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925690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8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理化因素理化因素急性损伤急性损伤 病人的护理病人的护理1中毒中毒2中暑中暑3淹溺淹溺4触电触电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理化因素急性损伤中毒中毒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熟悉中毒的发病机制及救治原则。熟悉中毒的发病机制及救治原则。熟悉镇静催眠药中毒、强酸、强碱熟悉镇静催眠药中毒、强酸、强碱类中毒的护理。类中毒的护理。掌握中毒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掌握中毒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毒的护理。第一节第一节 中毒的发病机制中毒的发病机制概念概念中毒中毒: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一定量,损害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一定量,损害某些组织和

2、器官的生理功能,破坏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理功能,破坏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指毒物的毒性较剧或短时间内大量、突然地进入人体:指毒物的毒性较剧或短时间内大量、突然地进入人体内,迅速引起症内,迅速引起症 状并危及生命者。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症状凶险、状并危及生命者。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症状凶险、变化迅速。变化迅速。毒物毒物:引起中毒的物质。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毒动物、:引起中毒的物质。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毒动物、毒植物。毒植物。慢性中毒慢性中毒:长时间接触小量毒物引起的中毒。:长时间接触小量毒物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第一节

3、第一节 中毒的发病机制中毒的发病机制职业性中毒职业性中毒生活性中毒生活性中毒(一)(一)中毒的原因中毒的原因第一节第一节 中毒的发病机制中毒的发病机制(二)(二)毒物的毒物的吸收、吸收、代谢和代谢和排泄排泄毒物的吸收毒物的吸收途径:呼吸道(速度最快)、消化道(主要途径)、途径:呼吸道(速度最快)、消化道(主要途径)、皮肤黏膜等。皮肤黏膜等。毒物的代谢毒物的代谢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毒物的排泄毒物的排泄肺、消化道、肾、乳汁、皮肤汗腺、唾液腺肺、消化道、肾、乳汁、皮肤汗腺、唾液腺。第一节第一节 中毒的发病机制中毒的发病机制(三)(三)中毒机

4、制中毒机制局部刺激和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腐蚀作用缺氧缺氧中枢神中枢神经抑制经抑制作用作用受体受体竞争竞争干扰细胞膜干扰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和细胞器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抑制酶抑制酶的活力的活力强酸、强酸、强碱强碱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氰硫化氢、氰化物化物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吸入性麻吸入性麻醉药醉药氰化物、有氰化物、有机磷农药、机磷农药、重金属重金属四氯四氯化碳化碳阿托阿托品类品类第二节第二节 中毒的护理评估中毒的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史-职业史和中毒史职业史和中毒史 身体状况身体状况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取剩余毒物或胃内容物、呕吐物、血、尿标本进行取剩余毒物或胃内容物、呕吐物、血、尿标本进行化验。化验。第

5、三节第三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1、立即终止与毒物的接触。、立即终止与毒物的接触。2、清除未吸收的毒物。、清除未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4、应用特殊解毒药物。、应用特殊解毒药物。5、对症与支持治疗。、对症与支持治疗。救治原则救治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清除体表的毒物清除体表的毒物第三节第三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2、清除胃肠道的毒物清除胃肠道的毒物第三节第三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2、清除胃肠道的毒物清除胃肠

6、道的毒物第三节第三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3、协助病人排出体内的毒物协助病人排出体内的毒物第三节第三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4、遵医嘱用特殊解毒药遵医嘱用特殊解毒药第三节第三节 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急性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5、对症治疗与护理对症治疗与护理第四节第四节 常见急性中毒的救护常见急性中毒的救护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强酸、强碱类中毒强酸、强碱类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概述(一)概述 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 指有机磷农药

7、短时间内进入人体,抑制胆碱指有机磷农药短时间内进入人体,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毒蕈碱样、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病人可因昏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病人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二)护理评估(二)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史】重点询问有无职业性或生活性毒物接触史。重点询问有无职业性或生活性毒物接触史。【身体状况身体状况】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毒物品种、剂量和侵入途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毒物品种、剂量和

8、侵入途径密切相关。皮肤径密切相关。皮肤26小时发作,口服或呼吸道小时发作,口服或呼吸道几分钟到数十分钟出现症状。几分钟到数十分钟出现症状。毒蕈碱样症状毒蕈碱样症状 表现表现: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泪、流涕、表现先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泪、流涕、流涎、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多、流涎、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病人出现肺水肿。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病人出现肺水肿。烟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心理及社

9、会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健康人全血胆碱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健康人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值为酯酶活力值为80%100%,50%70%为轻为轻度中毒,度中毒,30%50%为中度中毒,为中度中毒,30%以下以下为重度中毒。为重度中毒。尿中有机磷农药分解产物测定尿中有机磷农药分解产物测定 可反映毒物可反映毒物吸收程度吸收程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三)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气体交换受损 与毒物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与毒物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及呼吸机麻痹有关。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及呼吸机

10、麻痹有关。2、急性意识障碍、急性意识障碍 与有机磷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与有机磷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脑水肿有关。及脑水肿有关。3、情境性自我贬低、情境性自我贬低 与学业、事业、家庭、婚姻等与学业、事业、家庭、婚姻等收到挫折失去生活信心有关。收到挫折失去生活信心有关。4、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阿托品中毒。阿托品中毒。(四)护理目标(四)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困难程度减轻或消失,呼吸道病人呼吸困难程度减轻或消失,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程度减轻;病人能说出中毒后通畅;意识障碍程度减轻;病人能说出中毒后的心理感受,重新树立生活信心。的心理感受,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五)护理措施(

11、五)护理措施1、迅速清除毒物、迅速清除毒物2、解毒药物的运用及护理、解毒药物的运用及护理(1)阿托品:抗胆碱药)阿托品:抗胆碱药(2)胆碱酯酶复能剂)胆碱酯酶复能剂3、对症治疗与护理、对症治疗与护理(1)配合治疗,保证及时、准确静脉给药,并观)配合治疗,保证及时、准确静脉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及反应。察药物作用及反应。(2)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3)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保证液体供应,防止)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保证液体供应,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脱水及电解质紊乱。(4)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5)中、重度中毒昏迷伴抽搐时,按昏迷常规

12、护)中、重度中毒昏迷伴抽搐时,按昏迷常规护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加强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加强安全保护措施,防止自伤或坠床。安全保护措施,防止自伤或坠床。(6)注意观察毒物刺激和反复洗胃后有无消化道)注意观察毒物刺激和反复洗胃后有无消化道出血,如有呕血、便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出血,如有呕血、便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7)严格交接班制度。)严格交接班制度。(8)服毒自杀者,应做好心理疏导,取得病人信)服毒自杀者,应做好心理疏导,取得病人信任,同事要加强防护,以防再次自杀。任,同事要加强防护,以防再次自杀。(六)护理评价(六)护理评价(七)健康指导(七)健康指导急性一

13、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概述(一)概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由于人体短时又称煤气中毒,是由于人体短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而造成脑及全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而造成脑及全身组织缺氧,最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身组织缺氧,最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性脑病。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多产生于含碳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多产生于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物质不完全燃烧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二)护理评估(二)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史】【身体状况身体状况】1、轻度中毒、轻度中毒 有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有头痛、眩晕、乏力、恶

14、心、呕吐、眼花、心悸、耳鸣。眼花、心悸、耳鸣。2、中度中毒、中度中毒 上述呈现较重,并出现呼吸及脉搏上述呈现较重,并出现呼吸及脉搏增快,烦躁不安,步态不稳,颜面潮红,口唇增快,烦躁不安,步态不稳,颜面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嗜睡,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等浅昏呈樱桃红色,嗜睡,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等浅昏迷的表现。积极抢救,吸氧后意识可恢复,一迷的表现。积极抢救,吸氧后意识可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般不留后遗症。3、重度中毒、重度中毒 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常并发脑水肿、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常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惊厥,皮肤、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惊厥,皮肤、黏膜苍白或青紫,胸肩部和四肢可出现

15、水泡和黏膜苍白或青紫,胸肩部和四肢可出现水泡和红肿。严重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经抢救红肿。严重者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经抢救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如迟发型脑病及神经精神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如迟发型脑病及神经精神并发症。并发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理及社会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轻度轻度10%20%中度中度30%40%重度重度50%以上。以上。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3、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三)常见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常见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气体交换受损 与血

16、红蛋白变性失去携与血红蛋白变性失去携氧能力有关。氧能力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肢体受压及皮肤缺与肢体受压及皮肤缺氧性损害有关。氧性损害有关。3、焦虑、焦虑 与突然发病、症状危重、担心预与突然发病、症状危重、担心预后有关。后有关。4、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脑水肿。脑水肿。(四)护理目标(四)护理目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五)护理措施(五)护理措施1、迅速脱离中毒环境、迅速脱离中毒环境2、纠正缺氧、纠正缺氧3、改善脑组织代谢、改善脑组织代谢4、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六)护理评价(六)护理评价1、病人缺氧、脑水肿、昏迷及皮肤病变的、病人缺氧、脑水肿、昏

17、迷及皮肤病变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恢复;有无肺炎、肺水症状是否减轻或恢复;有无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和迟发型脑病的发生肿、心肌损害和迟发型脑病的发生2、病人是否了解、病人是否了解CO中毒的致病因素,能否中毒的致病因素,能否自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自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七)健康指导(七)健康指导镇静催眠药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概述(一)概述 一次服用或静脉应用大量镇静催眠药可引起急性一次服用或静脉应用大量镇静催眠药可引起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抑镇静催眠药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和休克。制为主,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和休克。(二)护理评估(二

18、)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史】【身体评估身体评估】1、轻度中毒、轻度中毒2、中度中毒、中度中毒3、重度中毒、重度中毒4、特征性中毒表现、特征性中毒表现 巴比妥类中毒安定中毒甲巴比妥类中毒安定中毒甲喹酮中毒喹酮中毒 昏迷、气道阻塞、呼吸衰竭、休克、感染,是病情昏迷、气道阻塞、呼吸衰竭、休克、感染,是病情危重的指标危重的指标 镇静催眠药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心理及社会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辅助检查辅助检查】(三)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气体交换受损 与毒物引起呼吸系统抑制、与毒物引起呼吸系统抑制、呼吸肌麻痹及肺水肿有关呼吸肌麻痹及肺水肿有关2、急性

19、意识障碍、急性意识障碍 与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与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关系统的抑制有关3、情境性自我贬低、情境性自我贬低 与学业、事业、家庭、与学业、事业、家庭、婚姻等收到挫折失去生活信心有关婚姻等收到挫折失去生活信心有关4、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 呼吸衰竭、休克、感染、肺呼吸衰竭、休克、感染、肺水肿、脑水肿、急性肾衰水肿、脑水肿、急性肾衰(四)护理目标(四)护理目标镇静催眠药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五)护理措施五)护理措施1、迅速清除毒物、迅速清除毒物2、一般护理、一般护理 饮食、吸氧饮食、吸氧3、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4、用药护理、用药护理5、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六)

20、护理评价(六)护理评价(七)健康指导(七)健康指导1、向失眠者普及导致睡眠紊乱的原因及避免、向失眠者普及导致睡眠紊乱的原因及避免失眠的常识失眠的常识2、对服用催眠药病人的指导、对服用催眠药病人的指导3、加强药物管理、加强药物管理强酸、强碱类中毒强酸、强碱类中毒(一)概述(一)概述1、强酸类中毒、强酸类中毒2、强碱类中毒、强碱类中毒(二)护理评估(二)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史】【身体状况身体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强酸、强碱类中毒强酸、强碱类中毒(三)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三)常见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1、疼痛、疼痛 与皮肤黏膜受强酸强碱腐蚀有与皮肤黏膜受强酸强碱腐蚀有关关

21、2、组织完整性受损、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强酸强碱的腐蚀与强酸强碱的腐蚀性有关性有关3、绝望、绝望 与腐蚀食管导致狭窄不能进食与腐蚀食管导致狭窄不能进食有关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与皮损暴露有关与皮损暴露有关5、有窒息的危险、有窒息的危险 与吸入浓酸烟雾有关与吸入浓酸烟雾有关(四)护理目标(四)护理目标强酸、强碱类中毒强酸、强碱类中毒(五)护理措施(五)护理措施1、皮肤接触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皮肤接触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洗1520min,再用适当的中和剂继,再用适当的中和剂继续冲洗续冲洗2、口服强酸强碱的病人禁忌催吐和洗、口服强酸强碱的病人禁忌催吐和洗胃,不可用强中和剂胃,不可

22、用强中和剂3、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休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休克4、可皮下注射吗啡或肌注哌替啶止痛、可皮下注射吗啡或肌注哌替啶止痛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6、对症治疗,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控制感染7、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六)护理评价(六)护理评价中暑中暑了解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中暑的护理评估。熟悉中暑的护理评估。掌握中暑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掌握中暑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中暑中暑概念概念是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体温是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突然发生调节中枢发生障碍,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

23、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为临床表现的一丧失或惊厥等为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种急性疾病。中暑中暑病因病因烈日暴晒、高温下长时间劳作。烈日暴晒、高温下长时间劳作。肥胖;缺乏体育锻炼;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肥胖;缺乏体育锻炼;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伴发潜在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下丘脑病伴发潜在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下丘脑病变;某些药物的应用,如阿托品、巴比妥等;饱食变;某些药物的应用,如阿托品、巴比妥等;饱食后立即进行高温环境下作业;酷暑季节、老年人、久后立即进行高温环境下作业;酷暑季节、老年人、久病卧床者、产妇终日逗留在通风不良、空气潮湿、温度病卧床者、产妇终日逗留在通

24、风不良、空气潮湿、温度较高的室内,均易发生中暑。较高的室内,均易发生中暑。诱因:诱因:中暑中暑产热产热散热散热:下丘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辐射、传导、对流辐射、传导、对流环境温度环境温度体温体温中枢神经兴奋中枢神经兴奋产热产热 散热散热40中暑中暑人体适宜外界温度人体适宜外界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相对湿度为40%60%。散热散热:辐射、传导、对流辐射、传导、对流(70%)、蒸发、蒸发(14%)、其他。、其他。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维持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维持37。中暑中暑护理护理评估评估健康史健康史身体状况身体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身

25、体状况5、循环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休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休克6、泌尿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肾小管坏死、肾缺血、肾小管堵塞肾小管坏死、肾缺血、肾小管堵塞7、血液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出血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出血3、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谵妄、精神失常、肌纤维谵妄、精神失常、肌纤维颤动、惊厥、昏迷颤动、惊厥、昏迷2、瞳孔、瞳孔扩大、缩小扩大、缩小1、皮肤黏膜症状、皮肤黏膜症状皮肤黏膜烧伤、皮肤黏膜烧伤、发绀、黄疸发绀、黄疸4、呼吸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加快、抑制、气味、肺水加快、抑制、气味、肺水肿肿8、发热、发热身体状况身体状况先兆中暑先兆中

26、暑轻度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重度中暑大汗、口渴、大汗、口渴、头晕、注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眼花、不集中、眼花、耳鸣、胸闷、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心悸、四肢无力、体温正常力、体温正常或略高。或略高。1、热衰竭:最常见,、热衰竭:最常见,多见于老年人或未多见于老年人或未能适应高温者。能适应高温者。2、热痉挛:多见于、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人。健康青壮年人。3、热射病:多见于、热射病: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1 1、面色潮红、胸、面色潮红、胸闷、心率增快、闷、心率增快、皮肤灼热。皮肤灼热。2 2、T:38T:38以上。以上。3 3、早期周围循环、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衰竭。第七节第七节中暑中暑救护救护

27、原则原则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积极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和并积极防治循环衰竭、休克和并发症。发症。中暑中暑(一)(一)现场救护现场救护1、改变环境、改变环境 2、降温、降温(使体温(使体温38)中暑中暑(二)(二)医院内医院内救护救护1、降温降温(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2)药物降温)药物降温 2、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发生、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发生3、急性肾衰竭的防治、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中暑中暑(三)(三)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保持有效降温、保持有效降温(1)室温:)室温:2025.(2)准确执行各种降温措施:)准确

28、执行各种降温措施:冰袋放置位置准确,及时更换,防止冰袋放置位置准确,及时更换,防止冻伤,酒精擦拭时应顺着动脉方向走行。冻伤,酒精擦拭时应顺着动脉方向走行。酒精全身擦浴为拍打式擦拭背、臀及酒精全身擦浴为拍打式擦拭背、臀及四肢。四肢。冰水降温过程中须用力按摩病人四肢冰水降温过程中须用力按摩病人四肢及躯干。及躯干。老年人、新生儿、休克或心衰等患老年人、新生儿、休克或心衰等患者不能耐受者不能耐受 4冰浴,可选用冰浴,可选用1516冷冷水浴。水浴。中暑中暑(三)(三)护理措施护理措施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降温效果的观察)降温效果的观察 (2)监测病人脉搏、呼吸、血压、)监测病人脉

29、搏、呼吸、血压、神志变化和皮肤出汗情况,防止虚神志变化和皮肤出汗情况,防止虚脱、衰竭发生。脱、衰竭发生。(3)观察与高热同时存在的其他)观察与高热同时存在的其他症状症状中暑中暑(三)(三)护理措施护理措施3、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症 (1)口腔护理)口腔护理 (2)皮肤护理)皮肤护理 (3)惊厥的护理)惊厥的护理 (4)饮食护理)饮食护理降温降温1、环境降温室温、环境降温室温2025 2、体表降温、体表降温 头部降温头部降温 冰水或酒精擦浴冰水或酒精擦浴 冰水浴冰水浴 3、体内降温、体内降温 (应用(应用于重度中暑者)于重度中暑者)

30、(须与物理降温同时(须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使用)常用药物常用药物 1、氯丙嗪、氯丙嗪 2、山莨菪碱、山莨菪碱 3、人工冬眠、人工冬眠物理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药物降温淹溺淹溺了解淹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淹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淹溺的护理评估。熟悉淹溺的护理评估。掌握淹溺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掌握淹溺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淹溺淹溺概念概念淹溺(淹溺(drowning):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液体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淹溺。氧,并处于临床

31、死亡状态称为淹溺。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溺死(drown)。)。如心脏未停搏则称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淹溺近乎淹溺(near drowning)。)。淹溺淹溺常见原因常见原因1.缺乏游泳能力意外落水。缺乏游泳能力意外落水。2.在游泳过程中,时间过长体力耗竭或受冷水刺在游泳过程中,时间过长体力耗竭或受冷水刺激发生肢体抽搐或肢体被植物缠绕等造成浮力激发生肢体抽搐或肢体被植物缠绕等造成浮力下降而淹没于水中。下降而淹没于水中。3.在浅水区跳水,头撞硬物,发生颅脑外伤而致在浅水区跳水,头撞硬物,发生颅脑外伤而致淹溺。淹溺。4.潜水意外造成淹溺。潜水意外造成淹溺。5.入

32、水前饮酒过量或使用过量镇静药物。入水前饮酒过量或使用过量镇静药物。6.患有心脏、脑血管、癫痫或其他不能胜任游泳患有心脏、脑血管、癫痫或其他不能胜任游泳的疾病或游泳时疾病急性发作而导致淹溺。的疾病或游泳时疾病急性发作而导致淹溺。淹溺淹溺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淹溺淹溺干性淹溺干性淹溺(10)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

33、停搏(图脏停搏(图1)。)。淹溺淹溺在此添加文本在此添加文本在此添加文本淹溺淹溺湿性淹溺(湿性淹溺(90)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也有差异

34、。淹溺淹溺海水淹溺海水淹溺在此添加文本在此添加文本在此添加文本淹溺淹溺淡水淹溺淡水淹溺在此添加文本在此添加文本在此添加文本淹溺淹溺护理评估护理评估健康史健康史身体状况身体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心理及社会状况辅助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线检查淹溺淹溺近乎淹溺者可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疼或视觉障碍、有头疼或视觉障碍、胸痛、呼吸困难、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海水淹溺者口海水淹溺者口渴明显。渴明显。皮肤发绀、颜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血、口鼻充满泡沫和泥污。和泥污。出现精神改变、出现精神改变、呼吸表浅、急促或呼吸表浅、急促或停

35、止。停止。腹部膨隆,四腹部膨隆,四肢厥冷。肢厥冷。症状症状体征体征淹溺淹溺救护原则救护原则 迅速救离出水迅速救离出水 立即恢复有效通气立即恢复有效通气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依据病情对症处理依据病情对症处理 他救淹溺淹溺现场救护现场救护 1、迅速将淹溺者救离出水、迅速将淹溺者救离出水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 3、倒水处理膝顶法、肩顶法、倒水处理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抱腹法法 4、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5、迅速转送医院、迅速转送医院 淹溺淹溺医院内救护医院内救护 1、迅速将病人置于抢救室、迅速将病人置于抢救室,换下湿,换下湿衣裤,盖被子保暖。衣裤,盖被子保暖。2、维持呼吸功能维持呼吸功能。

36、3、维持循环功能。维持循环功能。4、对症处理、对症处理:纠正血容量;纠正血容量;肺水肿肺水肿处理;处理;防治脑水肿;防治脑水肿;防治肺部感染;防治肺部感染;用药;用药;及时处理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淹溺淹溺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呼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呼吸 尿色、尿量、性质,并记录尿色、尿量、性质,并记录。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3、复温护理、复温护理4、心理护理、心理护理5、输液护理、输液护理 触电触电了解触电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触电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触电的护理评估。熟悉触电的护理评估。掌握触电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掌握触电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学

37、学 习习 目目 标标触电触电触电触电: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呼吸和心跳停止。能障碍,严重者可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电击伤致死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电击伤致死1200人,电击致伤残者约为死亡人数人,电击致伤残者约为死亡人数的的30倍。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约倍。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约5000人。上海市每年院前救治电击伤人。上海市每年院前救治电击伤450余例余例,以以7、8月最多。月最多。概念概念触电触电人体直接接触人体直接接触电源电流或静电。电源电流或静电。经空气或其他经

38、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介质电击人体。病因病因触电触电电流对人体伤害包括:电流对人体伤害包括:电流本身热和光效应。电流本身热和光效应。转换为电能后的热和光效应。转换为电能后的热和光效应。电流对人体的致命作用:电流对人体的致命作用:心室颤动,致心脏停搏。心室颤动,致心脏停搏。对延髓呼吸中枢作用。对延髓呼吸中枢作用。发病机发病机制制触电触电 电流类型电流类型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 电压高低电压高低 电阻大小电阻大小 电流通过途径电流通过途径 电流接触时间电流接触时间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触电触电(一)健康史:触电史。(一)健康史:触电史。(二)身体状况(二)身体状况(三)心理及社

39、会状况(三)心理及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四)辅助检查护理评护理评估估触电触电迅速脱离电源迅速脱离电源 实施有效心肺复苏和心电监护实施有效心肺复苏和心电监护救护原救护原则则触电触电1.迅速脱离电源迅速脱离电源 关闭电掣关闭电掣 挑开电线挑开电线 切断电线切断电线 拉开触电者拉开触电者2.轻型触电者:就地观察及休息。轻型触电者:就地观察及休息。3.重型触电者:立即心肺复苏,送重型触电者:立即心肺复苏,送往医院。往医院。现场救现场救护护触电触电1、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吸。2、维持有效循环。、维持有效循环。3、去除心室颤动。、去除心室颤动。4、脑水肿的防治。、脑水

40、肿的防治。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6、创面处理、创面处理。7、筋膜松解术和截肢。、筋膜松解术和截肢。院内救院内救护护触电触电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2、注意病人的神志变化。、注意病人的神志变化。3、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4、合并伤的护理、合并伤的护理。5、准确记录尿量。、准确记录尿量。6、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 防止并发症。防止并发症。7、冷疗的注意事项。、冷疗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护理措施施触电低压触电:损伤小,低压触电:损伤小,一般不损伤内脏一般不损伤内脏。高压触电:高压触电:组织电组织电 烧伤烧伤 前臂腔前臂腔隙综合症隙综合症 骨折骨折全身表现:头晕、头全身表现:头晕、头痛、心悸。痛、心悸。高压触电:常发生意高压触电:常发生意识丧失、呼吸骤停,识丧失、呼吸骤停,复苏不及时可致死亡。复苏不及时可致死亡。幸存者:定向力丧失幸存者:定向力丧失和癫痫发作,严重者和癫痫发作,严重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局部症状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全身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