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791129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与制定摘要作物灌溉制度是实施农田灌溉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从充分灌溉制度、 非充分灌溉制度和高效节水灌溉制度这 3 个方面介绍了农作物灌溉管理的基本 内容,并对3 种灌溉制度的制定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灌溉管理的指导提供 依据。关键词农作物;灌溉制度;分类;制定灌溉制度是指在一定自然气候和农业技术条件下,使农作物获取优质高产稳 产的产量所需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和全生育期所需的总灌水量,即 灌溉定额。灌溉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既可使作物适时适量灌溉,又 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益和灌区内大面积农业获取高 产1。灌溉制度的合理制定与正确执行,

2、对于充分发挥灌溉工程效益和改善生 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灌溉制度分类传统灌溉理论认为,作物灌溉就是把作物和土壤“喝足吃饱”。然而随着灌溉 理论深入研究和灌溉实践,节水灌溉新理论认为灌溉是“适时适量灌”、“精细灌 水”、“灌作物而不是灌地”2。灌溉制度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充分(或称为充足) 灌溉,其是以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节水灌溉3 种制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 发展,并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1.1 充分灌溉制度根据动态平衡原理可知,随作物某时段的蒸腾作用,必然使土壤、作物体失 水(土壤水分蒸发,作物蒸腾);平衡失水,否则作物生长受影响;及时补充水 量(灌水、降雨或地下水补给)以满足水分供给

3、。充分灌溉制度,是一种完全满 足作物需用水的灌溉制度。由于充分无节制的供水与田间灌溉,产生了田间水量 深层渗漏,导致水量田间大量消耗和浪费,从灌溉原理上讲是正确的,但从灌溉 实践看,却是不够合理地用水,是一种传统不够经济合理的灌溉制度。1.2 非充分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指在灌溉水资源不足或由于工程性缺水不能满足作物充足 用水供应和及时调节水量的情况下,允许作物某一阶段或某一生育时期水分亏缺 (或者说作物一定程度受旱)灌溉。这是一种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灌溉用水的灌溉 制度。非充分灌溉是由于灌溉水供给相对紧缺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因而不能完全 充分地供给作物用水灌溉。综合我国一些试验情况,在作物关键用水

4、时期因灌水 不充分,致使作物减产情况大致是:玉米减产10%40%;苜蓿减产20%30%; 棉花减产15%25%;谷物减产20%25%。因此,灌溉水资源缺水灌区,合理 配置灌溉水量显得十分重要。非充分灌溉制度实施的核心是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 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性和需求,把有限灌溉水量用到对作物产量贡献最大的阶 段,从而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效益,增加单方水产出量,使全灌区总体收益 达到最大。1.3 节水灌溉制度节水灌溉制度在满足作物需水量要求和适时适量灌溉前提下,实施的一种先 进灌溉工程技术、农艺技术、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和用水管理制度,以实现灌溉 农业的低耗高效目标。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发展,多

5、种先进实用节水灌溉技 术不断实践和推广,如喷灌、滴灌、膜上灌、膜下滴灌等制度3。节水灌溉制度的实施,与节水灌溉方法和措施有关,节水灌溉措施有多种分 类方法。这里将其分为工程类和管理类措施两大类。其中工程类措施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渠系输水节水、田间灌溉节水措施;管理类节水可划分为工程管理节水、 用水管理节水、政策与法规节水、管理体制改革型节水 4。节水灌溉措施的实 施,需要有关部门单位、科技管理人员和受益区用水者的通力合作。实践和经验 表明,先进技术或管理措施能否有效应用和产生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领导是 关键,部门协调是保障;示范推广应用是基础;灌区用水者认同是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应用的试金石。

6、2 灌溉制度制定灌溉制度是灌区用水管理编制和执行用水计划、合理用水的依据。合理的灌 溉制度还是指导农田灌溉工作的重要依据,它关系着灌区水土资源充分利用与灌 溉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 5。需要明确一个理念,这就是供水与用水之间是一个 服务协作的双赢关系,服务质量好,双方的效益就会自然显现出来。确定作物灌 溉制度通常采用以下 3 种方法:一是总结当地群众灌溉经验。群众积累了当地灌 溉生产经验,对这些生产经验加以调查分析总结,可以得到符合当地实际、具有 实用意义的灌溉制度。二是根据灌溉试验制定灌溉制度。开展田间作物灌溉试验 研究工作,积累一定灌溉制度、灌水方法、灌溉效益等技术资料,可作为制定作 物灌溉制

7、度的依据。但是,在选用试验资料确定灌溉制度时,需注意原试验的条 件,不可生搬硬套。三是水量平衡分析计算确定。根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确定作 物灌溉制度。计算方法较多,比如彭曼公式。为使制定灌溉制度符合实际利于运 用,还需要参考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或灌溉试验成果。根据我国北方灌区灌溉制度研究应用的基本经验,主要灌区综合作物需水量 和灌溉制度,大致有以下情况:西部主要灌区综合作物需水量充足灌溉定额 4 1254 500 m3/hm2,下转第247 页) 上接第244 页)灌水定额一般为750900 m3/hm2,作物生长发育期灌水次数一般为46 次;综合作物非充分灌溉次数34次,灌水定额600750 m3

8、/hm2;主要作物 滴灌次数为1015次,灌水定额225450 m3/hm2,灌溉定额为3 0006 750 m3/hm2。3 参考文献1 王瑞英,周庆峰,吕春林,等实施肥水灌溉农田技术方法的研究J.内 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1):81-82.2 谭鹏钦,雷娜,王锋.抽黄地面灌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业 科技,2011 (1): 269.3 信松胜.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 (12): 270-271.4 吴瑞霞,任卫东,贺金良.加强灌溉管理充分发挥高效节水效益J.内蒙 古水利, 2010(1): 118-119.5 姜风华,丁和义.试析我国农业灌溉管理制度的改革J中国体卫艺教育, 2007(5): 7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