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课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7940530 上传时间:2020-1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夹竹桃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夹竹桃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夹竹桃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夹竹桃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竹桃教学课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夹竹桃教学课件夹竹桃教学课件 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 设计理念: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又提出“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努力实现从注重对内容的理解向对表达方法的领悟的转身。在课堂中探索师生之间的协商合作,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要求,保证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民主。教材分析: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散文,作者季羡林以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语言,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的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文章中对比手法,双重否定、反问等句式的灵活运用,是

2、学生语言积累和运用的示范性材料。学情分析:夹竹桃是平日学生常见的一种植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这种十分常见,甚至平凡的夹竹桃,为什么却成为作者最为喜爱的花呢?这是孩子的情感激发点,也是疑问点。纵观文本,篇幅短,语言质朴,学生理解并不难。尤其文章结构,结尾点题的中心句,初读课文学生就能找到,并形成自己的理解。但是作者是怎样写出夹竹桃“韧性可贵”“引发幻想”这两个典型特点的呢?在表达上,学生还需要教师的提炼和引导,尤其是“韧性可贵”部分,关于两个双重否定句的理解以及运用有难度。其二,分析学情,学生对背诵4.5自然段,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由于,平日教学中我们老师忽视对背诵方法指导

3、的结果,所以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背诵积累并不是一件难事。第三,从方法上讲,学生通过35年级的训练,对“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以及“抓住关键词句谈出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阅读方法掌握较为熟练,课堂可以充分放手给孩子,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会的,我们坚决不浪费时间教。最后,反思我们平日的教学,与学生协商,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方面的训练还是不够的,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由不会提问,等着老师来教,转变为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主动学习,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运用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鼓励、引导、落实。争取

4、在40分钟内,让学生在学习的状态上有所变化。教学目标:1.通过听写,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借助图片,理解“榆叶梅”“荇藻”。能运用正确书写姿势,书写“凄”字,把字写正确写美观。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并能读懂作者喜欢夹竹桃的原因。3. 理解课文,重点感受夹竹桃“可贵韧性”的特点,体会对比和双重否定的表达效果,会用“无不”“无不”造句。并运用正确的背诵方法,背过第四自然段。(重点难点)4.巩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难点)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协商学习任务。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的一篇状物散文,(出示图片),就是它,见

5、过吗?这是平常可见的一种花。2. 观察学习:请看大屏幕,仔细看它的叶子和花朵叶子很像哪种植物的叶子?花朵很像?桃花。3. 师:叶如竹,花如桃,所以人们称它为“夹竹桃”,“夹”读一声,是“夹杂”之意。齐读课题。4.协商学习任务:同学们,你们想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呢?5.教师总结:学问学问,勤学还要好问,我们同学善于思考,一定也能主动学习,有所收获。总结同学们的问题,老师还想提醒大家课后题目,这里不但囊括了刚刚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老师补充的题目,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它们。二、整体感知,摸准学习起点。(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那些问题,你能自主解决?尝试解决它,我们一会来交流。(二)交流

6、:同学们,哪个课后题目,你认为最难解决?(三)检查预习1.谈话:到了六年级,通过预习,生字词语应该不成问题了吧?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2.听写:榆叶梅、荇藻、熏透、微风乍起、凄清3.对照屏幕批改。4.图片理解“榆叶梅”“荇藻”:出示图片,荇藻就是我们在池塘里见到的一种飘在水上的水草。榆叶梅是一种常见的花木。5.重点指导“凄”:(1)写对:有什么关键的笔画,你想提醒一下大家。(左侧上半部分的竖不出头)(2)写好:怎么能把它写好呢?(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左侧上半部分写的小一些,下面的女要写宽大,把托住上半部分。)(3)教师范写(4)学生尝试写两个,注意一个要比一个好。(四)交流课后第四题“作者为

7、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学生交流找到中心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总结:初读课文,我们就能利用以往所学,找到文章的文章的中心句,这句话也正回答了课后的这个问题。看来文章,大家都能读懂。三、精读研析,渗透三法学习学习话题:“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一)找准关键词“韧性”“引发幻想”,谈出对词语的理解。(二)结合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三)结合具体语句,感受“韧性”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三四自然段,课文中哪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2.交流感悟(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

8、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生朗读,谈体会。两个“又”生补充。“悄悄地”“一声不吭”总结:夹竹桃的韧性就是,默默无闻地开放,从不停止开放的脚步。能把这种生命不止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生齐读。夹竹桃的韧性就是生命力顽强!过渡:还有其他的内容吗?预设(两个双重否定的句子,先提到哪个就讲哪个。)(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生朗读,谈体会。关注环境生补充。(或提醒关注“无日不”)a.“无日不”什么意思?(每天都)b对比理解: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

9、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每日都迎风吐艳。(表肯定语气,更强烈,更能表达出夹竹桃的韧性。)c朗读d联系前文看,无日不迎风吐艳,都是哪些日子?e数字资料补充:那可是3个季节,9个多月,270多个日日夜夜啊。f带着这种理解,再来读。g总结方法:我们刚刚抓住了一个双重否定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出夹竹桃的韧性。过渡:在这一段中还有这样一个句式,谁也能用这样的方法谈出你的体会?(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读句子,谈体会。(你学会了这种方法,不仅关注到了双重否定词“无不”还能联系前文关注到了“一直”。)老师:请你带着你的体

10、会再来朗读。联系着前文看这两个“一直”,第一个是指?第二个是指?一直:时间长,三个季节,一直:花多,各种各种的花。关注对比:都哪些花?仅仅是这三种吗?第三自然段中提到了14种花,可一个字都没提夹竹桃。现在知道为什么吗?(对比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师生合作读:是啊!春天来临时,繁花似锦、花团锦簇、夹竹桃无日不奉陪!夏日里:各种花,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夹竹桃无日不奉陪!秋天里:只有少数花开放的时候,可夹竹桃仍旧无日不奉陪,所以季羡林先生感慨地说: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儿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老师:这是作者的反问式的感叹啊!再来读!3.学会运用相较之,反问,对比,双重否定是我们之前比较少接触

11、到的句式,你会用了吗?我们来试一下。你们能不能根据给你的资料,也用上,无不;或无不说一句话,表达你们内心的情感?(1)口语表达:当季羡林荣誉一身时,他依旧过着朴素平实的生活;当季羡林功成名就时,他依旧过着朴素平实的生活。无论是荣誉一身,还是(),季羡林无不过着()。(2)读写结合:感动中国视频。把你的体会,用上“无不”或“无不”写一写。总结:大家看,我们用上双重否定句,无论是笔耕不辍的勤奋学风,还是面对挫折的坚韧性格,甚至谦逊有礼的人格品质,这份季老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敬佩,无不表达的淋漓尽致!4.语言积累,学背第四自然段过渡:季老值得敬佩,他笔下的夹竹桃也同样可贵,所以我们要把第四段积累下来,有

12、什么好方法记住它?(1)记住关键词(2)多读是基础(3)关注排比句式。(4)记住两个双重否定,一个反问句,也能帮助我们记住这段话。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它。5.总结:我们围绕夹竹桃“韧性”的特点,通过理解词义,抓住关键词句谈体会,学习特色表达方式,尝试积累运用的方法,真正读懂读透了“韧性”,这个关键的特点。这是我们到了六年级需要积累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四)复习巩固,自学“引发幻想”1.小组合作进行学习。2.学生展示(五)归拢表达:此时此刻,能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们,季老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了吗?四、拓展延伸,协商继续学习1.学到这里,我们的课后题目,已经基本解决,需要大家巩固背诵第四、五自然段,学习才能更加扎实。2.此时,还希望大家思考,你还想通过课下的时间对这篇文章,进行怎样的探究学习呢?3总结:我们的同学真会思考,希望能够不断发问,不断探究,学会学习!板书设计:夹竹桃爱?(?后去掉)季羡林对比韧性引发幻想凄双重否定 无不无不反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