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881603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服装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服装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服装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资源描述:

《服装行业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行业研究报告(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摘 要要服装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2000年有服装企业4.8万家,从业人员399万人,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62.4%,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4.5%,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2001年全国梭织、针织服装总产量为230亿件,规模以上梭织服装企业总产量为77.76亿件,产值为2265亿元,产品产销率达到96.84%;今后会继续保持5-6%的平稳增长速度。建国以来服装生产和需求一直呈上升曲线,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产量增长17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完整的服装工业发展体系,但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突出;服装的产业链发展也不平衡,原料供应与销售环节有

2、待进一步整合与升级。服装产业结构从品种与品牌来看市场集中度低,其中女装表现得更为突出,市场竞争激烈;从地区来看区域集中度高,前5位省份的服装产量占总产量的77.4%,前14位占96%,其中华东地区服装企业数量最多,效益最好;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成分目前只有2%并将最终退出,民营经济成分已占半数以上并将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现象是我国服装行业的一大特征,在现阶段具有很强的综合竞争能力。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服装生产技术和基地,但也仍旧存在一大批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同时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发展极不平衡。服装生产设备基本使用进口或合资产品;服装CAD、ERP系统等数字化技术正在更多地介入服装行业的发展,对

3、于未来的服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服装业对外依存度高,出口占总产量的40%左右,占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50%以上,2001年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11%,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出口市场集中度高,三大主要市场为日本、美国、欧盟;劳动力资源优势仍旧是我国服装出口竞争优势的基础。加入WTO我国服装业可以获得ATC协定赋予的贸易利益;欧美纺织品市场是我国加入WTO 后可能有较大改观的市场;但是从短期来看,情况并非如此值得欢欣鼓舞,同时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多,区域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极大影响了我国的服装国际贸易;进口关税减少对服装行业的影响较小。国家政策倾向对于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

4、用;而我国服装企业也应该积极贯彻执行国内外有关标准。2001年行业销售收入前五名企业为:雅戈尔、茉织华、杉杉、波司登以及红豆集团公司;深沪两市服装类上市公司共有20家。行业发展预测:我国服装需求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在5%左右,出口量的增长率在6%左右;服装总体产量还将有一定的增长幅度,但预计无法保持“九五”期间的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长率在6%左右。今后的服装行业新的进入者不多,但对现有产业链、企业的并购重组等整合将掀起高潮。目 录一、行业背景一、行业背景二、市场总量分析三、行业结构分析四、生产及技术状况五、进出口与WTO六、相关政策法规七、行业领导企业及服装类上市公司八、行业发展预测九、投资价值分析

5、本章摘要本章摘要服装产业链由核心的服装企业、上游的面辅料供应商、下游的营销渠道组成;相关企业还有生产辅助企业与服务性组织。产业链上游发展滞后、下游较为混乱,有待整合。产业价值链中能够产生最大附加值的是产品生产出来后给其贴牌的环节。我国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要投资少,进入壁垒低,对外依存度高;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多,竞争激烈,信息化程度低;产品品种多,更新快,附加值高低不一。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装工业体系;1978到2000年间服装产量增长15倍,平均年递增速度达14%;但全国范围内行业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服装业在国民经济中

6、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有服装企业4.8万家,从业人员399万人,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62.4%,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4.5%,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服装行业背景:产业链服装行业背景:产业链关联性企业关联性企业缝制设备供应商服装CAD、ERP等数字化技术设备供应商服务性组织服务性组织行业协会q服装节及专业展会q专业网站上游面辅料供应上游面辅料供应梭织面料企业针织面料企业印染企业辅料生产企业下游营销渠道下游营销渠道商场、超市专卖店专业服装市场(批发、零售)服装企业服装企业虚拟经营企业虚拟经营企业(加工外发)(加工外发)加工型企业加工型企业综合型企业综合型企业消费者消费者设

7、计生产贴牌贴牌我国服装行业我国服装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低进入壁垒低短回报周期短回报周期产品品种多,更新快产品品种多,更新快附加值高低不一附加值高低不一低投资成本低投资成本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低中小型企业多中小型企业多服装行业背景:属性特征服装行业背景:属性特征对外依存度高对外依存度高竞争性行业竞争性行业 第一次第一次 产业升级期产业升级期(19782000)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 产业形成期产业形成期 (19491978)第二次第二次 产业升级期产业升级期(2000 建国之初:个体裁缝和小作坊;1954年改造为集体所有制的缝纫社或合作社,再进一步演变为较

8、大规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有约4%为地方国营企业;计划经济体制下服装未被列入国家计划,企业分配不到布料,得不到国家投资;技术进步緩慢,生产工艺落后。服装行业平均年递增速度达14%;服装产量从1978年的6.7亿件增长到2000年的100亿件,增长了15倍;我国服装在世界服装市场上占有1/5的份额,遍布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的服装出口是1978年的50倍;1994年开始连续6年保持服装生产和出口世界第一,确立世界服装大国地位;80年代乡镇企业、三资服装企业发展迅速;92年之后民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快速发展;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十余家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亿

9、元,几百家超过亿元。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而调整产业结构;抓住入世机遇,提高出口服装设计水平,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强服装面料的开发研究;引入服装信息业,建立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从世界服装大国转向世界服装强国升级。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阶段 1 维生期 2 起飞期 3 快速成长期 4 发散/整合期产品特征 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基本产品 基本型天然纤维纺织品、成衣各种规格的天然纤维及化纤纺织品及成衣 化纤及混纺纱、布、成衣、家用及产业用纺织品 产业成长 低 加速成长 快速 减缓 出口量 少量 成衣出口增加 成衣出口开始成长 成衣出口达到最高峰 进口量 少量(成品布)

10、进口增加 化纤进口快速增加 高等级坯布和高档面料进口快速增加 产业策略 以维持生存为目标 扩张成衣工业 向后合并,产品项目增加 向后整合,产品品质提高 生产能力 手工生产 以代加工方式大批量生产基本型服装 以代加工方式大批量生产服装 以代加工方式生产中级品 产业结构 传统家庭加工型 水平组织 纺织业中垂直合并 垂直及水平合并国内经济 农业为主 农业阶段 出现初期工业化及都市化现象 快速工业化,都市人口大量增加 国内市场 规模小,购买力薄弱 规模小,购买力薄弱规模小,购买力不足 小规模 本国产业竞争优势 具民俗特色的纺织产品 各种规格成衣 基本型各种规格纺织及成衣 基本型各种规格纺织及成衣阶段

11、5 量质俱增转型期6 高弹性低整合期7 创意整合期 8 产业发展新形态期 产品 化纤、纺织品供应服装、家用及产业用 产量降低、产品呈多元化发展 具有高品质时尚型及技术产品的品牌 量身定制,依订单生产 产业成长 低水平 负面为主 继续走低 整体产量稳定成长 出口量 成衣外销衰退,化纤外销增长 成衣出口与纺织品、纤维出口均高 高度精致的技术性流行性产品 极精致的技术及流行性产品 进口量 成衣进口快速成长 纤维、布匹及成衣进口均高 精致产品进口明显增加 技术及流行性产品全面进口 产业策略 提高品质、以地理环境分散投资与生产 高品质、重流行、多元化、重服务 参与跨国营销网 持续创新,积极参与跨国营销供

12、应网 生产能力 以代加工方式生产高品质产品 原创设计及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生产技术达到世界顶级 生产技术世界顶级,且技术远播全球 产业结构 纵横大整合纵横双向整合势头渐低横向完备纵向亦佳脑力设计者与生产销售者分离国内经济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先进的工业化经济 成熟的工业化国家 先进的后工业化国家 国内市场 快速扩大 规模可观,主要市场成员为中产阶级 规模扩大,财力雄厚 需求迫切 本国产业竞争优势 基础化学纤维及化学纤维纺织品 高品质流行产品,高科技纺织品 创意独具,产品配合、一流服务 高度创新产品及特别量身定制产品 资料来源:英国里兹大学模型、作者分析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资

13、料来源:纺织工业年鉴 注:1986年统计数据缺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1.993.666.79.4510.0412.6729.1131.7533.8442.6663.6878.1696.85127.3136.92150.290204060801001201401601961 1963 1965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纺织工业据统计的总产量指所有服装的总产量,包括梭织、针织面料、针织、皮革服装等 改革开放后服装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进入90年代受开放政策以及非

14、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的推动,产量增幅加大 90年代末期由于国内进入买方市场、国际贸易壁垒增加的影响,增幅减缓单位:亿件58605746690861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998199920002001三资企业集体企业混合经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服装行业背景:发展史 规模以上企业中,私营、混合经济和三资企业的数量呈增长趋势,其中私营企业数量,每年以超过60%的速度在增长。国有、集体企业的发展则呈下降趋势。所占比例 2000年比“八五”末期国有企业2%下降2%集体企业26%下降42%三资企业19%增长2%

15、私营企业53%增长42%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行业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规模以上企业经济类型的变化单位:个数据来源:服装行业“十五”规划;国家统计局 棉纺、服装、化纤是纺织行业的主体,2000年为三大创利行业;而2001年棉纺、化纤均遭挫折,唯服装行业依然看好,成为全纺织业大势的主要支撑和亮点。26999.560.925.616.52018.60.1511.2-8.29%17.75%-19.44%-57.26%-8.33%23.56%16.25%-82.14%25.06%050100150200250300全国服装棉纺织化纤毛纺织丝绸针织麻纺织纺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001年

16、全纺织行业主要行业经济效益状况比较同比增长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利润总额(亿元)服装行业背景:行业地位服装行业背景:行业地位现有服装企业4.8万家;从业人员399万人“九五”中服装生产量和出口创汇均提前实现计划目标2000年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62.4%;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4.5%;服装出口总额约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2001年行业整体效益水平增幅达到17%,高于我国工业企业总体利润平均增长幅度8.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增长速度是平均增长幅度的9倍。服装行业背景:行业地位服装行业背景:行业地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0204060801001996199

17、71998200020010%10%20%30%40%利税总额占大纺织工业的百分比利润及所占纺织工业的比重0100200300400500600700199619971998200020010%5%10%15%20%25%30%增加值占大纺织工业的百分比产值增加值及所占纺织工业的比重050100150200250199619971998200020010%5%10%15%20%25%30%职工人数占大纺织工业的百分比职工人数及所占纺织工业的比重050010001500200025001996199719982000200119%20%21%22%23%24%总产值占大纺织工业的百分比总产值及所

18、占纺织工业的比重 弱势弱势变革中变革中面料、辅料、服饰配件产品不能适应提高服装产品附加值的要求内外销服装生产采用进口面料的比重逐年增长设计力量薄弱行业领导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基地信息化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旧的营销渠道组织形式正在被打破各种新形式被不断尝试向品牌营销模式靠拢已经或正在整合产业价值链的大型面料企业、服装企业、零售企业产业集群现象服装行业协会等服务性组织各种服装节及展会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服装面料的质量和档次要求的提高,目前国内生产的大量面料产品难于满足市场需求,产品价格虽低却供大于求少数知名面料企业的产品受

19、到服装企业的亲睐,供不应求,如江苏海澜、阳光集团许多面料产品由于不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要求而无法作为出口服装的原料进口面料产品在流行性、高技术含量、质量手感、后整理性能、起定批量、供货周期上都比国内面料有优势服装出口加工60%采用进口面料内销高档服装、羊毛服装产品大量采用进口面料2000年我国主要面料进口534.6亿米,进口值达62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1.8%国内面料产品国内面料产品进口面料产品进口面料产品 面辅料、服饰品开发与服装生产脱节是多年未解的问题;而在有专业面料市场,面料问题能够解决的地区往往能够聚集大量的服装企业。如绍兴柯桥面料市场对杭州、宁波、温州服装业的推动功不可没。服装行

20、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企业地区经销商(代理商)加盟专卖店商场/超市专柜消费者服装企业地区分公司自营专卖店加盟专卖店商场/超市专柜消费者服装企业自营专卖店加盟专卖店商场/超市专柜消费者 箭头表示又可分为代销产品或买断产品两种方式 两级渠道三级渠道2三级渠道1国内服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逐渐形成品牌消费的习惯;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认识到品牌的重要价值。但是单纯塑造品牌还远远不够;现阶段服装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使市场营销模式全面摆脱过去卖方市场形成的旧俗,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买方市场的格局。备战国外品牌大举进入我国服装市场

21、营销模式升级:品牌营销(Brand Marketing)营销渠道的健全、改善、发展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 据国家工商管理局统计2000年我国共申请受理商标2232万件,其中服装类申请最多达到253万件,占总数的1131。截止2000年在驰名商标中服装类占全部总数的918。品牌个性品牌个性(BrandPersonality)品牌传播品牌传播(BrandCommunication)品牌销售品牌销售(BrandSales)品牌管理品牌管理(BrandManagement)品牌命名、包装设计、产品价格、品牌概念、品牌代言人、形象风格、品牌适用对象 广告风格、传播对象、媒体策略

22、、广告活动、公关活动、口碑形象、终端展示 渠道策略渠道策略、人员推销、店员促销、广告促销、优惠酬宾 品牌策略、队伍建设、营销制度营销制度、品牌维护、终端建设终端建设、士气激励士气激励、渠道管理渠道管理、经销商管经销商管理理 品品牌牌营营销销模模式式的的四四大大要要素素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面料企业向中下游发展,如海澜、黑牡丹服装企业向上游发展,如雅戈尔零售企业向上中游发展,如大型超市形式一:区内存在专业化市场可以充分接纳区内企业产品,提供原材料、配套设施与服务形式二:以一类产品为主,产业资本在区内较快集中,人力、物力、专业服务和产业技术自由活动,形

23、成大小企业间的产业纽带形式三:在地方政府政策鼓励下发展促进行业的凝聚力托举行业重大活动的平台推进行业升级组织行业内广大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信息大量发布的舞台专业服装网站也起到中介作用企业自建网站开发B2B、B2C交易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的联网信息系统逐渐推广,与上游企业的联网有待开发整整 合合、推、推 动动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服装行业背景:上下游概况一、行业背景二、市场总量分析二、市场总量分析三、行业结构分析四、生产及技术状况五、进出口与WTO六、相关政策法规七、行业领导企业及服装类上市公司八、行业发展预测九、投资价值分析本章摘要本章摘要供给方面,1999年以来全社

24、会梭织服装生产总量年增长率达到5-6%;规模以上企业服装总产值年增长率达到13%左右。服装生产量持续平稳增长。需求方面,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统计口径来看,穿的商品的增长势头自1999年开始已超过平均水平;从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的统计数据来看,在衣着物价指数下降的情况下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大于销售量的增长,说明消费者对于服装价格的承受能力增强,附加值高的品牌服装消费增多。国际市场需求将在“进出口与WTO”一章中分析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单位:亿元176217741990226513.82%12.18%6.80%050010001500200025001998199920002001

25、00.020.040.060.080.10.120.140.16总产值总产值同比增长4574424665017.51%5.43%-3.28%4004204404604805005201998 1999 2000 2001-0.04-0.0200.020.040.060.080.1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总量分析市场总量分析规模以上企业的情况规模以上企业的情况2001年统计数据:q服装产量77.76亿件,比2000年增长13.19%q其中梭织服装产量38.50亿件,比2000年增长11.63%。15451611185721064.27%15.27%13.40%050010001500

26、20002500199819992000200100.050.10.150.2同比增长销售收入销售收入923.71051.51195.21313.31443.31593.5132.7140.6145.5155.6173.0193.113.8%13.7%9.9%9.9%10.4%6.0%3.5%6.9%11.2%11.6%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1996199719981999200020010.0%2.0%4.0%6.0%8.0%10.0%12.0%14.0%16.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穿的商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穿的商品同比增长数据来源:北京统计信

27、息网单位:亿元市场总量分析市场总量分析市场总量分析市场总量分析商品销售额(亿元)商品销售额(亿元)商品销售量(百万件)商品销售量(百万件)由于同属于衣着商品,服装销售的增长与帽类、鞋类的增长关系密切,三类商品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平均水平,说明服装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态势平稳。在衣着物价指数下降的情况下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大于销售量的增长,说明:消费者对于服装价格的承受能力增强附加值高的品牌服装消费增多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数据来源:中国服装信息、北京统计信息网商品名称2001年2000年增长率商品零售总额1129.86956.9118.1%纺织品类10.748.6224.6%针织品类41.053710.9%服装

28、类267.7206.129.9%鞋类62.8552.5119.7%帽类11.139.0223.4%商品名称2001年2000年增长率服装类141.13118.2219.4%物价指数2001年2000年增长率衣着97.5102.6-5.0%一、行业背景二、市场总量分析三、行业结构分析三、行业结构分析四、生产及技术状况五、进出口与WTO六、相关政策法规七、行业领导企业及服装类上市公司八、行业发展预测九、投资价值分析本章摘要本章摘要服装产业结构从品种与品牌来看增长速度为防寒服最高,牛仔服最低;市场集中度为衬衫、牛仔服、西服较高,女装较低;企业经营利润为西服类最高,休闲服类最低。服装产业区域集中度高。

29、从地区来看华东地区服装企业最多,占54%,效益情况也最好;中南地区虽然集中着30%左右的企业但效益并不突出;西北、西南地区企业少、效益差。按省份来看前5位省份的服装产量占总产量的77.4%,前14位占96%。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成分目前只有2%并将最终退出,民营经济成分已占半数以上并将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现象是我国服装行业的一大特征,在现阶段具有很强的综合竞争能力。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数据来源:中国服装信息2001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商品销售统计销售增幅加大的品种依次为:防寒服(70.5%)、裘皮服装(38.5%)、女装(35.5%)、夹克衫、男西服、T恤衫、童装、针织

30、内衣裤其他统计信息:中高档品牌男西服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更高把所有服装按男女装分,女装的销售量约是男装的10倍左右童装销售量在过去两年连续下降的情况下好转男西装男西装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雅戈尔(宁波)12.64杉杉 (宁波)7.89罗蒙(宁波)7.89虎豹 (扬州)2.02仕奇(内蒙古)1.29男衬衫男衬衫品牌市场综合 占有率(%)雅戈尔(宁波)15.01洛兹(宁波)6.88虎豹(扬州)5.74琴曼(扬州)5.14杉杉(宁波)2.97T T恤衫恤衫品牌市场综合 占有率(%)鳄鱼(香港)10.40 梦特娇(法国)4.58班尼路(香港)3.45七匹狼(晋江)2.00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行业结构分析

31、:按品种男西装市场占有率前十名与2000年比较品牌变化不大,但份额有所下降。香港以及国外品牌或为合资企业品牌,或为国内企业代理的特许品牌T恤衫市场被外来品牌占领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夹克衫夹克衫品牌市场综合 占有率(%)七匹狼(晋江)15.07鳄鱼(香港)13.59永新(上海)9.40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童装童装品牌市场综合 占有率(%)米奇妙(美国)8.69丽婴房(台湾)5.35一休(宁波)4.75派克兰帝(北京)4.28ABC(台湾)2.54女装女装品牌市场综合 占有率(%)华鑫(香港)2.67 斯尔丽(上海)1.85佐尔美(武汉)1.76牛仔服牛仔服品牌市场综

32、合 占有率(%)威鹏(佛山)14.02波顿(香港)12.93剑龙(中山)8.96旗牌王(泉州)3.91兰雁(淄博)2.61防寒服防寒服(羽绒服羽绒服)品牌市场综合 占有率(%)波司登(常熟)27.16雪中飞(常熟)8.79雅鹿(太仓)8.79杰奥(北京)3.18寒思(威海)2.45雪驰(邯郸)2.42杰恩(北京)2.19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女装市场占有率前十名与2000年比较品牌变化不大,但份额有所下降童装市场被外来品牌占领防寒服的波司登与雪中飞均为波司登公司的品牌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说明:有相当一部分系列化、大众化、常规化的服装产品,还包括一些文化品位、档次较高

33、的服装产品都退出了大商场,进入了专卖店、超市或专业批发市场;这些销售数据无法统计。皮革服装皮革服装品牌市场综合 占有率(%)庄子(北京)5.47应大(天津)5.23奥豹(北京)4.99赛美(北京)3.41奥亚(北京)2.28西裤西裤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九牧王(晋江)23.40虎都(泉州)9.38步云(奉化)8.22波司登(常熟)2.82针织内衣针织内衣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三枪(上海)17.83宜而爽(上海)14.02AB(昆山)9.52铜牛(北京)3.09海林(江苏海安)1.85羊绒及羊毛衫羊绒及羊毛衫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鄂尔多斯(内蒙古)11.83鹿王(内蒙古)4.43珍贝(湖州

34、)4.40春竹(上海)4.12海尔曼斯(南京)2.28荣祥(南通)1.70资料来源: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资料来源:中国服装协会与2000年相比,男衬衫、女装和牛仔服的市场占有率前十名品牌均降低了十个左右百分点,说明市场竞争激烈;但牛仔服、男衬衫品类中,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力仍旧相当大女装的市场集中度越来越低男西装的市场集中度则有所提高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27.01%15.00%69.74%59.60%70.31%29.69%30.84%69.16%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0.122001.122000.122001.12

35、2000.122001.122000.122001.12前1 0名 市场综合占有率女装牛仔服男衬衫男西装2000年、2001年12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分品种市场综合占有率前10名市场及中度比较产品多元化衬衫毛呢服装休闲服时装童装羽绒服综合性0100002000030000400000%2%4%6%8%10%12%年人均利润产值利润率数据来源:中国服装行业协会产品多元化企业指大型企业集团,有相当一部分利润不是来自服装生产;综合性企业则仅指企业服装产品多元化;毛呢服装含西服;时装含女装。各品类生产企业中都有业绩突出企业专业西服企业的利润可以达到最高衬衫、西服企业两极分化,被调查企业中1/3亏损,

36、但人均利润最高的企业也在两类企业中3825631007782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大型企业集团衬衫企业毛呢服装三类细分企业的最高人均利润单位:元单位:元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行业结构分析:按品种2373237312131213121235354141372372119119396396181849549512612682820%10%20%30%40%50%60%70%80%90%100%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盈利企业数亏损企业数2001年分地区盈利、亏损企业数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 服装企业地区分布明

37、显不均匀;企业区域集中度高,华东和中南地区集中着70%的服装企业。从企业盈亏情况来看,华东亏损企业比例为21%,最低;中南地区为33%,略高;东北地区亏损比例最大。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8199920002001西北西南东北华北中南华东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199920002001平均增减率199920002001平均增减率199920002001平均增减率国有企业13210459-32.24%1047660-23.99%1115363-16.69%集体企业590421257-33.80%436411269-2

38、0.14%190138127-17.67%私营企业34858194264.54%18127241351.06%61679122.83%三资企业1122118312354.92%825818800-1.52%1821321752.55%其他混合经济企业38042249514.18%828611016.39%53486715.07%企业总数2572271129887.81%1628166316520.74%597438523-3.61%199920002001平均增减率199920002001平均增减率199920002001平均增减率国有企业463331-17.16%372117-31.15%2

39、22015-17.05%集体企业584839-18.00%19363340.57%252520-10.00%私营企业12312772.72%3238.33%44512.50%三资企业709510020.49%3434.17%4230.00%其他混合经济企业12192852.85%591256.67%278132.14%企业总数1982262256.85%6772680.95%575851-5.16%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其他混合经济企业是指统计口径中的:股份合作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其他联营企业。民营经济在华东、中南、华北、东北地区

40、蓬勃发展,在西北、西南地区发展势头还不太突出。单位:个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10.04%13.52%14.13%5.43%6.14%4.59%0%2%4%6%8%10%12%14%16%199920002001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113.67%107.96%266.21%94.83%118.92%86.34%0%50%100%150%200%250%300%199920002001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 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全国标准值:10.7%期末所有者权益比上期初所有者权益。全国标准值:120%

41、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全国标准值:60%全国标准值:1.52次99.87%80.19%58.19%59.39%55.91%64.53%0%20%40%60%80%100%120%199920002001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2.062.282.371.040.760.710.000.501.001.502.002.50199920002001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行业结构分析:按地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全国标准值:3.71%4.50%5.81%6.27%0.23%1.95%2.87%0%1%2%3%4%5%6

42、%7%199920002001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中南经比较得出:服装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地区差距很大;华东地区服装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佳,除资产保值增值率外各项指标均优于全国标准值;中南地区虽然集中着30%左右的服装企业,但效益并不突出;西北地区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西南其次。浙江:百强企业41个江苏:百强企业21个广东:百强企业11个山东:百强企业17个上海:百强企业6个湖北:百强企业6个福建:百强企业5个北京:百强企业4个天津:百强企业2个安徽:百强企业1个辽宁:百强企业1个陕西:百强企业1个湖南:百强企业1个四川:百强企业1个行业结构分析:按省份行业结构分析:按省份广东26%浙江18%江苏14%山

43、东10%福建9%其他地区23%2001年产量前五位地区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77.41%围绕着专业市场或出口加工生产,目前中国服装的主产区浙江、福建、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形成了众多以产品品种为导向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它们正以高效率、低成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和订单。产业集群区域具有很强的产业综合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较低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政策成本和体制、整体协调优势几个方面。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海外投资及港台制衣业内迁的首选。产业集群不仅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历史现象,也是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组织特征,是中小企业以区域聚集取代企业规模,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一种重要区域发展方

44、式。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服装产业集群概况全国最有影响的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广东虎门富民商业大厦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浙江桐乡市濮院羊毛衫市场 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江苏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江苏常熟招商城沈阳五爱服装市场河南银基商贸城集群发展绩效特征描述竞争优势主要问题 宁波男装服装企业1600多家,其中西装生产能力460万套,衬衫生产能力6200万件,是大规模、大品牌的西装、衬衫生产与销售基地。(1)形成一批驰名品牌,如雅戈尔衬衫、杉杉西服、洛兹衬衫、步云西裤等;(2)制造商品牌积聚,龙头企业为上市公司;(3)注重营销网络建设,如雅戈尔在国内建立了2600个零售专卖

45、网点。(1)主导产品西服、衬衫产能大,具有一定规模与成本优势;(2)一流设备较多;(3)大规模经营,内销市场网络比较健全;(4)政府有计划建设服装名城和实施“米兰”工程。(1)设计创新能力较弱,出口仅限于外贴国外商标;(2)高档面辅料供应链关系不够稳固;(3)龙头企业各自封闭独立发展,与相关产业缺乏专业化协作。温州男装休闲服服装企业2000多家,年产5万套西服企业200多家,销售额超亿元的有10家。(1)以品牌经营为主如夏梦、庄吉、报喜鸟等;(2)制造商品牌与虚拟品牌积聚,如美斯特邦威、森马;(3)企业较为重视质量环保认证。(1)设备较多,工艺技术先进,拥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2)海外同乡市场

46、开拓能力;(3)政府制定“穿在温州,建设中国服装名城”目标,并已启动中国服装名城产业园区建设。(1)企业资本实力弱,资本结构单一;(2)国际资源开发利用不够;(3)产业集群与城市时尚化的结合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料来源:浙江省纺织工业竞争力研究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集群发展绩效特征描述竞争优势主要问题杭州女装生产企业约1000余家,规模以上200余户,年产女装1000多万套,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呈高速增长势头。带有浓郁江南气息的设计风格是共同的品牌特色;通过特许加盟短期内迅速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络。(1)具有以“江南学院派”为代表的设计队伍,初步形成品牌群体和服饰文化风格;(2

47、)杭州、上海等市场拉动,城市文化氛围较佳;(3)政府支持建立“中国国际女装产业园”;(4)周边丝绸及其他产业支持。(1)产业积聚度不够,都市资源发挥不充分;(2)相当一批企业资本实力弱,设备落后,尚未摆脱家庭作坊模式;(3)市场营销网络有待于发展健全;(4)发挥都市优势有待提高。湖州织里童装全国最大的童装生产销售基地,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5%。童装规格齐全、四季分明、面料多样,款式丰富且产品价位较低。全国最大的生产加工中心、最大的童装批发市场。缺乏品牌经营能力,产品档次较低。嵊州领带领带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产领带25亿条;年产值80亿元;占全国总产量80;占世界总产量33。现已

48、具备日产1000个领带花型和24小时完成从设计到一个产品问世的能力。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和批发市场;强大的饿市场占有能力和出口能力,相关产业配套发展。设计创新与品牌运作与国外差距较大;小生产比重大,产业层次需进一步提升。资料来源:浙江省纺织工业竞争力研究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集群区服装特色主要情况深圳中高档女装年产值200多亿,中高档时装OEM虎门中低档女装、批发市场近千家企业,愈百亿元市场消化量 中山沙溪休闲服年产值60多亿,企业600多家、著名品牌60多个(剑龙、鳄鱼等)佛山环市童装占全国童装生产总值的31.3%,2300多家童装企业南海盐布内衣年产值15亿元,中国15

49、大内衣品牌7个在盐步普宁衬衫年产值近100亿元,雷伊公司为上市公司潮州婚纱、晚礼服年产值54亿,出口2.3亿美元,企业600多家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资料来源:作者整理今后:内涵的扩张带来国际化的综合竞争力和新利润增长点市场环境信用环境信息环境法制环境产业提升,品牌运作产品研发产品多样性与品质提高供应链与客户关系管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交易信息交易期货交易合约交易现阶段:外延的扩张造成低成本竞争,利润空间下降 销售规模效应批量采购销售,交易成本下降外部经济规模效应(相关产业集群)生产规模效应批量生产成本降低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行业结构分析:产业集群一

50、、行业背景二、市场总量分析三、行业结构分析四、生产及技术状况四、生产及技术状况五、进出口与WTO六、相关政策法规七、行业领导企业及服装类上市公司八、行业发展预测九、投资价值分析本章摘要本章摘要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服装生产技术和基地,但也仍旧存在一大批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同时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发展极不平衡。服装企业普遍采用进口或合资的国外品牌生产设备,国产服装机械不受欢迎。服装CAD、ERP等数字化生产技术正在逐渐推广,这些产品的市场有国内、国外供应商的共同竞争。消费者驱动型、能够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的数字化企业成为服装企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建设需在与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系统、企业间交易系统以及

51、政府和行业协会推进活动的相互影响、促进中分阶段进行。生产及技术状况生产及技术状况款式设计样品试制工艺设计排料版型设计裁剪合烫衬)打号、粘(验片、前道工序部件缝合中间熨烫拼装缝合锁眼钉扣二次检验整件熨烫终端检验成品包装入库服装CAD设备及技术吊挂流水线自动裁床、粘合机、各种缝纫机、整烫设备、验针机等设备MIS、ERP管理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女装需要有很强的设计力量,我国女装设计过去以驳样为主,现在自行设计随在增多,但能正确快速反应市场的仍旧不多,薄弱的设计力量成为制约我国女装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男装对设计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国内大型内销服装企业均以男装生产为主业;童装、休闲装、皮革

52、、裘皮服装等也以驳样居多。设计力量薄弱设计力量薄弱大中型企业中,以民营、三资企业为主,不惜投入巨资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雅戈尔、茉织华等企业的生产基地以及技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国有企业以及小企业等或由于缺乏资金,无力购买进口设备;或因操作人员素质不高而无法应用花大代价购买来的设备;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服装业近几年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服装、应用普及率已达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普及率也已达到2;系统已在部分企业中得到应用;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这些比例小得可怜;数字化技术与服装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结合度还有待提高。生产管理技术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及技术状况生产及技术状况 我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服装生

53、产技术和基地,但也仍旧存在一大批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同时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及技术状况生产及技术状况国内品牌国外品牌市场情况服装CAD爱科(杭州)航天Arisa(北京)杨格(上海)美国格伯(Gerber)德国艾斯特(Assyst)法国力克(Lectra)日本东丽国内产品一般没有配套CAM硬件设备,价格低,适合中小型企业;国内外产品基本处于差异化竞争。缝制设备上工(上海)飞跃(浙江)日本JUKI日本Brother美国格伯(Gerber)意大利Macpi德国杜克普瑞典依腾(ETON)国内产品缺乏竞争力,目前服装企业只要新购设备都会购买国外品牌产品。企业多用JUKI、Brothe

54、r的平缝机,Macpi整烫设备、杜克普特种缝纫机、ETON吊挂流水线。服装ERP爱科(杭州)三棱服装企业ERP(昆山)智尊宝坊服装ERP(北京)世纪天龙服装ERP(北京).瑞典英泰峡服装业ERP德国SAP的AFS服装鞋业解决方案国内品牌较多,国外品牌进入的还不多。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信息化建设重点信息化建设重点企业内部组织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企业间交易企业间交易系统系统政府及行业组织政府及行业组织的推进的推进1.数字化基础准备阶段引入条形码技术建立进销存管理系统和POS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重组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间交易规范化制定服装产品编码标准建设通讯设施2.企业内部供应链建设

55、阶段建立企业内部网应用供应链管理软件系统确立企业信息主管和信息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内部组织结构重组与上下游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企业联盟推进企业内部网及ERP系统建设运动制定EDI标准报文3.企业外部供应链建设阶段建立企业内外部相连的产业链数字网略用EDI标准报文进行业务管理建立企业间战略发展关系合作伙伴企业间信息共享制定纺织服装行业数据库中心建设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网生产及技术状况生产及技术状况一、行业背景二、市场总量分析三、行业结构分析四、生产及技术状况五、进出口与五、进出口与WTO六、相关政策法规七、行业领导企业及服装类上市公司八、行业发展预测九、投资价值分析本章摘要本章摘要服装出口贸易

56、占全国贸易总额的11%,占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50%以上。服装出口区域集中度高,前六大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67.8%、总金额的78.9%;其中日本、美国、欧盟为我国服装出口的三大主要市场。国有企业所占出口份额最高,民营个体企业增长速度最快。服装出口单价走低,但出口贸易方式的结构逐渐优化。加入WTO对服装出口影响较大:我国服装业可以获得ATC协定赋予的贸易利益;欧美纺织品市场是我国加入WTO 后可能有较大改观的市场;但是从短期来看,情况并非如此值得欢欣鼓舞;同时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多,区域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极大影响了我国的服装国际贸易。加入WTO后进口关税的减少对服装行业的影响较小。服装进出口与

57、服装进出口与WTO430.62520.78532.8249.36292.8294.3257.91%56.22%55.24%01002003004005006001999200020010%10%20%30%40%50%60%70%80%90%100%纺织品服装出口服装出口服装所占比例其它统计数据其它统计数据:2001年服装的出口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11.05%2000年服装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62.4%;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4.5%1994年以来我国服装出口总额一直占全球服装出口贸易总额的五分之一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从金额来看,服装出口在纺织

58、品服装出口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10010611236.2346.8643.9541.46%41.84%36.23%02040608010012019992000200132%34%36%38%40%42%44%梭织服装产量梭织服装出口数量服装出口比例以梭织服装为例,可以看出出口服装在服装总产量中的高额比例单位:亿件日本香港美国欧盟韩国澳大利亚出口总量050100150200250300350-20%-10%0%10%20%30%40%50%60%数量(万件)金额(万美元)数量同比增长金额同比增长 六大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67.8%;出口总金额的78.9%;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增加了服装出口对特

59、定市场的依赖,增强了出口贸易的不稳定性。2001年从香港转口的服装贸易继续下降,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为39.8%,速度惊人。除澳大利亚外,对各国的出口金额增长都不及数量增长。由于出口香港的服装基本为转口贸易,因此实际上我国出口的我国出口的三大市场为日本、美国、欧盟三大市场为日本、美国、欧盟。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2001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前6名的国家和地区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年度项目出口数量(亿件)所占比例出口数量(亿件)同比增长%所占比例出口数量(亿件)同比增长%所占比例梭织服装36.2337.09%43.9521.31%37.75%46.866

60、.62%37.51%针织服装61.4562.91%72.4817.95%62.25%78.087.73%62.49%合计97.68100%116.4319.20%100%124.947.31%100%199920002001年度项目出口金额(亿美元)所占比例出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所占比例出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所占比例梭织服装142.0956.98%172.2621.23%58.83%174.951.56%59.44%针织服装107.2743.02%120.5412.37%41.17%119.37-0.97%40.56%合计249.36100%292.8017.42%100%294.

61、320.52%100%199920002001出口产品梭织与针织服装的比例基本不变:数量比为4:6;金额比为6:4。但出口金额的增长低于数量的增长,说明我国出口服装平均单价下降,针织服装出口2001年在数量增长7.73%的情况下金额却为负增长,附加值低表现得尤为明显。2001年西服衬衫羽绒服长裤梭织服装出口数量(万件)3074810642262140855468600出口金额(万美元)7018627006734191449531174950017.30%15.44%30.06%25.69%51.50%52.90%0.66%4.01%0.48%1.95%0%10%20%30%40%50%60%7

62、0%80%90%100%数量贡献率数量贡献率金额贡献率金额贡献率西服衬衫羽绒服长裤其它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衬衫、长裤虽然加工量大,但附加值低于平均水平西服、羽绒服的加工附加值较大。1.291.293.33.34.074.074.634.632.382.3801020304050607080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20-20-15-15-10-10-5-50 05 5101015152020金额同比增长%平均单价单位:亿美元 广东省仍然位居出口第一,但出口金额比上年减少14.72%,而且平均单价很低,只有1.29美元/件;浙江和山东的增长速度很快,浙江已超过江苏位居第二;出口服装平均单价最

63、高的是上海,说明上海出口服装的附加值最高。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2001年服装出口前五位地区情况020406080100120140160180国有企业 中外合作 中外合资 外商独资 集体企业 民营企业-20%0%20%40%60%80%100%120%140%出口金额同比增长%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国有企业仍然是出口第一,但增幅下降的速度也很快三资、集体企业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保持两位数增长民营企业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同比增长124.3%。国有企业54%中外合作3%中外合资18%外商独资15%集体企业8%个体企业2%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

64、贸易2001年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出口情况从出口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数量增长幅度较大,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为73.75亿件、159.04亿美元,同比分写增长14.85%、0.53%,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数量和金额也逐年稳步上升,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数量和金额在逐年下降。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3.923.493.7301020304050199920002001012345出口数量出口单价我国梭织服装出口平均单价长期在4美元左右徘徊,继1999年下降到3.92美元后,2001年下降为3.73美元。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服装业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依然保持着劳动力成本

65、低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说明我国服装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缓慢,高附加值产品、自有品牌产品在出口中比重小的问题依然存在。单位:亿件0%10%20%30%40%50%60%19971998199920002001一般贸易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其它贸易方式单位:美元1999-2001服装出口数量与单价的变化1997-2001服装出口贸易方式的变化 051015202530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日本德国美国香港韩国墨西哥印度台湾中国中国2000年国际纺织业劳务工资水平比较(美元/每小时)资料来源:2001/2002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0500

66、1000150020002500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全球欧盟美国日本050100150200250300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德国英国法国 欧盟和美国2000年的成衣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额的72.5%。但是欧盟成立以后80%的服装贸易在欧盟体内循环。美国和欧盟占全球成衣进口的比例%0102030405060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美国美国欧盟欧盟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F.GATT&WTO Annual Report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中国大陆75%欧盟7%韩国5%越南3%美国2%其它8%2000年日本成衣进口市场供应来源 日本自1999年开始成为我国服装出口金额最多的国家后,连续三年位居第一;但受经济低迷的影响服装出口单价下降幅度大于出口量的增长;日元的不断贬值也造成服装出口日本的利润减少。服装进出口贸易服装进出口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资料来源:WTO Annual Report2000年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