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校园景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su****e 文档编号:17917105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代校园景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校园景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校园景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当代校园景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校园景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代校园景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1 题目来源该课题来源于社会实践。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校园景观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它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而校园景观规划是设计高校整体形象的关键,对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教育品牌,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 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学习环境包括功能、设施、生态和场所诸要素。在景观化校园中对这些要素给予合理安排与组织,会使环境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因此,校园景观对于改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素养,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

2、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2.2 体现校园文化与文脉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景观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景观对于反映与烘托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校园景观强调文脉,它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2.3 体现校园形象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形容人的,凭声音就可以判断人,大学校园也是一样,凭校园环境就可以判断这个校园的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所以校园景观是影响高校校园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景观是大学人

3、文精神最好的传达者。同时,好的校园环境形象也带来了旅游产业。如今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在接待来自全国的游客,旅游经济是大事。可见,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日趋重要,需要与时俱进。3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 胡庆春.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16).2 何韶瑶.大学校园:整体化开放空间景观环境构建以加拿大里贾纳大学校园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04(02).3 夏宇,张慧.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4 范利飞.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17) : 9380 9382,9447.5

4、姚鲲,余敏.大学校园景观中的休憩空间研究J.江西科学,2010,28(5).6 肖冰,孙冰.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20) : 6029- 6031.7 秦柯,李利.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商业设计,2008(10).8 刘锐.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J.文艺生活,2011(11).9 安勇.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之我见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10 余菲菲,李桂媛.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J.系列专版,2010,26(12).11 杨雪,葛佩琳,段渊古.基于地域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营造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

5、校区中心广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 赵丽芳,刘斯荣.论大学校园景观的人文精神体验J.科学时代,2011(11).13 贾德华, 王万喜.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2006,1(3).14 周妍.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J.工程与建设,2009,3(4).15 张斌.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J.滁州学院学报,2006,8(1).16 马婧,苏剑鸣.浅析现代校园景观设计方法J.工程与建设,2009,23(6).17 李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4) : 1027- 1028.18 陆海英,刘春江,车

6、生泉.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科技通报,2007,23(5).19 张云,彭旭路,樊国盛.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中心绿地芳园景观设计J.现代园林,2010(10).20 陈尚玲,陈科东,徐敏.校园景观与文化共融桂林旅专新校区景观设计构思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244-248.21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2 克莱尔库帕马库斯. 人性场所M. 俞孔坚等,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65- 166.23 FORMAN R T T ,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 M. New York:

7、 John Wiley&Sons Inc,2000.24 KEVIN L The image of the cityMCambridge,MIT Press2005.25 BAWA K S, PEETY D R, BEACH J. Rep roductive bio logy of tropical lowland rain forest trees. I. S exual systems and incompatib ility mechanicsJ.Amer J Bo,t 1985, 72: 331- 345.26 PUTZ F E, MOONEY H A. The biology of

8、vines M. Cambridge: CambridgeUn ivers ity Press, 1991.4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4.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0世纪以来,国外应现代科学技术整体综合式发展趋势的要求,整体型、综合型的空间布局代替了传统上依功能专业分散布局的校园空间形态,从而形成了新的聚合式的校园空间环境。这其中,又以两种主要的聚合形式为主:按学科综合聚集和按功能综合聚集。前者突破了传统分散式的校园空间格局,把多个系科集合在一起,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史卡博柔学院、美国的斯托克顿大学。按功能综合聚集的校园空间形态,把全校各学科共有的各职能部门如教学、行政、信息交

9、流、后勤设施等加以集中布置。这种组合方式便于运行管理,使用效率高。现代大多校园,尤其是规模不大的校园空间,基本采用这种形态模式。如瑞十的苏黎世大学、日本的中央大学多摩学院、英国的巴什大学等。20世纪70 年代末, 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由于受国外高校发展和新建筑思潮的影响, 特别是受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新建筑理论和思潮的冲击, 我国建筑师们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富于民族文化特征的高校校园。高校校园建设逐步向系统化、舒适化、智能化转变。这一时期高校校园规划具有3 个特点:1.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对称式布局方式。如:深圳高校的规划采用不受轴线制约的自由格局形式,亲切宜人的建筑造型与丰富多变

10、的人文景观体现了现代高校的社会感和时代感。2.以我国传统院落为基础, 富于中国庭院景观情趣并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校园整体规划布局。如:中国矿业大学校园的总体规划在传统中轴线对称格局和有前区广场的教学楼主楼模式基础上, 创造了体现我国传统整体美的空间环境。3.分散型总体布置格局向整体综合型发展。许多新型校园注重合理用地,尽量减少建筑占地面积, 增加交往、绿化及预留空间。4.1.1 更加关注“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当代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在以传统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开放空间,供使用者休闲娱乐,丰富校园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为保证

11、师生出行的安全与方便,避免人车混杂,交通组织多用人车分流式的道路系统。无障碍设计成为当代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关注的热点。4.1.2 更加关注多功能综合利用在规划设计中,除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等部分外,有些学校还在兴建了一些与社会接轨的小型工厂和研究所等,做到理论与实践、产业、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4.1.3 规划布局的集约化和集中化当代高校建设面临信息时代的挑战,科技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和渗透是当今科学研究的大趋势,学科内容更迭频繁增进不同学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种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弥补传统馆系来往少,交流不方便的不足,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教学设施相互使用,

12、减少资源浪费。如语音教室、印刷中心、实验室等,过去“系馆”的概念逐渐被“学群”所取代。4.1.4 更加关注校园人文气息的营造高校是继承与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场所,校园环境无疑在塑造学生个性和品格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要关注人文环境的塑造,使校园环境实现对人的关怀,营造成使用者的精神家园。高校校园的场所精神是校同生活和校园空间环境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4.1.5 更加关注智能化高校是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在校园规划设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远程教育、办公自动化、建筑设施的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如教学上普遍采用电脑、多媒等先进的

13、技术,图书资料部门广泛使用自动检索系统,建筑的自动报警消防、自动控制电梯和扶梯、网络会议、电子邮件、校园一卡通等。4.2 研究的主攻方向4.2.1 更加开放的校园景观校园作为城市的一个单元,必须考虑以开放的姿态与城市大环境共融共生,这是实现大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其使用率的重要手段。因此节约型校园的校园规划,必须基于对所在城市和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深入调研、理解的基础之上,积极拓展大学校园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和辐射,使得大学和城市之间产生双向互动作用。4.2.2 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这其中既包括校园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包括对校园文脉的继承和延续。在校园空间规划上,宜采用多层、高 密度为主的规划方案。因

14、学校上下课时间集中,在短时间内用电梯疏散大量人群,既不方便,也不经济;而高密度规划 原则不仅有利于节约土地,而且也与当前大学网络化、聚合化的规划趋势相吻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空地的绿化,还可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而在对校园文脉的继承方面,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校园既有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再利用。4.2.3 生态校园建设大学校园作为世俗社会的绿洲, 其绿地规划设计在环境绿化与美化的同时, 应当体现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品质和趣味, 使得人的行为和思想可以良性发展。大学校园的绿地景观建设要依托自身的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原有

15、的地形、地势、水系、植被, 巧妙构思, 精心设计, 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景观, 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5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5.1 主要研究内容基本概况荆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古城。学校占地面积170多亩,有在校生2228人,教职工240人,其中高级职称51人,中级职称94人。学校现开设车工、数控车床、机电、电子电工、模具钳工、焊工、园林绿化、机算机与财会、计算机与文秘、汽车驾驶等10多个专业。学校周边环境:荆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位于207国道和楚源路的交汇处,周围为一般的居民住户。学校内部现状分析:建筑设施较为完善,有教学楼,实习楼,食堂,

16、学生宿舍,技师培训宿舍,图书馆,培训楼等。技工学校特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此类学校实行教学实习与科研生产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为主要目标。5.2 重点研究问题5.2.1 以人为本景观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不仅要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 更要充分度量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行为, 要塑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本”空间。校园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以此为出发点, 考虑学校师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在空间的创建上尽可能将这些抽象而迫切的心理需要, 借助软化景观的物质形态得以物化,给予满足。如空间创建上满足学生学习、交往、休息、运动等多种要求, 兼顾残疾师生的共享;交通处理上, 在

17、保障校内交通安全、方便和畅通的同时, 把单纯交通功能的出行空间扩展为多层次的交往空间。通过分析和研究, 以适宜的尺度, 科学的布局, 营造出实用、美观、积极、向上、平等的人性化绿色校园空间。5.2.2 注重校园特色校园虽然有着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观, 但是它们又深深根植于各自所特有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土壤中,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和风格。因此,校园绿地规划应根据校园自身的地域特征、自然和人文资源, 综合学校的性质、办学宗旨等在绿化中彰显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还可运用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绿地构图形式、小品、空间等来体现个性。5.2.3 营造师生实习实践以及交往的良好空间学生们在校园内学习、

18、生活,他们能够清楚地感知学校景观的各种信息,通过体验,得以解读校园不幸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交流,接触到的是微观的社会和复杂的生活。当代的环境设计更主张不定型、敞开式的设计方式,空间的使用更灵活,打破了僵硬的封闭型的空间构造,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有相互交流的机会。校园景观不仅可居,而且可游可赏,交往空间的创建可以促进完美的情感生活和强烈的认同感。5.3 解决思路5.3.1 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从空间结构入手,在校园中心区域形成第一层次景观,由各个组团圈合而成第二层次景观,各建筑物内部庭院形成第三层次景观景观,构成有序而清晰的园林系统。5.3.2 注重生态效果校园规划

19、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本,以自然生态为优先原则强调营造绿色校园,注重能源的节约和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的问题。应依托自身的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势、水系、植被, 巧妙构思, 精心设计, 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景观, 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5.3.3 反映地域特色,体现校园个性在设计上应当充分体现校园的地域性特点这个设计要素,通过对校园所具有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等加以分析,使校园的景观具有个性,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本校的师生获得归属感。在考虑校园景观观赏性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学校历史、办学特色等因素,将这些因素融合到校园的景观建设中去

20、,创造具有观赏性和精神感受双重作用的校园景观,提升学校景观质量和师生精神生活品位。将园林景观、绿地、雕塑、小品等各设计要素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在整个校园空间中感受到自然、优美的人文环境。5.3.4 以人为本要在校园规划中充分考虑并满足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既能满足师生学习要求又能激发文流创造的空间和场所。如:空间组织与规划可依据不同层次需要, 组织不同的活动空间;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 各种空间中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 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植物配置选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 各种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6 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1)计算机,Wo

21、rd2007、Excel2007、PPT等办公软件,3Dmax9.0、Photoshop CS5、 AutoCAD2008等设计软件,绘图工具一套以及相应图纸。 (2)学校图书馆书库和网络资料库。(3)现场勘探,卷尺测量,规划用地现状图。(4)规划用地相关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5)对查找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并制定初步设计方案。(6)综合资料和社会实习进一步完善和确定设计方案。7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1)2012年10月前,完成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开始着手写开题报告。(2)2012年10月,进行开题报告答辩。(3)2012年12月,实地考察,搜集规划用地相关资料。(4)2013年1月初-2月底,构思设计方案。(5)2013年3月-5月,完成课题所有图纸和文本。(6)2013年6月,进行论文答辩。8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