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材教法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17896457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田径教材教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田径教材教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田径教材教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田径教材教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教材教法(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田 径 教 材 教 法一、100米跑技术教学步骤1理解100米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2学习体会途中跑技术;3学习体会加速跑技术;4初步掌握途中跑与加速跑技术动作特征;5学习体会蹲踞式起跑技术;6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与加速跑技术的结合;7学习体会终点跑技术;8全面改进完整跑技术;9理解常见的错误动作和理解产生的原因并掌握其纠正的方法二、具体教学内容与教法提示1100米跑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1)具体内容:100米跑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蹲踞式起跑的起源与发展;世界纪录的进展。通过讲授要求对其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解。100米跑竞赛规则与裁判工作方法。通过讲授与演示要求对其知识能初步掌握100米跑准确

2、的技术概念。通过讲解与示范要求对其技术有一个完整的准确技术概念。(2)教法提示:讲授与演示要有机的结合,重点突出,难点多讲,讲解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解答问题,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讲授与多向示范相结合,概念准确,示范准确。2途中跑技术具体内容与教学提示(1)具体内容:原地摆臂:两脚前后站立,身体重心在前腿上(或者成弓剪步),上体正直。两臂自然放松靠近体侧,以肩为轴,上臂用力前后自然摆动。前摆至颈部高度,肘关节角度由大变小。后摆至肩关节充分拉开,肘关节由小变大。摆至体侧时,肘关节约成90O角。两手自然放松。原地“垫步”抬腿:一腿支撑,另一腿从支撑腿后开始向前上抬起,前抬时

3、大小腿放松自然折叠,大腿抬过水平面时,小腿不可超过膝关节垂直面。行进间两腿交替“垫步”抬腿:两腿交替“垫步”依次抬腿,两臂放松协调配合。行进间两腿交替“垫步”抬腿下压“扒地”:在内容的基础上,大腿用力积极下压。同时,膝关节放松,小腿随大腿下压的惯性自然前伸,然后积极向下向后划动,此时,踝关节自然背屈,在脚即将落的前踝关节由背屈变成为背伸,用脚前掌“扒地”式落地。落地时踝关节背伸充分。半高抬腿小步跑: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一支腿支撑,另一支腿向前呈半高抬状,然后大腿立即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脚前掌“扒地”式落地,两臂协调配合。放松大步跑:大小腿放松自然折叠,摆动腿尽量向前上摆动,髋部有一定的前后扭动

4、,大腿前摆不可前抛小腿,两臂大幅度前后摆动,跑动有弹性。放松大步“扒地”跑:在内容的基础上,大腿前上摆动作结束后,积极用力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前伸,然后向下向后划动,用前脚掌“扒地”式落地。途中跑:上体正直,摆动腿前摆幅度大,“扒地”动作明显,跑步动作有弹性。后蹬动作快速积极,两臂放松前后摆动,幅度大,动作快有力。(2)教法提示:讲解途中跑技术动作特点时应与加速跑动作实行比较讲解,区分两种不同跑步技术的不同点。建立途中跑准确的技术概念。学习途中跑着首先应抓住摆动腿的摆动动作,其中摆动腿的放松折叠前摆和积极“扒地”动作是重点。建立准确的动作雏形。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相互观摩的方法、正误比较的

5、方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对技术的要求应逐渐提出,不可一次练习提出过多的要求,避免学生无所是从。教学中应注重对技术的掌握,不可过多地组织竞赛性的教学方法和采用过长的跑动距离。3起跑后加速跑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1)具体内容:重心前移起动:两脚平行站立,屈膝,上体前倾使人体重心向前移动,当人体将失去平衡时,摆动腿积极前摆并快速向后下压落地,另一腿积极用力蹬伸。主要体会起动第一步摆动腿快速前摆下压动作。蹲踞式起跑短距离加速跑:起动后摆动腿朝正前上方摆出,然后向下后伸压,脚落地点偏离身体重心垂线,使加速跑的开始阶段两脚足迹不在一直线上。重点体会两脚的不在一直线上的蹬地感觉。蹲踞式起跑30米

6、左右后随惯性跑:起跑后上体保持前倾,摆动腿向下后伸压,开始阶段两脚不在一条线上实行充分后蹬,步长逐渐增大,摆臂有力,上体随着速度的增加逐渐自然立直,上体立直后随速度惯性放松跑几步。后蹬跑:实行后蹬阶段后踝关节伸展动作充分,使三关节充分伸直。摆动腿屈膝前上摆,并带动同侧髋前移,摆至最高处后,大腿积极用力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前伸,然后向下向后划支用脚前掌“扒地”式落地有弹性。(2)教法提示:学习起跑后加速跑应注重起跑后第一步摆动腿积极前摆与向下后压伸的动作。在不同的练习或不同的阶段对加速跑的上体前倾动作、两脚落地点位置和后蹬动作的水准作出不同的要求。4蹲踞式起跑具体内容与教学提示(1)具体内

7、容:介绍蹲踞式起跑不同起跑器的安装要求与特点。蹲踞式起跑器的安装,掌握蹲踞式起跑器的安装方法和要求。“各就位”、“预备”动作要求,讲解“预备”动作过程中抬臀与移肩的相对关系。“跑”的动作要求,体会与掌握“跑”的动作要领。蹲踞式起跑式跳远:预备成蹲踞式起跑姿势,然后两腿同时用力向前上方跳出,两臂同时有力向前上方摆出。主要体会两腿用力蹬离起跑器的感觉。半蹲站立式抗阻力起动:预备成半蹲站立式起跑姿势,对抗者在练习者前方,两手适当用力顶住练习者的双肩。练习者双脚用力蹬伸起动,并用力摆臂。对抗者随练习者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向后倒退跑几步。练习者主要体会起动时两腿用力蹬伸的感觉。在练习的场地要清除障碍物。对

8、抗者所施的阻力要适度。(2)教法提示:起跑器的安装要结合个人特点,不可统一按一个模式要求。“预备”动作应处理好抬臀与移肩的关系,使两脚掌压紧起跑器抵趾板。跑”的动作要增强对向前蹬摆的要求与上下肢的配合,使起跑产生向前冲力大。蹲踞式教学开始阶段不应实行教学比赛,以免影响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准确掌握。5冲刺跑具体教学内容与教法提示6全程跑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60米100米完整技术跑:主要体会与区分蹲踞式起后加速跑与途中跑的不同技术特点。要求完整技术各局部技术间的衔接连接、自然。技术评定和达标:通过技术评定进一步改进和提升100米跑完整技术;通过达标掌握100米跑竞赛规则和裁判工作方法。三、教学中常见错

9、误动作、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1摆动腿前摆太低产生原因:摆动腿前摆水平差;上体前倾水准大;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下肢摆动的功能位低。纠正方法:增强摆动腿屈肌群的水平;提升躯干力量,讲解上体姿势与摆腿的关系;讲解大小腿折叠的机理,增强屈小腿肌群的放松水平;通过科学的训练减小大腿的相对质量。2踢小腿跑产生原因:错误认为前踢小腿能增大步长;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时膝角大,前摆时小腿前踢;摆动腿前摆低,摆动腿前摆伸膝时小腿前踢。纠正方法:讲解增大步长的相关因素,建立步长形成的准确概念;大小腿放松自然折叠,提升前摆时大小腿的折叠水平;提升摆动腿的前摆水平,大腿下压时,小腿随势前伸。3摆臂错误动作(左右摆动

10、、以肘关节为轴前臂上下摆动、耸肩、摆臂无力等):产生原因:准确的摆臂概念不清楚;肩臂无力或肩关节过于紧张;腰腹肌力量差。纠正方法:讲解准确摆臂动作的概念和动作要领。反复练习摆臂动作,建立准确摆动作;提升肩、腰腹力量;用中等速度跑改进摆臂动作。4抢跑:产生原因:起跑器安装过于靠近起跑线;有侥幸取胜心理,猜枪声起跑;“预备”动作时,身体总重心过于向前,造成支撑动作不稳定;比赛时过度紧张,无法控制身体。纠正方法:结合自身水平合理安装起跑器;讲清起跑发令的规则,明确发令的要求;适当调整起跑“预备”口令时的身体姿势,提升手臂支撑力量;分析起跑紧张与放松对快速起动的影响,持续变化“预备”到鸣枪的时间,养成

11、听枪声起跑动的习惯。5蹬离起跑器无力产生原因:起跑“预备”姿势时,臀部抬得过高;两脚没有压紧起跑器起动时前后腿蹬摆配合不协调,动作无力;起跑时两臂前后摆动无力。纠正方法:臀部抬起的高度要适宜,使膝关节处于最正确的用力状态。检查起跑器安装距离是否合理;抬臀动作速度稍快于肩前移的速度;反复练习蹬离起跑器动作,或使用抗阻力练习体会用力蹬伸;增强起跑摆腿与摆臂的动作。6起跑后加速跑时上体抬起过早产生原因:加速跑动作概念模糊;支撑腿力量差,惧怕跌倒;起跑后头部上抬;两起跑器离起跑线过近。纠正方法:讲解加速跑动作特点,明确加速跑动作要点;增强腿部力量,提升支撑水平;采用限制性方法,控制头部上抬;结合个人特

12、点合理安装起跑器。7加速跑第一步步长过大产生原因:对加速跑技术概念不清,片面追求步长;摆动腿前摆不积极,下压意识不强。纠正方法:强调加速跑技术特点,明确加速跑技术概念;采用专门练习增强摆动腿前摆下压动作的体会。四、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内容包括铅球的发展、技术、技术分析、竞赛规则、裁判工作方法等。(一)教学步骤(1)介绍背向滑步推铅球基本知识;(2)学习铅球最后用力技术;(3)学习背向滑步技术;(4)学习背向滑步与最后用力结合技术;(5)介绍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技术;(6)复习改进完整技术。(7)介绍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常见错误动作和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二)具体教学内容与教

13、法提示1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基本知识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1)解背向滑步推负球的发展与世界纪录的进展。使学生对铅球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初步理解。(2)讲解铅球竞赛的相关规则,使学生对铅球比赛规则有所理解。(3)讲解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技术结构,建立背向滑步推铅球准确技术概念。【教法提示】(1)理解与演示相结合,重点突出。概念准确,示范准确。(2)确定知识点,拟定问答内容,自问自答,向学生提问,促动互动,启发学生思维。(3)强调推铅球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2最后用力技术教学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1)介绍铅球的握持方法。使学生明确准确的握持方法对推球的作用。(2)正面直

14、体与正面屈体姿势推球比较练习。握持球动作准确,正面直体推球时,单一用手手臂的力量将球推出。正面屈体推球前,髋、膝呈屈姿势。推球时伸髋、伸膝。通过比较练习,使学生建立推铅球需要整体用力的感性理解。(3)讲解最后用力的顺序: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蹬、转、挺、推、拨的用力顺序。建立最后用力的准确概念。(4)最后用力顺序辅助模仿练习:练习者成最后用力预备姿势。协助者右脚尖抵住练习者右脚跟内侧,右手扶住练习者髋部后侧,协助者左手扣住练习者后伸的左手。在此状态下,练习者最后用力开始时,协助者右脚尖推动练习者右脚跟,使练习者膝部内转蹬伸。右手推动练习者髋部,使练习者髋部向前转动,扣住练习的左手控制练习者用力

15、时左肩后撒。此练习重点纠正用力顺序不准确。(5)原地推铅球练习:体会与掌握最后用力的顺序。【教法提示】(1)解准确,示范准确。(2)比较练习实行后可提出问题,增强学生对铅球最后用力整体用力的意识。(3)在最后用力练习中,应遵循教学规律,逐步提出练习的要求,不可一次性提出所有要求,使学生不知所然。重点强调下肢用力与上体用力的关系。3滑步技术教学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1)解背向滑步的作用,技术要求以及滑步不同预备姿势的特点。使学生明确滑步技术对成绩的影响水准,明确技术要领。以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滑步前的预备姿势。(2)徒手与持球团身练习:背对投掷方向,两脚平行站立或两脚前后站立,左臂后伸,上体

16、前屈,支撑腿屈伸,摆动腿配合支撑腿屈伸实行摆动。动作连接、平衡、协调。(3)徒手背向滑步与持球背向滑步练习:预备姿势准确,支撑腿蹬地动作向前(投掷方向)蹬伸结束后,小腿快收,滑步结束后,身体重心在支撑腿(右腿)上方。同时膝关节内收,带动髋部向投掷方向转动,控制左臂向投掷方向转动,肩轴与髋轴成交叉状,使躯干形成扭紧状态。当蹬地动作开始时,摆动腿积极向投掷方向摆出,加快身体重心移动,当支撑腿蹬、收动作结束瞬间,摆动腿快速落地支撑,摆动腿落地点与支撑腿脚脚跟在一直线上,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和稳固的身体支撑。(4)同伴牵住练习者左手背向滑步辅助练习:在练习者实行滑步练习时,同伴牵住练习者的左手,控制

17、练习者在滑步过程中左臂过早后撒的动作,使练习者在滑步动作完成时形成躯干部扭紧的良好最后用力姿势。【教法提示】(1)滑步时,蹬、摆动作向前,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平衡。(2)蹬地腿收小腿动作快,摆动腿后摆落地支撑快,使身体重心保持在蹬地腿的上方。(3)滑步动作过程中,当蹬地腿膝部内扣带动髋轴朝投掷方向转动时,左臂后引,使躯干形成充分扭紧状态。(4)在滑步的全过程中,头部始终保持稳定,不要向投掷方向转动。4背向滑步推铅完整技术教学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1)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技术练习(徒手或持不同重量器械):体会与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重点体会与掌握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以及最后用力时的合理用力顺序

18、。【教法提示】(1)开始练习时,不要过多强调动作幅度,主要注重滑步与最后用力的结合。(2)最后用力时,强调最后用力的顺序和动作的向前性。(3)在技术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对左侧支撑、头部动作、动作幅度和动作速度提出相对应的要求。三、挺身式跳远教学跳远教学内容包括跳远技术的发展、挺身式跳远技术与分析、跳远竞赛规则和跳远裁判工作方法等。1教学步骤(1)理解跳远基本知识。(2)学习起跳技术。(3)学习助跑技术及起跳与助跑技术结合。(4)学习挺身式技术与落地技术。(5)改进与提升挺身式跳远完整技术。(6)挺身式跳技术评定与学习跳远竞赛规则及裁判工作方法。(7)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和纠正方法。2

19、跳远教学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1)跳远基本知识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跳远技术的演变与进展;跳远完整技术概念;跳远比赛相关竞赛规则【教法提示】讲授深动,演示清楚,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讲解重点突出,讲解与示范(图示)结合,使学生建立准确的完整技术概念。规则讲解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跳远相关规则有一个基本理解。(2)起跳技术教学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起跳腿放脚、起跳技术模仿练习:起跳脚低抬快速前伸,用足跟与足掌同时着地。起跳脚着地后,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然后充分伸展三关节,上体正直或稍后倾,摆动腿折叠前上摆,起跳腿同侧臂屈肘前上摆,摆动腿同侧臂屈肘侧后上摆,两臂摆

20、动时同是提肩并制动,使躯干充分伸展。上一步连续起跳练习:摆动腿一着地,起跳腿快速低抬向前,然后大腿快速下压,足跟与足掌几乎同是着地,起跳蹬伸动作充分。三步助跑连续起跳成腾空步练习:起跳蹬伸动作充分,摆动腿膝部领先向前上摆动,两臂协调用力摆动,并向上提肩,上体伸展,离地后在空中成一个大跨步姿势。中短程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起跳腿充分蹬后,保持在身体后方,不要急于向前收腿。摆动腿以膝关节领先,积极向前上方摆动,使两大腿充分拉开,形成一个起跳充分的动作姿势,并将此姿势保持到人体达到空中最高点,落地是用摆动腿先着地,或保持跨步动作姿势两腿同时着地。【教法提示】开始练习时,放脚动作技术概念要准确。起跳放

21、脚动作快,起跳动作向前上,上体保持正直。摆臂动作与起跳动作配合协调,摆臂提肩动作要明显。(3)起跳技术及起跳与助跑技术结合教学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短程节奏跑练习:使用34步或56步助跑,起跳前一步摆动腿蹬地动作积极,起跳腿低抬前摆下压落地快,建立起跳前一步节奏快的动作感觉。短程加速跑助跑起跳练习:在内容的基础上,加快助跑速度,身体重心下降水准小,在加速跑中完成起跳动作,建立跑中跳的动作感觉。全程助跑起跳练习(无任何起跳标志):根据自己的水平选定适宜的助跑距离与适合于自己的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在全程跑过程中,注意起动姿势稳定、加速助跑动作用力感觉稳定,起跳前的节奏稳定。当感到助跑速度适

22、宜完成起跳动作。跳远区全程助跑起跳练习:在内容的基础上,将全程助跑起步练习放入跳远区实行。【教法提示】助跑练习应在无任何起跳标志的环境中实行,以解除对准确性起跳的心理压力。练习速度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起跳时要求加速助跑,快速起跳。助跑时强调起动方式、加速形式和全程加速跑肌肉用力感觉稳定。起跳强调腾空的水平速度,强调摆动腿摆速度和摆动幅度。(4)挺身式动作与落地动作教学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原地挺身式模仿练习:在起跳动作完成的基础上,摆动腿大腿用力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下向后划动,向起跳腿靠拢,同时两臂分别向前或向后轮摆,形成展胸挺髋姿势。从高处跳下,挺身式模仿练习:站在50厘

23、米左右的高处,在内容的基础上,起跳腿蹬离站立处,在空中两腿同时上举,两臂前摆成团身动作。将落地前小腿前伸。利用弹性起跳板或(斜板)中短程助跑起跳空中成挺身式姿势练习:在起跳处设置弹性起跳板或(斜板),以增加起跳高度,起跳后,当人体上升时,实行内容动作,两臂轮摆,当人体到达最高点时,充分伸展身体,形成挺胸展髋的姿势。然后收腹举腿,两小腿前伸,完成落地动作。中、全程助跑挺身式跳远完整练习:按照助跑、起跳的要求实行助跑起跳,起跳后在人体腾起时保持起跳动作姿势,当人体上升时,实行放腿,并腿,两臂轮摆动作,当人体到达最高点时,身体充分伸展,然后完成落地动作。【教法提示】强调空中挺身动作实现的动作特征,形

24、成准确的技术概念。两臂摆动与下肢动作的配合时机。落地动作注意收腹举腿和伸小腿的动作时机。(5)改进与提升挺身式跳远完整技术具体内容与教法提示【具体内容】改进全程助跑和起跳技术。在全程助跑中改进腾空和落地技术。挺身式跳远技术评定,巩固挺身式跳远技术。掌握跳远竞赛规则和熟悉跳远裁判工作方法。【教法提示】强调全程助跑的稳定性和起跳前速度的发挥,确定自身特点的助跑节奏,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助跑、起跳前的节奏的跳远技术。空中动作以平衡为目的,不宜追求动作形式,要利于创造合理的落地姿势。落地时要既能将双脚伸出,又不至于造成臀部后坐。3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和纠正方法(1)助跑步点不准【产生原因】助

25、跑起方法不稳定;加速跑用力感觉不稳定;助跑节奏不稳定;起跳脚上板动作不稳定;气候、场地、环境、身体机能状况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等。【纠正方法】采用适合自己习惯的起动方法;掌握加速跑达到最大速度时的距离感和步数,确定达到最大速度时的标志;注重起跳前的节奏感,而不要将注意力放在起起跳板上,建立在区域起跳的感觉;反复实行起跳脚上板动作练习,提升起跳脚准确上板的感觉;增强在各种环境中实行练习,培养对各种环境的适合水平,提升助跑的稳定性。(2)起跳制动过大【产生原因】最后一步起跳脚上板不积极,步长大;起跳脚上板动作不准确,很明显用足跟先着板;盲目追求起跳的高度。【纠正方法】增强起跳脚上板动作练习,强调低抬快

26、伸下压动作,明确起跳脚上板动作的准确方式,利用斜板(下坡)跑道实行起跳练习,强调最后一步摆动腿的积极蹬腿送髋,使身体重心快速移过支撑点。(3)起跳腿蹬伸不充分【产生原因】摆动腿摆速度慢,幅度小;起跳蹬伸时机掌握不好;起跳腿的蹬伸水平差,助跑速度过大。【纠正方法】增大摆动幅度和速度;实行各种起跳练习,提升摆动腿与起跳腿的配合;发展腿部力量,提升起跳水平。(4)起跳后身体前旋失去平衡【产生原因】起跳时身体过于前倾和摆动腿前摆动作不充分;过早地向前收起跳腿。【纠正方法】反复实行起跳腾空步练习,起跳增强摆动腿前上摆和上体保持正直;掌握好落地的时机。(5)小腿前伸不够充分【产生原因】上体过份前倾;腰腹力量和下肢柔韧性差。【纠正方法】实行立定跳远练习,体会小腿充分前伸动作;在身体下降阶段,强调大腿屈膝高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