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前检测HLA和ABO血型配型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7935447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9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移植前检测HLA和ABO血型配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移植前检测HLA和ABO血型配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移植前检测HLA和ABO血型配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移植前检测HLA和ABO血型配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植前检测HLA和ABO血型配型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第二十八二十八章章 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移植(移植(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将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将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医疗手段。移植物(移植物(graftgraft)供供 体(体(donordonor)受受 体(体(recipientrecipient)或宿主()或宿主(hosthost)概 述 自体移植自体移植根据移植物来源根据移植物来源 同系移植同

2、系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 异种移植异种移植 原位移植原位移植根据移植部位根据移植部位 异位移植异位移植 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移植物种类移植物种类 支架组织移植支架组织移植 细胞移植细胞移植移植的类型移植的类型组织器官移植种类和命名 移植名称移植名称 供者、受者关系供者、受者关系 举例举例 自体移植自体移植 同一个体同一个体 自体断肢再植,自体皮片移植自体断肢再植,自体皮片移植 同系或同基因移植同系或同基因移植 同系或同基因同系或同基因 人的单卵双生子间的器官移植人的单卵双生子间的器官移植 的个体间的个体间 同品系小鼠的皮片移植同品系小鼠的皮片移植 同种同种异基因异基因移植移植 同种不同基因

3、同种不同基因 人与人之间的肾移植人与人之间的肾移植 的个体间的个体间 不同品系小鼠间的皮片移植不同品系小鼠间的皮片移植 异种移植异种移植 异种动物间异种动物间 狗的器官移植给猩猩狗的器官移植给猩猩 猪的器官移植给狗猪的器官移植给狗 第一节 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1 1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人人 HLA HLA 鼠鼠 H-2 H-2遗传特征:遗传特征:单倍型遗传单倍型遗传 高度多态性高度多态性2 2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父父 母母 HLAHLA是人体多态性最丰富的是人体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系统。据基因系统。据19991999年的统计,

4、年的统计,HLAHLA复合物等位基因总数已达复合物等位基因总数已达到到10311031个,其中个,其中HLA-BHLA-B等位基等位基因有因有301301个个 A9Cw3B7A2Cw2B13A1Cw1B5A3Cw4B8HLAHLA的遗传特征的遗传特征第二节 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移植排斥反应(transplantation rejection)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分类:分类: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机制:机制:受者体内

5、存有抗供者移植物的受者体内存有抗供者移植物的预存抗体预存抗体,与抗原结合,激,与抗原结合,激活补体和凝血系统活补体和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凝血。导致血管内凝血。预存抗体来源:预存抗体来源:1 1、供受者之间、供受者之间ABO ABO 血型不合;血型不合;2 2、受者反复多次输血、妊娠或既往作过移植。、受者反复多次输血、妊娠或既往作过移植。处理:重新移植处理:重新移植预防:预防:ABOABO血型配型、细胞毒实验血型配型、细胞毒实验1.1.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 2.2.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 体液性排斥体液性排斥 抗体激活补体,并有抗体激活补体,并有CD4CD4+T T 细胞参与,导致急性

6、血管炎细胞参与,导致急性血管炎 细胞性排斥细胞性排斥 CD8CD8+CTLCTL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细胞的细胞毒作用、CD4CD4+T T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导致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导致急性间质炎。急性间质炎。处理处理 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免疫抑制剂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两条抗原提呈途径: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两条抗原提呈途径:直接途径(直接途径(direct pathdirect path):残留于残留于供者移植物内的抗原提呈供者移植物内的抗原提呈细胞(过客细胞)细胞(过客细胞)对受者机体的免疫系统提供最初的抗原刺激。对受者机体的免疫系统提供最初的抗原刺激。这种抗原性刺激,来自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7、表面富这种抗原性刺激,来自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表面富含的含的HLA-HLA-、-类分子类分子 间接途径间接途径 (indirect pathindirect path):通过通过受者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受者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对具有同种异基因对具有同种异基因HLA-HLA-、-类分子的移植物实质细胞的识别。类分子的移植物实质细胞的识别。无论是供者还是受者,其抗原提呈细胞提供的无论是供者还是受者,其抗原提呈细胞提供的IL-1IL-1、IL-6IL-6等刺激等刺激信号,有助于触发淋巴细胞的活化信号,有助于触发淋巴细胞的活化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慢性排斥反应的

8、介导因素:慢性排斥反应的介导因素:T T细胞、巨噬细胞等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免疫损伤。细胞、巨噬细胞等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免疫损伤。B B细胞产生的抗体活化补体或通过细胞产生的抗体活化补体或通过ADCCADCC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急性排斥反应反复发作所导致的移植物组织退行性变,此与细胞急性排斥反应反复发作所导致的移植物组织退行性变,此与细胞 和体液免疫均有关系。和体液免疫均有关系。非免疫相关因素,诸如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生物感染等。非免疫相关因素,诸如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生物感染等。受者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也可促使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受者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也可促使慢性排

9、斥反应的发生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对免疫抑制疗法不敏感对免疫抑制疗法不敏感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最终需要重新进行器官移植最终需要重新进行器官移植 3.3.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定义:定义:在骨髓移植时,供者骨髓中的免疫细胞启动以受在骨髓移植时,供者骨髓中的免疫细胞启动以受者细胞为靶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引起攻击受者的移植物者细胞为靶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引起攻击受者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抗宿主反应。GVHDGVHD也可见于脾、胸腺和小肠移植。也可见于脾、胸腺和小肠移植。发生机制:发生机制:T T细胞起主要作用细胞起主要作用 IL-2IL-2、IL-6IL-6、TNF-TNF-、IFN-

10、IFN-等等 ICAMICAM、VCAMVCAM、CD44CD44、ELAM-1ELAM-1等等4.4.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第三节 HLA分型方法血清学分型法应用一系列已知抗应用一系列已知抗HLAHLA的特异性标准分型血清与待测淋巴细胞混合,借的特异性标准分型血清与待测淋巴细胞混合,借助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介导细胞裂解的细胞毒试验。助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介导细胞裂解的细胞毒试验。操作简便易行、操作简便易行、节约试剂、结果可靠、重复性好节约试剂、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无需特殊设备无需特殊设备 耗时长耗时长 不同批号抗血清结果常有不同不同批号抗血清结果常有不同用于用于HLAHLA分型的微量细胞毒

11、试验分型的微量细胞毒试验 血清学分型法血清学分型法死(着染)细胞(死(着染)细胞(%)记分记分结果判断结果判断0 010101 1阴性阴性111120202 2可疑阴性可疑阴性212150504 4弱阳性弱阳性515180806 6阳性阳性80808 8强阳性强阳性0 0未试验或不能读数未试验或不能读数细胞学分型法 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以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mixed lymphocyte culture,MLC)或称混合或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mixed lymphocyt

12、e reaction,MLR)为基本技术的为基本技术的HLAHLA分型法。能用本法测定的抗原称为分型法。能用本法测定的抗原称为LDLD抗原抗原(lymphocyte defined lymphocyte defined antigenantigen),包括包括HLA-DHLA-D、-DP-DP。1.1.单向单向MLCMLC原理:将已知原理:将已知HLAHLA型别的分型细胞用丝裂霉素型别的分型细胞用丝裂霉素C C或或X X线照射预处理,使其失去线照射预处理,使其失去增殖能力仅作为刺激细胞;而以具有增殖能力的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增殖能力仅作为刺激细胞;而以具有增殖能力的受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

13、反应细胞。两者混合培养时,反应细胞可对刺激细胞发生应答而增殖,用反应细胞。两者混合培养时,反应细胞可对刺激细胞发生应答而增殖,用3H-TdR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强度,从而判断受检细胞的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强度,从而判断受检细胞的HLAHLA型别。型别。根据选用的刺激细胞类型分为:根据选用的刺激细胞类型分为:1 1阴性分型法阴性分型法 2 2阳性分型法阳性分型法 遗传型不同的两个个体淋巴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时,由于遗传型不同的两个个体淋巴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时,由于两者两者HLAHLA不同,能相互刺激导致对方淋巴细胞增殖,故称双向不同,能相互刺激导致对方淋巴细胞增殖,故称双向MLCMLC。在

14、此试验中,各自的淋巴细胞既是刺激细胞,又是反应。在此试验中,各自的淋巴细胞既是刺激细胞,又是反应细胞,反应后形态上呈现的细胞转化和分裂现象,可通过形细胞,反应后形态上呈现的细胞转化和分裂现象,可通过形态法计数转化细胞态法计数转化细胞。2.2.双向双向MLCMLC分子生物学分型法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RFLP)分析:分析:最早建立的研究最早建立的研究HLAHLA多态性的多态性的DNADNA分型技术分型技术

15、PCR-RFLPPCR-RFLP分型法:分型法:对对DNADNA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可使限制性长度分析的敏感度大大增加切分析,可使限制性长度分析的敏感度大大增加1.RFLP1.RFLP与与PCR-RFLPPCR-RFLP分型法分型法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PCR-SSO)是以是以PCRPCR为基础,将凝胶上扩增的为

16、基础,将凝胶上扩增的HLAHLA基因基因DNADNA转移至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进转移至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进而用放射性核素或酶、地高辛等非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与之进行而用放射性核素或酶、地高辛等非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与之进行杂交,从而对扩增产物作出杂交,从而对扩增产物作出HLAHLA型别判断。型别判断。分类:分类:斑点或印渍法:斑点或印渍法:用扩增的待测用扩增的待测DNADNA印渍或点至固相支持物,再与探针行杂交,印渍或点至固相支持物,再与探针行杂交,利于大量标本分型利于大量标本分型反向斑点或印渍法:反向斑点或印渍法:将已知将已知DNADNA印渍或点至固相支持物,然后与扩增的待

17、测印渍或点至固相支持物,然后与扩增的待测DNADNA(预先标记)杂交,用于少量标本分型(预先标记)杂交,用于少量标本分型 PCR-SSOPCR-SSO是是类类HLAHLA分型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分型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能够鉴定所有已知序列的能够鉴定所有已知序列的HLA-DRHLA-DR、DQDQ、DPDP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2.PCR-SSO2.PCR-SSO分型法分型法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gene chip)(gene chi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将其与将其与PCR-SSOPCR-SSO结结合应用于合应用于HLAHLA分型,可使分型趋于规模化和自动化,尤其在分型

18、,可使分型趋于规模化和自动化,尤其在HLAHLA多态性多态性和疾病遗传背景分析等方面更具优势。和疾病遗传背景分析等方面更具优势。HLAHLA的基因芯片分型法,实际上的基因芯片分型法,实际上是是PCR-SSOPCR-SSO反向斑点或印渍法的微型化。目前,基因芯片在反向斑点或印渍法的微型化。目前,基因芯片在HLAHLA分型领分型领域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域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2.PCR-SSO2.PCR-SSO分型法分型法 原理:原理:应用设计的一套应用设计的一套HLAHLA等位基因的等位基因的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sequence specific p

19、rimer,SSPprimer,SSP),对待测对待测DNADNA进行进行PCRPCR扩增,从而获得扩增,从而获得HLAHLA型别特异性的扩增产物型别特异性的扩增产物HLAHLA基因扩增的特异性包括:基因扩增的特异性包括:座位特异性(座位特异性(locus-specificlocus-specific),如,如HLA-AHLA-A、B B、-DRB1-DRB1等;等;组特异性(组特异性(group-specificgroup-specific),如,如DRB1-01DRB1-01、DRB1-02DRB1-02等;等;等位基因特异性(等位基因特异性(allele-specificallele-s

20、pecific),如,如DRB1DRB1*04010401、DRB1DRB1*04020402等。等。3.PCR-SSP3.PCR-SSP分型法分型法 单链构象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polymorphism,PCR-SSCP-SSCP)是以对待测基因是以对待测基因PCRPCR扩增为基础,对扩增的单链扩增为基础,对扩增的单链DNADNA(ssDNAssDNA)的)的HLAHLA分型方法。分型方法。原理:原理:对对ssD

21、NAssDNA进行无变性剂的聚丙烯酰凝胶电泳时,因其序列的差异可形成进行无变性剂的聚丙烯酰凝胶电泳时,因其序列的差异可形成不同的空间构象而导致电泳迁移率的差异,如此可分辨出单一碱基的差异和不同的空间构象而导致电泳迁移率的差异,如此可分辨出单一碱基的差异和检测出检测出DNADNA多态性或点突变,有助于新的多态性或点突变,有助于新的HLAHLA等位基因或突变体的发现。等位基因或突变体的发现。特点:特点:PCR-SSCPPCR-SSCP作为作为PCR-SSOPCR-SSO的补充,在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基因方面有其独的补充,在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基因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有利于排除到之处,有利于排除SSOSS

22、O杂交的假性。杂交的假性。4.PCR-SSCP4.PCR-SSCP分型法分型法 基于序列的基于序列的HLAHLA分型法分型法(sequence-based HLA typing,SBTsequence-based HLA typing,SBT),通过对扩增后,通过对扩增后的的HLAHLA基因片段通过核酸序列测定来判断基因片段通过核酸序列测定来判断HLAHLA型别。型别。基本过程:基本过程:分离待测细胞的分离待测细胞的DNADNA,应用座位、组或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应用座位、组或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PCR扩增,扩增产物的纯化和测序,测出的基因序列与扩增,扩增产物的纯化和测序,测出的基

23、因序列与HLAHLA基因库的基因库的DNADNA已知序已知序列比较,判断待测的列比较,判断待测的HLAHLA型别。型别。5.SBT5.SBT分型法分型法 第四节 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肾脏移植肾脏移植,创始于肾脏移植,创始于19501950年,是临床开展最早、应用最多和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年,是临床开展最早、应用最多和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1.1.组织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组织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 组织配型组织配型是肾脏移植前选择供者的重要手段是肾脏移植前选择供者的重要手段 ABOABO血型配型、血型配型、HLAHLA配型和配型和 交叉配型交叉配型肾源选择的原则肾源选择的原则 以以ABO

24、ABO血型完全相同者为好,至少能够相容血型完全相同者为好,至少能够相容 选择最佳选择最佳HLAHLA配型的供者器官配型的供者器官2.2.肾移植受者的疗效检测肾移植受者的疗效检测 疗效监测:疗效监测:受者免疫状态检测受者免疫状态检测临床观测项目临床观测项目:T T细胞总数、细胞总数、CD4/CD8CD4/CD8比值和比值和IL-2IL-2及其受体的检测,判断排斥反及其受体的检测,判断排斥反 应的发生和评估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应的发生和评估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 肾组织活检,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肾组织活检,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 CsACsA血药浓度检测,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肾毒性血药浓度检测,指导合理用药,减

25、少肾毒性 肝脏移植特点:特点:HLAHLA是否匹配与肝脏移植效果无显著差异是否匹配与肝脏移植效果无显著差异机制:机制:肝脏移植时,因肝脏移植时,因HLAHLA不配仅发生较弱的排斥反应,而免疫抑制剂不配仅发生较弱的排斥反应,而免疫抑制剂 的应用有效控制了排斥反应的发生的应用有效控制了排斥反应的发生肝脏移植时仍应尽可能进行肝脏移植时仍应尽可能进行HLAHLA配型配型1.1.组织配型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组织配型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 组织病理学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肝移植术后第肝移植术后第2 2天,汇管区出现明显的白细胞浸润,天,汇管区出现明显的白细胞浸润,汇管区和肝窦的白细胞浸润第汇管区和肝窦的白细胞浸

26、润第7 7天达高峰,涉及到天达高峰,涉及到T T细胞、细胞、B B细胞、巨噬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在浸润的胞、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在浸润的T T细胞中细胞中CD8+CD8+细胞高于细胞高于CD4+CD4+细胞,也细胞,也见有见有IL-2RIL-2R和和CD25+CD25+的活化的活化T T细胞。细胞。排斥反应发生几率:排斥反应发生几率:约约2/32/3的肝移植患者出现过排斥反应的病理学改变,的肝移植患者出现过排斥反应的病理学改变,也有也有8 8的病例术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占肝移植致死原因的的病例术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占肝移植致死原因的10%10%。2.2.肝移植受者的疗

27、效检测肝移植受者的疗效检测 心脏移植与心肺联合移植ABOABO血型匹配:血型匹配:避免急性排斥反应的首要条件避免急性排斥反应的首要条件HLA IHLA I、类分子匹配:类分子匹配: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1.1.组织配型在心脏和心肺联合移植中的应用组织配型在心脏和心肺联合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监测指标:免疫监测指标: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 T T、B B细胞的转化能力细胞的转化能力 T T细胞亚类百分数及比值细胞亚类百分数及比值 CTLCTL细胞毒作用细胞毒作用 细胞因子及其受

28、体表达或转录水平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或转录水平 转化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NKNK细胞数及其介导的自然杀伤或细胞数及其介导的自然杀伤或ADCCADCC效应效应 粘附分子及其配体在各类细胞表达情况粘附分子及其配体在各类细胞表达情况2.2.心脏及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的疗效检测心脏及心肺联合移植受者的疗效检测 骨髓与其他来源的干细胞移植特点:特点:可同时发生可同时发生HVGRHVGR和和GVHRGVHR 分类:分类:自体骨髓移植、自体骨髓移植、同基因骨髓移植同基因骨髓移植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多见)(多见)1.1.骨髓移植骨髓移植 病例较少病例较少成功率高成功率高 骨髓移植实际上是造血

29、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实际上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质和量对移植的成败致关重要。因此,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质和量对移植的成败致关重要。2.2.外周血和脐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和脐血干细胞移植 方法:方法:使用药物动员剂促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从中使用药物动员剂促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从中获取足量的干细胞用于移植,可获得与骨髓移植同样的治疗目的获取足量的干细胞用于移植,可获得与骨髓移植同样的治疗目的特点:特点:与骨髓移植相比,具有采集方便、供者不需麻醉、移植后造与骨髓移植相比,具有采集方便、供者不需麻醉、移植后造血恢复快,血恢复快,GVHRGVHR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

30、高等优点。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不高等优点。移植前检测:移植前检测:HLAHLA和和ABOABO血型配型、血常规与骨髓检验、性染色体测血型配型、血常规与骨髓检验、性染色体测定、造血干细胞鉴定和定、造血干细胞鉴定和GVHRGVHR征象追踪等征象追踪等肿瘤干细胞的发现,提示人们在进行干细胞应用时应该注意生物安全性。肿瘤干细胞的发现,提示人们在进行干细胞应用时应该注意生物安全性。l适应于同种异型或异基因骨髓移植的疾病包括:适应于同种异型或异基因骨髓移植的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髓样白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髓样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脊髓发育不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脊髓发育不

31、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WiskottWiskott-AldrichAldrich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综合征、慢性肉芽肿、X-X-性联高性联高IgMIgM综合征(综合征(CD40LCD40L缺陷)、骨骼石化症缺陷)、骨骼石化症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l乳腺、卵巢、睾丸以及肺部等实体瘤乳腺、卵巢、睾丸以及肺部等实体瘤,不宜行骨髓移植,多应用自体末稍血干,不宜行骨髓移植,多应用自体末稍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而自体末稍血干细胞移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髓样白血病和细胞移植治疗,而自体末稍血干细胞移植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髓样白血病和免疫缺陷病无效。免疫缺陷病无效。l急性髓样白血病、急性淋巴母

32、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淋巴瘤急性髓样白血病、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和何杰金病等和何杰金病等,则既是同种异型或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适应症,也可用自体末稍血,则既是同种异型或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适应症,也可用自体末稍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3.3.适于骨髓或末稍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疾病适于骨髓或末稍血干细胞移植的常见疾病 第五节 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组织配型HLAHLA是引起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是引起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供者与受者的供者与受者的HLAHLA等位基因匹配程度决定了移植排斥反应的强弱程度等位基因匹配程度决定了移植排

33、斥反应的强弱程度通过通过HLAHLA组织配型组织配型(tissue typing)(tissue typing),选择合适的供者,减轻排斥反应,选择合适的供者,减轻排斥反应 1.HLA1.HLA配型配型移植物存活与移植物存活与HLAHLA配型的关系是:配型的关系是:供、受者供、受者HLA-AHLA-A和和HLA-BHLA-B相配的位点数越多,移植物存活机率越高;相配的位点数越多,移植物存活机率越高;供、受者供、受者HLA-DRHLA-DR位点相配更重要,因为位点相配更重要,因为HLA-DRHLA-DR和和DQDQ基因有很强的连锁不平基因有很强的连锁不平 衡,衡,DRDR位点相配的个体,通常位点

34、相配的个体,通常DQDQ位点也相配;位点也相配;不同地区不同地区HLAHLA匹配程度与移植结果的关系有着不同的预测价值,在欧洲匹配程度与移植结果的关系有着不同的预测价值,在欧洲HLAHLA 匹配的程度对移植结果的预测性比美国高,因为欧洲人群的近交程度较高匹配的程度对移植结果的预测性比美国高,因为欧洲人群的近交程度较高 ,导致,导致HLAHLA位点连锁不平衡性削弱。位点连锁不平衡性削弱。交叉配型采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交叉配型采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 阳性对照阳性对照:阳性对照血清可用淋巴细胞免疫家兔获得阳性对照血清可用淋巴细胞免疫家兔获得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阴性血清可采用无受血史的阴性血清可采

35、用无受血史的ABAB血型男性血清血型男性血清根据反应时参与的细胞成分分类:根据反应时参与的细胞成分分类:淋巴细胞交叉配型淋巴细胞交叉配型 T T细胞淋巴细胞毒性交叉配型细胞淋巴细胞毒性交叉配型 B B细胞淋巴细胞毒性交叉配型细胞淋巴细胞毒性交叉配型 流式细胞法交叉配型流式细胞法交叉配型 自身交叉配型自身交叉配型 结果判度结果判度:交叉配型阳性交叉配型阳性:表明受者预存有抗供体的抗体表明受者预存有抗供体的抗体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交叉配型阳性交叉配型阳性:即使组织配型好,也不宜进行移植,易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即使组织配型好,也不宜进行移植,易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在做受体选择时,组织配型差,但交叉配型

36、为阴性,仍可实施移植。在做受体选择时,组织配型差,但交叉配型为阴性,仍可实施移植。交叉配型常用于肾脏移植交叉配型常用于肾脏移植2.HLA2.HLA交叉配型与预存抗体的检测交叉配型与预存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方法类型与参与成分方法类型与参与成分需时需时应用应用组织配型组织配型补体依赖的淋巴毒试验补体依赖的淋巴毒试验血清学法(血清学法(HLAHLA抗血清、补体、待测细胞)抗血清、补体、待测细胞)3h3hHLAHLA、类抗原鉴定类抗原鉴定交叉配型交叉配型PBLPBL交叉配型交叉配型血清学法血清学法(受着血清、供者细胞、补体、有(受着血清、供者细胞、补体、有/无无AHGAHG)3h3h检测受者血清中已存在

37、的抗供者检测受者血清中已存在的抗供者抗体抗体TBTB交叉配型交叉配型血清学法(纯化的供者血清学法(纯化的供者T/BT/B细胞、受者血清、细胞、受者血清、AHGAHG)3-6h3-6hT T细胞:细胞:检测抗检测抗HLA IHLA I类抗体;类抗体;B B细胞:检测细胞:检测HLA IHLA I、IIII类抗体类抗体MLCMLC试验试验细胞学法(供、受者细胞培养)细胞学法(供、受者细胞培养)6d6dHLA IIHLA II类抗原相容性类抗原相容性CMLCML试验试验细胞学法(受者细胞、供者刺激细胞作为靶细胞)细胞学法(受者细胞、供者刺激细胞作为靶细胞)4h4h抗供者抗供者CTLCTL检测检测FC

38、CFCC血清学法(受者血清、供者细胞、荧光抗人血清学法(受者血清、供者细胞、荧光抗人IgIg)3-4h3-4h检测非常弱的和无细胞毒性的抗检测非常弱的和无细胞毒性的抗供者抗体供者抗体自身交叉配型自身交叉配型血清学法(受者血清学法(受者PBLPBL、T T和和B B细胞以及血清)和细胞以及血清)和FCCFCC3-4h3-4h检测非特异的淋巴细胞抗体(自检测非特异的淋巴细胞抗体(自身抗体)身抗体)HLAHLA抗体筛选抗体筛选HLA IHLA I类抗体的筛选类抗体的筛选血清学法(受者血清、相应的血清学法(受者血清、相应的HLAHLA类型类型T T细胞或细胞或PBLPBL)3h3h6060细胞细胞HL

39、A IHLA I类抗体检测,抗体特异性鉴定类抗体检测,抗体特异性鉴定HLA IIHLA II类抗体的筛选类抗体的筛选血清学法血清学法(吸附过的受者血清、用作(吸附过的受者血清、用作HLA-DR/DQHLA-DR/DQ分型的分型的B B细细胞)胞)4h4h6060细胞数加吸附时细胞数加吸附时间间HLA IIHLA II类抗体检测,抗体特异性鉴定类抗体检测,抗体特异性鉴定CMLCML: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试验: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试验群体反应性抗体(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指用指用40-60

40、40-60人含人含已知已知HLAHLA的的T T细胞或细胞或T T、B B混合细胞,检测待移植受者血清所得到的抗体阳混合细胞,检测待移植受者血清所得到的抗体阳性百分数。性百分数。检测意义检测意义:用于判断器官移植时受体的敏感程度用于判断器官移植时受体的敏感程度 高高PRAPRA血清血清:可针对多个可针对多个HLAHLA抗原发生反应,受体对所接受的移植器抗原发生反应,受体对所接受的移植器 官或组织威胁大官或组织威胁大注意注意:应考虑在不同应考虑在不同HLAHLA上可能出现的上可能出现的共同表位或称共同表位或称公共抗原(公共抗原(public public antigensantigens)与受体

41、血清发生的交叉反应与受体血清发生的交叉反应3.3.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1.1.移植物的预处理移植物的预处理不同的组织器官的移植,其移植物的处理不尽相同不同的组织器官的移植,其移植物的处理不尽相同首先是从移植术的角度对离体组织器官进行外科修整,然后根据不同器首先是从移植术的角度对离体组织器官进行外科修整,然后根据不同器官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处理官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处理移植物与受体的预处理组织配型或交叉配型组织配型或交叉配型移植前应用一定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其用量视组织配型的结果而定移植前应用一定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其用量视组织配型的结果而定术前输血术前输血,视患者的需要进行视患者的

42、需要进行 受体的准备受体的准备 人工调节受者机体的免疫状态人工调节受者机体的免疫状态是控制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是控制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途径采取的措施有:采取的措施有: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此控制受者的免疫应答,降低对移植物的排斥能力以此控制受者的免疫应答,降低对移植物的排斥能力 诱导免疫耐受诱导免疫耐受:诱导受者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受者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免疫抑制措施免疫抑制措施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细胞以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细胞以T T细胞为主,细胞为主,T T细胞功能抑制分类:细胞功能抑制分类:1.1.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1 1、化

43、学性免疫抑制剂、化学性免疫抑制剂 3 3、生物性免疫抑制剂、生物性免疫抑制剂 2 2、某些中草药、某些中草药 环孢菌素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A(cyclosporine A A,CsACsA)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磷酰胺,FK506FK506又名又名他克莫司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rolimus),霉酚酸酯霉酚酸酯(mycophendate mofetil(mycophendate mofetil,MMF,MMF)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ALG)或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ATG),细胞性单克

44、隆抗体,细胞性单克隆抗体,某些融合蛋白某些融合蛋白,反义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ce oligonucleotide(antisence oligonucleotide),常见免疫抑制剂作用位点常见免疫抑制剂作用位点 新的研究思路:新的研究思路:诱导同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同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通过将同种抗原置入子宫或注射给新生儿而诱导通过将同种抗原置入子宫或注射给新生儿而诱导诱导免疫耐受诱导免疫耐受:应用大剂量天然可溶性或人工合成的供者应用大剂量天然可溶性或人工合成的供者HLAHLA分子,封闭同种抗原特分子,封闭同种抗原特异性异性T T细胞的细胞的TCRTCR,以诱导受者

45、特异性,以诱导受者特异性T T细胞凋亡,产生免疫耐受细胞凋亡,产生免疫耐受诱导诱导T T细胞无能:细胞无能:使用可溶性使用可溶性CTLA-4CTLA-4以阻断移植物细胞的以阻断移植物细胞的B7B7与受者与受者T T细胞表面细胞表面CD28CD28的的结合,干扰共刺激信号的形成。结合,干扰共刺激信号的形成。CTLA-4CTLA-4与与IgFcIgFc段的融合蛋白也具有相似的作用段的融合蛋白也具有相似的作用阻碍阻碍T T细胞活化:细胞活化:阻断阻断CD40-CD40LCD40-CD40L、CD2-LFA3CD2-LFA3等膜分子的相互作用等膜分子的相互作用诱导特异性耐受:诱导特异性耐受:借助基因工

46、程技术,制备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T T细胞疫苗(细胞疫苗(T cell vaccine,TCVT cell vaccine,TCV):诱导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破坏针对移植物的诱导抗独特型抗体的产生,破坏针对移植物的特异性特异性T T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细胞,诱导免疫耐受。2.2.对移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对移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第六节 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特异性抗体水平的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的检测 相关免疫指标:相关免疫指标:ABOABO等血型和等血型和HLAHLA抗体抗体 抗供者组织细胞抗体抗供者组织细胞抗体 血管

47、内皮细胞抗体血管内皮细胞抗体 冷凝集素冷凝集素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交叉配型、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试验交叉配型、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试验 血清血清PRAPRA水平水平:判断器官移植时受体对移植物的敏感程度,判断器官移植时受体对移植物的敏感程度,基于细胞毒性试验的基于细胞毒性试验的PRAPRA测定,被作为心脏移植前的常规项目,测定,被作为心脏移植前的常规项目,若若PRAPRA超过超过5 5,则应进行供者淋巴细胞与受者血清的交叉配型,则应进行供者淋巴细胞与受者血清的交叉配型,1.1.体液免疫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体液免疫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补体水平的检测补体水平的检测补体活性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补体活

48、性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当移植物遭受排斥时,补体成分的消耗增加当移植物遭受排斥时,补体成分的消耗增加可采用溶血法或比浊法进行检测。可采用溶血法或比浊法进行检测。补体活性的检测补体活性的检测补体的裂解产物,如补体的裂解产物,如C3aC3a、C3bC3b、C3dC3d等的测定等的测定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电泳、免疫标记技术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电泳、免疫标记技术 2.2.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细胞免疫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外周血T T细胞及其亚类的计数细胞及其亚类的计数 免疫荧光法或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荧光法或流式细胞仪测定T T细胞及其亚群,细胞及其亚群,在急性排斥反应临床症状出现前在急

49、性排斥反应临床症状出现前1 15 5天,天,T T细胞总数和细胞总数和CD4/CD8CD4/CD8比值升高,巨细胞比值升高,巨细胞病毒感染时此比值降低。病毒感染时此比值降低。CD4/CD8CD4/CD8比值大于比值大于1.201.20时时:预示急性排斥即将发生,预示急性排斥即将发生,CD4/CD8CD4/CD8比值小于比值小于1.081.08时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很大。若进行动态监测,对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若进行动态监测,对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NKNK细胞活性测定细胞活性测定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抑制了受者机体杀伤细胞的活性,但在急性排斥

50、时明显升高抑制了受者机体杀伤细胞的活性,但在急性排斥时明显升高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刺激细胞刺激细胞:灭活的供者的淋巴细胞灭活的供者的淋巴细胞 反应细胞反应细胞:受者淋巴细胞受者淋巴细胞 结果显示的是结果显示的是CTLCTL和和NKNK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动态监测动态监测NKNK细胞活性则意义更大细胞活性则意义更大 血清细胞细胞因子测定血清细胞细胞因子测定 IL-1IL-1、IL-2IL-2、IL-4IL-4、IL-6IL-6、IFN-IFN-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均可升高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均可升高 个体间血清个体间血清IL-2RIL-2R的含量差别显著的含量差别显著

51、 粘附分子及其配体的检测粘附分子及其配体的检测免疫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及其配体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免疫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粘附分子及其配体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诸如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诸如ELAM-1ELAM-1、VCAMVCAM、ICAMICAM和和HLAHLA分子等分子等比较受者接受移植物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受者接受移植物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环孢霉素环孢霉素A A具有肾毒性,血清肌酐值增高,而具有肾毒性,血清肌酐值增高,而IL-2RIL-2R却明显降低却明显降低血清肌酐值和血清肌酐值和IL-2RIL-2R同时增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同时增高提示急性

52、排斥反应的发生的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巨细胞病毒感染时,IL-2RIL-2R血清含量的升高将更血清含量的升高将更为明显为明显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尿微量蛋白检测意义:尿微量蛋白检测意义:判断大器官移植、尤其是肾脏移植时排斥反应的发生判断大器官移植、尤其是肾脏移植时排斥反应的发生 检测免疫抑制药的肝肾毒副作用检测免疫抑制药的肝肾毒副作用 1-1-微球蛋白是能较早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微球蛋白是能较早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指标 尿尿-1-1微球蛋白和尿微球蛋白和尿IgGIgG与肾移植受者短期肾功能关系密切与肾移植受者短期肾功能关系密切尿微量蛋白种类:尿微量蛋白种类:血浆蛋白: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包括

53、白蛋白(AibAib)、)、IgGIgG、IgAIgA、IgMIgM、轻链(、轻链()、)、2-2-微球蛋白(微球蛋白(2M2M)、补体)、补体C3C3、11微球蛋白(微球蛋白(1M1M)、)、22巨球蛋白巨球蛋白(2M2M)、转铁蛋白()、转铁蛋白(TRFTRF)、游离血红蛋白()、游离血红蛋白(HbHb)、肌红蛋白()、肌红蛋白(MbMb)及)及其他血浆蛋白和酶其他血浆蛋白和酶 非血浆蛋白:非血浆蛋白:肾脏的肾脏的Tamm-HorsfallTamm-Horsfall蛋白(蛋白(THPTHP)、)、SIgASIgA、肾小球基底、肾小球基底膜(膜(GBMGBM)抗原等)抗原等急性时相反应物质检

54、测的临床意义 C 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reactive protein,CRP)、IL-1IL-1、IL-6IL-6、TNFTNF以及以及HSPHSP等炎症分子,是发生炎症反应的标志性分子,在发生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等炎症分子,是发生炎症反应的标志性分子,在发生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疫性疾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受者血清的受者血清的CRPCRP水平在移植后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为显著。水平在移植后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为显著。CRPCRP水平与肝、肾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且水平与肝、肾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且CRP

55、CRP水平似乎比白细胞计水平似乎比白细胞计数或发烧更能敏感地反映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数或发烧更能敏感地反映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免疫抑制剂体内药物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免疫抑制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主要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可发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骨髓抑制,可发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 肝功能损伤,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如肝功能损伤,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如SGPTSGPT或或ALTALT的升高的升高 影响性功能,尤其是男性,少数可导致不育症影响性功能,尤其是男性,少数可导致不育症 脱发脱发 出血性膀肌炎,可出现血尿出血性膀肌炎,可出现血尿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表现免疫抑制剂检测意义:免疫抑制剂检测意义:通过对血液药物浓度的观察,掌握药代动力学的通过对血液药物浓度的观察,掌握药代动力学的情况,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其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同时减少其毒情况,指导临床用药以充分发挥其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同时减少其毒副作用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