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876448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期末复习期末复习1、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和背诵。3、文言文专题练习。4、记叙文的有关知识复习回顾。1、熟练掌握17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写法及意义。2、熟练背诵及默写24、29中所有古诗词,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是重点课文。3、文言文解释重点实词的意义,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对重点句子要会准确顺畅的翻译;会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和理解文章的主旨,会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分析和评价文章的写作特色。4、重点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内容1.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嗫嚅嗫嚅(nir)狞狞笑(

2、nng)忸怩忸怩(nin)肆无忌惮惮(tn)B.讪讪笑(shn)盈眶眶(kung)蜕蜕变(tu)懵懵懂懂(mn)C.色色子(shi)镣镣铐(lio)作揖揖(y)扣人心弦(xun)D.勒勒转(l)隘隘口(i)蹲踞蹲踞(dnj)呱呱呱坠地(g)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琐屑 妥贴 荆棘 鸦雀无声 B.鼓噪 授与 慷慨 唯命是从C仓皇 遮蔽 荒莽 不能自己 D.黯然 陨落 狼籍 俯拾谐是3.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霍达 当代 穆斯林的葬礼 梁亦清B.老舍 现当代骆驼祥子 范进C.鲁迅 近代 朝花夕拾 胡屠户D.司马光 汉代 史记 吕蒙 4.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臣/诚

3、知/不如徐公美 B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忌不自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C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6.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缘溪行。缘:沿着。欲穷其林。穷:尽,走完。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便扶向路。扶:扶着。D.后遂无问津者.问津:问路,这里指寻访。津本指渡口。7.下列关于词类活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记号。B.渔人甚异之。异:名词作动词,奇怪。C.欲穷其林。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完。

4、D.有仙则名。名:名词作动词,出名。8.下列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万钟于我何加焉。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谓为信然。信,确实。B.时人莫之许也。许,认同,认可。C.此人可就见。就,就去。D.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挟持。10.什么是记叙文?1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12.记叙文的线索有哪些?13.记叙的顺序有哪些?1.D.【A.肆无忌惮(tn);B.讪笑:(shn);C.扣人心弦(xin)】2.A.(B.授予;C.不能自已;D.狼藉。)3.B.(老舍 现当代骆驼祥子 祥子)4.C5.B6.C(扶:沿着)7

5、.B(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8.A9.C(就:接近、趋向)参考答案10.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1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12.(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1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参考答案 燕、赵、韩、齐闻之,皆朝于齐。,。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长歌行中包含哲理

6、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海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名句默写填空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文言文阅读理解于是入朝

7、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文言文阅读理解1.下列红色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蒙蔽)D.数月之后,时时而

8、间进(间或,偶然)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

9、齐王除蔽纳谏。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5.翻译下列句子。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文: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译文:答案:1.C 2.B 3.D 4.D5.(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0、。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11、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3)行者休于树 于:()(4)临溪而渔 渔:()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2、。(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文:(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答: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B.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C.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D.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答案:1.(2分)D 2.(4分)(1)命名(

13、2)暗(3)在(4)捕鱼3.(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4.(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自舌尖上的乡愁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

14、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记叙文阅读理解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体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

15、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

16、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

17、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1.本文的文学体裁是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第段和第段中画线句分别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2.第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答:3.第段中加点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代 。4.谈谈第段“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这句话中,加点的两个“厚味”的不同含义。答:5.文章以“舌尖上的多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答案:1.散文 描写 议论2.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内容上承接了上文的生命中最新鲜的味道和故乡味道,同时开启下文对家乡美食的回忆。3.那是思亲、停飞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思亲、乡愁也可)4.第一个“厚味”是指:血亲之间的关系,母亲的辛苦劳作,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等人生感悟;第二个“厚味”是指:喷香的饭菜(妈妈创造的美味)。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交待文章的内容(线索)。全文以“舌尖上的味道”为切入点来组织材料,巧妙的揭示了美味和乡愁之间的关系。点明了文章主旨。全文通过舌尖上的美食的描写,抒发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