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传输距离计算

上传人:小鹤 文档编号:17914552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6.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线电传输距离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线电传输距离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线电传输距离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无线电传输距离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电传输距离计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线电传输距离计算编写:校对:审核:标审:批准:石家庄硕讯科技有限公司1、概述略。2、任务来源略。3、设计方案影响数传电台传输距离因素影响通信距离的主要因素有模块的功率、模块的灵敏度、模块的选择性、 天线的高度、天线的类型、馈线的长度及线径、所在地区无线电干扰的频谱 分布、高大建筑或金属物体与天线的相对位置、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环境对距离的影响通常把传播环境按地形和地物加以分类。按地形分类可分为“准平滑 地形”(地形起伏量不超过20 米,变化缓慢、无突出阻挡物)和“不规则 地形”(丘陵,独立山岳、倾斜地形)。因这次应用环境为“准平滑地形”, 遮挡较少,地形对传输距离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天线的类型

2、对距离的影响天线的增益对通信距离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天线的增益越大通 信距离越远。下面列出了几种常用的天线的增益及适用范围。a)吸盘天线:价格适中、安装方便、增益适中,适合于安装在移动 车辆上,或吸附在金属物体上。一般增益在左右。b)中增益全向天线:增益为,安装需有固定支架,适合远距离多点传 输。c)高增益全向天线:增益为,安装需有固定支架,适合远距离多点传输。d)定向天线:增益很高,为12dB,安装需有固定支架,适合远距离 固定方向传输。这次地面站选用的通讯天线为中增益全向天线;移动站选用的全向天线为吸盘天线。发射功率和天线高度对距离的影响天线的高度对通信距离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天线的

3、高度越高 通信距离越远。将天线高度提高5 米,比将功率提高1倍对增大距离的 影响还大。馈线对距离的影响 馈线是连接模块与天线的重要设备。不同粗细、不同质量的馈线对 通信距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503 (阻抗50Q截面3)的馈线损 耗为m、507 (阻抗50Q,截面7)的馈线损耗为m、509 (阻抗50Q, 截面9)的馈线损耗为m。若使用507的馈线长度为30M,总的损耗 将达到3dB若模块的功率为5W则通过馈线后到达天线的功率只有。同 样,接收时信号电平也将有一半的损耗。因此应尽量使用芯径粗的馈线, 并尽量使馈线长度短。这次地面站选用的通讯馈线选用 507 的馈线损耗为 m 的馈线;车 载

4、通讯馈线选用 503 的馈线。载波频率对距离的影响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 理想传播条件。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 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Lo (db) =+201gd(Km)+201gf(MHz).(1)式中Lo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由 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 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空间传输损耗将分别增加6dB。这个公式也可以理解为损耗每增加6dB,传输的距离将缩小1倍,所 以在满足数据传输要求的时,尽量选择

5、载波频率低电台。另外根据根据波的衍射原理,就是说障碍物小于波长时,电磁波容 易通过,频率高得电磁波方向性好,波长小,不容易通过障碍,传播距 离小。一般定向传播用。低频的电磁波波长大,容易通过山,建筑物等 所以传播距离远。综合分析在固定的频率条件下,影响通信距离的因素有:发射功率、接收灵 敏度、传播损耗、天线增益等。对于系统设计者,周围环境对电波的吸 收,多径干扰,传播损耗等是无法改变,但是可以优化发射功率、接收 灵敏度和天线等。增加电台发射功率增加发射功率会导致如下问题:增加功耗;增加系统复杂性和成本;可能导致发射器饱和失真,产生谐波,降低信噪比。因此有时提高发射功率并不能提升距离,反倒出现距

6、离变近,性 能变差的现象。增加电台接收灵敏度增加接收灵敏度也会造成系统复杂性和成本上升,短时间内也不 能实现,不过可以优化系统在传输路径插入损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优化天线若不改变系统本身来改善天线增益和改善天线的高度,可以明显 的增加传输距离。地面传输距离的计算在理想情况下其传输极限距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d=x(Vht+Vhr) (Km)(2)式中:d代表距离,hrht分别代表收发信天线高度,用米(m)做 单位表示。在实际中,超过极限距离的地方也能收到较强信号,这种现 象称为超视距传播。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气折射造成的,统称超视距 的传播距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D=x(Vht+Vhr)

7、 (Km)(3 )假设主控站天线高度为4m,副控站通讯通讯天线高度为10m,移动 平台通讯天线的高度为2m则主控地面站与副控地面站之间的传输距离 di,副控地面站与移动平台之间的传输距离d2,主控地面站与移动平台之间的传输距离 d3 则:主控地面站与副控地面站理传输距离理论值:WdlW副控地面站与移动平台的传输距离理论值为:Wd2W主控地面站与移动平台的传输距离理论值为:Wd3W 电台灵敏度要求空间传输损耗的计算假设传输的距离为20Km,传输的载波频率为230MHz,则空间损耗为:Lo (db) =+Lo (db) =+距离为 2Km 时,空间损耗为:Lo (db) =+接收端场强强度计算接收

8、端场强的工程计算公式为:Pr=Pt+Gt+Gr-Lt-Lr-Lo.(4)Pr:正常的接收电平dBm;Pt:电台的发射功率dBm;Gt、Gr:收发天线的增益dB;Lt、Lr:收发通讯馈线的衰减dB;Lo:空间传输损耗。根据上述可知地面站电台发射的功率(Pt)至少为10W (40dBm),移动测试平台的发射功率(Pt)为1W (30dBm)Lt、Lr取值为地面站的通讯馈线衰减约为5dB (含插损3dB和线损),移动测试平台的衰竭为4dB (含插损3dB和线损);Gt、 Gr 取值分别为和;主对副地面站的发射时副地面站场强为Pr1:Pr1= Pt+Gt+Gr-Lt-Lr-Lo=40+移动测试平台发射

9、时副地面站的场强为Pr2Pr2= Pt+Gt+Gr-Lt-Lr-Lo=30+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的地面工程应用中要留出40dB的空间损耗余量。因此实际应用时Pr1和Pr2分别为和由此计算得出电台的接收灵敏度要-103dBm、地面站设计方案地面站主要部件性能指标序号名称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备注1电源单元1、输入220V,输出为24V/5V/2、为数据控制单兀、电台、功率放大器供 电。2数据控制单元1、能够用自主定位,提供时间依据;2、实现显控终端和数传电台之间的交互;3、地面站的状态指示;4、地面站的硬件自检。5、副控地面站实现主控地面站与移动测试平台数据的自动转发;3数传电台1、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

10、电信号;2、传输频率220240MHz;3、发射功率:12W;4、接收林敏度:108dBm;5、供电:1030V;6、调制方式:CPFSK;7、串口速率:最大38400;8、空中传速率:9600bps、;9、发射启动:数据直接启动;10、发射启动时间:2ms;11、数据延时:15ms;12、输出组航50欧姆;13、工作模式:半双工;14、射频接口 N型。4线性功率放大器1、工作频率:220240MHz;2、输出功率:P-143dBm;3、增益:不小于10dB,4、输入:12W;5、带内平坦度:W2;6、输入、输出驻波:W;7、供电:12V;8、发射启动模式:信号驱动;9、工作模式:半双工。5发

11、射馈线1、接口形式为N型2、衰减5dB6发射天线1、天线增益:2、天线驻波:W;3、工作频率:220240MHz;4、天线长度:2m7卫星接收天线1、电压:5V2、增益:40dB移动测试平台数据控制单元(cu)供电电源单元28V转12V/5V3.3V显控终端主要技术指标序号名称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备注1电源单元1、输入28V,输出为12V/5V/2、为数据控制单兀、电台供电。2数据控制单元1、能够用自主定位,提供时间依据;2、实现测试终端和数传电台之间的交互;;3、地面站的状态指示;4、地面站的硬件自检。3数传电台1、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2、传输频率220240MHz;3、发射功率:1W;4、接收林敏度:108dBm;5、供电:1030V;6、调制方式:CPFSK;7、串口速率:最大38400;8、空中传速率:9600bps、;9、发射启动:数据直接启动;10、发射启动时间:2ms;11、数据延时:15ms;12、输出组航50欧姆;13、工作模式:半双工;14、射频接口 N型。4发射馈线1、接口形式为N型2、衰减5dB5发射天线1、天线增益:2、天线驻波:W;3、工作频率:220240MHz;4、天线长度:1m6卫星接收天线1、电压:5V2、增益:40d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