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调频发射器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7938446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9.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FM调频发射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FM调频发射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FM调频发射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FM调频发射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M调频发射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M 调频发射器:Cll I IO11FR23.3K亡 MCI MICROPHONE20pF矿石收音机 电阻:lk x 1 ; 3.3k x 1; 47k x 1 4.7k x 1; 4.3k x 1; 51k x 1; 6.8k x 1; 10k x 2;电容: 1)、电解型: 1uF x 1 ; 10uF x 1;2)、普通型: 1000pF x 2 ; 1uF x 1 ; 20pF x 2 ; 10pF x 2 ; 12pF x 1 ; 68pF x 1 ; 三极管: 9014 x 1 ; 9018 x 2 ;电感线圈: 0.47mm&6T x 3; 发射天线 1 根;Microphon

2、e 1 个 ;DC直流电源供电3.7V直稳制作分析:声音清晰,不跑频,调制在96MHZ附近。有障碍发射范围大概90米左右,使 用一条 36CM 软线做发射天线。电路改进:可调频改进,改换振荡单元的振荡参数可以实现频率的调制;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4第十四章第 3节。【教学目标】1了解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2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电谐振在电磁波发射、接收过程 中的作用。3通过对电磁波的产生、发射、接收过程及基本电路的简单分析,领会无 线电波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作用。4了解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教学重点】1电磁波有效发射的条件,调制的含义及

3、调制方式。2无线电波接收原理。【教学难点】1无线电波调制的含义及调幅和调频的区别。2“电谐振”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示波器。【教学方法】讲解法,学生自学、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古代人们有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烽火台,鸽子,驿站,邮差等)2请问现在我们有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广播,电视,电话,手机,互 联网等)(过渡):现在的传递方式有线和无线之分,无线主要依靠电磁波,在无线 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振荡的知识,知道: 在 LC 振荡电路中,电场主要集中在电容器的极板之间,磁场主要集中在线圈内 部,电场能和磁场能主要在不同元件之间相互转

4、化,辐射出去的电磁能或者电磁 波很少。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呢?二、新课过程(一)无线电波的发射师:要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哪些特点呢?(学生阅读 教材,然后回答。)生: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因为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 地把电磁能(电磁波)传播出去。师:要满足上述两述条件,就需要把振荡电路改造变成开放电路(教师在黑 板上画出图 1、图2、图3、图4),那么如何改造呢?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图 1 到图 4 是如何变化?师生讨论得出:图 2 中,电容器的极板倾斜,张口变大,便于把电磁能辐射 出去

5、;线圈的匝数变少,其自感系数变小,便于发射高频率的电磁波。图 3 中电 容器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正对面积减少,线圈匝数进一步减少,便于发射较高频 率的电磁波,图 4 中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大,正对面积减少至为零,线 圈匝数为零,以便能够发射更高频率的电磁波。图 1 图 2 图 3图4师:那么,实际中的开放电路是如何发射电磁波的呢?图5师:在实际应用中常把开放电路的下端跟地连接。跟地连接的导线叫做地线。 线圈上部接到比较高的导线上,这条导线叫做天线。天线和地线形成了一个敞开 的电容器,电磁波就是由这样的开放电路发射出去的。电视发射塔要建得很高, 是为了使电磁波发射得较远。实际发射无线电波的装

6、置中还需在开放电路旁加一 个振荡器电路与之耦合,如图 5 所示,振荡器电路产生的高频率振荡电流通过 L 与 L 的互感作用,使 L 也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在开放电路中激2 1 1发出电磁波,向四周发射。调制:调幅与调频 (以教师讲解为主)师:发射电磁波是为了利用它传递某种信号。要想电磁波传得远,就必须使 用高频率的电磁波。但我们要传递的信号却是一些低频信号,如:声音信号频率 只有几百至几千赫兹,图象信号频率也不过上万赫兹,不可能把它们直接发送出 去。这就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信号而改变。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如果把这种电 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那么,载有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产生的电

7、磁 波(也就是载波)就载着要传送的信号一起发射出去把要传递的信号“加”到 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高频振荡电 流,类似于可远飞的信鸽;要传送的信号类似于要发出的信件,调制类似于把信 件绑在信鸽的身上。师:一种调制的方法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这种调 制叫做调幅(结合课本相应图讲解)。另一种调制的方法是使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强弱而改变,这种 调制叫做调频(结合课本相应图讲解)。图6电波的发射:结合图 6 阐述低频信号的调制和发射过程。低频信号电流叠加 在高频振荡电流上,这就是调制,调制后的振荡电流通过互感作用经开放电路向 外发射出电

8、磁波。(二)电磁波的接收师:发射的无线电波如何被接收到呢?(学生先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回 答)生: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 流的频率跟激起它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因此利用放在电磁波传播空间中的导 体,就可以接收到电磁波了。师:如何使我们需要的电磁波在接收天线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呢?生: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 生的振荡电流最强。在无线电技术里,是利用电谐振来达到这个目的的。当接收 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 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用示波器观察电谐振

9、波 形)。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 如图 7,调节可变电容器的电容可以改变 调谐电路的频率,使它跟要接收的电 台发出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这个频率的电磁波在调谐电路里激起较强的感应电 流,这样就选出了这个电台。图 8 中收音机内的接收电路就是调谐电路。图8图7解调(以教师讲解为主)由调谐电路接收到的感应电流,是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电流,还不是我们需 要的声音或图像信号。因此还要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振荡电流中还原出来。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所携带的调制信号过程,叫做解调。解 调是调制的逆过程,调制的方法不同,解调的方法也不同。如图9 是调幅波的解

10、 调,也叫检波。解调类似于把绑在信鸽的信取下来。解调之后的信号再经过放大、 重现,我们就可以听到或看到了。(三)无线电波知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磁波对我们来说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广播、 电视还是无线电通信以及航空、航天中的自动控制和通信联系,都离不开电磁波。无线电报的波长从几毫米到几十千米。 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长波、 中波、中短波、短波和微波等几个波段。(教 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相应表格中数据,让学生比较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频率范围,简述各波段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以及主要 用途。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其它知识,如:调幅广播(AM) 般使用中波和短波 波段。调频广播

11、(FM)和电视广播都采用调频的方法来调制,通常使用微波中的 甚高频(VHF)和超高频(UHF)波段。例题1: 一台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范围从f=2. 2MHz到f=22MHz;设这台收音1机能接收的相应波长范围从入至从,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相应电容量变化范围12从C到C,求入:入;C : C1 2 1 2 1 2引导学生解答:1 c_ 1二么型由一靳圧得一计0,所以G貧1例题2:请设计一个方框图说明调制、调谐、解调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以有效发射电磁波的两个条件为线索,学习了开放电路以及调制、调频、 调幅、解调、电谐振等概念,教学时要求学生对它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不 宜分析太深太细,对于电谐

12、振这一概念可以类比机械波中的共振现象进行学习。 对无线电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阅读有关书籍、组织课外讲座与实验 小组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特长。无线发射器电路图及工作原理分析Qi是共发射极变压器耦合振荡电路:负载是变压器T的衩级线圈,集电极输出信号经 T耦合后,由次极经Ci送基极,构成正反馈,起振。基极同时送入低频调制信号,对产生 的咼频振荡进行幅度调制。Q2是缓冲放大级,Qi的输出经C3耦合到Q2(图中右边的“Q1”)极,Li是Q2的负 载电感;并经C4/L2串联谐振电路送到天线发射。R2接地,也就是零偏置,由于输入信号 幅度较大,且是以C4/L2谐振回路来选频的,所以不怕失真,这样效率较高。T、Li和9V处应该有一个连接点,这个电路由于基极没有直流偏置,电路都工作在丙 类放大。T的初、次级间相位是相反的,就是Qi集电极电流增加时T的初级感生电动势右 正左负,次级产生左正右负的感生电动势,对Ci的充电电流加大,当集电极电流减小时与 上述情况相反。频率由Ci的容量、T的电感决定。发射功率现在这些参数不能决定,电压知道,关键是电流不知道,电流(交流电流)由Q2 (后边三极管应该是Q2)的电流、基极的驱动、Li的阻抗决定。说道接收距离,和接收机灵敏度、传播环境、天线高度,天线增益有关,笼统说也是理想距 离,实际距离还有较大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