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第一章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938541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X 页数:154 大小:2.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知识管理》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知识管理》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知识管理》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管理》第一章(1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知识管理概论知识管理概论第一章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管理知识与知识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教研室知识的主要内涵 知识储存在“人类心智”中,要了解知识的定义与本质,首先需要了解人类如何吸收、筛选、储存及学习“知识”,亦即须先了解人类“心智方式”的运作。一个人的一个人的“心智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人类信息知识的处理流程图心智方式主要的组成分子 假设 例如每个人对于政治、社会、经济、市场、顾客的一些基本假设(Assu

2、mption),都不一定相同。因果关系结构 是指人类对于某个事件中各个因素间相互关系的认知方式。人类对于因果关系结构的认知,会产生下列三种指导作用:解释能力 预测能力 控制能力心智方式主要的组成分子 判断 是指人类对于一些现象的了解、比较与诠释后,据此可以形成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并决定执行的行为以制定决策的一种能力。经验 是指人类在积累过去参与、观察或经历的一些事件后,所得到的一些了解与认知,会通过过去经历与现在的情境相连结比对,来指导决策与行为。心智方式主要的组成分子 经验法则 是指一些未经科学、逻辑验证,或无法验证但却大都能有效地达到“相当好”结果的一些程序、方法与法则。价值观与规范 是指人

3、类在面临抉择时,会认为哪些目标、结果或价值对其人生而言,是最重要的而愿意执行的一个价值体系。信念 指人类对于某些事情的发生、存在或价值具有完全、绝对的信心。知识的主要定义 由于知识是一个非常广泛、复杂、抽象甚至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定义。Wiig(1993)知识包括一些事实(Truth)、信念、观点(Perspective)、观念(Concept)、判断(Judgment)、期望(Expectation)、方法论(Methodology)与实用知识(Know-how)等。此观点强调知识在心智方式内的组成分子。Beckman(1997)知识是人类对资料及信息的一种逻辑推理(Rea

4、son-ing),其可以提高人类的工作、决策、问题解决及学习的绩效。此观点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指导决策与行为的用途。知识的主要定义(续)Spek&Spijkervet(1997)知识包括一切人类认为是正确而且真实的洞察力(Insight)、经验与程序等,可以用来指导人类的思考、行为与沟通。此观点强调知识的筛选、验证、认定过程(被证实为正确及真实)与运用。韦伯字典(Webster)知识是“存在于人类心智的一些事实及原则,必须是经过人类心智的认知与学习而获得,是一种对事实的了解、一种知觉、一种熟稔的程度”。此观点强调知识的型态与形成过程(经过人类心智方式的认知与学习)。知识的主要定义(续1)Da

5、venport&Prusak(1998)对知识的定义重点如下:知识的型态:知识是一个流动、动态的混合体,随时随着刺激与学习而改变更新。组成分子:组成分子包括经验、价值观、情境信息(Contextual Information)与专业洞察力(Expert Insight)。主要功能:其能提供一个参考结构来评估与整合新刺激所产生的信息与经验,形成新的结构(学习)并可指导决策与行为。储存主体:其由知者(Knower)的心智产生并且利用,在组织内不仅存在于文件与知识库中,也存在于例行的工作、流程、实务与文化中。此观点较上述几个定义更为完整,整合了知识的型态、组成分子、主要作用、储存的主体等角度。199

6、8年中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定义: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知识概念体系: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是知识概念体系的四个方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一条由低到高、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序列。智能智能知识知识信息信息数据数据 数据(Data):一堆或一群散乱无章的文字、数字或其它代表性的符号。它是一个描述,是对事实的客观记录。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是制造信息的

7、重要基础。信息(Information):经过加工组织的、对决策者有意义的数据,它是表述性的,如:现在的室温是30度。知识(Knowledge):对既有信息进行解释和评价的结果,它以某种有目的、有意义的方式处理信息,表述或预测出信息之间的规律、原理性联系。信息加经验经过整合后形成知识。智能/智慧(Wisdom):指人们有效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通常指富有洞察力的知识。能够预见一些事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区别:数据数据是反映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始数字和事实原始数字和事实,如:数字、声音、图像。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成有意义的形式的数据有意义的形式的数据。知识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提炼信息的加工提炼,

8、根据其内在联系得出的系统结系统结论论。智能智能是激活了的知识激活了的知识,主要表现为收集、加工、应用、传收集、加工、应用、传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可以变成有用的信息;信息经过审核、分类后,可以变成有价值的知识;知识经过行动、验证后,可以协助企业变成智能型企业,从而创造利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数据:37.5摄氏度信息:姓名:陈浩男 性别:女 年龄:18个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时间:2006年6月8日13:45 腋下体温:37.5摄氏度 自述:孩子在楼下玩,看到小脸特别红,测量体温为37.5摄氏度知识:“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

9、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智能:可以先不用去医院,观察孩子体温变化,多喝水,下午再量一下。“知识知识”与与“信息信息”紧密相关,紧密相关,我们说:一个患者体温达到我们说:一个患者体温达到39.0C的事实是一条信息,的事实是一条信息,但内科医生有相应的知识推断出是否患者发烧。但内科医生有相应的知识推断出是否患者发烧。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看:知识最可能被看作是一种特殊从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看:知识最可能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信息,叫做类型的信息,叫做“关于信息的信息关于信息的信息”。知识告诉我们关。知识告

10、诉我们关于特定信息的事情。将知识整合到一个子类体系中,这通于特定信息的事情。将知识整合到一个子类体系中,这通常会成为知识建模的工具。两类之间子类链接提供这两类常会成为知识建模的工具。两类之间子类链接提供这两类的信息。因此知识具有典型的的信息。因此知识具有典型的“关于关于”特征:它告诉我们特征:它告诉我们关于理解一些其他信息的方式。关于理解一些其他信息的方式。人人年龄年龄收入收入贷款贷款数量数量利息利息信息信息John有有$1750贷款贷款Harry有有$2500贷款贷款知识知识贷款人年龄至少满贷款人年龄至少满18岁岁收入达到收入达到$10000的人可贷款的最高限额为的人可贷款的最高限额为$20

11、00,收入在收入在$10000到到$20000之间的人贷款最高限之间的人贷款最高限额为额为$3000信息与知识的主要区别特性信息知识获取方式资料依需求来汇整、分类、过滤人类的心智方式经由学习、训练、模仿、经验、信息刺激等多种方式获得状态相对较静态随时随地更新、改变,较动态结构程度为结构化、外显的形式存在许多非结构化、内隐的形式客观程度显现客观的事实主观的诠释、了解与判断行动力被动、无行动力有行动力、可直接应用所有者没有存在特定的所有者常常存在于特定的知者(Knower)支援功能“有潜力”改变及协助人类的分析、决策人类作为诠释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及判断的依据相对关系是知识素材之一,可经由人的

12、思考而刺激知识的产生可作为诠释、了解信息的意义IT支援数据化、较为容易支援非数据化、非结构化、较不容易支援资料、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加值与阶层性客观事实与物件的纪录客观事实与物件的纪录汇整、筛选、汇整、筛选、分类、计算分类、计算加值过的资料,对使用者加值过的资料,对使用者有意义、有改变使用者认有意义、有改变使用者认知的潜力知的潜力分析分析推理推理抽象化抽象化诠释诠释关系连结关系连结加值加值加值加值有行动力可马上运用的一有行动力可马上运用的一些方式、法则、程序些方式、法则、程序能睿智及有效地整合、选能睿智及有效地整合、选择与利用各种不同知识的择与利用各种不同知识的内隐能力内隐能力直觉、领悟直觉、领

13、悟信念信念价值观价值观加值加值资料、信息、知识与智慧的价值与内隐及获取的困难程度 下列概念分别属于知识概念体系中的哪个概念范畴:1、科学实验的原始记录 2、数据库 3、决策支持系统 4、商业情报 5、填写好的调查问卷 6、工作经验 7、新闻报道 8、专利发明答案:数据1、5 信息2、7、知识4、6、8 智能 3思思 考考 知识的主要特色知识的特色说明知识是隐性的(Tacit)知识储存在个人心智方式内,大都是隐性的,很难定义,亦难以模仿知识是行动导向的(Action-oriented)知识能直接指导人类的行动,有行动的知识才有价值知识是动态的(Dynamic)知识随着人类心智方式不断地学习并随时

14、修正知识的主要特色知识的特色说明知识是主观独特的(Subjective and Unique)同样的现象,每个人的诠释及了解都不会完全一样知识可以复制再利用(Replicable and Reusable)通过适当的程序,好的知识可以经由复制移转到其他的场所再利用知识不会磨损(Irreducible)知识运用及分享的人再多,其价值亦不会因此而减损知识的主要特色知识的特色说明知识就是力量(Power)有知识与能力,就具有主导资源、影响他人的力量知识是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由于知识的品质具差异性,所以不是“产品无差异性”的完全竞争市场知识有无限延展性(Extens

15、ion)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及综效的产生,可无限地延展,潜力无穷共享性。知识与物质、能量不同,具有非消耗性,通过互动可以增加知识。隐含性。知识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知道和了解的事情,对于知识的理解是个人的、特殊的、难以充分交流的。增值性。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有不断被丰富、被充实的可能性,知识的增值作用远远大于传统资本。资源性。知识与物质和能量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如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与创造的价值呈上升趋势。20世纪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20%,到90年代,为70%-80%。知识的主要分类结构 抽象程度:理论知识实务知识 可呈现的程度:内隐知识vs.外显知识 储

16、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组织知识 对现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之角度来区分知识的分类结构分类准则知识的类别抽象程度理论知识实务知识可呈现的程度内隐知识vs.外显知识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组织知识现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Know-whatKnow-howKnow-whyKnow-who抽象程度:理论知识实务知识 理论知识:是指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来搜集资料证据,并加以归纳、分析及验证后,所得到的一种概念性(Conceptual)的知识。如经济学的供如经济学的供需理论需理论等。实务知识:是指个人经由对某一特定事件、工作上的实际经历,由实做中学习到的一些工作上的Know-how、经验法则、教训、因果关系等,

17、一种抽象化程度较低(亦即没有归纳成几个简单少数的概念)、详细、复杂、内隐的知识。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互动图理理论论知识知识实实务务知识知识归纳归纳归纳:归纳:是指知识工作者对于非常复杂、详细、大量的实务资料,经是指知识工作者对于非常复杂、详细、大量的实务资料,经“分类分类”及及“归纳归纳”出重要的概念,再简化成几个抽象程度较高的重要因素,并描述出重要的概念,再简化成几个抽象程度较高的重要因素,并描述及定义出其间的因果关系,而形成一个理论方式的过程。及定义出其间的因果关系,而形成一个理论方式的过程。演绎:演绎:是指利用既存理是指利用既存理论方式内的因果关系来论方式内的因果关系来作推断、预测一个事件

18、作推断、预测一个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因果关系。至于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的特性与差别则亦可由下表来作分析。至于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的特性与差别则亦可由下表来作分析。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的区别特性理论知识实务知识可撷取性外显知识内隐知识获取方式由许多案例归纳后,再由个人逻辑推演而成由实做中学习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大、可推演的通则适用在特定的背景下抽象程度抽象程度高、简化、易了解记忆抽象程度低,由许多工作细节、事件、感觉、过程、资料所组成移转性容易了解、分享、移转相当复杂、不容易表达与移转验证性理论经过验证、客观且科学这部分的知识没经过其他案例的验证,只适用于本案例抽象程度:理论知识实务知识 两者的互补与整合

19、理论知识能演绎及指导实务知识,而实务知识则能利用归纳或验证以形成理论。同时运用比任一单方面的运用更有效。实务必须与理论方式整合对应、互相印证,有助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实务知识较为生动(Vivid),但由于未经过验证,可能无法适用于未来或其他情境,从理论方式中学习,往往比自行摸索更有效果。可呈现的程度:内隐(隐性)知识vs.外显(显性)知识 Polani(波拉尼)的分类 外显知识:是指“可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Symbol)清楚表达(如手册、书本、程序)的知识,即可定义、可撷取的知识,而且沟通容易。”内隐知识:是指“高度个人化,难以正式化,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且深植在个人的经验、判

20、断、联想、创意、潜意识之心智方式内的知识。”可呈现的程度:内隐(隐性)知识vs.外显(显性)知识 Alavi&Leidner的分类 认知的内隐:是指储存在人类的心智方式内,难以外化表达的一些抽象观念、判断、直觉。技巧型内隐:是指要通过身体力行,不断地练习与训练地由“实做中学习”,才能获得的技能。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传通过正常的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传播和共享播和共享的知识。它可以以书本、数据库、CD-ROM等介质存储,如专利、科学发明等。Know-what、Know-why知识属于此类。隐性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具有高度

21、个性化、难以格式化,不具有高度个性化、难以格式化,不易用语言表达及传播易用语言表达及传播。难以衡量其价值,不被人所理解和掌握。Know-how、Know-who知识属于此类。如厨师和艺术家。显性知识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隐性知识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最主要源泉。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内隐与外显知识主要的特性差异特性特性内隐内隐外显外显本质本质直觉、想像力、创意或技巧,直觉、想像力、创意或技巧,无法清楚说明、相当主观无法清楚说明、相当主观可编码呈现、可清楚说明、较客可编码呈现

22、、可清楚说明、较客观观正式化程度正式化程度不容易文件化、记录、传递与不容易文件化、记录、传递与说明说明能经由编码利用正式的文字、图能经由编码利用正式的文字、图表等有系统地传播表等有系统地传播形成的过程形成的过程由实务经验、身体力行及不断由实务经验、身体力行及不断试误中学习、积累试误中学习、积累对于信息的研读、了解、推理与对于信息的研读、了解、推理与分析分析储存地点储存地点人类的心智人类的心智文件、资料库、图表、网页等文件、资料库、图表、网页等媒介需求媒介需求需要丰富的沟通媒介,例如面需要丰富的沟通媒介,例如面对面沟通或视讯会议才能传递对面沟通或视讯会议才能传递可利用电子文件传送,如可利用电子文

23、件传送,如E-E-mailmail、FTPFTP,不需太丰富、复杂,不需太丰富、复杂的人际互动的人际互动重要运用重要运用对于突发性、新问题的预测、对于突发性、新问题的预测、发现与解决、创新发现与解决、创新可有效完成结构化的工作,如工可有效完成结构化的工作,如工作手册作手册内隐与外显知识的光谱示意图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组织知识 伦纳德巴顿(Leonard-Barton,1995)分类 员工个人知识:是指员工自己的知识,包含技能、经验、习惯等,属于员工可以带走的东西。组织知识(内含于组织实体系统的知识):例如组织内优秀的作业流程、信息系统等,此为员工个人所无法带走的知识。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

24、识组织知识 科林斯与布莱克(Collins&Blackler)的分类 内含于员工的观念型知识(Embrained Knowledge)指内含于员工心智方式内的一些知觉能力、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等。内含于员工的经验型知识(Embodied Knowledge)也是属于员工的,主要是要通过“实做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训练及练习来获取。内含于组织文化的知识(Encultured Knowledge)日积月累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共识和价值观,这些是组织员工带不走并内含在组织里。储存的单位:员工个人知识组织知识 内含于组织运作的知识(Embedd

25、ed Knowledge)主要是指内含于组织例行作业流程内之分工、协调与合作的知识,例如有效率的生产线、服务、IT结构。这种知识是经由组织不断地学习、改进,所形成的集体知识。可编码的知识(Encoded Knowledge)亦即可利用文字、符号等而写出的知识。事实知识(Know-what)。让人知道它是什么,叙述事实方面的知识。(描述性的知识,即了解事件的概念、组成与结构的知识。)原理知识(Know-why)。让人知道它为什么。通常指关于自然、人的思维和社会运动法则。(因果性的知识,即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关系的知识。)技能知识(Know-how)。让人知道怎样做。通常与生产与经济领域中的

26、活动以及科研工作相关。(程序性的知识,即了解事件的执行程序、步骤、方法的知识。人力知识(Know-who)。让人知道是谁。即关于谁知道什么以及谁知道如何做什么的信息。对现象的了解及利用的目的之角度来区分 了解知识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对企业中的知识进行分类。正确区分知识的类型,对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知识要求不同方式的管理,每种知识类型各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会。不同类型的组织,其知识管理重点有所不同。只有对组织中最需要的知识类型进行优化管理,才能获得最充分的收益。企业中的下列问题各属于哪类知识:为什么要开发某个市场 Know-what有了问题知道应该请教谁 Know-why组织主要有那些产

27、品销售 Know-how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技巧 Know-who思思 考考 案例:日本人对大庆油田早有所闻,但始终得不到准确的情报。后来,在1964 年4 月20 日的人民日报上看到“大庆精神大庆人”的字句。于是日本人判断“中国的大庆油田,确有其事”。但是,大庆油田在什么地方,规模有多大,生产能力如何等问题依然没有准确的答案,需要进一步分析。信息信息F1(图像信息):(图像信息):1966 年年7 月的一期月的一期中国画报中国画报刊刊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人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人“头戴大狗皮帽子,身穿厚棉袄头戴大狗皮帽子,身穿厚棉袄”。知识知识K1(地理知识):只有在北纬(地理知识):只有在

28、北纬46 度至度至48 度的区域(度的区域(即即我国东北的北部寒冷地区)我国东北的北部寒冷地区)内,冬季采油工人才必须戴大狗皮内,冬季采油工人才必须戴大狗皮帽和穿厚棉袄。帽和穿厚棉袄。信息信息F2:从东北来往的油罐车上有很厚的一层土。从东北来往的油罐车上有很厚的一层土。知识知识K2(常识知识):火车运行时间越长,车厢(油罐)(常识知识):火车运行时间越长,车厢(油罐)上灰土就越多上灰土就越多;不同地方的土质颜色有差别,东北土黑,华北土不同地方的土质颜色有差别,东北土黑,华北土黄。黄。信息信息F3:1966 年年10 月月人民中国人民中国杂志第杂志第76 页的一篇文页的一篇文章报道了石油工人王进

29、喜的事迹。文章写到:章报道了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文章写到:“王进喜一到马王进喜一到马家窑看到大片荒野说:家窑看到大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好大的油海!我们要把石油工业落后我们要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并且还提到钻机是人推、肩扛搬运,并且还提到钻机是人推、肩扛搬运到现场的。到现场的。情报情报T1:利用利用K1 对对F1 进行分析,以及利用进行分析,以及利用K2 对对F2 进行分析可以确定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大庆油田在北满大庆油田在北满”。对。对F3 进行分析进行分析得知,此油田靠车站不远,并进一步推断就在安达车站附得知,此油田靠车站不远,并进一步推断就在安达车站附近。日

30、本人从伪满旧地图上查到近。日本人从伪满旧地图上查到“马家窑是中国黑龙江海马家窑是中国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安伦县东南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安达车站)东边十多公里处达车站)东边十多公里处”。这样,日本把大庆油田的地。这样,日本把大庆油田的地理位置搞清楚了。理位置搞清楚了。信息信息F4:地图上关于安达等地方的区划信息。地图上关于安达等地方的区划信息。情报情报T2:马家窑位于大庆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伦马家窑位于大庆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伦县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与齐齐哈尔铁路的附近,包括县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与齐齐哈尔铁路的附近,包括公主峰西南的大

31、赍,南北公主峰西南的大赍,南北400 公里的范围,统称为大庆油公里的范围,统称为大庆油田。田。信息信息F5:1966 年年7 月月中国画报中国画报上刊登了一张炼上刊登了一张炼油厂反应塔的照片。油厂反应塔的照片。知识知识K3:根据常理,反应塔的扶手栏杆一般是一米根据常理,反应塔的扶手栏杆一般是一米多高,以扶手栏杆和反应塔的直径相比,得知反应塔内径多高,以扶手栏杆和反应塔的直径相比,得知反应塔内径是是5 米。米。知识知识K4: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柱体积柱体积=底面底面积积高,即高,即V=Sh,S=r2=(d2)2,所以,所以V=(d2)2 h。情报情报T3:利用知识利用

32、知识K3、K4 对信息对信息F5 进行分析,得进行分析,得知大庆炼油厂的加工能力大约为每日知大庆炼油厂的加工能力大约为每日900 千升。如以残留千升。如以残留油为原油的油为原油的30%计算,原油加工能力约为每日计算,原油加工能力约为每日3 000 千升。千升。一年以一年以330 天计算,年产量约为天计算,年产量约为100 万千升,油的密度在万千升,油的密度在0.81.0 之间,由此推出大庆油田的年产量约为之间,由此推出大庆油田的年产量约为100万吨万吨(实际上,我国当时在大庆已有(实际上,我国当时在大庆已有820 口井出油,大庆油田口井出油,大庆油田的年产量为的年产量为360 万吨)。万吨)。

33、情报情报T4:根据大庆油田出油能力与炼油厂有限的炼根据大庆油田出油能力与炼油厂有限的炼油能力,中国将在最近几年因为炼油设备不足,会考虑购油能力,中国将在最近几年因为炼油设备不足,会考虑购买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并且中国购买设备的规模和数量买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并且中国购买设备的规模和数量要满足日炼油要满足日炼油1 万千升的需要。万千升的需要。知识管理内涵知识管理内涵依据依据1 1:决定时代的生产要素决定时代的生产要素 卡尔卡尔 马克思认为经济是推动人类一切发展的马克思认为经济是推动人类一切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在他的宣言性著作根本力量。马克思在他的宣言性著作资本论资本论中写道:中写道:“时代随着

34、各种生产要素(技术、资源时代随着各种生产要素(技术、资源和组织)的变化而改变。和组织)的变化而改变。”当人类进入当人类进入21世纪时,世纪时,知识已成为主要知识已成为主要的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和占支配地位的和占支配地位的甚至可能是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唯一的竞争优势之源泉。竞争优势之源泉。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估计,经济合作估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国民生产)主要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总值(GDP)的)的50%以上现在已是以以上现在已是以知识为知识为基础基础的。的。依据依据2:主要的资源知识主要的资源知识依据依据2:主要的技术主要的技术IT Internet

35、对社会带来对社会带来3个重要变化,第一个是个重要变化,第一个是20世世纪纪7080年代,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年代,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TCP/IP协议连接起来,主要的应用是协议连接起来,主要的应用是Email。第二个是第二个是20世纪世纪90年代,把成千上万个网站上的年代,把成千上万个网站上的网页连接起来,主要的应用是网页连接起来,主要的应用是Web信息浏览以及信息浏览以及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等信息服务。第三个变化正在到来,即网格(第三个变化正在到来,即网格(Grid)正在成为)正在成为下一代下一代Internet,主要的应用是,主要的应用是知识合作知识合作。网格(网格(G

36、rid)是一种新兴的基础实施,它将从根)是一种新兴的基础实施,它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思考和使用计算的方式。本上改变我们思考和使用计算的方式。网格是利用互联网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资源网格是利用互联网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连成一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连成一个逻辑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个逻辑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和应用服务(计算、存储、访问提供一体化信息和应用服务(计算、存储、访问等),虚拟组织最终实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下进行

37、等),虚拟组织最终实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下进行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彻底消除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彻底消除资源资源“孤岛孤岛”,最充分的实现信息共享。最充分的实现信息共享。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

38、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

39、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则比如:一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

40、吼“笨蛋,该发车了!”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

41、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依据依据3:主要的组织主要的组织学习型学习型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彼得圣吉圣吉出出版了版了第五项修炼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务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的热潮。“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成为成为21世纪全球企业世纪全球企业组织和管理理论组织和管理理论的新趋势。的新趋势。结论:人类进入一种新的时代结论:人类进入一种新的时代21世纪的世纪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新技术新技术IT技

42、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新资源知识资源(新资源知识资源(Knowledge Resource)新组织学习型组织(新组织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新时代管理模式新时代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网格环境下的知识合作与创新管理)(网格环境下的知识合作与创新管理)结论的验证结论的验证1:21世纪我们进入知识管理时代世纪我们进入知识管理时代 管理大师彼得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德鲁克在21世纪管理的挑战世纪管理的挑战一书中预言,一书中预言,21世纪我们进入知识管理时代世纪我们进入知识管理时代,工工业文明管理的范式要被经济时代、被知识管理范业文明管

43、理的范式要被经济时代、被知识管理范式所取代。式所取代。结论的验证结论的验证2: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生产设备;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生产设备;21世纪,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知识工作者及其世纪,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生产率。20世纪,世纪,“管理管理”最重大、最独特的贡献是最重大、最独特的贡献是将制造业的劳动者生产率提高了将制造业的劳动者生产率提高了50倍倍;21世纪,世纪,“管理管理”需要提供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需要提供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高知提高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结论的验证

44、结论的验证3: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 知识管理自其理念的提出以后,在最近十几知识管理自其理念的提出以后,在最近十几年来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突破,成为企业、产业与年来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突破,成为企业、产业与国家获得竞争力及提升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国家获得竞争力及提升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知识管理的促进力量、背景与原因 竞争存活的需求竞争存活的需求 知识的利用,以产生竞争上的差异化,并使对手知识的利用,以产生竞争上的差异化,并使对手难以模仿难以模仿 传统的设备由于是较明确的实体资产,加上全球传统的设备由于是较明确的实体资产,加上全球化的结果,组织几乎垂手可得,因此这部分较容化的

45、结果,组织几乎垂手可得,因此这部分较容易被对手所模仿。易被对手所模仿。知识本身晦暗不明,深植于企业文化、领导与管知识本身晦暗不明,深植于企业文化、领导与管理制度之中,而难以了解与模仿。理制度之中,而难以了解与模仿。知识管理的促进力量、背景与原因 有形资产就好像厨师在做菜时所需要的素材,差有形资产就好像厨师在做菜时所需要的素材,差异之处就在厨师综合选用素材的异之处就在厨师综合选用素材的“知识知识”不同。不同。知识会影响企业契机之掌握、反应速度、产品上知识会影响企业契机之掌握、反应速度、产品上市时间等最重要的存活能力市时间等最重要的存活能力 企业知识管理的绩效最直接影响的企业绩效包括企业知识管理的

46、绩效最直接影响的企业绩效包括创新能力、掌握商机能力等。创新能力、掌握商机能力等。知识管理的促进力量、背景与原因 知识利用的报酬率递增知识利用的报酬率递增 知识是企业日形重要智慧资本(知识是企业日形重要智慧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与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的主要)的主要促进力量,企业的价值大都是靠无形资产的贡献,促进力量,企业的价值大都是靠无形资产的贡献,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知识、智慧资本与企业价值统计资料:美国一家顾问公司2000年研究报告:美国超过60%的大型企业已经或正在导入知识管理。欧洲与英国更有高达70%的大型企业已经或正在导入

47、知识管理。企业导入知识管理获得收益:可以协助企业作更佳的决策(71%)、可以使顾客的满意度更高(64%)、可以协助企业降低成本(57%)、可以协助企业增加利润(52%)。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MAKE)评选(最受推崇的知识型企业)Teleos是一家独立的研究公司,专门从事于知识管理和智力资本管理的研究。Teleos公司创建的“最受推崇的知识型企业”(MAKE)是国际上著名的研究项目。MAKE是知识经济中的领先企业,是知识管理的基准。Most Admired Knowledge Enterprise(MAKE)评选(最受推崇的知识型企业)1公司在创建

48、适应需要的知识型文化环境方面的努力;2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知识管理的支持与认可程度;3公司开发和提供知识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4最大限度发挥公司智力资本的价值的努力;5公司在创建能促进知识共享的环境的措施;6公司是否已形成了一种能不断进行持续学习的文化;7公司能否管理好客户知识从而增加客户忠诚度,并最终创造价值;8公司通过实施知识管理来使股东获益的能力。-Apple;-英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德勤全球(德勤全球(Deloitte Touche Tohmatsu););-安永会计公司(安永会计公司(Ernist&Young

49、););-美国福陆(美国福陆(Fluor););-通用电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Google;-惠普;惠普;-IBM;-印孚瑟斯(印孚瑟斯(Infosys Technologies););-麦肯锡(麦肯锡(McKinsey&Company););-微软;微软;-诺基亚;诺基亚;-普华永道(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三星;三星;-斯伦贝谢公司(斯伦贝谢公司(Schlumberger););-Tata;-丰田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威普罗公司(威普罗公司(Wipro Technologies););-埃森哲(埃森哲(A

50、ccenture)。)。MAKE 评选(最受推崇的知识型企业)实践概况 国外:据毕马威(KPMG)咨询公司2003年对欧洲500家单位的调查发现 从1997-2000,通过采用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案,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节省9.14亿美元;雪佛龙(Chevron)自1991年执行知识管理后节省开支6.5亿美元;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自90年代中期实施知识管理后已经节约成本10亿美元。实践概况 国内:蓝凌公司联合IT 经理世界、首席财务官、计算机世界网等机构,2005、2006连续两年对中国700多家企业实施问卷调查后发现 中国企业知识管理整体上已经走过初始阶

51、段与认知阶段,进入应用阶段 IBM(中国)、AMT咨询公司、施耐德电器低压天津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联想集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分公司海南石油分公司等企业知识管理走在国内前列 目前对知识管理尚无统一定义。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递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52、。Petrash(彼得拉什,1996)认为 知识管理是将适当的知识(Right Knowledge)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给适当的人(Right Person),使其能作出最佳的决策(Best Decision)。Wiig(威格,1997)认为 知识管理是指组织有系统、明确地对其知识资产进行充分地探索(Explore)与运用(Exploit),以提高组织内知识相关工作的绩效,并达到报酬的极大化。Beckman(贝克曼,1997)认为 知识管理是组织利用正式的渠道获取有用的经验、知识与专业能力,使其能帮组织创造新能力、提高绩效、促进研发与强化顾客的价值。此定义强调知识管理的管理标

53、的及对组织的目的。林东清对知识管理定义为:组织为了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优势,对于存在于组织内外部的个人、群组或团体内有价值的知识,进行有系统的定义、获取、存储、分享、转移、利用和评估等工作。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 知识管理的基本假设与逻辑组织是由“人”所组成的,并由“人”来经营运作,“组织”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本身并无经营的知识与能力。组织运作的好坏完全要视人的能力表现而定,唯有靠员工优秀的策略、管理、决策执行、问题解决能力,才会有高绩效的成功组织。“人”的能力与工作绩效,主要靠其是否有优秀的知识(Know-what、Know-why、Know-how)而定。图:个人的知识能力与群组组织的

54、绩效知识管理策略的基本假设与逻辑 知识管理实施的一些基本思考 知识管理不是组织成功的“充分条件”知识管理在21世纪是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个权变(Contingency)的思考,没有绝对标准、最好的范本管理不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

55、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知识管理不可能单独成功,要配合其他组织结构条件知识管理三要素:人人:协作的所有 参与者场所场所:协作空间事件事件:所有内容和处理过程行为行为 行为行为行为行为发掘关系发掘关系确定价值确定价值不断学习不断学习人人事件事件场所场所KM=(P+I)SKnowledge ManagementPeople知识载运者Information知识基础Share分享-加速知识的建构Technology支持信息的收集与分送基于信息的观点基于技术的观点基于文化的观点可执行信息数据的分类整理企业黄页过滤的信息自由文本和概念人员信息档案容易获得的信

56、息数据挖掘数据仓储化执行信息系统专家系统智能型代理局域网多媒体搜索引擎智能系统集体学习后续学习知识产权开发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的维度 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及知识管理活动中,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人;二是技术。这两个因素同时构成了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知识管理的维度 1.人 人之所以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因为人的大脑不仅是隐性知识的载体,而且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内生力量。在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们通过师传徒受的方式传播隐性知识,人的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技术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人们通过团体工作、干中学、工作中培训消化和吸收新获取的显性知识,进而创造

57、新的隐性知识。因此可以说,人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维度之一。知识管理的维度 2.技术 技术主要是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中的组合阶段起作用,同时也支持外在化与内化过程。知识的编码、存取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西方的许多公司甚至片面地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进行编码,并能通过信息技术方便地存取。在外在化阶段,电视会议系统、电话、E-mail等通讯和信息技术能够强化和方便人们的沟通和交流,因而也促进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技术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维度之一。当然,与人相比,技术只不过是一种使用工具,并不能成为知识管理的内生力量。知识管理的维度

58、 3.人和技术的结合 组织可以通过创建适宜的组织环境和加大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来强化知识管理过程中两个维度的作用。项目团队、特别任务组等正式团体由于其良好的沟通性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组织中最佳的学习单元,因而也被西方企业广泛采用。这种正式的工作团体鼓励面对面的交流,促进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中社会化和内化两个阶段的知识转化与吸收,因而在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管理的学派 技术学派 行为学派 综合学派 知识管理的学派 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该领域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股都有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背景。他们常常被卷入到对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重组和群件等的设计、构建

59、过程当中。对他们来讲,知识等于对象,并可以在信息系统当中被标识和处理。知识管理的学派 行为学派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和专家们一般有着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教育背景。他们经常卷入到对人类个体的技能或行为的评估、改变或是改进过程当中。对他们而言,知识等于过程,是一个对不断改变着的技能等的一系列复杂、动态的安排。这些人在传统上,要么是像心理学家那样热衷于对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方面进行研究,要么就像一个哲学家、社会学家或组织理论家那样在组织的水平上开展研究。知识管理的学派 综合学派认为“知识哲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营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

60、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成该学派的专家既对信息技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又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推动着技术学派和行为学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融合为自己所属的综合学派。由于综合学派能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实施知识管理,所以能很快被实务界接受。知识管理研究的两条主线知识管理研究的两条主线知识管理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知识管理沿着两条主线进行 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是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目前是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的的,一条是把重点放在一条是把重点放在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上上,因为信息是知因为信息是知识的载体识的载体,通过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工具的管理来实

61、通过对信息内容和信息工具的管理来实现知识管理。另一条主线则是把重点放在现知识管理。另一条主线则是把重点放在人的管人的管理理上,着重研究人和组织的行为、技巧和思维方上,着重研究人和组织的行为、技巧和思维方式。式。创建知识系统工程创建知识系统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王众托院士从学科与战略角度出发,大连理工大学王众托院士从学科与战略角度出发,提出提出创建知识系统工程创建知识系统工程,描述了知识系统的体系,描述了知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过程,给出了宏观层次的知识挖掘系结构和工作过程,给出了宏观层次的知识挖掘系统,并探讨了知识集成、转化与生成的新机理。统,并探讨了知识集成、转化与生成的新机理。知识系统工程定义

62、为:知识系统工程定义为:“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的技术对知识进行组织管理的技术”。技术工具(方法、硬件、软件、系统)包括:-知识采集-知识贮存-知识处理-知识生成的支持-知识的传播-知识的交易 当前研究热点:数据仓库、数据采掘与知识发现、文本摘编、WEB知识网络等。支持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战略支持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战略 西安交通大学汪应洛院士认为:西安交通大学汪应洛院士认为: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实现增加组织整体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实现增加组织整体知识的存量知识的存量与价值与价值,应用知识以提升技术、产品、与服务创,应用知识以提升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绩效以及组织整体对外的新的绩效以及组织整体对外的竞争力竞

63、争力;促进组织;促进组织内部的知识流通内部的知识流通,以提升成员以提升成员获取知识的效率获取知识的效率;指;指导组织导组织知识创新的方向知识创新的方向;协助组织发展核心技术;协助组织发展核心技术能力;有效发挥组织内个体成员的知识能力与开能力;有效发挥组织内个体成员的知识能力与开发潜能。发潜能。知 识 管 理 与 自 主 创 新 能 力 的 形 成 知知 识识 管管 理理 对对 辅辅 助助 性性 知知 识识 活活 动动 的的 管管 理理 对对 主主 要要 知知 识识 活活 动动 的的 管管 理理 企企 业业 的的 生生 存存 环环 境境 合合 适适 的的 激激 励励 机机制制、组组 织织 结结

64、构构的的 创创 新新、资资 源源的的组组织织与与保保护护、企企 业业 文文 化化的的 形形 成成 等等 知知 识识 的的 获获 取取、选选 择择、生生 产产、内内 化化 与与 外外 化化;敏敏 捷捷、有有 效效 提提供供 市市 场场 所所 需需 要要的的 产产 品品 或或 服服 务务 外外 化化 功功 能能、内内 化化 功功 能能、中中 介介 功功 能能、认认 知知 功功 能能 等等 自自 主主 创创 新新 能能 力力 支持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战略支持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战略(1)建立知识库)建立知识库(2)强化知识培训体系)强化知识培训体系(3)建立交流平台)建立交流平台(4)加强组织间的信任机

65、制与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加强组织间的信任机制与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知识管理的主体 知识管理从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个人、企业公司、学术社团(如学科专业协会、研究会)、社会组织(如各种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图书馆等)、地区、政府部门、国家、全球乃至整个社会对知识的学习、创造、交流、使用和控制等。在新经济时代和社会环境下,知识管理已经成为决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因素,提高竞争力的法码。因此,大量的组织和机构纷纷把目光投向知识管理,把引入知识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作为管理的目标,以期获得竞争优势。知识管理的特征 1.价值取向新:知识和人才成为最大的资产和推动力 2.新的管理成本投入:代价高昂的知识

66、管理 3.运作方式新:强化人和技术的结合 4.组织机制新:注重组织集体知识共享与创新 5.领导方式新:强调组织工作人人参与,集体领导 6.激励方法新:注重精神激励,组织创新的主体被赋予更大权力与责任 7.具有新的政治性:知识就是权力 8.管理理念新:知识管理就要不断改进和永无穷尽 9.分配方式新:按“知”分配 10.需要新的法律手段: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知识管理的职能知识管理的职能 最有影响力与代表的理论是最有影响力与代表的理论是1995年日本著名年日本著名学者野中育次郎(学者野中育次郎(Nonaka)和竹内光隆)和竹内光隆(Tadeuchi)提出的)提出的SECI模式模式(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 Model),螺旋模式(),螺旋模式(Spiral Model)和知识创)和知识创造流程模式(造流程模式(Process Model)野中野中 郁次郎郁次郎NONAKA Ikujiro一橋大学大学院一橋大学大学院 国際企国際企業戦略研究科業戦略研究科 教授教授(l)社会化()社会化(socializ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