要进行似大地水准面(或高程异常模型)的精化工作,完成卫星定位三维控制网的建设。36大地测量案例(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任务概况:通过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利用GPS技术结合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已成为高程测量的一种方式。为适应GPS技术以及CORS站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某市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利用GPS技术和水准测量技术,在已有加密重力资料、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力、地形数据及GPS水准数据的处理,精化该市似大地水准面,涉及测区面积约5000km2。37目标:某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目标是综合利用重力资

12、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成果,采用物理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应用移去恢复技术确定该市区域性精密似大地水准面。本项目外野工作内容主要包括:GPSC级点选埋50点,GPSC级点观测100点,GPSC级点三等水准联测1000km,外业成果整理、归纳。38指标要求:GPSC级网相邻点基线水平分量中误差不超过10mm;相邻点基线垂直分量中误差低于20mm。三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为3mm,每千米的全中误差为6mm。似大地水准面分辨率2.52.5,似大地水准面精度。391、计算题依据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本项目的标石选埋、GPS和水准观测、数据处理成本费用额定如下:GPS普通标石选埋为元/点;

13、三等水准观测为元/km;GPSC级点观测为元/点;三等水准数据处理为元/km;GPSC级点数据处理为元/点;似大地水准面计算为元/km2。40面积不足1000km2的,按1000km2计算。对精度5cm而面积超过10000km2和精度5cm而面积超过100000km2的,其面积超过部分按上述相应定额的20%计算。假设GPSC级点观测时,综合考虑各种情况下,每观测一个点需要技术人员2人,1个工作日,1套观测设备。41请进行下列计算:(1)所需要的外业总经费,包括标石选埋和外业观测。(2)所需要的数据处理总费用。(3)若20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GPSC级点观测工作,需要最少投入的技术人员观测设备数。

14、2、简答题(1)简述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2)简述似大地水准面精度检验原则和精度评定方法。421、计算题(1)标石选埋费用为元/点50点元;GPSC级点观测费用为元/点100点元;三等水准观测费用为元/km1000km元;综上所述,共计元。43(2)GPSC级点数据处理费用元/点100点元;三等水准数据处理费用为元/km1000km23600元;似大地水准面计算费用为元/km25000km2元;综上所述,所有数据处理费用为元。44q(3)根据题中假设,每观测一个GPSC级点需投入技术人员2名,1个工作日,观测设备1套。若20个工作日内完成100个GPSC级点观测工作,则每个工作日至少完成5

15、个,因此需要至少10名技术人员,观测设备5套。452、简答题(1)高程异常控制点布设原则: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均匀分布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区域。高程异常控制点应具有代表性,点位分布应该顾及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地形类别区,点位在不同地形类别区应占有一定比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丘陵和山地等地形变化剧烈地区应适当加大高程异常控制点分布密度。各级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宜利用不低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中规定精度的大地控制网点和水准网点。46(2)检验点布设原则检验点的点位应分布均匀,在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别以及有效区域边缘地区均应布设检验点;应采用未参加似大地水准面计算的实测高程异

16、常点作为检验点。国家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0km,检验点总数不应少于200个;省级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100km,总数不应少于50个;城市似大地水准面相邻检验点的间距不宜超过30km,总数不应少于20个。47检验点与用于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高程异常控制点间的距离不应小于似大地水准面格网间距。检验点应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条件。在利用旧点作为检验点时,应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以及是否满足GPS观测与水准联测,符合要求方可利用。48检验点数据处理原则:GPS数据处理按照GB/T183142009的要求执行;水准数据处理按照GB/T128972006

17、和GB/T128982009的要求执行;按公式计算检验点的实测高程异常;利用检验点的大地坐标和拟合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各检验点的高程异常。似大地水准面精度评定:由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的各检验点高程异常与其实测高程异常不复制计算的中误差,作为似大地水准面精度。49大地测量考试基本要求-6q根据作业区域的坐标系统情况,进行坐标系之间的分析,确定不同等级、不同年代控制网间的相互关系。50大地测量案例(坐标转换)任务概况:根据某地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工程设计要求,在该地区建立高精度的GPS控制网,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迫切需求。然而该地区原有的测绘成果大都为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为了使高精

18、度的GPS网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原有测绘成果,需要将GPS控制网成果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目标:将GPS控制网成果转换为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51采用二维转换模式至少应选取()个以上的重合点。A1B2C3D4B5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平面四参数模型中的参数()。A平移参数 B旋转参数C投影参数D尺度参数A53q简答题:简述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计算流程。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计算流程如下:(1)收集整理转换区域内重合点成果。(2)分析选取用与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的重合点。(3)确定坐标转换参数计算方法与坐标转换模型。(4)根据确定的转换方法与转换模型计算坐标转换参数。(5)分析重合点坐标转换残差,根据转

19、换残差剔除粗差点。(6)坐标转换残差满足精度要求时,计算最终的坐标转换参数,并估计坐标转换参数精度。(7)根据计算的转换参数计算待转换点的目标坐标系坐标。54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1q根据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分类,选择布设方案,确定施测方法。55q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步骤,一般为()。A工程立项、选点埋石、观测和项目验收B选点埋石、精度估算、观测和成果检验C踏勘选点、设计、观测和项目验收D设计、选点埋石、观测和平差计算D56工程控制网案例q工程控制网建立过程q设计选点埋石观测数据处理问题:在现场采集数据之前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设计:资料收集、图上规划、现场踏勘、图形和基准设计、观测纲要设计、精

20、度估算、成本预算选点埋石q各种版本教材的叙述不尽相同,基本是按前期准备、外业观测、内业处理三个阶段划分。57工程控制网案例q工程控制网施测方案设备选择: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观测方案(参阅相关规范)q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边角控制网:平差计算GPS控制网:预处理、基线解算、平差计算、坐标系统转换高程控制网:水准网、三角高程、GPS高程58工程控制网案例q工程控制网布设应提交成果技术设计书仪器检验校正资料控制网图外业测量记录平差计算及坐标成果质量检查报告相关电子文档控制网是一切测量的基础,这方面的案例看来是必考无疑哦!59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2q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需要,选择测图比例尺和基本等

21、高(深)距,确定测图方法和生产流程。60q为了满足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矿总图管理、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使用地形图的要求,测图比例尺应选用()。A1 10000B1 1000或1 500C1 5000D1 2000B61q当前工程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可分为()。A大平板仪数字测图、全站仪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成图B大平板仪数字测图、全站仪数字测图、GPSRTK测图C平板仪数字测图、基于GPS的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成图D全站仪数字测图、基于GPS的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成图D62q工程地形图测绘中,地形图的地形类别分为()四类。A平坦地、丘陵地B平坦地、山坡地C山坡地、高山

22、地D山地、高山地AC63q按照现行技术规定,采用数字测图方法时,1 500比例尺地形图的图根控制点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应少于()个。A150B4C16D64D64大比例尺测图案例q地形图测绘的作业流程前期准备:接受任务、资料收集、野外踏勘、技术设计控制测量:基本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野外数据采集内业成图质量检查成果验收q注意与传统白纸测图的区别;各教材叙述不一定相同,应理解基本流程。65q地形图的地形要素指什么?等高线有什么特征?答:地形图的地形要素包括各种地物(以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表示)、地貌(以等高线表示),图内注记要素和图廓整饰要素。q等高线的特点主要包括: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

23、高程相等;等高线必定是一条闭合曲线;除悬崖绝壁外等高线不能相交或者重合;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急66q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常用哪些方法?简述一种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答:常用图根导线测量或GPS RTK测量。图根导线测量作业流程:收集测区控制点资料、现场踏勘布点、导线测量观测、内业计算、成果整理。67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3q根据规划的法律法规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城镇规划定线与拨地测量的实施方案。68q进行定线测量和拨地测量时,要求定线中(轴)线点、拨地界址点相对于邻近高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A不大于B不大于C不大于D不小于A69q拨地测量工作的依据是()。A规划用

24、地红线图B规划用地定线图C规划用地拨地红线图D规划用地拨地验收图C70q城镇规划测量主要包括()。A定线测量B竣工程量C拨地测量D规划监督测量ACD71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4q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确定测绘内容,选择测量方案。72q市政工程测量是指道路、桥梁、管线、地铁、轻轨、磁悬浮、市政管线等城市公用设施工程在设计、施工、竣工和运营各个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按工作内容来分一般包括()等。A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放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B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C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D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放线测量、验线测量C73q立交桥工程具有线形结

25、构复杂,施工精度高的特点。为施工方便,一般选择独立坐标系统,并将原点选在()上。A立交桥的几何中心B工地的几何中心C工地以外的西南角D工地以外的东北角C74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5q根据精密工程的特点,对项目设计书的控制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估。75q精密工程测量是指绝对测量精度达到()量级的测量工作。A百万分之一B107C毫米或亚毫米D微米C76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6q根据线路工程的特点,确定工程初测和定测的方案。77q曲线测设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有()。A极坐标法、坐标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等BGPSRTK测量法、极坐标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等C极坐标法、后方交会法、坐

26、标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等D极坐标法、前方交会法、坐标法、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等A78q线路的()以中柱当里程为横坐标,以其高程为纵坐标绘制。A横断面图B带状地形图C纵断面图D纵横断面图C79q线路竣工程量的内容包括()。A中线测量B纵断面测量C高程测量D横断面测量ACD80q线路初测是线路初步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其外业工作包括()。A线路选线测量B线路平面控制测量C线路高程测量D地形测量BCD81线路设计与测量的关系路基设计、计算工程量路基设计、计算工程量设计路线坡度设计路线坡度设计路线中线设计路线中线1:51:5万图上选线万图上选线平面控制测量、高程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带状地形图测量、带状

27、地形图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施工测量施工测量线路设计线路测量平面设计踏勘竖向设计定测初测放样竣工测量竣工测量82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7q根据地下管线工程项目要求,收集现状管线资料,实施现场调查程序,选择探测方法,确定探测仪器设备。83q地下管线测绘的工作内容包括()。A地下管线点平面位置测量B地下管线点高程测量C地下管线埋深测量D地下管线属性数据采集ABD84q地下管线探测方法明显管线点实地调查法(测井法)隐蔽管线点物探调查法(探测法)复杂地段开挖调查法(坑探法)85q地下管线的实地调查有哪些方法?答:地下管线实地调查的方法有测井法、探测法和坑探法。测井法是量取检测井面

28、到管外顶和管内底、沟内底的埋深,量取井中心到管中心线的偏距。探测法是利用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各种管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及埋深。坑探法是通过开挖进行实地调查和量测。86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8q根据施工项目对施工测量的要求,选择施工测量方案,确定施工测量的方法和仪器设备。87q为 了 计 算 平 面 位 置 放 样 数 据,()。A应有一个以上的控制点,且放样点坐标已知B应有两个以上的控制点,且放样点坐标已知C应有三个以上的控制点,且放样点坐标已知D应有四个以上的控制点,且放样点坐标已知B88q建筑物各施工层的标高是由底层()传递。A高程控制点B水准基点C0标高D地面标高C89施工测量案例q测量方

29、案q仪器设备:平面坐标放样、高程放样、垂直度放样q测量方法:直接放样、归化法放样;方法、仪器q提示:把施工测量与所服务的对象(工程)联系起来考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测绘工作与之配合,提供服务。90q试比较在施工放样测量中使用全站仪和GPS RTK的异同、各自优势和使用场合。全站仪放样要求测站与放样点之间通视,其放样精度随视距长度增加而降低。而GPS RTK放样时不需要彼此通视,能远距离测设点的三维坐标,精度均匀。高精度全站仪放样可以达到毫米级,高于GPS RTK放样。因此,在需要高精度放样、室内或地下工程放样时,只能采用全站仪放样;在野外GPS信号良好、点位精度要求为厘米级时采用

30、GPS RTK放样更有优势。91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9q根据隧道测量贯通精度,设计隧道测量的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方案。92q隧道与地铁工程的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首选()。A精密导线测量B三角测量CGPS定位测量D边角测量C93q陀螺经纬仪是一种将陀螺仪和经纬仪结合在一起的仪器,它可以用来测定()。A大地坐标B子午线收敛角C坐标方位角D大地方位角D94q为了提高隧道工程的横向贯通测量的精度,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A提高导线边长测量精度B加测陀螺定向边C尽可能增大导线边长D采用三架法测量BCD95q井下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A钢尺丈量B导线测量C水准测量D三角高程测量CD96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

31、10q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分类,选择变形和形变的观测方案,确定观测的方法与操作规程及所使用的仪器设备。97q变形测量的目的之一是获得变形体的空间位置随()变化的特征。A外力B温度C时间D外力、温度和时间C98q一般认为,如果观测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A1/101/20B1/21/3C1/201/30D1/51/10A99q观测时不需要接触被监测物体的变形测量方法是()。AGPS方法B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C激光扫描方法DInSAR方法BCD100q高精度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应该同时顾及网的()。A强度B精度C可靠性D灵敏度B

32、CD101q变形测量方案技术设计书应该包括变形测量的内容、精度级别、基准点与变形点布设方案、()、提交成果内容等。A观测周期B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C观测成本D数据处理分析方法ABD102变形监测案例q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监测内容、精度级别网点布设: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观测周期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建模分析提交成果内容:技术设计书、观测网点布置图、仪器检验资料、观测记录、内业计算资料、成果质量评定、变形分析和预报103工程测量考试基本要求-11q根据竣工测量的要求,确定工程的测量技术方案。104q与地形图测绘相比,竣工程量成果()。A精度更高,内容的详细程度

33、一致B精度一致,内容的详细程度更高C精度一致,内容的详细程度一致D精度更高,内容的详细程度更高D105q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步骤是()。A建立控制网、细部测量和编绘竣工总图B选择图幅大小与确定比例尺、绘制底图和编绘竣工总图C建立控制网、选择图幅大小与确定比例尺和编绘竣工总图D选择图幅大小与确定比例尺、细部测量和编绘竣工总图B106q工业厂房及一般建筑物的竣工程量内容包括(),并附房屋编号、构层数、面积和竣工时间等资料。A布设竣工测量控制网B测设房屋轴线C测量房角坐标D测量各种管线进出口的位置和高程CD107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lq根据项目要求确定的成图方法选择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确定分幅

34、及编号方法,确定基本等高距,确定成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108q航测立体测图的方法有模拟法、解析法和()立体测图。A数字化B解析空三导入C先外后内D先内后外A109q航测立体测图在等倾斜地段,相邻两计曲线间隔距离在图 上 小 于()时,可只测绘计曲线,首曲线可以插绘。A3mmB4mmC5mmD8mmC110q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作业过程中的主要精度指标内定向和相对定向的残余上下视差q(相对定向阶段);同一航带模型连接较差S、Z(相对定向阶段);同一区域网相邻航带间同名公共点坐标较差(绝对定向阶段);区域网内基本控制点残差(绝对定向阶段);区域网内多余控制点较差(绝对定向阶段);相邻区域网间同名公共点

35、坐标较差(区域网接边阶段)。111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接边要求 同地形类别的相邻图幅、航线、区域网之间公共点接边,平面和高程较差均不应大于规范的规定,取中数作为最后使用值。与已成图或出版图接边,当较差小于规定限差的1/2、且小于规定限差时,以已成图和出版图为准;当较差大于规定限差的1/2、且小于规定限差时,应取中数作为最后使用值。超过限差时,应认真检查原因,确定是已成图或出版图错误,可使用正确的单值,并在图历簿内注明备案。不同地形类别接边时,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最大不超过图上。高程较差不应大于两种地形类别加密中误差之和,最大不超过和的倍。112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2q根据项目要求确定

36、的测区,进行摄区划分,提出满足成图要求的影像质量要求及摄影比例尺,获取影像资料;确定对影像资料进行辐射分辨率调整和整体匀色的技术要求,确定影像资料的处理方法。113q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 资料准备野外像点的转刺,内业加密点的选点观测相对定向平差计算区域网接边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上交 114q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应提交哪些主要成果?q观测与平差计算成果数据文件(起算数据文件、像点坐标原始观测文件、整体平差后的像点大地坐标文件、区域网外方位元素文件)。q精度评定文件。1.辅助成果(测区区域网分区图、区域网略图、成果检查报告和技术总结)。115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3q根据项目要求和影像资料

37、情况,实施航空摄影测量的航区划分、像控点布设、像控点选刺及测量和外业调绘等工作。116q像片外业调绘时要进行综合取舍,成 图 比 例 尺 大 时,综 合 时 应()。A多取少舍少综合B少取多舍C不变D少取多综合A117q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中,使用立体转点仪转点、选刺点时,刺孔的大小和误差均不应大于()。ABCDC118q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cm。A0.51BC1.52DC119q像片外业调绘过程中,对新增地物的处理是()。A一般在调绘后进行补测B必要时进行补测C必须在调绘时进行补测D方便时进行补测 C120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4q根据项目要求,对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

38、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栅格地图的生产提出成图技术要求,实施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内业测图和编辑等工作,并进行质量管理。121q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几何精度检查和()检查。A整饰质量B元数据C附件质量D影像质量D122q数字线划图DLG是现有地形图上基础地理要素分层存储的()数据。A数字高程B矢量C栅格D影像B123q4D产品通常是指()。ADLGBDEMCDSMDDOMEDRGABDE124q数字高程模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等几种。A内插DEMB等高线自动生成C规则矩形格网DEMD不规则三角网(TIN)E扫描矢量化CD125q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采集方法有()等几种。A航空摄影测量

39、法B利用空间传感器方法C规则矩形格网DEMD不规则三角网(TIN)E地图扫描矢量化法ABE126q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的方法有()等几种。A航空摄影测量法B航天遥感测量法C数字微分纠正D单片微分纠正E地图扫描矢量化法AB127q正射影像图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等几个方面。A接边精度检查B色彩均衡检查C几何精度检查D反差及亮度检查E影像质量检查CE128qGB/T183162008要求二级检查是指()。A自查B互查C过程检查D最终检查E生产委托方的检查CD129q数字线划图DLG是现有地形图上基础地理要素分层存储的矢量数据,包括()等信息。A高程信息B空间信息C坐标信息D属性信息E图形信息

40、BD130q像 点 坐 标 的 系 统 误 差 主 要 由()引起。A摄影材料变形B摄影物镜畸变C大气折光D地形起伏E地球曲率ABCE131q卫星影像数据与常规航空影像数据有什么不同?卫星影像一般至少包括45个波段,其中全色波段的分辨率大于多光谱波段。卫星影像是按景存储的,单景卫星影像的面积要比单张航空像片大许多倍。大部分的卫星影像没有立体像对,影像之间的重叠度较小。132正射参数设置正射纠正正射影像镶嵌图幅影像裁切航空摄影测量法 波段选择正射纠正航天遥感测量法DOM的制作133DOM生产o 资料准备资料准备o 色彩调整色彩调整o DEM 采集采集o 影像纠正影像纠正o 影像镶嵌影像镶嵌o 图

41、幅裁切图幅裁切o 质量检查质量检查o 成果整理与提交成果整理与提交Q 数字/数字化航摄影像Q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Q DEM 成果Q 技术设计书Q 影像匀光(影像内光照均匀)Q 影像匀色(色调一致,色彩均匀)Q 空间参考坐标系Q 像点坐标精度Q 相邻影像的镶嵌误差Q 相邻影像的接边误差Q DOM 质量Q 逻辑一致性Q 附件质量Q DOM 数据文件Q DOM 镶嵌线数据文件Q 元数据文件Q DOM 数据文件结合表Q 质量检查记录Q 质量检查报告Q 技术总结报告Q按图幅范围选取待镶嵌DOMQ相邻DOM间选编镶嵌线Q按镶嵌线裁切单幅DOM134q DOM质量控制 野外检测:检查正射影像的绝对精度。与

42、等高线图或线划地图套合后进行目视检查。1.利用左右影像制作两幅正射影像,构成零立体,通过量测影像上同名点的视差进行检测。135q基于卫星影像的DOM数据生产应提交的主要成果有哪些?应提交的主要成果:DOM数据文件、DOM定位文件、元数据文件、DOM数据文件接合表、质量检查记录、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技术总结等。136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5q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在航空摄影测量中采用机载激光扫描、定位定向系统等技术的实施方案。137q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以()为观测平台的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A卫星B飞机C热气球D宇宙飞船B138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6q根据项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卫星传感器

43、影像和影像波段、分辨率、覆盖范围。139q卫 星 遥 感 中 的 常 用 波 谱 有()。A回波B紫外C可见光D红外E微波BCDE140q一般来说,空间分辨率高,其识别物体的能力()。A弱B强C小D不变B141qQuickBird全色波段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是()m。ABCDC142q遥感图像特征的表现可归纳为()。A空间分辨率B颜色分辨率C时间分辨率D光谱分辨率E形态分辨率ABC143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7q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卫星影像的处理方法,确定影像融合及几何校正策略,确定控制点和检查点的精度指标,确定卫星影像的重采样、影像镶嵌和整体匀色方法,确定分幅裁切规则。144q遥感图像几

44、何处理包括()等几个层次。A图像增强B图像平滑C粗加工处理D精纠正处理E图像锐化CD145q航外像片控制测量的布点方案分为()等几种。A全野外布点方案B室内判读布点方案C非全野外布点方案D特殊情况布点方案E先室内后室外ACD146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基本要求-8q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各种产品的数据格式。147地图编制考试基本要求-1q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地图编制的方法和原则。148q地图的内容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构成,以下()项不属于数学要素。A控制点B地图定向C地图投影D坐标网E比例尺C149q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都是以1 100万地形图为基础,采用经纬线分幅。请问1 5万比例尺地形

45、图每幅纬差、经差分别为()。A纬差15经差10B纬差10经差12C纬差18经差12D纬差10经差15E纬差12经差10D150q我国地形图采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是()。A等积横切椭圆柱投影B等角横切圆柱投影C正轴等角椭圆柱投影D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E正轴等角圆柱投影D151q 恰当的地图设计的步骤是()。AD、C、A、F、H、E、G、BBC、D、A、F、H、E、G、BCC、D、E、A、F、H、G、BDD、C、A、E、F、H、G、BA设计地图的数据基础。B开展样图试验。C分析制图资料,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情况。D确定地图的用途和对地图的基本要求。E地图的分幅和图面设计。F地图内容及表示方法设计。G地图

46、制作工艺设计。H各要素综合指标设计。D152q要编制出版一份对开幅面的地图,采用787mm1092mm规格的纸张,其最大尺寸是()。A393546B7871092C15741092D4441092E787546E153地图编制考试基本要求-2q根据地图用途,收集并分析评价制图资料,合理利用;确定地图投影、比例尺、地图内容以及制图综合原则等。154q取舍和概括是制图综合的两种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取舍是选择性地去掉某类或某一级信息B概括是去掉或夸大制图对象的某些碎部及进行类别、级别的合并C在编制1 10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时,常在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取舍标准D缩编地图时,不应减少

47、居民地的分级级数E在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来实现,不能通过夸大来实现ADE155q以下关于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制图物体的密度越大,其选取标准定得越窄,被舍去目标的绝对数量越大B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逐渐增加C要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弯曲个数的对比D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提下,保持各地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E选择遵守的一般顺序为:从局部到整体ACD156q地图的图面设计包括()设计。A图廓B地图投影C附图D地图定向E图名ACE157地图编制考试基本要求-3q根据技术设计书,分析评价实验样图,确定样图的符

48、合性;分析评价制图过程和地图成果,评定地图质量。158q在对1 5万地图形的编绘原图进行质量检查时,以下()项质量元素的检查项属A类错漏,将直接导致成果质量不合格。A数据组织不正确B成果范围大于相应规定C数学基础的点线严重超限,或漏绘三、四等水准点,或首末方里网线、图廓点、经纬度注记等错漏D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同时错漏E主要要素关系明显不协调D159q在地图上以下()项符号属于线状符号。A高速公路B等高线C单线河D等温线E境界ACE160q设计方案是地图技术设计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图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A质量控制环节和质检的主要要求B作业所需的软、硬件配置C任务概述D作业的技术路线和

49、流程E设计附图等有关附录ABDE161q地图比例尺的确定取决于()。A地图需要的精度B制图区域大小C地图投影D图纸规格E印刷机规格ABD162q统一协调性是评定地图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以 下 违 反 了 统 一 协 调 原 则 的 设 计 行 为 是()。A各图幅比例尺依据图幅幅面和制图区域范围来设计,比例尺种类不受限制B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必须沿用作者原图的地理底图,以确保专业内容与地理底图的最佳协调C各图组的图幅数由资料丰富程度决定,可有较大差别D随着主题和比例尺不同,地理底图的内容可以作不同程度的取舍和概括E普通地图集中表示地形起伏所采用的分层设色的高度表,在不同地貌类型区域,可以重新设

50、计完全不同的分层方案,采用不同的设色表示ABCE163地图编制考试基本要求-4q根据不同产品形式,确定地图制图后续工作,进行电子地图及导航电子地图等的制作。164q以下关于数字地图和电子地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数字地图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存储的抽象地图B数字地图是电子地图的基础,是表示方式C电子地图是以数字地图为基础,以多种媒体显示的地图数据的可视化产品D电子地图均带有操作界面,一般与数据库连接,能进行查询、统计和空间分析E电子地图没有符号系统ACD165q电子地图总体结构通常由()等部分组成。A图幅B图层C封面D点、线、面、属性E插图ACE166q电子地图的设计应遵循一些原则,即内容的科学性

51、、界面的直观性、地图的美观性和使用的方便法。因此,电子地图应重点从()等方面来考虑。A色彩设计B图层显示设计C界面设计D符号和注记设计E工艺方案设计ABCD167地图编制考试基本要求-5q运用地图数据库和现代地图编制与出版一体化技术进行地图生产。168q图形数据是地图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A空间量度B空间相关C空间聚合D空间结构E空间定位ACDE169q计算机制图的生产工艺过程包括()个阶段。A图形输出B数据获取C地图设计D地图编绘E数据处理ABCE170地图编制考试基本要求-6q确定普通地图(集、册)、专题地图(集、册)和特种地图编制的方法和步骤。171q以下哪项不属于地形

52、图要素的编辑处理()。A地形数据接边B要素的制图综合C基本数据预处理D制作综合参考图E图幅整饰E172q在专题地图编制的设计和编辑准备阶段,要完成()项工作。A确定地图选题B搜集、分析和评价制图资料C选择表示方法,确定编绘工艺D将专题内容转绘到地理基础地图上E撰写专题地图编制设计文件ABCE173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1q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确定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原则、定位与时间基准,明确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制订系统更新策略与管理机制。174q关于GIS系统设计,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先选择GIS软件,再进行系统功能设计B尽可能采用基于SOA的架构设

53、计,提供地理信息Web服务C“技术先进”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D基于需求分析,确定应用划分与功能设计,再进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E先进行数据分析,开展数据库设计,再进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D175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2q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数据库设计,完成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字典设计、符号库设计、元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更新设计等。176q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的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BCD177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3q根据系统设

54、计,进行平台选择、软件开发和集成,进行样例数据的小区试验和系统功能测试。178q以下系统软件中不属于GIS专业软件的是()。AArcGISBUNIXCMapInfoDSuperMapEPhotoShopBE 179q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主要包括:()。A数据管理子系统B信息服务子系统C辅助应用子系统D数据生产子系统E运维管理子系统ABCE180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4q根据项目要求和条件,实施数据库构建,进行数据准备、数据库模式创建、数据入库和质量检验工作。181q数 据 库 的 逻 辑 设 计 的 主 要 目 的 是()。A产生一个DBMS可处理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库模式B选择一

55、个合适的DBMS,并建立存储结构和检索机制C进行数据库定义、逻辑转换D应用设计,模式分析A182q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有()。A空间特征B对象特征C关系特征D属性特征E时间特征ADE183qGIS的数据模型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层次数据模型和()。A网状数据模型B关系数据模型C属性数据模型D对象数据模型E时空数据模型ABDE184qGIS数据质量包含如下五个方面 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和()。A实用性B逻辑一致性C安全性D完备性E现势性BDE185q简述空间数据误差来源与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从空间数据的形式表达到空间数据的生成,从空间数据的处理变换到空间数据的应用,在这两个过程中都会有数据质量问题的发生

56、。(1)空间现象自身存在的不稳定性;(2)空间现象的表达;(3)地图数字化和扫描后的矢量化处理都可能出现误差;(4)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常见的方法有:A、传统的手工方法:B、地理相关法:C、元数据方法:D、将数字化数据与数据源进行比较,图形部分的检查包括目视方法、绘制到透明图上与原图叠加比较,属性部分的检查采用与原属性逐个对比或其他比较方法。186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5q实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测试、部署、交付与评价,并进行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187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6q依据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论和测绘的相关知识及有关规定和实践经验,对完

57、成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项目过程文件、项目实施管理、系统测试及相关工作进行检查。188q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首先应当进行以下哪项测试,然后再进行组装测试,最后再进行有效性测试:()。A单元测试B系统测试C集成测试D确认测试A189q提 高 软 件 可 维 护 性 的 方 法 有 哪 些()。A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工作B利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C建立明确的测试计划D选择可维护的程序设计语言E改进程序文档ABDE190q以下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影响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的因素是()。A安全意识淡薄B防火墙设置C基础数据来源多D黑客入侵E数据维护CE191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考试基本要求-7q依据基础地

58、理信息系统专业通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运用空间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以及应用的基本原理,对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工程设计、数据库运行和应用开发进行测试及评价,提出产品服务模式。192q空间量算包括()。A几何量算B形状量算C分块量算D质心量算E距离量算ABDE193q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中的信息服务子系统,是以在线方式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支持使用常用开发语言构建基于服务的应用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功能()。A目录服务、网络地图服务B网络要素服务、缓存服务C空间统计服务、空间查询服务、三维服务、地理编码服务和网络分析服务D地图操作服务、数据加载服务和安全服务E开发工具包ABCE194地

59、籍测绘考试基本要求1.根据地籍管理要求,确定地籍项目的测绘方案。2.根据地籍测绘方案,运用不同类型控制网的作用,选择控制网布设方案,确定地籍控制施测方法。3.根据地籍管理要求,选择用于地籍调查的基础图(调查工作底图)的种类和成图比例尺,确定成图方法。4.根据地籍项目的测绘要求,选择地籍测绘方法,实施地籍(地形)要素测量。5.根据地籍测绘项目要求,在正确的权属资料基础上,进行面积测算,明确权属范围,保证精度。6.根据所测地籍要素明确现状,提供包括地籍图、宗地图、地籍簿册以及数据库在内的测绘成果。7.根据地籍管理要求,提出地籍项目更新调查测绘方案。195q宗地图的比例尺是()。A1 100B任意的

60、,根据宗地大小选定C1 200D1 500E1 1000B196q一类界址点相对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允许误差分别为()。A5cm、5cmB10cm、10cmC5cm、10cmD10cm、5cmE、15cmC197q地 籍 测 绘 的 主 要 内 容 包 括()。A地籍控制B地籍要素测绘C房产测绘D地籍调查E动态监测与更新ABDE198q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描述正确的是()。A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B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7cmC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10cmD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误差不得超过5cm

61、E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误差不得超过10cmAD199q地 籍 图 所 表 示 的 主 要 内 容 有()。A地籍要素B等高线C必要的地形要素D管线设施E各种必要的注记ACE200q编绘宗地图时,应做到()。A界址线走向清楚B坐标、面积和注记准确C要有所有的地形要素D四至关系明确E比例尺适当ABDE201q完整的地籍图要求,地籍要素应包括()。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要素B各类各级界线、宗地界址点线C地籍号注记、宗地坐落D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等级E土地权属主名称BCDE202界线测绘考试基本要求1.根据界线测绘要求制定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选择测绘方法,实施界线测绘;确

62、定权属关系和确定方位。3.根据界线分类整理测绘成果,确定检测和检查验收方法。4.根据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测绘技术规定的要求,确定测绘界线的实施方法。203q边界点是()。A边界线上的任意点B边界线走向的转折点,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C相邻地块之间的界址点D边界线走向的转折点,不包括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E描述弧段边界线的特征点B204q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精度:边界协议书附图中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和补调的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分别不超过图上()。A、B、C、D、E、A205q界桩点、界线转折点及界线经过的独立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一般不应大

63、于图上()。ABCDED206q边界调查包括()。A实地调查B边界线情况图的绘制C历史资料的查阅D边界情况说明的编写E边界主张线图的绘制ABDE207q边界点位置说明的编写()。A应描述边界点的名称、位置B应描述边界点与边界线的关系等内容C对埋设界桩的边界点应描述边界点的埋设时间D对埋设界桩的边界点应描述界桩号、类型、材质、界桩E对埋设界桩的边界点应描述与边界线的关系、界桩与方位物的关系、界桩与周围地形要素的关系等内容AC208q边界线更新测绘内容包括()。A界桩的埋设重新进行认定与测绘B外业调绘C控制测量D权属调查E界线和(或)界桩编号的变更以及内业处理ABE209房产测绘考试基本要求1.根

64、据房产管理需求,选择房产项目的测绘方案。2.根据房产测绘方案,运用不同类型控制网的作用,选择布设方案,确定施测方法。3.根据房产测绘项目,选择权属调查方法,实施房产要素测量。4.根据房产测量项目的需要,选择房产图的种类和成图比例尺,确定成图方法。5.根据房产测绘项目要求,正确区分不同的权属和分摊方式,确定测量和检测方法,以及精度等级;进行面积测算和共有共用面积分摊,提供包括房产簿册、房产数据和房产图集以及数据库在内的测绘成果。6.根据房产管理要求,实施变更测量。210房产测绘案例q提示:以国标(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为准,不考虑地方法规。q房产测绘的重要名词、概念要记住。由这

65、些基本概念可以产生一系列测试题。【房屋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以上(含)的永久性建筑。211【共有面积的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212【房屋的共有建筑面积】指各产权主共

66、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即为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213【共有共用面积分摊的基本原则】1、产权各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文件或协议规定执行;2、产权各方无产权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可按相关房屋的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建筑结构类别】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结构砖木结构其它结构【商品房的销售面积】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214【房屋面积测算的要求】各类面积测算必须独立测算两次,其较差应在规定的限差以内,取中数作为最后结果。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平方米。【房屋边长量距要求】量距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能达到相应精度等级的仪器和工具。距离以米为单位,量距结果进位按四舍五入取到米。【房产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制度】房产测量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在全面自检、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承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